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会展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合集下载

洛阳市发展会展旅游探析

洛阳市发展会展旅游探析

洛阳市发展会展旅游探析洛阳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在近年来,洛阳市不仅加大了对旅游业的发展力度,而且将会展业纳入到旅游业的发展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文将对洛阳市发展会展旅游的情况进行分析。

首先,洛阳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洛阳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拥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白马寺、龙门石窟、洛阳博物馆等,这些景点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同时,洛阳市还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如嵩山、龙门山等,给游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洛阳市还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位于华北经济区和中原经济区交汇处,交通便利,为发展会展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次,洛阳市高度重视会展旅游的发展。

近年来,洛阳市政府积极推动会展旅游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会展业的发展。

政府投入大力气提升会展服务能力,完善会展设施建设,打造了一批现代化的展览中心和会议中心,提供了良好的会展场所和服务环境。

同时,洛阳市还加大了市场推广力度,积极参加各类会展展会,扩大会展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另外,洛阳市通过会展旅游的发展,促进了旅游业的提质增效。

会展旅游不仅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洛阳市参观观光,还可以吸引各类会议、展览、商贸活动等来洛阳市举办,带动当地服务业的发展。

会展活动的举办,不仅可以提高洛阳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可以为洛阳市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会展旅游的发展,使得洛阳市的旅游业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多元化、综合化的发展方向转变,推动了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然而,洛阳市在发展会展旅游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洛阳市的会展设施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

虽然洛阳市政府已经加大了对会展设施建设的投入,但与其他一线城市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其次,洛阳市的会展品牌建设还不够突出。

洛阳市在会展业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会展品牌的打造,提高市场竞争力。

此外,洛阳市的会展市场需求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挖掘潜在的市场需求,优化会展产品和服务。

我国会展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会展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MICE(会展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对策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会展业迅速发展,年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会展业与旅游业之间有着天然的偶合关系.会展旅游具有影响力大、消费档次高、停留时间长、季节性弱等特点,使其成为城市旅游中极受关注的一个领域.一、中国会展旅游的发展现状(一)会展旅游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助推器和新亮点据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总经理陈若徽介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国际展和国内展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北京在2000年举办的展览拉动了北京相关产业产值增长10亿元。

上海2001年举办的展览直接收入18亿元。

会展旅游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全国掀起了展览场馆的建设高潮“九五”期间我国的展馆面积迅速增长。

全国室内展馆面积在“九五”前不足80万平方米,但截止2001年底,正式投入使用的室内展馆面积成倍增长,场馆面积达到516万平方米。

中国会展场馆如上海中德合资建设的新国际博览中心,杭州西湖国际会议中心,北京新国际展览中心等建设档次高,面积大,科技含量高,功能齐全。

这些场馆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会展业的主角。

(三)中国主要会展接待单位已相继加入国际会展组织加入国际会展组织能使我国会展界迅速、准确掌握和传递国际会展的信息和发展趋势,还可以学习国际各旅游会议局的先进经验,提升我国办会办展的水平。

截止到2002年5月,我国有14家单位加入ICCA组织,这意味着中国会展旅游将均分世界会展市场。

(四)北京、上海、广州等已形成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会展旅游作为都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会议、展览场馆、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而且还要有较好的城市总体环境和国际交往的综合能力。

我国的北京作为首都、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广州作为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的大都市具备了发展国际会展业方面的优势。

(五)我国在国际会展旅游中的地位还比较低据ICCA统计,每年全世界举行的各种国际会议达40万次以上,会议总开销逾2800亿美元。

成都会展旅游发展研究

成都会展旅游发展研究

成都会展旅游发展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而会展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增加就业机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成都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会展旅游业在这里有着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首先,成都具备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拥有众多的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如宽窄巷子、锦里古街、武侯祠等等,这些独特的文化元素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在此基础上,成都通过举办各类会展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例如,成都举办的中国国际厨艺大会、中国旅游品牌年会等大型会展活动,吸引了众多的专业人士和游客,同时也促进了成都酒店、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的繁荣。

其次,成都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为会展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成都位于中国西部的腹地,拥有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无论是陆路、航空、铁路还是水路交通都非常便利。

成都的双流国际机场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航空枢纽,每天有大量的航班来往于各个国内外城市。

