核电站模拟机DCS仿真方式的研究 孙季红

合集下载

基于仿真技术的核电DCS验证系统设计

基于仿真技术的核电DCS验证系统设计

基于仿真技术的核电DCS验证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仿真技术逐渐成为核电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

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实际核电站运行情况,并通过各种调节和控制措施来寻求最佳操作方式。

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真技术的核电DCS验证系统设计。

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是核电站中用于控制和监测系统的关键性技术。

本文的设计目的是为了验证DCS在核电站的运行及控制中是否稳定,确保核电站的安全与可靠运行。

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仿真技术的应用方式,将DCS控制器、仿真平台和数据通信部分相结合,实现对DCS的验证。

本文的解决方案主要分为四个部分:1、DCS控制器,包括监控、调节、信号发送控制等多个子系统;2、仿真平台,根据实际核电站运行情况,建立各种模型,实现场景模拟;3、数据通信,将仿真平台的数据与DCS控制器进行数据交互;4、验证确立,通过数据比对,确立仿真数据与实际运行数据的一致性和合理性。

在DCS控制器的实现过程中,需要详细分析核电站运行及控制的各个方面,分别设计相对应的控制模块。

例如,通过对模拟主机系统建立模型,实现对反应堆功率的控制调节;建立啮合关系模型,实现对调整控制机构的控制调节等。

仿真平台建立后,需要随时检测仿真数据,确保其与实际数据存在一致性。

在数据通信方面,需要遵守各种数据通信规约,通过采用通用的数据交互标准协议,实现各个子系统间的数据传递和解码。

此外还需要设计相应的数据处理单元,以便实现仿真数据与实际数据的比对和验证。

最后,建立验证确立程序,依据数据比对的结果,确立核电站在仿真平台上的运行结果与实际运行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通过建立具体的确立程序,保证核电站能够长期平稳运行,对于实现核电站的安全和可靠性具有重大意义。

总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真技术的核电DCS验证系统的设计,通过结合DCS控制器、仿真平台和数据通信三个方面,实现了核电站系统的验证。

关于核电厂模拟机DCSFSS仿真技术的研究

关于核电厂模拟机DCSFSS仿真技术的研究

关于核电厂模拟机DCSFSS仿真技术的研究摘要:随着DCS在核电行业的普及和模拟机技术在电厂中重要性的提升,DCS仿真技术已经成为核电厂模拟机教员和模拟机维护人员关注的焦点,本文中对DCSFSS工程设计流程及各种组态/工具做了简要的研究和讲解,以实现仿真技术的控制逻辑功能。

关键词:DCS 模拟机核电厂仿真技术1.模拟机仿真技术基础1.1引言首先EDPF-NU工程师设计组态的使用方法、工程组织工具的功能及使用、以及分散控制系统的主要架构和在模拟机中的位置,需熟练掌握。

熟悉NU分散控制整体架构,域和站点类型,以及机柜类型、控制器、IO卡件及其他硬件等内容。

学会组态软件的使用并能自主建立SAMA图组态和过程画面组态以及数据库。

1.2 EDPF-NU介绍1)EDPF-NU系统综述2)EDPF-NU系统组态介绍3)EDPF-NU系统组织工具介绍4)EDPF-NU操作使用介绍5)DCSFSS特有功能介绍2.仿真技术体系2.1NU控制架构NU控制架构是以站加网的方式,站类型包括HMI站、DPU站、和软DPU(虚拟DPU站),其中HMI站包括历史服务器、报警/挂牌服务器、计算/报表服务器、规程服务器等。

其中历史服务器和报警服务器不能装在一台计算机上。

2.2虚拟DPU站虚拟DPU站适合仿真,或作为接口机以通讯方式与第三方交换非关键数据,它没有硬实时功能,虽然能够处理逻辑,但不适合控制对时间精度要求高的对象,它不连接IO卡件。

