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主体结构部分

第一章外表缺陷

1.1 现象:构件表面麻面、掉皮、起砂、玷污等。

1.2 原因分析:

1.2.1 模板表面粗燥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出现麻面。

1.2.2 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浇筑混凝土时,与模板接触的混凝土水分被模板吸去,致使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1.2.3 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引起麻面。

1.2.4 模板接缝拼装不严,浇筑混凝土时缝隙漏浆,混凝土表面沿模板位置出现麻面。

1.2.5 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混凝土表面,形成麻面。

1.3 预防措施

1.3.1 质量标准:按表1-1执行

1.3.2 措施

1.3.

2.1 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

物。

1.3.

2.2 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充分润湿,

清洗干净,不得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

应用脆塑纸或水泥砂浆等堵严,防止漏浆。

1.3.

2.3 钢模板脱模剂药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1.3.

2.4 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

防漏振,每层混凝土均应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第二章蜂窝

2.1 现象: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漏。

2.2 原因分析:

2.2.1 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砂、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2.2 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合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2.2.3 未按照操作规程浇筑混凝土,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混凝土离析。

2.2.4 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振捣又下料,因漏振而遭曾蜂窝。

2.2.5 模板孔隙未堵好,造成严重漏浆或墙体烂根,形成蜂窝。

2.3 预防措施:

2.3.1 质量标准:按表2-1执行。

2.3.2 措施:

2.3.2.1 混凝土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

证材料计量准确。

2.3.2.2 混凝土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其延续搅拌后

最短时间一般应按表2-2规定采用。

2.3.2.3 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楼板

混凝土时,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1m,如超过上述高度,

要采用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

2.3.2.4 在竖向结构中(柱、板墙)浇筑混凝土,应采

取下列措施:

(1)支模前应在边模板下口抹80mm宽找平层,板墙体不超过10mm,保证下口严密。开始浇筑混凝土时,底部应先填以50—100mm 与浇筑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混凝土坍落度应严格控制,底层振捣应认真操作。

(2)柱子应分段浇筑,边长大于0.4m且无交叉箍筋时,每段高度不应大于3.5m。

(3)墙和隔墙应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应大于3m。

(4)采用竖向串筒导送混凝土时,竖向结构浇筑段的高度不应大于3.5m。

(5)柱断面在40×40cm以内并有交叉箍筋时,应在柱模侧面开设不小于30cm高的孔洞,装上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

2.3.2.5 混凝土的的振捣应分层捣固,浇筑层的厚度按

照表2-3执行

2.3.2.6 捣实混凝土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

不应大于其作业半径的1.5倍。对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则

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

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

良好,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cm,平板振捣器在相邻两

段之间应搭接振捣3—5cm。

2.3.2.7 混凝土浇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

振捣时间与混凝土坍落度和振捣有效作业半径的关系参

照表2-4执行。

合适的振捣时间也可由下列现象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如发现有模板走动,混凝土表面出浆呈水平状态,并将模板边角填满充实。

2.3.2.8 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

等情况。如发现有模板走动,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混

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第三章烂根

3.1 现象:柱子或板墙根部混凝土表面呈现小麻点、坑、砂石间

距有较大空隙,接茬处有穿裙子现象,混凝土表面粗燥。

3.2 原因分析:

3.2.1 模板缝(隙)未堵好,或模板支撑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

造成严重漏浆,形成烂根。

3.2.2 柱子、墙体根部模板未紧贴,造成漏浆,形成穿裙子现象。

3.2.3 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及时振捣又下料,因漏振而形成柱、墙体烂根。

3.3 预防质量通病的措施:

3.3.1 模板根部必须清扫干净,模板缝隙要堵严不漏浆。

3.3.2 先期浇筑的混凝土应浇水充分湿润。

3.3.3 浇灌前用同标号或高标号砂浆铺30---50mm厚。

3.3.4 混凝土要掌握好水灰比,和易性要好,并要控制混凝土自由下落过高度以防混凝土离析。

3.3.5 每层浇筑不得大于30cm,否则振捣不易密实。

3.3.6 剪力墙浇筑时必须要同时对称作业,否则可能将模板挤偏,造成结构变形。

3.3.7 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做到不漏振、不过振,按规定布置振点。

第四章漏筋

4.1 现象: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漏。

4.2 原因分析:

4.2.1 混凝土浇筑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位置偏移,致使拆模后漏筋。

4.2.2 钢筋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小,钢筋密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混凝土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漏筋。

4.2.3 因配合比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浇捣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造成漏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