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养殖技术

合集下载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摘要】桑蚕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其饲养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相关注意事项。

在优质高产饲养技术方面,需要注意种蚕选种、饲料配方、养蚕环境等要点。

也要注意饲养过程中常见的困难,如疾病防控等。

为了提高饲养效益,建议合理管理蚕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桑蚕的饲养是一项细致繁琐的工作,但只有掌握好了相关技术和注意事项,才能获得更好的产量和品质,从而提升经济效益。

【关键词】引言、优质高产饲养技术、桑蚕饲养技术要点、桑蚕饲养要注意的问题、饲养过程中的常见困难、提高饲养效益的建议、结论。

1. 引言1.1 引言养桑蚕是一项传统的农业养殖技术,其产出的桑蚕丝被广泛应用于丝绸生产。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养殖技术的提升,如今桑蚕的优质高产饲养技术也逐渐得到了更多关注和研究。

桑蚕是一个对环境和饲养条件要求较为苛刻的昆虫,在饲养过程中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和经验。

本文将就桑蚕的优质高产饲养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桑蚕饲养技术要点、桑蚕饲养要注意的问题、饲养过程中的常见困难以及提高饲养效益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桑蚕的饲养技术,提高养殖效益,推动桑蚕产业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优质高产饲养技术优质高产饲养技术是桑蚕养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直接影响到桑蚕的产量和质量。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优质高产饲养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科学选种选择优良品种是提高桑蚕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应选用育成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蚕种,如婺源1号、新贵1号等。

要注意定期更新品种,避免因长期选种而导致遗传退化。

二、合理饲养管理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定期清理、通风和消毒蚕室,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合理控制室温和湿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桑蚕的影响。

要根据桑蚕的生长发育特点,科学确定饲料配方和喂养量,保证桑蚕获得充分的营养。

三、精心育种桑蚕的育种工作也是优质高产饲养技术的重要环节。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桑蚕是蚕丝的原料,而蚕丝又是我国传统的优质农产品之一。

在农村地区,很多农民都以桑蚕饲养为业,因为桑蚕的饲养具有成本低、回报高的特点。

要想实现优质高产的桑蚕饲养,农民们需要注意一些技术和问题。

本文将介绍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

桑蚕的饲养技术主要包括饲料的选择、疾病的防治和饲养环境的管理。

首先要注意的是饲料的选择。

桑蚕的饲料主要是桑叶和桑根部。

在选择桑叶时,要选择嫩叶和瘦叶,因为这些叶子的含水量高,营养丰富,有利于蚕宝宝的成长。

在选择桑根部时,可以选择质地柔软、裂纹少的根部,因为这些根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蛋白质,有助于蚕宝宝的健康发育。

饲料的供给要定时定量,不能给予过多或过少的饲料,以免影响桑蚕的正常生长。

其次是疾病的防治。

桑蚕容易感染疾病,如桑白皮病、黄曲条病等。

要防止桑蚕感染疾病,农民们可以做好日常的卫生清洁工作,保持蚕室的干燥和通风,减少病菌的滋生。

还可以在蚕宝宝孵化期间给予一些抗病虫害的药物,以增强蚕宝宝的抵抗力。

如果发现桑蚕感染了疾病,要及时进行治疗,以避免蔓延和传染。

最后是饲养环境的管理。

桑蚕对饲养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

在桑蚕孵化期间,要保持室内温度在25-27摄氏度之间,湿度在70%左右,光照要适中,避免阳光直射。

在蚕宝宝长大后,温度可以适当下降到20-23摄氏度,湿度维持在60-65%,光照也要适当增加。

要控制蚕室内的空气流通,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避免二氧化碳过多积聚。

要定期清理蚕粪和死蚕,以保持蚕室的清洁和卫生。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技术问题,桑蚕饲养还要注意一些其他问题,如合理的避免同源育种、注意蚕宝宝的人工培养和及时消灭害虫等。

