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全息三维立体投影

合集下载

3D全息投影实验教程

3D全息投影实验教程

3D全息投影实验教程材料:1.激光2.光敏材料3.透明的玻璃板4.透明的胶带5.黑色布料6.三脚架7.钳子8.刀具9.高密度聚苯乙烯(EPS)板10.CAD或3D建模软件11.3D打印机(可选)步骤:2.如果你拥有3D打印机,将3D模型导入到打印机软件中,并将其打印成实体。

如果没有3D打印机,可以选择购买现成的3D模型或者找到其他方法来创建你所需要的物体。

3.将激光束导入一个透明的玻璃板。

你可以使用透明胶带将激光固定在玻璃板的一侧。

确保激光束的方向和强度都是恰当的,这样才能获得清晰的3D全息图像。

4.将光敏材料固定在三脚架上,确保它稳固地站在你想要显示图像的位置上。

光敏材料将用于记录激光造成的干涉图案。

5.将黑色布料悬挂在光敏材料周围,以防止外界光线的干扰。

它将起到隔离光源的作用,确保干涉图案的清晰度。

6.将玻璃板与光敏材料之间保持适当距离,并调整它们的角度,直到你在光敏材料上看到明显的干涉图案。

根据需要调整玻璃板的位置和角度,直到获得你想要的全息图像。

7.将高密度聚苯乙烯(EPS)板放置在光敏材料的前方,以作为3D图像的背景。

确保EPS板在适当的位置,同时与光敏材料和玻璃板保持一定的距离。

8.使用钳子削减多余的EPS板,以便仅显示你想要的部分。

这将有助于增强干涉图案,并使图像更清晰。

9.打开激光,并观察在光敏材料上形成的干涉图案。

你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观察干涉图案,并欣赏3D全息投影的真实感。

这是一个简单的3D全息投影实验教程。

当然,真正的3D全息投影技术非常复杂,涉及到更多的光学和成像原理。

但通过这个实验,你可以体验到一些3D全息图像的特点,并对这项技术有一定的了解。

你可以根据实验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以探索更多关于3D全息图像的可能性。

全息投影是什么原理

全息投影是什么原理

全息投影是什么原理
全息投影是一种通过激光技术将物体的三维影像投射到空气中形成立体感的显示技术。

它的原理是利用激光光束的相干性,将物体的光波信息记录在干涉图案中,再通过激光束的解构干涉重建技术,将干涉图案还原成三维影像。

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
1. 使用激光束照射被扫描的物体,记录下物体表面的三维形貌信息。

2. 将记录的光波信息转化为干涉图案,这可以通过将物体照射在光敏材料上,或使用计算机生成的数字模型进行仿真。

3. 将记录的干涉图案与参考光束进行干涉,形成复杂的干涉图案。

4. 对干涉图案进行解构干涉,即通过光波的分解、计算和重组,将干涉图案还原为物体的三维影像。

5. 使用光学投影系统将还原的三维影像投射到空气中形成立体效果。

全息投影的原理在于利用激光的相干性和干涉效应,可以将物体的真实立体信息还原出来,并在空气中呈现出立体效果。

与传统的平面投影不同,全息投影能够显示出物体的深度和透视效果,给人一种真实存在的感觉。

然而,目前全息投影技术在商业应用中还有一些限制,例如系统成本较高、投影效果会受到环境光线的干扰等。

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全息投影有望在未来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如虚拟现实、教育、娱乐等。

全息立体投影原理

全息立体投影原理

全息立体投影原理全息立体投影原理是通过使用光的干涉原理,将光线分别通过参考光束和物体光束进行干涉,形成的一种光学技术。

该技术能够将物体的全息图像立体呈现在一个三维空间中,从而使人们可以观察到物体全息图像的立体效果,达到一种近乎真实的效果。

全息立体投影的方法基于物体场interfering with a reference beam (usually a laser). 全息图像由本体场反射的光和参考光干涉形成,并被记录在闪光的物质上(例如感光介质)。

然后在重建过程中,参考光共同与照射点的全息图产生干涉,生成一个三维光学效果,展现出对观看者的直观图像,也称之为“隐形图像”或“全息图”。

例如,木偶在全息图中的影像是由一个连续波产生的,这个连续波被称为本体波,与一个由激光发生器产生的参考波相干,从而形成著名的干涉纹。

为了制备全息图,物体必须放在渐进波的两个交点之间,物体的轮廓或情况就会被记录在闪光物质上。

当读取并处理全息图时,使用自同步漏斗光束再次传递参考波,并且在初始点重建干涉模式以产生新的干涉纹。

这些纹理随着观察器的运动而变形,从而使全息图的干涉模式看起来更真实。

全息立体投影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

它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例如日常生活、医学图像学、工业、航空业、国防、教育、艺术等。

