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资料

合集下载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创伤性颅脑损伤发生率最近几年来慢慢上升,死残率居高不下。

是神经外科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尤其术后并发症[1]的发生,对疾病的诊治带来必然的困难。

假设能及时防治,采取针对有效的预防及护理,可降低病死率,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有助于早日康复。

1 肺部感染颅脑损伤病人肺部感染是最多见的并发症之一,除给予抗生素来预防应侧卧位或平卧位,头侧向一侧或维持在头颈部稍后仰的位置。

维持呼吸道通畅,把握吸痰指征,及时有效的吸痰。

每2h翻身叩背,改善肺泡通气量。

舌后坠严峻患者应使颈部举高,必要时置口咽通气。

每日口腔护理2次,雾化吸入,增进痰液稀释,假设有频繁呕吐者,应行胃肠减压,避免误吸及胃液的反流。

若是痰多不易吸出,应初期气管切开,病人应单人房间,严格消毒隔离。

病室维持必然温度和湿度。

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杜绝一管多用,并观看痰液性质、颜色、量、有无臭味等,按期做痰培育。

气道内持续滴入湿化药液[2],增加雾化次数。

维持切口周围清洁干燥,及时改换局部敷料,避免交叉感染。

2 颅内感染颅脑损伤病人术后显现高热时[3],要分析缘故。

一样急性期可达到38℃~42℃,通过5~7天慢慢下降。

如体温持续不退,或下降后又上升,可考虑伤口及颅内感染。

护理中应周密观看热型及持续时刻,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物理降温,头部枕冰袋或冰帽,腋下夹冰块,温水擦浴,同时可利用退热药物,必要时用冰毯降温。

协助医生进行腰椎穿刺,标本及时送检。

3 体液平稳失调及高血糖症颅脑损伤及其处置进程中,由于脑损伤的阻碍,使机体的正常生理平稳和代谢发生障碍,病人常发生水电解质平稳紊乱。

在护理中,周密监测尿量,合理调整输液速度,准确记录24h出入量。

观看有无尿崩症现象,每日监测尿钠、尿密度及电解质。

依照监测结果及时补充输液量及鼻饲量,以保证出入量及电解质的平稳。

另外,由于创伤的冲击,体液和营养的失衡,麻醉对代谢的阻碍,使肾上腺素水平增高,代谢加速,致使血糖增高[4]。

重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护理PPT.

重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护理PPT.
的发作。 3、必要时使用约束带约束患者。 4、加强巡视,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7、泌尿系感染
病例汇报
基本资料
入院体征
入院诊断
姓名:张兰英 性别:女 年龄:50岁 婚否:已婚 床位号:50
T:38℃ P:102次/分 R:16次/分
BP:131/79mmHg
外伤后颅骨缺 损、脑积水
护理评估
病史评估
既往史:既往体健,半年前车祸致重度颅脑损伤,当时 神志昏迷,GCS评分5分,病情危重,急诊在全麻下行开 颅血肿清除术和去颅骨骨瓣减压术,术后病情危重,自 主呼吸微弱,不能维持有效血氧,转往ICU,以呼吸机辅 助呼吸治疗,经ICU和我科两月的积极治疗病情平稳,为 进一步康复治疗,转往武警医院进行高压氧治疗,高压 氧治疗10个疗程后,患者出现脑积水,遂转来我科拟行 颅骨修补术、脑积水分流术。
脏污的被褥
勤整理保持床上整洁、
无硬物渣屑,保 持床单平整
患者压疮康复情况
5、营养失调:
该患者意识状态为醒状昏迷,所进食 物均为流质,而且量少,营养素摄入不 足,患者有轻度浮肿,我们指导家属加 强营养,并增加蛋白含量高的食物的摄 入。
(1经济状况,2住院期间食物质量难以保证)
6、护理安全管理
1、患者身边应有专人看护,打起床旁护栏。 2、遵医嘱给予患者丙戊酸钠泵入,预防癫痫
禁有关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长期进食 流质饮食、创伤致高代谢有关
6、有受伤的危险:与癫痫发作有关 7、有坠床的危险:与神志昏迷、四肢肌张力
高有关 8、潜在并发症 :颅内感染、泌尿系感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肢 体废用性萎缩
护理目标
1、患者体温恢复至正常范围内。 2、患者呼吸道保持顺畅 3、防止发生误吸 4、患者入院携带压疮愈合 5、患者营养状况好转 6、避免发生受伤与坠床等情况 7、防止感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肢体费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的预防及救治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的预防及救治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的预防及救治目的:了解重型颅脑损伤常见并发症的防治,降低病死率。

