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报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FANUC主轴放大器上的报警代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重新连线/更换SPM的控制板
73 ALM红灯亮
速度检测信号幅值不够
有关主轴速度反馈检测的参数设定错误
重设参数
主轴电机速度传感器故障——传感头磨损 手快速移动主轴,观察SP.MON画面上的主轴电机速度与估计转速差别加大
更换传感器并保持其余测速齿轮0.1~0.15mm的间隙
更换传感器并保持其余测速齿轮0.1~0.15mm的间隙
主轴电机速度反馈回路故障
示波器测量控制板上PA、PB端子的波形,正常则控制板坏需更换,不正常则更换电机编码器
若速度显示正常,主轴电机动力线断
更换动力线
主轴电机动力线相序错误 启动主轴时回转几下即刻报警
U、V相动力线对调
主轴参数设定不正确
主轴参数初始化
连接电缆不良;电源模块控制不良;主轴放大器控制电路板不良;
c0 c1 c2
放大器通信错误系统报警为9120/9121/9122
主轴放大器与CNC通信异常
更换CNC与主轴放大器之间的通信电缆;更换主轴放大器的控制电路板;更换CNC主板
主轴参数初始化
SPM电压监控回路故障
更换SPM控制板
12 ALM红灯亮
主轴放大器过流报警
多为IGBT/IPM模块烧坏,未短路则检查PN接的导通压降
更换IGBT及其驱动模块,并检测底板上6组驱动电阻、每组两个 6.2欧和10千欧 /SPM控制板
主轴一启动/高速运转时报警,则主轴电机/动力线短路
更换主轴电机/动力线
SPM显示报警号
故障内容
故障原因
排除方法
A或A0
主轴放大器ROM错误
SPM控制板上的ROM芯片没插好或损坏
客车轴温报警器运用检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10卷第6期2020年11月南方职业教育学刊JOURNAL OF SOUTHERN VOCATIONAL EDUCATIONVol.10No.6Noe.2020客车轴温报警器运用检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刘志运(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430)摘要:目前客车轴温报警器误报警、开路、通信率低、死机故障的情况特别多,给轴温报警器的检修带来极大困扰,不仅严重干扰了车辆乘务员的乘务工作,也给列车的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轴温报警器存在的问题,不仅需要车间运用班组加强检修,也需要从轴温报警器生产厂家源头进行软件更新、产晶质量把控、定检(厂段修)质量提升以及TCDS系统升级等措施,并能做到及时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检修标准,从而有效地解决目前轴温报警器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客车轴温报警器;运用检修中图分类号:U270.7文献标志码:A为了对铁路客车运行过程中车轴轴承温度进行监测与报警,有效地防止发生列车燃轴、切轴等事故,在旅客列车转向架的每根车轴两端的轴承处均安装了轴温监测与报警装置+KZS/M型客车轴温报警器是中国铁路总公司统一机型的型号,该型号的轴温巡检报警器综合了国内目前各类轴承温度报警器的优点[1]。
基本工作原理如下:在车辆的车轴轴颈部位安装一个温度传感器,把轴颈部位的温度值转换成电量输出,经各种电路将该温度信息进行处理后再显示出来。
当温度超过规定的允许温升值时,轴温警报器便自动发出听觉和视觉告警信号。
由于轴温警报器可以连续不断地监视,所以在速度高、不停站、区间长的特快、长途旅客列车上装设此种警报器是很有必要的。
