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四君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加减四君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加减四君子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加减四君子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看起来并不怎么好看,但是加减四君子汤却有很多的功效,下面就来看看吧。
白扁豆(蒸熟.焙干)、藿香叶、甘草(炙)、黄蓍(去苗),各一两;人参、茯苓(去皮.焙)、白术,各四两。
上为细末。
治小儿吐泻不止,不进乳食,常服调胃进食。
每服一钱,入盐点服,或用水七分盏,煎五分,温服。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扁豆(蒸熟,焙干)藿香叶甘草(炙)黄耆(去苗)各30克人参茯苓(去皮,焙)白术各120克上为细末。
治小儿吐泻不止,不进乳食。
每服3克,入盐点服;或用水150毫升,煎至l00毫升,温服。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人参半两,白茯苓半两,肉豆蔻半两,黄耆半两,甘草(炙)2钱。
疮疹不渴,脏寒下利。
上(口父)咀。
每服1钱,水半盏、加生姜5片,大枣1个,煎3分,乳母倍服。
大便不固,痘渐黑陷,小儿乳母同服。
《医部全录》卷四九四白茯苓(去皮)1两,人参1两,白术1两,白扁豆(蒸熟,焙干)半两,甘草(炙)半两,黄耆(去芦)半两,藿香叶半两。
上为细末。
调脾胃,进乳食。
主小儿吐泻不止。
每服1钱,盐汤点服;或用水7分盏,煎至5分,温服亦可。
《医方类聚》卷二四四引《澹寮方》白茯苓(去皮)1两,人参(去芦)1两,白术1两,甘草(炙)半两。
上为末。
和胃调心,怡神养气。
主小儿诸疾。
每服1钱,盐汤调服;或(口父)咀,加生姜、大枣水煎尤妙,常服。
《医方类聚》卷二四三引《局方》人参(去芦)1两,白术(炒)1两,茯苓(白者去皮)1两,枳壳半两(去瓤,麸炒黄)。
上为细末。
宽胸膈,消食。
主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枣子1个,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魏氏家藏方》卷五有时候人们往往会莫名其妙的感觉自己情绪烦躁,无来由的发火等,这是脏腑中需要调理的征兆。
中药方剂可以温和的梳理潜藏在我们身体中的各种负面元素,使得我们心情变得平静。
四君子汤的剂量功效与作用

四君子汤的剂量功效与作用
四君子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四味药物组成,具有调和脾胃、益气健脾的功效。
在中医临床中,四君子汤常被用于治疗脾胃气虚引起的症状,如食欲不振、乏力、腹胀、脾胃虚弱等。
接下来将介绍四君子汤的剂量、功效及作用。
剂量
四君子汤的剂量一般是根据患者体质和具体病情而定,通常成人每次服用10
克左右,水煎服。
如果患者体质虚弱或病情较轻,剂量可适当减少;如病情较重或体质偏虚,剂量可适当增加。
在实际应用中,建议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四君子汤,以确保剂量合适、疗效明显。
功效与作用
1.益气健脾:四君子汤主要功效之一是益气健脾,能够增强脾胃功能,
促进食物消化吸收,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特别适用于脾胃气虚引起的腹胀、泄泻等情况。
2.调和脾胃:四君子汤中的人参、白术、茯苓都具有调和脾胃、健脾
益胃的作用,可以增加体内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改善脾胃失调引起的不适症状。
3.增强体质:长期服用四君子汤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助于
提升机体抵抗力,减少感冒、疲劳等疾病的发生。
4.补益气血:四君子汤中的人参、白术等药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可以补益气血,调和气机,有助于改善体质虚弱引起的症状,如乏力、头晕等。
综上所述,四君子汤是一味经典的中药方剂,具有益气健脾、调和脾胃、增强
体质、补益气血等多重功效。
在使用时需遵循医师的建议,合理掌握剂量,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如果有不适症状或过敏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就医诊治。
四君子汤配方功效与主治

四君子汤配方功效与主治
四君子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由人参、白术、茯苓和甘草四味草药组成。
它在中医临床中应用广泛,具有调和脾胃、补脾健胃、益气固表等功效,适用于脾胃气虚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乏力无力等症状。
以下是四君子汤的配方功效与主治:
配方
•人参(6克):补中益气,健脾益胃,增强体力和免疫力。
•白术(9克):健脾温中,除湿止泻,益气健脾。
•茯苓(9克):利水渗湿,健脾益肾,清心安神。
•甘草(6克):调和诸药,缓和药性,健脾解毒。
功效与主治
四君子汤具有以下功效和主治作用:
1.益气健脾:四君子汤中的人参、白术和甘草具有益气健脾的作用,
可调和脾胃气机,增强消化吸收功能,改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2.固表缩肌:四君子汤对于气虚引起的慢性腹泻、乏力等有一定的缩
肌固表作用,能改善体质虚弱者的体力和精神状态。
