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成语剖析精选课件PPT

合集下载

正确使用成语PPT课件

正确使用成语PPT课件
1、《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回,活画了蒋 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腐儒形象。
比喻为人直率,襟怀坦白。
2、侵华日军在南京疯狂屠杀中国平民,这是有口 皆碑的事实,任何狡辩都改变不了。
碑:指记功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人人称赞
3、敌人被打跑了,但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失 败,一定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点滴积累
(一)用于男女之间的:比翼齐飞(也可表 相互帮助共同前进)、海誓山盟、结为连 理、举案齐眉、劳燕分飞(多指夫妻或情 侣离别)、两小无猜、破镜重圆、秦晋之 好、琴瑟和谐、青梅竹马、相敬如宾等等。
(二)用于文艺作品的:别具匠心(文艺方面构 思独特)、出神入化(技艺达到绝妙境界)、 荡气回肠(形容乐曲、文辞等婉转动人)、鬼 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高超奇妙)、 浩如烟海(文献资料等丰富)、绘声绘色(文 艺作品描述生动)、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 仿得非常逼真)、石破天惊(比喻文章或议论 等新奇惊人,不同凡响)、天马行空(诗文、 书法豪放无拘)、惟妙惟肖(模仿或描写得非 常逼真)、栩栩如生(只形容艺术形象的生动, 逼真)等等。
识读特殊含义
• 【万人空巷】 • 误用:奥运会开幕式那天,整个北京市万
人空巷,大部分市民守在电视机前观看开 幕式的盛况。 • ——“巷”,不是指胡同,而是指住人的地 方。“万人空巷”指人们在住的地方出来 观看盛况。
识读特殊含义
【侧目而视】
如:小李得了冠军,尾巴翘到了天上,对 朋友竟然侧目而视。
• 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 愤恨。 (这里错解为“不屑正眼相看,瞧不 起人”。)
•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这里将“马革裹尸”错解为“死得很惨,死 后连棺材和埋葬的地方都没有”。)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成语》课件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成语》课件

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 是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与古代绘画艺术的完美融合。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 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 往,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确有一种__③__的情趣。在2016年的纪念殷 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上,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 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层、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__④__。此外还有一 些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展现文物全貌。观众只需在屏幕上滑动 手指,就可近距离、全角度观赏文物,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 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全方位观察岁月留下的每一处细痕。
②处,从语境“这瓜在汤里煮熟后,用汤匙压它,它竟散成千丝万缕 的细条状,像极了鱼翅,既好看又清口”看,此处侧重强调奇妙;结合前 文“令人”可见,可用“啧啧称奇”之类的词语。啧啧称奇:咂着嘴称赞 它的奇妙。
③处,从语境看,侧重强调女儿对鱼翅瓜汤的思念,故可用“魂牵梦 萦”之类的词语。魂牵梦萦:形容万分思念。
[即时体验] 2.判断下面成语使用的正误,并分析。 反映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地下党革命斗争历史的《红岩》,是革命历史 小说中影响广泛的一部。它的情节风.生.水.起.,扣人心弦,在 1961 年正式 出版后就久负盛名,赞.不.绝.口.。
判断:风生水起( × )
赞不绝口( ×)
分析:
风生水起:风从水面吹过,水面掀起波澜。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 勃兴旺。该句的主语是“情节”,用在此处张冠李戴,应用“跌宕起伏”。 赞不绝口: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赞不绝口” 的主语应该是人,此句的主语是书,应用“好评如潮”。
(3)明晰感情,谨防褒贬误用。从感情色彩方面来考虑,成语一般分为 褒义、贬义和中性三种。这就要求在使用成语时,要把握好感情色彩,避免 褒贬误用。有的成语意义较为复杂,感情色彩呈现两面性,如“想入非非”, 指胡思乱想,多含贬义;指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属中性。“世外桃源”,比 喻理想中的生活境界或环境优美的地方,用于褒义;比喻空想的脱离现实的 地方,含有贬义。

