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PPT参考课件
合集下载
岳麓版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优秀课件4

帛画
秦 汉 时 期 秦小篆和汉隶都具有书法的美感, 但大多还是实用性文字 帛画、壁画、砖瓦等表 现了汉代绘画的特色
历史 时期 魏晋
书法
绘画
魏晋时期文人画的出现:
南北
朝时 期 隋 唐 时 期
士人群体的形成,书法成为一 门艺术;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
最著名的是顾恺之,其绘 画理论概括起来就是“以
进;“书圣”王羲之《兰亭序》 形写神”,注重抓住描绘
体味着国破家亡的痛苦;白居易:自言“惟歌生民病,
愿得天子知”,在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中寄托了自己 的政治抱负和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同情
时期
成就与特色
起源于民间,又称“长短句”,便于更加灵活自如
宋词 地表达情感,并可配乐演唱。著名的词作家有柳永、
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元散曲是元代兴起的新诗体,它是在宋、金俚曲俗 元散曲 谣基础上经后世文人重新制作形成的
术全面辉煌,同时社会走向正轨,法度规范成为普遍的社
会需要。中唐以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政治黑暗,出 现了大量表达人民痛苦、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
4.宋元:宋代重文,商业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
富多彩。两宋之际,太平景象被辽金铁蹄踏破,士人南下, 流落异乡。南宋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民众痛苦激发了诗 人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但朝廷不思进取。元 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
的句式。屈原通过诗歌抒发自己忧国统一,经济发展,一种专事铺陈辞藻、文采华
汉赋
丽的文体——汉赋应运而生。它是吸收先秦《诗经》和 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主要代表人物司马相如
李白:放荡不羁,蔑视权贵。李白的非凡气魄充分体现
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杜甫:是一位 唐诗 忧国忧民的诗人,他长期生活在颠沛流离和饥寒交迫中,
秦 汉 时 期 秦小篆和汉隶都具有书法的美感, 但大多还是实用性文字 帛画、壁画、砖瓦等表 现了汉代绘画的特色
历史 时期 魏晋
书法
绘画
魏晋时期文人画的出现:
南北
朝时 期 隋 唐 时 期
士人群体的形成,书法成为一 门艺术;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
最著名的是顾恺之,其绘 画理论概括起来就是“以
进;“书圣”王羲之《兰亭序》 形写神”,注重抓住描绘
体味着国破家亡的痛苦;白居易:自言“惟歌生民病,
愿得天子知”,在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中寄托了自己 的政治抱负和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同情
时期
成就与特色
起源于民间,又称“长短句”,便于更加灵活自如
宋词 地表达情感,并可配乐演唱。著名的词作家有柳永、
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元散曲是元代兴起的新诗体,它是在宋、金俚曲俗 元散曲 谣基础上经后世文人重新制作形成的
术全面辉煌,同时社会走向正轨,法度规范成为普遍的社
会需要。中唐以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政治黑暗,出 现了大量表达人民痛苦、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
4.宋元:宋代重文,商业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
富多彩。两宋之际,太平景象被辽金铁蹄踏破,士人南下, 流落异乡。南宋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民众痛苦激发了诗 人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但朝廷不思进取。元 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
的句式。屈原通过诗歌抒发自己忧国统一,经济发展,一种专事铺陈辞藻、文采华
汉赋
丽的文体——汉赋应运而生。它是吸收先秦《诗经》和 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主要代表人物司马相如
李白:放荡不羁,蔑视权贵。李白的非凡气魄充分体现
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杜甫:是一位 唐诗 忧国忧民的诗人,他长期生活在颠沛流离和饥寒交迫中,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的文艺长廊.ppt

产生 楚 辞 代表 作品
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 战国时期 屈原 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 方言, 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屈原的《 屈原的《 离骚 》,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楚辞不是整齐的四言体, 特点 楚辞不是整齐的四言体,而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 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田猎、 汉 产生 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田猎、巡游之风兴盛 赋 特点 赋是一种专重铺陈排比、 文采华丽 的带韵散文 赋是一种专重铺陈排比、
(1)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工作条件,培养京剧人才。 (1)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工作条件,培养京剧人才。 加大经费投入 (2)加强剧目建设,努力创作表现现实题材的作品。 (2)加强剧目建设,努力创作表现现实题材的作品。 加强剧目建设 (3)积极培育和开拓京剧市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3)积极培育和开拓京剧市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积极培育和开拓京剧市场 (4)充分利用影视等现代媒体优势,大力推广京剧艺术等。 (4)充分利用影视等现代媒体优势,大力推广京剧艺术等。 充分利用影视等现代媒体优势