同源育种容易导致蚕种质量下降,所以要进行定期的更新换代。

蚕宝宝在孵化期间需要人工培养,包括喂食和更换饲料等。

害虫会对桑蚕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生长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并消灭害虫。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需要关注饲料的选择、疾病的防治和饲养环境的管理等方面。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桑蚕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其主要用途是提取桑蚕丝,制作丝绸。

桑蚕饲养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桑蚕产量和质量,因此掌握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以及要注意的问题,对桑蚕养殖者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桑蚕的基本要求、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桑蚕的基本要求桑蚕是一种要求比较严苛的昆虫,对环境和饲养条件有一定的要求。

首先要提到的是桑叶,桑蚕是以桑树的叶子为食的昆虫,因此在饲养桑蚕时,必须要有足够的桑叶供应。

其次是温度和湿度,桑蚕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也比较高,一般来说,最适宜的温度是25-28摄氏度,湿度要保持在70%-80%左右。

对于光照的要求,桑蚕是一个夜行性昆虫,因此对光线并不敏感,但是在饲养过程中也要避免强光直射。

桑蚕的品种和种质也是影响饲养效果的重要因素,合理选择桑蚕的种质对提高养殖效益非常重要。

二、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1. 桑叶的采集和管理:桑蚕的主要食物是桑树的叶子,因此保证桑叶的质量和及时补给是饲养桑蚕的第一要务。

首先要保证桑叶的新鲜和干净,采集后要及时送到蚕室,并保持在通风透气的环境中。

桑叶的管理也需要注意,定期更换和清理桑叶,确保蚕室内干净卫生。

2. 孵化和育苗:孵化和育苗是饲养桑蚕的重要环节。

孵化时,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保持桑蚕的正常生长,避免孵化率过低或孵出的桑蚕过弱。

在育苗时,要注意给予充足的桑叶和保持适宜的温湿度,促进桑蚕幼虫的快速生长。

3. 饲料管理:桑蚕在不同生长阶段对饲料的需求也是有差异的,因此在饲养过程中要随时调整饲料的供给量和种类,并注意饲料的新鲜和质量。

还要注意不同生长阶段桑蚕的群体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导致疫病的发生。

4. 疾病和害虫的防治:桑蚕在养殖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疾病和害虫的问题,如白肉病、桑蚕疫病、桑蚕细小病毒病等,还有一些蛀食桑叶的害虫。

因此要对这些疾病和害虫进行预防和防治,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药剂防治等方法。

5. 后期管理:在桑蚕进行蛹化和化蛹前,要加强对蚕室的管理,保持环境的安静和稳定,避免外界干扰,以促进桑蚕正常的蛹化和化蛹。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桑蚕是一种重要的生态资源,桑蚕饲养是一种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

优质高产的桑蚕饲养技术是桑蚕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饲料准备桑蚕的饲料以桑树叶为主,但也可以饲喂桑桑、桑椹等。

桑树的叶龄要求在2~4年之间,叶面大小适中,新鲜嫩绿,无害虫、病菌污染。

饲料不能被雨淋湿,搬运时要轻放,移动距离要少。

不要使用含有有毒物质和杀菌剂的饲料。

二、环境要求桑蚕的合适环境温度是24~28℃,湿度在70%左右。

在饲养过程中,要勤换饲料和清理粪便,保持干净卫生,防止疾病的传播。

要保持良好的通风,防止过度拥挤,避免日照过强和风干过度。

要选择较为安静的场所,避免强光和噪声刺激,保持桑蚕的生长与繁殖活力。

三、疾病防治桑蚕容易感染疾病,严重者会影响蚕丝的品质和产量。

饲养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观察桑蚕的生长和繁殖状况,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措施。

