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文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技巧——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例

合集下载

当代文学论文范文-当代文学论文选题

当代文学论文范文-当代文学论文选题

当代文学论文范文|当代文学论文选题随着我国时代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文化意识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社会思想形态的变化,推进了我国文学产业发展,当代文学逐渐出现在人们视野中。

现当代文学课堂中的运用探析摘要:多层次教学法是突破固有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其在现当代文学中的运用,是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

将多层次教学法运用于课堂分层定位、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中,不仅能建构起现当代文学教学的高效课堂,更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掌握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多层次教学法;现当代文学;教学互动模式中国现当代文学本应是一门富有学术活力的课程,但实际教学中一直延续单一授课模式,教师多按传统教学方式授课,很难兼顾学生因个体差异而产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以致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因而,将多层次教学法理念引入现当代文学课堂已成为一种趋势。

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多层次教学法用素质教育的理念来诠释就是因材施教,具体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指导[员]。

多层次教学法既可有效解决多样化需求与单一培养模式间的矛盾,也可使学生更快更早地发现自己的兴趣,确定发展方向。

一、多层次教学法在分层定位中的运用分层定位是多层次教学法关键的第一步,科学分层能为逐渐展开的教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实践证明,开学一月后分层较为科学有效。

这段时间里,学生对此课程有了一定了解和把握,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

有明确就业方向的学生,更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喜欢文学创作的学生,希望提高写作技巧及鉴赏能力;走考研深造之路的学生,更愿意提高思辨能力。

学生明确自我方向的同时,教师也对学生的能力兴趣有了全面了解,能更精准地指导后续工作。

随后,学生填写自我能力测试表,上报兴趣专长,由教师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最终根据专业性质及分层条将学生分为三组:(一)教学能力培养组;(二)创意写作组;(三)学术交流组。

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学的需求不断增长,当代文学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

作为一名文学专业的学生,选择一个合适的毕业论文选题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一些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的可能性,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

一、当代文学的发展趋势在选择毕业论文选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当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当代文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学形式,如小说、诗歌和戏剧,而是涵盖了更广泛的文学形式,如网络文学、微型小说和电影剧本等。

因此,我们可以选择探讨当代文学的新形式和创新。

二、当代文学与社会问题的关系当代文学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它也反映了当代社会的问题和现实。

我们可以选择研究当代文学作品中反映的社会问题,如性别平等、环境保护、社会不公等。

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人物和象征意义,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些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三、当代文学与心理学的关联当代文学作品经常涉及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心理状态。

我们可以选择研究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心理描写和人物塑造,探讨作家如何通过文学手法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我们也可以结合心理学理论,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或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来解读文学作品中的心理现象。

四、当代文学与跨文化交流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

当代文学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媒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文化的观念、价值和经验。

我们可以选择研究当代文学作品中的跨文化元素,如翻译、文化冲突和文化认同等,以探讨文学作品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意义。

五、当代文学与技术发展的关系当代文学与技术发展密切相关。

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文学创作方式。

我们可以选择研究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技术元素,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以探讨技术对文学创作和阅读的影响。

