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东京国际会议中心

合集下载

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 东京国际会议中心的复杂结构体系

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 东京国际会议中心的复杂结构体系

【钢结构·建筑】东京国际会议中心的复杂结构体系东京国际会议中心,1996Tokyo international Forum建筑功能:展馆馆、会议厅、剧院、商业建筑设计:Rafael Vinoly Architects K.K.工程设计:结构设计集团SDG\渡边邦夫东京国际会议中心是日本首个被国际建筑师大会(UIA)认证的综合文化设施设计。

建筑包括4栋兼有会议\展览\剧院\商业功能的方形综合楼、1个平面呈梭形的玻璃大厅和会议楼、地下展览大厅和车库等,建筑的连廊、幕墙、屋面等设计也颇具特色,是日本最大胆和富有想象力的建筑结构之一。

Rafael Vinoly 方案草图基地环境4栋方形综合楼和1个梭形的玻璃大厅/会议楼四条地铁线和两条最频繁使用的列车站—东京站和有乐町站,分别位于该基地的北部和南部,为该建筑带来了大量的人流,也为建筑设计带来很大难度。

会议栋玻璃大厅的外观1988年12月目开始国际招标征集设计方案,吸引了几乎绝大多数的著名建筑师参加,共收到了50个国家的395个方案。

最终Rafael Vinoly的方案中选。

建筑师Rafael vinoly的方案,被竞赛评委评价为“巧妙地结合了建筑用地特殊条件(弧形铁路线经过),提出了最恰当的建筑方案和明确的功能规划。

” 建筑师将结构、设备、音响、照明,以及其他门类的技术成就整合于一个空间之中。

建筑总体剖面玻璃大厅,是一个体量巨大的透明建筑,是整个建筑的灵魂所在。

用建筑师Rafael Vinoly的话说“从玻璃大厅采入的自然光线,使地下展览馆显得明亮,它是使得多个展览厅群的空间成为一体的门廊”。

玻璃大厅的钢结构设计非常复杂,集合了当时最先进的结构和施工技术,是我们今天结构设计案例介绍的重点。

东京国际会议中心的玻璃大厅结构体系 6 要素玻璃大厅的结构体系比较复杂,主要由6个结构要素组成:船形屋顶、巨柱、幕墙索桁架、幕墙水平桁架、连廊、端部立体桁架。

会展场馆经营与管理

会展场馆经营与管理

(二)管理的目标
• 为各种会展活提供一个合适的场地和舒适
安全的环境,并在此基础之上提供卓越高效
的服务,满足各方需求;
• 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 做好合理的规划,建设高质量场馆,并加以
维护,实现场馆的保值和增值。
(三)会展场馆管理的主要内容 场馆的组织与制度设计 场馆经营战略和计划的制定 场馆市场营销 场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场馆管理人才培训正规化。欧美国家在普 通高等教育体系中开设了会长那业专业课 程。随着会展业的发展,欧洲已出现诸如 英国伯利兹大学旅游接待业管理学院等以 培养会展人才为目标的名牌学院。
在场馆举办展览和会议的机构专业化。欧 美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专业的展览 和议会都是由行业协会主办的。随着竞争 的激烈,许多行业把隶属于自己的展会全 部或部分交给专业展览公司去运作与经营。 我国会展场馆由一些非市场化的发起单位 和部门全部或部分垄断。
的体育活动教学、训练和竞赛的公共体育 场所。
世界杯体育场
沈阳五里河体育场
体育馆:是室内体育运动场所的统称。大规 模的体育馆包括篮球、排球、兵乓球、羽毛 球等的比赛馆和练习馆。
奥林匹克中心体育馆
文化广场:是 指面积广阔的文 化场地和场所。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珠峰文化广场
文化馆:是国家设立在县(自治县)、旗
国际展览协会,原名国际博览会联盟,是 世界展览业界权威的全球性组织。它是非 政治性和非营利性的组织,其会员来自展 览行业相关的各类机构,包括会展公司、 行业场馆、行业管理和促进组织,以及拥 有品牌展会的各行业协会和商业企业。
中外会展场馆比较 管理机构归一化。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设有 单一的国家级的会展场馆管理机构或展业 协会。管理机构具有唯一性、全国性和权 威性。而我国目前会展业体制混乱、缺乏 统一、权威的管理机构。各部门多管理, 中央和地方一起搞,审批时间长、程序复 杂,导致资源浪费、时间滞后。