此外,成都还是中国西部地区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的中心,与国内其他城市的联系也非常紧密。

这为外地的游客和观展者提供了便利的出行方式,并促进了成都会展旅游的综合发展。

再次,成都在会展设施和专业服务方面也有很大的优势。

成都目前拥有多家大型现代化的会展中心,如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议中心等。

这些会展中心拥有先进的设施和完善的配套服务,能够满足各类会展活动的需求。

同时,成都也培养了一批专业的会展服务人才,他们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各类会展活动提供有效的组织和支持。

这些优势为成都会展旅游业的长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也是成都会展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

成都市政府意识到了会展旅游对地方经济的重要作用,因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支持会展业的发展。

这些政策包括提供场地和设施的优惠租赁,鼓励会展相关企业的发展和创新,加强与其他地方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成都会展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等等。

浅析当前我国会展旅游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当前我国会展旅游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当前我国会展旅游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随着我国会展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市场的逐渐完善与成熟,我国会展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意义也日益凸显。

文章从会展旅游基本内涵入手,探析了会展旅游经济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了我国会展旅游业的现状,并根据目前学术界关于会展旅游经济研究现状,浅析我国会展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为地域性会展旅游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总体战略及其实施策略。

关键词:会展旅游;会展经济;发展战略;地域性一、会展旅游的基本内涵会展经济即举办会展活动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经济行为,它对各个相关行业发展的联动性影响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并为各地方政府与相关企业所重视。

近期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会展商将投资的目光投向中国内陆地区。

以武汉为代表的中国中部城市具有良好的地域条件与巨大的发展潜力,加上地方政府的大力政策支持,构建出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国际会展企业的巨额投资。

国内会展行业的发展也日益完善,目的地管理公司、专业会展组织者的建立以及大型会展中心的落成使国内会展行业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会展旅游的概念会展业与旅游业都属于第三产业,而会展旅游业的产生则是市场细分的结果,是服务行业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

会展旅游业的概念分为广义的奖励旅游和狭义的会议旅行。

广义的会议旅游是指会展奖励旅游;狭义的会议旅游是指单纯为组织、出席各类会议而进行的旅游,称“会议旅行”。

会展旅游业即基于会展业与旅游业之间而衍生出的新的行业形式,是随着社会分工细化发展而产生的两个产业相融合的产物。

会展旅游的特征1、与会者消费层次较高。

会展旅游与会者人群多为高消费的旅客群,具有独立的消费意识,较高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较普通观光客高,加之在相对时间里聚集效应,其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巨大。

以XX年在XX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兰花博览会为例,会展举办当期,XX旅游接待人数就有1.24万人次,旅游收入150多万元,星级宾馆客房入住率在90%以上,而在此之前,XX宾馆的入住率只有30%左右。

浅析会展与旅游产业融合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浅析会展与旅游产业融合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2024年2月15日第03期 总第555期59会展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当前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会展和旅游产业逐渐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会展可以促进城市服务业的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旅游产业则可以促进城市的形象塑造和品牌建设。

本文将探讨会展和旅游产业融合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启示以及如何进一步促进会展和旅游产业的融合,以提高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竞争力。

浅析会展与旅游产业融合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文: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蒋晓晓 ● 责任编辑:林曼曼****************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exhibition and tourism industry on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会展和旅游产业日渐成为城市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会展和旅游业的结合,不仅给城市经济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还促进了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升了城市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然而,在实践中,如何实现会展和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以及如何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会展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会展业也成为了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会展和旅游产业因其独特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而备受关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人们对展示、交流、合作和发展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加,而会展业正是一个能够满足这一需求的行业。

同时,旅游也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和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

随着这两个行业的不断发展,会展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趋势也日益明显。

会展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是指将这两个行业的优势进行整合,创造出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

这种融合模式一方面可以加强会展业和旅游业的互动,通过举办展览会等活动来促进旅游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旅游资源的整合,向会展参与者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

青岛市会展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青岛市会展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2年第1期 总第211期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产业经济】青岛市会展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王晓宇(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116052)[摘 要]随着会展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会展旅游逐渐成为旅游经济中极具发展潜力的一个新兴行业。

