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草莓生产发展现状

合集下载

草莓栽培现状与栽培方式概述

草莓栽培现状与栽培方式概述

草莓栽培现状与栽培方式概述草莓是一种具有极高营养价值的水果,富含维生素C、钾和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草莓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草莓栽培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草莓的栽培方式多种多样,根据栽培需要和所在地气候环境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栽培方式进行种植。

以下是草莓栽培的现状与栽培方式的概述。

一、草莓栽培现状我国草莓产量正在逐年提高,并已进入世界前列。

据农业部公布的数据,中国草莓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在2018年达到了20.2万公顷和223万吨,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5%和7.3%。

2022年我国草莓产量预计将达到310万吨。

在草莓市场方面,2019年,我国草莓销售逾千亿元。

栽培地区以华南、东北、华北、西北为主,当中以山东、云南、广东、湖北、河北等地为草莓的主要产区。

草莓品种主要为耐贮藏型和鲜食型,品种多样性体现出来,主要品种有冰箱、恐断、雪莓、圣母、甜香、楠乳、卡姆、皇后、美人指等。

二、草莓的栽培方式1.盆栽栽培盆栽栽培是指将草莓种子或草莓苗苗种在花盆中,用于室内或阳台种植。

这种栽培方式具有节省空间、易于管理、香味四溢的优点,非常适合城市人种植。

盆栽栽培时,需在盆中加入充分的底材,避免根部缺氧。

草莓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水和养分,同时要注意适宜温度和空气湿度。

架栽栽培是指在架子上进行的种植,是常见的草莓栽培方式之一。

架子可用木质或钢架等材料打造,架子上一般设置三层,以便草莓充分吸收阳光和营养。

架栽栽培除了可以促进草莓的生长和开花,还能保持草莓的干燥,减少水分蒸发损失。

同时,架栽栽培还能使草莓的果实更为美观,提高生产效益。

地栽栽培是指在土地上进行种植,是草莓栽培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地栽栽培中,需选择良好的土地,保证土地通透性良好,并加入适量有机肥料进行土地改良。

在地栽栽培中,需要注意草莓的灌溉和施肥,避免草莓缺水或浇水过多,也要保证草莓的营养充足。

4.拱棚栽培拱棚栽培是指在棚内种植草莓,以保护草莓不受恶劣气候的影响。

2023年草莓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草莓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草莓行业市场分析现状草莓是一种受到广泛喜爱的水果,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口感,深受消费者青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饮食的追求,草莓消费市场逐渐壮大。

本文将对草莓行业市场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竞争情况、消费者需求和发展趋势等方面。

首先,草莓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草莓种植面积和产量连年增加,市场规模逐渐壮大。

目前,我国主要的草莓生产地包括江苏、山东、广东、福建等地,其中江苏是我国最大的草莓产地。

同时,草莓也是我国水果进口量较大的品种之一,进口草莓的市场规模也在逐渐扩大。

其次,草莓行业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草莓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目前,我国草莓行业主要的竞争企业包括农户、农民合作社和农产品市场,同时还有一些大型的果品加工企业和跨国公司也纷纷进入草莓行业。

市场竞争主要表现在品牌竞争、价格竞争和渠道竞争等方面。

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一些企业开始注重品牌建设,加强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提高产品质量和口碑。

再次,消费者对草莓的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和消费者对高品质水果的需求,草莓作为一种丰富营养、口感独特的水果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欢迎。

同时,草莓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被视为一种有益健康的食品。

因此,各类消费者对草莓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需求量也在逐渐扩大。

最后,草莓行业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首先是品种多样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培育技术不断进步,草莓的品种也越来越多样化,包括有机草莓、无籽草莓、迷你草莓等。

这些新品种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不同口味和品质的需求,还为草莓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其次是销售渠道的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农贸市场和超市销售渠道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端平台开展线上销售。

这种多渠道销售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便捷的购买方式,也为草莓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此外,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草莓行业也面临着由传统农业向绿色、有机、无公害种植方式转变的趋势。

