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课件—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优质课—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PPT课件

温荒 带漠
带
温草 带原
带
温阔 带叶 落林 叶带
经度变化
珠峰
垂直分 异规律
到山顶
从山麓
积雪冰川带 高山荒漠带 高山草甸带 高山灌木林带 高山针叶林带 高山针阔叶混交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2021
形成地域分异的 主导因素与成因
热量
水分 热量 水分
太阳辐射 随纬度的 增高而减 少
降水从沿海 到内陆的降 低
地势
地理环境 整体性
地理环境 区域差异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热量 水分
(气候)
植被 土壤
占有一定宽度 呈带状分布
自然带
2021
4
2021
5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
2021
6
西岸
中部
东岸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海洋 性气候
地中海 气候
温带 大陆 性气 候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季风 气候
亚热带季 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地势
18
活动 (1)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南坡①纬度低、②山麓海拔低、相对高度大,③阳坡且处于迎风 坡,水热状况的变化比北坡复杂20,21 所以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19
(2)比较珠峰南坡 和北坡降水量的差异 并解释原因
南坡比北坡降水量
珠
大;因为南坡处在
穆
来自印度洋的西南
朗
温草 带原
带
温荒 带漠
带
温草 带原
带
温阔 带叶 落林 叶带
经度变化
垂直分 异规律
到山顶
从山麓
积雪冰川带 高山荒漠带 高山草甸带 高山灌木林带 高山针叶林带 高山针阔叶混交林带 常绿2阔02叶1 林带
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共65张PPT)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0°
热带雨林带
巩固练习
1. 我国内蒙古地区的自然带,自西向东依次 出现荒漠---草原---森林,其自然带的分布规
律是:( B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3.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差异较明显的地区是
(B)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3)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变化属 ___山__地__垂__直__分__异____规律,分析其形成原因。
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水热组合有规律地变化 ,引起植被、土壤等因素的有规律更替。
读图回答5—7题:
5.决定该山山麓自然 带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A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B 6.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C.是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D.由海南岛到大兴安岭的热带一亚热带一温带自然景观 的差异体现了这种分异
D 7.自然带呈明显带状分布,且南北对称的是(
)
A.北美大陆 B.澳大利亚大陆
C.亚欧大陆 D.非洲大陆
非洲大陆 自然带以赤 道为对称轴, 呈南北对称 分布
二、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温带落叶温温阔带带叶荒草林漠原带带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低纬度地区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0°
热带雨林带
即时训练
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在( A )
A.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 B.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 C.南北纬35°—50°之间的大陆东部 D.南北纬50°—70°之间的广大地区
2.温带森林中,在大陆东、西部都有分布,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自然保护区设计
自然保护区设计是地理环境差异性在实践中的另一重要应用。通过合理设计自然保护区,可以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维 护生物多样性。
通过以上三个尺度的地理环境差异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以及地理环境变化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同时,也可以为人类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地理 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03
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性
纬度地带性
总结词
纬度地带性是指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导致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分布不均,从而形成不同纬度带的气候、 植被和土壤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差异。
究,提高空间数据的获取和处理能力。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02
利用GIS技术进行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空间分析和模拟,为决策提
供科学依据。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
03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对地理环境差异性数据进行深
度挖掘和学习,提高研究效率和精度。
地理环境差异性研究的社会价值与意义
资源可持续利用
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
详细描述
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气候、植被和土壤等特征也会发生变化。例如,从山脚到山顶,随着海拔的升 高,气候逐渐变冷,植被类型也会发生变化,同时土壤类型也会有所不同。这种垂直地带性在地球表 面的高山、高原地区表现尤为明显。
04
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实践 应用
