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PPT课件
合集下载
药物生物测定技术PPT课件

02
药物生物测定的基本原理
药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
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
药物通过与靶点受体结合,发挥药理作用。
药物与酶相互作用
药物可能作为酶的抑制剂或激活剂,影响酶的活性。
药物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
药物可能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调节免疫反应。
药物代谢与排泄
药物代谢
药物在体内经过一系列代谢反应,转化为水溶性代谢物,便 于排泄。
数据处理算法复杂
药物生物测定的数据处理 算法较为复杂,需要专业 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技能。
数据质量难以保证
由于实验误差和数据采集 的限制,导致数据质量难 以保证。
新药研发的高风险与高成本
研发周期长
新药研发需要经过多个阶段,包括靶点发现、药物筛选、临床试验 等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成功率低处理。源自药物的分离与纯化02
采用合适的分离与纯化技术,将目标药物从生物检材中提取出
来。
药物的定量与定性分析
03
采用化学、光谱、色谱等方法对目标药物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
以确定药物浓度或存在状态。
03
药物生物测定的实验技术
细胞培养技术
细胞培养技术
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
通过在无菌条件下,将动物或人体内的组 织取出,放在模拟体内生理环境的培养液 中培养,以观察药物对细胞的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01
药物配伍禁忌研究
通过生物测定技术评估不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疗效和安全性的影
响。
02
药物代谢酶活性测定
测定药物对药物代谢酶活性的影响,预测新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风
险。
03
药物受体拮抗与激动作用研究
利用生物测定技术评估新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治疗效果的影
药剂科(合理用药)ppt课件

一、合理用药的概念: 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
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
.
二、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 经济性、适当性
1、药品的安全性:
按规定的适应证和用法、用量使用药品后,人体 产生毒副作用的程度。
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可对机体产生 不同程度的损害或改变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 甚至产生药源性疾病。
.
机体节律性对药物的影响:
a.机体节律性对于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①药物吸收的时间差异:硝酸异山梨酯,早辰给 药其达峰时间显著短于傍晚给药。
②血浆蛋白结合和药物分布的时间性差异:安定, 早上7点给药,血药浓度1小时后达最高峰,而晚 上7点给药4小时后方能达到最高峰值,前者半衰 期为3小时,后者则显著延长。
.
4、药品的适当性: 将适当的药品,适当的剂量,在适当的时间,经适当
的途径,给适当的患者,使用适当的疗程,最终达到合 理的治疗目标。 A.适当的药物
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选 择适当的药物,以其药效学与药动学特点实现治疗学目 标。
上呼吸道感染等病毒性疾病,发热原因不明者(除病 情严重并怀疑为细菌感染外),不宜使用抗菌药物。
.
C.适当的时间:
依据时辰药理学理论,把握最佳给药时机实现 疗效最大化和对机体不良作用影响的最小化。
时辰药理学:
对于人体来说,正常的生理指标有节律性波动, 而且病理过程及机体对致病原或药物的反应也有 节律性。因此临床用药时不仅要考虑到剂量大小, 还要考虑到时间因素,即选择最佳的给药时间, 以期把药物的疗效与毒性或副作用分开,使疗效 最好而毒性或副作用最低,这就是药物时辰治疗。
医生在选择某种药物时,不能单纯考虑它可 能给患者带来的治疗效果,应结合患者的健康状 况全面认识药品。用药安全是药物治疗的前提。
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
.
二、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 经济性、适当性
1、药品的安全性:
按规定的适应证和用法、用量使用药品后,人体 产生毒副作用的程度。
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可对机体产生 不同程度的损害或改变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 甚至产生药源性疾病。
.
机体节律性对药物的影响:
a.机体节律性对于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①药物吸收的时间差异:硝酸异山梨酯,早辰给 药其达峰时间显著短于傍晚给药。
②血浆蛋白结合和药物分布的时间性差异:安定, 早上7点给药,血药浓度1小时后达最高峰,而晚 上7点给药4小时后方能达到最高峰值,前者半衰 期为3小时,后者则显著延长。
.
4、药品的适当性: 将适当的药品,适当的剂量,在适当的时间,经适当
的途径,给适当的患者,使用适当的疗程,最终达到合 理的治疗目标。 A.适当的药物
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选 择适当的药物,以其药效学与药动学特点实现治疗学目 标。
上呼吸道感染等病毒性疾病,发热原因不明者(除病 情严重并怀疑为细菌感染外),不宜使用抗菌药物。
.
