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产科名词解释

产科名词解释

产科名词解释
产科是妇产科学的简称,也叫助产学或妇产医学,是研究妇女在怀孕、分娩及产后时的生理、病理、心理特点以及对其进行管理和治疗的学科。

产科主要包括妇科和产科两个方面。

妇科是研究女性生殖器官和相关疾病的学科。

其中一些重要的妇科名词包括:
1. 子宫:女性的生殖器官之一,负责储存和孕育胎儿。

2. 卵巢:女性的生殖器官之一,负责产生卵子和女性激素。

3. 阴道:连接子宫和外部生殖器的通道。

4. 子宫颈:子宫的下部,负责连接子宫与阴道。

5. 乳腺:女性乳房中产生和分泌乳汁的组织。

产科涉及到孕产妇的各个方面,其中一些重要的产科名词包括:
1. 怀孕:指胚胎在子宫内发育的过程。

2. 分娩:指胎儿从子宫内经阴道出生的过程。

3. 产前检查:分娩前对孕妇进行的身体检查,以确保母婴的健康。

4. 剖腹产:通过手术切开腹部,将胎儿取出的分娩方式。

5. 产后护理:分娩后对产妇及新生儿的监护、护理和康复处理。

以上仅是产科领域中的一些常见术语和名词,实际上产科是一个非常广泛且复杂的学科,涉及到众多的疾病、技术和治疗方法。

妇产科名词解释

妇产科名词解释

1 胎盘早剥:妊娠20周以后或分娩,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

2 足月妊娠: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周间分娩。

3 异位妊娠: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着床发育者。

4 脐带脱垂:胎膜以破,脐带脱出于胎先露的下方,经宫颈进入阴道内,甚至经阴道显露于外阴道部。

5 先兆流产:出现少量的阴道流血,下腹阵痛,妇科检查: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

6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是目前我国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

7 前置胎盘:胎盘正常附着子宫体的前壁,后壁或侧壁。

孕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口,其位置低于胎儿的先露部。

8 难免流产:指在先兆流产的基础上,阴道流血增多,腹痛加重,或出现阴道流液。

9 足月小样儿:胎龄已足月而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

10 胎膜早破:是指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是分娩期常见的并发症。

11 稽留流产:指胚胎或胎儿死亡后滞留在宫腔内未自然排出者。

12 羊水过多:妊娠期间羊水超过2000ml者。

13 习惯性流产:是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

14 足月儿:胎龄满37周至不足42周,身长大于45,体重大于2500克的新生儿。

妇产科名词解释

妇产科名词解释

妇产科名词解释
胎方位: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为胎方位。

胎产式: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称胎产试式。

流产:是指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

早产: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之间分娩者称早产。

过期妊娠:凡平时月经周期规律,妊娠达到或超过42周尚未分娩者,称过期妊娠。

异位妊娠:如果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俗称宫外孕。

前置胎盘:若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

胎盘早剥:妊娠20周以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者称胎盘早剥。

异常分娩:影响分娩的四个因素——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发生异常及四个因素相互不能适应,而使分娩进程受到阻碍,称异常分娩。

产褥期: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间,称为产褥期,通常为6周。

产褥病率:!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每日用口表测量体温4次,有2次≥38℃则为产褥病率。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间质和腺体)出现在子宫以外的部位时,称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简称内异症。

子宫腺肌病:当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称为子宫腺肌病。

侵蚀性葡萄胎:指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局部,少数转移至子宫外。

是继发于葡萄胎之后,具有恶性肿瘤行为,其恶性程度较低,多数仅造成局部侵犯。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由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而无气质性病变存在。

妇产科名词解释大全

妇产科名词解释大全

2.卵巢周期:从青春期开始到绝经前,卵巢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周期性变化称卵巢周期。