要加强卫生管理,及时清理饲养环境,隔离病虫害,消毒给饲具、场地等。

要选择繁育基地、货源可靠的桑蚕种蛹。

四、养殖技巧桑蚕的养殖过程中,要遵循特定的养殖技巧,包括蚕的饲养、脱壳、栽桑等。

要选择适时适量的饲料,每天要定时定量喂食,并严格控制喂食的时间和数量。

脱壳时要注意操作技巧,不要伤害蚕茧。

在栽桑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过度摘树叶,避免伤害桑树。

五、人员管理桑蚕饲养不仅是个体农户的业务,也是成批量生产。

因此,要注意人员技能和管理。

应该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指导和管理饲养过程,制定合理的饲料、环境、疾病防治等方案。

重点关注饲养人员的技能水平和人身安全,保证工作场所的安全环境。

要做好桑蚕饲养全过程的记录,及时评估饲养效果,采取纠正措施。

总之,优质高产的桑蚕饲养技术是桑蚕生产的基础,要注意饲料准备、环境要求、疾病防治、养殖技巧、人员管理等问题。

只有科学合理的饲养,才能保证桑蚕的健康和品质,进而促进桑蚕产业的健康发展。

桑蚕的养殖技巧

桑蚕的养殖技巧

桑蚕的养殖技巧
桑蚕养殖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准备:选择适宜的养殖场地,如温湿适宜、空气流通的场所,并进行适当的清洁消毒。

建立良好的通风、透光和保温设施,为桑蚕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2.选蚕种:选择繁殖能力强且适应环境的桑蚕品种,如北京小叶蚕、日本大冶温全蚕等,确保稳定的产蛹量和经济效益。

3.桑树养护:选择长势良好的桑树,适时修剪枝桠,保持树冠通风、透光。

注意及时施肥、病虫害防治,确保桑叶质量。

4.饲料供应:提供新鲜、嫩绿、富含养分的桑叶,每天喂饲3-4次,保持蚕体健康。

注意避免过量喂食,以免造成浪费和蚕体过胖。

5.温度控制:采用适当的温度控制措施,确保桑蚕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一般要求蚕室温度保持在26-30摄氏度,同时保持相对湿度在70%-80%。

6.疾病防治:定期进行蚕桑病害防治,对发现病蚕要及时清除,防止传染扩散。

可选用化学药物、生物农药等进行防治。

同时,定期清理蚕废物和蚕茧残料,保持蚕房的清洁与卫生。

7.蚕茧采收:在蚕开始吐丝生成茧后,选择适当的时间将茧采下。

采茧时要轻柔,避免破损茧丝,以保持茧丝的完整性。

8.茧丝加工:采用适当的技术和方法加工茧丝,如退碱、制丝等,以提高茧丝的品质和附加值。

9.科学管理:遵循科学的养殖管理制度,定期监测蚕育种进程和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养措施,确保青稞的良好发展和产量。

总之,桑蚕的养殖技巧要从环境、蚕种、饲料、温度、疾病防治、茧采收等方面全面考虑,科学管理和精细养殖,才能获得稳定的产量和优质的产品。

桑蚕的养殖方法

桑蚕的养殖方法

桑蚕的养殖方法
桑蚕是家蚕的一种,它们是蚕丝的主要生产者。

以下是桑蚕的基本养殖方法:
饲养环境:
桑蚕适应温暖、湿润的气候,它们通常在25至30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生长最好。