C.适当的时间:
依据时辰药理学理论,把握最佳给药时机实现 疗效最大化和对机体不良作用影响的最小化。
时辰药理学:
对于人体来说,正常的生理指标有节律性波动, 而且病理过程及机体对致病原或药物的反应也有 节律性。因此临床用药时不仅要考虑到剂量大小, 还要考虑到时间因素,即选择最佳的给药时间, 以期把药物的疗效与毒性或副作用分开,使疗效 最好而毒性或副作用最低,这就是药物时辰治疗。
医生在选择某种药物时,不能单纯考虑它可 能给患者带来的治疗效果,应结合患者的健康状 况全面认识药品。用药安全是药物治疗的前提。
药物分析药品质量PPT课件

04
CATALOGUE
药品质量风险评估与控制
药品质量风险评估方法
风险识别
识别可能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 如原料、生产工艺、储存条件等
。
风险评估
对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 确定其对药品质量的影响程度。
风险控制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 控制措施,降低药品质量风险。
药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原料控制
对原料的采购、验收、储存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 ,确保原料质量符合标准。
取样
从待检测的药品总体中 抽取代表性样品。
样品处理
将抽取的样品进行必要 的处理,以便进行后续
检测。
检测
按照规定的药品质量标 准,采用适当的检测方 法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
量分析。
结果判定
根据检测结果,判定药 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要
求。
药品质量检测仪器与设备
化学分析仪器
如滴定管、分光光度计等 。
仪器分析设备
。
药品使用环节质量控制
1 2
处方审核
确保医生开具的处方符合用药规范和安全要求。
用药指导
向患者提供正确的用药方法、剂量和注意事项, 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安全性。
3
不良反应监测
及时发现和处理药品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用药安 全。
05
CATALOGUE
新药研发中的药物分析
新药研发流程中的药物分析
01
药物发现阶段
如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 色谱仪、质谱仪等。
生物学分析设备
如生物反应器、生物鉴定 仪等。
03
CATALOGUE
药物分析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药物成分分析
药物成分分析是药品质量控制中的基础环节,通过化学、物 理和生物学方法对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实验二、静脉注射氨茶碱血药浓度及药动学参数的检测

1.氨茶碱
• 氨茶碱又名茶碱乙烯双胺,由茶碱与乙二胺缩合而成,氨茶碱能抑制 体内磷酸二酪酶,减慢环磷酸腺苷(cAMP)的分解速度,从而增加 其在细胞内的含量,促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有扩张胆管、冠状动脉 作用;减少肾小管对电解质的再吸收而呈现强心利尿作用,一般应用 于支气管哮喘、胆绞痛、心绞痛等。
2. 静脉注射药物动力学
• 氨茶碱经静脉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进行组织分布,达到平衡后转入 消除相。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呈二室药物动力学模型。
3. 氨茶碱血药浓度的测定
• 双波长法测定原理:在酸性条件下,可用有机溶剂从血清中提取出茶 碱,并同时沉淀血清蛋白,再用碱液将茶碱从有机溶剂中提出,然后 采用双波长法进行紫外测定,即测定λ274和λ298处的吸光度( λ274为茶 碱和本底,即溶剂、血清的吸收, λ298为本底的吸收 ),△A= λ274 λ298 ,可根据标准曲线进行浓度换算。