方法:通过观察及评估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及影像等资料,及早发现和防治并发症。

结果: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进行早期预防,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提高了患者预后质量。

结论:从积极预防到有效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治愈率显著提高,此法应在临床上得到重视并大力推广。

标签: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预防;救治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化产品的大量应用,交通、矿产、建筑等行业的机动化对人类造成的间接或直接的伤害高居不下,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并发症多,致残率高,死亡率非常高。

近年临床工作者针对其并发症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现将我院近年来有关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的防治进展归纳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0年3月~2007年3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10例,男性163例,女性47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7岁,平均37岁。

其中,急性硬膜下血肿42例,亚急性硬膜下血肿9例,硬膜外血肿34例,脑挫裂伤11例,脑挫裂伤并脑实质内血肿14例,脑室内血肿41例,开放性颅脑损伤17例,弥漫性轴索损伤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7例,脑干损伤18例。

1.2 并发症及防治措施1.2.1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因颅脑损伤后交感-肾上腺系统活动增加,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胃黏膜血管强烈收缩,导致胃黏膜损害,大量使用皮质激素也可诱发。

除输血补充血容量、停用激素外,还应暂禁食。

治疗以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洛赛克)40 mg静脉注射,每8~12小时1次,直至出血停止,然后用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0.4 g或西咪替丁(甲氰咪呱)0.8 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3~5 d。

预防: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呃逆、腹胀、呕吐、呕血、便血等[1]。

1.2.2 食管反流①选择管径适宜的胃管。

②管饲前应吸尽气道内痰液,以免管饲后吸痰呛咳、憋气,使腹内压增高,引起反流。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祸伤 3 例 , 5 坠落伤 l 例 , 0 殴打致伤 2 例 , 2 其它伤 6 ; 例 闭合性损伤 4 例, 7 开放性损伤 2 例 ; 6 硬膜外血肿 1 例 , 3 硬膜下血肿 2 例 , 内 4 脑
血肿 l , 8例 原发性脑干损伤 8例 , 弥漫性脑水肿 1 0例 ; 合并颅骨骨
高, 考虑发生感染 , 应及时 留取引流标本并送验。
3 -有脑脊液漏者 , 头抬高 1。 , I3 3 将 5 维持 到脑脊液漏停止后 3 一 — 5; 日 d 每 清洁 、 消毒局部两次 , 棉球不可过湿 , 以免液体逆流人颅 ; 不 可堵塞漏 口, 不可作耳鼻道填塞 、 冲洗、 滴药 , 严禁经鼻插 胃管或行鼻 腔气管插管。
关键 词 :颅 脑损 伤 : 发 症 ; 防护 理 并 预
减 少 了 并发 症 的 发 生 , 高 了 患者 的 生存 质量 。结 论 提
重型颅脑损伤是临床上严重的创 伤性疾病 , 病情复杂, 院时间 住 长, 若护理不 当发生并 发症 , 将会加重 患者病情 , 响愈后 , 影 甚至导 致死亡。我院从 2 0 年 1 00 0月至 2 0 年 7 08 月共收治 颅脑 损伤病人 7 例, 3 通过我们的临床治疗护理 ,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现报告如下 :
医学信息 21 年 o 月第 2 卷第 4 M dc  ̄m tn A r21. o 2 . o 00 4 3 期 ei I rao. p.00 V 1 3 N . Mn i . 4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见并发症 的预 防和护理
谢 小柳
( 南省 永 州 市新 田县 人 民 医院 , 南 永 州 4 5 0 ) 湖 湖 2 7 0
3. .4常规进行 呼吸道湿化 。Q h气管 内滴药 , 2 2 雾化吸人 Td 湿化液 i; 中可加入抗菌 、 消炎 、 化痰 的药物 , 药物交替 使用。 33颅 内感染 .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方法:对55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入院后给予常规止血、脱水等基础治疗,急诊行手术治疗,同时加强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结果:术后并发颅内再出血5例,应激性溃疡4例,肺部感染6例,泌尿系感染2例,高血糖4例,低钠血症2例,褥疮2例,深静脉栓塞3例,便秘2例;40例好转出院。