提供良好的通风和保持适度的湿度对于桑蚕的养殖也很重要。

饲养桑叶:
桑蚕主要以桑叶为食。

确保提供足够新鲜的桑叶,最好在桑蚕吃掉叶片的同时及时更换。

考虑使用有机的桑叶,避免使用农药残留过多的叶子。

蚕室的建造:
构建一个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蚕室。

蚕室的建筑材料和设计要能够有效地控制温湿度,并能防止害虫的入侵。

蚕室内要保持清洁,定期清理蚕室,防止病害传播。

蚕的选育:
选用健康的桑蚕卵作为种子,注意避免卵上的病菌。

控制好桑蚕的密度,防止过度拥挤,影响发育和产丝的质量。

蚕的生长过程:
监控桑蚕的生长情况,关注蚕龄的发育过程。

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桑蚕的繁殖,控制好交配和产卵的时间。

病虫害的防治:
定期检查桑蚕的健康状况,注意防治病虫害。

可以使用生物防治或有机防治的方法,减少对蚕的伤害。

蚕茧的收获和加工:
在蚕茧完全形成后,及时收获蚕茧。

蚕茧的收获需要谨慎,以免损坏丝线。

对蚕茧进行脱胶、煮茧、退碱等加工步骤,制成蚕丝。

桑蚕养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仔细照顾,确保它们的健康和良好的生长环境。

最好的方式是在养殖桑蚕之前获得相关的培训或寻求专业的农业技术支持。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

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桑蚕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昆虫之一,其优质高产饲养技术一直备受关注。

桑蚕饲养在农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可以提供饲养户丰富的经济来源,还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

提高桑蚕饲养的质量和产量是当前桑蚕养殖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将就桑蚕优质高产饲养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详细介绍。

一、桑蚕的优质高产饲养技术1. 种蚕选种桑蚕的优质高产饲养技术首先要从选种入手。

桑蚕的优良品种有小肉桑、大肉桑、贡饵桑等,应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桑树品种。

选种时要选择产量高、品质好、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种蚕。

2. 合理养蚕桑蚕养殖中,养蚕环境的温度、湿度、通风、采光等条件非常重要。

温度控制在25-28℃为宜,湿度为70%左右,光照充足,通风良好。

在饲养期间,要及时清理粪便和老桑叶,保持清洁卫生。

3. 护蚕治病桑蚕的健康情况关系到养殖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在饲养过程中要加强对桑蚕的护理和疾病的治理。

特别要注意防止桑蚕的主要害虫——蚕蝇的侵害,可采用喷洒高效杀虫剂和提高养殖环境的卫生水平来进行预防。

4. 合理饲料桑蚕的饲料以桑叶为主,但在养殖过程中还需要添加适量的蛋白质、糖分等营养物质,以保证桑蚕的生长发育。

饲料要新鲜,干净,无霉变,腐烂的问题,以免影响桑蚕的健康。

5. 精细选蚕在桑蚕饲养过程中,要进行精细选蚕。

将蜕变后的幼虫陆续选成小珠蚕,确保质量上乘,产出的茧皮光洁,色泽均匀。

二、桑蚕饲养要注意的问题1. 养殖环境要保持干净整洁桑蚕是一种对环境要求比较高的昆虫,养殖环境的干净整洁对桑蚕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要及时清理粪便、更换垫草、保持饲养场所通风透光。

2. 饲料要新鲜优质3. 预防疾病和害虫在桑蚕饲养过程中要认真做好疾病和害虫的预防工作,定期检查桑蚕的健康情况,及时发现病害和害虫的情况并进行治理。

4. 合理调控养殖密度桑蚕的养殖密度要适中,不宜过密。

适当的养殖密度有利于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桑蚕养殖技术

桑蚕养殖技术

桑蚕养殖技术桑蚕养殖技术一、桑蚕养殖概述桑蚕养殖是一种以桑蚕为主要动物的农业养殖业。

桑蚕的学名Anabadium Bombycis (also known as Bombyx mori),它属于昆虫笼形纲,古埃及多用它作为衣料原料。

桑蚕养殖业最大的用途是制造丝绸,桑蚕丝就是丝绸的最重要原料。

桑蚕养殖的历史也比较悠久,早在数千年前,中国就从东欧国家引进桑蚕,并发展桑蚕养殖业。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桑蚕养殖工艺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二、桑蚕的繁殖桑蚕的生活周期包括卵期、蛹期、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其中卵期最短,仅仅一到两天。