3.卵泡闭锁:卵巢的绝大部分卵泡不能发育成熟,它们在卵泡发育的各阶段逐渐退化,退化的卵泡称为闭锁卵泡,这个过程称为卵泡闭锁。

4.生长卵泡:卵泡基底膜附近的梭形细胞形成两层卵泡膜,即卵泡内膜与卵泡外膜,这时的卵泡称生长卵泡。

5.排卵:卵细胞和它周围的细胞一起被排出的过程称排卵。

7.顶体反应:当精子与卵子相遇,精子顶体外膜破裂,释放出顶体酶,称顶体反应。

8.假性糜烂:由于宫颈鳞柱状上皮交接部外移,宫颈表面出现糜烂面,称假性糜烂9.胎儿-胎盘单位:妊娠期甾体激素的合成由胎儿胎盘共同完成,称为胎儿-胎盘单位10.胎盘血管合体膜:为胎盘内进行物质交换的部位,是由合体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基底膜、绒毛间隙、毛细血管基底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五层组成的薄膜。

11.高危儿:a.孕龄<37周或≥42周;b.出生体重<2500g;c.小于孕龄儿或大于孕龄儿d.出生后一分钟内Apgar评分0-3分;e.产时感染f.高危妊娠产妇的新生儿g.手术产儿h.新生儿的兄姐有严重的新生儿病史或新生儿期死亡等12.胎势: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

13.纵产势: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平行14.斜产势: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交叉呈角度15.横产势: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垂直16:早期妊娠:妇女于妊娠早期出现头晕、乏力、嗜睡、流泪、食欲不振或厌油腻、恶心、呕吐等现象17: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孕晚期,孕妇若较长时间取仰卧姿势,由于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雪量及心搏出量减少,出现的低血压状态。

19.分娩:妊娠满28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直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

20.足月产: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间分娩21.早期流产:流产发生于妊娠12周前者22.过期产:妊娠满42周及其后分娩23.缩复作用:每当宫缩时子宫体部肌纤维短缩变宽,收缩之后肌纤维又重新松弛,但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长度,经过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这种现象称~ 24.软产道:由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及骨盆底软组织构成的管道25.复位:胎头娩出后为使胎头与胎肩恢复正常关系,胎头枕部向左旋转45度称~ 26.先兆临产:分娩发动之前,孕妇出现一些预示不久将临产的症状称~27.前羊水:在胎先露部的羊水量不多约100ml称~28.潜伏期延长:潜伏期最大时限为16小时,超过者为~29.活跃期延长:超过8小时为~30.临产:有规律并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或以上,间隔5~6分钟左右,同时伴随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

妇产科名词解释重点

妇产科名词解释重点

妇产科名词解释重点一、什么是妇产科?大家应该都知道,妇产科这个名字就有点“妈妈”的味道吧,毕竟专门解决女性朋友们和宝宝相关的问题。

听着有点复杂,其实它就是解决女性生育、怀孕、分娩、产后恢复等一系列问题的学科。

对了,妇产科不仅仅是怀孕和生孩子的地方哦,做检查、治疗各种妇科疾病的也有它的身影。

咱们说,女人一辈子少不了几次和妇产科的“亲密接触”,不管是常规的妇科检查,还是怀孕后的产前检查、分娩,甚至是一些妇科的手术,都离不开这个科室的帮助。

想想看,一个医院里,妇产科无疑是最“热闹”的地方,哪个医生每天下来的笑脸都能引发不少期待。

别看平时医生冷冰冰的,遇到怀孕的妈妈们,那个温暖和蔼,简直让人想给她们比个心!二、常见的妇产科名词1.产前检查这个词大家一定都听过吧!就是在你怀孕期间,去医院做一些检查,确保肚子里的宝宝发育正常,妈妈身体也没问题。

其实就是给自己和宝宝“做个体检”,放轻松,别紧张,反正你做的这些检查,医生会帮你确保宝宝一切都好。

常规的检查有B超、血常规、尿常规、胎心监测这些,都是为妈妈和宝宝的健康着想的,放心,医生会把这些当成日常工作一样来做,没啥好担心的。

2.剖宫产说到这个,很多妈妈可能会一头雾水。

其实就是一种通过手术方式来帮助宝宝“出来”的方法。

简单来说,剖宫产就是医生通过切开腹部和子宫,把宝宝取出来。

如果某些情况,比如宝宝不正、妈妈的身体条件不允许自然分娩,就得“动刀”了。

不过呢,大家别怕,这不是灾难片,手术非常常见,技术也很成熟,很多宝宝都是在这“剖宫产”的方式中顺利出生的,妈妈和宝宝的安全最重要。

别小看这过程,医生操作起来像是“流水线作业”一样,有一套行云流水的操作模式,放心。

3.妇科检查哈哈,这个大家可能都有点“羞涩”了吧,毕竟这检查就像是女性的“隐私检查”。

它是你检查自己身体健康的重要一步。

比如月经不规律,或者有一些不舒服的症状,妇科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预防得了,治疗好了。