1轴温报警器故障统计1.1轴温报警器故障月度统计根据2019年8月26日一10月8日44天的统计,广州客技站轴温报警器出现故障次数177件文章编号:2095-073X(2020)06-0082-04(开路次数3次以下的故障未纳入统计),统计如表1所示。
表12019年8月26日一10月8日广州客技站轴温报警器故障(含误报警)统计月份9月10月总计故障数(件)12255177注:广州客技站9月的数据统计是从8月26日至9月25日,10月的统计数据是从9月26日至10月8日。
CNC加工 | FANUC机床常见报警问题解决办法

CNC加工 | FANUC机床常见报警问题解决办法经常遇到Fanuc机床报警困扰着自己,那下面一起分析下有哪几种Fanuc报警,如何解决?Fanuc机床报警1.SV0301,APC报警—通信错误1)检查反馈线,是否存在接触不良情况。
更换反馈线;2)检查伺服驱动器控制侧板,更换控制侧板;3)更换脉冲编码器。
2.SV0306,APC报警—溢出报警1)确认参数No.2084、No.2085是否正常;2)更换脉冲编码器。
3.SV0307,APC报警—轴移动超差报警1)检查反馈线是否正常;2)更换反馈线。
4.SV0360—脉冲编码器代码检查和错误(内装)报警1)检查脉冲编码器是否正常;2)更换脉冲编码器。
5.Fanuc机床报警:SV0364—软相位报警(内装)1)检查脉冲编码器是否正常;2)更换脉冲编码器。
3)检查是否有干扰,确认反馈线屏蔽是否良好。
6.Fanuc机床报警:SV0366—脉冲丢失(内装)报警1)检查反馈线屏蔽是否良好,是否有干扰;2)更换脉冲编码器。
7.Fanuc机床报警:SV0367—计数丢失(内装)报警1)检查反馈线屏蔽是否良好,是否有干扰;2)更换脉冲编码器。
8.SV0368—串行数据错误(内装)报警1)检查反馈线屏蔽是否良好;2)更换反馈线;3)更换脉冲编码器。
9.SV0369—串行数据传送错误(内装)报警1)检查反馈线屏蔽是否良好,是否有干扰源;2)更换反馈线;3)更换脉冲编码器。
10.SV0380—分离型检查器LED异常(外置)报警1)检查分离型接口单元SDU是否正常上电;2)更换分离型接口单元SDU。
11.SV0385—串行数据错误(外置)报警1)检查分离型接口单元SDU是否正常;2)检查光栅至SDU之间的反馈线;3)检查光栅尺。
12.SV0386—数据传送错误 (外置)1)检查分离型接口单元SDU是否正常;2)检查光栅至SDU之间的反馈线;3)检查光栅尺。
13.SV0401—伺服准备就绪信号断开1)查看诊断No.358,根据No.358的内容转换成二进制数值,进一步确认401报警的故障点。
FANUC常见伺服报警及解决方法

FANUC常见伺服报警及解决方法SV0301:APC报警:通信错误1、检查反馈线,是否存在接触不良情况。
更换反馈线;2、检查伺服驱动器控制侧板,更换控制侧板;3、更换脉冲编码器。
SV0306:APC报警:溢出报警1、确认参数No.2084、No.2085是否正常;2、更换脉冲编码器。
SV0307:APC报警:轴移动超差报警1、检查反馈线是否正常;2、更换反馈线。
SV0360:脉冲编码器代码检查和错误(内装)1、检查脉冲编码器是否正常;2、更换脉冲编码器。
SV0364:软相位报警(内装)1、检查脉冲编码器是否正常;2、更换脉冲编码器。
3、检查是否有干扰,确认反馈线屏蔽是否良好。
SV0366:脉冲丢失(内装)报警1、检查反馈线屏蔽是否良好,是否有干扰;2、更换脉冲编码器。
SV0367:计数丢失(内装)报警1、检查反馈线屏蔽是否良好,是否有干扰;3、更换脉冲编码器。
SV0368:串行数据错误(内装)报警1、检查反馈线屏蔽是否良好;2、更换反馈线;3、更换脉冲编码器。
SV0369:串行数据传送错误(内装)报警1、检查反馈线屏蔽是否良好,是否有干扰源;2、更换反馈线;3、更换脉冲编码器。
SV0380:分离型检查器LED异常(外置)报警1、检查分离型接口单元SDU是否正常上电;2、更换分离型接口单元SDU。
SV0385:串行数据错误(外置)报警1、检查分离型接口单元SDU是否正常;2、检查光栅至SDU之间的反馈线;3、检查光栅尺。