取5支0.5 ml空白家兔血清,分别加入氨茶碱注射液(2.5 mg/2 ml)使其浓度分别达到 0.5、1.0、 1.5、2.0、2.5 ml,加0.1mol/L盐酸0.2ml、5%异丙醇氯仿液(抽提液)5ml,蜗旋混合
后,3000r/min离心10min。吸取下层氯仿液4 ml至另一试管中,加入0.1mol/L NaOH溶 液4ml,蜗旋混合后、3000r/min,离心10min。吸取上层碱液,以0.1mol/NaOH溶液做 参比,测定其在λ274和λ298的吸收度( A274和A298 ),计算△A,以茶碱浓度为横坐
实验二 静脉注射氨茶碱血药浓度测 定及药动学参数的计算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课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紫外双波长法测定氨茶碱血药浓度的方法;
2.熟悉家兔耳缘静脉注射给药后药动学处理原理和 方法; 3.熟悉血清中药物提取方法及双波长测定法在血药 浓度测定中的应用。
• 氨茶碱又名茶碱乙烯双胺,由茶碱与乙二胺缩合而成,氨茶碱能抑制 体内磷酸二酪酶,减慢环磷酸腺苷(cAMP)的分解速度,从而增加 其在细胞内的含量,促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有扩张胆管、冠状动脉 作用;减少肾小管对电解质的再吸收而呈现强心利尿作用,一般应用 于支气管哮喘、胆绞痛、心绞痛等。
2. 静脉注射药物动力学
• 氨茶碱经静脉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进行组织分布,达到平衡后转入 消除相。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呈二室药物动力学模型。
3. 氨茶碱血药浓度的测定
• 双波长法测定原理:在酸性条件下,可用有机溶剂从血清中提取出茶 碱,并同时沉淀血清蛋白,再用碱液将茶碱从有机溶剂中提出,然后 采用双波长法进行紫外测定,即测定λ274和λ298处的吸光度( λ274为茶 碱和本底,即溶剂、血清的吸收, λ298为本底的吸收 ),△A= λ274 λ298 ,可根据标准曲线进行浓度换算。
取5支0.5 ml空白家兔血清,分别加入氨茶碱注射液(2.5 mg/2 ml)使其浓度分别达到 0.5、1.0、 1.5、2.0、2.5 ml,加0.1mol/L盐酸0.2ml、5%异丙醇氯仿液(抽提液)5ml,蜗旋混合
后,3000r/min离心10min。吸取下层氯仿液4 ml至另一试管中,加入0.1mol/L NaOH溶 液4ml,蜗旋混合后、3000r/min,离心10min。吸取上层碱液,以0.1mol/NaOH溶液做 参比,测定其在λ274和λ298的吸收度( A274和A298 ),计算△A,以茶碱浓度为横坐
实验二 静脉注射氨茶碱血药浓度测 定及药动学参数的计算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课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紫外双波长法测定氨茶碱血药浓度的方法;
2.熟悉家兔耳缘静脉注射给药后药动学处理原理和 方法; 3.熟悉血清中药物提取方法及双波长测定法在血药 浓度测定中的应用。
药物浓度曲线 ppt课件

(二)药动学的主要参数
1. 生物利用度(F) 是指血管外给药时,药物吸收进入血液 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1)绝对生物利用度:口服给药 的AUC与静注AUC之比。
(2)相对生物利用度:F=试药AUC/ 参比药AUC。为评价药制剂的质量指 标。
2.表观分布容积(Vd) 药物在体内达到平衡后,按血药浓
简单扩散
滤过 载体转运
主动转运
易化扩散
二、 药物在体内的过程
(一)吸收
定义:药物自给药部位进入血 液循环的过程。静脉注射和静 脉滴注直接进入血液,没有吸 收过程。
1.口服给药
首关消除(首关效应):指口服给药后,部分药 物在胃肠道、肠黏膜和肝脏被代谢灭活,使进入 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
上腔静脉
(四) 排泄
排泄是指药物及其代谢物被排出体 外的最终过程,肾脏是药物排泄的主 要器官。
排泄途径: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 胆汁、乳腺、汗腺、唾液腺、泪腺也 可排泄。
1、经肾脏排泄
(1)肾小球滤过:绝大多数游离型药 物和其代谢产物均可滤过。血细胞、 大分子物质及结合型的药物不能滤过。
