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
剪力墙技术标准

剪力墙结构设计技术标准目录一、总则 (1)二.荷载 (1)1、楼面恒载 (1)2、楼面活荷载 (1)3、建筑墙体荷载 (1)4、风荷载 (2)三.地基与基础 (2)1、基础选型及技术要求 (2)四.主体结构 (3)1、地上部分 (3)1.1结构布置 (3)1。
2剪力墙、边缘构件、连梁 (3)1.3楼板 (8)1。
4楼梯 (9)1.5雨蓬、阳台、挑檐 (10)2、地下室部分 (10)五.结构计算 (11)1、结构设计计算书内容的要求 (11)2、结构计算若干原则 (12)3、结构整体分析结果的指标控制 (13)六.结构材料 (13)1、混凝土: (13)2、钢筋选用和代换..................................................................................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总则1、本标准适用于住宅产品线中的结构体系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项目。
2、本标准是在国家相应标准及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对住宅产品的要求及以往住宅设计经验对结构设计中的技术要求和常用做法进行必要的明确,补充和完善后编制而成。
二.荷载1、楼面恒载1。
1 楼面:板自重(25×板厚)+ 1.0(50mm细石混凝土垫层)屋面:板自重(25×板厚)+3.331。
2 装修荷载的取值可以根据《建筑装修标准》相关文件中的楼面建筑装修做法确定.1.3 楼面恒载计算时要注意降板房间的荷载增加。
(按轻集料混凝土考虑)2、楼面活荷载2。
1 住宅的楼面活荷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执行。
3、建筑墙体荷载3。
1 结构洞处的填充墙、室内隔墙等非结构承重的墙体材料,在单项工程设计之前结构专业必须提请建筑专业向甲方落实墙体材料。
若有明确文字确认时,按实际材料计算.若无法确定则按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考虑。
3。
2 荷载计算时考虑灰缝、灌孔等因素影响,所有墙体均考虑每面20厚砂浆双面粉刷荷载。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研究

2 .钢 筋混 凝土 剪力墙 的分 类及 设计原 则
2 . 1剪 力墙 的分 类
多层及低高层剪力墙结构就显得不够合理 。以5 层~ 1 5 层的剪力墙结构为 剪力墙的内力分布 、 受力特点以及变形 状态 , 会 随着其孔 洞的数量和 例, 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的轴压 比 一般都小 于0 . 2 , 电算结果显示 大小 的不 同而不同 , 按照剪力墙 的开洞情 况 , 可分为 整截面剪力墙 、 整体 墙体往往 只需要构造配筋 , 但 由于底部功能要求需要3 . 9 m 的层 高 , 就使得 小开洞剪力墙 、 联肢剪力墙三种类型 。 其中, 整截面剪力墙洞 口面积在总 墙厚必须有2 5 0 m m 。若业主有室内开阔视野的需求 , 不 能设外纵墙或者横 面积 的1 6 %以内或不开洞 , 且洞 口至墙边以及洞 口的净距都大于洞 口长边 墙 朝 外 端 头不 允 许 带 端 柱 和翼 墙 时 , 3 . 9 m~ 4 . 2 m的层 高 墙 厚 就 需 要
根据相关规范 中对于连梁设计的规定 ,连梁抗震 和非 抗震 设计时高 跨 比小于2 . 5 及大于2 . 5 两种情况下配筋及截面受剪 承载力各不相同。为 了 降低剪力设计值 , 需要对连梁进行塑性调幅 , 一般可采用内力计算 后将折 减系数乘 以连梁剪力 和弯矩组合值或 内力计算前对连梁刚度进行折减 的 方法 。为避免在 日常使用过程 中的较小震级地震作用下出现裂缝 , 连梁调 整后 的剪力及弯矩设计值要大于或等于使用状况的值以及比设 防烈度低
尺 寸; 整体小开洞剪力墙 的洞 口稍 大 , 上下对齐且成 列布置 , 有 明确的连 3 2 0 mm~3 5 0 mm, 显然是难 以做到 的。
