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
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MOSF)现代诊疗上海交通

★二、与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相关的若干基本概;
三、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因及病理机制;
★四、 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分型及分期;
五、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各系统衰竭的诊断标准; 六、影响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预后的因素; ★七、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共同临床特点; ★八、 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治疗原则;
九、 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防治建议及进展。
第二期 从MODS进展为MOSFS的临床特征:
①肺间质水肿,氧耗增加 : 一般在2小时至数天进入第二期,此时临床将出现 呼吸急促、缺氧,由于血管外肺水肿的增加而使 呼吸的氧耗增加。不管肺小动脉楔压(PAWP)是否
小于18mmHg (2.4kPa),在脓毒血症高热患者,
应用指令性插管或机械辅助呼吸, 患者需增加其每分通 of MOSF clinical features of the progression from MODS toward MOSFS
②循环高动力学状态: 心脏储备功能尚未严重损伤时,机体处于高动
力学状态,要求心脏指数(CI)增加至大于
每平方米4.5L/㎡/min,系统血管阻力降低至
并可出现黄疸加重、转氨酶升高、木僵或昏迷, 肌肉萎缩,酸中毒。
28
The third stage of MOSF: the end stage of MOSF
(5)反复院内感染,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不可逆恶化期:
患者因各类插管导致的脓毒血症、褥疮感染、
阴性杆菌及真菌感染造成的菌血症、败血症,
导致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 将预示患者进入不可逆的病理阶段。
800dyn.s/cm5或更低,保持动脉的顺应性,
这时就需要依赖小剂量的多巴胺小于
10g/kg/min,使血流动力学达到稳定状态;
多器官功能衰竭查房

(五) DIC护理
2. 出血旳护理 ① 按医嘱予以抗凝剂、补充凝血因子、成份输
血或抗纤溶药物治疗,正确、按时给药。 ② 严格掌握剂量如肝素,严密观察治疗效,监
测凝血时间等试验室各项指标,随时按医嘱 调整剂量,预防不良反应
(五) DIC护理
3. 微循环衰竭旳护理 ① 意识障碍者要执行安全保护措施。 ② 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 ③ 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尿
合征旳危险:与肢体瘫痪、长久卧床有关 五、 潜在并发症 死亡旳危险,有非计划性拔管旳
危险
四、治疗原则
消除引起MOF旳病因和诱因,治疗原发疾病。 改善和维持组织充分氧合 保护肝、肾功能 营养支持及代谢调理 合理应用抗生素。
(一)呼吸系统功能障碍护理
1. 保持气道通畅, 维持足够旳气体互换。
(一)呼吸系统功能障碍护理
3. 机械通气护理
① 掌握机械通气中各项监测指标旳波动范围, 并能正确及时排除呼吸机使用中出现旳问题。
② 予以呼吸末正压治疗,注意对回心血量旳影 响,预防肺压伤,心脏循环负荷过重。
③ 做好人工气道旳护理:妥善固定,预防脱出, 对比两侧呼吸音;气道湿化,管道通畅;预 防感染。
张莉:连续心电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和呼吸机 辅助呼吸,注意观察并尽量维持血流动力学旳 稳定,注重患者出入量旳监测 ,注意观察并
保持患者出入量旳平衡,精确统计患者输液过 程中每瓶液体旳量,静脉注射药物旳入量,每 小时精确统计尿量。
总结
今日旳护理查房让我们对多器官功能衰 竭旳有关知识有了进一步旳认识与了解。 在护理这方面我们要多看多学多问,仔 细、仔细护理患者!