SV0386:数据传送错误(外置)1、检查分离型接口单元SDU是否正常;2、检查光栅至SDU之间的反馈线;3、检查光栅尺。
SV0401:伺服准备就绪信号断开1、查看诊断No.358,根据No.358的内容转换成二进制数值,进一步确认401报警的故障点。
2、检查MCC回路;3、检查EMG急停回路;4、检查驱动器之间的信号电缆接插是否正常;5、更电源单元。
同步控制中SV0407:误差过大报警1、检查同步控制位置偏差值;2、检查同步控制是否正常。
轴温报警器不联网故障分析及处理

定和固化的袁如果频率改变了袁即使通讯幅值再大袁通 讯的环境多么优良袁 其他轴温报警器也不可能收到他 的信息遥 轴温报警器的通讯载体为播音线袁 和播音机 用 的 是 同 一 载 体 袁 播 音 机 的 频 率 最 高 不 会 超 过 20KHz , 和轴温报警器的通讯频率远远不在一个频段袁 因而他 们之间可以共用一个载体而相互之间不会干扰遥
通 讯 幅 值 为 2V 渊 Vp - p 冤 耀 10V 渊 Vp - p 冤 的 正 弦 波 遥 然 而 袁 当播音线之间有短路时袁 或者某个喇叭的线圈绕组有 短路现象袁 都会导致负载过重而大大降低通讯幅值袁 轴温报警器的自身通讯幅度低遥 一般轴报生产厂家在 生产仪器时袁 在生产调试时袁 都会对轴报器的通讯幅 度进行检测遥 根据叶关于重新印发野铁路客车用集中轴 温 报 警 器 技 术 条 件 冶 的 通 知 曳 渊 运 装 客 车 咱 2011 暂 143 号 冤 中 规 定 院 通 讯 的 幅 度 不 得 低 于 2V 袁 但 是 厂 家 在 生 产 时 袁 都 要 高 于 标 准 1V 以 上 袁 即 通 讯 的 幅 值 要 大 于 3V 以 上遥 但是由于列车的环境复杂袁 以及由于列车的一些 负载和电源设备发生故障袁 特别是播音机电磁兼容不 合格时袁 所产生的浪涌会把轴报器的通讯模块的前端 隔离保护电路击穿烧坏袁 使通讯模块的幅值降低袁严
68 科技视界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
无论播音设备在开尧关哪种状况下袁仍然全列不联 网遥
故 障 分 析 院 首 先 根 据 技 术 条 件 可 知 在 负 载 为 1k赘 时 通 讯 幅 值 最 低 值 不 能 低 于 2V 遥 然 而 列 车 的 全 列 负 载 加起来要远远大于这个值遥 其中之一就是轴温报警器 自身通讯幅值较低袁 并且由于有些轴温报警器内部用 于保护电路的稳压二极管被烧毁袁 不仅自身通讯不 好袁还影响全列车轴温报警器的通讯遥
主轴通用变频器常见报警及故障处理

6.4.4 主轴通用变频器常见报警及故障处理1、通用变频器常用报警及保护为了摆正驱动器的安全,可靠的运行,在主轴伺服系统出现故障和异常情况时,设置了较多的保护功能,这些保护功能与主轴驱动器的故障检测与维修密切相关。
当驱动器出现故障时,可以根据保护功能的情况,分析故障原因。
(1)接地保护。
在伺服驱动器的输出线路以及主轴内部等出现对地短路时,可以通过快速熔断器切断电源,对驱动器进行保护。
(2)过载保护。
当驱动器、负载超过额定值时,安装在内部的热开关货主回路的热继电器将动作,对过载进行保护。
(3)速度偏差过大报警。
当主轴的速度由于某种原因,偏离了指定速度且达到一定的误差后,将产生报警,并进行保护。
(4)瞬时过电流报警。
当驱动器中由于内部短路、输出短路等原因产生异常的大电流时,驱动器将发出报警并进行保护。
(5)速度检测回路断线或短路报警。
当测速发电机出现信号断线或短路时,驱动器将产生报警并进行保护。
(6)速度超过报警。
当检测出的主轴转速超过额定值的115%,驱动器将产生报警并进行保护。
(7)励磁监控。
如果主轴励磁电流过低或无励磁电流,为防止飞车,驱动器将产生报警并进行保护。
(8)短路保护。
档主回路发生短路时,驱动器可以通过相应的快速熔断器进行保护。
(9)相序报警。
当三相输入电压源相序不正确或缺相状态时,驱动器将产生报警。
驱动出现保护性的故障时(也称报警),首先通过驱动器自身的指示灯以报警的形式反映出内容,具体说明见表6-14。
