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及分娩时机选择的探讨

合集下载

妊娠期糖尿病诊疗规范

妊娠期糖尿病诊疗规范

胰岛素使用指征和剂量调整方法
胰岛素使用指征
当孕妇空腹血糖超过5.3mmol/L,餐后2小 时血糖超过6.7mmol/L,且通过饮食和运动 治疗无法控制时,应考虑使用胰岛素治疗。
剂量调整方法
胰岛素剂量应根据孕妇的血糖水平、孕期增 重和营养需求进行调整。医生会根据孕妇的 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并 定期监测血糖变化以调整剂量。同时,孕妇 也应学会自我监测血糖,并向医生反馈血糖 变化情况。
妊娠期糖尿病诊疗规范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 妊娠期糖尿病概述 • 产前检查与评估 • 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原则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胎儿监测与围产儿管理要点 • 分娩期管理策略部署
01 妊娠期糖尿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或确诊的糖耐量异常,不包 括孕前已诊断的糖尿病患者。
药物治疗选择及时机把握
口服降糖药物
对于饮食和运动治疗无法控制血糖的孕妇,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口 服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等。
胰岛素治疗
当口服降糖药物无法有效控制血糖时,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 选择胰岛素治疗,包括胰岛素种类、剂量和使用时机等。
注意药物副作用
孕妇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密切关注药物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 泻等,并及时向医生反馈。
诊断依据
GDM的诊断主要依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一般在孕24-28周进行OGTT检查,当空腹血糖 ≥5.1mmol/L,1小时血糖≥10.0mmol/L,2小时血糖≥8.5mmol/L时,即可诊断为GDM。同时,还需结合孕妇 的病史、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
02 产前检查与评估

注射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周选择和妊娠结局分析

注射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周选择和妊娠结局分析

注射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周选择和妊娠结局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用注射胰岛素治疗的孕周选择和妊娠结局。

方法:我院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对照组、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孕周超过32周后应用注射胰岛素治疗,实验组孕周少于32周时用注射胰岛素治疗,疗效比较。

结果:干预后,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实验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对比不良妊娠结局,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用注射胰岛素治疗时,可尽早开展治疗,以此来控制血糖水平、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值得推崇。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注射胰岛素;孕周选择;妊娠结局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过程中出现的糖耐量异常,其也是常见的一种妊娠并发症,经分析,此病症的病因多与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等有关,如不能准确的诊断、治疗、控制病情恶化,不仅会使得胎儿出现巨大儿、剖宫产术分娩、早产、子痫前期等不良妊娠结局,甚至严重还会威胁到母婴生命发全,增加新生儿死亡[1]。

目前,妊娠期糖尿病通过饮食、运动后血糖控制不佳,主要采用胰岛素治疗,其在妊娠明确病情严重程度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以此来控制血糖值,保证妊娠过程中的血糖水平控制在餐前及空腹血糖<5.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6.7 mmol/L。

研究表明,如早期血糖水平上升,会引起流产、死胎、胎儿畸形等,如孕中期、晚期血糖水平上升,会引起巨大儿、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缺氧等表现[2]。

而对于孕妇来讲,血糖水平过高增加感染几率,严重还会诱发酮症酸中毒,并在产程过程中,会引起产妇难产[3]。

因此,尽早治疗妊娠期糖尿病非常有必要。

鉴于此,本文以我院2022年1月-2023年5月收治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主体,分析注射胰岛素治疗的孕周选择和妊娠结局的价值,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基线资料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3年5月收治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主体,随机分对照组、实验组各30例。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终止妊娠的时机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探究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终止妊娠的时机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探究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终止妊娠的时机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探究【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终止妊娠的时机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90例,其中28-36周终止妊娠的设为A组,37-39周终止妊娠的设为B组,39周以上的设为C组,观察比较三组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结果:经过观察发现,围生儿健康情况以B组为最佳,三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妇,最佳的终止妊娠的时间在37-39周,此时分娩的新生儿更为健康。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终止妊娠;围产儿结局;影响妊娠期糖尿病是现代孕产妇常见的一种疾病,患病后易导致早产,流产,新生儿低血糖等不良症状,对围产儿健康的影响较大,同时也会导致孕产妇出现感染,头痛等不良并发症,加重孕产妇痛苦。

分析出最佳的分娩时机,可有效降低上述不良症状的发生,保证母婴生命安全[1]。

本文主要就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终止妊娠的时机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现进行报道: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我院本次收治的90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入选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妊娠。

全部产妇年龄分布在20-38岁,年龄均值为(27.6±1.1)岁。

纳入研究的孕妇均明确本次研究过程及内容且自愿加入其中,3组病例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备对比的价值。