中国古代文学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 中国古代文学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诗 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无不具有鲜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 明的时代特色, 明的时代特色,进而体现了文学艺术与社会政治经济的 内在联系,是社会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内在联系,是社会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一 定要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梳理文学的发展轨迹。 定要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梳理文学的发展轨迹。
2.戏曲成熟: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 戏曲成熟: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 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 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 角色配合 。 3.“百戏之祖”:昆曲,明中后期,熔诗、乐、歌、舞、 百戏之祖” 昆曲,明中后期,熔诗、 戏于一炉的昆曲风靡大江南北,发展成 全国性 剧种, 戏于一炉的昆曲风靡大江南北, 剧种, 对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9届岳麓版高考历史大一轮精品复习课件:13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共41张PPT)

文人 画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宋元 明清 风俗 画 北宋 明清
注重意境 不拘成法 描绘民间风情 形象生动,充满浓郁生 活气息
马远的《山径春行图》 八大山人的《松鹰图》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木刻版画、年画、布贴画、剪纸 画
2.特点 (1)宫廷和民间绘画注重写实,文人画重写意,并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2)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性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2.书艺历程 (1)历史条件: ①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为其准备了材料。 ②士人群体的形成,为书法艺术提供了动力。 ③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为其提供了条件。 ④东方审美情趣为其提供了社会土壤。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2)主要历程: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代 明代 汉字发展为自觉艺术,讲究虚玄灵动 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书法风格多样,书法理论成熟 张旭、怀素的草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 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出现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 更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著名书法家有文征明、祝枝山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3.汉赋 (1)条件:①政治统一。②经济发展。 (2)特点:①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②吸收《诗经》和楚辞的表现手 法。③是一种带韵散文。 4.唐诗 (1)背景:①繁荣、开放、文化多元的社会环境。②科举取士制度的实 行,激发了中下层文人的创作热情。 (2)代表人物:①盛唐:李白。②中唐:杜甫。③晚唐:白居易。 5.宋词 (1)背景:①天下分裂、战乱频仍的现实激发有识之士的创作热情。② 市井生活丰富,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 ③山河的破碎和民众的苦难激发了 词人们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特点:表现形式更加灵活自如,可配乐演唱。 (3)代表:①豪放派:苏轼和辛弃疾。②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PPT课件 课件4 岳麓版

“论证式”问答题
要求考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肯定或否定某一看法或观 点,并形成新的合理的结论。题目的提示语常有“试论”、 “论证”、“说明”、“谈谈你的看法(观点)”等。
(1)论证型试题主要是指材料型主观题。考生在审题 和解题时首先必须确定材料的观点。材料观点一般只有 肯定、否定、片面三种,由此在答题方式上便有了肯定 型、否定型和辨证型三种。在确定材料观点时也面临着 两种情况,一种是材料上已经确定,无需考生判断;一 种是由考生自己确定,并在此基础上论证。
一、中国古代文化特色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1.先秦: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春秋战国时期,封建
制度逐步确立,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思想活跃,出现百 家争鸣的局面,由此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2.秦汉: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 济联系加强。西汉儒学独尊,文化由此得到迅速的发展, 文学艺术各放异彩。
(2)做题时应先明确题目“问什么”,即必须严格地 审清题意。审题实际上就是分析句子成分,审明题目的 中心词和限制词所包含的内容。审好题目后,就要严格 按题目中所限定的范围和方式来回答。最好把限制词的 四项内容和中心词在草稿纸上一一列出,以便做题时能 时刻注意题目的要求。
[示例感悟]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一个 时代的文化是这个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明清文化则鲜明 而完整地反映了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史实。 请简要说明明清文化是如何反映当时的时代特征的?