(2)肾小管被动重吸收:脂溶性高、 非解离型的药物和代谢产物又可经 肾小管重吸收入血。
1、脂溶扩散(简单扩散): 大多数药物是通过该方式转运。
①膜两侧浓度差:药物在脂质膜的一侧 浓度越高,扩散速度越快,当膜两侧浓 度相同时,扩散即停止。
②药物的脂溶性:药物的脂溶性大,药 物扩散就越快。
③药物的解离 :非解离型药物因其脂 溶性大,才能溶入脂质膜中,易于通 过生物膜 。
药物的pKa及所在环境的pH。决定药
1.等量分次给药 每隔一个t1/2等量给药一次, 约经过5个t1/2血药浓度可达到一个稳态/坪值。 药时曲线开始呈峰值与谷值交替组成的锯齿形 上升,然后逐渐趋于平稳。
临床常用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讲解ppt课件

7
5、强心苷类:地高辛、洋地黄毒苷
实例:血浆中地高辛浓度测定
--- 血样采集: 稳态谷浓度时点 --- 分析对象:血浆 --- 血样处理:乙腈直接沉淀蛋白 --- 分析检测:免疫化学法 --- 治疗浓度范围:0.8-2.0ngml-1
8
问题
➢为什么要进行治疗药物的监测? ➢监测的药物浓度时,所选择的体液有哪些?为什么
产生毒副反应的最佳血药浓度为24h <4×105mol·L-1
3
血浆中MTX分析色谱图
4
3. 氨基糖苷类药:胞霉素A(CsA)浓度测定
--- 血样采集:稳态谷浓度时点或峰浓度时点 --- 分析对象:全血 --- 血样处理:按免疫分析的试剂盒要求 --- 分析检测: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 ---治疗浓度范围:100-400 ngml-1
12
文章解读
• 文章2: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方法新进展
13
文章解读
• 文章3:血药浓度监测技术的进展及存在的
问题
14
小结
➢TDM定义、必要性 ➢常用的治疗药物监测方法 ➢常用体液样本有哪些?各有什么优势? ➢常用的需要浓度监测的药物有哪些
15
第十章 治疗药物监测
1
第三节 临床常用药物TDM
1. 抗心率失常药:普萘洛尔,胺碘酮
实例:血浆中胺碘酮浓度测定
--- 血样采集: 稳态谷浓度时点 --- 分析对象:血浆 --- 血样处理:乙腈直接沉淀蛋白 --- 分析检测:HPLC-MS/ESI+ --- 治疗浓度范围:500-1500ngml-1
5
4. 抗癫痫药物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
--- 血样采集: 稳态谷浓度时点 --- 分析对象:血浆 --- 血样处理:乙醚液-液萃取 --- 分析检测:HPLC-UV --- 治疗浓度:苯巴比妥 10~25 µgml-1
5、强心苷类:地高辛、洋地黄毒苷
实例:血浆中地高辛浓度测定
--- 血样采集: 稳态谷浓度时点 --- 分析对象:血浆 --- 血样处理:乙腈直接沉淀蛋白 --- 分析检测:免疫化学法 --- 治疗浓度范围:0.8-2.0ngml-1
8
问题
➢为什么要进行治疗药物的监测? ➢监测的药物浓度时,所选择的体液有哪些?为什么
产生毒副反应的最佳血药浓度为24h <4×105mol·L-1
3
血浆中MTX分析色谱图
4
3. 氨基糖苷类药:胞霉素A(CsA)浓度测定
--- 血样采集:稳态谷浓度时点或峰浓度时点 --- 分析对象:全血 --- 血样处理:按免疫分析的试剂盒要求 --- 分析检测: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 ---治疗浓度范围:100-400 ngml-1
12
文章解读
• 文章2: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方法新进展
13
文章解读
• 文章3:血药浓度监测技术的进展及存在的
问题
14
小结
➢TDM定义、必要性 ➢常用的治疗药物监测方法 ➢常用体液样本有哪些?各有什么优势? ➢常用的需要浓度监测的药物有哪些
15
第十章 治疗药物监测
1
第三节 临床常用药物TDM
1. 抗心率失常药:普萘洛尔,胺碘酮
实例:血浆中胺碘酮浓度测定
--- 血样采集: 稳态谷浓度时点 --- 分析对象:血浆 --- 血样处理:乙腈直接沉淀蛋白 --- 分析检测:HPLC-MS/ESI+ --- 治疗浓度范围:500-1500ngml-1
5
4. 抗癫痫药物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
--- 血样采集: 稳态谷浓度时点 --- 分析对象:血浆 --- 血样处理:乙醚液-液萃取 --- 分析检测:HPLC-UV --- 治疗浓度:苯巴比妥 10~25 µgml-1