在自然状态下,母桑蚕每次产卵量约300-400个,只有约5%的卵会孵化,而在养殖状态下,卵产量可以达到6000-7000个,孵化率也比自然状态要高。

桑蚕子宝宝的存活率比较高,一般都能够存活下来,只是最后死亡的可能性会比较大,存活的比例大概在50%以上。

三、桑蚕养殖环境桑蚕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活,空气湿度一般需要在80-85%以上,温度适宜范围是20-25℃左右,适当阳光也是必要的。

过多阳光会使桑蚕触痛,过低的空气湿度会使卵不易孵化,温度太低会使卵孵化率低,温度太高会导致桑蚕的宝宝过早成虫。

因此,桑蚕的养殖环境对养殖业的成败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桑蚕养殖营养桑蚕作为一种昆虫,需要不同种类的营养。

桑蚕通常会吃水果,稻谷,小麦等植物,这些植物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素,而且还含有钙、铁等矿物质,这些营养素都是桑蚕健康成长所必需的。

此外,为了保证桑蚕提取营养,还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另外还要提供一些抗菌和驱虫的药品来维护桑蚕的健康。

五、桑蚕养殖注意事项1、桑蚕繁殖环境:需要保持温暖潮湿的环境,空气湿度80-85%,适当阳光,温度适宜范围20-25℃左右;2、桑蚕营养:水果、稻谷、小麦等植物,营养丰富,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素,钙、铁等矿物质,还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抗菌和驱虫的药品等;3、桑蚕驱虫:定期驱虫,防止病虫害的发生;4、桑蚕防冻:在冬天的时候,要注意保暖,防止桑蚕受冻;5、桑蚕存栏:一般桑蚕的搭密度比较大,但是也要经常检查,确保它们的存栏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桑蚕养殖技术、桑蚕养殖技术:桑蚕养殖常见问题1如何进行桑种催青及收蚁,1、蚕种催青。

从出库当日到第四天,用温度22度、干湿差2.5度,第五天至孵化用温度25,26度、干湿差1.5,1度保护。

第八天见蚕卵点青(蚕卵一端有小黑点)20%即遮光制黑(黑布包种),第十天早上5时揭去黑布开灯感光让蚁蚕孵化。

2、收蚁。

收蚁宜在上午9时进行,选顶芽下第二片桑叶作收蚁用叶,切成丝或小方块,直接撒到蚕种纸上,让蚁蚕爬上桑叶10分钟后,连同蚁蚕和叶翻倒在蚕座上并整理好即可。

如何喂小蚕,1、小蚕室温湿度。

小蚕期靠高温多湿饲养才能发育正常。

1龄蚕室宜28度温度、干湿度1度,2,3龄宜26,27度、干湿差1,1.5度。

为了确保高温多湿条件,1,3龄蚕宜用塑料薄膜防干饲养。

1,2龄上盖下垫,3龄只盖不垫半防干育。

温湿度达不到要求时加温补湿。

光线宜昼夜分明。

2、良桑饱食。

喂小蚕的桑叶要严格选采。

1龄采用自顶芽下第3片叶(即黄中带绿的叶);2龄采用第4片叶(即绿中带黄的叶);3龄采用第5,6片或三眼叶(即浓绿有光泽的叶)。

桑叶采回后要用塑料薄膜覆盖好,放置低温、湿度稍大的地方贮藏,以保证新鲜不变质。

3、给桑。

小蚕用塑料薄膜防干育,每昼夜喂蚕4次。

每次喂蚕前要扩座均座,每头蚕要有2头蚕活动位置。

每次喂叶量1龄给叶1.5,2层,2龄给叶2,2.5 3层。

层,3龄给叶2.5,如何管理小蚕的眠起,(1)眠起特征:1龄蚕体色由青灰转为炒米色,体躯微缩,体表发亮,蚕体粘蚕粪;2龄蚕体色由青灰转为乳白色,有驼蚕(蚕背蚕)现象,皮肤发亮;3龄体色由青灰转乳白色,蚕体肥短,体皮紧张发亮。