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杜甫:是一位
忧国忧民的诗人,他长期生活在颠沛流离和饥寒交迫中, 唐诗
体味着国破家亡的痛苦;白居易:自言“惟歌生民病,
愿得天子知”,在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中寄托了自己
的政治抱负和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同情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文艺长廊PPT课件

一、汉字的发展演变
1、文字起源传说—— “仓颉造字”
文字的发明使文化得以传 播交流、世代传承
仓颉
2、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半坡遗址陶器符号
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灰 陶尊上面刻画的符号
3、商周:甲骨文、金文(籀文)
甲骨文
大盂鼎铭文
4.秦:“书同文字”
小篆(官)、隶书
秦朝统一文字(以“马” 、“安”两字为例
4、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
1、形成:北方地区
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中, 2、代表:“元曲四大家” 诗文被认为是正统的艺术,而戏曲则被视为 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窦娥冤》、 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 旁门左道。故元代以前的戏曲类艺术多为优 纪君祥《赵氏孤儿》 伶、艺妓等下层人物为之,不受文人们重视, 四大爱情剧:关汉卿《拜月庭》, 王实甫《西厢记》,白朴《墙头马 因此也很难产生高品位的作品。到元代这种 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情况发生了变化,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剧作家 3、特点: 和高品位的戏曲作品。使元曲成为与唐诗、 把诗词、歌唱、舞蹈、对白、音乐等多种表演 宋词并称的我国文学史上三大瑰宝之一。 形式相结合,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2.先秦汉唐的表演艺术
梨园只不过是皇家禁苑中 一个果木园,是供帝后、 皇戚、贵臣宴饮游乐的场 所。后来经唐玄宗李隆基 的大力倡导,梨园由一个 单纯的果木园圃,逐渐成 为唐代的一座“梨园子弟” 演习歌舞戏曲的梨园,成 为我国历史上第一座集音 乐、舞蹈、戏曲的综合性 “艺术学院”。
3、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
(一)文人画 宋代: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种,更重意境
北宋· 赵 佶《竹雀 图》
明清时期:
1、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 2、山水画以及写意画盛 行。 3、风格奇特的画家出现。
1、文字起源传说—— “仓颉造字”
文字的发明使文化得以传 播交流、世代传承
仓颉
2、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半坡遗址陶器符号
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灰 陶尊上面刻画的符号
3、商周:甲骨文、金文(籀文)
甲骨文
大盂鼎铭文
4.秦:“书同文字”
小篆(官)、隶书
秦朝统一文字(以“马” 、“安”两字为例
4、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
1、形成:北方地区
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中, 2、代表:“元曲四大家” 诗文被认为是正统的艺术,而戏曲则被视为 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窦娥冤》、 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 旁门左道。故元代以前的戏曲类艺术多为优 纪君祥《赵氏孤儿》 伶、艺妓等下层人物为之,不受文人们重视, 四大爱情剧:关汉卿《拜月庭》, 王实甫《西厢记》,白朴《墙头马 因此也很难产生高品位的作品。到元代这种 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情况发生了变化,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剧作家 3、特点: 和高品位的戏曲作品。使元曲成为与唐诗、 把诗词、歌唱、舞蹈、对白、音乐等多种表演 宋词并称的我国文学史上三大瑰宝之一。 形式相结合,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2.先秦汉唐的表演艺术
梨园只不过是皇家禁苑中 一个果木园,是供帝后、 皇戚、贵臣宴饮游乐的场 所。后来经唐玄宗李隆基 的大力倡导,梨园由一个 单纯的果木园圃,逐渐成 为唐代的一座“梨园子弟” 演习歌舞戏曲的梨园,成 为我国历史上第一座集音 乐、舞蹈、戏曲的综合性 “艺术学院”。
3、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
(一)文人画 宋代: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种,更重意境
北宋· 赵 佶《竹雀 图》
明清时期:
1、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 2、山水画以及写意画盛 行。 3、风格奇特的画家出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考点二中国古代文艺长廊课件PPT

文人画,强调个性,注重意境,
多取材于梅兰竹特菊征、木石,集人物/作品 时代背景
绘画、诗文、书发为一体;山
水画多文以人自然风景为对象,注
重北水画,宋宋 代面:色山画传淡宏水达伟主豪观放情南绪宋和:神残韵山剩
马远 重文轻武; 夏圭 文人阶层壮大;
理学兴起; 商业兴盛、城
风 俗
画
描绘民间风 情市井生活