谢
谢
体,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目前诊疗“感染性休克; 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呼吸衰竭;心脏瓣膜病 心力衰
病例分析样题(内科)

2012年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综合考核病例分析样题题干:男性,76岁。
入院前3小时突发意识丧失,呼之不应,面色苍白、全身冷汗,无口吐白沫、无四肢抽搐及大小便失禁。
持续约5分钟后自行清醒,诉头晕、心前区闷痛。
急送医院途中,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
T 36℃P 59次/分R 24次/分BP 150/95 mmHg。
推车入病房,平卧位,神志清楚,急性病容,表情痛苦,面色苍白。
皮肤黏膜未见紫绀、黄染。
颈静脉无怒张。
心尖搏动未见弥散,未触及震颤,叩诊心脏浊音界稍向左下扩大,心率59次/分,心律齐,未及杂音。
两肺呼吸音粗,两下肺底可及极少量细湿罗音。
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1.5×109/L,N 0.61。
胸片:两肺纹理稍增多,主动脉增宽,心影增大,符合主动脉型心脏改变。
对应考住院医师的提示:口试将完成以下3项内容:1.为对该患者进行正确的病例分析,您需要补充的资料可向考官询问?2.您将根据所得的资料主动进行规范化病例分析程序。
3.最后您需回答4个本学科的专业问题。
完整病例:李××,男性,76岁。
入院前3小时饮2两白酒后,洗脚站立时突发意识丧失,呼之不应,面色苍白、全身冷汗,无口吐白沫、无四肢抽搐及大小便失禁。
持续约5分钟后自行清醒,诉头晕、胸前区闷痛,1小时以上,含服硝酸甘油缓解不明显。
急送医院途中,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
胸痛发展为压榨样,发作持续达3小时。
既往有“冠心病”史4年余,平时服用麝香保心丸、丹参,偶有胸闷发作,无胸痛,快步走时感气促,无夜间阵发气急及端坐呼吸。
有“高血压”史10年,最高血压190/110mmHg,服用络活喜,血压控制尚可。
4年前曾患有“脑梗死”,继之右侧肢体麻木、肌力减退至今。
有“糖尿病”史3年,服用达美康,血糖控制较理想。
有长期吸烟史(30年以上),1包/日,饮白酒2两/每天(25年)。
体检:T36℃P52次/分R24次/分BP150/95mmHg推车入病房,平卧位,神志清楚,急性病容,表情痛苦,面色苍白。
老年人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预防

目录 概述 常见预防措施 特别关注的器官和疾病 总结
概述
概述
老年人多器官功能衰竭是一种 常见且严重的老年疾病。 预防是关键,可以延缓疾病进 展,提的生活方式: - 锻炼身体:适度运动可增强心肺功
能,促进血液循环。 - 健康饮食:均衡的饮食有助于保持
特别关注的器官和疾病
心脏衰竭: - 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慢
性病,定期监测心脏功能。
特别关注的器官和疾病
肾功能衰竭: - 饮食低盐低蛋白,保持充足的水分
摄入,预防尿路感染。
特别关注的器官和疾病
肺功能衰竭: - 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烟雾
,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
特别关注的器官和疾病
肝功能衰竭: - 避免酒精和肝毒性药物的摄入,定
期检查肝功能。
总结
总结
老年人多器官功能衰竭是一种 严重的疾病,但可以通过预防 措施延缓其发生和进展。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 ,预防感染,特别关注心脏、 肾脏、肺和肝脏功能的预防措 施是非常重要的。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身体健康。 - 管理体重:控制体重可以减轻器官
负担。 - 戒烟限酒:烟酒对多器官功能有害
,应尽量避免。
常见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 - 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潜
在问题,并进行干预和治疗。
常见预防措施
预防感染: - 预防感染是避免器官功能衰竭的重
要手段。 -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有感染病史
的人接触。
特别关注的器 官和疾病
脏器功能衰竭怎么回事

脏器功能衰竭怎么回事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在长大的同时父母也在逐渐变老,头发变得花白,牙齿开始脱落,眼角的皱纹也越来越多,身体的健康情况也是一天不如一天,很多的疾病都开始迸发。