以青岛市会展旅游发展为研究对象,阐释了会展旅游的内涵及特征,通过分析青岛市发展会展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打造国际会展旅游品牌、完善综合服务能力、市场化运作等对策。

[关键词]青岛;会展旅游;旅游经济[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1-0076-02 一、会展旅游的基本内涵会展旅游是指借助举办各种类型的会议、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招商会、文化体育、科技交流等活动,吸引游客前来洽谈经贸合作,观光旅游,沟通信息,文化交流,并带动交通、旅游、商贸等多项相关产业发展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

从旅游需求来看,会展旅游是指特定群体到特定地方去参与各类会议、展览活动,并附带有相关的参观、游览及考察等内容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从旅游供给来看,会展旅游是特定机构或企业以组织参与各类会议、展览等相关活动为目的而推出的一种专项旅游产品。

二、青岛市会展旅游的发展现状(一)区位、交通、旅游资源条件优越1.区位、交通条件青岛市位于经济发达的环渤海经济区,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东南濒临黄海,是连接东南海域和西北内陆的重要交通枢纽,西北连接内陆,近邻华东、华北两大经济区,胶济铁路、大莱龙铁路等干线及济青、潍莱等9条高速公路成为青岛融入内陆的纽带。

青岛港是著名的天然良港,是中国黄海沿岸和环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运枢纽,有集装箱、矿石、原油和煤炭码头,有通往450多个港口的97条国际航线。

随着“环黄海经济合作圈”的逐渐形成,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设立推进,将促进青岛会展业的国际化进程,青岛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广阔。