张择端 市发展、文化 《清明上河图》普 化及繁、荣民间文
演变规律:由繁到简;由具体到抽象; 越来越规范、稳定。
演变主要原因:更加便于书写和交流;
汉字演变的总趋势:由图画到符号;由繁到简
高 考 历 史 一 轮复习 课件考 点二中 国古代 文艺长 廊课件 PPT【P PT实用 课件】
探究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考点二中国古代文艺长廊课件PPT【PPT实用课件】
“窗花”。
习尚、地理环境和审美观所
赋予的光彩。
“中国画”,又称“国画”, 历史源远流长。 画科/题材: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表现手法:工笔、写意、兼工带写 用色方面:水墨画、设色画 画家阶层:宫廷画、文人画、民间画
尝试概括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
• 写实和写意两大风 格;
• 讲求神似、意境和 气韵,注重个人主 观性情的抒发。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湖笔 徽墨 宣纸 端砚
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
朝代 社会状况
魏晋
社会危机 士人群体形成
南北朝 文具改进
隋唐 国家统一;
经济文化繁荣
重文;市民 宋 阶层;社会
生活丰富 明 商品经济
生活丰富
书法名家 艺术风格
王羲之 曲尽其妙
张旭、怀素 狂放不羁 草 欧阳/颜/柳 规范法度 楷 四大家 追求个性 (苏、黄、 忽略法度 米、蔡) 有意无法 “四大才子”平民化世俗化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PPT课件4 岳麓版

5.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商品经济 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文化专制、八股取士,从而出 现了揭露封建制度腐朽黑暗的小说和艺术作品。
1.“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郭沫若
称颂哪位诗人而写的一副对联
()
A.屈原
B.辛弃疾
C.杜甫
D.李白
解析:解题时要抓住关键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 而杜甫被誉为“诗圣”,其关心民间疾苦与其所处的时代背 景有关。 答案:C
明清 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也广受人们的青睐。明
小说
清社会上弥漫着拜金逐利的风气,传统的轻商思想开始 淡化,商人第一次被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
明清时期社会矛盾加深,一些文人对现实社会日益不满,
写出了一批批判现实的力作,其中曹雪芹的《红楼梦》、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最有
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杜甫:是一位
忧国忧民的诗人,他长期生活在颠沛流离和饥寒交迫中, 唐诗
体味着国破家亡的痛苦;白居易:自言“惟歌生民病,
愿得天子知”,在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中寄托了自己
的政治抱负和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同情
时期
成就与特色
起源于民间,又称“长短句”,便于更加灵活自如 宋词 地表达情感,并可配乐演唱。著名的词作家有柳永、
帛画、壁画、砖瓦等表 现了汉代绘画的特色
历史 时期
书法
绘画
魏晋时期文人画的出现: 魏晋
士人群体的形成,书法成为一 最著名的是顾恺之,其绘 南北
门艺术;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 画理论概括起来就是“以 朝时
进;“书圣”王羲之《兰亭序》 形写神”,注重抓住描绘 期
对象的精神气质
隋 书法艺术达到新高峰;既有张
1.“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郭沫若
称颂哪位诗人而写的一副对联
()
A.屈原
B.辛弃疾
C.杜甫
D.李白
解析:解题时要抓住关键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 而杜甫被誉为“诗圣”,其关心民间疾苦与其所处的时代背 景有关。 答案:C
明清 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也广受人们的青睐。明
小说
清社会上弥漫着拜金逐利的风气,传统的轻商思想开始 淡化,商人第一次被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
明清时期社会矛盾加深,一些文人对现实社会日益不满,
写出了一批批判现实的力作,其中曹雪芹的《红楼梦》、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最有
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杜甫:是一位
忧国忧民的诗人,他长期生活在颠沛流离和饥寒交迫中, 唐诗
体味着国破家亡的痛苦;白居易:自言“惟歌生民病,
愿得天子知”,在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中寄托了自己
的政治抱负和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同情
时期
成就与特色
起源于民间,又称“长短句”,便于更加灵活自如 宋词 地表达情感,并可配乐演唱。著名的词作家有柳永、
帛画、壁画、砖瓦等表 现了汉代绘画的特色
历史 时期
书法
绘画
魏晋时期文人画的出现: 魏晋
士人群体的形成,书法成为一 最著名的是顾恺之,其绘 南北
门艺术;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 画理论概括起来就是“以 朝时
进;“书圣”王羲之《兰亭序》 形写神”,注重抓住描绘 期
对象的精神气质
隋 书法艺术达到新高峰;既有张
[岳麓课件]{单元提升}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00PPT教学课件