2024年草莓种植与深加工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草莓种植与深加工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草莓种植与深加工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草莓是一种受到广泛喜爱的水果,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成分使其在市场上拥有广阔的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草莓种植与深加工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重点探讨草莓种植与深加工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 草莓的种植技术与市场需求草莓的种植技术是保证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

种植草莓通常需要考虑土壤环境、气候条件、品种选择、育苗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因素。

目前,国内草莓种植技术已经逐渐趋于成熟,种植效益也较为可观。

市场对草莓的需求主要体现在鲜食市场和深加工市场两方面。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草莓鲜食市场不断扩大。

同时,草莓作为水果的一种,也广泛应用于相关的深加工产品,如蛋糕、果酱、酸奶等。

草莓深加工产品在市场上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的发展态势。

3. 草莓种植与深加工市场的现状与问题目前,国内草莓种植与深加工市场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草莓种植产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导致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其次,部分草莓种植企业在技术上存在差异化不明显、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再次,草莓深加工市场面临着产品创新与升级的压力,需要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和工艺。

4. 草莓种植与深加工市场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草莓种植与深加工市场的发展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

一方面,国家对农业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加,为草莓种植与深加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

另一方面,市场环境的竞争加剧,要求企业不仅要加强产品质量管理,还要不断创新,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5. 草莓种植与深加工市场的发展趋势展望在未来,草莓种植与深加工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首先,科技的进步将为草莓种植与深加工提供更多的支持,如温室种植技术的应用、冷链物流的改进等。

其次,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将为草莓种植与深加工市场提供持续的需求支撑。

再次,草莓种植与深加工企业应加强合作与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

盐城市草莓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盐城市草莓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盐城市草莓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一、引言盐城市位于江苏省东部,是中国有名的水果之乡,盐城草莓产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壮大,盐城的草莓产业已经成为盐城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也是盐城农业产业的一大亮点。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科技创新的不断加强,盐城的草莓产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二、盐城市草莓产业的现状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技术改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盐城市草莓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9年盐城市涵田、射阳、亭湖等地草莓种植面积达到了10万亩。

草莓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进一步促进了盐城草莓产量和产值的提高。

2.品种品质有所提升盐城市草莓品种品质也在不断提升,盐城市的草莓种植主要以草莓露地栽培和大棚栽培为主。

在品种上,盐城市的草莓主要有早熟品种、中熟品种和晚熟品种。

这些品种都具有口感好、香甜多汁、果实饱满等优点,深受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

3.市场销售渠道广泛盐城市的草莓市场销售渠道也得到了很好的开拓和拓展,除了传统的超市、市场销售外,盐城市的草莓还通过电商平台、农产品产销对接市场等多种渠道销售,进一步促进了盐城市草莓产业的发展。

1.市场竞争激烈随着盐城草莓产业的不断发展,市场上竞争激烈,草莓的价格也在不断下降。

一些小农小户由于生产成本的提高以及销售价格的低廉,导致了盈利能力的下降。

2.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盐城市的草莓产业中,一些农户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农户在种植技术、管理水平、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着盐城市草莓产业的整体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不强。

3.面临一定的病虫害问题由于盐城市地处江南水乡,气候湿润,病虫害问题一直是盐城草莓产业的一个难题。

害虫的繁殖和传播将直接影响草莓的品质和产量。

1.加强品牌建设盐城地处水乡,土地肥沃,盐城草莓有着独特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可通过打造本地草莓品牌,提高草莓的市场竞争力,增强盐城草莓的产品溢价能力,以提高价格。

2.加大科技投入盐城市的草莓产业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强良种选育工作、提高栽培技术、控制病虫害的科技防控,提高盐城草莓的产量和产品质量。

2023年草莓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草莓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草莓行业市场前景分析草莓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水果,其果味甜美,营养丰富,广受消费者的喜爱。

目前,草莓行业在国内市场已逐渐发展成熟,且市场潜力巨大,未来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一、国内草莓行业现状近年来,国内草莓产量逐年增加,同时也在不断提高品质。

