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诗词,汲取言语智慧

合集下载

中国经典诵读诗词(精选5篇)

中国经典诵读诗词(精选5篇)

中国经典诵读诗词中国经典诵读诗词(精选5篇)古诗词是一种有特殊格式及韵律的文体,它以古体诗、近体诗为代表。

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悼亡诗,咏物诗,军旅诗等。

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中国经典诵读诗词,仅供大家参考!中国经典诵读诗词(精选篇1)1、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观书有感 (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5、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

中国经典诵读诗词(精选篇2)1、《时雨》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2、《练圻老人农隐》我生不愿六国印,但愿耕种二顷田。

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

却愁为农亦良苦,近岁征役相烦煎。

养蚕唯堪了官税,卖犊未足输米钱。

虬须县吏叩门户,邻犬夜吠频惊眠。

雨中投泥东凿堑,冰上渡水西防边。

几家逃亡闭白屋,荒村古木空寒烟。

君独胡为有此乐,无乃地迩秦溪仙。

门前流水野桥断,不过车马唯通船。

秧风初凉近芒种,戴胜晓鸣桑头颠。

短衣行陇自课作,儿子馌后妻耘前。

白头虽复劳四体,若比我辈宁非贤。

旅游三十不称意,年登未具粥与灊。

便投笔砚把耒耜,从子共赋《豳风》篇。

3、《耕图二十一首·拔秧》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齐。

清晨且拔擢,父子争提携。

既沐青满握,再栉根无泥。

及时趁芒种,散著畦东西。

4、《次韵王得淦长至》二十四节气,来自混元前。

老息他无分,新阳便有缘。

诗词大串烧诵读经典诗词感受文学力

诗词大串烧诵读经典诗词感受文学力

诗词大串烧诵读经典诗词感受文学力诗词大串烧:诵读经典诗词感受文学力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传承了千年的智慧与情感。

通过诵读经典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学的力量,领略到美与哲理的交融。

下面将为您串烧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诗词,让我们一同走进文学的殿堂。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唐代杜甫的《望庐山瀑布》。

通过描绘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杜甫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他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把庐山瀑布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产生如置身其中的感受。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人通过最简单的用词和描写,勾勒出秀美的自然景色和雄浑的大气势。

诗中所表达的“上进、追求”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人们矢志不渝地追求梦想。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唐代李白的《静夜思》。

短短四行,却表达了李白思乡之情。

清新简短的文字,婉转的节奏,使这句诗成为人们最常吟唱的经典。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是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人通过手中的场景,将离别之情融入到对大自然的描绘中。

诗中融入了对生命和命运的思考,境界高远,使人回味无穷。

纳兰词·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这是清代纳兰性德的《浣溪沙》。

他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以小写实手法表述出人生的无奈和悲凉。

这首词以简短的辞藻,表达了他对逝去时光的依恋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李清照《如梦令》说到:“春空凝着五言青,庭院深深深几许?暗窗半掩月如霜。

”这段诗让人不禁沉浸其中,感受到写作者心境的深刻。

细细品味这些经典的诗词,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在文字背后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它们不仅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心灵的寄托。

通过诵读和阅读这些经典之作,我们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在感受文学的力量中提升自我修养。

阅读经典诗文,提升语文素养

阅读经典诗文,提升语文素养

阅读经典诗文,提升语文素养
读经典诗文,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中文素养,还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

以下是我认为比较经典的几首诗文,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考。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之一,它以简短的文字和朴实的语法表达了诗人深
沉的思乡之情。

如果我们能够仔细品味每一个字,我们会发现其中蕴含着极为深厚的感情。

这种境界只有通过内心的深思,才能够真正感受到。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
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代表作品之一。

他在这首诗中以婉约的笔调写出了自己的哀
愁和忧思。

读完这首诗,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所表达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破阵子》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篱把酒黄
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唐代女词人婉儿的代表作之一。

她用细腻的笔触和温柔的语调,表达了女子
内心深处的哀伤和思念。

读完这首词,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婉儿所流露出来的柔情和深情。

总的来说,经典诗文就像一面照妖镜,能够帮助我们看到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些情感和
念头。

只有通过内心的深思和反省,我们才能够理解这些经典诗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诵读经典诗词启迪智慧人生-精品文档资料

诵读经典诗词启迪智慧人生-精品文档资料

诵读经典诗词启迪智慧人生-精品文档资料诵读经典诗词启迪智慧人生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目的意义中国学校教育鼻祖孔子删订诗三百,开诗歌教化先河。