例如,人们可以使用全息立体投影来呈现天体物理学中的星云或沉浸式VR or AR娱乐产品。

在医学图像学中,全息立体投影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对病情进行评估。

总的来说,全息立体投影的原理是非常有趣而复杂的。

它可以通过将物体图像分解成由参考光束和物体光束干涉产生的干涉模式,在重建过程中形成一个三维图像。

这种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并且将来将有更多的应用场景。

全息投影制作方法

全息投影制作方法

全息投影制作方法全息投影技术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和影像处理技术将物体的三维影像投影到空中的技术。

它可以让人们在没有任何辅助设备的情况下,直接看到立体的、真实的影像,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全息投影技术在科研、教育、娱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制作全息投影影像是实现这一技术的关键步骤。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全息投影制作的方法。

首先,制作全息投影影像需要用到一台激光设备。

在选择激光设备时,需要考虑设备的功率、波长和稳定性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一台功率适中、波长稳定的激光设备,这样可以保证制作出的全息影像清晰、真实。

其次,我们需要准备一块透明的全息板。

全息板是制作全息影像的载体,它需要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和光学性能,以保证影像的清晰度和真实感。

在选择全息板时,可以选择市面上比较常见的玻璃或塑料材质的全息板,同时还需要注意全息板的厚度和平整度,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最终影像的效果。

接着,我们需要进行影像的拍摄和处理。

在拍摄影像时,需要将物体放置在一个稳定的平台上,并利用激光设备将物体的影像投射到全息板上。

然后,通过相应的影像处理软件对拍摄到的影像进行处理,包括去除杂散光、增强对比度、调整色彩等,以保证最终的影像效果。

最后,我们需要将处理好的影像投射到全息板上。

这一步需要利用激光设备将处理好的影像投射到全息板上,并通过光学原理形成全息影像。

在投射时,需要注意激光的角度和位置,以保证影像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制作全息投影影像需要选择合适的激光设备、透明的全息板,进行影像的拍摄和处理,最终将影像投射到全息板上。

这些步骤需要技术和经验的支持,但只要掌握了相应的方法和技巧,就可以制作出高质量的全息投影影像。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3D全息投影仪制作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PPT课件

3D全息投影仪制作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PPT课件
• 微型投影仪先是将光投到一块反射屏上,而后通 过一块凸透镜折射到人体眼球,实现所谓的“一 级放大”,在人眼前形成一个足够大的虚拟屏幕, 可以显示简单的文本信息和各种数据。
投影键盘
内置的红色激光发射器可以在任何 表面投影出标准键盘的轮廓,然后 通过红外线技术跟踪手指的动作, 最后完成输入信息的获取。
来源海市蜃楼的原理,将图像投 射在水蒸气上,由于分子震动不均衡, 可以形成层次和立体感很强的图像。
3D影像
• 利用氮气和氧气在空气中散开时,混合成 的气体变成灼热的浆状物质,并在空气中 形成一个短暂的3D图像。
• 这种方法主要是不断在空气中进行小型爆 破来实现的。
360度全息显示
• 全息投影技术是全息摄影技术的逆向展示, 本质上是通过在空气或者特殊的立体镜片上 形成立体的影像。不同于平面银幕投影仅仅 在二维表面通过透视、阴影等效果实现立体 感,全息投影技术是真正呈现3D的影像, 可以从360°的任何角度观看影像的不同侧 面。
二.全息投影技术
偏光眼镜法
偏光眼镜法,它以人眼观察景物的方 法,利用两台并列安置的电影摄影机,分 别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摄出两条略 带水平视差的电影画面。
也实的三维图像的技术。
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像, 还可以使幻像与表演者产 生互动,一起完成表演, 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
分类
空气投影和交互技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手机 投影
全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技术, 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 面,科幻电影里的一切也慢慢 变为现实,它必将给我们的生 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谢谢聆听观看
伪全息投影
应用于商业用途。
目前大体分为两类:投影机直接 背投在全息投影膜上如:初音演唱会。