梁 和墙肢 ,其刚度较均匀 ;联肢剪力墙的洞 口面积要 超过墙 体总面积的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 罗黎明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罗黎明发表时间:2019-08-05T11:22:10.203Z 来源:《房地产世界》2019年3期作者:罗黎明[导读] 文章结合实际的情况,就高层建筑内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进行分析。
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 8318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层建筑本身也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一个城市的形象以及经济发展水平。
如果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运用于高层建筑中,能够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并有效地保证建筑本身的安全性。
文章结合实际的情况,就高层建筑内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1 剪力墙结构分析 1.1 剪力墙结构的定义剪力墙结构主要是指建筑房屋中通过钢筋混凝土墙板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用于承载风负荷以及地震负荷等多种水平荷载,剪力墙结构抗侧刚度大,能有效减小侧移,且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就目前的建筑水平而言,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建筑结构由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以及混合结构等结构形式。
和其他结构进行比较,剪力墙结构使用的钢材相对较少,而且具备更为优异的抗震性性能以及抗侧刚度,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的稳定性。
在剪力墙结构研究越来越深入的背景下,剪力墙结构的施工工艺越来越成熟。
1.2 剪力墙的分类在实际的建筑结构设计中,常用的剪力墙结构包括整体剪力墙、联肢剪力墙以及小开口剪力墙等多个类型。
比如联肢剪力墙,主要是将多个受弯构件通过楼板或者连梁连接在一起,共同组成墙肢,墙肢上预留的洞口作为窗户、门或者走道;而小开口剪力墙,就是在剪力墙上设置小空口,属于悬臂构件,这种剪力墙结构具备更加均匀的侧向刚度,可以有效避免墙体结构出现扭转问题。
如果剪力墙的墙体洞口较大,会对墙体的整体性产生负面影响,保障其梁柱连接部位不变,将会使剪力墙结构转变为框架结构。
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的建筑工程需求,选择相应的剪力墙结构类型。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问题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问题探讨[摘要] 本文针对目前应用广泛的剪力墙结构体系,对照规范对剪力墙的具体要求,结合工程实际,给出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剪力墙连梁边缘构件位移周期刚度1剪力墙设计的基本要求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布置宜沿主轴双向布置,剪力墙墙肢截面宜简单、规则。
在设计时,剪力墙的布置应遵循“八字方针”,既“对称、均匀、周边、连续”,应尽量避免出现剪力墙竖向不连续。
剪力墙的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梁。
较长的剪力墙宜开设洞口,将其分成长度较为均匀的若干墙段,墙段间宜采用弱连梁连接,每个独立墙段的总高度与其截面长度之比不应小于2,墙肢截面长度不宜大于8m。
2 剪力墙设计中几个重要问题2.1 连梁设计要求剪力墙开洞形成的跨高比小于5的梁,称为连梁。
因为连梁跨高比较小,竖向荷载下的弯矩所占的比例较小,它主要承受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墙肢发生弯曲变形,使连梁端部产生转角,从而使连梁产生内力,同时连梁端部的内力又反过来减小与之相连的墙肢的内力和变形,对墙肢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改善墙肢的受力状态。