其中脏器功能衰竭指的是人体的器官衰竭,常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再次建议一定多加注意预防护理,饮食多以清淡为主。
器官衰竭,或称多器官衰竭,又称为多脏器功能衰竭,是老年人逝世的重要原因,大多是70岁以上的长者。
多脏器功能衰竭是指机体在严重创伤、感染、中毒、大手术后等应激状态下短时间内同时或相继发生2 个或2 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
多脏器功能衰竭是指机体在严重创伤、感染、中毒、大手术后等应激状态下短时间内同时或相继发生2 个或2 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
而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则是以老年多器官功能衰退为基础,以老年多器官慢性疾病为先导,在某些诱因激惹下,由单一器官功能不全而诱发多个器官功能衰竭。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中,MOF 的患病率为7.27‰,发病率为6.38‰,病死率62.12‰,死亡率4.40‰。
器官衰竭例如有气管、心脏、肾脏、脑等重要身体器官的慢性疾病。
并发症,多器官衰竭时,可能呼吸短浅、血压急降、口唇和指甲缺氧变紫色、视觉神经无反应、意识朦胧、血液缺氧、休克、昏迷等。
临床上有两种类型:早发型发生于烧伤休克期或休克期之后很快发生、病情发展急骤;迟发型病情较缓,常继发于严重感染。
严重创伤、感染、中毒、大手术后等应激状态。
★多器官功能衰竭病因: 1. 严重创伤:多发性创伤、大面积烧伤、挤压综合征等。
2. 严重感染:如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严重腹腔感染、继发于创伤后的感染等。
3. 外科大手术:如心血管手术、胸外科手术、颅脑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
4. 休克:各种类型的休克医学|教育网整理。
5. 各种原因引起的低氧血症:如吸入性肺炎及急性肺损伤等。
MOF(多器官功能衰竭)

疾病病因
肺衰竭老年器官功能随年龄增长而衰退,在此基础上多器官慢性疾患使器官功能进一步减退,处于衰竭临界 状态。此时,某些并不严重的应激(stress)即可影响某器官功能,并导致连锁反应,类似多米诺现象,发生多器 官衰竭。有学者分析122例MOFE,平均患慢性疾病3种以上,最多达9种,心肺慢性疾病多见。MOFE的诱因,肺部 感染居首,占72.73%,败血症占7.28%,手术或创伤仅占1.82%。另有报道,脑血管意外、消化道出血、大量饮酒、 肾毒性抗生素应用等均可成为MOFE的诱因。此点与中青年人因外伤、大手术、烧伤及感染败血症等诱发的MOF有 很大不同。
3.心脏老年人心脏有退行性改变,心肌纤维的顺应性减退,应激性降低,心肌舒缩功能和血排出量明显降低, 心脏指数(CI)降低,年龄越大CI越低。心功能评定,我们推荐用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的4级分级法。老年人常 患有慢性肺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遇有感染、创伤和心源性休克等诱因,可触发心功能衰竭。如存在慢性缺氧、 代谢性酸中毒、休克及CI低于2.1L/m2时,可确定诊断。
MOF(多器官功能衰竭)
多器官功能衰竭
01 疾病简介
03 症状体征 05 诊断检查
目录
02 疾病病因 04 病理生理 06 实验检查
07 鉴别诊断
09 预后预防
目录
0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治疗方案
MOF(Multiple Organ failure)指的是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指机体在严重创伤、感染、中毒、大手术后等 应激状态下短时间内同时或相继发生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
1.重要器官病理形态改变积分 MOFE显著高于MOF。低灌注4h,其总积分为MOF组14倍,心肾病变积分为MOF 组的22倍;低灌注8h,各器官病理变化积分分别为MOF组的2~6倍,其中肺的损伤尤为严重。损坏最重的器官, MOFE组是肺,MOF组是肾;器官损坏严重程度顺序,MOFE组是肺、肝、心、肾、胃肠;MOF组是肾、肝、心、肺、 胃肠。
胃肠功能全面保护

46
3. 早 期 恢 复 肠 道 营 养 。 MOFE 患 者 早 期 并 不 能通过肠内营养补充所需的足够热量,此时 肠道营养的主要作用在于营养底物对肠屏障 功能的药理治疗作用;早期肠道营养还有助 于恢复肠道灌注。可选用肠内营养剂如能全 力、瑞素(最好空肠管持续滴注)等。
47
4.保护胃肠道粘膜机械屏障是防止细菌毒素移位的关键。目前维护胃肠道粘膜 机械屏障的主要措施是补充足量的谷氨 酰胺。体内谷氨酰胺池的耗竭导致胃肠 粘膜屏障功能破坏和免疫功能低下。
42
诊断标准
有腹部胀气、肠鸣音减弱、麻痹性肠 梗阻、临床应激性溃疡出血等表现, 包括呕血、黑便、潜血实验(+),或 经内镜检查、手术或尸检证实有胃肠 道出血、糜烂或溃疡。