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草莓总种植面积达到605.4万亩,产量为551.8万吨,其中浙江、山东、江苏、广东等省市是较为重要的草莓生产区域。

当前,国内草莓市场主要以分布于城市商贸大厦、生鲜超市、菜市场等零售市场为主。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草莓电商、网络订购、直播带货等新型营销模式也逐渐崭露头角。

二、草莓行业市场前景展望1. 市场需求增长迅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对健康的重视,草莓市场需求量逐年递增,有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全国草莓消费量已经达到了60亿斤,且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另外,随着外卖、网购等新兴行业的不断壮大,草莓作为果蔬类产品中的代表性产品,也得到了大量的消费者追捧。

2. 行业技术升级推动生产效益提高目前我国草莓种植生产技术不断升级,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提高,同时,在加入农村土地流转项目刺激下,落后的种植技术逐渐被淘汰,新型的设施种植、流水线种植、无土栽培技术得到大量的应用,这一系列安全优质的生产模式,势必会进一步提升产量水平,降低成本,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 地利优势使行业区域性支持草莓是适合在气温较低,光照充足的地方生长,国内草莓种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我国有多个省份有发展草莓生产的条件、经验和优势,这也促进了地区性的支持,加速草莓生产区域建设,对于呈现出不断膨胀态势的草莓市场而言,预计能够推动行业更稳健的增长,保障生产的稳定和品质。

4. 智能化推行为行业引领近年来,随着智能化发展的不断加速,我国出现了一些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和机器视觉等技术的自动化草莓种植生产线。

这些自动化种植设备一改以往传统人工劳动的缺点,不仅能快速完成产品生产,同时也能保证生产产品质量,并且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草莓种植效益,为行业的高速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2023年草莓种植与深加工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草莓种植与深加工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草莓种植与深加工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草莓作为一种常见的水果,被广泛种植和消费。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草莓的市场需求也在逐年增长。

据统计,目前中国的草莓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1500万亩,草莓的深加工行业也在不断壮大。

以下将详细介绍草莓种植和深加工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一、草莓种植行业市场发展现状1. 种植区域不断扩大草莓在中国的主要种植区域为北方的华北、东北、青藏高原和南方的云南、贵州等省份。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草莓的生产技术正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适合草莓的种植。

同时,政府也在积极扶持草莓产业的发展,为草莓种植提供了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

预计未来几年,中国草莓种植区域将继续扩大。

2. 草莓品种不断更新随着人们对草莓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草莓品种也在不断更新。

现在市场上常见的草莓品种有早熟型、中熟型和晚熟型草莓等。

同时,在品种改良方面,国内外的科技力量也在为草莓品种的改进做出贡献,未来可期。

3. 生产技术和设施逐步完善草莓的种植需要大量的技术和设施的支持,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草莓的生产技术和设施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

比如,现在很多草莓种植基地都采用大棚、滴灌等先进技术,使得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草莓深加工行业市场发展现状1. 市场潜力巨大草莓不仅可以生鲜食用,还可以进行深加工,制成草莓酱、草莓干、草莓果脯等多种产品。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草莓深加工产品的销售也在逐年增长。

据统计,目前中国草莓深加工行业年销售额已经超过百亿元,市场潜力巨大。

2. 产品的多样化和高品质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草莓的深加工产品种类也在不断增加,产品品质也越来越高。

目前市场上除了常见的草莓酱和草莓干之外,还有草莓饮料、草莓巧克力等多种产品。

同时,很多企业对草莓深加工产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方面也在不断注重,争取打造出更加健康、美味的产品。

3. 技术含量和生产难度大草莓深加工产品的制造难度比草莓种植高得多,技术含量也相应增加。

草莓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草莓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草莓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草莓是一种广泛种植和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水果。

它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

本文将从产地、品种、供应链、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对草莓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分析。