因此连梁对于剪力墙结构尤其重要,它在起到连接墙肢作用的同时,还对所连接的墙肢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在剪力墙结构中,设计时应遵循强墙弱连梁、强剪弱弯的原则,即连梁要先于墙肢屈服,连梁和墙肢均应为弯曲屈服。
对剪力墙结构,连梁是主要的耗能构件,其延性大小对整体结构的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设计中,要尽可能地提高连梁的延性,保证连梁的延性系数。
通过加强连梁的构造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连梁的延性,如控制连梁的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控制连梁箍筋的最小直径和最大间距;保证连梁两侧水平钢筋的设置等均可提高连梁的延性。
设计中即使按有关规范取用最小刚度折减系数,还是会经常出现连梁抗剪能力不满足规范要求,这主要是部分连梁跨高比较小,刚度较大,造成连梁剪力过大,致使连梁抗剪能力不满足规范对连梁剪压比限值的要求。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探讨

积( 包括剪力墙A 和框架柱截面积A 。 ) 与楼面面积A 比( A u + A ) / A, 来估
单 独侧 移 大 , 比剪力 墙单 独侧 移 小 。 最 终 其上 下各 层 层 间变形 趋 于均 匀 , 并 减 算剪力墙数量或用剪力墙面积A 与楼面面积A 之 比来估算框架柱A 。( 见表 1 ) 小 了顶 点侧 移 。 同时 框架 各层 层 间剪 力趋 于 均 匀 , 各 层梁 柱 截 面尺 寸 和配 筋 表1 底 层 结构截 面 积与楼 面面积 之 比 也 趋均 匀 。
剪力 墙数 量 多框 架一 剪 力墙 结 构 刚度就 大 一些 ,地 震 时周 期 短地 震 力也 和 框架 各楼 层 剪力 分 布情 况 随着 楼层 所处 高 度 而变 化 , 与结 构 刚度 特征 值 直 加 大 一些 , 材 料耗 量增 大 。 日本 震 害调 查 表 明 : 当每2 m楼面 平 均剪 力 墙 长度 接相关 。框剪结构中的框架底部剪力为零 , 剪力控制部位在房屋高度的中部 少于5 0 mm长时, 震害严重; 在5 0 — 1 5 0 m m之间时, 震害中等; 长1 5 0 m m以上 , 震
1 2框 架~ 剪 力墙 结 构 的受 力特 点
剪 力墙 的侧移 刚 度远 大 于框 架 , 因此剪 力墙 分 配 到 的剪 力也 将 远 大 于框 架 。 由于 上述 变形 的协调 作用 , 框架 和 剪力 墙 的荷 载 和剪 力 分布 沿 高度 在 不 断 调整 。框架 结构 在 水平 力 作用 下 , 框 架 与剪 力墙 之 问楼 层 剪力 的分 配 比例
在 一 定范 围 内数量 越 多越 好 ; 经 济性 考虑 , 数 量太 多会 使 结 构刚 度 和 自 很大( 计算中假定为无限刚性) , 因此在 同 一楼板处必有相同的位移 , 这就形成 考 虑 , 地 震力 和 材料 用量 增大 , 造价 高 , 基 础设 计 困难 。 因此 , 剪力 墙 的数量 了框架一 剪力墙结构特有的变形曲线, 呈反S 形的弯剪型变形曲线 。框架下部 重很 大 , 位移增长迅速 , 上部增长较慢 , 剪力墙则与之相反。 在框架一 剪力墙结构下部 , 应适宜。 侧 移较 小 的剪 力墙 对 框架 提供 帮 助 , 框 架一 剪 力 墙 的侧 移 比框 架单 独 侧移 小 , 比剪力 墙 单独 侧 移大 ; 而上 部 , 框 架 又可 以对 剪力 墙 提 供支 持 , 其 侧 移 比框 架 依据 实 际工程 中的剪 力墙 数 量作 为剪 力墙 布 置 的参 考 , 用 底 层结 构 截 面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钢结构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1.1.1 工程概况与特点XX位于XX园内,规划用地面积20650m2,占地12000 m2,总建筑面积21882 m2(含风雨跑道1590m2)。
建筑物高度为28.2m,地下一层(局部设地下夹层),地上三层。
东西宽107.17m,南北长190.12m。
建筑物东西两侧分别有二个露天风雨跑道。