漳州项目的IO卡件共26个,卡件地址为A1-A7、B1-B7、C1-C6、D1-D6,相应的顺序编码为1-26。

2.3域域是一个站点的集合。

一个域内包含0-253个站,每个域有一个不重复的站号。

其中:LOT1:电气区域设备LOT2:核岛+部分常规岛设备LOT3:常规岛设备2.4以太网机组上的以太网配置方式,DPU站:A网为172.100+域号.1.1B网为172.100+域号.2.1上位机站:A网为172.100+域号.1.200B网为172.100+域号.2.200子网掩码为统一的255.255.255.0对于模拟机的仿真系统,以太网配置A网为172.100+域号.1.站号B网为192.168.2.站号(2代表DOMAIN1)192.168.3.站号(3代表DOMAIN2)2.5点记录包括以下三种测点:AP——模拟量测点DP——开关量测点GP——打包点点记录共有四种品质:GOOD-正常的点记录。

虚拟DCS在核电全范围模拟机上的应用

虚拟DCS在核电全范围模拟机上的应用

虚拟DCS在核电全范围模拟机上的应用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多个行业的发展,而且还呈现出飞速发展的趋势。

尤其是虚拟DCS,其被广泛运用到核电全范围模拟机上,且还取得极为显著的发展成效。

这是因为虚拟DCS不仅形象、逼真,而且还能控制项目的进度。

所以,DCS也被广泛运用到维修培训、事故演练以及员工培训等领域。

以下主要是对虚拟DCS在核电全范围模拟机上的应用展开了探讨,重点介绍其功能,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虚拟DCS;核电全范围;模拟机应用引言:核电全范围模拟机主要是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来实现其运行,而且还是以一比一的形式来展开模拟,且还能真实反映各机组运行时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这样一种模拟形式,故被称为虚拟核电站,不仅如此,它还能将极为复杂的工作情况如实反映出来,有利于培养操作员的各项操作技能。

尤其是在全范围模拟机的研发过程中,整个核电站的仪控系统的开发重点就是模拟机。

1 对核电站模拟机仪控系统的仿真形式进行分析当核电站控制系统在引入DCS以后,模拟机仪控系统就会自动对项目的成本与进度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同时,还运用了以下几种仿真形式:第一种,实物模拟DCS。

一般情况,其会自动输入、输出,而且还能灵活运用软硬件来实现系统的最优配置,也就是再次重现DCS。

除此之外,实物模拟DCS还具备一定的逼真度,最重要的是,它还能模拟系统的结构。

可唯一不足的是,软硬成本过高,且无法将模拟系统连接在一起。

第二种,虚拟实物DCS,也被称为虚拟DCS。

其功能的实现主要是在计算上,当DCS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后,就可直接下载一个平台,这样就能借助该平台实现转移。