吗替麦考酚酯血药浓度监测PPT优秀课件

•无忧PPT整理发布
Opticell Study
•无忧PPT整理发布
Opticell Study
•无忧PPT整理发布
Opticell Study
结果: 在MMFCC/CNIRL组(A组),B组和C组,移植 后12个月治疗失败的人数及百分比分别为55/243 (22.6%),67/237 (28.3%),67/240 (27.9%) 。A组的治疗失败率较C组低5.3(P=0.18)。
60.86%
•无忧PPT整理发布
吗替麦考酚酯-致畸性
•无忧PPT整理发布
吗替麦考酚酯-致畸性
• 24名女性移植患者在接受吗替麦考酚酯的治疗 期间共报告了33次妊娠,其中15次自然流产( 45%), 其余18次产下婴儿并成活。在这18名 婴 儿 中 , 有 4 人 出 现 了 结 构 畸 形 ( structural malformation)(22%)。
排斥反应或MMF中断治疗
•无忧PPT整理发布
Apomygre Study
•无忧PPT整理发布
Apomygre Study
•无忧PPT整理发布
Apomygre Study
CC组治疗失败、AR、BPAR均明显少于FD组。 CC组MMF剂量大于FD组。 两组不良反应(AEs)方面没有差异。
•无忧PPT整理发布
•无忧PPT整理发布
吗替麦考酚酯血药浓度监测
• 研究者以服药前谷浓度作为监测指标结果显 示与CsA合用时MPA C0≥1.3 mg·L-1(HPLC) 才能保证其AUC0-12>30 mg·h/L,但此时大约 有33%的患者AUC0-12>60mg·h/L,表明MPA的 C0与AUC0-12之间的相关性较差。
• 该药的妊娠类别从C类改为D类。在黑框警告部 分提示:“育龄女性用药者必须采取避孕措施 ,医生应告知女性患者,妊娠期间使用骁悉可 能增加流产和先天畸形的风险”。
Opticell Study
•无忧PPT整理发布
Opticell Study
•无忧PPT整理发布
Opticell Study
结果: 在MMFCC/CNIRL组(A组),B组和C组,移植 后12个月治疗失败的人数及百分比分别为55/243 (22.6%),67/237 (28.3%),67/240 (27.9%) 。A组的治疗失败率较C组低5.3(P=0.18)。
60.86%
•无忧PPT整理发布
吗替麦考酚酯-致畸性
•无忧PPT整理发布
吗替麦考酚酯-致畸性
• 24名女性移植患者在接受吗替麦考酚酯的治疗 期间共报告了33次妊娠,其中15次自然流产( 45%), 其余18次产下婴儿并成活。在这18名 婴 儿 中 , 有 4 人 出 现 了 结 构 畸 形 ( structural malformation)(22%)。
排斥反应或MMF中断治疗
•无忧PPT整理发布
Apomygre Study
•无忧PPT整理发布
Apomygre Study
•无忧PPT整理发布
Apomygre Study
CC组治疗失败、AR、BPAR均明显少于FD组。 CC组MMF剂量大于FD组。 两组不良反应(AEs)方面没有差异。
•无忧PPT整理发布
•无忧PPT整理发布
吗替麦考酚酯血药浓度监测
• 研究者以服药前谷浓度作为监测指标结果显 示与CsA合用时MPA C0≥1.3 mg·L-1(HPLC) 才能保证其AUC0-12>30 mg·h/L,但此时大约 有33%的患者AUC0-12>60mg·h/L,表明MPA的 C0与AUC0-12之间的相关性较差。
• 该药的妊娠类别从C类改为D类。在黑框警告部 分提示:“育龄女性用药者必须采取避孕措施 ,医生应告知女性患者,妊娠期间使用骁悉可 能增加流产和先天畸形的风险”。
癫痫病药物治疗的方法PPT课件

约70-80%的癫痫病人用现有的药物能操 控癫痫发 仍有约20-30%难治性癫痫病人使用 现有的抗癫痫 药物不能操控发生,需求更有 用的药物医治及或 手术医治。
2
抗癫痫药物的介绍
抗癫痫药(AEDs)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代