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是地理环境差异性在实践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地形、气候、土壤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 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制定出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实现土地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讲课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讲课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引言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要素组成的环境。
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活动产生着重要影响。
因此,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规划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件将重点介绍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并通过图表和案例说明不同地区的差异对人类的影响。
一、气候差异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中重要的因素之一,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对人类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具有显著影响。
1.热带地区:热带地区位于赤道附近,气候炎热湿润,温度变化较小。
这种气候条件适合热带农作物的生长,如水稻、香蕉等。
然而,热带地区也容易受到热带风暴和台风的袭击,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带来威胁。
2.温带地区:温带地区的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暖而湿润,冬季寒冷而干燥。
这种气候条件适合一些粮食作物的生长,如小麦、玉米等。
同时,温带地区的气候条件也适宜人类生活,人口较为集中。
3.寒带地区:寒带地区位于地球的极地附近,气候寒冷干燥,温度极低。
这种气候条件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寒带地区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如北欧国家的养殖业。
二、地形差异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地势和地貌特征。
不同地区的地形差异影响着水资源的分布、交通运输的便利性等。
1.平原地区:平原地区地势低平,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的发展。
许多平原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产品产地,如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美国的中西部大草原等。
2.山地地区:山地地区地势起伏,山峰重叠,水资源丰富。
山地地区适合林业和水资源利用。
例如,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重要的林业区,靠近山脉的地区还可以利用峡谷地形建设水坝发电。
3.高原地区:高原地区位于山地和平原之间,地势较高,气候干燥。
高原地区适宜畜牧业的发展,如青藏高原是中国重要的牧区。
三、自然资源差异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差异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更具发展潜力。
1.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不同地区的矿产资源差异巨大。
经典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上课).ppt

阴、阳坡:阳坡(朝向太阳的山坡)融雪快, 雪线较高;阴坡(背向太阳的山坡)融雪慢, 雪线较低;
迎风、背风坡:迎风降水(雪)多,雪线低,
背风坡降水(雪)少.精,品课雪件. 线高
30
非地带性
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应该 出现什么样的自然带,而实际 情况却没有出现这种自然带
.精品课件.
31
安
第 斯
森山 林脉
热带雨林带
.精品课件.
18
热带.精雨品课林件. 带
19
亚热带常.精品绿课件. 阔叶林
20
温带落叶.精品阔课件叶. 带
21
亚寒带针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精品课件.
22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影响因素:不同的纬度位置导致接受太 阳热量的不同 典型地区:低高纬地区 分布特点:东西延伸 、南北更替
.精品课件.
1
.精品课件.
2
.精品课件.
3
.精品课件.
4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精品课件.
5
学习目标
1.体验和感受不同地区之间的自然地理 环境的差异,了解差异性的表现。
2.结合实例理解并记忆地理环境差异性 的三种分异规律。
3.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 类生活的现象。
.精品课件.
6
定义:由相应的气候、植被、土壤等共 同形成的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 的陆地自然环境的自然综合体。
命名:热量带名称+植被名称+“带”
热带雨林带
.精品课件.
7
二、陆地地环理境环地境域的分地异域规分律异规律
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②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完整版教学课件PPT

山地的垂直
地域分异
水分 海陆分布 水热状况 海拔高度
经线延伸 亚欧大陆中纬度 经度更替 从沿海向内陆
山地垂直 珠穆朗玛峰自然带 Nhomakorabea垂直自然带
整体性是相对的, 差异性是绝对的, 地域分异是有规律的。
课堂评价
小组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 九组 积分 优胜 个人 说明:1.学科班长回扣目标 总结收获 2.评出优胜小组和优胜个人
东经20°
热带草原带
1、自然带延伸方向 东西纬线方向)
2、自然带更替方向 南北纬度方向)
3、自然带更替原因 热量不同
热热带带雨亚 温荒亚林热 带漠寒带带 落带4常 叶针、绿 阔苔典低叶型硬 叶原纬林地度叶林带带区、林带高带纬度
(二)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
温温温带带带森草荒林原漠带带带
导学案反馈 优秀小组: 优秀个人:
存在问题: 1、部分同学书写不认真;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2、作图不规范,三大分异规律不理解。
一、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1、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 2、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就如同你不能在自然界中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 叶子一样,全球没有两个地域的环境是完全一 样的,即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地域差异性。
原因:南坡纬度低,相对高度大,是 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并且是向 阳坡,水热状况好。
2高山草甸,在南北坡分布海拔高度有何不 同?为什么?
高度:南坡比北坡高 原因:南坡为向阳坡、迎风坡, 水热条件好,所以同一自然带位 置相对较高。
3如果北坡的山麓海拔与南坡相同,北坡 也会有与南坡那么多的植被类型吗?为 什么?