孔子说“入其国,其教也可知,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之教也”。

这是分量很沉的话语,在中国文化里繁衍着,诗教之宗,关乎王化民风,国家治乱,诗教之尊,可以和性情,厚人伦,匡政治,感神明。

历史一页一页地翻过去了,民族的复新成为世纪级难题,因为其核心是优秀文化的复新。

“读点经典”的倡导,无疑是提升社会转型期文化素质的良方。

其中的优秀古典诗歌,是最富文化生命的一种艺术载体,校园里的诵读活动是一种必需的途径,聆听书声清越吟诵给这个碎片文化时代的小令和慢词,恍然诗人用诗心临摹的那一轮明月,永远那么年轻,它孤光独照,来去从容,让无数文化的生命为之俯仰,情有独钟。

校园文化的功用,就是濡化。

濡化就是“人”化,就是以“文”化人,为人性,为人道,为人伦,为人格。

当优秀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入人的心灵世界和生活世界,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其价值。

三千余年前孔夫子在《论语?阳货》中谆谆切切教导年轻人应学诗。

三千余年后的1999年的一个春日,我们聆听到了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上的讲话:“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

”所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也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的要求。

“阶段目标”中更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段)。

因此,结合“读点经典”的倡导,校园古诗文词诵读值得我们更多的关注。

二、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方法引领“读点经典”的倡导,使诗的教化推陈出新,很和谐地就撑起了校园文化的精神,没有薄今爱古的喧嚣,没有顺应世俗的造作,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漫步而去,很自然地就掬起李白的黄河之水,还有苏轼的赤壁之浪。

学生跟着老师,在诵读互动中,带着一份文化诗思走过,一种文化的感动就流溢于心底,不需要导演,不需要彩排,很自觉很默契的配合,让艺术以一种文化的方式与接受教育者相见,证明我们民族文化的一脉相传。

幼儿园经典诗词朗诵案例:诗意人生,启迪智慧

幼儿园经典诗词朗诵案例:诗意人生,启迪智慧

幼儿园经典诗词朗诵案例:诗意人生,启迪智慧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诗词朗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诗词朗诵,幼儿可以接触到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到诗意人生,启迪智慧。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幼儿园经典诗词朗诵案例,共享其中蕴含的深刻教育意义。

二、案例共享1. 《静夜思》在幼儿园中,老师可以选择李白的《静夜思》进行朗诵。

通过这首诗的朗诵,可以让幼儿感受到深夜的宁静和美好,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也可以启发幼儿思考生活中的琐事,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

2. 《春晓》另外一首经典诗词朗诵案例是孟浩然的《春晓》。

通过朗诵这首诗,幼儿可以感受到大自然在春天的美好和活力,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也可以引导幼儿关注身边的事物,用心感受春天带给人们的快乐和希望。

3. 《小儿垂钓》除了诗词,儿歌也是幼儿园诗词朗诵的重要内容。

例如《小儿垂钓》这首儿歌,既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又可以通过歌词中描述的儿童乐趣,引导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感受生活。

三、文章总结通过以上案例的共享,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经典诗词朗诵对幼儿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诗词朗诵不仅可以让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增加他们的文学素养,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情感、情操,启迪智慧。

四、我的观点和理解作为幼儿园的文章写手,我深切认识到诗词朗诵对幼儿的重要性。

在我的理解中,诗词朗诵不仅是对文学作品的传承和弘扬,更是对人文精神的传递和培养。

通过诗词朗诵,幼儿可以在欣赏优美的语言的感受到人生的真谛,启迪他们的心灵和智慧。

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我按照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探讨了幼儿园经典诗词朗诵的案例,并提供了总结性的内容,帮助读者对这一主题有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总结,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诗词朗诵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对幼儿成长的积极影响。

以上是对幼儿园经典诗词朗诵案例的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优美的中国诗词朗诵文稿

优美的中国诗词朗诵文稿

优美的中国诗词朗诵文稿中国诗词源远流长,其中不乏许多优美动人的作品。

今天,我将为大家朗诵几首经典的中国诗词,让我们一同领略这些优美的艺术之美。

1.《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人们追求进步、超越自我的精神。

这首诗字字珠玑,堪称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2.《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李白的《静夜思》。

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晚思乡之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简短精练,却能唤起人们的无限遐想。

3.《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变化,表达了人生无常、万物更替的哲理。

这首诗篇简练而深邃,给人以深思。

4.《登高》 -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是杜甫的《登高》。

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时代动荡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望。