成功会展案例解析

成功会展案例解析
WD置业
成功会展案例解析
第一部分: 会展分类
案例研究——城市会展 案例名称:
第二部分: 国外案例
新加坡国际会展中心 德国汉诺威博览中心 美国麦迪逊会展中心 东京国际展览中心 意大利米兰国际展览中心 国内案例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成都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会展分类 ——按照规模
20192/110/19
项目概况
政府大力支持,利于当地特色产业
麦迪逊会展中心
麦迪逊莫诺纳湖岸滨水区一直 以来以居民住宅为主,八十年 代后由于产业调整逐渐衰落, 聚集大量贫困人口。1992年, 地方议会决定在滨水区实施重 建,利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建设 一个一流的会展中心,发展城 市的会展业。
政府开发
市场化运作为主导。
与其他展馆的关系:与新加
坡博览中心同处于滨海区域,
与博览中心主要承办大型展
览相比,新加坡国际会展中
心主要承接高峰会议与中小
型展览
SICEC每年举办的展览都在
100个以上, 吸引2400万国
内外人士前来参观游览。除
了各类一年一度的展览外,
SICEC还以举办众多国际高
峰会议闻名。
项目功能配比
项目功能
展馆:2号展馆(主馆)面积为2万m2,可容纳 1000个国际标准展位;还拥有1.3万m2的露天展场;
会议:拥有功能、风格各异的大、小会议厅、洽谈 厅、贵宾厅、迎宾厅、新闻发布中心17个,面积401500m2,可分别容纳20-1500人。其中,国际会议 中心大厅和成都厅分别设有1200个和800个座位,配 置有多种语言的同声翻译设备、自动投影仪和一流的 电影、音响播放设施;
服务细节非常重要,只有按照国际标准提供服务,才能 在竞争中取胜……正是在不断落实细小服务环节中,成 都国际会展中心总结出“落地式一条龙服务”规范。凭 借这一做法,成都国际会展中心留住了部分知名的流动 性展会,使去年中心承接会议的数量在1000个以上。(成 都国际会展中心总裁李涌)

2城市设计的层次及要素设计

2城市设计的层次及要素设计
• 基础设施既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又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 的支持系统,其发展应与城市整体的发展互相协调、相辅相成。
• 但是,城市化进程却在一定程度上对大自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砍伐树 木、铲平山丘、将洪水排入小山沟等,不但会造成表土侵蚀、土壤冲刷、道 路塌方等后果,还会对自然生态体系造成干扰。
• 2.3基础设施
• 城市基础设施狭义的概念指市政工程、城市交通及电力通讯设备等,广义则 还包括公路、铁路及城市服务事业、文教事业等。
• 综合使用的另一个含义是对涉及用地进行必要的调整,对用地进行地上、地 下、地面的综合开发,以建筑综合体的方式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如东京市 的东京、新宿、涉谷、池带车站都是超大规模和尺度的建筑综合体。
• 2.2自然形体要素和生态学条件的保护
• 自然形体和景观要素的利用常常是城市的特色所在。河岸、湖泊、海湾、旷 野、山谷、山丘、湿地等都可成为城市形态的构成要素,设计师应该很好地 分析城市所处的自然基地特征并加以精心组织。
城市设计的层次及要素设计
●城市艺术设计与场所营造课程讲座 2
1.城市设计的对象层次和内容范围
• 1.1区域与城市级的城市设计
• 区域——城市级城市设计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城市建成区环境。它着重研究在 城市总体规划前提下的城市形体结构、城市景观体系、开放空间和公共人文 活动空间的组织。
• 内容包括市域范围内的生态、文化、历史在内的用形态、空间景观、空间结 构、道路格局、开放空间体系和艺术特色乃至城市天际轮廓线、标志性建筑 布局等内容。
旧东京都厅舍用地。该建筑总面积14000平方米,是一个为大型会议、展览 和信息交流提供服务的综合性中心,工程总造价约1亿美元。
• 波士顿基督教科学教会中心

日本东京国际会议中心

日本东京国际会议中心

日本东京国际会议中心
李德田
【期刊名称】《艺术科技》
【年(卷),期】2006(000)001
【摘要】建设时间 1992年10月-1996年5月;建筑设计美国Raficl Vinoly;占地面积 2.7万m2;建筑面积 14.5万m2;投资 1650亿日元;主要设施建筑设计是1989年11月国际设计竞赛评选出的方案,1997年1月开业。

这是一座大型国际会议中心,设有5012席的剧场式大会堂、1502席的剧场式中会堂、1400m2和340m2的平地面会议厅、600m2的招待厅、34个会议室以及5000m2的展厅、信息中心、地下停车场等。