正确使用词语之成语 课件(26张)

正确使用词语之成语 课件(26张)

课堂小结:
答案:A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
A.老张今年65 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 也不比年轻人差。
①形容人身体矮小而精明强干;② 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不长而有力
B.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 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
C.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 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 将有官可做 D.他三天两头到厂长办公室磨洋工,希望厂里解决职工 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例(2012· 四川)在施工过程中,
三、形近致误
因疏忽造成的安全事故如期而至, 人员伤亡惨重,救援队伍很快赶到 现场,克服困难抢救危重人员,并 对轻伤者进行了处理。 分析:指按照计划或者规律,按时 到来。 应改为“不期而遇”
此类成语有: 1、不负众望---不孚众望 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不能使大家信服 2、不堪卒读---不忍卒读 文章粗劣,使人不肯读下去——文章写得凄惨悲苦, 令人心酸,不忍读完 3、纷纷扬扬---沸沸扬扬 形容雪花飘落的样子——形容人声喧闹,议论纷纷 4、骇人听闻---耸人听闻 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是事实,并且 是坏人坏事)——耸:引起注意;使人吃惊。指故意 夸大事实或作过于激动的表情。夸大或捏造事实(不一 定是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5、鱼目混珠---鱼龙混杂 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小练习:判断正误
1.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易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 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 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分析:“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应改为“一蹴而就”。 2.“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 泪”……面对这些宣传禁酒的标语,一些司机不以为然, 等出了交通事故后才后悔不已。 分析:“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 视意)。 应改为“不以为意”。

《正确使用成语》课件

《正确使用成语》课件

01
应用
02
0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 的交流,成语的运用更 加广泛,对于语言学习 者来说,掌握一定数量 的成语并正确运用,是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必 备素质。
实践
04
05
在未来的语言学习过程 中,学习者应该注重积 累成语,通过阅读、写 作等多种方式练习使用 成语,同时也要关注语 言的发展变化,避免使 用过时或不恰当的成语 。
注意成语的褒贬色彩和语体色彩
褒贬色彩
成语的褒贬色彩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和情感。例如,“胸有成竹”是褒义词,表示有计划、有信 心;而“画蛇添足”则是贬义词,表示多此一举,没有实际意义。
语体色彩
成语的语体色彩分为书面语和口语。书面语色彩的成语比较庄重、正式,如“文思泉涌”;口语色彩 的成语比较亲切、自然,如“胡说八道”。
增进文化理解
提升国际形象
正确使用成语能够让其他文化背景的 人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增进对中国 的文化理解与认同。
在国际交流中正确使用成语,能够提 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展现中国的文化 软实力。
促进跨文化交流
在跨文化交流中,正确使用成语可以 拉近与外国友人的距离,增强友好交 往。
05
常见成语误用的例子与纠 正
《正确使用成语》 ppt课件
目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成语的定义与特点 • 常见成语的正确使用 • 正确使用成语的技巧与方法 • 正确使用成语的意义与价值 • 常见成语误用的例子与纠正 • 总结与展望
01
成语的定义与特点
成语的起源与历史
总结词:追溯起源
详细描述: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许多成语源自经典文献、历史事件 或民间故事。了解成语的历史背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正确运用成语》课件