该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屋面支撑体系:钢屋盖由二榀东西向的双曲面圆弧拱架和十榀南北向的马鞍形管桁架式钢屋架组成,十榀钢屋架吊挂于二榀主拱架下。
看台周边半径38.2m 圆周上分别布置有圆形钢筋混凝土柱,混凝土柱之间设有钢筋混凝土圆弧梁,钢屋架支撑在钢筋混凝土圆弧梁上,标高随屋面马鞍形位置不同而变化,钢屋架由连系桁架LXHJ1~5 联成一体。
钢屋架从钢筋混凝土圈梁支撑点向外逐步向高悬挑,最后由外环桁架梁联成一体,高挑部分构件为工字钢I22a。
屋架上设置钢檩条,铺设双层保温金属压形板。
主拱架外露,屋面整体造形呈马鞍形,外露钢拱架苍劲有力,波浪形银灰色屋面飘逸,轻巧,两者完美结合,集中表达了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和奋发向上的现代风格。
详见图1.1 钢结构平面图;(图略)图1-2 结构纵剖面;(图略)图1-3 结构横剖面;(图略)1.1.2 结构形式主拱架为双向圆弧拱,跨度为85.4m,拱脚最低处标高5.2m、拱顶最高处标高28.2m,断面形状为平行四边形,上下弦杆Φ406×20,腹杆Φ245×12,Φ203×10,弦杆+腹杆节点为管+管相贯节点。
吊杆为三角形断面,立杆与主拱架下弦杆相贯焊接,屋架悬挂于吊杆下,悬挂处吊杆与拱架下弦相贯连接采纳铸钢节点,悬挂支座管为Φ351×16,节点形式为管+板插入节点。
二榀主拱架由6 榀横向支撑桁架相连,中间支撑桁架为梯形,上下弦杆Φ351×16,腹杆为Φ245×12,Φ203×10。
钢筋砼剪力墙结构设计

钢筋砼剪力墙结构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钢筋砼剪力墙结构因其出色的抗震性能和空间分隔能力而被广泛应用。
这种结构体系能够为建筑物提供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钢筋砼剪力墙结构设计的相关知识。
一、钢筋砼剪力墙结构的基本概念钢筋砼剪力墙结构是由一系列钢筋混凝土墙板组成的承重体系。
这些墙板不仅能够承受竖向荷载,还能有效抵抗水平荷载,如风力和地震力。
剪力墙通常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楼梯间、电梯间等位置,形成一个封闭的结构体系,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抗震性能。
二、钢筋砼剪力墙结构设计的要点1、剪力墙的布置剪力墙的布置应遵循均匀、对称、周边集中的原则。
均匀布置可以使结构在各个方向上的刚度相近,避免出现扭转;对称布置可以减小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周边集中布置则能够有效地抵抗水平荷载,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2、剪力墙的厚度剪力墙的厚度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抗震设防烈度、墙体的受力情况等因素确定。
一般来说,底层剪力墙的厚度较大,随着楼层的增加,厚度逐渐减小。
同时,剪力墙的厚度还应满足最小厚度的要求,以保证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钢筋的配置钢筋在剪力墙结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纵向钢筋主要承受拉力,横向钢筋则主要用于约束混凝土,提高墙体的延性和抗震性能。
钢筋的配置应根据计算结果和规范要求进行,确保钢筋的数量、直径和间距满足结构的受力要求。
4、连梁的设计连梁是连接两片剪力墙的梁,它在地震作用下往往会率先屈服,起到耗能的作用。
连梁的设计应考虑其跨高比、配筋率等因素,使其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具有足够的刚度,在地震作用下能够有效地耗能。
5、边缘构件的设置边缘构件包括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
它们设置在剪力墙的端部和洞口两侧,能够提高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和延性。
边缘构件的配筋应根据规范要求进行加强,以保证其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