不要小看这个检查哦,很多女性朋友常常忽视,结果小问题拖成大问题,最后后悔莫及。

妇产科名词解释

妇产科名词解释

妇产科名词解释一、名解1.子宫峡部:子宫体与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在非孕期长约1cm。

2.宫颈移行带区:宫颈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接部,分原始鳞柱交接部和生理鳞柱交接部。

3.月经: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排卵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4.卵巢周期(ovarian cycle):从青春期开始至绝经前,卵巢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周期性变化。

5.妊娠: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过程。

6.精子获能:精子顶体表面的糖蛋白被生殖道分泌物中的α、β淀粉酶降解,同时顶体膜结构中胆固醇和磷脂的比率和膜电位发生变化,降低顶体膜稳定性,此过程为精子获能。

7.受精:男女成熟生殖细胞结合的过程。

8.受精卵着床:受精后第6-7日晚期胚泡透明带消失后逐渐埋入并被子宫内膜覆盖的过程。

9.胎姿势(fetal attitude):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

10.胎产式(fetal lie)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

11.胎先露(fetal presentation)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

12.胎方位(fetal position)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

13.分娩妊娠满28周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到全部从母体娩出的过程。

14.早产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周期间分娩。

15.足月产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周期间分娩。

16.过期产妊娠满42周及以后分娩17.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宫腔内逼出的力量。

18.分娩机制(mechanism of labor)是指胎儿先露部随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进行的一连串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

19.衔接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为衔接。

20.假临产(false labor)宫缩持续时间短,且不恒定,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宫缩强度不增加。

宫缩不管部缩短,宫口不扩张。

夜间出现,清晨消失。

给予强镇静药物能抑制宫缩。

21.先兆临产(threatened labor)出现预示不久将临产的症状。

妇产科学名词解释大全

妇产科学名词解释大全

1.阴道穹隆:子宫颈与阴道间的圆周状隐窝,称为阴道穹隆,按位置分前,后,左,右4部分,其中后穹隆最深,与盆腔最低的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临床上可经此穿刺或引流。

2.子宫峡部: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称为~,在非孕期长约1cm,上端因解剖上狭窄,称为解剖学口;下端因在此处子宫膜转变为子宫颈黏膜,称为组织学口。

3.子宫下段:妊娠后子宫峡部变软,逐渐伸展拉长变薄,扩展成宫腔的一部分,临产后伸展至7~10cm,成为产道一部分,称为~,是产科手术学的重要解剖结构。

4.真骨盆(小骨盆):是胎儿娩出的骨产道。

5.月经: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6.排卵:卵细胞和它周围的卵丘颗粒细胞一起被排出的过程称为~。

7.围绝经期: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1年的时期。

8.受精:获能的精子与次级卵母细胞相遇于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

9.妊娠: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发育成长的过程。

10.母胎界面:胎儿血和母血不直接相通,之间隔有绒毛毛细血管壁,绒毛间质及绒毛滋养细胞层,构成~,有胎盘屏障作用。

11.胎膜:是由外层的平滑绒毛膜和层的羊膜组成。

12.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妊娠晚期仰卧位时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血量减少使血压下降,形成~。