《正确运用成语》课件

05
06
形容非常喜欢,爱不释手:__________( 爱不释手)
改错题
改错题1:下列成语中有错别字,请改正 察颜观色 -> 察言观色
相形见拙 -> 相形见绌 唇枪舌箭 -> 唇枪舌战
THANK YOU
02
正确运用成语的方法
理解成语的含义
总结词:准确把握
详细描述:在运用成语之前,首先要理解成语的含义,包括它的字面意义和深层 含义。可以通过查阅字典、词典或成语词典来了解成语的准确含义。
注意成语的褒贬色彩
总结词
情感色彩辨析
详细描述
成语往往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分为褒义、贬义和中性。在运用成语时,要注意其情感色彩,避免使用不当造成 误解。
03
常见成语误用示例及 纠正
望文生义
总结词
指对成语的理解仅停留在字面意 义上,没有深入理解其真正的含
义。
详细描述
例如,成语“首当其冲”常被误解 为“首先接受任务,首先行动”的 意思,实际上它是指首先受到攻击 或遭遇灾难。
纠正方法
深入了解成语的出处、背景和含义 ,正确理解并运用。
语义混淆
总结词
纠正方法
音韵优美
成语的音韵搭配和谐,读起来 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感。
成语的来源与演变
来源
成语的来源十分广泛,有的来自古代文献、有的来自民间谚语、有的来自宗教 经典,还有的来自外来文化。
演变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成语的意义和用法也在不断地演变。一些古老 的成语可能已经失去了原来的含义,而一些新产生的成语则不断涌现,成为现 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注他人的语言表达,尤其是正式场 合和文学作品中,注意成语的使用是 否得当,积累正确的用法。

正确使用成语课件(可修改).ppt

正确使用成语课件(可修改).ppt
【分析】不假思索:用不着思考,形容说话 办事敏捷、果断。假,凭借,依靠。
最新.课件
5
误用类型一:望文生义
1999年全国高考题考到的“美轮美奂(形容房 屋高大华丽) ”也属此类。
此外如“空穴来风(比喻消息与传说不是没有原 因的)”、“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诛心之 论(指不问罪迹,只根据其用心以论定罪状;也指 揭穿别人的动机的批评或深刻的议论)”、“文不加 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对簿
【分析】特立独行:独特地立身行事。形容 行为高洁,不随波逐流。立,立身;行, 做事。
最新.课件
8
例5.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 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 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09全国I 卷)
【分析】春秋鼎盛:指正处在壮年。春秋, 指年龄;鼎,正当。
最新.课件
9
例6.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 人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 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 了原著的灵魂。(09全国II卷)
公堂(到公堂上受审问)”等也容易犯这种错误,需 要准确理解和运用。
最新.课件
6
练一练:下列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 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吧。
B.对于在战略上的调整使该公司必须做出选择:要么联手 业内巨头,强势逼宫,使对手就范;要么急流勇退,套 现获利,回归软件市场。
最新.课件
17
例10、远处连绵的山峰上一道残破的城墙 依稀可见,山下面有条深谷,怪石峥嵘, 溪流湍急,无路可通,正所谓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09年北京卷)
【分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意为一个人 把守关口一万个人也攻不进来。形容地势 险要,易守难攻。

《正确使用成语》课件

《正确使用成语》课件

常见的成语错误用法
1 字面解释误用
一些成语被误用为字面解释,而不是根据语境理解其意义。
2 语义混淆
一些成语的意义与其他成语相近,容易造成语义混淆。
3 错误拼音使用
一些成语的拼音在使用时被错误地写作其他相似的汉字。
如何记忆和理解成语的意思
1
学习成语故事
了解成语的来源和背后的故事,有助于记忆和理解。
2
联系实际应用
将成语与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和情境联系起来,更易记忆。
3
参加成语比赛
通过参加成语比赛或是和朋友一起猜成语的游戏来加深记忆。
实例和练习
通过实例和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成语的用法,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结论
正确使用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生动的形象来 表达意义,更容易让人记住。
分类繁多
成语根据用途、主题和来源 等不同方式进行分类。
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
1 理解上下文
在使用成语时,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其意义。
2 适当运用
成语应在合适的场合和情境中使用,增强表达的效果。
3 避免滥用
不应频繁使用相同的成语,避免陈词滥调。
《正确使用成语》PPT课 件
通过这份课件,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正确使用成语。了解成语的定义、特点 和分类,并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大家记忆和理解成语的意思。
什么是成语
成语是我们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它们由几个字组成,每个字的意义与整个成语的意义可能存在差异。
成语的特点和分类
多义性
成语的意义并不总是与字面 解释相符,需要根据语境来 理解。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成语(讲义、分类)优质简洁课件32张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成语(讲义、分类)优质简洁课件32张