六、当代文学与身份认同的问题当代文学作品经常涉及个体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有的为毕业论文选题范围)语言学方面:“对方原则和XX方言的音位”“互补原则和XX方言的音位”说汉语的音节说同音词说同义词说汉语的词类划分汉语的联合式构词法(偏正式,述补式也可以,任选一种)递归性和汉语的句法结构虚字和汉语的语法形式汉语的借词现代汉语方面: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研究(某一方面的问题)普通话语音研究(某一方面)XX作家(或XX作品)语言研究网络汉语研究句式(或句型)研究(选择某些有特点的句式)现代汉语虚词研究(选择某些虚词)现代汉语词义研究(选择某类词)词典释义研究方言研究(某一方言某一方面的问题)语文政策和语言规划研究“动/形+介词+名词”格式的短语性质汉语的优点和缺点汉字和汉文化现代汉字学研究内容限制和减少汉字字数部件研究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如何整理异体字如何整理异性词规范汉字的研究汉字的前途“修辞与语境”浅谈“修辞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之我见我对“修辞主体的修养”的认识我对“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习修辞”的体会谈词语运用做到“准确朴实”谈词语的“巧妙配合”谈“成语的活用”谈“叠用句”谈“四音节语音段落”谈“比喻”商务活动中语言文学应用的问题及对策广告语中仿拟成语的利弊分析合成词“动+名+结构的归类问题教学体态语的应用原则汉语副词的分类归属当代语言应用中的缩略语略论当前汉字使用中的繁简并行问题著名作家作品语言运作特色的研究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语法中的语义因素“是”字用法研究语用与语法的关系新兴词缀研究祈非主谓句的修辞作用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新兴辞格研究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XX方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部分)XX方言现象专题报告代词的语用研究语言副词的语用研究助动词的语用研究时下新词描写句型的语用研究语气词的语用研究言语行为在句子里的表现古代汉语方面:对汉字性质的认识学习音韵的心得综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词义引申的分析对确认古汉语中词的同义关系(或其他关系)的看法对词义转移的分类考察以义为单位,给一部分先秦文献(或其中的一部分)作词表(篇幅不宜过大)古代汉话“之”字结构(或“其”字结构)研究古代汉语“所”字结构(或“者”字结构)研究古代汉语单句(或复句)研究古代汉语介词(或连词)研究小学汉字教学中现行汉字形体与“六书”造字法的关系及处理古典诗文注释中的语言问题(以一部书为研究对象)古典诗文白话译本中的语言问题(以一部书为研究对象)古汉语词类活用和兼类词的区别和判断《史记》、《汉书》“高祖纪”的语文学比较研究同义词和同源词浅说常用语文工具书在释义上的比较研究读《说文解字》X部(任选《说文》中的某一部)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论郭沫若《女神》的艺术风格论曹禹《雷雨》的戏剧艺术沈从文小说的文化内蕴论穆旦的诗论钱钟书《围城》论贾平凹的散文论王蒙小说语言艺术率余秋雨的散文论余华的小说论20世纪80——90年代对赵树理的再评价评“样板戏”对李玉和、杨子荣、阿庆嫂三个人物的塑造舒婷诗作简析汪曾祺小说对中国当代小说文体创造的意义评王安忆的《长恨歌》评铁凝的《玫瑰门》从女性写作角度评陈染的创作论王朔的《动物凶猛》论韩东的诗歌写作鲁迅小说中的“黑色家族”简论茅盾笔下的上海都市图景一一读《子夜》《无常》、《女吊》(鲁迅),《水里的东西》(周作人),《放猖》(废名)比较论《日出》的次要人物(黄升三、福生)在戏剧结构中的作用或《茶馆》人物论《我与地坛》文本细读艾青笔下的土地与太阳分析王安忆(或莫言、余华、铁凝)的一篇新创作的小说我读海子的诗重读寻根小说老舍与北京城(或“张爱玲与上海”、“王安忆与上海”、“汪曾棋笔下的昆明”)“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散文”、“赵树理与山西”等)鲁迅杂文的艺术性浅论《呐喊》与《彷徨》之比较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村社会和农民形象论鲁迅的抒情散文一一关于《野草》和《朝花夕拾》论鲁迅小说的人物塑造读鲁迅小说的细节描写鲁迅小说知识分子的形象和灵魂论郭沫若历史剧的浪漫主义特色《女神》的积极浪漫主义特征新诗歌运动的丰碑一一《女神》试论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成就史、剧、诗的完美结合一一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关于郁达夫的生活道路和创作个性的形成论郁达夫小说的艺术风格郁达夫小说的美学追求《繁星》、《春水》简论论冰心散文的艺术风格朱自清散文的美学特征朱自清和他的散文艺术论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美评闻一多诗集《红烛》、《死水》的思想倾向试论徐志摩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闻一多、徐志摩诗歌风格比较试论戴望舒抒情诗的艺术特色论戴望舒诗歌的美学特征论《子夜》中的资产者形象论《子夜》的人物刻划论《子夜》的艺术结构市民生活的画卷一一论老舍三十年代的创作论老舍的语言风格老舍与京味小说老舍《茶