2、通用变频器及处理通用变频器常见故障及处理表6-15 通用变频器常见故障及处理关于表6-15的情况说明如下:(1)电源电压过高。
变频器一般允许电源电压向上波动的范围是+10%,超过此范围时,就进行保护。
(2)降速过快。
如果将减速时间设定的太短,在生产制动过程中,制动电阻来不及将能量放掉,只是直流回路赂电压过高,形成高电压。
(3)电源电压低于额定值电压10%。
(4)过电流可分为:①非短路性过电流:可能发生在严重过载或加快过快。
主轴驱动器AL-12报警维修方法

例304.主轴驱动器AL-12报警的维修故障现象:一台配套FANUC 11M系统的卧式加工中心, 在加工过程中,主轴运行突然停止,驱动器显示12号报警。
分析与处理过程:交流主轴驱动器出现12号报警的含义是“直流母线过电流”,由本章前述可知,故障可能的原因如下:1)电动机输出端或电动机绕组局部短路。
2)逆变功率晶体管不良。
3)驱动器控制板故障。
根据以上原因,维修时进行了仔细检查。
确认电动机输出端、电动机饶组无局部短路。
然后断开驱动器(机床)电源,检查了逆变晶体管组件。
通过打开驱动器,拆下电动机电枢线,用万用表检查逆变晶体管组件的集电极(C1、C2)和发射极(E1、E2)、基极(B1、B2)之间,以及基极(B1、B2)和发射极(El、E2)之间的电阻值,与正常值(表7-25所示)比较,检查发现C1-E1之间短路,即晶体管组件己损坏。
表7-25 逆变晶体管组件的正常电阻值测量端万用表测量方法正常值测量端万用表测量方法正常值C-E 正端接C 几百欧C-B 负端接C ∞负端接C ∞B-E 正端接B 几百欧C-B 正端接C 几百欧负端接B ∞为确定故障原因,又对驱动器控制板上的晶体管驱动回路进行了进一步的检查。
检查方法如下:1)取下直流母线熔断器F7,合上交流电源,输入旋转指令。
2)按表7-26、表7-27的引脚,通过驱动器的连接插座CN6、CN7,测定8个晶体管(型号为ETl91)的基极B与发射极E间的控制电压,并根据CN6、CN7插脚与各晶体管管脚的对应关系逐一检查(以发射极为参考,测量B-E正常值一般在2V左右)。
检查发现1C~lB之间电压为0V,证明C~B极击穿,同时发现二极管D27也被击穿。
表7-26 CN6的引脚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5C 5B 5E 6C 6B 6E 7C 7B 7E 8C 8B 8E表7-27 CN7的引脚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C 1B 1E 2C 2B 2E 3C 3B 3E 4C 4B 4E在更换上述部件后,再次起动主轴驱动器,显示报警成为AL-19。
KZSMII型集中式轴温报警器使用维护说明书

KZSMII型集中式轴温报警器使用维护说明书1附录 18KZS/M-Ⅱ型集中式轴温报警器使用维护说明书1概述KZS/M-Ⅱ型铁路客车集中式轴温报警器是根据铁道部要求最新研制的用于铁路客车轴温监测和报警的高技术产品。
它采用最新的微型计算机芯片,结构简单、工艺先进、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随着客车结构的不断变化,要求客车电器装备体积缩小,以提高有效的载客空间。
在铁道部有关部门的要求下,我公司对KZS/M-I型轴温报警器的结构进行重新调整,实现体积小型化,以满足新型客车发展的需要。
为区分与KZS/M-I型轴温报警器的不同,特将小体积报警器定为KZS/M-II型轴温报警器,其功能、接线方式、性能指标、键面操作方式与KZS/M-I型轴温报警器基本相同。
2特点2.1 该仪器是数字式传感器和模拟传感器兼容的机器。
仪器自动识别、自动兼容任意混装的数字和模拟传感器。
该仪器既能够使用TKZW-1T型(统一型)传感器,也能够使用数字式传感器。
用户使用非常方便。
2.2 该仪器具有全列车报警和单独报警功能。
乘务员在列车的任何一节车厢都能够知道整个列车任何一节车厢任何一个轴位的轴温。
这将大大方便乘务人员的工作。