我国中小城市发展会展旅游的思路分析

我国中小城市发展会展旅游的思路分析
● 点 , 祈 热 1分 - IJ _- l ■ ,叩 t' l
我 国 中小城市发展 会展旅游 的思路分析
一曾 冉 中国海洋大展旅 游 已经成 为旅游 产 业的重要 产 品之 一 ,并且 已经成 为 国际旅 游 市场上 的新 宠 ,国内 的 中小城 市 同样 面临这 一 发展机 遇 。本 文分析 并 结合 国 内会展 旅 游现 状 以及存在 问题 ,提 出了我 国 中小城 市 发展会展 旅 游的新 思路 ,以期 为我 国中小城 市会展旅 游
的健 康发展 提供 指 导。
[ 关键 词 ] 会展 旅 游 中小城 市 发展 思路
会展 旅游 业在 中 国还是 一项 新兴 的产 业 ,而会 展旅 游持 续 、健 我国会展旅游 的发展现状 我 国会 展 旅 游 业 的起 步 比 较晚 ,但 是 近 年来 ,随 着 我 国旅 游 康发 展需 要各 级政 府 的大力扶 持 和积 极引 导。 政府应 主要 在产 业规 事业 的发展 ,旅 游产 品结构 已从单 一 的观光 旅游 向 多元化 的方 向发 划 、行业 管理 、基 础设 施建 设 、城市 整体 宣传 等方 面发挥 宏观 调控 展 ,其 中会 议 和展览 旅 游的发 展尤 为 引人注 目,会 议展 览 已成 为 中 和行 业指 导作 用。 对于市 场程 度 较低 的 中小城市 来说 ,更 是如 此 。 国旅游 业 的重要 客源 市 场 ,以其综 合效 益高 、客 人档 次高 的特 点 , 会 展 活动 不仅 应体 现在 当 时的轰 动效 应 ,更应 考虑 到长远 效应 ,对 成 为从 业者 们争 相开 发 的新 的 目标 市场 。 由于会展 业本 身 的高 速发 各 种服 务 的回昧 和展 会品牌 的树 立。 展 及其 对经 济 的 巨大 带动 作 用 ,各 地政 府非 常重视 会展 业 的发 展 , 2 加 强基础 设施 建设 形 成 了政府 主 导 会 展 业 发展 的 局 面 。此 外 , 中青旅 参 加 了 国 际航 会展 设施及 其他 旅游 设施 经 营者 之间 的协 调 ,这 不仅 是发 展会 协 IT 、美 国旅 行代 理人协 会 A T AA S A、亚太 旅游协 会 P T A A。国际 展 旅 游的 必要 因素 ,同时也是 会展 旅 游长远 发展 的重 要条 件 。而我 展 览 中心 参 加 了国际博 览会 联盟 U I F、国际展 览会 管理 BF等 。我 国大 多 中小城 市的城 市 基础设 施 建设 还有 待加 强 。因此 ,政府 在城 I 国的一 些大 城市 在发 展 国际会展 业 方面 具有 一定 的优势 , 目前 已经 市 规 划和设 计 时应 同时考 虑会 展 和旅 游的 关联 性及统 一性 ,实现 合 初 步形 成 了 以上 海 、北京 、广 州等 大城 市 为核心 的 国际会展 中心 城 理 布 局 、整体 规 划 。 市 。这 些大 城市 在接 待 国际会展 方 面的优 势 主要表 现在 几方 面 :现 3 会展旅 游 与主题 活动 相结 合 . 有会 展 场馆 多 ,会展 外部 条件相 对 成熟 ,举 办会议 展览 总数 多 。会 中小 城 市 在 发展 会 展 旅 游 还应 选 择 具 有 特 色 的主 题 ,通过 会 展 业体 系正 在形 成 ,会 展业 的教 育培 训也 开 始步入 正轨 。但 是 ,我 展 旅 游的强 大 吸引 力来 为会展 提供 更 多的专 业观 展者 和潜 在顾 客 , 国会 展旅 游 总体 上 还处 于初级 阶段 ,市 场总量 还 比较小 。 同样会 展也 可通 过举 办强 势 品牌 的展会 为举 办城 市带 来更 多 的旅 游 者 。选 择 与城市 旅游 资源 及特 色相 关联 的主 题会 展将 使会展 和旅 游 二、我国中小城 市发展会展旅游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 会展 旅 游企业市 场 开发 和营销 力度 不够 凭 借各 自的优 势 互动 发展 。 我 国 中小城市 由 于 自身 条件 有 限 ,旅 游部 门提 供给 参展 商及 观 4 加强 专业化 人 才的培 养 . 众 的服务 ,主要是 交通 、住 宿和 餐饮 ,文娱表 演 、购物 向导 和游 览 首 先 ,要做 好 引进 工 作 ,通 过 外 部 力 量 的注 入 来 提 升 管理 能 活动 组 织等服 务项 目明显 不足 。 力 ,可 以从 国 际性会 展专 业公 司 高薪聘 请管 理人 员加 盟或 邀请 专业 2 会展 旅游 项 目运作 水平偏 低 . 人 员来 指导 ;二 是旅 游行 业 自我培 训 ,选择 公司 员工 到高 层次会 展 旅游 业 内部各 行业 的收 益很 不平 衡 ,住宿 、餐 饮 、交通体 现 明 公 司或 高校 会展 专业 学 习 ,通 过短 期培 训实 现 紧缺人 才 的培养 ;三 显 .获利 较 多 ;游 览 、购物 、娱 乐三 要素 未有 效开 发 ,获利较 少 , 是 注重会 展专 业人 才储备 ,后备 力量 的培养 。 现有 的旅 游资源 尤 其是城 市及 周边地 区 的景点 没有 得到充 分利 用。 5 要有精 品意 识 ,力争 形成 品牌优 势 3 会展 旅游 市场 化过低 ,市 场 主体 少 . 在发展会展旅游时要有精 品意识。以精 品展 为主打展览 ,创 大 多中小 城市 尚未 完全 实现 会展 旅游 业 的市场 化 ,市场 参与 程 建 自己的名 牌展 会 ,形成 品牌优 势 。这就 要 遵循 市场 导 向、 明确 主 度地 ,市 场主 体较 少 。面对 新的 市场 形势 和发 展环境 ,中小城 市会 题 、展 示文 化 、吸 引参与 、经 济实 惠等 原则 ,从 一流 的会展 旅游 设 展旅 游必 须探 索新 的发 展道 路 ,以迅 速实现 “ 集约 化 、品牌化 、合 施 、 良好 的会 展 旅游 环境 、上 乘 的会 展旅 游 服务 质量 、高 水准 的企 作化 ” 为主体 的规 范化 的会 展 旅游市 场 。 业 经营 与管 理 、突 出的会 展旅 游企 业形 象和 较 多文化 含量 、较好 经 4 行业 专业 人才 较少 ,专业 化程 度低 济 及社会 效 益等 方面 ,创 建会展 旅 游 品牌 ,努力 提高会 展旅 游 的国 同美 国等会 展 管理 教育 相对 发达 的 国家相 比 ,我 国会 展 管理教 际 知名 度和影 响 力。 育明显相对滞后,不仅在教育和教学方面拉开了差距 ,而且已经无 参 考文献 : 法满 足会 展活 动调 整发 展的 要求 。 由于我 国对 会展 经济研 究起 步较 I 陈锋 仪 :对我 国会 展业 与会展 旅 游 的相 关分析 『. 导刊 1 】 J 理论 】 晚 ,中小城 市 大 多都缺 乏真正 懂会 展业 的人 才 ,很 多城市 在会 展旅 2002.01: -20 1 9 游发 展上 面 临着人 员服 务意识 差 ,特 别是 专业 人才 少的 问题 ,国 内 I 魏 小安 :对 中国会 展旅 游发展 的 思考 …. 2 1 中国 (0 2 )会展 20 年 会展人 员大 多数缺 乏专 业培 训 ,熟悉会 议 、展 览 、旅 游业 务掌 握 国 旅 游发展 研讨 会发 言摘要 旅 游学刊 2 0 .1 02 : 4 3 际惯例 、富有动 作经验 的专 业人 才十分 匾乏。 Il 3周春 发 : 国 内会 展 旅 游研 究进 展 U. 旅 游 高等 专科 学校 I 桂林

