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糖尿病病人护理健康教育论文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5篇)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5篇)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5篇)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1临床资料2021年3月~2021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5例,男49例,女36例,年龄60~85岁,其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35例,糖尿病性心脏病28例,糖尿病性脑血管病16例,糖尿病肾病12例,糖尿病四周神经病变18例,糖尿病合并眼底病变15例。
糖尿病病史2个月~32年。
2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2.1老年糖尿病主要心理问题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问题的典型发病特征有[4]:高抑郁、回避苦痛、留意力分散、对应激的唤醒水平低,不擅长延迟的需求,要立刻得到满意,以及记忆力下降、留意力难集中、智力下降、疑虑、愁闷、自卑等表现,主要是情感、性格的特别和自我保健力量下降。
常见为以下几种情形[5]:(1)忧思过度。
有些患者对疾病不是乐观地就医治疗,而是思虑重重,整日担忧治不好怎么办?消失并发症后怎么办?陷入苦恼郁闷和愁闷之中,对疾病的治疗很不利。
(2)心烦担心。
有些患者对糖尿病学问了解甚少,对疾病缺乏正确熟悉,盼望一吃药就能药到病除,一旦病情没有立刻掌握或消失并发症,就烦躁担心、夜不能寐,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3)紧急恐惊。
有的病人把糖尿病理解为不治之症,成天可怕,担忧并发心脏病和肾衰怎么办?要是截肢?眼睛失明怎么办?(4)急躁易怒。
有人得了糖尿病后,不能接受现实、乐观主动地转变生活方式或习惯,以适应病情需要,而是对四周事物和环境厌烦、急躁,遇人遇事易动肝火,总认为别人对自己照看不周。
(5)哀痛易泣。
有些糖尿病病人,尤其是患有多种合并症,家庭经济状况不良,医疗保障不遂心愿,家人的关怀照料不周,心境不好的病人,简单对前途丢失信念,对治疗感到无望,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对医护人员的治疗不能乐观协作,一般不易掌握病情,对这种病人肯定要急躁劝导,只有排解心理障碍,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2.2护理对策2.2.1增加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例如有1例60多岁的退休干部,糖尿病6年,住院20天,平常性格稍内向,生活规律,血糖掌握较好,突然有一天消失心胸郁闷,心悸易惊、失眠多梦、不言语,喜叹气,食欲减退,甚至不食不睡,不按要求服降糖药,护士为病人测早餐前血糖14.60mmol/L,尿糖(++++),经急躁询问患者后得知,原来几天前患者的一位老友因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突然去世,对患者打击太大,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失去信念,产生悲观、消极的心理,认为糖尿病太可怕,无法抗拒死亡的时刻威逼,了解这一状况,护士每天抽出时间与病人交谈,急躁解答问题,并赐予鼓舞和支持,使病人重新树立自信,血糖得到较快掌握。
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论文

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教育的工作体会【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5-0350-01【摘要】目的总结在社区开展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工作经验。
方法研究健康教育对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意义。
以糖尿病患者为对象,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健康教育,宣传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对患者饮食、运动、用药及监测进行指导。
结果? 糖尿病患者均能很好地控制血糖。
结论? 加强糖尿病患者的社区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具备规范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的能力,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有所上升。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疾病,需要长期坚持治疗,但糖尿病患者正常就医的并不很多,能很好控制血糖者更是少数,糖尿病合并并发症的病例也在增多,因此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糖尿病防治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掌握自我保健技能,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积极配合参与糖尿病的康复治疗。
对桥头社区42例糖尿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般资料桥头社区42例糖尿病患者,均按who诊断标准确诊,男25例(占60%),女17例(占40%),年龄42~80岁,平均61岁,病程2~7年,伴有高血压者18例。
2 健康教育方法2.1 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患者详细病情信息与联系方式,定期随访。
为每位发放医患联系卡,以便随时咨询工有问题时及时联系。
2.2 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定期举办糖尿病知识讲座:请高职称糖尿病专业医生为患者讲解糖尿病的防治知识,饮食运动的重要性,药物治疗注意事项,使患者充分认识、了解糖尿病。
2.3 示范性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需要掌握的技术,面对面进行示教,如血糖仪的正确使用,尿糖监测技术,胰岛素的注射技术等。
2.4 观看影碟播放糖尿病知识影碟。
2.5 发放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健康处方、健康宣传资料等。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10篇【论文】