该仪器采用一体化结构、温度测量、显示、数据信号传输、电源等都在一台机器内、只需接上传感器就能够正常工作。
若不连接载波线,则只能当一般的轴报仪使用。
仪器使用时对广播无任何干扰。
2.3 该仪器采用先进的模块式开关稳压电源,能在DC36—72V或DC77V~138V(110V标准时)范围内可靠工作。
一体化结构,工作可靠,带负载能力、抗干扰能力强、不易损坏、克服了一般逆变电源的缺点。
2.4 由于该仪器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微处理器(CPU),智能化处理传感信息、模块化结构,因此结构简单、没有一个需要调节的元件,可靠性大为提高,仪器达到“免维护”,解除了用户的后顾之忧。
2.5 如果采用数字式传感器,能够去除由于线路带来的测量温度误差,仪器的抗干扰能力大为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课外拓展对轴温报警器的一些改进Abstract: In the operation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Axle Box Temperature Alarm can detect the overheating of a wheel axle box timely, to avoid derailments and subversion due to long time of overheating. It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modern rolling stock parts. But in actual use, there is still many problems exist., such as false positives of overheating occurred frequently, a large number of omissions, sudden failure and so on. Therefore, there are many fields can be development on Axle Box Temperature Alarm. In this paper, I will tell you 3 methods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Axle Box Temperature Alarm: PLC control, resolve the interference of magnetic steel and add a pre-alarm.Keywords: Axle Box Temperature Alarm PLC control magnetic steel improve1.引言在铁路客车运行中,轴温报警器可及时发现轴温故障,避免由于长时间热轴导致客车出轨、颠覆而危及行车安全,是现代铁道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对多种轴温报警器的使用情况的反馈,近年来多采用集中式轴温报警器,其中以KZS/M-I(D)型集中轴温报警器使用最为广泛,它在数模兼容、数字滤波、抗干扰和可靠性等方面均具有优势和突破。
但在实际运用中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如轴温误报警动作频繁,造成了严重的噪声污染。
如在第三次提速后,自2001年1月12日——2月19日,乌鲁木齐车辆段配属的332辆25K型快速客车发生轴温报警的轴位数累计839个。
乌段全部进行了轴箱开盖检查:报警温度在外温+37℃~+44℃的795个轴位,检查发现仅有3个混水、一个轻度油变;外温在+45℃~50℃的28个轴位,检查发现有1个混水、1个轻度油变;外温+50℃~60℃的2个轴位,检查发现有1个中度油变;外温+60℃以上的有14轴位,未发现异常,属于轴温报警器系统故障。