5例死亡。

结论:加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标签: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护理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居各种外伤之首,占50%以上。

颅脑损伤的临床分型,按昏迷时间,阳性体征及生命体征表现分为轻,中,重三型,重型中又分出特重型。

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危重且变化快、病程长、术后易出现并发症。

我科收治8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其中手术治疗55例。

现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如下。

1医疗与方法1.1临床资料: 2008年7月~2010年6月我科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55例,男34例,女21例,年龄12岁~75岁,平均44岁;交通事故44例,坠落伤6例,打击伤5例;入院后均行头颅CT扫描确诊,入院后常规给予止血、脱水等基础治疗,同时积极行术前准备,急诊对55例病人行手术治疗。

术后并发颅内再出血5例,应激性溃疡4例,肺部感染6例,泌尿系感染2例,高血糖及低钠血症6例,压疮2,深静脉栓塞3例,便秘2例,40例好转出院。

5例死亡。

2并发症的护理2.1颅内再发出血的护理: 颅内再发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颅内再出血多发生在术后6h~24h,常与术中止血不彻底和凝血机制障碍等因素有关,护理措施为①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严格控制血压,保持血压80~140mmHg。

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②保持患者安静状态,防止患者躁动引起血压升高而导致再出血。

2.2应激性溃疡的护理:其是机体的一种应激反应,常表现为咖啡色呕吐物、柏油样便,重者休克,甚至死亡。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常常需要住院治疗并接受护理。

护理工作对于病人的康复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工作。

一、预防并发症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中,预防并发症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例如,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病人的呼吸、心跳和体温,以确保它们在正常范围内。

如果出现意外情况,我们应该立即对其进行控制和处理。

此外,我们还需要定期进行深静脉血栓预防,防止病人发生深静脉血栓。

为了预防褥疮,我们需要定期更换病人的体位,并给予合适的饮食和水分供给。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往往无法自主呼吸,需要进行人工通气。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呼吸道畅通,定期监测氧饱和度、通气量和呼吸频率等指标,并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整。

当然,这还需要与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密切合作,例如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等专业人员。

三、控制颅内压颅内压是衡量重型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病人的颅内压,并控制其在正常范围内。

如果颅内压过高,我们可以通过给予镇静剂、降低体温、进行呼吸机辅助等措施来进行治疗。

此外,在控制颅内压的过程中,还要避免剧烈活动、劳累等刺激。

四、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与其他疾病一样,重型颅脑损伤对病人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病人的生理指标,也需要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

我们可以通过与病人沟通、给予安慰、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等措施来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促进病人的康复。

五、注意营养供给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中,营养供给也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针对病人的特殊情况,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确保其摄取足够的营养成分。

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病人的饮食习惯、口腔健康等方面,确保其能够正常进食,并避免发生营养不良等情况。

总之,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我们全面、深入地关注病人的各方面问题,并进行必要的控制和处理。

浅析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浅析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浅析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摘要:目的:总结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护理方案,从而提高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治疗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n=74),进行1:1比例分组(试验1组、试验2组)。

试验1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2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加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效果。

结果:试验2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效果均优于试验1组,并发症少于试验1组,P<00.5。