产业融合视角下会展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产业融合视角下会展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68中国会展 CHINA CONFERENCE & EXHIBITION理论园地◎THEORIES & ARTICLES会展旅游作为产业融合的产物,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其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品牌建设滞后、服务水平落后等问题。

通过深入研究,将探讨创新的策略,以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会展旅游产业更为可持续的发展。

一、会展旅游发展的现状及问题1、会展旅游品牌建设滞后,缺乏独特性和竞争力许多目的地在会展旅游品牌塑造上缺乏独特性,未能突显出各自独有的文化、资源和特色。

这导致了同质化的现象,游客很难在选择目的地时找到独特而引人入胜的体验。

缺乏差异化的品牌形象使得目的地在市场上难以脱颖而出,从而影响了其在会展旅游领域的吸引力。

其次,由于缺乏竞争力,许多会展旅游目的地往往难以吸引大型国际性会议、展览等重要活动,限制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这一方面可能源于品牌形象的不足,另一方面则可能是由于设施、服务等方面的不足以满足高水平的专业需求。

缺乏竞争力不仅制约了目的地在业界的声望,也影响了其在会展旅游市场中的市场份额。

2、综合配套服务落后,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综合配套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游客在目的地的整体体验。

在许多地方,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或新兴的会展旅游目的地,由于投资不足或经验不足,综合配套服务水平相对较低。

这包括接待、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多个方面,因而无法满足游客对于服务品质的多元化和高水平需求。

游客可能会感到困扰,由于服务水平的不足而降低对目的地的好感度,从而影响再次选择的意愿。

其次,针对游客多样化的需求,综合配套服务的不足表现在产品的单一性和创新性上。

例如,在会展旅游中,游客可能期望融合商务与休闲的体验,而目前的服务模式可能更偏向传统的商务型服务。

缺乏对不同群体、兴趣和需求的精准服务,使得目的地在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方面显得力不从心,错失了提高目的地吸引力和市场份额的机会。

3、会展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同质化现象严重由于会展旅游市场前景较为广阔,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导致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会展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以南京青奥会为例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此迈向新的发展轨道。

也正是改革开放的实施,中国的城市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一系列开放性的政策的提出实施,旅游行业也不断阔步前进不断成熟。

城市旅游,即以城市为目的地的旅游活动,也随之兴起。

从古至今,城市向来都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各种观光、度假、中转及商务、公务的游客,构成了城市旅游的基本雏形。

但长期以来狭义上对城市旅游的理解还是局限于对城市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的游览,更多的会议展览之类的商务型旅游则被大多数人忽略。

而会展业以其产业的结合性、行业的带动性、消费的集中性、收益的显著性以及服务的关联性等优势,也势必会给城市旅游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继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西安世园会等国际性会展的成功举办后,南京也获得了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承办权。