(2)眠除:就是在蚕眠前加网除去蚕粪和残粪(蚕沙)。

除沙是保证蚕座清洁、防止蚕病传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3)饱食就眠:眠前除沙后要给1,2回桑,使蚕饱食就眠安定。

(4)提青分批:同一批蚕中已有90%以上蚕已入眠,但仍有少量蚕不眠而爬动吃桑(叫迟眠蚕),这时应撒上石灰粉,加网再给桑叶,引出迟眠蚕另外饲养,经过4,6小时后,这部分蚕就可入眠。

(5)眠中保护:首先在蚕眠定后把薄膜揭开、撒上新鲜石灰粉。

其次要将蚕室温度降低1度,干湿差控制在1.5,2度。

小蚕的饷食处理饷食处理技术。

饷食是指蚕眠起后的第一餐叶。

(1)饷食时刻:当一批蚕中有98%以上的蚕儿已蜕皮、状况由青灰转为淡褐色,蚕儿爬动寻食时就可给叶饷食。

(2)饷食用良桑及给桑量:饷食用桑宜选稍偏嫩叶,给叶量以蚕儿吃八成饱为度,即到下次给叶时间刚吃光为宜。

(3)蚕体消毒:饷食前用“防病一号”进行蚕体、蚕座消毒,让蚕儿爬动10分钟左右后加网给叶,30分钟以后除沙。

大蚕饲养大蚕是指4、5龄期,其体形、体色、生理机能以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与小蚕不同。