![[岳麓课件]{单元提升}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00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1607c60029bd64793e2c2d.png)
2.特点 (1)京剧以徽调、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 调和表演方法演变而成。兼收并蓄,是这一艺术形成时期的突 出特点。 (2)在内容上,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3)在分工上,包括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4)在动作上,多采用虚拟性、抽象性动作。 (5)在表现形式上,唱、念、做、打有机结合在一起。
2020/12/11
10
单元总结提升 │ 整合拓展
► 拓展点三 中西绘画的不同 (1)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的差异:西方绘画沿着写实的、功
利的方向发展。而中国在魏晋之后,便梅开两朵:一支是注重 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一支是与之对立的非功利、主写意的 文人画。文人画以自娱为目的,以写意为原则,不受约束,我 行我素,自魏晋开始,逐渐占据了中国书画的主导地位。
(2)在表现技巧上的差异 ①西方画家注意定点透视;中国山水画家却无视这一点, 他们的视点或高或低,或近或远,因此,既可以在竖幅画中表 现重峦叠嶂,又可以在横卷画中表现万里长江。
2020/12/11
11
单元总结提升 │ 整合拓展
②西方画家重视物象,着意刻画,敷色多重,追求色彩 的表现力;中国画家则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 往 往以墨代彩,随心而作。文人画家力图挣脱现实的束缚, 借着灵活、自由的表现手法,以自娱、解脱为绘画目的,以 “表现自我”为创作原则,它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 独立自主、不畏强暴等方面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020/12/11
14
单元总结提升 │ 整合拓展
► 拓展点五 影响古代戏曲产生发展的因素 1.宗教、政治、经济因素 (1)宗教:中国古代戏曲起源于一些带有巫术色彩的活动,
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思想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由 此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2020/12/11
10
单元总结提升 │ 整合拓展
► 拓展点三 中西绘画的不同 (1)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的差异:西方绘画沿着写实的、功
利的方向发展。而中国在魏晋之后,便梅开两朵:一支是注重 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一支是与之对立的非功利、主写意的 文人画。文人画以自娱为目的,以写意为原则,不受约束,我 行我素,自魏晋开始,逐渐占据了中国书画的主导地位。
(2)在表现技巧上的差异 ①西方画家注意定点透视;中国山水画家却无视这一点, 他们的视点或高或低,或近或远,因此,既可以在竖幅画中表 现重峦叠嶂,又可以在横卷画中表现万里长江。
2020/12/11
11
单元总结提升 │ 整合拓展
②西方画家重视物象,着意刻画,敷色多重,追求色彩 的表现力;中国画家则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 往 往以墨代彩,随心而作。文人画家力图挣脱现实的束缚, 借着灵活、自由的表现手法,以自娱、解脱为绘画目的,以 “表现自我”为创作原则,它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 独立自主、不畏强暴等方面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020/12/11
14
单元总结提升 │ 整合拓展
► 拓展点五 影响古代戏曲产生发展的因素 1.宗教、政治、经济因素 (1)宗教:中国古代戏曲起源于一些带有巫术色彩的活动,
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思想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由 此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始于秦朝, 成熟并通 行于汉魏
字形结构平衡对 称,整齐安定
⑶楷
( 真. 形成于汉末 正)
字形方正,规矩 严整
书
兼有楷书和草书
⑷行2021/开3/10始盛行于
的长处授,课:既XX工X
3
书法艺术
朝代
艺术特色
魏晋南北朝 虚玄灵动
狂放不羁
隋唐
注重规范法度
追求个性而 忽略法度;
宋代
有意无法
个性化
平民化
明代
世俗化
2021/3/10
授课:XXX
8
笔墨丹青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的基本脉络 (1)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有彩陶画、岩画、壁画、地画等。 (2)夏商周三代的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画在墙壁上、丝帛上。 (3)战国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 (4)秦汉时期,绘画艺术有进一步发展。 (5)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了。这一时期士族 兴起,士大大画家活跃于画坛。中国画逐渐演变成单幅的卷轴画, 成为独立的艺术欣赏品,题材亦日益扩大。除人物、宗教题材外, 初期山水画也随之出现。书画理论著述的问世。 (6)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艺术,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在继承魏 晋以来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产 生出许多画家和优秀作品。 (7)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适应民 间需要,绘画成为商品,绘画艺术得以全面发展。各画种全面发 展,题材愈加广泛,画派并出,空前繁荣,盛极一时。 (8)元20明21/3清/10 时期,士大夫的文人授画课:成XX就X 最为突出,特别是反映文9 人 画风貌的写意画。