一、产地和品种草莓的主要产地有美国、中国、墨西哥和西班牙等国家。

其栽培品种分为早熟种、中熟种和晚熟种,根据不同的气候和市场需求进行选择。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主要的草莓产区,其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草莓的生长。

加州的草莓产业在全美市场占据着重要地位,供应量大且质量稳定。

此外,佛罗里达州、北卡罗来纳州和密西西比州等地也有草莓种植业,但规模相对较小。

中国的草莓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近年来,中国草莓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有显著增长。

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份是主要的草莓产区。

中国的草莓品种丰富,有早熟种、中熟种和晚熟种等多个品种可供选择。

二、供应链草莓的供应链包括种苗、种植、采摘、包装和销售等环节。

种苗是草莓生产的基础,优质的种苗能够保证草莓植株的生长健壮和果实的品质。

种植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土壤肥力、水分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采摘和包装环节需要高效并且认真,以确保草莓的外观和品质。

草莓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批发市场、超市、农产品直销店和电商平台等。

批发市场是草莓的主要销售渠道之一,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都会参与其中。

超市和农产品直销店则是面向零售消费者的销售渠道,消费者可以直接购买新鲜的草莓。

电商平台在近年来发展迅速,为草莓的销售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

三、市场需求草莓的市场需求量大且稳定。

由于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草莓被广大消费者视为一种健康、营养的水果。

尤其是在大城市,人们愿意花更多的钱购买新鲜的草莓。

此外,草莓还可以加工成各种果酱、果干和冷冻草莓等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全球范围内,草莓的市场需求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新鲜草莓的需求量较大,人们更喜欢购买质量好、口感好的草莓。

休闲采摘草莓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休闲采摘草莓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休闲采摘草莓的现状及发展建议1. 引言1.1 现阶段休闲采摘草莓的盛行休闲采摘草莓的盛行还得益于草莓本身的特点,草莓是一种口感鲜美、营养丰富的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纤维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被认为是一种健康食品。

而且采摘草莓的过程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可以放松身心,获得愉悦的体验。

随着休闲采摘草莓的盛行,一些农场也纷纷开始推出草莓采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宣传吸引消费者前来体验。

一些农民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增加了自己的收入,也为农村旅游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现阶段休闲采摘草莓已经成为人们周末休闲娱乐的热门选择之一,也为农业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2. 正文2.1 休闲采摘草莓的现状休闲采摘草莓近年来在我国逐渐盛行起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参与其中。

这种活动结合了采摘水果的乐趣和户外休闲的体验,深受人们喜爱。

目前,我国各地都有不少农场或农庄开展休闲采摘草莓的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与。

在休闲采摘草莓的现状中,一些农场通过提供优质的采摘设备和服务,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他们不仅提供新鲜的草莓供顾客采摘,还提供相关的农业知识和体验活动,增加了顾客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一些农场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由于季节性和受天气影响,草莓的产量和质量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采摘体验不尽如人意。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农场在价格和服务方面可能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升。

休闲采摘草莓的现状在不断发展和壮大,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

随着消费者对休闲活动的需求不断增加,农场可以通过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和提升产品品质,吸引更多的顾客参与,推动休闲采摘草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2.2 市场需求分析2. 休闲娱乐需求增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和休闲娱乐需求逐渐增加,休闲采摘草莓成为了一种受欢迎的户外活动,吸引了许多家庭、朋友和情侣前往体验。

3. 社交互动需求提升:休闲采摘草莓不仅是一种户外活动,也是一种社交互动的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草莓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园艺园林学院,海南,儋州,573717)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小浆果,其果实柔软多汁、酸甜适口、营养丰富,而且外观美丽、香气浓郁,因而在国内外市场备受青睐,被誉为“水果皇后”。

一般栽培数月后即可收获,5月份上市供应,填补了水果淡季市场。

也可用保护地进行促成栽培或一年内多次生产,周年供应,是一种投资少、收益高的经济作物。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各级政府及科研单位对草莓生产开始重视,使草莓生产迅速发展。

