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展之都发展中的城市优势
新加坡会展旅游业(MICE)发展的优势和成功经验

2 J. 0 2J
新加坡会展旅游业( C ) MI E 发展的优势和成功经验
伍 鹏※
摘要 :新加坡享有“ 国际会展之都” 的美誉 , 是亚太地 区举 办会展和进行商务、 闲旅游的首选地。新加 休
坡 优 越 的地 理 环 境 , 利 的 交通 , 洁 高效 的政 府 管理 , 便 廉 高度 的 自由和 开放 , 完善 齐备 的 酒店 和 会展 场 馆 设
p a t a r k t gsrtg , o n ig t e e hb t nb a da c r igt r e e n t , p o ie o r l r ci l c ma ei tae y fu d n h x i io r n c o dn mak t ma d ec n i o d rvd d ap wef u
c o c r x i i o , c n u t gb sn s n iu e t v l n t e Asa P c f e i n . h r r n v r b e h ie f h b t n o e i o d c i u i e s a d l s r a e i - a i cr go T e e a e ma y f o a l n e r i h i a f c o rS n a o e t e e o CE i d sr a tr f i g p r o d v l p MI n u t s o y,s c s g o e g a h c ll c t n , o v n e tta s o t t n, u h a o d g o r p ia o ai o c n e i n r n p r i a o c e n a d e c e t g v r me ta mi it t n,h g e e p n e s l a n f in o e i n n d n sr i a o ih d g e o o e n s ,wel e u p e o es a d e h b t n r r f l — q i p d h tl n x i io i f c l is g o o rs i g t , b t t e S n a o e g v r me t S a t ey p o t g t e g v r me t— e a i t , o d t u m ma e e e ie i u h i g p r o e n n ’ c i l r moi h o e v n n n ld s a e y d p i g ma yf a ca a u e e eo h C n u t , i lme t g a s re f e i l n t tg ,a o t n n n il r n i me s r st d v l p t e MI E i d sr o y mp e n i e so x b e a d n i l f
国际国内会展业发展现状趋势

一、国际会展业的开展现状及趋势会展业,又称会展经济,是一种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或展销,以获取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行为。
会展经济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社会经济开展的产物。
自18世纪中叶首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成功举办以来,会展业得到迅速开展,并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被世界各国所重视。
目前,会展业已开展到相当的水平,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开展,在贸易往来、技术交流、信息沟通、经济合作及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开展现状1.欧洲会展业开展现状欧洲是世界会展业的发源地,经过150多年的开展,欧洲会展经济在国际上规模最大,整体实力最强。
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都已经成为世界级的会展业大国。
从世界上25个举办大型展会最多的国家市场分配情况看,最大的展览场馆大多集中在欧洲,绝大多数世界性大型和行业顶级展览会都在欧洲举办,专业贸易展览会约占世界总量的60%以上,其展出规模、参展商数量、国外参展比例、观众人数、贸易效果及相关效劳质量等方面,均居世界领先地位。
德国号称"世界展览王国〞,拥有23个大型展览中心,其中超过1O万平方米的展览中心就有9个。
在全球前5位的展览中心中,德国就有4个。
目前,德国展览总面积达240万平方米。
在世界几个会展业大国中,德国举办的专业性国际展会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效益最好。
现在,德国每年要举办400多个国际展会,在全世界影响较大的210个专业性国际贸易展会中,几乎2/3(130多个)都是在德国举办的。
德国展览机构在全世界的办事机构达386个,已形成了全球化展览网络。
德国会展业鲜明特点是:许多专业性展览会都是依托城市产业而开展起来的,例如工业重镇汉诺威的工业博览会,杜塞尔多夫的国际印刷、包装展,旅游城市纽伦堡的玩具展等。
法国也是全球会展业最为兴旺的国家之一,其优势是在办综合性展览会方面。
法国每年举办1500多个展览会,其中全国性国展和国际展约为180个,具有国际性的专业贸易展有12o+左右。
深圳市关于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若干措施