3.调理情绪:茯苓作为安神药,可以缓解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有
平复心神的作用,有助于提升整体健康状态。
4.增强免疫力:四君子汤中的人参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长期服用
可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感冒、咳嗽等疾病的发生。
总体来说,四君子汤是一味具有调和脾胃、补脾健胃、益气固表等功效的经典中药方剂,适用于脾胃气虚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乏力无力等症状,对于调理肠胃功能、提升免疫力、改善体质虚弱具有一定的疗效。
以上内容为四君子汤配方功效与主治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医名方:四君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名方:四君子汤的功效与作用四君子汤,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基本中草药为主的古方剂,主治脾胃气虚。
该方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後世众多补脾益气方剂多从此方衍化而来。
临床应用以面白食少,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辨证要点。
四君子汤是从《伤寒论》中的“理中丸”脱胎,把原方中秉性燥烈的干姜去掉,换成了性质平和的茯苓,由驱除大寒变成温补中气。
方中只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不热不燥,适度施力,从了“君子致中和”的古意。
四君子汤是著名古方剂,也因此有专门介绍的同名图书出版。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异名】白术汤(《圣济总录》卷八十)。
【分类】补益剂-补气【组成】人参(去芦)(10克)白术(9克)茯苓(去皮)(9克)炙甘草(6克)【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
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该方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气虚者。
)【用法】上为细末。
每服(15克),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候;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现代用法:水煎服)。
【禁忌】斟酌。
【化裁】若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胸膈痞满者,加枳壳、陈皮以行气宽胸;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以宁心安神;兼畏寒肢冷、脘腹疼痛者,加干姜、附子以温中祛寒。
【附方】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保元汤【附注】该方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后世众多补脾益气方剂多从此方衍化而来。
临床应用以面白食少,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辨证要点。
该方与理中丸比较,两方均用人参、白术、炙甘草以补益中气,仅一药之别,而功能相异。
四君子汤配茯苓,功用以益气健脾为主,主治脾胃气虚证;理中丸用干姜,功用以温中祛寒为主,适用于中焦虚寒证。
方歌: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饵,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使。
煎法:每日一次至两次,饭前饭后均可,温饮。
⒈最好用带盖的砂锅或陶瓷锅,铝锅较差。
避免铁锅。
四君子汤的配方和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四君子汤的配方和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四君子汤是中医传统经典名方之一,由益气养血、健脾和胃的药物组成,具有
滋补强壮、调节身体功能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四君子汤的配方以及功效与作用。
配方
四君子汤主要由以下药物组成:
1.人参:人参为滋补圣品,是补气养血、健脾益胃的良药,能提高人
体免疫力,增强体质。
2.白术:具有健脾和胃、益气生津的功效,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
症状有明显疗效。
3.茯苓: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安神宁心的作用,有助于调
节体内水分平衡,缓解情绪波动。
4.甘草:甘草具有和中健脾、解毒止痛的功效,常用于协调各药之间
的作用。
功效与作用
四君子汤作为一种益气健脾的汤剂,主要功效与作用包括:
1.益气养血:四君子汤中的人参和茯苓能够补充气血,增强机体免疫
能力,改善体力状况,有助于提高人体抵抗力。
2.健脾和胃:白术和甘草有助于健脾和胃,增强消化功能,缓解脾胃
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3.调节水盐平衡:茯苓能够利水排湿,有助于调节体内水分平衡,减
少水肿现象,改善身体疲劳状态。
4.安神宁心:茯苓对神经系统有一定调节作用,能缓解焦虑、紧张等
情绪问题,增强心理抵抗力。