引进并筛选出一些优良品种在生产上迅速推广,栽培面积迅速扩大,栽培方式从原来单一的露地栽培发展为多种形式并存,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草莓以其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高、适于保护地栽培等优势而成为中国果树业中发展最快的一项新兴产业,有的地区草莓种植业还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我国草莓生产现状1.1 栽培面积与主产地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80年代我国草莓栽培面积大约为3300公顷;90年代栽培面积达36700公顷;到2000年,草莓栽培面积已达46700公顷;到2001年栽培面积达60000公顷。

超过原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国而居世界各国之首,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草莓生产大国;据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的统计,到2007年,我国草莓种植面积达130万亩,仍居世界第一。

我国草莓产区可划分为秦岭和淮河以北的北方区、秦岭与淮河以南的长江流域区和南岭以南的华南区三大区域。

20世纪80年代我国草莓栽培主要集中分布在少数几个地区,如今遍及全国各地,南起海南,北至黑龙江,东自江浙,西到新疆的广阔领域内均有大面积的草莓栽培。

目前河北省和辽宁省是我国最大的草莓产区,其次是山东、江苏、浙江、吉林、四川等省。

河北保定和辽宁丹东是全国最早发展起来的两大草莓基地,目前全国有名的草莓产区有河北的满城、辽宁的东港、山东的烟台、江苏的连云港和句容、上海的青浦和奉贤、浙江的建德和诸暨、四川的双流等。

它们已成为北京、沈阳、天津、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大城市草莓鲜果的主产区。

1.2 栽培品种与产量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草莓栽培主要是从美国、日本、欧洲各国引入优良品种,如河北保定主要栽培品种是美国的“全明星”和日本的“丰香”、“静宝”,辽宁丹东主要栽培品种是荷兰的“戈雷拉”。

90年代主要栽培品种是西班牙品种“弗吉尼亚”和日本品种“宝交早生”、“丰香”以及“吐德拉”、“鬼怒甘”等品种。

近年来我国自育的品种“明晶”、“明磊”、“硕丰”、“硕香”、“星都1号”、“星都2号”在生产上也有一定的栽培面积。

就各地区而言,目前北方露地栽培主要使用“全明星”、“宝交早生”、“戈雷拉”和“玛丽亚”;长江中下游地区使用“宝交早生”和“硕丰”;四川和贵州两省使用“丰香”、“春香”和“宝交早生”;华南区则以“宝交早生”、“丰香”、“静香”为主栽品种;设施栽培方面长江流域主栽“丰香”和“明宝”;北方主要使用“弗吉尼亚”、“宝交早生”、“全明星”和“丰香”。

截止到2007年我国年产草莓13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年草莓出口量约5万吨。

虽然我国有较多农户创造了667平方米产量达到或超过5000公斤的惊人记录,但与世界草莓生产较为先进的国家如美国、日本、意大利相比,平均单产仍较低。

露地栽培一般每667平方米500公斤-1500公斤,保护地栽培产量一般为每667平方米1000公斤-2000公斤。

北方日光温室栽培“全明星”每667平方米为1500公斤-2000公斤,“弗吉尼亚”每667平方米2000公斤-3000公斤。

南方塑料大棚栽培“丰香”为每667平方米1000公斤-1500公斤。

单位面积产量与品种、作型、栽培技术、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总体来看,我国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地区。

1.3 栽培效益与销路保护地草莓,一般6-60元/公斤,因上市早晚而异。

大棚草莓每667平方米纯收入8000-20000元,是露地草莓的6-10倍。

农民种植草莓,当年即成万元户。

草莓销路甚好,保护地草莓主要是内销,主要销往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国内大中城市。

销售方式主要足产地批发。

为方便顾客,许多地区还成立了草莓专营批发市场。

速冻草莓目前已打入国际市场,向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年出口4000吨以上。

1.4 栽培形式与栽培制度我国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差异大,因此栽培形式多种多样,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草莓的主要栽培形式为露地,近十几年来开始由传统露地栽培进入保护地栽培,主要作型从简单的地膜覆盖、小拱棚、中拱棚、大拱棚到金属材料组装的塑料大棚、竹木或钢筋骨架的日光温室。