13.早孕反应:在停经6个月左右出现畏寒·头晕·流涎·乏力·嗜睡·缺乏食欲·喜食酸物·厌恶油腻·恶心·晨起呕吐等症状,称为~。

14.黑加征(Hegar sign):阴道粘膜和宫颈阴道部充血呈黑蓝色,停经6~8周时,双合诊检查子宫峡部极软,感觉宫颈与宫体之间似不相连,称为~。

15.胎姿势:胎儿在子宫的姿势称为~。

16.胎产势: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称为~。

17.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称为~。

18.胎方位: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为~。

衔接名词解释妇产科

衔接名词解释妇产科

衔接名词解释妇产科妇产科,全称为妇产科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女性生殖系统和妊娠过程相关的疾病、医学技术和解决方案。

妇产科涉及了许多方面,包括妇科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妇科手术,不孕不育治疗,产科的孕期保健、分娩、产后护理等。

在妇科方面,妇产科医生是专门负责诊断和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医生。

他们会与妇女一起处理各种妇科问题,如月经问题、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疾病等。

妇产科医生通常使用各种妇科检查方法,如妇科检查、超声波检查、子宫腔镜检查等,以诊断和治疗妇科疾病。

妇产科还处理不孕不育问题,这是指夫妻长时间未能自然受孕的情况。

妇产科医生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内分泌检查、超声检查等手段来确定不孕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辅助生殖技术等,以帮助不孕夫妇实现生育愿望。

在产科方面,妇产科医生负责孕产妇的孕期保健、分娩、产后护理等。

他们监测孕产妇的孕期,确保母亲和胎儿的健康。

妇产科医生还负责处理产妇的分娩过程,包括自然分娩、剖腹产等。

产后,妇产科医生会提供产后护理和咨询服务,确保产妇身体恢复良好,并解答产后护理和哺乳等方面的问题。

妇产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与其他学科如内科、外科、影像学、检验医学等有紧密联系。

在诊疗过程中,妇产科医生通常需要与其他专科医生合作,如内分泌科医生、心脏科医生、胃肠科医生等,以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总之,妇产科学涉及了女性生殖系统和妊娠过程相关的疾病和医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妇产科医生在预防、诊断和治疗妇科疾病,解决不孕不育问题,以及孕产妇的孕期保健、分娩和产后护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子宫复旧:胎儿及其附属物娩出后的子宫,在产褥期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过程中称为子宫复旧。

2、恶露:产后随子宫蜕膜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组织经阴道排出称恶露。

3、妊高征:发生在妊娠20周后,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妊娠结束后迅即恢复正常的疾病。

4、早产: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之间(196-258日)分娩者5、产后出血:胎儿出后24小时内限道流血量超过500ml称产后出血。

1.不孕症:凡婚后有正常性生活而未避孕,同居2年未受孕者。

2. 黑加征(Herga’s sign):妊娠早期,双合诊检查宫颈变软,子宫峡部极软,感觉宫颈与宫体似不相连。

3. 子宫破裂:是指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于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发生的破裂。

是产科极其严重的并发症,对母儿的危害极大。

4.子宫胎盘卒中:胎盘早剥发生胎盘后血肿,血液积聚在胎盘与子宫壁之间,由于局部压力较大,血液浸入子宫肌层,致使子宫纤维发生分离、变性、断裂,甚至波及子宫浆膜层,使子宫表面呈紫蓝色瘀斑,即称子宫胎盘卒中。

5.Sheehan综合症:由于产后大出血、休克使垂体缺血坏死,患者出现闭经、无乳、第二性征衰退、生殖器官萎缩等低性激素水平及甲状腺素水平低下的一组症候群。

【名词解释】1、妇科学:是一门研究妇女在非妊娠期生殖系统的一切生理和病理改变并对其进行诊断和处理的医学科学。

2、产科学:是一门关系到妇女妊娠、分娩、产褥全过程,并对该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生理、心理、病理改变进行诊断、处理的医学科学,是一门协助新生命诞生的医学科学。

3、子宫峡部:指在宫体与宫颈之间形成的最狭窄的部分。

在非孕期长约1cm,其上端因解剖上较窄,称解剖学内口;其下端因粘膜组织在此处由宫腔内膜转变为宫颈粘膜,称组织学内口。

妊娠期逐渐伸展变长,形成子宫下段。

4、子宫附件:输卵管和卵巢合称子宫附件。

5、围绝经期: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

6、月经: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月经的出现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