二、主要的陆地自然带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47张).ppt

1.火地岛雪线高度低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D )
A.海拔
B.坡向
C.植被 D.降水
2.火地岛西部和南部适合苔藓生长的自然条件有(
①生长环境潮湿
②极地东风,风力强劲
③冰川侵蚀,土层薄
④地形坡度小
A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苔藓植物生长使得当地( B )
A.大气杂质减少
① 形成原因:水分条件沿经度变 化的方向变化
② 主导因素:水分(海陆位置)
③ 分布特征: 延伸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更替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
④ 典型地区:中纬度地区
亚欧大陆西岸
亚欧大陆东岸
北美西岸
北美东岸
荒漠
草原
森林
(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从赤道到
水 两极的地
平 地
域分异
域 从沿海到 分 内陆的地 异
积雪与季节性积雪的界限。其大致与山地夏季0℃等温线一致。
知识拓展
2. 分布特征:
雪线
全球分布: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 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我国分布: ①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②由沿海向内陆雪线逐渐升高。
知识拓展
雪线
3. 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温度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即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
5.如果地质构造稳定、气候无明显变化,谷地植被变化趋势为( B )
A.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上升 B.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下降 C.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上升 D.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下降
考点二 垂 直 地 域 分 异 规 律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课件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纬 度 变
热带荒漠带
化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温荒 带漠
带
经度变化
珠峰
垂直分 异规律
到山顶
从山麓
积雪冰川带 高山荒漠带 高山草甸带 高山灌木林带 高山针叶林带 高山针阔叶混交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形成地域分异的 主导因素与成因
线路 地域分 自然带变化与更替方向 异规律
A线- 从非洲 赤道向 北至欧 洲北部
纬度地 带分异 规律
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纬 度 变
热带荒漠带
化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B线- 从欧洲
西海岸 至中亚
干湿度 地带分 异规律
温阔 带叶 落林 叶带
温草 带原
带
经度变化
温荒 带漠
珠穆朗玛峰
南坡
积雪冰川带
高寒荒漠带 高山草甸带
高山灌木林带 高山针叶林带
高山针叶阔叶混交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珠峰
C线
[探索]
1.沿C线自然带发生怎样的 变化?自然带更替的方向? 形成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 体现了哪一地域分异规律?
2.如果山的高度足够高并 且差别不大,哪个纬度的 山的垂直分异最明显?
朗
原因
玛
因为南坡处在来自印
峰
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
垂
风坡,降水量大,
直
因而积雪量大,雪线
自
较北坡低
然
带
垂直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的关系
线路 地域分 自然带变化与更替方向 异规律
A线- 从非洲 赤道向 北至欧 洲北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成地域分异的 主导因素与成因 纬 度 变 化
热量
太阳辐射 随纬度的 增高而减 少
B线- 干湿度 温 阔 温 草 温 荒 温 草 从欧洲 地带分 带 叶 带 原 带 漠 带 原 带 带 带 西海岸 异规律 落 林 叶带 至渤海 经度变化 沿岸 积雪冰川带 到山顶 高山荒漠带 垂直分 高山草甸带 珠峰 异规律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 差异性
不同区域
规律性
全球性的地域分异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
活动1:请将风景照片与实地一一对应。
1 2
3
4
D
C
E
B
活动2:对比照片,引起图示地区差异 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5
A
地形
互相联系、互相 制约、互相渗透
地理 环境
气候 组成 要素
地理环境 整体性
水文
生物 土壤 区域分布差异 地理环境 区域差异
迎风坡
从山麓向山顶,气温和降水如何变 化?迎风坡和背风坡是否一样? 水热组合不同—气候不同---自然带 呈现垂直方向上的地域分异
天山风光
珠峰风光
思考:1、什么是基带、垂直带谱、雪线?
2、自然带谱的分布高度有何区别?
▲天山 ▲珠峰
[活动4] 确定A、B两山谁为珠峰、谁为天山。 在图中找出尽量多证据来证明。
温馨提示: 1、考验你的观察力——你能通过图示信息找出两山 的差异吗?越多越好。 2、考验你的分析能力——你能分析所找出的差异产 生的原因吗?这能为区别两山提供证据吗?
A山 B B山
迎风坡
线路 A线- 从非洲 赤道向 北至欧 洲北部
地域分 自然带变化与更替方向 异规律 苔原带 纬度地 亚寒带针叶林带 带分异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规律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2)比较珠峰南坡 和北坡降水量的差异 并解释原因 珠 穆 朗 玛 峰 垂 直 自 然 带 南坡比北坡降水量 大;因为南坡处在 来自印度洋的西南 季风的迎风坡 (3)影响雪线的因 素有哪些,珠峰南坡 雪线比北坡低的 原因 因为南坡处在来自印 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 风坡,降水量大, 因而积雪量大,雪线 较北坡低
▲下面哪座山位于中国秦岭—淮河以北 的暖温带地区?