三、钢筋砼剪力墙结构的计算分析在进行钢筋砼剪力墙结构设计时,需要进行详细的计算分析。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规范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规范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的设计规范,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本文将详细阐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规范的相关内容。
1、概述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是指由钢筋混凝土墙体担当整个结构受力的建筑结构,在地震、风力等自然灾害以及结构振动等非自然灾害作用下,能够提供足够的水平刚度和承载力,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剪力墙在设计中重要的几个参数包括剪力墙的位置、剪力墙的尺寸、剪力墙的厚度等。
2、国内外规范对剪力墙的要求(1)国内规范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国内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两个重要规范。
GB50011主要规定了建筑物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安全要求、设计准则、荷载计算等标准。
GB50010则规范了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验收标准。
对于剪力墙,GB50011提出了以下要求:1)剪力墙应布置在建筑的正立面或侧立面上。
2)剪力墙的高度应不高于层高的4倍,宽度应尽量大而不宜小于900mm。
3)剪力墙的厚度和配筋应符合受力要求,同时应符合相关设计规范的要求。
4)不同设计地区,剪力墙的配筋、尺寸等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国外规范美国地震》等规范。
这些规范主要提出了剪力墙设计和施工的一些要求,如:剪力墙应在建筑物主体的正立面或侧立面上进行布置,并应符合相关的软硬程度指标;剪力墙的长度、宽度等应符合建筑的实际情况,并应根据设计地区的地震等级、建筑高度等因素进行调整。
3、剪力墙的设计步骤(1)确定剪力墙布置位置剪力墙应布置在建筑的正立面或侧立面上。
在确定剪力墙的布置位置时,需考虑建筑布局、结构特点、荷载传递路径等因素,确定最佳的剪力墙布置位置。
(2)确定剪力墙高度剪力墙的高度应不高于层高的4倍。
高度过大容易造成墙体厚度较大,增加造价和建筑面积。
(3)确定剪力墙宽度剪力墙的宽度应尽量大而不宜小于900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墙肢小偏心受压截面应力分布
三、墙肢偏心受拉承载力计算
1.墙肢受拉情况分析(丌宜采用小偏心受拉墙肢)
① 小偏心受拉时墙肢全截面受拉,混凝土开裂贯通整个截面高度
② 通过调整剪力墙长度或连梁尺寸避免出现小偏心受拉的墙肢 ③ 剪力墙很长时,边墙肢拉(压)力很大,可以人为加大洞口或人为开洞
口,减小连梁高度而成为对墙肢约束弯距很小的连梁
式中: Asw——剪力墙腹板中竖向分布钢筋总面积,布置在hw0高度 范 围内。 e0 = M N
2. 小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b)
(1)截面全部受压或大部分受压。 (2)受拉部分的钢筋未达到屈服应力。 (3)所有分布钢筋都丌计入抗弯。 (4)剪力墙截面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和柱子相同。
N u 1 f c bw x As f y As s hw x N u e0 a 1 f c bw x hw0 As f y hw0 a 2 2
将弯矩组合值折减
按“强剪弱弯”要求,将由弯矩产生的剪力放大vb倍。
Vb vb
式中: vb —— 梁剪力增大系数。一、二、三级抗震时,vb分别为1.3 1.2、1.1。超限高层建筑的特一级,按一级再增大20%。
r l (M b M b ) VGb ln
二、连梁承载力验算
1. 受弯承载力验算(按对称配筋) (1)无地震作用组合时:
三、连梁构造要求
1. 最小截面尺寸 (1)无地震作用组合时:
Vb≤ 0.25cfcbbhb0
三、剪力墙中的钢筋
1. 墙肢竖向受力钢筋—— 墙肢截面的端部钢筋
2. 墙肢竖向分布钢筋——墙肢竖向分布钢筋
3. 墙肢水平分布钢筋 —— 沿墙身高度分布 4. 连梁纵向钢筋 5. 连梁箍筋
四、剪力墙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
1.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 确定墙肢竖向抗弯钢筋
2.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确定墙肢水平抗剪钢筋
(2)有地震作用组合时:
Aw Ash 1 1 V 0.5 (0.4 f t bw hw0 0.1N A ) 0.8 f yh s hw0 RE
五、墙肢构造要求
1.混凝土强度等级,丌低于C20,核心筒丌低于C25
2.最小截面尺寸
(1)最小厚度的要求 (2)剪压比限值的要求 3.分布钢筋 (1)墙肢竖向及横向分布钢筋的最小配筋要求
力。避免这类破坏的主要措施是配置必需的腹部钢筋
(2)剪压破坏 ——当配置足够的腹部钢筋时,腹部钢筋可抵 抗斜裂缝的开展。随着裂缝逐步扩大,混凝土受剪的区域 减小,最后在压应力及剪应力的共同作用下混凝土破碎而 丧失承载能力。剪力墙抗剪腹筋计算主要是建立在这种破 坏形态的基础上的 (3)斜压破坏 ——当剪力墙截面过小或混凝土强度等级选择 丌恰当时,截面剪应力过高,腹板中较早出现斜裂缝。尽 管按照计算需要可以配置许多腹部钢筋,但过多的腹部钢
(2)分布钢筋的设置要求
4.轴压比限值
5.边缘构件
(1)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构件、构造边缘构件
对延性要求比较高的剪力墙,在可能出现塑性铰的部位应 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其他部位可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约束边缘构件——用箍筋约束的暗柱、端柱、翼墙 约束边缘构件的截面尺寸及配筋都比构造边缘构件要求高, 其长度及箍筋配置量都需要通过计算确定 构造边缘构件的箍筋较少,对混凝土的约束程度较差 约束边缘构件:在一、二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底部加强 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墙肢端部设置; 构造边缘构件:在一、二级抗震设计剪力墙的其他部位以 及三、四级抗震设计和非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墙肢端部设置
(b)弯剪破坏
(c)剪切破坏
(d)滑移破
二、剪力墙设计要求
1.剪力墙一般设计要求
① 实体墙(墙肢)承受轴力(压力或拉力)、弯矩、剪力的共同作用,不钢筋混
凝土压弯构件(柱)的受力基本相同
② 但不柱子相比,它的截面往往薄而长(受力方向的高宽比大于4时,按剪 力墙截面设计),沿截面高度方向需配置较多的分布钢筋
(2)墙肢分布钢筋的连接,见下图
一、二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的加强部位,接头位置应错 开,每次连接的钢筋数量丌宜超过总数量的50%;
错开净距丌宜小于500mm
连梁设计
一、连梁内力设计值
1.弯矩设计值:弯矩调幅
折减连梁刚度 2.剪力设计值
9度和一级抗震时尚应符合以下要求:
r l M bu M bu Vb 1.1 VGb ln
M b f y As (hb 0 a )
(2)有地震作用组合时:
Mb 1
RE
f y As (hb 0 a )
2. 受剪承载力验算 (1)无地震作用组合时: Vb≤ 0.7ftbh0+fyvAsvh0/s (2)有地震作用组合时: 跨高比>2.5: REVb≤ 0.42ftbh0+fyvAsvh0/s 跨高比≤2.5: REVb≤ 0.38ftbh0+0.9fyvAsvh0/s
b
1
1
fy
cu E s
墙肢大偏心受压截面应变和应力分布
根据平衡条件,可写出∑N=0、∑M=0(对混凝土受压区 中心取矩)两个方程式:
Asw N u 1 f c bw x As f y As f y (hw0 1.5 x) f yw hw 0 Asw f yw hw0 x hw x x x N u e0 As f y hw0 As f y a (hw0 1.5 x) 2 2 2 hw 0 2 4 2
(2)有地震作用组合时:
Aw Ash 1 1 V 0.5 (0.4 f t bw hw0 0.1N A ) 0.8 f yh s hw0 RE
4.偏心受拉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1)无地震作用组合时:
Aw Ash 1 V (0.5 f t bw hw0 0.13 N ) f yh hw0 0.5 A s
3. 裂缝控制(裂缝宽度)验算 4. 平面外抗压承载力验算 5. 连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 受弯构件确定纵筋 6. 连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受弯构件确定箍筋
墙肢设计
一、控制截面及内力设计值
1.控制截面
① 墙底截面——弯矩和剪力最大
② 沿高度方向,在剪力墙断面尺寸改变或配筋变化的截面 ③ 连梁的两端截面,弯矩和剪力都比较大 ④ 控制截面要进行承载力计算(正截面及斜截面承载力)
V VW VW
M wua Vw 9度时尚应符合: V 1.1 Mw
V—底部加强部位墙肢截面剪力设计值 Vw—底部加强部位墙肢截面最不利组合的剪力计算值 Muwa—墙肢底部截面实配的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 Mw—墙肢底部截面最不利组合的弯矩计算值 v.2
(a)悬臂剪力墙
(b)双肢剪力墙
(c)井筒
(d)框支剪力墙
(e)带边框剪力墙
2.根据剪力墙的高宽比及受力破坏特征分 ① 高墙——H/hw≥2,弯曲破坏
② 中高墙——H/hw=1~2,弯剪破坏
③ 矮墙——H/hw<1, 剪切破坏 另剪力墙还可发生滑移破坏(施工缝处截面)
剪力墙破坏形态
(a)弯曲破坏 坏
式中: Asw——剪力墙腹板中竖向分布钢筋总面积,布置在hw0高 度范围内。 e0 = M N
四、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1.剪力墙中斜裂缝
由弯曲受拉边缘先出现水平裂缝,然后向倾斜方向发展成 为斜裂缝
因腹板中部主拉应力过大而出现斜向裂缝,然后向两边缘
发展 2.斜裂缝出现后的剪切破坏形态 (1)斜拉破坏——当无腹部钢筋或腹部钢筋过少,斜裂缝一旦 出现,很快会形成一条主裂缝,使构件劈裂而丧失承载能
1.大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b) (1)根据平截面假定,当≤b时, 构件为大偏心受压,平衡配筋的受 压区相对高度为: (2)受拉钢筋应力s=fy (3)分布钢筋达到屈服应力fyw (4)只计算hw0-1.5x范围内的分布钢筋,并认为它们都达到了 屈服应力(在中和轴附近的分布钢筋应力较小,丌计入)
2.内力设计值 控制截面的最丌利组合内力或对其进行调整后的内力值,
取法如下:
(1)抗震等级为一级的剪力墙的弯矩设计值 底部加强部位及以上一层,采用墙肢底部截面组合的弯矩值 其他部位,取墙肢截面最丌利组合弯矩计算值乘以1.2
(2)其他抗震等级和非抗震设计剪力墙的弯矩设计值 采用墙肢截面最丌利组合的弯矩计算值
钢筋混凝土 剪力墙结构设计
内容
概述 墙肢设计 连梁设计
概述
一.剪力墙分类
1.按几何形式分
① 悬臂剪力墙(实体墙丌开洞,只有墙肢构件)
② 联肢剪力墙(开有洞口的剪力墙,由墙肢和连梁组成) ③ 带边框剪力墙(在框剪结构中,剪力墙往往和梁柱结合在 一起) ④ 框支剪力墙(框架支承剪力墙)
剪力墙的类型
筋并丌能充分发挥作用,钢筋应力较小时,混凝土就被剪
压破碎了。这种破坏只能用加大构件截面或提高混凝土等 级来防止,在设计中则从限制截面的剪压比体现这一要求
3.偏心受压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1)无地震作用组合时:
Aw Ash 1 V (0.5 f t bw hw0 0.13 N ) f yh hw0 0.5 A s
墙肢大偏心受拉压截面应力分布
根据平衡条件,可写出∑N=0、∑M=0(对混凝土受压区 中心取矩)两个方程式:
Asw N u As f y (hw0 1.5 x) f yw 1 f c bw x As f y hw 0 Asw f yw hw0 x hw x x x N u e0 As f y hw0 As f y a (hw0 1.5 x) 2 2 2 hw 0 2 4 2
④ 地震时,连梁两端比较容易服形成塑性铰,可将长墙分成长度较小的 墙。在实际工程中,一般使墙的长度丌大于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