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现代物流管理概论》习题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现代物流概论

一、单选题

1.A 2.C 3.D

二、多选题

1.AC 2.ABC 3.BCD

三、判断题

1.×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最早的物流概念是由美国学者阿奇•萧提出的。

2.×企业物流属于微观物流的范畴。

3.√

4.×在商流活动中,商品所有权在买卖双方签订购销合同时由卖方转移到买方。

5.√

四、问答题

1.物流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1)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之一

(2)物流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3)实现物流现代化可以提高我国经济质量

(4)物流产业可以有效改善我国产业结构

2.简述“第三利润源”学说和“效益背反”说。

答:“第三利润源”学说主要来自日本,该学说强调利润中心,即强调直接效益。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人们认识到,物流这块“黑大陆”虽然看不清,但绝不是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富饶之源。尤其是经受了1973年石油危机的考验,物流已牢牢树立了自己的地位。在资源和人力这两个利润源潜力越来越小、利润空间越来越有限的情况下,物流领域的创利潜力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人们按时间顺序称之为“第三利润源”。

物流的“效益背反”是指物流若干要素之间存在矛盾,即某一要素的优化必然会给另一个或几个要素带来损失。

效益背反是物流领域中内部矛盾的反映和表现。以包装问题为例,在商品销售市场和销售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假定其他成本因素也不变,那么,企业在包装方面每少花一分钱,其包装收益就多一分钱,包装越省,利润则越高。但是,一旦商品进入流通领域之后,简省的包装降低了商品的保护效果,必然会带来大量损失,造成储存、装卸效益的降低。显然,包装活动的

效益是以其他活动的损失为代价的。

3.物流管理有哪些特征?

答:(1)以客户满意为首要目标

(2)重视整个流通渠道的货物流动

(3)追求企业整体最优

(4)重视效率,更重视效果

(5)以信息为中心满足市场实际需要

4.什么是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有哪些作用?

答:第三方物流也称合同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运作模式。

与早期的物流服务相比,第三方物流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提供多功能的物流服务

(2)提供个性化的物流服务

(3)供需双方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4)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

第二章物流系统

一、单选题

1.B 2.A 3.B

二、多选题

1.ACD 2.ABCD 3.ABCD 4.ABCD

三、判断题

1.√

2.ד人”是物流系统的第一要素。

3.×流程是指流体通过载体在一定流向上行驶路径的数量表现。

4.√

四、问答题

1.简述物流系统的一般模式。

答:物流系统的一般模式是输入—转换(处理)—输出。在这一过程中,还存在反馈作业。

(1)输入

输入是指外部环境向物流系统提供各种资源,使系统发生作用。输入的内容包括原材料、能源、采购计划、生产或销售计划、资金、劳动力、信息等。

(2)转换(处理)

转换(处理)是物流系统本身的转化过程,即从输入到输出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其作业对象包括物流设施设备、物流业务活动、管理工作、信息等。

(3)输出

输出是指物流系统以其本身所具有的各种手段和功能,对外部环境输入的资源进行处理后所提供的物流服务。输出的具体内容有劳务、信息、服务,以及产品位置的转移、合同的履行等。

(4)反馈

反馈是指物流系统在作业过程中,将输出结果返回给外部环境,以便对工作做出评价。反馈的信息包括各种物流活动分析报告、统计数据、调查结果、工作总结、市场行情、国内外市场信息与有关动态等。

2.简述物流系统分析的步骤。

答:(1)明确目标

物流系统分析的首要工作就是正确把握和理解系统的目标和要求,同时还应确定其构成要素和适用范围。只有这样,才能为进一步的分析奠定基础。

(2)拟定备选方案

明确目标以后,就要拟定解决问题的大纲,搜集相关资料并分析其相互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备选方案,并进行初步筛选。

(3)建立模型

模型是对实体物流系统的抽象描述,它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化为易于处理的简单问题。因此,企业可以借助一定的模型(如数字模型、逻辑模型等)来有效求得物流系统分析所需要的参数,并据此确定各种制约条件。

(4)评价备选方案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得出每一方案的利弊得失和成本效益,同时考虑各种有关的无形因素(如政治、经济、科技、环境等),以综合评价所有备选方案,最终选出最优方案。

第三章运输

一、单选题

1.D 2.B 3.C 4.D 5.A

6.A

二、多选题

1.ABCD 2.ABC 3.ABC 4.AD

三、判断题

1.×配送运输是指将已按用户要求配好的货物分送到各个用户的运输。

或集货运输是指将分散的货物进行汇集的集中运输形式。

2.×铁路车辆主要用于承载货物。

或铁路机车主要用于牵引列车。

3.√

4.×管道站的首站位于管线的首端,其作用是汇集货物并将其变成流体,然后加压送往中间站。

四、问答题

1.简述运输的基本原理。

答:(1)规模原理

规模原理是指随着一次装运量的增加,单位重量的货物运输成本不断下降。这是因为一票货物越重,分摊到单位重量上的固定成本越低。根据规模原理,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的运输工具装载量大,因此其单位重量的货物运输成本较低。

(2)距离原理

距离原理是指随着一次运输距离的增加,运输成本的增加会变得越来越缓慢,即单位运输成本随运输距离的增加而降低。根据距离原理,长途运输的单位运输成本低,短途运输的单位运输成本高。

(3)速度原理

速度原理是指完成特定运输所需的时间越短,其效用价值越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①运输时间缩短意味着单位时间内的运输量增加,因此单位运输成本降低;②货物在运输途中停滞的时间缩短,从而使到货提前期变短,有利于减少库存,降低仓储费用。

2.影响合理运输的因素有哪些?

答:(1)运输距离

运输距离的长短是决定运输合理与否的最基本因素。运输时间、运输费用、运输工具的周转等都与运输距离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企业应尽可能就近运输,避免舍近求远。

(2)运输环节

每增加一次运输,不但会增加总运费,而且还要进行装卸、搬运等工作,花费过多的劳动力。因此,企业应尽量减少运输环节,尤其是同类运输方式的中转环节。

(3)运输工具

各种运输工具都有其使用的优势领域,在运输中由于需求不同,选择运输工具时所考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