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民网》与《凤凰网》雾霾新闻报道的异同点
十八届四中全会网络专题报道对比分析——以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为例

面 明 显享 有 比新 浪 网和凤 凰 网 更大 的权 利 , 集中 又 具有 权威 性 , 它 在 受 众 中的威 信 和说 服 力也 更 强 。新 浪 网对 网络 新 闻的 整 合能 力
更 胜 一筹 , 新 浪 网在 四中 全 会专 题 中完 美的 整合 各 家媒 体报 道 , 为 广大 网民提供 了更加 广泛综 合全 面的新 闻信息 。
右侧 是 黄色 的 党徽 , 凸 显人 民 网官 网 的庄 重和 肃穆 , 与 四中 全 会的 解 读 的信 息多 起来 ,2 8 日发 布 全会 《 决 定》 , 解读 《 决 定 》成为 媒 主题 吻合 。 体 接下来 的报 道重点 。 3 、 专题报 道互动 分析 凤 凰网 的栏 头 以白色作 为底 色 , 地图作 为主 要 的视 觉因素 居于 栏 头 的右 半部分 , 主题 命名 为 “ 依法 治 国” , 体现 了这 次会 议的 主要 新 浪网 发挥 新 浪微 博 的特 长在 专 题 的设计 中融入 了 政务 微 博 议题 , 也更 加突 出了四中 全会主题 的历 史意义与 其重 要地位 。 和 网 民进 行互动 , 人 民网则 设立 了微 博热议 板块 来与 用户进 行网 络 相 比起 来 , 新 浪 网略显 低调 , 栏头 设计 并无 特点 , 以会 议名 称作 互 动 , 凤 凰 网则 比较传 统简 洁 , 在 最下 方设 置网友 评论 专区 , 来供 广 为主题 名称 , 白底蓝 字 , 简 要表明 全会召开 的时 间和地点 。 大 网 民对 事件进 行评论 , 跟随 事件进 程 。 2 、 版 面 布 局 三、 网络专题 报道 的专题 策划思 路比较 人民、 凤凰 、 新 浪 三 家网 站十 八届 四 中全 会新 闻专题 的 总体 结 网络 新 闻专题 针对会 议 新闻 的即 时性进 行信 息整合 工作 , 三 大 构 非 常相似 , 三 家网站都 均为 “ 日 ”式 结构 , 相 比较 而言 , 人 民网和 网 站 一 方 面为 日 寸 效 性 强 的滚 动 新 闻预 留 了版 块 , 如新浪 “ 最 新 消 凤 凰 网 版式 更加 多 元 , 生动 形象 , 而 新 浪网传 统 的纵 向 两栏 走势 结 息 ” 、 人 民网 “ 各方 动态 ” 、 凤凰网 “ 最 新报 道 ” ; 另一 方 面又 做了 各 构, 则 更富有层 次感 , 易于 受众阅读 。 种 各样 的深 度策 划 , 这种 策划 思路 可 以体现在 他们 的报 道 内容和栏 完 整 的专 题报 道 要包 含 三个 层次 的 信 息 : 核 心 信 息、 周边 信 息 目编排上 。 和辐 射 信息 。从 总体 上 看 , 人 民网严 肃 、 稳重, 内容 全面 ; 凤 凰 网版 以人 民网 的策 划思路 为 例 , 可 以看 出人 民网 的策划 就是 一条舆 面要 素 多元 丰富 , 突 出言 论解 读 信 息 ; 而 新 浪网 着 力求稳 、 求实 , 保 论 引 导设 置网 民议 程 的思 路 : 史料 回顾 部 分对 法 治事 件 、 成 就 展示 持其一 贯的稳 定务 实的商业 网站作风 , 迎 合受众 的阅读 习惯 。 和 相 关资 料 的报道 丰富 了网 民对 四 中全 会 的各项 知识 的 增进 和 了 3 、 报 道 单 元 解, 便 于营 造 了解 四 中全会 依 法治 国 主题 的心 理氛 围 ; 策划 活 动是 人 民网 报道 单 元 分为 七个 层 次 : 标题 ; 正文; 相关 专题 ; 热 门标 引 导舆 论 的最 好形 式 , 人 民网 专题 在 互动 上采 用微 话题 讨 论 , 重点 签; 留言 ; 点 击排 行榜 ; 推 送报 道 。凤 凰 网报 道单 元 分为 五个 层 次 : 突 出 了网 民对 国 家治 理 , 依法 治 国的 看法 , 在 互动 中产 生一 种 优势 标题; 正文; 标签 ; 推 荐信 息 ; 评论 。新 浪 网分 为七 个 层次 : 标题; 正 意见 , 进 而形成具 有权威 性的公 众舆论 。 文; 关键词 ; 相 关新 闻: 评论 : 微博推 荐 ; 推 送报道 。 与 之 相 比较 , 凤 凰网 在策 划 思 路上 和人 民 网整 体相 同, 因凤 凰 总 结 起来 , 三大 网站 的 报 道单 元 可 以 分 为五 个 层 次 : 标题 ; 正 网 重 评论 重 分 析 的 特点 , 故 在 评论 版 块 也突 出自 身 网站 的 评论 策 文; 关 键词 ; 相 关 信息 ; 评 论 。这 五个 层次 中 , 一至 三层 次 是报 道 单 划 。 元 的 核心 , 需 要特 别 指出 的是 在 第四 层次 相关 新 闻部 分 , 编辑 往 往 新浪 网本身 并无 自主 采写 新闻 的能 力 , 其报 道 内容基 本上 是 跟 根 据 专题 报 道内 容类 型 不 同而选 择 的链 接对 象 有所 不 同 。这 种 单 随 人 民网 的步 伐 , 在某 种程 度 上 , 更印 证 了主流 媒体 的 话题 为 新浪 元 式 的报 道方 式 , 紧紧 围 绕全 会 主题 提供 丰 富的 信息 , 而 且 通过不 网进 行新 闻策划产 生的议题 设置 作用 。 四、 研究 结论 及建议 同层 次来 呈现 这 些报 道 信息 , 使 受众 可 以按需 索 取 : 信 息需 求较 少 的 受体 只需 阅读基 本层 次 , 而需 求较高 的受 体则 可 以进 入较 深层 次 1 、 重视 独 家策划 , 以策划打 造 内容 优势 进 行阅读 。 通过 比较三大 网站 的十八届四 中全会 专题报道可 以发 现, 网络专 二、 网络专题 报道 的内容 比较 题除 了版面设计和页面色调等表现形 式有些差别外 , 在信 息内容 、 策划 1 、 专题 消 息 来 源 对 比 分 析 思路上都有 一定的相似 性, 内容同质化 问题严重 。网络 媒体 的差异化 人 民 网消 息来源 集 中于 自主采 写和 转载各 地方 日报 和机 关报 , 优势并没有 显现出来 , 原 因有二 : 一是在互联 网技术高度发 达的今天 , 新 浪 和凤 凰 网 消 息 主要 来 源 为人 民网 、 新华网、 中 国新 闻 网 、 新 京 完全独家的新闻报道很难发掘 ; 二是缺乏专题策划 的创新意识 , 在整合 报。 新闻方面 也没有根据 自己网站和专题 的特点形成创 新策略 。因此 , 必 对 比三家 网站 报道 来源之 后我 们会 发现 , 人 民网在 传播 新 闻方 须重 虫 家策划 , 以策划来打造内容优势 。 ( 下转第 7 7 页)