馆》浅析从《家》到《寒夜》看巴金小说创作风格的演变巴金笔下的女性形象《雷雨》戏剧冲突的艺术结构论曹禹的悲剧艺术曹禹创作的前后期比较夏衍剧作《上海屋檐下》简论论《南行记》的审美特征从莎菲到黑妮一一谈丁玲创作的独特性论沙汀创作的现实主义特色论闻一多对臧克家诗歌创作的影响论艾青诗歌的意象沈从文和他的《边城》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对沈从文小说表现人性的思考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赵树理作品的语言风格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伪浪漫主义和伪现实主义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新写实主义中国当代文学的多元化倾向论陈奂生析蒋子龙的“开拓者”家族《人到中年》的艺术感染力量贾平凹散文的美学探索浅析巴金新时期的散文创作黄宗英报告文学作品初探析李瑛诗作艺术贺敬之抒情短章的艺术特色读舒婷的诗冰心小诗研究郁达夫小说中的抒情特征郁达夫小说中的自我形象《女神》中的泛神论色彩《故事新编》研究“革命十恋爱”小说模式论《孔乙己》的艺术技巧论《祝福》与中国的祭祀文化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进化论与鲁迅思想研究吴荪甫的悲剧特征《腐蚀》的艺术特征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徐志摩诗歌研究---以《再别康桥》为例废名小说主题与艺术风格《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张爱玲小说的主题思想《蚀》与《子夜》的比较分析《四世同堂》的艺术特征进化论与中国现代文学废名小说的艺术风格“五.四”乡土小说研究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点林语堂的散文艺术新感觉派小说艺术“七月”诗派的现实主义特征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老舍小说中的幽默风格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散文化问题胡风的诗和诗论路翎小说艺术研究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太阳”意象茅盾小说中的“理性化”特征戴望舒诗歌研究---以《雨巷》为例瞿秋白杂文论萧红小说的艺术特点曹禺《雷雨》的思想主题曹禺剧作的“生命”主题曹禺《雷雨》的结构艺术巴金《激流三部曲》的反封建意义试论高觉新形象《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汪文宣形象分析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苏青小说研究中国现代作家与中国传统文学(择一角度)艾青诗歌的艺术特征赵树理小说民间化特征论徐志摩的诗论闻一多的诗论钱钟书《围城》的主题思想论穆旦的诗曹禺与夏衍戏剧之比较论沈从文的《边城》萧军小说研究论田汉的戏剧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丁玲小说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方面:论《诗经》中周民族史诗的艺术价值论《诗经》中农事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论《诗经》中战争徭役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从《诗经》中的燕飨诗看周代的礼仪文化谈《诗经》中政治美刺诗的思想性论《诗经》中爱情诗的思想内容谈《诗经》中的弃妇诗谈《诗经》中的婚嫁诗论《诗经》的赋、比、兴艺术论《诗经》的音乐性及其美学意义论《诗经》的婚恋诗论《诗经》中的妇女形象论《诗经》中的战争诗论《诗经》宴饮诗与礼乐文化精神论《诗经》的讽刺艺术孔子与《诗经》《诗经》作品研究(具体作品可任选)《诗经》与楚辞比较论楚文化与楚辞屈原的爱国主义与浪漫主义论屈原的人格美论《离骚》的艺术构思屈原与庄子浪漫主义比较略论《九歌》的艺术成就屈原作品研究(具体篇章可任选)陶渊明的田园诗(可侧重内容,也可侧重艺术的特色)王孟山水田园诗(可分别写王、孟,也可写山水、田园)中唐山水田园诗(可选一、二个作家,也可以比较研究)李白山水诗研究送别诗中意象研究(可集中写某一种,如美酒等)杜甫咏史怀古诗研究刘禹锡咏史怀古诗唐人咏物诗研究(可选择某一种,或某二、三种对比研究)宋人咏物词研究(可选不同词家咏同一物对比研究,如咏梅等)唐人送别诗研究(可选几家,或若干首对比研究)《琵琶行》关汉卿的杂剧创作关汉卿、马致远之比较《西厢记》《西厢记》、《牡丹亭》之比较汪道昆之短剧徐渭的《四声猿》汤显祖孟称舜沈自徵之剧作论唐传奇中的爱情小说论谈《三言》、《二拍》的时代特色谈《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塑造论《水流》的人物描写(亦可选择某一个人物,如论武松、论宋江、论李逵等)试谈《西游记》的艺术特色(或试论孙悟空形象)论西门庆形象的典型意义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论《聊斋志异》中花妖狐魅形象的艺术特色论王熙凤形象论《红楼梦》的细节描写论《红楼梦》整体反映生活的特色论《诗经》的“思无邪”论《诗经》中的恋爱和婚姻主题富于永久魅力的艺术想象一一谈我国古代神话的浪漫主义特色先秦散文作家艺术风格比较(任选二、三作家作比)《左传》创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略说《左传》的人物评述和描写略论《左传》描写战争的问题从人物形象论《论语》的文学价值略论《孟子》散文的艺术特征