此外,实现虚拟DCS的成本并不高,关键是,软件的功能还比较齐全,可全方位进行模仿。

第三种,逻辑模拟DCS。

其主要是依照DCS的逻辑性,并运用手工操作方式创建功能模型。

也就是说,如果DCS想要对逻辑控制功能进行设计,就可对其仿真。

核电厂安全级DCS模拟机FirmSim的研究与实现

核电厂安全级DCS模拟机FirmSim的研究与实现

3KEYM ASTER综 合 模 拟 平 台 ,该平 台可 以 运行 反应
堆 热 工 水 力 分 析 程 序 RELAP5和 反 应堆 中子 模 型 程 序
NESTLE。能 够 精确 再现 反应 堆 内部 运行 的各 种工 况 。 (2)非 安全 级DCS模 拟机
这 部分 主 要是 对 设备 信 息和 控 制系 统 (KIC )、防
1 引 言
《HAF103核 动 力 厂 运 行 安 全 规 定 》提 出 为 了满 足 核 电 厂 的 安 全 运 行 要 求 .必 须 使 用 有 代 表 性 的 模 拟 装 置 来 进 行 培 训 ,模 拟 机 培 训 必 须 把 运 行 状 态 和 事 故 工 况 的 培 训结 合 起 来 。 随着 国 产核 安 全 级DCS ̄D将投 入 使 用 ,对 核 电 厂安 全 级 DCS模 拟 机研 究 的 重 要性 也 日益 突 出 。北 京 广利 核 系 统 工程 有 限 公司 (以 下 简称 “广 利 核 公 司 ” )经 过历 时 一 年 的调 研 、分析 、设 计和 开 发 。 已 研 制 出 具 有 自 主 知 识 产 权 的安 全 级 DCS模 拟 机 —— FirmSirn的 样 机 ,并计 划 在2015年 正式 进行 产 品发 布 。
(3)安全级 DCS模 拟机 这 部 分 主 要 是 对反 应 堆 保 护 系 统 (RPS)、专 设 安 全 设施 驱 动 子 系统 (ESFAS)、堆 芯 冷 却 监测 系 统 (CCM S)等 安全 级 DCS系 统 进 行 模拟 。 比较 典 型 的 有 三 菱公 司 以M ELTAC为仿 真对 象 开发 的 安 全级 DCS 模 拟 机 。通 常 情况 下 安 全 级 DCS模 拟 机 的生 产 厂 家 就 是 安 全 级 DCS的 生 产厂 家 ,所 以长 期 以来 安 全 级 DCS 模 拟 机 市 场 都 被 国外 厂 商 所 垄 断 。 随 着核 电厂 安 全 级 DCS的逐 步 国 产 化 ,广 利 核 公 司 推 出 了 自主 知 识 产 权 的核 电厂安 全级 DCS模拟 机—— FirmSim的 样机 。 2_2 安 全级 DCS模拟 机 的功能 根据 《NB/T 20015-2010核 电厂 操 纵人 员 培训 及 考 试 用 模 拟 机 》中 的描 述 ,安 全级 DCS模 拟机 需 要 具 备 主 要功能 如下 :

基于仿真技术的核电DCS验证系统设计

基于仿真技术的核电DCS验证系统设计

基于仿真技术的核电DCS验证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核电站已经成为我国能源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核电站是以核能为能源的发电站,其核心部件是核反应堆。

核电站的运行涉及到多个系统的协调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核电站的控制系统。

而核电站的控制系统中,DCS(分布式控制系统)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DCS是核电站的核心控制系统之一,它负责监测、控制核电站各个子系统的运行状态,保证核电站的安全运行。

目前,国内外对于核电站DCS验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已有较为成熟的技术,但是在核电站的运行实践中,DCS验证系统的技术难题依然存在。

基于仿真技术的核电DCS验证系统设计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重点讨论基于仿真技术的核电DCS验证系统设计,包括其意义、技术原理、具体设计方案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核电DCS验证系统的设计和研发,对核电站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通过对核电站控制系统进行仿真验证,可以提前排除系统漏洞和问题,在核电站的实际运行中减少系统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基于仿真技术的核电DCS验证系统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核电站的运行安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基于仿真技术的核电DCS验证系统设计,其技术原理主要涉及核电站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核电站控制系统验证方法等方面。

核电站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

在进行核电DCS验证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首先对核电站控制系统进行建模。

这个模型既包括硬件的模型,也包括软件的模型,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控制系统在运行时可能会产生的各种异常情况。

然后,利用仿真技术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验证其在各种情况下的运行情况。

通过仿真验证,可以有效降低实际验证过程中的风险和成本。

核电站控制系统验证方法。

在进行核电DCS验证系统设计时,需要结合核电站的实际情况,确定可行的验证方法。

这些验证方法应该包括常规的实际验证、虚拟验证、模拟验证等多种验证手段,以确保核电站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搭建核电站控制系统的模型。

基于仿真技术的核电DCS验证系统设计

基于仿真技术的核电DCS验证系统设计

基于仿真技术的核电DCS验证系统设计核电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清洁能源之一,其在能源产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而核电站的控制系统是其中关键的组成部分,它对于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仿真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核电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中。

本文将基于仿真技术,设计一个核电DCS验证系统。

1.系统建模首先,需要对核电站控制系统进行建模,以便于后续的仿真分析。

建模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控制系统模型和物理过程模型。

控制系统模型是指对控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控制器、执行器等)进行建模,以模拟控制系统的逻辑行为;物理过程模型则是指对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汽轮发电机等物理过程进行建模,以模拟物理过程的运行和响应。