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10篇第一篇:延续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采用延续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16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对2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控制以及护理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比较。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延续护理应用到糖尿病患者中,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糖尿病知识水平,更好地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提升了糖尿病小组的管理能力。
【关键词】糖尿病;延续护理;自我护理能力;血糖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WHO的报告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约有3亿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1]。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和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糖尿病患者住院时间短,住院期间的宣教内容不足以满足患者的需要,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对该病的认识不完全,同时也缺乏自我保健能力,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及血糖控制。
传统的医疗照护服务无法满足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护理需求,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护理问题逐渐受到重视。
延续护理作为一种延伸性、开放性的护理服务,是一种教练式管理的护理模式,能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延伸到患者家庭[2],有效解决患者出院后的护理问题。
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116例糖尿病患者,分组观察以探讨延续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1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8例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在21岁~70岁之间,平均年龄(44.18±3.54)岁;病程为1年~14年;空腹血糖平均值为(15.52±1.63)mmol/L,餐后2h血糖平均值为(22.91±1.41)mmol/L。
社区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

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摘要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能使患者及家属了解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更好地配合相关治疗,掌握自我管理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技巧,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社区糖尿病护理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在社区中更应该关注糖尿病人群,现将一些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血糖监测血糖监测是判断糖尿病病情和控制血糖的主要指标。
血糖水平是反映糖尿病控制好坏的重要指标,而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指导患者正确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自我血糖监测的时间通常选择空腹,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及凌晨2:00~3:00。
一般血糖测试常用的采血部位为手指外侧,示范并教会血糖测试,测试结果、测试日期和时间应认真做好记录。
健康教育制订标准健康教育计划:将糖尿病病因、发病机理、典型症状、病程进展、预防、饮食控制的必要性和方法,降糖药的种类和用法及不良反应、自我监测血糖和尿糖的方法及正常范围和判断、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保健等相关内容,制成书面材料、卡片等,作为标准的健康教育计划。
教育方式: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尽量符合个体化病人的需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育。
例如个别指导、健康教育讲座、自学(文字教育)。
阶段性教育:对病人(住院病人)分阶段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病人理解和便于各项措施的落实。
具体分3个阶段进行:入院健康教育、病房健康教育、出院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应加强心理护理,首先应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同情、关心患者,以积极的态度、热情的语言、娴熟的技能、良好的文化素养感染患者,获得患者的好感和信任。
不同年龄、不同病程的糖尿病病人心理反应往往不一。
新发病人表现为恐慌、紧张、焦虑,对病人的焦虑和消极情绪应多理解关心,耐心讲解糖尿病起因、症状、长期高血糖危害及早期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性,使患者和家属真正了解糖尿病并积极配合治疗。
病程长的尤其老年人表现为失望、抑郁、消极,我们针对不同的病人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导,讲解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帮助他们了解疾病的过程。
糖尿病社区护理方式论文