企鹅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而科隆群岛为什么会有企鹅的存在?
思考:影响地方性分异规律的因素有哪些? 洋流 海陆分布 地形起伏 局部水分变化 人为作用 等
线路
地域分异 规律
自然带变化与更替方向 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地中海 气候
温带 大陆 性气 候
温带季风 气候 中纬度地区
亚热带季 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 候
23°26N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低纬度地区
0°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自然带
分布 湿润和半湿润 地区
植被
因热量或水分条件差异 分出的种类
森林自 然带
森林
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 林带和寒带苔原带
热带草原自然带
草原自 然带
半湿润、半干 旱的内陆地区
以草本植 物为主 旱生植物 (旱生小乔 木、灌木、 仙人掌)
温带草原自然带
热带荒漠自然带 温带荒漠自然带
荒漠自 然带
干旱地区
小明想到国外旅游,计划两条线路 A线-从非洲赤道出发,沿东经20度向北至南欧; B线-从欧洲西海岸沿北纬40度向东至中亚最后到我国渤 海沿岸。
B线 A 线
问题: 沿A线和B线自然带发生怎样的变化、自然带延伸和更替的方向、 形成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
太阳辐射能带来的 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从欧洲西海岸出发,沿北纬40º 纬线向东前进,想一想,自然景观 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形成地域分异的 主导因素与成因
A线- 纬度地带 从非洲 分异规律 赤道向 北至欧 洲北部
纬 度 变 化
热量
太阳辐射 随纬度的 增高而减 少
B线- 干湿度地 温 阔 温 草 温阔 温荒 温草 带叶 从欧洲 带分异规 带 叶 带 原 带 漠 带 原 落林 带 带 落林 西海岸 律 带 叶带 叶带 至渤海 经度变化 沿岸 垂直分 异规律 到山顶
从沿海到内陆
森林
水分
逐渐减少
荒漠
草原
A B C
A 从亚欧大陆东西沿海到内陆降水量逐步降低
B
线路 A线- 从赤道 至北欧
பைடு நூலகம்
地域分 自然带变化与更替方向 异规律 纬度地 带分异 规律
形成地域分异的 主导因素与成因
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4、森林自然带:退耕还林
5、湿地区域: 退耕还湖
▲下面哪座山位于中国秦岭—淮河以北 的暖温带地区?
温阔 带叶 落林 叶带
水分
降水从沿海 到内陆的降 低
热量 水分
地势
从山麓
高山灌木林带 高山针叶林带 高山针阔叶混交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活动 (1)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南坡①纬度低、②山麓海拔低、相对高度大,③阳坡且处于迎风 坡,水热状况的变化比北坡复杂,所以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南东 北西 更延 替伸
热量
太阳辐射 随纬度的 增高而减 少
B线- 从西欧 至渤海 沿岸
干湿度 地带分 异规律
温阔 温草 温荒 温草 温阔 带叶 带原 带漠 带原 带叶 落林 带 带 落林 带 叶带 叶带 南北延伸 东西更替
水分
降水从沿海到 内陆的减少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大林寺和西林寺,东林寺是庐山“三大名寺”之一。大林寺为 四世纪僧昙诜所创建,位于大林峰上,海拔一千多米 ,所以 叫大林寺。
纬度位置
热量 水分
(气候)
植被
占有一定宽度 呈带状分布
自然带
海陆位置
土壤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
西岸
中部
东岸
西岸
中部
东岸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海洋 性气候
冰原带 苔原带
高纬度地区
66°34N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 温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带 阔叶林带 草温 带 原荒 漠 带 亚热带常 带 绿硬叶林 带 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 带
积雪冰川带 高山荒漠带 高山草甸带 高山灌木林带 高山针叶林带 高山针阔叶混交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水分
降水从沿海 到内陆的降 低
珠峰
热量 水分
地势
从山麓
四、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1、湿润地区: 选择相应的优势树种,植树造林。
2、干旱地区: 培育适应当地水分条件的灌丛群落。
3、草原自然带: 退耕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