管理·MANAGEMENT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抓住用好“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和“双改”示范等重大历史机遇,推动深圳市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际会展之都,为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结合深圳市会展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本措施。
深圳市关于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若干措施● 文:深圳商务局 ● 责任编辑:位亚男*****************Measures of Shenzhen City on Building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City建设国际一流会展业发展空间(一)高标准建设会展基础设施。
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深圳会展中心为核心载体建设全球一流会展承接地。
加快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二期)、深圳科技博览中心场馆规划建设,支持深圳会展中心改造升级,打造体量占优、设施领先、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配套齐全的会展业基础设施体系。
加快完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周边滨江大道等市政道路以及轨道交通、住宿餐饮、特色街区、文旅休闲等配套设施建设,打造国际化高品质会展新城。
(二)高质量培育三大会展集聚区。
充分利用深圳会展中心区位优势,布局重大会议、论坛和展览,进一步拓展会展产业链,不断提升会展服务功能,打造国内外知名的会展核心功能区和会展服务集聚区;充分发挥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政策优势,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为核心,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项目,增强国际会展门户区功能,打造立足湾区、辐射全球的产业会展集聚区;充分发挥坂雪岗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承载区科技优势,依托深圳科技博览中心打造集高科技成果发布、信息交流、展示交易、要素融合服务及科技体验等多种功能的高端平台,建设国际一流的科技会展集聚区。
积极发展展会旅游项目,举办形式多样、内容多元的展会交流和促消费活动,深化会展与消费联动。
打造国际知名的会展业发展高地(三)汇聚国内外高端会议展览。
会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例子 -回复

会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例子-回复“会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例子”引言:会展业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行业,它以展览、会议、论坛等形式为城市注入活力、带动经济增长。
本文将以中括号内的内容为主题,分为三个部分来回答,详细阐述会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一、会展对城市经济的带动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会展业吸引了大量的商家、企业和参展者,带动了服务业和零售业的发展。
以中国最大的国际会展城市广州为例,每年的广交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万家企业参展,为当地酒店、餐饮等相关行业创造了巨大的商机和经济效益。
其次,会展产业链的延伸也增加了就业机会,进一步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充满活力的会展业需要专业人才来组织和运营,而且还需要酒店、餐饮、交通等配套服务,这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例如,上海作为国内重要的会展城市之一,在会展业的发展壮大中,就业人口逐年增加,城市的经济繁荣程度也随之提升。
再次,会展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大型的会展中心、展览馆等设施的建设,推动了城市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展。
这不仅提高了城市的建设质量,还带动了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
例如,北京举办奥运会之后,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中国国际会议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丰台区的经济和房地产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二、会展对城市形象的提升会展作为一个重要的城市形象展示平台,对于城市的形象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通过举办各类高水平的展览、论坛等活动,城市可以展示其发展成果、文化底蕴、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特色,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首先,会展活动可以吸引国内外的参展者和媒体的关注,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
通过大规模的展览、会议活动,城市可以向世界展示自己的优势产业、文化特色等,吸引外界的目光,提升城市的形象。
例如,德国的汉诺威国际博览会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它每年吸引了来自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和观众,为汉诺威提供了极大的国际曝光度。
上海市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PEST-SWOT矩阵分析

商展前沿20世纪90年代以来,会展业在我国取得了长足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国会展业在展示中国实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推动国际产能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前沿,上海市会展业在近年来实现了健康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领跑国内主要会展城市,国际会展之都建设规划目标基本完成。
基于此,本文在PEST-SWOT 矩阵分析框架下,综合考虑了上海市会展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政策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和技术条件,以及上海市会展业发展的环境,包括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会和外部威胁,旨在对上海市会展业内在发展逻辑进行全面、系统性的分析,为推动上海市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宏观决策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1 上海市会展业发展情况1.1 政策条件基于2016年5月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促进本市展览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16〕34号)文件关于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目标,以及《上海市建设国际会展之都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的四方面目标和八项重点工作,上海市会展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展览能级、国际化程度、品牌效应保持同步提高的发展态势,重点领域、重要任务进展顺利,实现了健康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国际会展之都建设规划目标基本完成。
特别是上海已成功举办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持续放大贸易投资、开放和消费溢出带动效应,提升会展业的专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
此外,上海还加快推进会展业立法,作为全国各省、直辖市层面第一部专门的会展业法律法规,《上海市会展业条例》已经于2020年5月1日正式施行,该条例以“促进发展”立法理念贯穿立法全过程、各条款,对发挥立法在促进行业发展、规范行业管理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1.2 经济条件上海作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的中心城市,由于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年人均GDP超过45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服务业在GDP中占据半壁江山。
打造“西部会展之都”助推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