因此,四君子汤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调养身体、增强免疫力、改善脾胃功能
等方面,对于脾气虚弱、气血不足、产后虚弱等症状有良好的辅助疗效。
在药理作用与临床实践的结合下,四君子汤已成为中华传统医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一。
四君子汤加减方(四君子汤加减治寒湿)

四君子汤加减方(四君子汤加减治寒湿)四君子汤加减,四君子汤,中医药方名,有“天地补气血第一名方”之美誉。
四君子汤源于《和剂局方》,是养血柔肝、健脾胃益胃、清脑镇定、防癌降血糖、提高免疫力、缓解疲劳、恢复元气、提高男人与女人功能的经典名方。
四君子汤交互就是指在四君子汤的基本上依据辨证提升或降低中药材构成,已做到医治疾患的预期效果。
1、人参提取物可使细胞传代次数增加,延长细胞寿命,从而使人寿命延长。
2、人参皂甙对人体的各种机能衰退都有防治作用。
3、药物名称四君子汤加减药物组成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蝉蜕,僵蚕,乌梅。
4、白术归脾、胃经,能温补中气、培补脾胃、燥湿利水、固表止汗、益气安胎。
5、现代研究发现,方中君药人参含有12种以上的人参皂甙,还含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多种氨基酸、胺类和维生素等。
6、临床疗效共治疗20例,结果获治愈者16例,占80%;好转者4例,占20%。
7、四君子汤加减是指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根据辩证增加或减少中药组成,已达到治疗疾病的实际效果。
8、四君子汤由人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等四味中药组成。
9、甘草归心、肺、脾、胃经,能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10、临床应用中,凡脾胃气虚之症如慢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均可配合应用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加减方1、另用三七粉与冰片1的比例打成粉,制成胶囊,每次3克,每日2次,以米汤水送服。
2、慢性鼻炎久不愈四君子汤加玉屏风散。
3、老年人漏尿水野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茯苓5克,炙甘草5克。
4、漏鼻水党参2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
5、黄芪30克,川芎8克,桂枝5克,老姜30克。
6、莪术30克,三棱30克,川牛膝15克。
7、小便不通利车前草,整株新鲜的100克,配合泽泻50克三高与小便不通利大黄15克草决明30克泡水喝。
8、产后尿潴留党参2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3克。
四君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四君子汤的功效与作用四君子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由人参、白术、茯苓和甘草四味药材组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
四君子汤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其中包括调理脾胃、益气养血、健脾养胃、安神补脾等。
1.调理脾胃:四君子汤主要由人参和白术组成,这两味药物都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
人参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加消化酶的分泌,改善脾胃功能,有助于消化吸收。
白术可以增加胃肠的运动性,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因此,四君子汤可以帮助调理脾胃功能,缓解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等问题。
2.益气养血:四君子汤中的人参能够提升人体的气血水平,通过增加人体的气血循环,改善机体的供氧供血状况,增加红血球的数量,提高血液的营养供应能力。
同时,白术、茯苓和甘草都具有温暖脾胃、益气养血的功效,可以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气血的产生和流通。
因此,四君子汤可用于治疗气血不足、营养不良等症状。
3.健脾养胃:4.安神补脾:四君子汤中的甘草具有平和安神的作用,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增加大脑皮质的兴奋性,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焦虑等神经系统相关疾病。
同时,四君子汤中的人参、白术和茯苓都具有温和的滋补作用,能够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改善机体机能,有助于增强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除了以上主要功效与作用外,四君子汤还有其他一些辅助作用,如增加人体的抗疲劳能力、改善营养不良引起的面色苍白、乏力等状态,缓解压力所致的情绪不稳定等。
此外,四君子汤还可以辅助治疗一些其他机体系统的疾病,如贫血、风湿性关节炎、虚寒体质等。