长江地区以塑料大棚及中小拱棚为主,北方地区以日光温室及中大拱棚为主。

华南地区全部为露地栽培。

草莓的无土栽培在我国尚处于实验阶段,在生产上应用很少。

我国很多地方因地制宜,实行草莓与其他作物轮、间、套作栽培,明显增加了农田的收益,如实行草莓与水稻、蔬菜轮作,草莓与幼年果树、玉米间作,草莓与棉花、蔬菜套种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5 栽培技术与措施目前我国在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中较普遍的技术措施有:放养蜜蜂授粉;喷布赤霉素;假植育苗;加光与电照补光;安装滴灌设备;疏花疏果等。

另外CO2气体施肥装置在我国部分地区,卷帘机在东北地区日光温室栽培中也得到一定的应用。

2 我国草莓生产存在的问题2.1 草莓的生产和流通缺乏有效的行业组织管理目前我国的草莓生产多属个体农家小规模生产,缺乏行业机构对生产进行计划、组织和管理,这样导致生产无序,新产品、新技术难以尽快推广。

无序生产有导致市场变幻莫测,在加上我国农产品流通销售体系不健全,使种植户难以把握市场,利益得不到保障。

2.2 草莓病毒危害严重草莓属于无性繁殖植物,病毒危害严重,据估计目前我国70%以上的草莓生产有苗感染有病毒。

并都导致草莓果实变小,品质变劣,产量下降,繁殖能力降低。

2.3草莓育苗体制陈旧我国长期沿袭的草莓育苗体制是:采果后一草莓植株作母株,连年使用,甚至长达十几年,这是导致草莓病毒病和线虫病的主要原因。

陈旧的育苗繁殖技术育出的草莓苗定植后秧苗不齐、结实晚,单株产量低。

2.4草莓果实品质差由于种植者多追求大果、高产,再加上我国土地有机质含量低,过量使用氮肥,使市场上销售的草莓大部分品质很差。

此外,一些草莓卫生指标不合格,农药残留超标。

2.5草莓育种工作远落后于生产尽管我国已经培育出几十个草莓品种,但在生产上栽培却很少,目前生产上广泛使用国外品种,反映出我国草莓育种工作远落后于生产。

国外培育的新品种多是专利品种,使用需要付专利费,而我国推广的品种多数未获得育种者,这是一个潜在的严重问题,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这一问题将变得越来越严峻。

3 我国草莓生产发展趋势根据我国草莓的生产情况和特点,预测今后草莓生产的发展趋势有以下特点。

3.1 稳定面积,提高产量由于近年来栽培草莓效益一直很好,因此有些地方盲目扩大栽培面积,尤其是大规模的露地栽培面积致使部分地区夏季市场趋于饱和。

如果相关加工业跟不上,又不能有效的远销或速冻外销,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除了一些新种植区可适当发展外,发展规模较大的地区应注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

这样既能拉开鲜果上市时期,又能提高经济效益。

3.2 栽培品种区域化、优良化草莓品种除要求高产、抗性强、适应性广外,须培育出大果、香味浓、糖度高、耐贮运的品种,还需培育适合各种栽培方式的优良品种。

国内应引种与育种相结合,不断推出优良品种,更新换代。

不同地区、不同栽培方式、不同用途应有自己的拳头产品,进行适度规模生产。

大果优质品种的价格优势逐渐被更多果农认同,发展大果优质品种,将使品种更新速度加快。

草莓生产较先进的地区,栽培品种又会表现出多样化,适于鲜食的品种、适于加工的品种、适于长途运输的品种将会共存。

3.3 推广无病毒苗由于我国草莓种植长期连作,很少用无病毒苗更新换代,病毒感染严重,,造成植株生长势衰退,产量下降。

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无病毒苗栽培,在我国推广优质的无病毒苗已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正大力推广组织培养苗,将组培苗视为无病毒苗是错误的,因为它们并未通过病毒检测。