2.仿真环境为了进行仿真分析,需要构建一个仿真环境。

仿真环境应该尽可能地接近真实环境,以便于提高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在核电控制系统的仿真中,需要选择一种适合的仿真软件,如MATLAB/Simulink等。

同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物理模型库和控制模型库,以便于快速构建系统模型.3.仿真分析基于系统建模和仿真环境的构建,可以进行仿真分析。

仿真分析可以帮助验证控制系统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优化控制算法的设计和测试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在仿真中,可以对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测试和评估,如控制算法的性能、温度、压力和流量等物理参数的变化情况,以及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时延等。

4.结果分析和验证仿真分析的结果需要进行分析和验证。

首先需要对仿真结果进行定量分析,评估控制系统的性能和鲁棒性。

其次,需要将仿真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以验证仿真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需要对仿真系统进行完善和优化,以提高仿真结果的精度和实用性。

总之,基于仿真技术的核电DCS验证系统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控制系统的开发效率和质量,为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基于仿真技术的核电DCS验证系统设计

基于仿真技术的核电DCS验证系统设计

基于仿真技术的核电DCS验证系统设计
随着核能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核电站的建设也成为了一个国家的重点发展项目。

随着核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数字化控制系统(DCS)的应用已经成为核电站的必备之一,极大提高了核电的安全性和效率。

在核电DCS系统设计中,为了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验证和评估。

仿真技术可以提供实验环境和测试手段,为核电DCS的验证提
供了新的途径。

本文介绍了基于仿真技术的核电DCS验证系统的设计。

该系统采用了虚拟化技术,将
实际的DCS硬件和软件环境通过虚拟化技术模拟成虚拟环境,从而实现DCS的仿真。

在设
计中,我们首先建立了虚拟化环境,将DCS硬件和软件模拟成虚拟主机,然后利用仿真软
件模拟各种工况和故障场景,从而进行DCS的功能测试和故障诊断。

为了实现模拟真实环境的效果,我们采用了多种仿真技术和模型,包括物理仿真模型、控制仿真模型、人机交互仿真模型等。

通过这些模型,我们可以模拟各种典型工况和故障
场景,如天气突变、重要设备失效、人工操作失误等。

最终,我们利用这个基于仿真技术的核电DCS验证系统测试了实际DCS系统的各种功
能和性能,并且成功地模拟了多种故障场景和异常情况,比如电力控制系统的异常、机械
设备故障等。

通过仿真模拟,我们可以实现快速定位故障,提高DCS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从而大大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

总之,基于仿真技术的核电DCS验证系统设计为核电站的安全稳定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不仅可以提高DCS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可以为核电站的管理提供较为全面的模拟实
验数据。

因此,在核电领域,这种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于仿真技术的核电DCS验证系统设计

基于仿真技术的核电DCS验证系统设计

基于仿真技术的核电DCS验证系统设计【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仿真技术的核电DCS验证系统设计,首先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入手,阐述了仿真技术在核电DCS验证中的应用,探讨了核电DCS验证系统的设计原则。

在详细介绍了基于仿真技术的核电DCS验证系统整体架构设计和关键技术。

通过对系统设计的总结和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指出了基于仿真技术的核电DCS验证系统在提高核电设备运行安全性和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

本文为核电DCS验证系统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为未来进一步完善仿真技术在核电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核电, DCS, 仿真技术, 验证系统, 设计原则, 整体架构, 关键技术, 总结, 展望未来, 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核电站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行对于国家和民众福祉至关重要。

而核电站的数字控制系统(DCS)是核电站运行的核心。

为了确保核电DCS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对其进行验证。

传统的验证方法存在工作量大、成本高、效率低的缺点。

而基于仿真技术的核电DCS验证系统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验证的效率和可靠性。

目前,仿真技术已经在核电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其在核电DCS验证中的应用也日益成熟。