论屈原的人格美“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比较试论李白对屈原诗歌艺术特点的继承和发展司马迁传记文学艺术成就简论谈《史记》的人物人性描写关于《史记》的细节描写论曹操诗歌的艺术成就略论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和现实性试论谢灵运及其山水诗王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艺术成就论孟浩然诗歌的美学观论岑参、高适边塞诗的风格差异李白与民歌杜诗对南宋爱国诗人的影响杜甫《秋兴八首》的艺术特点杜甫绝句的特点白居易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写作技巧李贺诗的格调杜牧七绝风格试议苏、辛词风异同辨李清照词的美学价值论杜甫在成都的诗歌论李白在四川的诗歌苏东坡诗中的四川王维诗歌的情、景、理论唐代的边塞诗柳宗元游记散文的诗化意境陆游、辛弃疾词的悲壮美关于《西厢记》爱情主题的探讨《红楼梦》中的众丫鬟《水浒》中的晁盖与宋江《聊斋志异》中的鬼狐论《聊斋志异》的艺术构思《三国演义》描写战争的艺术晚清诗歌中的民主意识二十世纪外国文学方面: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尤利西斯》中的“内心独自”技巧现代主义小说中的神话模式论存在主义作品中的荒谬感论罗格一格里耶小说中的“物化”《百年孤独》中对“魔幻”技巧的运用论《百年孤独》的叙事艺术论黑色幽默的杂糅手法博尔赫斯小说的玄学色彩论《日瓦格医生》中俄罗斯精神中国古代文论方面:“诗言志”与“诗缘情”辨析先秦儒家文论研究先秦道家文艺观研究“发愤著书”说综论“文学自觉”说新探六朝人物品藻与文论之关系《文心雕龙》与《诗品》比较谈意境理论的确立和发展李渔戏曲理论研究金圣叹小说理论研究西方文论方面:柏拉图“艺术模仿自然”解密柏拉图美学思想的特征论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贺拉斯《诗艺》与亚里士多德《诗学》比较布瓦洛《诗的艺术》再评狄德罗“美在关系”说与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比较对莱辛《拉奥孔》的现代阐释康德美学思想与现代艺术译黑格尔的艺术发展观论黑格尔的自然美与艺术美论泰纳的文艺思想别林斯基与形象思维论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的特征从叔本华到尼采现代主义与自我表现精神分析学和文艺学评卢卡契与布希特的论战詹姆逊论后现代主义比较文学方面:李白咏月诗与法国波特莱尔所作咏月诗(见《巴黎的忧郁》、《恶之花》)的比较研究林纾译文一种与后来译文的比较研究从赛珍珠的小说《大地》看西方人对中国农民的误读王国维对西方文化的吸取和研究钱钟书论“通感”从《春江花月夜》看诗歌、音乐、舞蹈的关系从梁山伯祝英台故事到“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看中西文学形式交流的可能美学方面:劳动与“自然人化”的美学意义论“审美关系是美的核心”美感特征简析论审美想象论悲剧与崇高论艺术的美学意义当代大众传媒和审美消费主义对传统艺术门类(诸如文学)的挑战论审美鉴赏的创造性论“审美具有解放人的性质”中国古代美学特色简析中国当代文学部分试论王蒙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新探索试论谌容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试论蒋子龙笔下的改革者形象试论张贤亮小说创作中的美学特征《茶馆》简论试比较许秀云与胡玉音的艺术形象金庸小说主题论试论梁晓声知青题材小说创作的特色试论高晓声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新贡献论莫言《红高梁》系列小说的特征论邓友梅《那五》的艺术典型试论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在军事题材小说创作上的新突破试论《人生》中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悲剧陈忠实《白鹿原》研究(自拟题目)苏童小说研究以《米》为例余华小说艺术探讨试论宗璞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试论五十年代的“创业者”梁生宝与八十年代的改革者武耕新形象的异同试论王安忆的小说创作《废都》研究(以《废都》为论述对象,自拟题目,如人物、结构、语言等)试论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浮躁》试论刘心武长篇小说《钟鼓楼》或《四牌楼》的思想艺术特色试论王安忆《长恨歌》试论茹志鹃小说创作独具的审美特征阿来小说《尘埃落定》研究试论池莉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张平《抉择》的意义试论“先锋派”小说的创新与不足试论“新写实主义”小说的思想倾向与艺术特色试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女性形象试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崛起、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试论贾平凹文学创作的特色试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试论徐迟对报告文学的新贡献论“朦胧诗”的源起、成就与不足论舒婷诗歌创作的思想意蕴与美学特色写作部分论小说的叙述视角论小说的误乐性心态小说的艺术魅力论现代小说性情节结构类型论小说的新典型观论小说语言的创新论小说的写作技巧论广告辞的审美特性从报告文