今后要严格履行病毒检测程序,推广真正的无病毒苗。

今后的草莓生产,将广泛采用无病毒种苗。

因为无病毒种苗具有生长势强开花结果多果实个大产量高的特点。

由于克服了因病毒感染所带来的种性退化问题,草莓生产将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3.4 加快优良新品种的育种步伐当前,生产上品质较差的中晚熟品种急需换代,选育早熟、优质、大果型品种是我国主要的育种目标。

四季草莓在满足周年供应上起着重要作用,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

利用我国丰富而特有的野生草莓资源进行远缘杂交育种有望取得较大进展。

3.5 开发省力低耗栽培措施种植草莓较费时费力,在日本由于劳动强度大而导致种植面积逐年递减。

目前,日本已经开发的省力措施有棚式育苗、高空采苗、高设栽培等。

我国北方地区日光温室栽培需要卷帘盖帘、除雪等,劳动强度大,因此减轻劳动强度也将是我国研究的一项课题。

目前应大力推广卷帘机、滴灌等设备。

3.6 促进草莓贮藏加工业的发展随着草莓生产的发展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会带动草莓贮藏加工业的发展。

草莓,是公认的“速生水果之王”,采用速冻保藏草莓可大大延长贮藏期,速冻草莓将是草莓重点产区不可缺少的加工项目。

草莓适宜加工成草莓酱、草莓汁、草莓酒、草莓罐头、草莓蜜饯、糖水草莓等多种加工品,这也是提高草莓附加值,稳定草莓产业的治本之策。

3.7 发展草莓观光产业近年来,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中城市郊区兴起了自助式的草莓观光旅游业。

一般在草莓成熟时,果农开放草莓园,消费者支付一定的费用即可在园内自由采摘草莓,并可在园内享受旅游、餐饮等其他服务。

这种观光、休闲基地,很好的引导农业向第三产业发展,对果农和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举多得,大大的增加了农民收益,将是以后草莓种植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1] 于明革.我国草莓生产现状及展望[J].山东农业-农村经济. 2001(7):8-9[2] 雷家军. 我国草莓生产现状及展望[J]. 中国果树. 2001 (1):49-51[3] 王玉坤,张放. 国内草莓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J]. 北方园艺. 2003(6):6-7[4] 莫继荣. 我国草莓生产现状与展望[J]. 农牧产品开发. 1994(2):42-45[5] 吴禄平. 草莓无公害生产技术[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1-5[6] 郝保春. 草莓生产技术大全[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11-15[7] 葛会波. 草莓高效益栽培[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1-4[8] 赵春生. 草莓设施栽培[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1-5[9] 段研,刘新.草莓栽培新技术[M]. 北京:台海出版社.2001:1-3[10] 唐梁楠. 草莓优质高产新技术[M]. 北京:金盾出版社.1996:3-5[11] 李晓亮,刘国江. 山东省草莓生产概况及发展建议[J].《中国农学通报》, 1998(3):42-45[12] 蒋桂华,谢鸣. 日本的草莓生产现状和新动向[J]. 落叶果树,2002(4):25-26[13]谭昌华,代汉萍,雷家军.世界草莓生产与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上)[J].世界农业,2003(5):31-33[14]雷家军.我国草莓生产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对策[J].果农之友,2003(12):15-17[15]李天红,王岚. 中国草莓生产贸易形势与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4(6):13-15[16]赵伶.华北地区温室草莓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1998(8):27-28[17]高凤娟.我国草莓生产的发展与展望[J].落叶果树,2000(2):18-19[18] 张进文,杨大俐.无公害草莓生产技术规程[J].北京农业,2002(9):34-35[19] 马玉红.无公害草莓生产的主要技术[J].新疆农垦科技,2003(3):17-18[20]李军见,刘志奎,曾瑛. 草莓生产苗繁殖技术[J]. 北京农业, 2004(4):27-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