通过建立基于仿真技术的验证系统,可以模拟核电站各种工况和异常情况,对DCS进行全面验证,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解决。

这不仅可以大大降低验证成本,提高验证效率,还可以减少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设计基于仿真技术的核电DCS验证系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探索如何利用仿真技术来设计高效、可靠的核电DCS验证系统,为核电站的安全运行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1.2 研究意义核电DCS验证系统是核电厂运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确保核电厂运行安全、高效、稳定。

基于仿真技术的核电DCS验证系统设计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出核电厂的各种运行情况,包括正常运行、异常情况和故障情况,从而验证DCS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电站模拟机DCS仿真方式的研究孙季红
发表时间:2020-03-16T10:56:07.537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20期作者:孙季红[导读] 摘要: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通过仿真的方式模拟了电厂中的就地设备、控制逻辑以及人机界面,为操纵员提供了与主控室相同的控制环境,是操纵员培训和取照的重要设备。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山东省海阳市 265116) 摘要: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通过仿真的方式模拟了电厂中的就地设备、控制逻辑以及人机界面,为操纵员提供了与主控室相同的控制环境,是操纵员培训和取照的重要设备。

本文对模拟机常用的DCS仿真方式进行了对比和介绍,从电厂一致性、前期投入、后期维护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几种DCS仿真方式的仿真性能,为模拟机DCS部分的仿真方式的设计选型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模拟机;DCS;虚拟DPU;人机界面一引言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通过仿真的方式模拟了电厂中的就地设备、控制逻辑以及人机界面,为操纵员提供了与主控室相同的控制环境,是操纵员培训和取照的重要设备。

模拟机培训是运行培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培训质量直接影响核电站的运行安全,而操纵人员的取照考试情况又会直接影响一个新建核电站的装料和发电进度。

所以模拟机培训工作对核电站的正常运行显得尤为重要。

二全范围模拟机的仿真架构作为操纵员培训和取照考试的重要设备,模拟机的仿真效果必须保障与真实主控室的控制和感官保持一致,仿真的内容包括就地设备、控制系统、人机界面以及操纵盘台。

就地设备是通过仿真建模的方式进行模拟的,对于大多数的仿真建模,并不需要考虑系统的全部细节,而是主要考虑系统主要的、本质的内容。

例如操纵员无法控制的区域回路以及一些用于检修的阀门等设备就不会模拟。

控制系统的仿真方式一直都是模拟机研发的重要课题,由于不同公司使用的仿真平台和软件不同,控制系统存在着多种仿真方式,总体分为仿真的控制逻辑和实物的控制逻辑。

而仿真的控制逻辑又分为翻译模拟、虚拟DPU模拟以及全仿的仿真方式。

人机界面的仿真与控制系统的仿真相似,由于使用的仿真平台和软件的不同,目前人机界面的仿真方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使用电厂真实的人机界面;另外一种是使用全仿的人机界面。

操纵盘台的仿真基本上都是使用实物仿真,即模拟机的主控室与现场主控室的控制盘台和旋钮保持一致,使操纵员的视觉和触觉感受完全和主控室相同。

三全范围模拟机控制系统的仿真方式目前底层就地设备的模拟方式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国内几家大型的模拟机建造商基本都配备了相对完善的建模软件和支撑平台。

这些建模工具已经很好的应用于多台模拟机设备中,并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相比于建模工具的使用,仪控部分的仿真方式就显的更加多样化,一般都采用仿真DCS,所谓仿真DCS,是相对于工业系统中运行的真实DCS而言的。

仿真DCS就是将真实DCS在非DCS的计算机系统中以某中形式再现。

实际DCS主要是由控制逻辑和人机界面构成。

同样的,仿真DCS也分为仿真控制逻辑和人机界面构成。

控制逻辑的仿真一直都是DCS仿真的核心,下面就对控制逻辑的仿真方式进行简单的介绍:
翻译的仿真方式:翻译的方式是使用专门的软件将原来的控制组态图转换成可以与模型直接通信的控制逻辑,基本上翻译工具都自带算法库和硬件IO算法库。