学的轰动效应探视读者的审美要求试论新时期女性散文的艺术特色试论毕淑敏小说的创作特色试论诗歌中意象的类型与特征论鲁迅小说对人物灵魂的深刻穿透力试论当今散文的发展走向论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试论新时期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色论新闻文体的审美特质试论新闻写作的真实性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试谈散文笔法的多元化趋势论新时期散文的艺术嬗变任选当今一个散文作家的作品进行评论任选当今一个小说作家的作品进行论述论散文的“自叙体”色彩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试论王蒙小说的艺术特色试论王安忆小说的艺术特色论文学人物性格的立体结构意识流写法的魅力任选当今一个诗人的作品进行论述文学创作情感论论张洁小说的艺术。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方向一、中国现当代文学鲁迅小说集《呐喊》思想价值研究《阿Q正传》中阿Q形象的典型性研究论《野草》的艺术特征郁达人小说的艺术特色郭沫若诗集《女神》的浪漫主义特色研究论老舍小说的国民性批判老舍小说《骆驼祥子》中祥子形象的悲剧内涵研究曹禺《雷雨》的悲剧性内涵研究曹禺《日出》中陈白露形象研究徐志摩诗歌意象研究巴金小说《寒夜》的悲剧内涵研究新感觉派小说艺术特色研究张爱玲小说的叙事特征研究张爱玲小说《金锁记》中曹七巧形象研究萧红《呼兰河传》的主题意蕴研究论萧红小说中的女性意识研究论沈从文小说《边城》的人性美钱钟书《围城》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钱钟书《围城》的讽刺艺术研究朦胧诗的艺术特点研究舒婷诗歌的意象研究海子诗歌中的“麦地”意象研究海子诗歌中的家园主题研究先锋小说的叙事技巧研究论苏童小说中的江南文化特色莫言小说《红高粱》的艺术特色余华小说《活着》中福贵形象研究余华小说中的父亲形象研究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形象研究陈忠实小说《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研究王安忆小说《长恨歌》中的王琦瑶形象研究小说《狼图腾》的生态意识研究网络小说的类型化特征研究《诗经》中的比、兴手法研究《诗经》中的爱情诗研究《楚辞》的浪漫主义风格研究《史记》中人物形象分析《孔雀东南飞》悲剧内涵研究汉乐府诗中婚恋题材作品研究《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研究论三曹对建安文学的贡献试论三曹诗歌的艺术差异《世说新语》中的人物形象研究论陶渊明田园诗思想内蕴陶渊明诗歌中的经典意象研究论李白饮酒诗的思想价值和艺术特色李杜诗歌艺术的比较论王维山水诗的色彩艺术孟浩然王维诗歌比较李商隐的爱情诗研究论李商隐诗意象研究试论白居易的新乐府诗白居易感伤诗研究李煜词的艺术特色李煜和李清照亡国词的比较研究试论唐人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唐传奇中的形象研究苏轼诗歌的哲理内涵辛弃疾词的风格研究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研究试析李清照词中的梅花意象三言”“二拍”中的形象研究《西厢记》的叙事艺术《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论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叙事艺术《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儒林外史》中的儒生形象研究《西游记》惩恶扬善的主题内蕴研究《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研究古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比较研究《荷马史诗》的艺术特点《神曲》的艺术特点堂吉诃德形象及典型意义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特色莎士比亚历史剧的“真实性”研究《伪君子》的艺术特色《浮士德》的象征寓意雨果《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倾向巴尔扎克作品的社会意义拜伦诗歌的艺术风格普希金的抒情诗奥斯丁小说的婚姻观研究狄更斯作品的现实主义风格研究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描写艺术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契诃夫短篇小说艺术《静静顿河》的艺术成就《简爱》的女性主义研究《呼啸山庄》的艺术特色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卡夫卡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茨威格作品的艺术特点《老人与海》的艺术特点荒诞派戏剧的主要特征《等待戈多》的艺术特色《复活》的思想意义《局外人》的存在主义特色研究“黑色幽默”小说研究:以《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例福克纳作品文学特色研究伍尔夫作品艺术特点研究马尔克斯小说与拉美文学“魔幻现实主义”特色法国新小说研究20世纪英国戏剧研究名著电影改编研究:以XX为例经典作品传播研究:以XX为例美国不同族裔作品研究:以《追风筝的人》为例美国非裔作家作品研究:以莫里森《宠儿》为例美国犹太作家作品研究美国戏剧研究:奥尼尔、阿尔比等剧作家作品。