包括 区 , 济吸 引 、 射空 间相 对较 小 , 经 辐 因此 内陆地 区推 展活动可以直接给企业和社会提供各种信息 , 市场供求 、 价格 、 新产品 、 新技术等 。这一方面可以 进 开放 型经 济应 当有 自己 的特 色 。
内陆开 放型 经济 具有 三个 方 面 的特征 : 一是 面 使 企业 能够 了解 消 费 者 需 求 的 新 变化 和未 来 的发 根据 市场 去从 事 自己的生 产经 营活 动 。通 向全球与面 向全 国相结合 。开放型经济要求经济 展趋 势 , 一方 面 可 以及 时地 了解 到本行 业 的高 要素 、 稀缺的资源以及商 品、 服务可 以较 自由地跨 过会 展 活动 , 通过技术转让 , 可形成新的生产力 , 促进本 国界流 动 。 内陆地 区在大力 推 进扩 大对 国际开放 , 新技术 , 企业技术进步, 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 另一方面, 针对 融 人 国际市 场体 系 , 接 国际 市 场 平 台 的 同 时 , 对 更
( ) 一 可促 进重 庆市 产 业结构 的优 化 调整
重庆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 信息掌握得比较滞
导 资金 不 足 、 技 联 系处于劣势 , 工业化、 城市化和市场化落后于沿 后 , 致 了不少 企业 产业 结 构不合 理 , 国有企 业不 景气 现象 仍 然存 在 。而会 海地区 ,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上落后于沿海地 术 水平 不 高 、
同。沿海 地 区开 放 型经 济一 般 经 历 了首 先 以国 际
二、 会展 业对 重庆发展 内陆开放型 经济 市场为主要取 向, 国际经济合作为重点 , 国际 具有重要 的推 动作用 与 先
后国内, 目前处于国际、 国内综合并举 的阶段。以 中西 部为 主体 的 内陆 地 区在 区 位 上 与 国 际经 济 的
5成都会展市场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1.引言随着成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会展业已逐渐成为成都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
因此,对成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发挥该行业具备的优势和潜力,提升成都综合竞争实力,带动整个大西南经济的腾飞。
2、成都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成都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特大中心城市,是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同时也是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重要的经济地位和城市功能促进了会展业的发展和集聚。
成都也因此成为中国商务会展的第四大集群区,《城市中国》栏目更是评选出成都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十座城市之一。
足见成都在全国经贸中的地位正在进一步增强。
3、成都会展经济的现状3.1会展业在我国被称为三大新经济产业之一,具有强大的经济集聚和扩散效应,在增强就业、引导产业发展、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实现资源配置、提高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成都会展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国内经贸活动的加强、西部大开发和成渝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成都会展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国际会展企业纷纷进入我国,国内各会展城市的激烈竞争,使成都会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3.2成都是全国影响力最大的五个国际会展城市之一(其他四个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是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西南地区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
已举办的展会节庆主要有:中国-欧盟投资贸易合作洽谈会、亚欧救灾能力建设研讨会、世界电子竞技大赛总决赛、春季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中国医疗器械博览会、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成都国际家具工业展览会、全国图书博览会、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全国药品交易会和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等。
3.3展会的专业化、规范化和产业化水平日益提高,内容日趋完善,已涉及到机械、电子、建筑、花卉、食品、医疗器械、体育用品等行业。
尤其是从2006开始成都举行每年一次的中国•欧盟投资贸易合作洽谈会,极大地提升了成都市会展业的规格和档次。
世界四大会展之都形成评析