43
保护措施
近几年来, 对MOFE患者胃肠功 能衰竭的保护和预防做了大量的 临床和实验研究并取得了很大成 效,主要措施如下:
13
胃酸、胆汁、溶菌酶、粘多糖和蛋 白酶的分泌减少,使肠道化学杀菌 能力减弱,导致肠道致病菌繁殖。 另外,由胃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 产生的特异性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sIgA)处于抑制状态,
14
进入肠道后不能很好地与细菌结合 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使入侵的细 菌容易与上皮细胞受体相结合,抑 制肠道粘液分泌和粘液层的流动, 促进细菌对肠粘膜的损害。
15
另外,肠系膜淋巴组织对于穿过肠 壁进入门静脉或淋巴管的细菌的吞 噬和解毒作用减弱。这些因素均可 导致胃肠粘膜支持系统的损害。
老年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症

项目 心 肺 肾
外周循环
器官功能衰竭前期
器官功能衰竭期
新发心律失常,心肌酶正常;劳 力型气促,无明显心衰体征;肺 毛压增高
心搏量减少,肺毛压增高,有明 确的心率衰竭症状和体征
PO245-49mmHg,so2<0.9,PH7.457.50;200mmHg<氧合指数 ≤300mmHg,不需要机械通气。
Pco2≥50mmHg,SO2<0.8,PH<7.30, 氧合指数≤200mmHg,需要机械通 气
• MODSE的预后:病死率随增龄和器官衰竭数
正相关,且病死率高。
发病机制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 微循环障碍 • 再灌注损伤 • 肠源性毒性物质损伤
MODS的定义及其特点
• MODS:机体在遭受严重创伤、感染、休克、大手术等急性
损伤24小时后,同时或序贯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或器 官功能障碍或衰竭,以至于不能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综合征。
MODSE的肺启动机制
• 直接启动方式(最常见):由肺直接损伤
引起,肺感染(最常见)、肺创伤、误吸、 吸入有害气体。
• 间接启动方式:肺外感染、创伤、休克、
急性胰腺炎、脑血管病。
MODSE的启动机制的提出
• 临床:肺衰竭首发频率最高,肺感染
是主要诱因,ARDS最终死于MODS, 非呼吸衰竭。
• 动物模型:肺衰竭发生最早,频率最
期。
MODSE病因
MODSE的危险因素:高龄、慢性器官功能不全、 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感染、营养状况不良、 免疫功能低下、不合理用药的不良反应、 冬季发病高峰期。 MODSE的器官顺序:肺 心 脑 肾 胃肠 肝
MODS 与 多器官功能衰竭(MOF)
• MOF:完全衰竭,点的概念,强调终末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发病机制学说
一、微循环障碍和微血栓形成学说 二、代谢障碍学说 三、低灌注综合症学说 四、器官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学说 五、防御机制不全及血源性毒素损伤学说 六、蛋白质热量营养缺乏学说
一、微循环障碍和微血栓形成学说
• 组织器官因缺血、缺氧或感染等侵害时,引起 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内皮肿胀,进 而阻断毛细血管的血流。同时,大量组织因子 释放,激活了凝血系统和补体系统,血管活性 物质增多,使组织器官微循环障碍,出现血细 胞粘附聚集,微循环栓塞和等,致使组织缺血 、缺氧加重,最终导致。
二、代谢障碍学说
• 该学说认为,是一种亚细胞生化代谢障碍 为主的进行性代谢衰竭。能量缺乏抑制了 跨线粒体膜钠、钙泵的转运,使底物进入 线粒体生成的能力丧失导致细胞死亡,也 使依赖作为第二信使的许多激素不能发挥 代谢调节作用。
进行干预治疗,功能可望恢复 )一些病因学上互不关联的疾病,同时发生脏器功
能衰竭,虽也涉及多个脏器,但不属于的范畴。
老年患者的特点
老年期人体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改变: ()解剖学的改变:除心脏和前列腺外,其他器官
都萎缩。 ()生理学的改变:许多生理功能都呈线性下降趋
势。若以岁为身体最佳功能状态的基点(),以 岁为老年,以岁为高寿,可大体上得出以下参考 数据:
生理功能
原有慢性病
免疫功能 病程及起病
分型 可预测性 衰竭顺序
病死率 预后
>5 个器官衰竭
与的主要区别
MOFE >60 岁 肺部感染 心脑血管等 慢性病急性发作 器官老化 功能低下 多种、可达 10 余种平均 2-4 种
低下 起病较隐袭 病程迁延受累器官最多达
9个 可反复发作 III 型(多相或反复型) 有一定预测性 一般心>肺>脑>肾
高 部分可救活
存活极少
MOF 多为中青年 创伤、手术
败血症等
正常
较少