现当代文学论文(5篇)

现当代文学论文(5篇)

现当代文学论文(5篇)现当代文学论文(5篇)现当代文学论文范文第1篇一、以“文”为点,解读经典众多的“文”形成了特定的“史”,因此,以“文”为点进入文学史,是学好文学史的关键,也是让文学课堂富有生气的方法之一。

中国古代的教育与外国的文学教学始终都很重视文学作品的解读,古代文学中的“批注法”与“点评法”可以证明文本学习的重要性。

20世纪20至50年月在英美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批判”派也强调文本的重要性,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的有机体。

文学的感性及其人文关怀都是在详细的作品中体现的,同学的文学修养及其力量的培育也是在对文本的分析解读中形成的。

因此,解读经典既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文学“史”的学问点,也是更好地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目标的保证。

不能为了学问的积累而忽视了同学发散思维力量的培育。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首先是培育同学对文学作品的爱好。

目前,由于网络、影视等媒体的发达,纸质文本的阅读受到很大的冲击,同学阅读量不足和同学不爱读是如今文学课教学中的普遍现象。

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是先选择同学爱读的还是选择文学“史”爱选的,是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

假如同学之爱与文学“史”之爱存在着很大的跨度,该怎么办?笔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实行“过渡法”,也就是说在两者之间建一座可以走向彼此的桥。

先让同学列出自己喜爱的作家与读过的文学作品,以便对同学的观赏趣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在对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进行解读时,查找两者的相像点。

比如说“十七年文学”中的《林海雪原》,现在的90后高校生很难宁静地读完这部“红色经典”,也不情愿读。

但他们对“英雄传奇”类的网络小说和网络嬉戏很感爱好,因此,先从中国传统通俗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说岳全传》等谈起,谈报恩与报仇的观念,谈传统观念上英雄人物的形象,或是张飞、武松式的粗豪英雄,或是诸葛亮式的儒将。

逐步引出《林海雪原》中的“英雄形象”———少剑波,然后再分析这部作品,论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及影响。

现当代文学论文选题

现当代文学论文选题

现当代文学论文选题文学中的审美现代性和社会中的现代性具有很大的不同,文学中的审美现代性不但研究了技术现代性,同时对个体、语言、审美观念以及主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文学现代性包含了我国人民价值观念、理想、现实生活以及情感寄托等方面。

从属于文学现代性的审美现代性具备稍纵即逝的特点,它所包含的一部分轻易就会流失,而与其相对的另一部分却会永垂不朽,所以就需要利用各种方式把易逝的这部分保存下来并且将其转变成不会消失的特质。

中国现当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1.阿Q“精神胜利法”的心理学分析2.《阿Q正传》中的丑陋人性3.《伤逝》和《寒夜》爱情悲剧比较研究4.鲁迅《狂人日记》与果戈理的同名小说比较论5.《狂人日记》的解构主义特征6.《狂人日记》的反讽叙事7.在过去、现在、将来之间穿越——鲁迅《狂人日记》的叙述学解读8.社会学场域中的悲剧之痛——鲁迅《祝福》之还原性解读9.论鲁迅小说的叙事伦理10.鲁迅小说中女性人物的主体意识11.鲁迅小说创作中的疯癫意象透视12.鲁迅小说中人物“死亡”现象初探13.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分析14.论鲁迅《野草》的原罪意识15.郁达夫作品中的忏悔意识16.沉沦与救赎——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情欲描写17.颓废——郁达夫悲剧小说的美学形态18.冰心与庐隐之比较19.论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20.论《雷雨》中的“俄狄浦斯情结”21.论曹禺早期剧作中的 * 意识22.《雷雨》的神秘命运色彩探微23. * 传统文化对曹禺 *24.家的梦魇——曹禺戏剧创作的心理分析25.曹禺前期戏剧中的人性剖析26.曹禺笔下的女性形象比较研究(如繁漪、陈白露、花金子、愫方等)27.蘩漪悲剧成因的心理探析28.试论曹禺剧作的“出走者”人物系列29.论《骆驼祥子》中的戏仿叙事30.高觉新和汪文宣比较论31.论沈从文小说中的乡村少女形象32.色彩、意象与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性33.朦胧诗与新生代诗比较论34.汪曾祺小说创作中的宗教情怀35.从《受戒》看汪曾祺的佛教文化意识36.汪曾祺小说文体的独创性37.试论汪曾祺的传统性38.论张贤亮小说的女性情结39.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寻根”情结40.千古文人侠客梦——论金庸小说中的侠与义41.论池莉市民小说中的“日常生活理想”42.阿城《棋王》的叙述学分析43.论阿城小说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44.莫言小说运用色彩词的特点45.“酷刑”与审美——论莫言《檀香刑》的美学风格46.论残雪小说的窥视心理描写47.两种病态人格的心理透视──论张爱玲与残雪笔下的母亲形象48.余华小说中死亡意象分析49.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50.《白鹿原》中的宗法文化研究51.论王安忆小说叙事策略内容仅供参考。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摘要:本文旨在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研究汉族文化艺术、语言文字的专业,具有广泛的研究领域和深厚的学术底蕴。

本文将从诗词、古典文学、现代文学、修辞学、方言等多个方面为各位同学提供一些有趣和有挑战性的选题方向。

第一部分:诗词与古典文学1. 诗词的翻译与传承:探究诗词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分析传统文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现代汉语中的表现形式。

2. 唐宋诗人作品比较研究:选取唐宋两代不同流派的诗人作品进行综合性研究,探讨其创作风格、艺术特色和影响力。

3. 古代戏曲与现代戏剧的比较:以评剧、京剧、昆曲等传统戏曲为研究对象,分析现代戏剧对古代戏曲的借鉴与创新,观察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演变。