结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治疗期间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护理效果与患者安全性,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重症颅脑外伤;并发症;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ABSTRACT:Objective:To summarize the nursing plan for preventing and reducing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trauma,so as to improve the nursing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trauma.METHODS:Severe craniocerebral trauma patients(n=74)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7 to August 2018 were divided into 1:1 ratio group(test group 1 and test group2).The patients in the first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second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complication rate and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 and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first group,and the complications were less than those of the first group,P < 0.5.Conclusion: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duringthe treatment of severe craniocerebral trauma patients can improve the nursing effect and patient safety,thus promoting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Key words:severe craniocerebral trauma;complications;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nursing effect临床工作中颅脑外伤情况较为常见,疾病主因是外界暴力作用于头部,患者尽早急救治疗是提高救治成功率、预后的关键。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多由车祸、跌落等事故导致,病情危急且复杂,救治难度大,死亡 率和致残率较高。
重型颅脑损伤的危害
生命体征紊乱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循 环、神经等功能障碍,导致生命体征 不稳定,需要及时抢救。
意识障碍
患者可能出现昏迷、意识模糊、躁动 不安等症状,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颅内压增高
颅内血肿或脑挫裂伤可能导致颅内压 增高,严重时可能引发脑疝等严重并 发症。
康复效果
经过系统的康复训练,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功能状态可得到明显改 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案例四
心理状态变化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病情危重,可能出现焦虑、恐惧、抑郁 等心理状态变化。这些情绪反应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
心理护理措施
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应采取多种心理护理措施。包括与患 者及家属沟通、提供情感支持、进行心理疏导等。
术后护理
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等 情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案例二: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肺部感染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意识障碍、呕吐等原因易发生肺部感染。预防 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拍背、雾化吸入等。
应激性溃疡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应激反应可能导致应激性溃疡。预防措施包括 早期使用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等。
家属沟通与教育
家属培训
为患者家属提供培训,帮助他们了解患者的 病情、治疗和护理需求。
家庭支持
为患者家庭提供情感支持,帮助他们应对患 者的疾病带来的压力和挑战。
沟通技巧
教授患者家属如何与患者有效沟通,提高患 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
为患者家庭提供社会支持,帮助他们解决生 活中的实际问题,减轻家庭负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创伤性颅脑损伤发生率近年来逐渐上升,死残率居高不下。

是神经外科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尤其术后并发症[1]的发生,对疾病的诊治带来一定的困难。

若能及时防治,采取针对有效的预防及护理,可降低病死率,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有助于早日康复。

1 肺部感
染颅脑损伤病人肺部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除给予抗生素来预防应侧卧位或平卧位,头侧向一侧或保持在头颈部稍后仰的位置。

保持呼吸道通畅,掌握吸痰指征,及时有效的吸痰。

每2h翻身叩背,改善肺泡通气量。

舌后坠严重患者应使颈部抬高,必要时置口咽通气。

每日口腔护理2次,雾化吸入,促进痰液稀释,若有频繁呕吐者,应行胃肠减压,防止误吸及胃液的反流。

如果痰多不易吸出,应早期气管切开,病人应单人房间,严格消毒隔离。

病室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

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杜绝一管多用,并观察痰液性质、颜色、量、有无臭味等,定期做痰培养。

气道内持续滴入湿化药液[2],增加雾化次数。

保持切口周围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局部敷料,防止交叉感染。

2 颅内感染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出现高热时[3],要分析原因。

一般急性期可达到38℃~42℃,经过5~7天逐渐下降。

如体温持续不退,或下降后又上升,可考虑伤口及颅内感染。

护理中应严密观察热型及持续时间,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物理降温,头部枕冰袋或冰帽,腋下夹冰块,温水擦浴,同时可使用退热药物,必要时用冰毯降温。

协助医生进行腰椎穿刺,标本及时送检。

3 体液平衡失调及高血糖症颅脑损伤及其处理过程中,由于脑损伤的影响,使机体的正常生理平衡和代谢发生障碍,病人常发生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在护理中,严密监测尿量,合理调整输液速度,准确记录24h出入量。

观察有无尿崩症现象,每日监测尿钠、尿密度及电解质。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补充输液量及鼻饲量,以保证出入量及电解质的平衡。