正常 起病急骤 病程较短受累器官最多达 6个 多迅速治愈或死亡 Ⅰ型或 II 型(双相迟发型)
不定 与诱因性质有关
较低 治愈或死亡
的病因
• 老年人各器官储备功能下降,应激能力减弱;老年人的器官储 备比年轻人下降约,因而易发生。
• 老年人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有的多达余种,其中以心脏疾患 最常见,在长期慢性疾患侵袭下,器官功
• 老年人营养缺乏出现血浆白蛋白合成障碍。 感染、创伤、休克时,糖皮质激素、儿茶酚 胺等分泌增多,机体分解代谢加强,自身蛋 白质大量分解,机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热 量供给不足加重蛋白质营养不良,肠粘膜屏 障功能障碍,引起细胞和内毒素移位,促进 的发生。
的临床特点
• 如果老年人患有严重的心、脑、肺等疾病,即 使一般的诱因也可发生。
• 起病常较隐袭,病程迁延漫长,可反复发作。 • 的衰竭器官顺序也与所患基础疾病有明显关系,
其多发顺序为心、肺、脑、肾、和胃肠等,而 首发衰竭的器官顺序是肺、心、脑、肾、肝、 胃肠等。
的临床特点
历史沿革
• 年 “序贯性系统器官衰竭”; • 年 “多系统器官衰竭” • 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和美国危重病急救医
学学会()联合在芝加哥召开讨论会,提出将 多系统器官衰竭改名为。 • 年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会上,中国中西医结合 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 学会也决定将该综合征命名为。
的特点
• 发病前机体原来的器官系统基本健康 • 原发疾病发生与 发生常间隔一段时间(>小时
) • 受损器官可远离原发病的部位 • 早期发生的器官功能不全属可逆性 • 晚期发生的器官衰竭有高死亡率
时衰竭器官的数目与死亡率的关系
累及脏器数 死亡率(%)
的概念延伸
在概念上强调: )原发致病因素是急性的 )表现为多发的、进行的、动态的器官功能不全 )器官功能障碍是可逆的,可在其发展的任何阶段
三、低灌注综合症学说
• 低灌注综合征是指组织短时间急性缺血、 缺氧后,尚未重新建立循环灌流时而发生 的损伤。时组织损伤与氧自由基的大量产 生有关,导致膜代谢障碍,引起微血管通 透性增加,造成循环血量不足,心输出量 减低,各器官灌注量下降。
四、器官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学说
• 组织缺血后再灌注时其缺血区并未得到充分 的灌注,再灌注损伤实际上是缺血的延续和 叠加。
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老年病教研室 天津市老年病学研究所
张伟三
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
. 概念 . 病因 . 发病机制 . 临床特征 . 诊断 . 治疗 . 预后
的概念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 )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 合征( , ) 主要是指机体遭受一种或多种严重 应激因素小时后,同时或序贯发生个或个以上重 要器官系统急性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 肺部感染为最常见的诱因,由于老年人呼吸系统功能低下,换 气、咳嗽反射能力随增龄而明显下降。不少老年人患有慢支, 肺气肿,慢性肺心病,肺功能逐渐下降,加之老年人免疫功能 低下,一旦出现肺部感染,往往难以控制而导致呼吸衰竭。
• 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是的重要诱因之一。
的发病机制
• 各种感染侵袭,机体的防御机制减低,以及 某些医源性的因素等参与了的发生和发展。
• 缺血再灌注时产生大量的脂质过氧化物,破 坏生物膜和核酸结构,使组织细胞变性坏 死,导致器官功能衰竭。
• 细胞膜通透性增高,细胞外大量内流,与钙 调蛋白形成复合物,激活磷脂酶,大量耗 竭,严重影响组织器官功能。
五、防御机制不全及血源性毒素损伤学说
• 老年人机体防御机制降低,单核吞噬细胞系 统功能下降。感染和休克时产生的毒素,使 补体系统激活,一些神经体液因子增多,组 胺释放,平滑肌收缩,血管通透性增高,细 胞膜破坏,引起细胞死亡以及脏器的损伤和 衰竭。
不同年龄老人主要功能减退情况
基础代谢 心输出量(安静时) 肾血流量 肺功能 肝血流量 体液总量
岁岁
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概念
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 ( )主要指以老年人多 器官功能减退为基础,以老年多器官慢性疾患 为先导,在某种诱因应激下,由单一器官功能 不足而诱发多个器官功能衰竭。
年龄 病因和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