1、饲养大蚕要通风良好。

大蚕期要打开门窗,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防止多湿、高温闷热。

2、搞好蚕座卫生,防止蚕病传染和发生。

大蚕期每天早上用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隔天除沙(室内地面育不用除沙)。

阴雨天湿度大,每天撒石灰粉2次,保持干爽。

注意拴出病死蚕、淘汰弱小蚕,以防蚕病蔓延。

3、4龄蚕良桑饱食。

4龄蚕是蚕体成长过度到丝腺成长的转折时期。

如果营养不良,会影响到产量和质量。

要求桑叶新鲜质好,选采顶芽下第7,15片叶喂用。

4、5龄期要合理给桑,提高桑叶效益。

5龄用桑占全龄期用桑85%左右,所以合理用桑是提高桑叶效益的关键。

具体操作是两头紧中间松,即5龄第1,2天和第6,7天给叶量要严格控制以到下次给桑时刚吃光为宜。

第3,6天要让蚕儿充分良桑饱食。

5、添食氯霉素。

各龄起蚕和4龄第3天、5龄第3、5天添食500单位氯霉素,以防蚕病。

6、蚕体喷施灭蚕蝇乳剂。

用灭蚕蝇乳剂300倍液或500倍液在4龄第2天和5龄第2、4、6天各体喷1次防蝇蛆病。

上簇采茧上簇就是将熟蚕放到簇具上让其吐丝结茧。

熟蚕特征:蚕儿发育到5龄后期开始减少吃桑或停止吃,并排出大量绿色软粪,胸部透明,身体略软而缩短,头胸部抬起并左右摆动,寻找吐丝结茧地方,这时为适时上簇时期。

1、簇具。

簇具的种类很多,目前多使用竹花簇、方格簇和塑料折簇。

2、上簇密度。

每平方米竹花簇上熟蚕700,800头,方格簇上156头,塑料折簇每张上200头。

3、簇中管理。

(1)上满熟蚕后将花簇架成“人”字形或方格簇等挂起,隔2,4小时捡一次游山蚕并两头调转位置。

(2)上簇室温度控制在24左右,防30以上高温和20以下低温。

控制干湿差3,4。

打开门窗,加强通风排湿,地面撒吸湿材料。

光线稍暗、均匀,防止强风直吹。

(3)上簇2天后要捡出病死蚕,以免死蚕污好茧,造成污茧和黄斑茧的发生。

4、采茧。

(1)采茧适期:应以蚕化蛹、蛹体变为棕黄为宜。

一般春蚕上簇后5,7天、夏秋上簇后4,6天为采茧适期。

烂茧等五类分别放置。

采下的茧以2,3粒厚平铺于蚕匾为宜。

5、卖茧。

卖茧时宜用竹萝筐装茧,运输中尽量减少震动,防止日晒雨淋。

卖茧时间最好在早上和傍晚。

家庭养蚕“四忌”1、忌点蚊香:蚊香中含有除虫菊酯等成分,容易使蚕中毒致死。

2、忌放烟草:烟草放近蚕室蚕儿会造成中毒,吸烟的人一面吸烟一面喂蚕容易造成蚕中毒现象。

3、忌存放农药:农用药剂应远离蚕室,喷洒农药后要换衣洗手后才能采桑叶喂蚕,否则容易造成蚕中毒。

4、忌乱丢病蚕:发现病蚕立即拾取,投入消毒石灰浆浸泡池2009-1-12 11:34 回复此发言3、收蚁:感光3-4小时后,春蚕在上午9时,夏秋蚕在早上7-8时即可收蚁。

收蚁的方法:用桑树第一展开叶切成0。

5厘米小方块,用叶量为蚁量的5倍左右,撒在垫有塑料薄膜的簸箕上,一手拿蚕种纸,一手拿蚕筷,均匀拍打蚕种纸背,使蚁蚕掉落簸箕上,然后用鹅毛刮蚁蚕,整理成圆形即可。

4、小蚕的饲养:1、温、湿度调节:1-3龄称为小蚕,小蚕要求的环境为高温多湿。

1-2龄适宜温度26-27度,相对湿度90%;因此1-2龄蚕采用全防干育,即上盖下垫塑料膜;3龄用半防干育,即只盖不垫塑料膜,保持温度在26-27度,相对湿度85%。

5、小蚕的用叶:1龄用桑树自顶芽数下第3叶,叶色黄中带绿,一张蚕种的蚕,用叶1公斤;2龄用自顶芽数下第4叶,叶色绿中带黄,一张蚕用叶3公斤;3龄用自顶芽数下第5-6叶,叶色嫩绿色,有光泽,一张蚕用叶10-12公斤;一、二龄蚕将桑叶切成蚕体长1.5倍的小方块,三龄蚕桑叶粗切成三角形喂食,每次的给桑量应掌握在下次给桑前蚕座上略留少量残桑为适度。

6、喂桑次数及时间:每天喂4次,时间分别为:上午7时,中午11时,下午4时,晚上10时;小蚕生长发育快,每次喂桑要结合扩座。

7、眠前处理:(1)眠前除沙:小蚕体色转为白色,身体缩短,体表紧张发亮,一龄蚕部分蚕体粘附蚕粪,二、三龄蚕有蚕驮蚕现象时,即可加网给桑进行眠前除沙。

(2)提青:如出现一部分蚕已睡眠,一部分未眠,应再次加网给桑,把未眠蚕引上来,移到另一簸箕中继续饲养至眠定。

8、眠中保护:眠中前期蚕座要干,应在蚕座上撒石灰粉,保持相对湿度80%;见有起蚕时,室内宜湿,保持相对湿度85%;如湿度不够可在地面撒水补湿。

9、眠起饷食:当95%以上的眠蚕已脱皮,头部由灰白色转为褐色,头部明显变大,幼蚕爬动寻食,这时可饷食,饷食的桑叶应稍偏嫩,给桑量宜偏少。

10、饲养方式:4-5龄蚕为大蚕期,生长适宜温度为25度,蚕儿对高温多湿和二氧化碳的抵抗力弱,食桑量大,排泄物多,可以采用室内地面育和室外棚架育。

11、移蚕下地:将蚕室清洗干净,用1%的漂白粉消毒,待干后,地面撒一层石灰粉,将蚕饷食喂一餐叶后,移至地面饲养。

12、合理给桑:4龄蚕是蚕体成长过渡到丝腺成长的转折时期,如营养不良,,会影响到产量和质量。

要求桑叶新鲜质好,选采顶芽下7-15片叶喂养,达到良桑饱食的目的;5龄蚕用桑量占总用桑量85%左右,此期是合理用桑,提高桑叶效益的关键时期;采用两头紧中间松的饲养方法:5龄的第1-2天或第5-7天,给叶量要严格控制到下次给桑时刚吃完为宜;第3-6天要让蚕充分良桑饱食;每次喂叶时进行移蚕扩座,保持蚕头均匀。