环境风险议题在报纸媒体中的报道框架——以《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对雾霾事件的报道为例

环境风险议题在报纸媒体中的报道框架——以《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对雾霾事件的报道为例环境风险议题在报纸媒体中的报道框架——以《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对雾霾事件的报道为例引言:新闻媒体作为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的重要渠道,扮演着监督社会和提醒公众的角色。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环境风险议题备受关注。
本文以《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对雾霾事件的报道为例,分析环境风险议题在报纸媒体中的报道框架,探讨如何全面、客观地呈现环境风险问题。
一、背景介绍和重要性阐述首先,文章会简要介绍雾霾问题的背景,包括其由来、影响和严重性。
通过数据统计和民众反馈,突出雾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强调环境风险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此外,还可以引用权威专家或相关研究数据,加深读者对环境风险的认识。
二、分析环境风险的原因接下来,文章会分析雾霾事件发生的原因。
这一部分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工业污染和排放:介绍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如工厂污染物排放、废水排放等,说明工业活动对雾霾形成的关键因素。
2. 交通尾气:着重介绍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机动车数量增加、交通拥堵等,指出交通尾气排放是雾霾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3. 生活污染和能源利用:说明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如燃煤取暖、机动车辆使用等,指出改善生活污染和能源利用方式是减轻雾霾问题的重要途径。
三、政府部门的应对举措和政策调整本部分主要关注政府部门对环境风险问题的重视和应对措施,重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环保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及政府出台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如加大排污处罚力度、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等,说明政府的态度和力度。
2. 加强监管和治理措施:介绍政府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执法力度、推进工业升级和绿色发展等,着重强调政府部门对环境风险问题的重视程度。
3. 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展示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和引导,包括研发环保技术、推动节能减排、鼓励可再生能源等,强调政府部门通过科技创新来解决环境风险问题。
我国新闻媒体雾霾天气报道的经验及启示

我国新闻媒体雾霾天气报道的经验及启示【摘要】我国新闻媒体在报道雾霾天气时,需要采取客观全面的方式,通过科普知识普及和舆论引导,提高公众风险意识。
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督与透明度,配合媒体的报道,减少信息不对称。
舆论监督可以促使政府更加负责任,推动环境管理机制的建立和改善。
结论指出应加强舆论引导,提高媒体报道质量,促进政府透明度,增强公众风险意识,建立良好环境管理机制。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保障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
【关键词】雾霾天气报道、新闻媒体、舆论引导、科普知识、政府监督、透明度、舆论监督、风险意识、环境管理机制。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我国面临着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