另外,由于创伤的打击,体液和营养的失衡,麻醉对代谢的影响,使肾上腺素水平增高,代谢加快,导致血糖增高[4]。

在密切监测血糖、尿糖的同时,要正确使用胰岛素的剂量。

静脉用药注意血管的保护及输液时要掌握滴入浓度及速度。

药液启瓶后应放于3℃~8℃的冰箱内,可存放60天安全使用。

并掌握正确测量血糖的方法,对高血糖、低血糖的反应有一定的了解,做到早发现、及时处理。

4 消化道出血重型颅脑损伤,特别是丘脑下部损伤的病人,可并发神经原性应激性胃肠道出血。

应激性溃疡一旦发生,有较高的病死率。

出血之前多数病人有呼吸异常、缺氧、呃逆等症状。

护理中应观察上述情况外,密切观察病人的大便及呕吐物,昏迷吞咽困难者应24~48h后给予鼻饲。

鼻饲量掌握从少到多,少量多次的原则,注入鼻饲温度适宜,同时给予预防性药物。

如出现出血情况,可暂禁食,抽出胃内溶液,行胃肠减压,每4~6h冰盐水洗胃,同时注入云南白药、凝血酶等止血药物,密切观察血压及脉搏的变化,观察有无面色苍白、冷汗,烦躁不安等失血性休克的表现。

5 脑脊液漏脑脊液漏是脑蛛网膜和硬膜处有破损,以致脑脊液可经此破损处漏至硬脑膜外,出现脑脊液漏现象,一般颅骨骨折最常见。

主要症状从鼻腔、耳道及伤口流出澄清无色的液体。

术后应经常观察伤口及耳道、鼻腔部位。

如有脑脊液漏者可采取头高卧位,头部垫一次性无菌巾,以保持清洁,及时更换外表敷料,鼻腔及耳道漏液者禁止填塞,以防逆行感染。

清醒者避免擤鼻、咳嗽和用力,大便干燥者用缓泻剂。

脑脊液漏多于数日内愈合,若超过一个月以
上仍不愈合应考虑修补术。

6 癫痫外伤性癫痫是颅脑损伤常见并发症之一,是继发于脑损害引起的癫痫性发作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早期发作多出现伤后一周内,晚期可3个月后。

癫痫的频繁发作,可致脑缺氧而加重脑损害,使伤情恶化。

发作时应注意防止误吸及窒息,专人守护,将病人头偏向一侧,病人上下臼齿间放置牙垫或用纱布包裹的压舌板垫,预防舌咬伤及舌后坠,并立即清除口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床旁应有床档、安全腰带等保护装置,防止坠床和碰撞伤。

按时服用抗癫痫药物,发作停止后密切观察病人呼吸、心率、血压、用药后反应等,准确记录发作的类型与频度,用药种类与剂量都要详细记录。

7 褥疮褥疮是急性期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

预防的要求应勤翻身,采取单人分位三步翻身法[5]。

避免皮肤连续受压过长。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单平整,大小便浸湿后随时更换。

使用气垫褥或海绵垫,受压及骨隆突处,使用气圈或用50%红花酒精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

另外可静脉或胃肠给予高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褥疮的发生。

8 尿路感染留置尿管期间,应严格无菌操作,每天需更换集尿袋,尿道口用0.05%碘伏棉球消毒2次/d,膀胱冲洗,保持引流通畅,防止逆流。

每周留中段尿监测有无感染,一般术后3天开始行膀胱夹闭训练,以便及早拔除尿管,自行排尿,减少感染机会。

9 讨论颅脑损伤术后要严格观察伤情演变以外,积极防治并发症更为重要,在过渡期,经过血肿清除减压术与脱水疗法等治疗,脑部伤情初步趋向稳定,而并发症上升为主要矛盾。

护理中对有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采取针对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使并发症得到控制,周身情况好转,脑部伤也才能顺利恢复,达到有效治疗目的,并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了死亡率与致残率。

【参考文献】 1 刘明铎.实用颅脑损伤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402.2 孔响方.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持续湿化与间断湿化的比较研究.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05,21(7):47.3 赵丽,王俊岭.颅血管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36例.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05,21(9):47.4 只达石.重型颅脑损伤救治规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1.5 刘晓辉.褥疮护理防治新进展.中华医药研究杂志,2006,4(3):4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