【总页数】5页(P33-37)
【作者】李德田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3.3
【相关文献】
1.日本东京卡车展及专用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启示(上)--2005日本东京卡车展及专用车企业考察随感 [J], 王焕民;左五洲
2.日本东京卡车展及专用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启示(下)--2005日本东京卡车展及商务考察随感 [J], 王焕民;左五洲
3.西安高新国际会议中心 [J], 任力之;司徒娅;邵彬;顾叶赟(摄影)
4.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胶合木建筑施工关键技术 [J], 郑春;李长春
5.扬帆破浪南京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0607080910111206中庭07一层平面图08通往二层的电梯09—11金属表皮塑造出流畅的空间曲线12透过玻璃幕墙,一览户外景致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世界城市会展业发展的借鉴作用研究

世界城市会展业发展的借鉴作用研究
1. 世界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 世界城市在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有其独特的地位和 世界影响力。从政治的影响力来说,在本研究所涉及的几个城 市中,伦敦、巴黎和东京都是世界强国的首都,而纽约更是联 合国总部,它们在世界政治舞台无疑具有极高地位。从经济的 角度讲,这几个世界城市无一例外,都是世界的金融中心,人 均 GDP 也是位于世界前列。在文化上,他们也都是世界或洲际 文化中心。其比较见表 1。
Key words: World city; Event economy; Event management; Regional economic
一、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构想 “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是北京在 《北京城市总体 规划 2004- 2020》 中明确提出的。2009 年 12 月底,“世界城 市”一词出现在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的工作报告中,报告提出 北京要“瞄准建设世界城市”,并将世界城市的具体特征界定 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活动聚集地、决策控制中心、高端人才 聚集中心及信息发布中心。同时,规划指出其必需具备以下 6 个支撑条件,即一定的经济规模、经济高度服务化及聚集世界 高端企业总部、区域经济合作紧密、国际交通便利、科技教育 发达和生活居住条件优越。为实现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北京
关键词:世界城市;会展经济;会展管理;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292X(2012)09- 0097- 05
Study on the Experience of Event Economy Development of Some World Cities to World City Construction
-
第 07 届 1878 年 第 3 届巴黎世界博览会

日本旅游住宿全攻略

日本旅游住宿全攻略

日本酒店等日本住宿设施种类:日本住宿设施(JapanHotels&stayinformation)大致可分为都市酒店(内分高级和一般)、商务酒店、渡假酒店、温泉旅馆(日式)、普通旅馆(日式旅店)、民宿、公寓式酒店等不同形态。

其中大部分为日资经营,但外资经营的世界著名酒店也为数不少。

日本住宿设施星级制:日本住宿设施(日本酒店饭店)等级分类至今未采用世界通行的星级制,除国际著名酒店集团经营的酒店外,日资酒店一般是按酒店的投资规模、设施充实程度、服务内容、知名度以及运营公司的名气来划分,并以行业及住宿客人的默认和口碑为基准分为高级酒店或一般酒店。

日本人熟悉这种日本住宿设施的环境,一般凭感觉和常识可判断酒店的等级,而对来自国外的住店客人,一般很难说明这家酒店是几星级的酒店,只能讲是大致相当于几星级的酒店,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因此,外国住店客人更需要事项详细了解自己将要预订的日本酒店是属于哪一个档次的酒店。

海外的华人游客访日时须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日本住宿设施都希望接待中国人住宿,大部分酒店没有中文服务,因此尽管日本的住宿设施不少,但真要想直接订到自己满意的酒店,由于语言障碍等原因,可能要费一番周折。

在日本,住宿设施众多,有西式也有日式。

住宿设施因类型式样和价格而异。

可选择您已习惯的西式饭内,也可选择传统的日式经济旅馆,享受其舒适周到的服务。

有时还可找到不太有名的住所,在那儿不但有清洁舒适的房间供您住宿,而且可节省费用。

西式饭店在所有的日本城市内都有许多西式饭店,并在所有的大城市内都有有名的连锁饭店。

在这些饭店内,服务人员讲英语。

特别是在旅游旺季,最好早些预订房间。

日本饭店协会(JHA)的360个成员均提供高标准的服务和设施。

这些饭店一般都有西式餐厅,通常也有高品位的日式餐厅。

正如在任何国家中的西式饭店一样,这种饭店大多数都令人愉快,提供暖气、电视机、空调和游泳池,并可提供翻译,还有购物和健身中心。

对地铁站点及周边综合体建筑的设计思索

对地铁站点及周边综合体建筑的设计思索

第2卷 第7期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Vol.2 2006年12月 Chinese Journal of Undergr ound Space and Engineering Dec.2006  文章编号:167320836(2006)0721186205对地铁站点及周边综合体建筑的设计思索3董巧巧(杭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杭州 310012)摘 要:地铁建设给中国城市的建设地下空间带来契机,在提倡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前提下,应注重自然采光和通风,创造以人为本的地下空间,使人们享受地铁带来的生活。