雾霾天气已经成为一个普遍而严重的环境挑战,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重要宣传和监督力量,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新闻媒体对于雾霾天气的报道方式,对公众的舆论引导,对科普知识的普及,对政府部门的监督与透明度,以及对舆论监督的作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探讨我国新闻媒体在雾霾天气报道中的经验及启示,不仅有助于加强舆论引导和提高舆论监督的效果,也有助于促进公众的环境意识和政府部门的环保工作。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进一步探讨相关议题。
2. 正文2.1 媒体报道雾霾天气的方式媒体报道雾霾天气的方式应该准确客观,避免夸大或歪曲事实,尽可能提供详实的数据和科学分析。
在报道中应该注重公众的健康安全,引导公众正确应对雾霾天气,避免产生不良情绪和行为。
媒体在报道雾霾天气时可以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卫星遥感图像等,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雾霾情况和变化趋势。
媒体也可以开展专题报道、采访专家学者,加强舆论引导,提高公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应对雾霾天气的努力。
媒体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进行多样化宣传和信息发布,及时更新雾霾天气数据和预警信息,方便公众获取最新信息,有效应对雾霾天气带来的影响。
健康传播视角下网络新闻媒体空气污染报道研究——以新浪网和凤凰网的雾霾天气报道为例

健康传播视角下网络新闻媒体空气污染报道探究——以新浪网和凤凰网的雾霾天气报道为例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空气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要议题。
在这个背景下,网络新闻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成为了引领大众关注环境问题的主要渠道之一。
本文旨在从健康传播的视角出发,运用内容分析方法,以新浪网和凤凰网的雾霾天气报道为例,探讨网络新闻媒体在空气污染报道中的表达方式、角度和关注点,以及对大众健康的影响。
一、报道内容与表达方式通过对新浪网和凤凰网的雾霾天气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我们发现两家媒体在报道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新浪网以更加客观、科学的方式报道了雾霾现象的发生、来源、成因以及科学防护方法等相关信息。
凤凰网则在报道中重视突出雾霾天气对人们生活和健康的影响,以感人、故事化的方式引发读者的共鸣。
在表达方式上,新浪网以文字、图片和统计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了雾霾天气的严峻程度和趋势变化。
凤凰网则通过大量的图片和视频报道,直观地展示了雾霾天气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健康危害。
二、报道的角度和关注点通过对报道角度和关注点的分析,我们发现新浪网和凤凰网在报道雾霾天气时,侧重点并不完全相同。
新浪网主要关注雾霾天气的成因和解决方法,呼吁大众加强环境保卫意识,乐观参与改善空气质量的行动。
而凤凰网更加突出了雾霾天气对人们健康的恐吓和社会问题,报道中强调了政府、社会和个人的责任。
此外,凤凰网的报道还更倾向于深度调查报道,通过采访受雾霾天气影响的人们的真实故事,展示了雾霾天气对他们生活的影响,并呼吁大众加入环保行动。
这种故事化的报道更容易引起大众关注,激发大众对雾霾问题的照顾和行动。
三、对大众健康的影响网络新闻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对大众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报道雾霾天气的健康危害和防护措施,新浪网和凤凰网引发了大众对空气污染问题的重视。
新浪网通过科学的报道方式,提供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好用建议,援助大众熟识到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并促使他们实行乐观行动改善家庭和个人的生活环境。
中国主流报纸雾霾报道的框架构建——基于《人民日报》2006年至2013年报道的内容分析

中国主流报纸雾霾报道的框架构建——基于《人民日报》2006年至2013年报道的内容分析中国主流报纸雾霾报道的框架构建——基于《人民日报》2006年至2013年报道的内容分析引言:近年来,中国频繁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健康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作为中国最大的主流报纸,《人民日报》在过去的几年中对雾霾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报道。
本文将通过对《人民日报》2006年至2013年的报道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主流报纸雾霾报道框架的构建。
一、雾霾报道的背景和前沿知识1.1 雾霾的定义和特征在报道雾霾问题之前,《人民日报》先对雾霾问题进行了基本的介绍和定义。
雾霾是由大气污染物在一定气象条件下聚集形成的沉浮在空气中的细小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极大威胁。