这首诗词豪放激昂,意境深远。

5.《悯农》 - 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是李绅的《悯农》。

通过描绘农民的艰辛生活,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农民困境的关注。

这首诗词简练而深情,引人深思。

以上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几首优美的中国诗词。

这些诗词以简练的文字、深远的意境,带给人们无尽的思考和艺术享受。

希望大家能够在朗诵和欣赏中感受到中国诗词的独特魅力。

谢谢!。

读古诗经典 习汉字文化

读古诗经典 习汉字文化

读古诗经典习汉字文化古诗经典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汉字文化。

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情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下面,本文将带领大家读几首经典的古诗,并从中汲取汉字文化的营养。

1、《登高》千岩万壑挂前川,不知何处有人间。

赵瑟初停凤凰柱,朱帘不卷古今闲。

百尺竿头下江雨,中间卧石劳君眼。

古时候、阮家村,清溪门外小山村。

这首诗由唐代大诗人王之涣所作,以描绘景色为主,气势宏大。

其中,千岩万壑、赵瑟凤凰柱、朱帘等都是汉字构成的诗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读了这首诗,我们会发现汉字的构造精妙,一个字中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2、《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名篇,通过描写大自然的变化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深沉的离别之情。

其中,离离原上草、明月松间照、晴翠接荒城等字句,都是用汉字巧妙表现自然美景的典型示范。

3、《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杨玉环是唐玄宗的宠妃,也是《长恨歌》的原型。

在这首诗中,李白运用了各种华丽的修辞手法,对天子爱妃的悲剧命运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这首诗字正腔圆,富于情感,可以说是唐诗中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汉字文化的生动展示。

通过对以上三首古诗的解析,我们对汉字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民智慧。

在读古诗中,我们可以将汉字文化与诗歌意境相互结合,体会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诵读经典诗文 丰富语言积累

诵读经典诗文 丰富语言积累

诵读经典诗文丰富语言积累【摘要】诵读经典诗文对语言积累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诵读经典诗文,我们可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优美的语言风格。

选择适合诵读的经典诗文,通过正确的方法进行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其中的语言之美。

在诵读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积累语言,不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追求真正的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多维度诵读经典诗文。

诵读经典诗文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持之以恒将能让我们在诵读经典诗文中获得更多收获。

通过不断地诵读经典诗文,我们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

【关键词】引言:- 学习诵读经典诗文的重要性- 诵读经典诗文对语言积累的益处正文:- 经典诗文如何帮助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选择适合诵读的经典诗文- 诵读经典诗文的正确方法- 如何利用诵读经典诗文丰富语言积累- 追求真正的语言表达能力需多维度诵读经典诗文结论:- 诵读经典诗文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持之以恒,方能在诵读经典诗文中获得更多收获关键词: 诵读经典诗文, 语言积累, 语言表达能力, 经典作品, 提升能力, 正确方法, 多维度, 收获1. 引言1.1 学习诵读经典诗文的重要性学习诵读经典诗文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典诗文作为文学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意境和情感,通过诵读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美感和内涵。

诵读经典诗文可以培养学习者对语言的敏感性和审美能力。

经典诗文的语言优美,结构精致,是语言艺术的典范,通过诵读可以感受到其中的音韵美和意境美,提升自己的语言修养和审美能力。

学习诵读经典诗文可以帮助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诵读是对语言的实践和演练,通过模仿经典诗文中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学习者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使自己的语言更加准确、流畅和富有表现力。

诵读经典诗文还可以拓展学习者的文化视野。

经典诗文作为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和时代的文化底蕴,通过诵读可以了解历史文化,增加文学修养,提升人文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诵读经典诗词,汲取言语智慧
发表时间:2017-09-13T15:31:09.527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6月下作者:王华芳[导读]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精髓,含有丰富的言语智慧。

在教学中,不但要熟读成诵,更要汲取它的言语智慧。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精髓,含有丰富的言语智慧。

在教学中,不但要熟读成诵,更要汲取它的言语智慧。

笔者的具体方法是在品析词句中,汲取言语智慧;在情境交互中,感悟言语智慧。

关键词:经典诗词;言语智慧;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留传下来的经典古诗词,更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不仅闪烁着灿烂的文学之美,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和超人智慧。

在小学进行古诗词教学,已经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2016年央视的“古诗词大会”更是让全民体会到诵读古曲诗词的重要性。