第二部分:现代文学与批评1. 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研究新世纪以来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与主题变迁,关注性别、家庭、身体等议题对女性创作的影响。

2. 文学与社会政治反思:探讨文学作品对社会现象和政治问题的反思,思考文学作品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功能。

3. 文化地域与现代性冲突:以不同地域的文学作品为例,研究现代性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与反应,分析地域与现代性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三部分:修辞学与语言研究1. 古代修辞艺术研究:探讨古代修辞学的发展与特点,研究修辞艺术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应用与影响。

2. 语言文字与社会变迁:以汉字和方言为研究对象,考察语言文字与社会变迁的相互关系,分析地区差异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3. 现代网络语言研究:分析网络语言的发展、特点和影响,研究网络语言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社交交流的影响。

结论:本文提供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一些参考方向,包括诗词与古典文学、现代文学与批评、修辞学与语言研究等多个领域。

同学们可以从这些方向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展开深入研究。

同时,本文也希望能够给同学们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路,帮助其在选题过程中更好地决策,并产出有深度和价值的毕业论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1]

中国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1]

中国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1]中国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1、论李健吾的短篇小说(或者:论李健吾小说的平民化)2、论“后浪漫派”小说的艺术特质3、《风萧萧》中的意象4、张爱玲小说的影视改编5、《小团圆》中的母亲形象6、《小团圆》中的女性形象7、《小团圆》的叙事特色(或者:《小团圆》的复调叙事)8、老舍小说的影视改编9、老舍小说的爱情叙事(或:老舍的女性观)10、老舍、邓友梅、王朔的“京味儿”小说11、老舍、邓友梅笔下的旗人形象12、茅盾的另类小说13、论钱钟书的短篇小说14、沈从文小说中的男性世界15、张恨水小说中的女性世界16、浅析现代人文主义思潮17、论新写实文学中日常生活的诗性消解18、沈从文作品中的人文情怀19、早期乡土小说的民俗价值20、乡土文学与乡土小说21、论老舍创作中的人文情怀22、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探究23、觉新——一个矛盾交织的形象24、赵树理笔下的女性形象25、沈从文笔下的人性美26、曹禺话剧中象征手法的运用27、《雷雨》与《俄狄浦斯》的比较28、在启蒙思想关照下的中国现代话剧创作29、曹禺笔下的女性形象30、三一律与中国现代话剧创作31、论述“地下诗人”食指诗歌的主题及艺术表现32、论述“白洋淀诗人群”对中国当代诗歌的贡献33、论述赵树理或样板戏的“民间隐型结构”34、结合巴金的散文创作分析其艺术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35、试论杨朔散文的美学理想极其局限36、论高晓声对中国农民命运的关注37、论马原小说的叙述风格38、论莫言“红高梁家族”39、论贾平凹小说创作的故土情结40、论新历史小说的创作特征41、论新写实作家的叙事风格42、论新时期女性小说作家的审美追求43、论舒婷诗中人文主义的理想追求27.44、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义45、论《白鹿原》对生活的审视与反思46、论20世纪80——90年代对赵树理的再评价47、汪曾祺小说对中国当代小说文体创造的意义48、论韩东的诗歌写作49、贾平凹散文的美学探索50、分析王安忆(或莫言、余华、铁凝)的一篇新创作的小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 不盲 从 , “ 在不 疑处 有疑 ”, 所谓 “ 小疑 , 则小悟 ; 大疑 , 则大 悟 ; 不疑 , 则不悟 ” 是也 ; 另一方 面, 就 是 用 问题来 引导 阅读 方 向 , 也 就 是带 着 问题 去 阅 读, 注 意书 中论述 的歧 误 和盲点 , 以及 各种 不 同观 点 和见 解之 间 的矛 盾 , 阅读 过 程 因此 朝 着 解 决 问 题 的方 向发展 和 推进 。顾 颉 刚 曾说 过 : “ 读书, 是
l 6 2
淮 阴师范学 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第l 2卷
候, 要 随处会 疑 。换句话 说 , 就是 读书 的时候 要用 自己的思想 去 批 评 它 。我们 只要 敢 于批 评 , 就可 分 出它 哪一 句话 是对 的 , 哪一句话 是错 的 , 哪一句 话 是可 以留待商 量 的… …” 正 是 我们 在 阅读 中对
面来谈 中文本科 毕业 论 文 的选 题指 导 。
1问题 意识
本 科毕 业论 文 写作 是实 现专 业培 养 目标 的重 要 教学 环节 , 毕 业论 文 的质量 也是 衡量 教学 水平 、
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 的重要依据。中文是一 个俗称 , 其全称为“ 汉语言文学” , 是一 门研究汉
语 言文 学现 象 和文 学 规 律 的 学科 , 在 平 时 的 教学 中一般 侧重 文学 理论 的讲 解 、 汉 语 知识 的传 授 、 文 学史 的梳理 和作 家作 品 的解读 , 其 教学 的理 论性 、
工具 性 、 知识 性 和审美 性较 强 , 而实 践性 和现 实性
毕业 论文 的选题 从何 而来 ? 当然是从 平 时 的 阅读 中来 , 读作 者 的夫 子 自道 , 读 各 类作 家 作 品 , 读各种 理论 书籍 和研 究专 著 。但光 是走 马观 花式 的“ 游” 读是 找不 到论 题 的 , 在 读 书 时我 们要 主动
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又有多大的研究价值 , 是否 有能力完成等 , 直接关系到论文的成功与否。一
要借 了书本子的记载寻出一条求智识的路 , 并不 是要请书本子来管束我们的思想。所以读书的时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4 - 2 0
作 者简 介: 陈军( 1 9 6 8 一 ) , 男, 江苏高邮人 , 教授 , 博士,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 中国现 当代戏剧 、 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
Vo L 1 2 No . 2
J u n .2 0 1 3
谈 中文本科毕业论文 的选题技巧