以上资料说明:外温在+37℃~+50℃和+60℃以上时,出现大量的轴位轴温报警。
每天库内检修人员对轴箱开盖达20多个,有时达30多个,这不仅增加了检修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给轴箱开盖后的检修质量带来隐患。
特别是运行途中,出现大量轴位轴温报警,加重了乘务员的负担,也增加了客列检开盖工作量,由于报警声响大于75dB,噪声对旅客影响较大。
此外,轴报器还存在大量的漏报、突发故障等情况。
因此,轴温报警器上有很多可以提高、发展的地方。
2改进措施以下是一些改进和发展轴温报警器的意见和方向:2.1 采用PLC代替单片机控制轴温报警器与单片机控制相比,PLC专为工业环境下的应用而设计,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互换性强、编程容易、易于推广等优点。
该装置的核心是PLC控制器,外围电路主要由数字温度传感器、霍尔传感器、数码管及驱动芯片组成,其他部分均沿用现有轴温报警装置的硬件。
这样在对现有轴温装置进行升级改进时将可以大大节省硬件成本,有利于现有装置的升级换代。
本装置共分为主机和副机两个部分,分别置于机车两端司机室的司机台上。
主副机之间的通信是通过PLC自带的RS-485通信口来实现的。
开机后PLC首先进行自检和初始化,然后搜索所有接入的传感器,并读取轴位号,检测是否存在重号、开路等现象,如果存在,装置报警并显示出故障的轴位号,方便维修人员对故障部位进行处理。
故障排除后,装置启动数据交换,读取温度或感言电势,并判断是否存在超温超压现象,如果存在,装置报警并显示故障位置,提醒司机及时进行处理。
温度值和感应电势值同时送两端司机室的主副机进行显示。
PLC主机对输入输出电源相互独立,避免了电源间的相互干扰;输入采用了光电耦合电路,防止电磁干扰进入PLC内部,输出接口电路也采用了光电隔离,提高了抗干扰能力。
PLC内部采用监视电路,即看门狗指令(WDT),用于监视PLC的扫描时间,超过WDT将发出报警信号,复位重新进行程序扫描,防止程序丢失,造成系统失控。
PLC是专为工业环境下的应用设计的,编程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具有很多单片机不可比拟的优点,用其对现行机车轴温报警装置进行控制,将会极大地减少机车轴报装置的误动作频率。
2.2 解决磁钢干扰问题作为车轮传感器的磁钢,除了对行经它上方的轮缘感应信号外,其他信号均为磁钢干扰信号。
产生干扰的主要来源有:轨道电路、接触网轨道回流、电气干扰、电力机车升引、启动时打火、雨天雷击干扰、振动干扰等。
可采取以下措施:(1)使用抗干扰磁钢目前各铁路局都在使用不同厂家的磁钢,但由于各生产厂家生产的磁钢其磁性、电阻值等各项技术指标差别较大,所以选用时应注意磁钢阻值匹配、信燥比大、防振、防干扰性能好的磁钢,不能用不同厂家的磁钢来互换1#、2#、3#磁钢。
(2)将磁钢外壳与钢轨绝缘按照《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管理检修运用规程》规定磁钢与钢轨绝缘电阻要求>10MΩ。
由于长期使用会造成磁钢与钢轨间吸附大量铁屑等导电物质,导致磁钢与钢轨绝缘电阻<10MΩ,抗干扰能力下降,引发磁钢故障。
因此,除给磁钢增加绝缘垫圈,提高绝缘阻值外,还采用将整个卡轨器(连同磁钢)和钢轨绝缘起来,解决轨道电流、接触网回流这类干扰源。
(3)调整磁钢板的电阻可将磁钢板输入的门限电压提高,这样,只有有用的信号可以通过,产生触发脉冲,而低于门限的干扰信号被滤去,不影响磁钢的正常工作。
也可以不改变门限电压,通过削弱磁钢的信号输入,达到抗干扰目的,从而有效解决计轴、计辆不等的问题。
(4)并联电容在探测站磁钢信号的输入端并0.1μ F左右的电容,因为电容低通滤波效果好,所以可将电力干扰、电力机车升引、启动时打火产生的高频信号干扰滤掉。
按照红外线设备月检要求认真做好磁钢各项维护工作,磁钢发生故障、性能下降或使用期限一到,必须立即更换,减少设备故障。