AE全息投影特效制作指南:打造未来感十足的投影效果

AE全息投影特效制作指南:打造未来感十足的投影效果

AE全息投影特效制作指南:打造未来感十足的投影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全息投影技术正在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

在许多科幻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令人惊叹的全息投影效果,这些效果让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未来的世界。

如果你想学习如何制作令人惊叹的全息投影特效,那么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份详细的指南。

步骤1:准备素材- 确定你想制作的全息投影效果类型,例如立体建筑、人物或物体。

- 收集相关素材,包括高清照片、视频或模型。

步骤2:创建合成- 打开AE软件,在项目面板中导入你的素材。

- 创建一个新的合成,选择合适的分辨率和时长。

- 将你的素材拖动到合成中。

步骤3:调整合成设置- 在合成面板中,调整合成的尺寸和帧速率,确保与素材匹配。

- 可选:将合成的背景颜色设置为透明,以便在其他项目中使用。

步骤4:分层和调整- 对于三维立体的效果,将素材分为几层,以便于添加深度和透视效果。

- 在合成中使用3D相机工具,调整摄影机的位置和角度,以创建三维场景。

- 对每个图层应用必要的调整,如亮度、对比度和颜色校正。

步骤5:添加效果- 使用AE自带的特效插件,如光线扩散、镜头模糊、阴影和景深,增强投影效果。

- 根据实际需要,添加动态效果,如运动模糊、位移和旋转。

步骤6:调整动画- 使用关键帧动画调整素材的运动路径和速度。

- 确保动画的过渡自然流畅,以达到真实的投影效果。

步骤7:添加音效- 导入适当的音频文件,与你的全息投影效果同步播放。

- 调整音频的音量和效果,以达到最佳的观看体验。

步骤8:渲染和导出- 确保你的合成设置正确,选择合适的输出格式和质量设置。

- 将项目渲染为视频文件,保存到你的计算机中。

步骤9:分享和展示- 选择合适的平台或媒体,如社交媒体、YouTube或展览活动,分享你的全息投影特效作品。

- 使用合适的标题和描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 准备一个专业的介绍,解释你的创意和创作方法。

通过按照以上步骤进行操作,你将能够制作出令人惊叹的全息投影特效。

全息投影制作方法

全息投影制作方法

全息投影制作方法全息投影技术是一种通过光学原理实现的三维影像呈现技术,它可以在空气中直接呈现出真实的三维影像,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全息投影技术在科学研究、医学影像、广告展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一种简单的全息投影制作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准备材料。

制作全息投影需要一个透明的玻璃或塑料三角锥,一台手机或平板电脑,一张透明的塑料薄膜和一些胶带。

选择一个适合大小的三角锥,确保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完全覆盖三角锥的顶部。

其次,制作全息影像。

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下载一个全息影像制作软件,例如HoloPlay,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三维影像素材。

在软件中按照提示进行操作,将素材转换为全息影像。

接下来,将透明塑料薄膜剪成三角形,大小要与三角锥的顶部相匹配。

然后将塑料薄膜用胶带固定在三角锥的顶部,确保塑料薄膜的表面光滑整洁。

然后,将制作好的全息影像放置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屏幕上,然后将手机或平板电脑放置在三角锥的底部。

调整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位置和角度,使全息影像投射到塑料薄膜上。

最后,打开全息影像制作软件,播放制作好的全息影像,然后在适当的光线条件下观察。

当光线穿过塑料薄膜时,全息影像将会在空中呈现出来,形成一个逼真的三维影像。

通过以上简单的制作方法,您可以在家中制作出一个小型的全息投影装置,体验全息投影技术带来的奇妙体验。

当然,如果您希望制作更大尺寸的全息投影装置,可以根据以上方法进行改进和扩展。

总的来说,全息投影技术虽然看似高深莫测,但实际上通过简单的制作方法,我们也可以在家中体验到这项技术的魅力。

希望本文介绍的全息投影制作方法对您有所启发,也欢迎您进一步探索和发展这一领域,为全息投影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构建华丽的Blender全息投影效果

构建华丽的Blender全息投影效果

构建华丽的Blender全息投影效果Blender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开源3D建模软件,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视觉效果。