隋唐时期书法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峰的原因
国家统一,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思想开放,兼收并蓄, 整个社会充满活力,激荡着一种进取精神,同时法度和规范成 为社会发展的需要。
宋代书法艺术发展的原因
①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②理学的发展,使人们在文艺审美上也出现了新的特点:
强调表现心境和意趣。
③重20文21/3/10
(6)汉字形体具有先天的艺术性,它的造型符合一些基本 的审美原则;汉字形体规范化与书法艺术的追求是统一的。
书法艺术的意义
(1)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 (2)书法崇尚自然的审美观念,创造着第二自然。 (3)书法可以益生益智,提炼情感,唤起激情,延年益寿。 (4)书法是人格修养的一种好方法。 (5)书法是调节心理平衡的有效方法。
2.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 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 中体现画家多方面的文化修养。
3.注重诗意。
2021/3/10
授课:XXX
12
简要说明“文人意趣”与“民间风情”的区别与联系
宋元以后-------------- 书画家开始用印章来给书画作品加印, 但篆刻还没有从它的实用功能中分离出来;
明中叶以后------------------ 成为真正的一门艺术
2021/3/10
授课:XXX
5
中国古代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原因
(1)字型丰富、数量庞大的汉字为书法艺术准备了众多 材料,是书法艺术形成的土壤。 (2)知识群体的形成,是书法艺术产生发展的动力。 (3)东汉末年,逐渐形成的士人群体为表达自我对意境、 神韵、风骨的追求而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4)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 条件。 (5)书法理论的日趋成熟,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奠定了理 论基础。
中国古代绘画的独特风格
写实与写意的两大风格
2021/3/10
授课:XXX
10
时代
画种
新石器时 岩画 代
战国、汉 帛画 代
魏晋
文人画Βιβλιοθήκη 唐代画种丰富宋、元 文人山水 画
风俗画
明、清 文人画
2021/3/10
绘画风格
时代特征
代表人物及 其特点
自然、生动、质朴、 粗犷,又不失浪漫 浪漫、神秘 又不失古拙
凸显个性“以形写神”社会群危体机形、成士人 顾恺之
秦代的小篆------------------------- 文字统一
汉字的演变趋势和主要字体
趋势: 是由繁到简,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字体:2021小/3/10篆、隶书、草书、楷授书课:、XX行X 书
2
书法字体
字 体
创立或成熟 时间
特
点
⑴小 篆
创始于秦代
字体略长,笔画 圆匀,富于图 案美
⑵隶 书
书法名家
王羲之 张旭、怀素
备注 书法艺术的定型时期
书法艺术的高峰
颜真卿、柳公权
宋四家
祝枝山、文徵明
2021/3/10
授课:XXX
4
篆刻艺术
秦汉时代-------------------- 篆刻艺术发展的标志性时期
(1)秦印—— 雍容大度,精致不拘,以小篆为主
(2)汉印—— 方正质朴,端庄豪放,以小篆为 基础,又融合了隶书的风格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复习
汉字与书法
汉字的演变:
新石器时期的刻画符号----------- 文字的雏形
商代的甲骨文---------------------- 最早成熟的文字
商、周的金文---------------------- 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西周晚期的籀文------------------- 大篆,金文的标准字体
政治统一、经济 吴道子
创制法度,雍容华贵 繁荣推动文
“吴带
化发展
当风”
注重意境
文人阶层壮大 理学的兴起
马远、夏圭 “残山剩水
”
描绘市井生活
不拘成法
授课:XXX
商业兴盛、城市 张择端 发展、文化 普及
时代变化、社会 八大山人
动荡
风格奇1特1
中国文人画有哪些特征?
1.追求抒情写意,是北宋以后中国 画的主要形式。
授课:XXX
7
在当今汉字输入有电脑、美术字库丰富多彩的时代,中 国传统书法艺术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如果有,其价值何 在?
有。 中国传统书法不仅有传递知识文化的功能,还有修身养性 的价值。 有助于提高人们发现美,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有助于潜移默化增加自身修养,提高品德的功效。 中国传统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舍 弃的民族文化遗产。
中国画:历史悠久的民族艺术形式
(1)以题材的不同,中国画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 画科。
(2)在表现技法上,中国画有工笔与写意、勾勒与没骨、设色与 墨笔等区别。
(3)在艺术风格上,中国画可分为错彩镂金的工笔重彩画与讲究 笔墨韵味、自然清新的水墨淡彩画两大类型。 (4)从用色上分,中国画可分为水墨画、设色画。 (5)从画家的社会阶层上看,中国画可分为院体画、民间画。 文人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