1.2 雾霾对健康的影响《人民日报》关注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报道了雾霾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等的不良影响。
这些报道旨在提醒公众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增强健康意识。
1.3 雾霾与环境问题的关联此外,《人民日报》还关注到雾霾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介绍了雾霾对水体、土壤和植物生长等的不利影响。
这表明《人民日报》将雾霾问题与环境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环保的重要性。
二、雾霾问题的原因分析2.1 工业排放的影响《人民日报》报道了工业排放和工业发展不平衡导致了雾霾问题的严重化,呼吁加强环境监管和规范工业排放行为。
2.2 交通尾气排放除工业排放外,交通尾气排放也是雾霾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人民日报》在报道中提到了私家车辆的快速增长,强调了合理配套的公共交通系统建设的重要性。
2.3 煤炭和能源结构问题煤炭的大规模使用极大地加剧了雾霾问题,《人民日报》在报道中从能源结构的角度分析了煤炭问题,提出要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
三、应对雾霾的措施和行动3.1 加强监管和立法《人民日报》报道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雾霾治理力度的决心,介绍了一系列对环境污染行为进行处罚和打击的措施。
浅谈地方党报时政新闻如何创新

2018.8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报纸研究【作者简介】蔺凛,西安晚报编辑。
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兴起,传统媒体受到巨大冲击,“环球同此凉热”,党报也不例外。
针对融媒体时代的新生态、新格局、新困境,地方性党报要实现更好的发展,就要担负起引导主流舆论和主流价值的重任。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1]在信息纷扰的时代,人人都成为自媒体,但各种假新闻也层出不穷、谣言满天飞、标题党屡见不鲜。
要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宣传工作,就需要党报发出权威声音,铁肩担道义,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而地方性党报要提高新闻宣传的“四力”,做好时政新闻是关键,因为时政新闻代表着党和政府的权威声音,也是党报权威性的体现。
虽然现今时政报道的模式、内容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还存在着报道方式僵化、内容空泛、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关联不大等问题。
如何让时政新闻“风景这边独好”,需要地方党报积极创新。
所谓时政新闻,是关于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报道,具有较强的新闻性,信息量丰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大多数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人们常说,“大事看党报”,而这些“大事”就多以时政报道的形式呈现在众人面前。
[2]融媒体时代,地方党报的时政新闻如何创新,既接地气又具有权威性,要实现以下几点:首先,内容上要做到硬新闻变软、大新闻变小时政新闻多是关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或地区重大事件的报道,内容上自然“高大上”、“全而平”。
但时政新闻不仅要“仰望星空”,也需要“脚踏实地”,把题材严肃的新闻“做软”,从“小视角”解读,润物细无声。
挖掘民生内涵,显示人文关怀,体现百姓诉求,“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
2019新闻非连续文本主观题—比较、侧重类

(2)雾和霾有什么不同。 ①成分不同:雾由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霾由浓度较 大、直径很小的烟、尘等颗粒组成 ②湿度不同:雾空气中相对湿度大于95%;霾空气相对湿度 小于80%, (雾的相对湿度比霾大) ③能见度不同:雾水平能见距离低于1千米;霾水平能见距 离一般在10千米以下,(雾的能见度比霾低) ④视觉不同:雾給人朦胧飘渺的感觉;霾給人不甚透明的 感觉。(雾的颜色比霾通透)
(5)关注图文互补。在较多的非连续性文本中,图画和 文字呈现出一种互补关系,缺一不可。如:游览图有方向、 图例、比例尺;产品使用说明书中有文字又有图例。阅读 这类非连续性文本时,不仅要关注文字叙述的信息,更要 关注图画暗示的信息,以及图文结合所要揭示的信息。要 关注图标、箭头等标注,有顺序地观察,有耐心地观察 (考的就是心态),有重点地观察,边读边标注有关信息, 与文本进行全面对话,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6)关注同类信息,运用求同存异法和合并同类法进行 整合。
• 评分:0分 • 诊断: • 答非所问,没有对象;没有对比;没有锁对区域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 国家地理频道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的不同。(4分)2017年全国1 卷