总之,四君子汤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的中药方剂,主要通过调理脾胃、益气养血、健脾养胃和安神补脾等作用来改善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但需要注意,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适应能力有所差异,在应用时应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的指导进行使用。
四君子汤加减大全

四君子汤加减大全四君子汤是中医中常用的经方之一,由四味药物组成,具有补脾、益气、健脾胃的功效,适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食欲不振、乏力、倦怠等症状。
在临床应用中,四君子汤可以根据具体病情做出加减,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基本组成1.炙甘草:具有和胃、降逆的功效,有助于增强四君子汤的药效。
2.茯苓:主要作用是利水渗湿,有助于改善脾胃湿气重的状况。
3.白术:有补脾固气、健脾益胃的作用,是四君子汤中的主药之一。
4.人参:补气养血,增强体质,对脾胃气虚引起的脘闷、食欲不振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加味增味1.麦冬:滋阴润肺、清热生津,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口干舌燥、消化不良等症状有辅助作用。
2.熟地黄:滋阴补血,适用于气虚血亏、面色苍白、乏力无力等症状。
减味1.茯苓:减少茯苓的剂量,防止药物过于寒凉引起脾胃虚寒的情况。
2.人参:根据不同的体质情况,适量减少人参的用量,避免药物刺激引起不适。
适用症状1.食欲不振、胃脘胀满、腹胀等脾胃气虚证患者。
2.孕妇产后体虚、产后乳少、产后湿热等症状适用四君子汤加减。
3.脾胃虚寒型腹泻、泄泻、消化不良等症状。
饮用方法1.将药材配比按照医师指导的剂量配好。
2.将药材加水煎煮后取汁,每次服用适量。
3.饭前空腹或餐后半小时服用为佳,建议早晚各服用一次。
注意事项1.食疗中药方需因人而异,服用前最好咨询中医医生或药师。
2.在选择四君子汤加减时,根据个人体质、病症情况,避免不当用药。
3.不宜长期大量服用四君子汤加减,避免导致药物依赖。
总之,四君子汤作为常用的中医药方,在治疗脾胃气虚相关疾病时有一定的疗效。
在选用药物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作出合理的加减,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需注意服药方法和注意事项,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减四君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加减四君子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看起来并不怎么好看,但是加减四君子汤却有很多的功效,下面就来看看吧。
【处方】
白扁豆(蒸熟.焙干)、藿香叶、甘草(炙)、黄蓍(去苗),各一两;人参、茯苓(去皮.焙)、白术,各四两。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小儿吐泻不止,不进乳食,常服调胃进食。
【用法用量】
每服一钱,入盐点服,或用水七分盏,煎五分,温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
白扁豆(蒸熟,焙干)藿香叶甘草(炙)黄耆(去苗)各30克人参茯苓(去皮,焙)白术各120克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小儿吐泻不止,不进乳食。
【用法用量】
每服3克,入盐点服;或用水150毫升,煎至l00毫升,温服。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处方】
人参半两,白茯苓半两,肉豆蔻半两,黄耆半两,甘草(炙)2钱。
【功能主治】
疮疹不渴,脏寒下利。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
每服1钱,水半盏、加生姜5片,大枣1个,煎3分,乳母倍服。
大便不固,痘渐黑陷,小儿乳母同服。
【摘录】
《医部全录》卷四九四
【处方】
白茯苓(去皮)1两,人参1两,白术1两,白扁豆(蒸熟,焙干)半两,甘草(炙)半两,黄耆(去芦)半两,藿香叶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调脾胃,进乳食。
主小儿吐泻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1钱,盐汤点服;或用水7分盏,煎至5分,温服亦可。
【摘录】
《医方类聚》卷二四四引《澹寮方》
【处方】
白茯苓(去皮)1两,人参(去芦)1两,白术1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和胃调心,怡神养气。
主小儿诸疾。
【用法用量】
每服1钱,盐汤调服;或(口父)咀,加生姜、大枣水煎尤妙,常服。
【摘录】
《医方类聚》卷二四三引《局方》
【处方】
人参(去芦)1两,白术(炒)1两,茯苓(白者去皮)1两,枳壳半两(去瓤,麸炒黄)。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宽胸膈,消食。
主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枣子1个,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魏氏家藏方》卷五
有时候人们往往会莫名其妙的感觉自己情绪烦躁,无来由的发火等,这是脏腑中需要调理的征兆。
中药方剂可以温和的梳理潜藏在我们身体中的各种负面元素,使得我们心情变得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