以 中 国现 当代 文 学为例
陈 军 , 王建湘
2 2 5 0 0 2 )
( 扬州大学 文学 院 , 江苏 扬州
摘 要 : 选 题是 中文 本科 毕 业论 文写作 的起 点 , 它 的好 坏 直接 关 系到论 文 完 成 的质 量 和价 值 。 本 文从 问题 意 识 、 小 题大做 、 找 角度 以及 “ 我 先说 ” 、 “ 接 着说 ” 和“ 对着说” 等 方面 来 探 讨 中文 本 科 毕业论 文 的选题 技 巧 , 内容 涉及 选 题 的来源 、 选 题 的适 合 度 、 可 行 性和 创 新 性 等 多元 思考
地 带着 “ 问题 意识 ” 去 思 考和 探究 。所 谓 “ 问题 意
相对 薄 弱与滞 后 。 中文本科 毕业 论 文写 作则 是学 生 学 以致 用 、 将 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的重要过程。 通过 论文 写作 , 不 仅 使 学 生 受 到 一 次从 事学 术 研 究 的完整 的训 练 , 而且 对学 生思 维 、 素质 与能 力 的
毕业论 文 的 写作 是 从 选 题 开 始 的 。所 谓 选 题, 就 是选 择符 合 学 位 论 文 要求 的学 术 论 文 的论 题, 即在写 论文 前 , 首先 要确 定所 要研 究 的 问题 和
对 象 。没有 研 究对 象 , 没有想 要解 决 的 问题 , 论 文
写 作 就无 从 谈 起 ; 同时 , 题 目选得 好 不 好 , 有 没 有
既有 问题 的“ 存疑” 和思 考 , 或者 我 们 的思 维 受 到 别人 的 “ 激活” 和启发 而 产 生新 的问题 与 思 考 , 这

笔 者在 多年 的研 究 中亦 倍 感 “ 问题 意 识 ” 对
和 探 究。
关键 词 : 中文 ; 本 科毕 业论 文 ; 选 题 技巧
中 图分类 号 : G 6 4 2 . 4 7 7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1 - 6 8 7 6 ( 2 0 1 3 ) 0 2 - 0 1 6 1 05 -
0 引 言
个好 的选题 就意 味着成 功 了一半 。选 题是 毕业 论 文 写作 的起点 , 是 开展 学术研 究 , 撰写 学术论 文 的 开端, 它 直接 反映研 究者 的学术 眼光 和研究 素养 。 选题 的好 坏 关 系 到 论 文 完 成 的质 量 和 价 值 。 因 此, 对 本科 毕业 论 文 的选 题要 给予 足够 的重 视 , 这 里笔 者结 合学 生 选题 现状 和 教 学 经 验 , 从 四个 方
第l 2卷第 2期
2 0 1 3年 6月
淮 阴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J O U R N AL O F H UA I Y I N T E A C HE R S C O L L E G E( N A T UR A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培养 和锻 炼 大 有 裨 益 ( 例如学生的独立性 、 严 谨
识 ”, 一 方 面是指 在 阅读 时要 学会 批 判 性 地 学 习 ,
性 和 创新 性 等 方 面 的 培 养 ) , 对 学 生 以后 走 上 工
作 岗位适应 社 会 和现实 具有 重要 意义 。
提倡阅读的主体性和怀疑精神 , 对既定的概念 、 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