而这无疑将会成为南京会展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纵观现阶段整个南京的会展旅游行业,南京作为长三角的重要一极,会展业对其经济的拉动非同小可。

据相关报道,今年国展中心已经接待百万人,每人消费5000元就是50个亿。

还有摊位装潢、广告宣传等等,说会展业有1:9、1:10的拉动效应,一点也不夸张。

据统计,南京今年以来星级酒店客房率一直保持60%左右,高出长三角其他城市10多个百分点,旅游业总收入也增长15%以上。

(南京报业网-江苏商报 )。

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的南京,已成为举办各种展会的热点城市。

根据南京市会展办提供的数据,截至2010年6月底,全市共举办大型展览会议项目数653个,平均每个月有100多个,这些大大小小的展会,吸引了好几十万境内外的参展客商、参观者。

虽然整个会展业发展势头不错,但用“国际会展城市”的标杆来衡量,无论是在品牌塑造、政策支撑,还是在运行管理、市场化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短板。

就即将举办的青奥会来说,城市会展旅游的不足还是比较明显的,具体来说大致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名头”不够响
现今的社会是个品牌的时代,品牌效应对市场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

相对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而言,南京的青奥会在品牌的创建上就显得稍逊一筹。

归根结底,也就是宣传的力度不到家。

据统计资料显示,对青奥会的认知人群仍然是以青年居多,就南京本城市而言,对于青奥会的相关情况(包括口号、会徽、吉祥物等)了解的人还不到10%。

(二)、潜在可进入性仍待上升
就整个南京市而言,随着地铁3、4号线的建成,南京的城市交通也会更加通达;就全国范围来说,南京作为交通枢纽城市也具有很高的可进入性;然而放大到整个世界来看,南京禄口机场的接待性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尤其是面对即将到来的青奥会,势必会很好的吸引各方游客,航班的增加无疑将会对这个南京的城市旅游带来更大程度的发展。

(三)、服务团队素质逊色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优质的服务无疑会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减少很多的阻力。

然而,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旅游行业服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各
种投诉依然是有发生。

青奥会在即,只有良好的软件服务才能使整个会展旅游画上完美句点。

城市会展旅游的短板严重影响到整个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对症下药,正确的提出各种应对措施也更显必要,我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下几点应对策略。

(一)、打出品牌,走向国际
会展旅游的发展必定会为城市旅游带来新的提升,而品牌则是会展旅游生存与发展的灵魂。

南京赢得了2014年青奥会的举办权,为整个南京的会展旅游创造了难得机遇,南京应尽快制订南京会展业总体发展目标和长远发展规划,以建设“国际会展城市”作为突破口和着力点,引领南京会展业实现跨越发展。

与此同时可以将类似和具有关联性的展会整合在一起,发挥不同会展的协同优势,增强品牌影响力。

还有每年一次的海峡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南京台湾名品交易会,这些规模相对较大的会展也都可以作为其发展的突破口,可以将其整合成为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对台会展品牌。

如果能够将这两次机遇抓牢,必然会对南京会展旅游品牌的塑造发挥重要作用。

(二)、强化政府引导职能,营造更利于会展旅游发展的环境
6年前,南京会展业在全国还排不上号。

而如今得到如此迅猛的发展与政府的扶持是离不开的。

在政府对会展行业的支持下,还有南京会展硬件条件的发展,以及交通的便利,南京会展的前景一片大好。

因此,今后的日子,仍然要强化政府引导和服务职能。

更好的发展城市交通建设,增强整个城市的可进入性。

同时,出台一些相关的制度文献,为城市会展旅游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教育培训,吸纳高素质人才
当今社会以人为本,城市会展旅游要想得到真正的发展,就必须要做到使游客满意,这也就是要求相关人员要致力于整个行业服务人员素质的再教育与再培养。

优质的软件服务必然会弥补其他方面的一些不足,对高素质人员的吸纳措施也会很好的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准。

2014年青奥会的举办,势必会成为南京会展旅游行业的新的发展年,相信在企业和政府联合起来进行的大规模的对外宣传,各方面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专业人才的队伍不断壮大,青奥会必定会成为南京城市会展旅游史上的里程碑意义的一幅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