糖尿病社区护理的方式探讨关键词糖尿病护理社区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1],该病作为社区常见慢性病的一种,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影响了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随着社区卫生的不断完善,社区医疗已经成为慢性病患者的主要就医场所。
本文就糖尿病的社区护理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糖尿病的社区护理方式加强健康教育:糖尿病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2]。
社区健康教育目标是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消除症状或延缓并发症,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满足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
首先,应得到街道居委会支持,加大宣传力度,使社区健康教育顺利进行。
同时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患者个人档案资料,跟踪服务。
另外还可以组织一些糖尿病知识专题讲座,以幻灯、投影等播放糖尿病专题录像等形式系统讲解;可以每周、每个月或者每季度1次,请医院的一些资深糖尿病专家现场回答病患的疑问,及时解答、排忧解难;请一些在糖尿病自我防范与护理方面有经验的患者现场交流经验,病患之间的交流有时比专家的说教更有效果,大家同病相怜,有着共同的感受。
合理饮食护理:饮食治疗的原则是在合理控制总热量的基础上,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摄入量,一般比例为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55%、蛋白质占总热量20%、脂肪占总热量25%,胆固醇摄入限制在<300mg,同时应注意饮食应清淡,低钠盐、高纤维素,做到不吸烟、不喝酒。
因此,社区护理要帮助糖尿病患者克服不良嗜好,指导他们平衡膳食,做到饮食有度、粗细搭配、以素食为主、荤食为辅、1天3餐或少吃多餐,把控制饮食建立在患者自觉自愿的基础之上,指导患者估算饮食营养的比例及重量,掌握食品交换方法。
总之,作为社区护士要向患者及家属讲明饮食治疗的重要性,教会患者低血糖的防止,糖尿病患者应归纳出定量按时进餐、按时用药和定时监测的规律性,不要过于饥饿,也不要过饱,不能盲目地限制食物和水分的摄入,外出时必须随身携带面包、饼干、糖块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论文

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论文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病,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除使用药物外,尚需多方面配合。
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论文篇一:【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除使用药物外,尚需多方面配合。
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
实践证明,开展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不仅可有效降低高危人群发病率,还可控制糖尿病病人病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减低医疗费用。
【关键词】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343-02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上升趋势[1]。
全面有效地防治糖尿病并非单纯用药物就可以达到的。
实践证明,开展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不仅可有效降低高危人群发病率,还可控制糖尿病病人病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减低医疗费用[2]。
社区健康教育护理工作由于具有深入病人家庭、解决病人实际问题的特点,已成为目前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对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对今后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一、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必要性随着生产发展、科技进步、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模式现代化以及社会的老龄化,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糖尿病的发病率均在逐年增加。
糖尿病是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日益关注的严重危害公共健康的问题。
在许多国家中已成为致死、致残并造成医疗开支增加的主要原因。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08年调查报告结果表明,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9240万,其中农村约4310万,城市约4930万。
我国可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论文

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论文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的数亿人群。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食品选择的深度调整,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这引起了重要的卫生问题。
然而,糖尿病病人可以通过合适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来控制他们的健康状态,从而预防并减少眼病、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病变等并发症,因此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和切实可行性。
本文旨在综述国内外关于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研究的最新进展,并讨论未来该领域可能朝向的发展方向。
首先,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组织全面的教育活动,培养公众的认知、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更好地促进生命健康。
糖尿病患者需要了解有关疾病病因、预防、治疗等的重要知识,以充分控制疾病的发展。
最近,许多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借助互联网、手机平台和社交媒体等新技术,开展网络健康教育,这种基于信息技术的糖尿病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与健康教育同样重要的是糖尿病的护理。
护理措施应根据病人的确切情况进行制定,从而以最严谨的方式维护患者的健康。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糖尿病护理模式不断更新和发展。
首要任务是加强糖尿病治疗团队中成员之间的协作,构建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护理团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临床效果。
此外,采用病人教育的方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控制自己的糖尿病,预防并发症。
尽管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在临床治疗中,健康教育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早期控制疾病,减少并发症和医疗费用,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但是,由于糖尿病护理和健康教育的个性化和多样性,不同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流程也不尽相同,这导致糖尿病健康教育和护理研究实际效果仍然不够理想。
因此,未来该领域的研究可能需要以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手段,如自适应技术,来克服这些限制。
总之,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理论的研究对于维护糖尿病患者生命健康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健康教育的推广和护理个性化之间的强耦合关系可以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不同视角的理解和呈现。
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论文