7、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下丘脑分泌GnRH,通过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调控卵巢功能。

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对下丘脑-垂体又有反馈调节作用。

下丘脑-垂体-卵巢之间相互调节、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完整而协调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称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8、排卵:卵细胞和它周围的卵丘颗粒细胞一起被排出的过程称排卵。

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左右。

9、骨盆轴:连接骨盆各平面中点的假想曲线称为骨盆轴。

10、骨盆倾斜度:指妇女站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角度,一般为60度。

若骨盆倾斜度过大,影响胎头衔接和娩出。

11、生理缩复环:临产后,由于子宫肌纤维的缩复作用,子宫上下段的肌壁越来越厚,子宫下段肌壁被牵拉越来越薄。

由于子宫上下段的肌壁厚薄不同,在两者间的子宫内面形成一环状隆起,称为生理缩复环。

12、衔接: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为衔接。

13、胎头着冠: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宫缩间歇时胎头也不再回缩,称为胎头着冠。

14、初乳:指产后7日内所分泌的乳汁,含β-胡萝卜素及较多蛋白质,如分泌型IgA,脂肪和乳糖含量较少,极易消化。

15、产褥感染: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

16、产褥病率: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用口表每日测量4次,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38℃。

17、稽留流产: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宫腔内尚未自然派出者。

18、习惯性流产:连续自然流产3次或以上者称为习惯性流产。

每次流产多发生于同一妊娠月份,其临床经过与一般流产相同。

19、流产: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称流产。

20、早产:指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足周间分娩者。

21、HELLP综合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本病以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为特点,常危急母儿生命。

22、ICP:即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临床上以皮肤瘙痒和黄疸为特点,主要危害胎儿,使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

23、妊娠剧吐:少数孕妇早孕反应严重,频繁恶心呕吐,不能进食,以至发生体液失衡及新陈代谢障碍,甚至危及孕妇生命,称妊娠剧吐。

24、MAP:即平均动脉压,是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方法之一,计算公式为MAP=(收缩压+2×舒张压)÷3。

当MAP≥85mmHg表示有发生子痫前期的倾向。

当MAP≥140mmHg 时,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导致孕妇昏迷或死亡。

25、翻身实验:孕妇左侧卧位测血压稳定后,翻身仰卧5分钟再测血压,若仰卧位舒张压较左侧卧位≥20mmHg,提示有发生子痫前期倾向。

26、A-S反应:Arias-Stell反应,宫外孕时,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和分泌的反应,镜检见内膜腺体上皮细胞增生、增大,细胞边界不清,细胞排列成团突入腺腔,细胞极性消失,细胞核肥大、深染,胞浆有空泡。

27、陈旧性宫外孕: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若长期反复内出血所形成的盆腔血肿不消散,血肿极化变硬并与周围组织粘连,临床上称陈旧性宫外孕。

28、placental abruption:(胎盘早剥)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宫壁剥离。

29、库弗莱尔子宫:(子宫胎盘卒中)胎盘发生早剥时,血液积聚于胎盘与宫壁之间,随着胎盘后血肿压力的增加,血液侵入子宫肌层,引起肌纤维断裂、变性,当血液渗透至子宫浆膜层时,子宫表面呈现紫蓝色淤斑,称为子宫胎盘卒中。

30、placental previa:前置胎盘,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

31、胎儿窘迫:指胎儿在子宫内因缺氧和酸中毒危及其健康和生命的综合症状。

32、PROM:在临产前胎膜破裂,称为胎膜早破(PROM)。

33、胎儿纤维结合蛋白:是胎膜分泌的细胞外基质蛋白。

当宫颈及阴道分泌物内胎儿纤维结合蛋白含量大于0、05mg/L时,胎膜张力下降,易发生胎膜早破,是胎膜早破的最佳检测方法。

34、gonorrhEA:(淋病)是由淋病奈瑟菌(简称淋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

35、Syphilis: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传播性疾病36、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是指以通过性行为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一组传染病37、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又称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38、晚期潜伏梅毒:感染超过2年,临床无梅毒性损害表现,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39、第二产程延长:第二产程初产妇超过2小时,经产妇超过1小时,尚未分娩,称为第二产程延长。