1.2诊断标准(1)空腹血糖值在5.1mmol/L以上;(2)口服葡萄糖1h后血糖值在10.0mmol/L以上;(3)服用葡萄糖2h后血糖值在8.5mmol/.符合上述一条以上即可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2]。

1.3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以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

2结果2.1 三组围生儿在分娩结局上的比较经过观察发现,ABC三组围生儿,B组围生儿的疾病发生率,死亡率及巨大儿发生率较其他两组显著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表1 三组围生儿分娩结局比较(n,%)3.讨论随着现代人饮食习惯的改变,加之孕期没有进行合理的控制饮食,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

妊娠期糖尿病的围产期处理

妊娠期糖尿病的围产期处理
03
饮食控制3 ~5d后测定24h血糖(血糖轮廓试验) :包括0时、三餐前半小时及三餐后2h血糖水平和相应尿酮体。
04
妊娠期糖尿病的营养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原则
妊娠期糖尿病的营养治疗
饮食处方:身高,总热量/日(30kcal/kg/d),各类食物量,饮食计划,食谱举例
食物交换:例如: 1两瘦肉=1两瘦牛肉(鸡肉/鸭肉)=1.5两鱼=1.5两排骨=3两豆腐=1两豆腐干=1个鸡蛋=5只虾=15粒蛤粒
中国和亚洲妇女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
亚洲和中国人(%) 白人(%) 1991年墨尔本 13.9 4-5.2 1996年新南威尔氏州 15 3 1990年美国三藩市 7.3 1.6 1995年英国伦敦 5.8 1.2
A1级:FPG<508mmol/L,经饮食控制,餐后2h血糖<6.7mmol/L
01
A2级:FBG≥5. 8mmol/L ,或经饮食控制,餐后2h血糖≥ 6. 7mmoL /L ,需加用胰岛素
02
GDM分级
影响OGTT结果的因素
01
手术后 心肌梗塞、中风或感染 药物(糖皮质激素、雌激素、甲状腺素等) 压力增加 吸烟、咖啡因 消化道症状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方法
糖筛查试验的漏诊情况 Danlilenko(Am J Obstet Gynecol, 1999,181) 18000个Caucasion孕妇接受1小时50g的糖筛查试验,结果发现3%的孕妇漏诊 因此,作者建议对所有的孕妇均行OGTT
妊娠期糖尿病的定义
75g或100g葡萄糖 (mmol/L) F 5.3 1h 10.0 2h 8.6 3h 7.8 任何两点或两点以上异常可诊断糖尿病(参考ADA)
(Inzucchi, 1999) 妊娠期间饮食控制标准:既能满足孕妇及胎儿能量的需要,又能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而且不发生饥饿性酮症

妊娠期糖尿病诊疗常规

妊娠期糖尿病诊疗常规

产科妊娠合并症妊娠合并糖尿病诊疗常规【概述】妊娠期间的糖尿病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的患者妊娠,又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占不足20%;另外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才出现或发现糖尿病又称妊娠期糖尿病(GDM),占80%以上。

我国发生率1-5%。

1、产前检查,≥28周者,Qd,<28周者,Qw。

2、如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建议查肝、胆、脾、胰、双肾、输尿管、膀胱B超及超声心动图。

3、糖化血红蛋白反映为1-2个月(8-10周)血糖控制情况,正常值应为6.5%以下(正常为4-6%),孕晚期只能反映过去2周的平均血糖水平了。

【监测】1、血糖监测应每天进行,入院初期,血糖未达标准时,应行“大轮廓”血糖试验(三餐前30分钟、三餐后2小时及22时微机血糖,下同)。

血糖达标准后可改测“小轮廓”试验(即三餐后2小时及22时血糖值,下同),如住院时间较长,且一直血糖稳定达标,可每天随机抽查一次餐后2小时血糖,但必须每周至少测定一次“大轮廓”式样。

2、大于32周者,每周至少行2次电子胎心监护及每周1次的羊水指数和生物物理评分(BPS评分)试验。

大于28周,入院后每周行至少一次胎心监护,如胎心监护有异常者酌情注意复查,当天或第二天早上执行。

每周至少测三次尿酮(尿常规)情况。

每周至沙复查一次B超,以了解胎儿及羊水等情况。

每周复查一次血常规、凝血四项、肝功、生化、电解质情况,心功和血脂酌情复查。

糖化血红蛋白应1-2个月(6周)复查一次(正常值4-6%)。

【饮食、胰岛素使用原则】1、饮食控制原则为:少量、多餐。

每日分5-6餐,淀粉及碳水化合物相对减少,增加蛋白及脂肪类摄入,其中碳水化合物占50-55%,蛋白质25%,脂肪20-25%。

早餐占10%-20%,午餐占20%-30%,晚餐占30%,各种加餐占30%,特别应注意睡前加餐可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控制3-5日后收住院测定24小时血糖(血糖轮廓试验)和相应尿酮体(尿常规),严格饮食控制后出现尿酮体阳性,应重新调整饮食。