对磁钢各类干扰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不断提高维修人员业务素质。
建议制造厂家不断收集现场反馈信息,及时改进,研发出使用周期长、抗干扰能力强、价格适宜的新型磁钢,以满足现场需要。
2.3增设一级预报警一般来说,某一部分发生异常初始时往往比正常部位温度偏高一点,异常部位温度上升相当缓慢,往往需要几天,但温度会逐渐升高。
随着时间延长,温差越来越大,轴报一旦报警,轴承温度变化在短时间内直线上升,此时乘务员根据报警立即采取措施,也只能停车等待救援。
因而客观上无法起到预防作用。
如2005年6月18日牵引T106次列车的DF11-1173号机车在明光站轴报器发出12路报警,到石门山停车处理,发现1D电机轴无法继续运行,救援回段分解后,看到1D电机大轴承外端严重损坏。
用轴温分析系统来对温度变化曲线分析可知,从6月12日开始1D电机大齿轮的轴温以比其他同区域2D、3D电机大齿轮轴端的轴温高出20℃以上,但始终没有达到报警点。
也就是说轴承是从12日开始异常,一直到18日1D电机大齿轮轴端出现86.5℃且在25分钟时间里直升到126.5℃,而当时2D、3D电机大齿轮端的轴温仍在43℃、40℃,由此看来,轴承的温度变化开始并不是突变性的,而是缓慢的,可以讲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轴承的温度与同部位的轴承温度有明显变化。
因此,可以在原有轴报基础上,利用同区域轴承温差(建议用25℃)变化的特点,通过修改轴温报警器程序来增设一级预报警,即采用同一区域轴承温差达25℃以上设定为一级预报警,而原一级预报警环境温度加55℃或绝对温度达90℃设定为二级报警的办法。
这样就可以在轴报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这一项预防功能,保证该区域某部位温升还处于缓慢阶段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检测处理,防止轴温故障。
并且,采用这一方法,只需更改轴报器的程序或者更换报警模块即可,成本很低,不用额外增加设备,不会改变轴报器的结构。
除了以上的几种方法外,铁路职工和专业研究人员还提出了许多的方案和设想,在此不再介绍。
3.结束语轴温报警器作为保障铁道车辆运行安全的重要设备,需要时刻保证稳定可靠的运行,保持足够的灵敏度同时又不能过敏而经常误报,影响正常使用。
在检测发现轴温异常的时机上,应尽可能在轴承刚开始发生问题,轴温开始出现变化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这样才能将损失降到最小。
除了提高设计、制造的水平外,维护保养对于轴温报警器的长期正常使用至关重要。
在维护保养过程中,要规范检查、维修流程,加强对检查维修工人的职业水平培养,提高维修质量,延长有效使用寿命,提高列车运行安全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张斌蔡善乐:基于 PLC的机车轴温及车顶高压报警装置设计长春客车厂设计处秦飞佳:客车用新型集中轴温报警器铁道机车车辆工人200010乌鲁木齐铁路局夏日明王中才:铁路客车集中式轴温报警器跟踪报警温度的探讨铁道车辆 200108上海铁路局上海机务段谢振国许成龙:改进机车轴温报警装置的设想柳州铁路局柳州车辆段张震: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磁钢干扰及防范措施的探讨沈阳铁路局锦州东车辆段刘玉林陈维峰:解决客车红外线误报的几个途径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马玉林:国外红外检测轴温设备近况哈尔滨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郭文华:运行车辆轴承故障轨边高速红外探测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