在本教程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Blender创建一个华丽的全息投影效果。

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全息投影的形体。

打开Blender后,我们可以通过添加一个立方体来开始。

选择“Add”(添加)菜单,然后选择“Mesh”(网格),再选择“Cube”(立方体)。

现在,我们可以调整立方体的大小和位置,以适应我们的需求。

接下来,我们需要对立方体进行材质设置。

选择立方体,然后进入“Materials”(材质)选项卡。

点击“New”(新建)按钮来创建一个新的材质。

在“Surface”(表面)选项下,将材质的类型设置为“Emission”(发光),并将其颜色调整为我们想要的全息效果颜色。

现在,我们需要为全息投影效果添加一些动画。

首先,选择立方体,然后进入“Animation”(动画)选项卡。

点击“Add”(添加)按钮,选择“Material”(材质),再选择“Emission Strength”(发光强度)。

然后,在时间轴上选择一个适当的时间点,调整发光强度的数值,使立方体的发光效果逐渐增强或减弱。

接下来,我们可以让全息投影效果更加生动。

选择立方体,然后进入“Modifiers”(修改器)选项卡。

点击“Add Modifier”(添加修改器)按钮,选择“Wireframe”(线框)。

调整线框的厚度和线宽,以获得所需的全息效果。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添加一些环境光来增强全息投影效果。

进入“World”(世界)选项卡,点击“Use Nodes”(使用节点)按钮。

在节点编辑器中,添加一个“Background”(背景)节点,并将其颜色调整为适合全息效果的颜色。

我们还可以调整光照的亮度和方向,以使投影效果更加真实。

最后,我们需要渲染和导出全息投影效果。

在“Render”(渲染)选项卡中,选择适当的渲染引擎和渲染设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近年来,三维立体显示已经成为显示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3D 电影、3D 电视等多种立体显示技术在商业应用中也取得迅速发展。

然而,裸眼立体显示和大面积立体显示的研究尚没有取得新的进展。

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提出一种实现裸眼立体显示的方法,并且适宜进行商业化应用。

利用光学全息技术可以实现场景的三维记录与再现,但是光全息对于显示媒介的苛刻要求,使得我们当前无法直接用全息图进行动态图像的三维记录与显示,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全息衍射的原理与数字合成全息技术,通过制作特定的全息光学元件-全息显示屏,控制图像的衍射方向,形成空间体视对,达到实现裸眼三维显示的目的。

本论文在对国内外的立体显示的发展和现有技术进行了调研和综述的基础上,依据光全息定向衍射原理,利用中国海洋大学光信息处理实验室研制开发的数字合成全息系统,研究提出了一种合成全息三维投影屏的制作方法。

这种合成全息投影屏可以在排除干扰光的同时实现对所需投影的图像进行定向衍射,从而实现三维投影显示的目的。

合成全息立体投影屏的制作流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1、制作合成全息立体投影屏系统设计及其参数计算;2、利用MATLAB 软件编辑算法并生成实验所需拍摄的图像;3、使用计算机控制实现激光全息拍摄过程自动化。

关键词:立体显示;立体投影;全息术;合成全息目录前言 (1)一. 合成全息立体投影屏原理 (2)1.1 全息光学原理 (2)1.2 合成全息原理 (3)1.3 合成全息立体投影屏 (5)1.3.1 合成全息立体投影系统 (5)1.3.2 合成全息立体投影屏设计原理 (5)1.3.3 合成全息立体投影屏拍摄光路原理及设计 (6)二.合成全息立体投影屏实验 (7)三.实验结果 (8)参考文献 (9)前言在当今信息时代,人类能够通过图书报纸、电视网络、互联网络、移动通讯网络进行信息的获取与交流。

来自这些途径的图文视频信息大部分需要经由显示终端来为人类视觉所感知,因此显示技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具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显示技术是通过显示影像来描述客观实体,为了做到更加真实地反映所要描述的目标,显示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由黑白显示到彩色显示,由普通彩色显示到高清晰度彩色显示的过程,直到现在,二维平面显示技术已经取得了很高成就,基本达到人眼直接观察客观世界的分辨效果。

二维显示的显示效果与眼睛直接去观看客观事物产生的真实感、立体感相比仍有很大差异。

因此,三维立体显示是下一阶段显示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例如三维电视、3-D 电影技术已经在商业应用中取得初步成功。

然而,当前市场上的立体显示系统存在无法实现裸眼立体显示和大面积立体显示的不足。

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就提出是一种直接裸眼观看实现大面积三维立体显示的投影方法。