在地铁站及周边建筑中插入中庭空间是地下空间引入自然光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同时,此类空间又为自然通风创造了条件。

自然采光和通风完全可以相互联系,形成协同系统并创造出人性化的地下空间。

关键词:自然采光;地铁站;地铁周边综合体建筑;地下空间 中图分类号:T U92文献标识码:AA Study on Subway St a ti on and Above2St a ti on D evelop m en tDO NG Q i a o2q i a o(Hangzhou For m ulation Center of U rban Planning,Hangzhou310012,P.R,China)Abstract:The sub way bringsmany Chinese cities t o face a p r oble m about how t o devel op undergr ound s pace and let peop le enj oy the col orful life in it.T oday,the energy saving is advocated and in order t o create peop le2oriented undergr ound s pace,the natural lighting and natural ventilati on should be considered.To design an atriu m bet w een sub way stati on and above-stati on devel opment is a good way t o let sunlight in,further more,the natural lighting and natural ventilati on can come int o a synergistic syste m.Keywords:daylighting;sub way stati on;above2stati on devel opment;undergr ound s pace1 地铁建设带来城市发展的新课题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迈进,地铁作为高效的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系统,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中出现或开始排上了规划日程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东京国际会议中心
东京国际会议中心,1989 年国际竞标中由美国Rafeal Vinoly 建筑师事物所获得方案第一。

这座建筑造价非常昂
贵,建设期间又碰上
日本国内泡沫经济,
金融风暴,直至1996
年底终于建成。

虽然
已建成近10年,建筑
依然充满生机活力、
广受瞩目,它的精美
细致更是耐人寻味。

对于这个建筑,Rafeal
Vinoly 是这样看的:
Architecture itself is
basically a luxury .That
is,people can live without architecture, no matter what we creat. But we architect are able to enrich all people’s live.
概况:
东京国际会议中心建成于1996 年底,坐落在东京都千代田区原东京市政大厦旧址,占地面积27375 平方米,建筑面积145076 平方米。

千代田区是一个繁华的商业、文化信息区,地面及地下交通系统完善,发达。

东京国际会议中心就位于千代田区的一个街区,它的东面:新干线及日本地铁干线擦肩而过,在东南端有一个铁路站点;北面:东京城市干道。

周围被三个商业区所环绕,同时也很靠
近一个文化区,因而可以得出:基地所处环境交通密集,车流人流量很大,可屋顶平面对于要在这样一个地段上建设一个功能复杂的文化信息中心,建筑设计面临着两大问题:
1、建筑与周围各种交通系统的衔接,建筑内外人流车流路线的处理问题;
2、如何有效地利用周围便利的交通,商业及文化设施活跃这个建筑。

为这个地块增值。

在这个建筑中,设计者不仅顺应了环境,巧妙地解决了基地及项目所带来的具体问题,而且赋予了建筑独特的造型、勃勃的生机活力。

建筑分为两大部分:梭形的玻璃厅(glass hall),主要用于展览、接待和信息咨询;有韵律的四个方形厅,主要用于报告,会议,接待。

两部分之间夹着城市广场。

三层的地下室连接了这两部分。

各种服务设施及后勤辅助部分设置在其中。

空间:
室内透视
建筑在形体上顺应基地,使自己融合于环境。

玻璃厅和四个方形厅通过造型和材质的不同预示了各自的主题。

而这两部分都共同体现了设计者的一个理念:希望公共空间能更多地延伸至建筑内,希望“人”这个元素的引入能够活跃建筑。

玻璃厅是向公众开放的。

由于基地东面带点弧度而成其梭形,玻璃厅形体的独立完整和高大通透使其成为整个建筑群的象征。

梭形的东面采用花岗岩实墙,以避开喧闹的立体交通系统;朝中间广场的另一面则是尽可能通透的玻璃面,这样经过广场的行人可以很清晰地接收到玻璃厅里的各种信息,同时四个方形厅虽然与玻璃厅隔着广场,却在视觉上感觉与玻璃厅融为一体。

由中间广场进入玻璃厅,极度奢侈的七层通高大堂,造型精美的白色鱼腹式珩架及其支撑体系使人们感受到这个“城市客厅”的巨大震撼力,人仿佛置身于一艘巨大的船中,柔和的光线透过鱼腹珩架散落在大厅里。