• 评一评: •答:(1)中央:采用双语播出频道;四大主体内容,六 大主题时段的播出点;采用国际纪录片;频道化运营模式 •(2)美国:全球性的付费有线电视网;美国具有分级性; 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提供片源给国家地理频道,传送给 观众。 • 评分: 1分 • 诊断: • 过度答题:不加筛选,什么都答;答题区域没锁对 • 机械摘抄:不加整合,原封不动的引用文中的句子
【比较类】练习题2
• 在中国,餐厅内可以看到,“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多拿少 取请勿浪费”等提示节约的宣传语随处可见。为了提高就餐者的节 约意识,公司在各家餐厅都设计了营养标签,对菜品的营养成分 、适宜人群以及饮食禁忌予以标注,在就餐区域设置最新居民膳 食营养宝塔宣传,倡导健康、科学的生活理念,同时在就餐区域 张贴宣传提示语,提示大家勤拿少取,减少浪费。 • 在澳大利亚,若是1 0人以下的小型宴请,实行分餐制,每人吃自 己面前的那一份,故很少浪费。1 0人以上,往往采取自助式。这 种自助式有别于国内的自助餐,因自助餐所有食物都会堆放在外 面,而这种自助就餐方式,客人能见到的食物不多,且都是放在 游走于餐厅当中的侍者所托的托盘当中,因每次推出的菜不多, 且要吃完了再准备新的端上来,故大大减少了浪费。 •
《人民日报》雾霾报道分析(2016年)

《人民日报》雾霾报道分析(2016年)
李聿哲;曾永强
【期刊名称】《新闻知识》
【年(卷),期】2017(0)11
【摘要】本文以《人民日报》2016年雾霾报道为样本,总共搜集整理出47篇相关报道.《人民日报》作为我国传统主流媒体的代表,关于雾霾新闻的报道比较理智、全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雾霾新闻报道新的变化趋势.运用对比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研究雾霾新闻报道的报道数量、报道区域、报道体裁、报道主题等四个方面,来表现《人民日报》雾霾报道在2016年所呈现的变化,发现归纳其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总页数】6页(P37-42)
【作者】李聿哲;曾永强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广播新闻部支部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国雾霾问题的新闻话语研究(2006-2015)——基于对《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雾霾报道的比较 [J], 欧阳静美
2.主流报纸对雾霾报道的框架建构——以《人民日报》2010年至2014年的雾霾报道为例 [J], 王欣
3.塑造新时代的奋斗者群像--融合传播环境下《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分析 [J], 路畅
4."中国军人"媒介形象的建构
——基于《人民日报》2009~2018年报道分析 [J], 蔺梦璇
5.《人民日报》2020年度外资企业报道分析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人民网》与《凤凰网》雾霾新闻报道的异同点
胡丽;王睿
【期刊名称】《社会科学前沿》
【年(卷),期】2018(007)007
【摘要】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发展,雾霾天气逐渐严重,并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2015年由柴静执导的一部关于雾霾调查报道的纪录片——《穹顶之下》,突然闯入大众视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雾霾带来的影响以及防治方法。
政府从
顶层设计的角度,加大环境保护理念的宣传力度,同时推出适宜的应对政策与措施,而媒体也逐渐参与到“全民抗霾”的行动中。
本文以《人民网》和《凤凰网》两个网站为研究对象,以“北京雾霾”为关键词,搜索出两个网站在2016年关于“北京雾霾”的新闻报道,并以词为研究样本,从消息来源、报道内容、报道体裁、报道数量、报道偏向五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目的是梳理出两个网站在此类报道中的共性及差
异性并在文章的最后提出关于此类报道的可行性意见。
【总页数】11页(P1061-1071)
【作者】胡丽;王睿
【作者单位】[1]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南昌;[1]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
传播学院,江西南昌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
【相关文献】
1.十八届四中全会网络专题报道对比分析——以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为例 [J], 陈秋旭;
2.十八届四中全会网络专题报道对比分析——以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为例 [J], 陈秋旭
3.人民网会议新闻报道浅析 [J], 程颖;刘冰;
4.北京首次启动雾霾红色预警中外新闻报道差异分析--以BBC和人民网相关报道为例 [J], 刘珂
5.言语社区理论视角下"雾霾"新闻报道分析——以中国日报网和人民网(2014—2017)为例 [J], 项蕴华; 顾雪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