一. 合成全息立体投影屏原理1.1 全息光学原理1.1.1 光波的数学描述沿r方向传播的单色平面波在各项同性的均匀介质中可以用以下的公式表示:(1-1)或:(1-2)式中 E 表示振动状态,此处称为光振动;表示振幅;t 表示时间;r 表示沿传播方向的位置坐标。

为了便于计算,采用复数形式表示:(1-3)或:(1-4)将式中的时间因子ωt 和空间位相因子 kr 分开,公式 1-3 可写为:(1-5)上式中称为复振幅,它集包含光波的振幅和空间相位因子。

因为光的时间频率很高,人眼和其他光接收器接收的是光的平均强度,很多情况,关心的是平均强度的相对大小,因此简化计算公式,光的平均强度:(1-6)式中,是 U的共轭复数。

平面波的数学描述如下:如图 1-l(a)所示,取空间直角坐标系 xyz,设沿某方向传播的单色平面波与坐标轴的夹角分别为α,β,γ,则其传播方向的单位矢量,设波面上任一点p(x,y,z)距离原点为,即,它在上的投影为:(1-7)则复振幅可以写为:(1-8)cosα,cosβ,cosγ分别为光波传播方向与 x,y,z 轴方向夹角的余弦值,它们满足。

代入 k=2π/λ,上式可写成:(1-9)式中φ表示相位,则在 x,y,z 方向的空间频率分量可分别表示为:(1-10)空间频率的单位为 cy/cm。

当光波传播方向与坐标轴的夹角小于 90°时空间频率分量为正值,大于 90°时为负值,正负空间频率表示传播方向不同。

公式 1-9可以写成:(1-11)图 1-1(b)说明空间频率分量ξ,δ的具体意义。

图1.1(a)图1.1(b)1.2 合成全息原理合成全息图是由普通实物全息图发展而来,因此在原理上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合成全息图的菲涅尔全息母板 H1 的制作和再现是根据光的衍射、干涉原理和全息记录光学原理。

与普通实物拍摄全息图相比,合成全息图最大的不同的是以离散的形式逼近连续的一种光学手段,它的的立体感不是由于原三维物光波的波前再现,是近似由该对象的数目较少的二维图像叠加形成的体视图像的集合来模拟实物体外观连续的三维信息。

由此可知,合成全息图并没有真正实现实物的三维立体显示,这也是它与实物全息图之间的本质不同。

如图1-2 所示,合成全息图是由一系列细小的狭缝控制单一全息板曝光区域拼接而成的。

每次曝光投影到离全息干板不远的毛玻璃上的图像都是不一样的二维图像,通常是从很多不同位置拍摄获得的二维图片。

这些二维图片是通过相机摄影或在电脑合成场景中使用虚拟相机模拟现实中摄像获得。

获取在再现连续三维场景的二维图片序列的方法取决于全息记录、再现观看全息图中的各种几何关系。

图1-2合成全息图记录过程示意图当曝光干板被显影、定影处理成全息图,每一狭缝形成一个窗口,通过它就能看到曝光时投影到毛玻璃上的二维图像。

如图 1-3 所示,当人眼观看合成全息图再现时,通过不同的狭缝窗口看到被曝光时投影在毛玻璃上的不同图片。

由图可以看出,记录在干板上的是经过信息压缩变换的图像。

当人眼紧贴全息图时可以看到原二维图像,当人眼远离全息图时,如明视距离从每条狭缝看到的是一小块不完整的图像,不能满足原物光波前再现的要求。

为了能在得到理想的再现全息图,满足在不同位置都能看到符合体视对的波前再现,需要对拍摄的全息图多用的二维图像进行一定的变换处理。

处理完之后的图像用于拍摄合成全息图,再现时某一角度只能看到一小部分图像,但整个全息图仍然可以满足体视对要求完整的图像。

大脑通过两者之间的差异获取场景的三维信息。

图1-3合成全息再现示意图如果能够保证人眼恰好位于狭缝像的位置观看全息图时,进入人眼的信息就是清晰的、唯一的二维图像。

随着观看位置的不同,获得被拍摄场景不同方向的信息。

才能近似模拟真实的三维场景。

在观看真实场景时,随着人眼的移动进入人眼的场景图像是连续变化的。

如图 1-4 所示,当人眼缓慢移动到两狭缝像时,会看到两个狭缝所对应的图像,两幅图像的清晰度与进入人眼的狭缝宽度成正比,也就是说,人眼从上一狭缝移到下一狭缝的过程中从全息图获得的图像是两张图像进入人演的比例在变化而已,并不是真正的三维场景中的连续变化。