各种服务用房紧靠实墙一边设置,以单廊朝大厅开放,灰色的花岗岩材质显出其沉稳厚重。

下部色彩艳丽的凹凸纹片墙削弱了人们对服务用房的注意,并起着引导的作用,使人们对参观路线一目了然。

三条纤细的玻璃天桥及沿玻璃面的坡道在五、六层处连接外面的方形厅,丝毫不影响玻璃厅的完整与气派。

四个方形厅是庄重沉稳的,表面一律采用与梭形厅东面一致的灰色花岗岩材质。

四个方形厅平行于基地西面,顺着梭形厅走势非常理性地由南向北逐渐放大排列,高度与玻璃厅一致。

方形厅之间设置疏散楼梯及通道,使层高不同,功能各异的各厅既独立又连通。

四个方体底部均架空浮于地面,腾出下部空间做为上内部广场部会议厅的疏散空间,并设置了各种商业服务用房朝广场开放。

各方体上部空间互相补充,方体内个别层作为接待前厅,为邻近方体大型报告厅提供疏缓空间。

各会议、报告厅通过室内颜色的不同区分功能的不同。

连接:
在与外部环境连接及空间关系处理上,建筑选择了类似庭院的手法,在建筑两部
分间设计了广场,另辟奚径,回避了基地周围的繁杂、喧闹。

建筑与外部的交接通过广场展开,被广场分开的两部分通过天桥及地下室得以相通。

空间的连接是建筑最精彩的部分之一。

因着成
功的室内外空间、地上地下空间的
连接与过渡,整个建筑生机勃勃,
充满活力。

地面部分伸展的室外广场
从基地中间穿过,是一个过渡空间,
东西连接着玻璃厅与四个方形厅,
南北贯通了城市道路。

广场避开了
周围交通的喧闹,为行经的路人提
供了便捷的通道,成为路人的休息驿站,同时为报告厅大量的人流及由地下交通到来的人流提供了疏散、分流平台。

建筑两大部分向广场贪婪地开放着:一面是透明的大片玻璃,让人模糊室内外的界线,玻璃厅的门向广场开放着;另一面是书店、咖啡厅一类的服务设施及休息场所,让广场自然地过渡到各会议厅、报告厅,腾空的四个方体通过疏散梯与室外连接,u 形的玻璃通廊与疏散梯共同成为进出四个方体的引导路线,其出入口毫不张扬地设在广场一侧。

在这里,各种商业设施及消防设计被精心地考虑过,休闲轻松的氛围吸引了行人,人的进入活跃了环境,活跃的环境使建筑与周围的商业圈中融为一体。

地下部分
三层的地下空间联系了玻璃厅与四个方形厅,也是建筑与地下交通系统的联系通道,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个过渡空间。

从各种地下交通进入这个建筑的行人以这个空间为过渡通道,被引导至地上室外广场,再分流至其他地方。

除接收地下人流外,地下空间的另一重要功能是展览。

两层通高的展览大厅设置在地下一、二层的中间,被环形的公共通道围绕,与地上u 形的玻璃通廊相对应,玻璃厅
的人流可以在这里又被引导至地上u 形通廊。

培训、咨询及辅助用房设置在环形的周边,流线简洁明确。

一方面玻璃大厅在地下部分因与展览空间流通而得以延续,并通过展览大厅与地上广场构成回路;另一方面四个方形厅某些必要的辅助用房在地下部分的延伸被很好地隐藏在周边,与玻璃厅的辅助空间连成一体。

另外,两部分在五六层有功能的联系,采用纤细通透的玻璃天桥连接两者,减弱了天桥对室外广场及玻璃厅空间完整性的影响。

细部:
这个建筑的闪亮点之一就是精确细致的细节。

整个建筑外表面只用两种材质表现-花岗石和玻璃。

既不失日本建筑的清淡、简洁,又有着现代建筑的通透、轻盈。

节点采用最简洁的形式,优雅而精致,干脆利落,决不拖泥带水。

地铁出入口的楼梯,雨蓬,所有的玻璃幕墙节点等细部,都很好地表现了这一点。

感受:
综观整个建筑,无论从建筑总平面看--整齐排列的四个有韵律的小方体,与基地刚好吻合的玻璃梭形体,建筑与基地周边的关系及交通组织,还是从建筑立面看--各体块交接清晰,不同材质形成厚重稳健与轻盈飘逸的对比,材质的分隔有着合适的尺度与比例,都充满着理性与严整;进入建筑,空间恰到好处的收与放,流线的简洁,细部的巧妙处理,却又无一不体现了文化建筑的艺术性。

不得不慨叹:原来精品是这样形成的!
参考资料:
《JA》1996,7-12
《GA Document》199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