全国治疗癫痫病最好的专科医院是哪家http: 癫痫病的治疗方法http: 癫痫病的治疗方法http: 癫痫病的治疗方法http: 癫痫病的治疗 方法http: 癫痫病的治疗方法http: 癫痫病的治疗方法http: 昆明有治疗癫痫病的医院吗http: 昆明有治疗癫痫病的医院吗 http: 昆明有治疗癫痫病的医院吗http: 癫痫病医院排名http: 癫痫病医院排名http: 癫痫病医院排名http: 癫痫反 复发作怎么办http: 癫痫反复发作怎么办http: 癫痫反复发作怎么办http: 癫痫病可以治愈吗http: 癫痫病可以治愈吗http: 癫 痫反复发作怎么办http: 癫痫病可以治愈吗http: 癫痫病可以治愈吗http: 癫闲病到底能治好吗http: 癫痫的症状http: 昆明最好的癫痫医院http: 癫痫病药物治疗需要注意哪些http: 引起癫痫病的原因http: 癫痫病的症状有哪些http: 全国治疗癫痫 病最好的专科医院是哪家http: 癫痫病的治疗方法http: 昆明有治疗癫痫病的医院吗http: 最新的抗癫痫药物http: 最新的抗癫痫药物 http: 癫痫治疗方法http: 癫痫治疗方法http: 治疗癫痫病医院http: 治疗癫痫病医院http: 云南最好的癫痫医院 http: 云南最好的癫痫医院http: 治疗癫痫病专科医院http: 治疗癫痫病专科医院http: 昆明癫痫病医院哪家好http: 昆明癫痫病医院哪家好http: 引起癫痫病的原因http: 引起癫痫病的原因http: 癫痫病的治疗方法http: 癫痫病的治疗方法 http: 癫痫治疗方法http: 癫痫治疗方法http: 癫痫病会遗传给后代吗http: 癫痫病会遗传给后代吗http: 癫痫病的早期症状 http: 癫痫病的早期症状http: 癫痫的最新治疗方法http: 癫痫的最新治疗方法http: 癫痫的费用是多少http: 癫痫的 费用是多少http: 癫痫病的症状http: 癫痫病的症状http: 癫痫治疗方法http: 癫痫治疗方法http: 昆明有治疗癫痫病的 医院吗http: 昆明有治疗癫痫病的医院吗http: 癫痫病能治好吗http: 癫痫病能治好吗http: 癫痫病的症状是什么http: 癫痫 病的症状是什么http: 癫痫病治疗方法http: 癫痫病治疗方法http: 癫痫病医院http: 癫痫病医院http: 癫痫病的症状 http: 癫痫病的症状http: 癫痫病的症状http: 癫痫病医院http: 癫痫病治疗方法http: 癫痫病的症状是什么 http: 癫痫病能治好吗http: 昆明有治疗癫痫病的医院吗http: 癫痫治疗方法http: 癫痫病的症状http:
2
抗癫痫药物的介绍
抗癫痫药(AEDs)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代
全国治疗癫痫病最好的专科医院是哪家http: 癫痫病的治疗方法http: 癫痫病的治疗方法http: 癫痫病的治疗方法http: 癫痫病的治疗 方法http: 癫痫病的治疗方法http: 癫痫病的治疗方法http: 昆明有治疗癫痫病的医院吗http: 昆明有治疗癫痫病的医院吗 http: 昆明有治疗癫痫病的医院吗http: 癫痫病医院排名http: 癫痫病医院排名http: 癫痫病医院排名http: 癫痫反 复发作怎么办http: 癫痫反复发作怎么办http: 癫痫反复发作怎么办http: 癫痫病可以治愈吗http: 癫痫病可以治愈吗http: 癫 痫反复发作怎么办http: 癫痫病可以治愈吗http: 癫痫病可以治愈吗http: 癫闲病到底能治好吗http: 癫痫的症状http: 昆明最好的癫痫医院http: 癫痫病药物治疗需要注意哪些http: 引起癫痫病的原因http: 癫痫病的症状有哪些http: 全国治疗癫痫 病最好的专科医院是哪家http: 癫痫病的治疗方法http: 昆明有治疗癫痫病的医院吗http: 最新的抗癫痫药物http: 最新的抗癫痫药物 http: 癫痫治疗方法http: 癫痫治疗方法http: 治疗癫痫病医院http: 治疗癫痫病医院http: 云南最好的癫痫医院 http: 云南最好的癫痫医院http: 治疗癫痫病专科医院http: 治疗癫痫病专科医院http: 昆明癫痫病医院哪家好http: 昆明癫痫病医院哪家好http: 引起癫痫病的原因http: 引起癫痫病的原因http: 癫痫病的治疗方法http: 癫痫病的治疗方法 http: 癫痫治疗方法http: 癫痫治疗方法http: 癫痫病会遗传给后代吗http: 癫痫病会遗传给后代吗http: 癫痫病的早期症状 http: 癫痫病的早期症状http: 癫痫的最新治疗方法http: 癫痫的最新治疗方法http: 癫痫的费用是多少http: 癫痫的 费用是多少http: 癫痫病的症状http: 癫痫病的症状http: 癫痫治疗方法http: 癫痫治疗方法http: 昆明有治疗癫痫病的 医院吗http: 昆明有治疗癫痫病的医院吗http: 癫痫病能治好吗http: 癫痫病能治好吗http: 癫痫病的症状是什么http: 癫痫 病的症状是什么http: 癫痫病治疗方法http: 癫痫病治疗方法http: 癫痫病医院http: 癫痫病医院http: 癫痫病的症状 http: 癫痫病的症状http: 癫痫病的症状http: 癫痫病医院http: 癫痫病治疗方法http: 癫痫病的症状是什么 http: 癫痫病能治好吗http: 昆明有治疗癫痫病的医院吗http: 癫痫治疗方法http: 癫痫病的症状htt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妥布霉素、氯霉素、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