13、搞好蚕座卫生:大蚕期每天早上用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阴雨天湿度大,每天撒石灰粉2次,保持通风干爽。

14、上簇采茧:五龄大蚕经过6-7天便开始停止食桑,排出大量绿色软粪,胸部透明,身体略软,呈蜡黄色,头部左右摆动,这时,选用3-4块方格簇交替重叠水平放好,把熟蚕均匀撒到簇上,待蚕爬定后将簇钩挂起来。

上簇期间要保持通风良好,维持簇中温度24度,湿度85%为宜。

一般春蚕上簇后6天,夏秋蚕上簇后4-5天即可采茧出售。

15、脓病如何预防脓病多发生于春季蚕期的5、6、7月份,秋季蚕期的9、1o月份。

进入5月份以后,我区大部分蚕区的气温偏高,细菌活动活跃,加上此时春蚕已丈多连续饲养了2,3批,病原有了一定的积累,如果此时消毒防病措施不力,饲养操作不当,剜往往爆发脓病。

秋季蚕期脓病的发生除以上因素外,叶质不良也是诱发脓病的重要原因。

16、脓病的防治要点:1 合理安排养蚕批次,预留充足捎毒时同。

一年多次养蚕,尤其是多批次不同断地饲养,蚕室蚕具连续使用,每期蚕结束后没有充足的洗刷和消毒时问,给病毒的残留和积累刨造了条件,脓病便有了随时发生的可能。

解决办法,一是适当减少养蚕次数,将两个相邻蚕期之间至少留出一周的间隙,以便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蚕室、蚕具的洗刷消毒,彻底杀灭上期蚕留下的病原。

二是不能减少养蚕批次时,可建立小蚕专用蚕房,实行小蚕共育。

2 严格消毒,杀灭病原。

消灭病原是防治桑蚕脓病的根本措施。

养蚕前,要根据蚕室结构、蚕具种类,做好充分的清洁工作,再选择适当的消毒药剂进行全面消毒。

发生过脓病的蚕室,除采取常规的消毒措施外,墙壁、天面再用新鲜的石灰浆涂刷,对预防脓病有较好的效果。

养蚕中要对蚕室地面、贮桑窒、走廊及蚕室周围环境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工作,同时小蚕可选用“小蚕防病一号” ,大蚕可选用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

养蚕后,对蔟中的死蚕应先拣出投入消毒液(如石灰浆福尔马林等)中,浸泡过夜后挖坑深埋。

蔟具、上蔟室要在采茧后就地清洁消毒,妥善处理好蚕沙,以防病原扩散。

3 严格提青分批、淘汰和厢离病、弱小蚕,防止蚕座混育感染。

蚕感染病毒后,发育迟缓,不仅养蚕技术处理不便,更重要的是将病传染给健康蚕因此在生产上凡是发育迟缓的小蚕,都应用分批提青的办法,与健康蚕分开饲养j发现患病个体,必须立即拣出,坚决淘汰,以减少蚕座传染的机会。

在饲养过程中发现蚕座内有病死蚕,应小心拣出,防止尸体流出脓液四处污染,并立即进行蚕体、蚕座消毒此外,严格禁止大小蚕同室共育或混育。

4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儿体质。

脓病的传染和危害程度,与蚕的体质有关。

养蚕过程中,要根据蚕的生理特点,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一是适时扩座,保证每条蚕有3倍体积左右的活动空间,防止蚕头过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