第二产程停滞:第二产程达1小时胎头下降无进展,称为第二产程停滞。

40、胎头下降延缓:活跃晚期至宫口扩张9-10cm,胎头下降速度每小时少于1cm,称为胎头下降延缓。

41、子宫痉挛性狭窄环:子宫壁某部肌肉呈痉挛性不协调性收缩所形成的环状狭窄,持续不放松,称为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42、潜伏期延长:从临产规律宫缩开始至宫颈扩张3cm,称为潜伏期。

初产妇潜伏期正常约需8小时,最大时限16小时,超过16小时称为潜伏期延长。

43、忽略性肩先露(横位):横位肩先露时,随着宫缩不断加强,胎肩及胸部一部分被挤入盆腔内,胎体折叠弯曲,胎颈被拉长,上肢脱出于阴道口外,胎头和胎臀仍被阻于骨盆入口上方,形成忽略性肩先露,临床上易于忽略。

44、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

45、会阴三度裂伤:是指撕裂向下扩展,肛门外括约肌已撕裂46、会阴四度裂伤:是指撕裂累及直肠阴道膈、直肠壁及粘膜,直肠肠腔暴露,为最严重的阴道会阴撕伤,但出血量可不多。

47、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肾功能衰竭或突发死亡的分娩严重并发症。

48、病理缩复环:(pathologic retraction ring)分娩过程中,因胎先露下降受阻,子宫收缩加强,子宫体部肌肉增厚变短,下段肌肉变薄变长,两者间形成环形陷,称为病理缩复环。

49、胎传梅毒:即先天梅毒,孕妇患有梅毒时,梅毒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侵入胎儿体内引起胎儿梅毒,可致流产、早产、死胎或分娩先天梅毒儿。

50、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感染HIV病毒后数月,部分患者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出现再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缺陷症状,持续性腹泻、发热、体重下降、全身乏力、食欲减退等,此即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

51、盆腔炎:女性内生殖器主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称为盆腔炎。

52、播散性淋病:生殖道感染的淋病通过血行传播,引起全身性疾病,称为播散性淋病,表现为皮疹,各种神经痛,还可发生全身组织器官的炎症,甚至败血症。

53、生殖器疣:由HPV引起的感染上皮细胞为主的一种疣状病变。

54、隐性梅毒:即潜伏梅毒,指梅毒未经治疗或用药剂量不足、无临床症状而血清反应阳性者。

55、Naboth cyst:即宫颈腺囊肿,在宫颈糜烂愈合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宫颈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将腺管口堵塞,腺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增生或瘢痕形成压迫腺管,使腺管变窄甚至阻塞,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潴留而形成囊肿。

56、线索细胞:即阴道脱落的表层细胞,于细胞边缘贴附大量颗粒状物即加德纳尔菌,细胞边缘不清。

57、输卵管卵巢囊肿:是慢性盆腔炎的一种表现,因输卵管发炎时波及卵巢,可相互粘连形成肿块,或输卵管伞端与卵巢粘连贯通,液体渗出而形成,也可由输卵管卵巢脓肿的脓液被吸收而成。

58、精子获能:精子射入阴道内,离开精液经宫颈管进入宫腔,与子宫内膜接触后,子宫内膜白细胞产生又与β淀粉酶,解除精子顶体酶上的“去获能因子”,此时的精子具有受精能力,称为精子获能。

59、白体:卵子未受精,在排卵9-10日,黄体开始萎缩,逐渐减少,细胞呈脂肪变性,黄色消退,经过8-10周完成其退化的全过程,最后细胞被吸收,组织纤维化,外观色白,称为白体。

60、月经: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是生殖功能成熟的外在标志之一,这种出血是卵巢内卵泡成熟、排卵和黄体形成,是子宫内膜从增生到分泌变化的结果,初潮年龄多在13-15岁之间,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日,持续2-7日,月经血主要特点是不凝血。

61、卵泡闭锁:在新生儿卵巢内约有10万个以上的原始卵泡,其余的卵泡发育到一定程度即自行退化,这个退化过程称卵泡闭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