但是,大多数教师的古诗词教学中,只是满足于背诵,忽略了古诗词中的言语资源,并没有被充分利用,更不要说汲取古诗词中的言语智慧,来怡情养性,培养高尚情操。

尽管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最初的记诵、吸收是以最初的理解、感悟为前提的。

仍然需要帮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吸收古诗词的言语智慧。

那么,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吸收其言语智慧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策略。

一、品析词句,汲取言语智慧
古人写诗,非常注重炼字炼句炼意。

字炼得好,不仅能准确地表情达意,还可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从而引发读者的联想并体会其弦外之音,味外之旨。

杜甫等人的表白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言简义丰、灵动跳跃、意趣无穷是古诗词的言语特点,往往只一字而境界全出,甚至“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司马空《诗品·含蓄》)这就需要我们细细地品析。

一般来说,以下几类词语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引导学生细细品味。

一是修饰性的词语,往往蕴含了作者特定的思想情感,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曲中的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马是“瘦”的。

这些修饰限制性的词语,营造了一个萧条、荒凉的秋日环境,秋思的阴冷气氛渐渐弥漫开来。

二是意蕴深刻的动词,它们常常借助各类修辞手法,表现丰富的内容,特别灵动。

如杜甫的“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的“燃”字,既写出了花的色彩,又暗喻了花似火燃烧一样旺盛。

三是情感性的词语,这类词语情感外露,常常是诗歌主题所在。

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中的“日暮客愁新”中的“愁”字。

其他还有许许多多,不胜枚举。

但是它们都有一个规律,那就是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回味无穷,浮想联翩。

也许一句当中没有好字,但是从炼意来看,仍然是好句子。

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整首诗在幽幽远远的《折杨柳》的笛声中,唤起了故园情思,读之余音袅袅,挥之不去。

所以,我们还应该从炼意的整体高度来品味诗句。

品析的方法是通过比较、联想、想象、感悟等手段,品味其用词造句的精妙之处。

比如宋祁的《玉楼春》中的“绿杨烟里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可否把这个“闹”字换成别的词,如“浓”“盛”“火”等字?学生通过比较,再跟朱自清的《春》中写到的“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进行比较。

认识到“闹”字兼具无数字的意思,不但表达了花开繁盛、花开火红的意思,还可以让人联想到各种声音,仿佛“无数蜜蜂、蝴蝶在歌唱、在舞蹈”。

二、情境交互,感悟言语智慧
古诗词之美,美在意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文章之妙,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

”所谓“意境”就是由若干意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审美空间,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特征。

情景相生而又契合无间就形成了“意境”。

每一种意境都必须兼具“情趣”和“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抒情主体的主观思想情感和客观事物想融合而成的生动鲜明的形象。

克罗齐在《美学》里说:“艺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情趣离意象,或是意象离情趣,都不能独立。


由于古诗词的根本特征是“以言语营造意境、以意境表达情意”,所以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必须透过字词的表面意思,深刻体会其“言外之意”。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诗歌的言语再造意象,激发想象力,努力重构诗歌的意境。

借助媒体创设情境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直接的艺术画面。

但是,光是一个画面还是远远不够的,仍然需要反复诵读、领悟、再创作等教学手段,才能领会诗歌的意境。

如《江雪》的意境,除了直接呈现冰天雪地的画面外,还可以配上沉重而不失超脱、愤激而不失从容的背景音乐。

但是,最终仍然需要借助语言文字来深刻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

在这样的情境中,通过朗读,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学生说到了这是一个“冰天雪地”,是一个“冷酷的世界”,是一个“孤独的世界”。

还有同学则认为这是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是一个“孤芳自赏的世界”。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深刻领悟到诗中的环境不只是简单的自然环境描写,还是当时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的描写,也是作者被贬官之后心境的映照。

也许诗歌的原来意境永远只属于作者个人,但是读者仍然可以对诗歌的意境进行个性的构建——这也是个性化阅读的意义所在。

言语智慧,是一种对言语的心灵感悟能力和创造能力,它需要丰富的情感来滋养,需要神奇的想象来振拔,需要厚重的文化积淀来丰满,还需要求异创新的思维来打磨。

它是一种实践性的智慧,既要在大量的言语实践中慢慢生长,自我构建,也需要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慢慢生长,自我构建。

学习古诗词的言语智慧,不仅仅是学习言语的问题,同时也是对沉淀于语言中的人的生命、人的意志的体验,对表现语言中人的生存、人的生活的认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12.
[2]朱光潜.诗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3]俞平伯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兴一小 325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