翻译后的控制逻辑画面与原画面保持一致。

翻译工具除了做好对控制逻辑的翻译,还需要做好模型与控制逻辑的对接。

由于很多全范围模拟机的底层模型与DCS部分都不是同一家公司,使用的仿真平台和命名方式也不尽相同。

这就需要做好模型与控制逻辑的对点工作,而这些对点工作也是翻译工具开发的一部分。

软件虚拟化的仿真方式:就是将实际分散控制单元中的DPU功能移植到虚拟DPU软件上,采用软件仿真的方法在计算机上模拟一个或多个DPU的工作过程,使DPU功能脱离硬件而实现。

基本方法是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中开发一种可运行真实DPU软件的工作环境,从而实现DCS的控制逻辑相关功能。

值得说明的是,这种仿真方式大多数也需要进行模型和控制逻辑的对点工作。

全仿的仿真方式:这种仿真方式作为一种传统的仿真方式,广泛的应用于早期的核电厂及火电厂中。

相比与翻译和虚拟化的仿真方式,其设计思路比较简单。

就是使用类似于画图的形式,利用专门的控制系统仿真软件,模仿真实的DPU的控制逻辑,画出与DPU控制逻辑外观相同的控制逻辑,通过编译与模型对接。

这种仿真方式不需要从真实电厂中读取任何控制逻辑数据,仅需模仿控制逻辑图进行手动绘制即可。

而且这种画图的仿真方式使用的平台与模型的平台相同,所以也不需要对点的过程。

听起来这种仿真方式的设计思路比较简单,但由于一个电厂的控制逻辑图可能有上千张,手动绘制所有的控制逻辑图工作量巨大,建造商建造一个模拟机的周期也较长,所以这种仿真方式正逐渐被其他批量化导入的仿真方式所替代。

四人机界面的仿真方式人机界面是操纵员与电厂控制系统交互的一种工具,全范围模拟机安装的人机界面需要保持与真实电厂的人机界面的高度一致性,以达到培训的效果。

目前人机界面的仿真方式主要分为两种:直接使用真实的人机界面以及全仿的人机界面。

真实的人机界面:这种人机界面即电厂用的人机界面,模拟机设备直接从电厂拷贝安装即可,这种人机界面最大限度的保持了与电厂的一致性,也是一种业界比较认可的仿真方式。

但是这种方式受到模拟机DCS控制平台的制约,电厂用的人机界面需要在电厂真实的DCS 平台下运行,而从电厂拷贝的人机界面装载在模拟机设备中,也需要采用与电厂真实平台相同的平台运行,否则人机界面的文件将不被识别。

但是目前很多模拟机设备的DCS部分使用的平台与电厂真实的平台并不相同,这就需要使用全仿的仿真界面方式。

全仿的人机界面:这种仿真方式不受平台的限制,与全仿的控制逻辑的仿真方式类似,使用专门的仿真软件,手工或者批量绘制人机界面。

相比于使用真实电厂的人机界面,这种仿真方式工作量大、一致度低,仿真工程师在绘制人机界面时需要保持很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细致的工作态度。

但与采购高昂的人机界面平台比较起来,这种仿真方式前期投入较少,但后续的维护成本较高。

五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三种控制逻辑的仿真方式,虚拟DPU和翻译仿真都能与电厂保持很高的一致性,并且具有建造周期短,升级维护方便等优势,但由于要开发专门的运行平台和翻译工具,前期的投入成本会较高。

相比之下,全仿的仿真方式前期投入成本较低,但又存在着仿真度低,建造周期长,后期升级维护复杂等问题。

而两种HMI画面的仿真方式,使用真实的HMI画面,仿真度高,无需二次开发,但受到仿真支撑平台的限制;全仿的HMI画面,不受平台的限制,但仿真度相比之下较低,且建造周期较长。

模拟机建造商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建造方式。

作者简介:孙季红(1986-10-09),女,汉族,籍贯:吉林省四平市,当前职务:员工,当前职称:中级工程师,学历:学士,研究方向:模拟机维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