8.七月流火:“流火”指火星西沉。是天气转凉之意,不能理解为 “天气炎热”。
9.尾大不掉:尾巴太大,难以摆动。比喻机构下强上弱,或组织庞 大、涣散,以致指挥不灵。含贬义。不能理解为“文章结尾啰嗦”。
10.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人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 平。易误用为“进入室内”。
11.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不能理解 为“春天的风和雨”。
47.(从此)一劳永逸 49.(许多)芸芸众生 51.(居室)蓬荜生辉 53.(心里)无动于衷
48.(过分)溢美之词 50.(感到)自惭形秽 52.(被人)贻笑大方 54.(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易功能紊乱的成语
用在否定句或疑问句中
1.等闲视之:把事情看得很普通平常,不加重视,毫不在意。
2.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3.善罢甘休:指好好地了结纠纷,不再使事态持续下去。
3.一语道破:可带宾语。例:一语道破天机 一语中的:不可带宾语。
4.苟且偷生、苟且偷安
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不名一文: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人贫穷到了极点,不 能理解为“不值一钱”。
2.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不能理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3.万人空巷:大家都从家里出来聚向一处,使街巷都空了。多用来 形容盛大集会或新奇事物把所有的人都吸引来的盛况,不能理解 为“人都在家里,空着巷子”。
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常见褒义
1.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2.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地经营。 3.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褒义词。 4.毁家纾难:捐献全部家产,帮助国家缓解危难。 5.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6.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由浅入深,达到一定的造诣。 7.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8.不刊之论:“刊”指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 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9.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10.侃侃而谈:指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2
2
这段文字可谓精彩之极。从成语的规范使 用上来看,可以说是个个成语都使用不当。 如果抛开规范性要求,那么,文段中的成语 褒词贬用,贬词褒用,大词小用,创造出意 想不到的诙谐、幽默的意趣。
2021/3/2
3
当然,高考中,就“正确使用熟语”而言,可不能
这样随便使用。作题时,在熟语选用上要严格遵守熟语
A.连篇累牍 B.如鲠在喉 C.梳理 D.受众
答案:A (A项“连篇累牍”,累:重叠;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
辞冗长。多为贬义,原句并未体现出贬义。B项“如鲠在喉”,鱼骨头卡在喉咙里。
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用在此处正确。C项“梳理”,本指用梳子
整理(须、发等),也指纺织工艺中用植有针、齿的机件处理纤维,使之整洁的过
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2015——2016届高三语文复习
2021/3/2
1
一天,老师布置作文,题目叫《我的家》。一位 叫小军的学生这样写道:“我的家有我的爸爸、妈妈 和我三人。每天早上一出门,我们三人就分道扬镳, 各奔前程,晚上又殊途同归。爸爸是建筑师,每天在 工地上指手画脚;妈妈是售货员,每天在商店里来者 不拒;我是学生,每天在教室里呆若木鸡。我们家三 个成员臭味相投,家中一团和气。但偶尔爸爸妈妈也 会同室操戈。爸爸总是心狠手辣地揍得我五体投地; 妈妈在一旁袖手旁观,从不见义勇为。”
9
例3(2014年安徽卷)近两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量 快速增长,专利申请质量蒸蒸日上,这表明我国专利申请结构进一 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解析:蒸蒸日上,一天天地向上发展。形容发展速度快。 多指生活和生意。适用对象错。
例4: (2009年湖南卷)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 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