世界四大会展之都形成评析作者:来源:《中国经济信息》2004年第08期会展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势头突显,会展业正在成为地区经济成果的一部分。
各地政府纷纷把所在城市定位于“建设成国际会展名城”,作为城市未来战略发展规划。
本文选择世界四大展览名城为借鉴,在于这些会展之都的形成无论是历史机遇、硬件完善、巧借地方优势、提高服务水准等方面都具有代表性。
名都之一:德国汉诺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可以用百废待兴、物资短缺来形容。
战胜国认定,德国重振经济的唯一办法是将德国制造的产品向国外出口。
因此,英方军事政府指令,1947年8月17日至9月7日由德国人自己举办一场贸易展。
德国的企业家、劳动者和政界可以为振兴经济联合起来。
在二战结束两年后的1947年,第一届“汉诺威出口商品博览会”在汉诺威原来一家钢铁厂的5个车间内举办。
博览会上展示了德国战后生产的可出口的产品,这些配以官方“德国制造”标签的产品给参观者以深刻的印象。
21天的博览会共吸引了来自53个国家的736,000 名参观者。
在3万平方米的场地内,1300家参展商与买家签订了1934项出口合同,总价值316 万美元。
第一届汉诺威出口商品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成为德国经济未来希望和信念的象征。
就这样,汉诺威不仅取代了莱比锡作为德国展览之都的地位,在未来的日子中,汉诺威博览会成为德国经济的奇迹。
1948年汉诺威展览公司接通了首条直通美国纽约的电话线。
1950年第一家国外参展商参加了汉诺威博览会这个德国工业展。
1961年“汉诺威出口商品博览会”正式更命为“汉诺威博览会”,此展很快成为世界著名的技术与工业大展。
20世纪80年代,汉诺威博览会衍生出信息与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国际著名的专业展。
2000世界博览会选址在汉诺威举办,为汉诺威展览中心引资1600万德国马克用于更新改造的新投资。
后面的故事众所周知,汉诺威这个德国小城的名字简直就是成功博览会的代名词。
历史的机遇造就汉诺威成为会展之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国际会展之都发展中的城市优势
作者:张暄
来源:《科学大众》2019年第09期
摘 ; 要:随着全球化和国际交往的日益发展,会展业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城市的支柱产业,并由此形成了一批国际著名的会展之都城市。
这些会展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有其独特的城市优势,并以优越的城市资源作为会展业的依托。
关键词:会展之都;德国;东京;拉斯维加斯
从20世纪末开始,国际展览会作为国际会议的一种特殊形式迅速崛起,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举办大型国际展览会成为加强国际交往的重要内容。
1 ; ;世界会展之都发展的城市因素
根据国际会展业的发展经验,即便是会展业发达的国家,一般也就1~2座城市能发展成为世界级的会展名城。
作为世界会展业最发达的国家—德国,会展名城相对其他国家稍多些。
1.1 ;世界名城是国际会展之都的聚集地
国际性的展览是各行业、各领域、各国家或地区展示、交流、交易国际领先产业和技术的盛会,国际性会议则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各个领域的精英、政要聚集交流、探讨问题的形式,因此国际会展名城的城市品位发展应与会展活动的层次相吻合和匹配。
纵览世界著名会展之都不难发现它们绝大多数都是国家的首都或洲际、地区首府,是国家、地区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如纽约、伦敦、东京、巴黎、法兰克福、慕尼黑、米兰、芝加哥、洛杉矶包括新加坡和香港等,这些城市大多是国际上公认的世界城市和国际大都会城市。
如英国首都伦敦既是世界城市,同时又是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
同样作为美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的纽约,既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其华尔街金融市场更堪称世界金融市场的风向标。
法国首都是一座世界著名的会展名城,同时也是法国的经济中心,是众多国际大企业总部的所在地,是一座国际化大都会城市,被称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之一。
德国有多座会展城市,柏林作为德国首都的同时,也是德国的经济中心。
德国另一座的经济中心城市慕尼黑是德国巴伐利亚州首府,也是世界级大公司的总部,微软、思科等许多跨国公司的欧洲总部就设在慕尼黑。
法兰克福是德国西部最大的城市,也是德国和欧洲的金融中心。
米兰是意大利伦巴第大区首府,是意大利最大的经济城市。
新加坡以及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都是国际金融中心或地区经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