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论文1.1一般资料经该院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中,有92例糖尿病患者未入院治疗,诊断标准符合2010年ADA公布的标准[2]。
对该组患者建立详细的服务档案,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52例,女40例;年龄39~75岁,平均55.9岁;文化程度:19例大学及以上,30例高中或中专,39例小学或初中学历,4例文盲。
1.2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健康问卷调查表,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机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指导科学膳食、合理运动、情绪调节以及血糖情况,评估糖尿病患者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对该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综合性健康宣传教育,并对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
1.3健康宣传教育主要包括向患者介绍糖尿病相关知识,定期在社区为糖尿病患者举行相关糖尿病知识的学习活动,并安排医院的专家进行有关糖尿病防治的讲座,增强患者对糖尿病的了解;通过积极讲解各种不良生活作息习惯对糖尿病的危害,宣传合理运动思想,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活作息习惯;安排社区医护人员定期对患者进行义诊、咨询活动,培养训练患者自行检测血糖、血压等技能,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开通热线,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为患者解决各种问题,印发相应的健康宣传手册,分发到社区患者手中,普及糖尿病的防止教育。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进行χ2检验。
2结果2.1健康教育前后基本情况调查该组患者经健康教育后在疾病基本认识(糖尿病基础知识),保健意识(饮食知识、运动知识和血糖监测知识)以及自我管理意识(合理控制饮食、坚持锻炼、自我检测血糖、日常自我护理以及情绪控制)方面均显著优于健康教育前。
2.2血糖控制情况健康教育前该组空腹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共52例,占56.5%,经健康教育后,84例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占9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终身性疾病,本人对社区48例糖尿病人进行了系统的健康教育及全方位的护理,使病人血糖控制良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医疗费用,提高了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疗法;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376-01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1],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
糖尿病若得不到有效治疗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坏。
因此对这类病人进行早期正确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意义十分重大,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我社区共诊治糖尿病人48例,年龄38~78岁,平均55岁,男28例,女20例。
2护理干预
2.1心理护理: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病程长,疗效不明显,不易长期坚持用药,患者一般心理负担较重。
不同年龄不同病程的糖尿病病人心理反应往往不一,新发病人表现为恐慌、紧张、焦虑,病程长的尤其老年人表现为失望、抑郁、消极,我们针对不同的病人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导,讲解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告诉他们只要合理控制饮食,配合运动及药物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完全可以控
制血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2],同时让家属学习和了解心理学知识,帮助患者克服心理上不平衡因素,经常与其谈心,使患者正确对待疾病,调整不良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必不少的措施,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体型、劳动强度、血糖、血脂、血压等制订不同的饮食计划,做到定时、定量、主副食合理、营养平衡,粗细粮搭配,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摄入量,一般比例为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5%、蛋白质占总热量的20%、脂肪占总热量的25%,胆固醇摄入限制在300毫克以下,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
2.3运动疗法:适当的体育活动有利于降低血糖和血脂、减轻体重、增强体力和体质。
运动疗法的原则是因人而异,循序渐进。
教会患者运动量的简易计算方法:运动中脉率次数达到170-年龄、进餐后1小时运动,最好不要空腹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
对1型糖尿病患者活动前要补充额外食物或减少胰岛素用量,活动时随身携带甜点心,以备急需。
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可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促进葡萄糖利用使血糖下降。
2.4药物治疗的护理:应用口服降糖药应注意低血糖、皮肤过敏、胃肠道、肝肾及造血系统损害的不良反应,用胰岛素者,根据医嘱指导患者确定制剂种类、剂量、注射时间,注射部位应交替使用,防止硬结及脂肪萎缩,剂量一定要准确。
应密切观察不良反应,特别首次用药患者,注意有无低血糖、胰岛素过敏,一旦发现低血糖,
可口服糖水或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毫升。
3健康教育
教育人们改善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戒除烟酒,合理饮食,加强锻炼,防止超重肥胖;指导病人测血糖、尿糖,了解控制良好的标准。
指导家属给予病人精神支持和生活照料,协助病人遵守饮食计划;教会病人和家属掌握足部的护理方法,经常按摩足部,注意足部保暖,选择合适的鞋子,洗脚前先用手试水温,防止烫伤,无论任何季节不可赤足行走,防止外伤;指导患者定时到医院复查,测血压、血脂、体重,定时查眼底、心血管状态。
经过综合措施,全方位的护理,使病人系统掌握了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克服了不良的心理状态,积极主动的参与疾病的治疗和控制,使社区内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医疗费用也有适当的降低。
参考文献
[1]胡可芹,任伶俐.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3):116
[2]李兵晖、姚民秀.老年糖尿病治疗与护理.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