随着观看位置的不同,将会看到同一场景的不同方向的信息。

信息随着观看位置的连续变换而准确的被观看到就能很好的还原三维场景。

图1-4人眼接收图像与狭缝关系示意图1.3 合成全息立体投影屏1.3.1 合成全息立体投影系统合成全息立体投影屏系统由后方的投影仪和前方的合成全息立体投影屏两部分组成。

投影仪为普通的投影仪,由于复色光会发生色散现象,产生图像串扰,投影仪投射图像为经过处理过的特殊图像,从后方投射到前方投影屏上。

由于普通投影屏在投影两幅及两幅以上图像时,图像将产生交叠,左右眼都同时能看到两幅图像,因而无法产生立体感,因此本论文设计实验制作一种合成全息三维投影屏,可以在排除干扰光的同时实现对所需投影的图像进行定向衍射,使观察者在不同的观察位置观看投影屏可以得到物像不同角度的三维信息,实现三维投影。

1.3.2 合成全息立体投影屏设计原理合成全息立体投影屏合通过对所需投影的图像进行定向衍射实现立体显示,因此制作设计立体投影屏由可实现定向衍射的全息光学元件组成。

如图 1-5 所示:投影屏 1 由 N 个投影单元组成,第 k 个投影单元(标号 1-k,其中 k=1、2、3、、、N)。

各投影单元可向观察区域 2 定向衍射投影出 M 个细条图像(由所需观察位置数量而定)。

以本图为例,投影屏第 k 个投影单元投影出的第 i 个细条图像(标号为 1-k-i,其中 i=1、2、3、、、M)。

在观察区域中的第 j个位置(标号 2-j,其中 j=1、2、3、、、M)看到的完整图像 j,是细条图像 1-1-j、1-2-j、、、1-N-j 的集合。

同理,在观察区域的 2-(j+1)位置上看到的完整图像(j+1),是细条图像 1-1-(j+1)、1-2-(j+1)、、、1-N-(j+1)的集合。

由此,在观察区域的相邻位置上可接收到满足体视对关系的图像 j 和图像(j+1)。

其中,投影单元的定向衍射角度是通过全息拍摄记录毛玻璃上特定图案(图2-8 所示)来决定。

图1-5合成全息立体投影屏图像变换示意图1.合成全息三维投影屏,2.观看区,3.单位像素再现图像位置1.3.3 合成全息立体投影屏拍摄光路原理及设计根据上文所述合成全息立体投影屏光路原理,设计单位投影屏干涉记录光路如下图 1-6 所示。

图1-6合成全息立体投影屏投影单元记录俯视图与侧视图1.毛玻璃,2.柱面镜,3.狭缝,4.干板,5.物光,6.参考光搭配使用 DMD 数字合成系统设计搭建整体光路,运用控制系统使计算机输入DMD 图像配合全息干板架走位,将上文计算得到的图像,通过全息记录的方法,依次曝光记录由狭缝遮挡的干板相应位置。

具体光路如图 1-7 所示,激光光束经由数控快门 (1),在分光镜(2)处分为物光和参考光。

其中,物光由反射镜(3-1,3-2)反射,依次通过扩束镜(4)、入射准直透镜(5),形成平行光束后进入数字微反射镜(6)(DMD),DMD 将计算机(12)中输入的图像输出,经过出射透镜(7),在毛玻璃散射屏(8)上投影出相应图像,该图像经过散射后投射到狭缝(10)后的全息干板(11)上。

参考光由反射镜(3-3)反射到柱面镜(9)上,扩成扇形光,经过狭缝(10)投射到全息干板(11),与物光干涉,在干板上记录下干涉条纹。

程控曝光系统控制快门和干板架,实现在干板上分区曝光。

与此同时,计算机向 DMD 输入不同图像,并同时控制程控曝光系统,使每个区域拍摄相应图片。

图1-7三维合成立体全息投影屏制作光路的俯视图二.合成全息立体投影屏实验本实验设计其制作流程如图 2-1 所示:图2-1 实验流程图根据前面第 1.3.2 节所述合成全息立体投影屏设计原理,用 Matlab 6.5 编程实现,将变换原理写成程序,程序算法如下图 2-2 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