解析:一挥而就:一挥笔就完成了,形容诗文、书画很快就写好
画好了。挥,挥笔。很明显“一挥而就”的适用对象应为“诗文、
书画”,而例句的对象为“工作”,错。
应该为“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2021/3/2
10
第一类 用错对象(张冠李戴)
文章在对小麻雀的叙述、描写中倾注了强 烈的爱憎情感,有着极强的感染力,读来真是 楚楚动人。
A.阳春白雪 B.通常 C.迥异 D.高高在上
答案:D (A项“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
级的歌曲,后用来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B项“通常”
意为一般,惯常。C项“迥异”,指迥然不同,完全不同。以
上三项均合乎语境。D项“高高在上”,谓所处极高,泛指地
位高;后常用来形容领导者脱离群众,不深入实际。句中用来
良莠不齐
莠:狗尾草,很像谷子,常混在禾苗中。 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2021/3/2
8
例1 (2010年江苏卷)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 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解析: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 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句中指随手捡垃圾,使用对象 不当。
使用原则,因为它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语的能力,既然
强调“正确”,自然要按照有关原则使熟语使用规范。
既要“规范”,就要了解熟语的特点,即熟语来自古代
汉语中文化典籍、诗词文赋、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
词素(文字)固定,结构固定,意义固定,感情色彩固
定,大家不能随便去书写,去调整,去望文生义,去傅
演感情色彩。所以,要想正确使用熟语,就要“勤读、
1、形相近而义不同的 2、意义相近而有细微差别的 3、褒贬色彩不同的 4、弄清适用对象和使用范围
2021/3/2
7
第一类 用错对象(张冠李戴)
成语的含义有所侧重,适用对象范围也就不同。 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指人,有的指物; 有的指女的,有的指男的,等等。如果考生对熟语 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和 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例2: (2010年陕西卷)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 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 质好。
解析: “汗牛”是指牛拉装书的车累得出汗,“充栋”
是指书堆满了屋子。“汗牛充栋”专门用来形容书籍极多,只
能指书,不能指其他。句中用“汗牛充栋”形容黄灿灿的橙子,
使用不当。
2021/3/2
指20“21/3艺/2 术作品”,使用对象不恰当。)
5
2.(2014广东卷)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与连篇累牍的电视剧本身相比,剧中翻书的动作、人物的坐
姿等,只是一些细节。然而,令专家如鲠在喉、遭观众调侃的, 正是其中与历史常识相冲突的文化“倒刺”。梳理这些细节,无 论是将死后谥号、庙号当作生前名号,还是“早产”的线装书、 字画、历史事件等,其中的知识性错误都不难发现。只要多一些 检查环节,多一些细节上的较真,在文化产品正式推向受众之前 做好知识核查,诸多类似笑话或许是可以避免的。
勤查、勤积累”,牢固掌握熟语的文字、结构、意义、
感情色彩等,这是基础。
2021/3/2
4
1.(2013广东卷)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在许多人眼里,美术馆一直是阳春白雪的代名词,是少数有
艺术造诣的人出入的地方,里面陈列的通常是看不太懂的作品。 但如果你到台湾的美术馆去转转,你一定不会失望。台湾的美术 馆数量众多,有大有小,风格迥异。其中规模最大的两处是新北 市的朱铭美术馆和台中市的“台湾美术馆”。置身其中,你会发 现那里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物品,而是像站立在你身边懂你的 知心朋友。
楚楚动人:形容女子姿容美 好,令人动心。
2021/3/2
11
例:老张一家三代,十年来和睦相处,互敬互 爱,真可谓举案齐眉。
举案齐眉:形容夫妻相敬相爱 。使用错误。
程。语段中用以指对细节的整理,使用正确。D项“受众”,指的是传媒信息、文
艺作品等的接受者。从宏观上来看,“受众”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从微观上来看,
“2受021众/3/”2 又可以体现为具有丰富的社会多样性的人。适用对象正确。)
6
复习策略
一、理解关键词的含义,不可望文生义。 二、在理解原意的基础上,把握比喻义。 三、辨清容易混淆的成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