基础知识
排除治疗药物监测的范围
治疗窗不明确的药物,即使获得了相关的血药浓 度数据,也无从正确解释和指导临床用药; 有切实可行的临床指标用于判断疗效和不良反应 ,据此就可以有效地进行用药剂量的调整; 治疗范围比较宽的药物,在比较大的剂量范围和 血浓度范围内都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应用不可逆的药物或作用于局部的药物,血药浓 度不能预测药理作用强度时。
基础知识
治疗药物监测的实施
◆实施过程五步骤:申请、取样、测定、数据处理和 结果解释。 ◆实施的三类人员:积极有效地开展治疗药物浓度监 测,必须要有临床医生、护士、临床药师三方面 的密切配合
在常用剂量下无治疗反应,需查找原因的患者 特殊人群 如新生儿、孕妇、老人等患者。 在个别情况下确定病人是否按医嘱服药Βιβλιοθήκη 础知识常用于监测的药物及种类
强心苷类 心律失常药 抗癫痫药 抗躁狂症药 抗抑郁药 抗哮喘药 免疫抑制剂 抗肿瘤药 解热镇痛药 抗菌药物 地高辛、洋地黄毒苷 普鲁卡因胺、普萘洛尔、奎尼丁和利多卡因 苯巴比妥、苯妥英钠、丙戊酸钠、卡马西平、丙米酮等 锂盐(碳酸锂) 阿米替林 氨茶碱、茶碱 环孢霉素A、他克莫司 甲氨喋呤、紫杉醇、氟尿嘧啶等 阿斯匹林、水杨酸钠
基础知识
开展TDM的目的 可以利用血药浓度来
调整给药剂量,达到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 反应的目的,使医生在用药时能够“心中 有数”,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用药(包括加 量、减量、换药、停药等)的盲目性。最 终目的是没法使药物在病人中发挥最佳疗 效,而不良反应最小。
基础知识
TDM的测定方法
光谱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AAS)法 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气相色谱(GC) 薄层色谱法(TLC) 免疫学法 放射免疫法(RIA) 酶联免疫分析法(EIA) 荧光免疫测定法(FIA)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CLIA) 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HPCE)
基础知识
TDM的适应范围
安全范围较窄的药物 如地高辛、氨茶碱、环孢素、氨基糖苷类抗生 素、锂盐等。 药动学呈非线性特征的药物 需长期使用的药物 如抗癫痫药(苯巴比妥、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 )。 中毒症状与原疾病本身症状类似的药物 如苯妥英钠中毒引起的抽搐与癫痫发作不易区别
。
基础知识
TDM的适应范围
患有肝、肾、心脏和胃肠道等脏器疾病的患者
可明显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因此这些病人 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随时调整给药方案。 药物中毒与无效时均比较危险 治疗失败会带来严重后果 ,如抗排异药物(免疫抑制剂)。 合并用药 由于药物相互作用而引起药物吸收、分布或代谢的 改变,通过血药浓度的监测可以有效地做出校正。
治疗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
基本概念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是临床药理学与药物浓度测定技术紧密结合
的结果。其通过各种现代测试手段,定量分析生 物样品(包括血、尿、唾液等)中药物及代谢产 物浓度,探索血药浓度安全范围,并应用各种药 物动力学方法计算最佳剂量及给药间隔时间等, 实现给药方案个体化,从而使用药物安全、有效 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