妊娠合并糖尿病治疗的注意事项

妊娠合并糖尿病治疗的注意事项

妊娠合并糖尿病治疗的注意事项达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四川达州 635000想必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听说过妊娠合并糖尿病吧,那它是什么意思呢?妊娠合并糖尿病是指患者在患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出现了合并妊娠症,或者是患者在妊娠前为隐形糖尿病,在妊娠后变为糖尿病的情况。

妊娠合并糖尿病属于高危妊娠的情况,这类疾病对母婴均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胰岛素在临床中国推广使用后,糖尿病孕产妇及其新生儿的死亡率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但是糖尿病孕产妇的临床过程较复杂,因此,目前在临床中仍有着较高的死亡率,因此,对该类疾病需要引起重视。

那么,妊娠合并糖尿病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1、糖尿病患者可否进行妊娠(1)糖尿病患者在妊娠前应该前往医院确定自己糖尿病的严重程度,对于D、F、R级糖尿病患者,一旦妊娠,会对母婴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这三级糖尿病患者应该避孕,不适合进行妊娠。

(2)对于器质性病变较轻、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可以在接受积极的治疗以及密切的监护下继续妊娠。

(3)从孕前开始,患者应该在医生的帮助下对血糖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在受孕前、妊娠期以及分娩期血糖都在正常范围内。

2、在怀孕期间对母婴的监护工作在妊娠早期,妊娠反应的出现可能会使得患者血糖控制出现困难,因此,在这一阶段,应该对血糖的变化进行密切的监测,并及时的调整胰岛素的用量,避免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患者需要每周对自己的血糖进行一次检查,直至妊娠第10周,在妊娠中期变为每两周检查一次。

在通常情况下,在妊娠20周后,胰岛素的用量应该增加。

除此之外,患者还需每月对肾功能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同时进行眼底检查,在妊娠32周以后应每周检查一次。

在平时,需要关注自身血压、水肿、尿蛋白的情况,还需要注意对胎儿发育、胎儿成熟度、胎儿胎盘功能等监测,在必要时应该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

3、分娩时机的选择原则上,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应该尽量推迟终止妊娠的时间。

对于血糖控制良好并且在怀孕晚期没有出现其它并合症、胎儿情况良好的患者,应在妊娠38~39周终止妊娠;而对于血糖控制不佳并且出现了血管病变、合并重度子痫前期、严重感染、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等情况的患者,应该尽早地抽取羊水,了解胎肺成熟情况,并注入地塞米松促胎儿肺成熟,等到胎肺成熟后应立即终止妊娠。

糖尿病患者妊娠时机的选择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杨帆

糖尿病患者妊娠时机的选择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杨帆

糖尿病患者妊娠时机的选择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杨帆发表时间:2016-11-23T14:17:14.01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14期作者:杨帆麦晓岚李友平陈旭[导读] 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来讲,采取有效的控制血糖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妊娠的安全性。

湛江市妇幼保健院广东湛江 524038【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妊娠时机的选择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就诊分娩的4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给予针对性的血糖控制措施;另选取本院同时期无糖尿病4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

观察两组患者的娠期并发症以及围产儿结局。

结果:两组患者在妊高症、剖宫产、产后感染、产后出血以及羊水过多方面比较,两组患者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两组围生儿在新生儿低血糖、胎儿生长受限、早产、新生儿窒息以及巨大儿方面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

结论: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来讲,采取有效的控制血糖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妊娠的安全性,减少母婴并发症,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

【关键词】糖尿病;妊娠;时机选择;妊娠结局;影响分析近几年以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在妊娠患者当中,妊娠合并糖尿病是临床当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有些是在妊娠之前就已经患有糖尿病,而有些则是在妊娠期患有的糖尿病。

妊娠合并糖尿对母婴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是导致母婴死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1]。

同时,还增加了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对妊娠结局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本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就诊分娩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40例,经过有效治疗,妊娠结局满意。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根据病情将80例患者分为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观察组)与健康孕妇(对照组),每组40例。

观察组22~39岁,中位年龄30.5岁;糖尿病病程2~7年,平均4.5年;初产妇24例,经产妇16例;按White分级,其中B级为25例,C级为7例,D级为4例,E级4例。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时机对围产儿结局的临床分析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时机对围产儿结局的临床分析
正 畸学 ,0 0,( :4 ~ 5 . 2 0 7 4)17 1 1
[ 姚森 .E W: 5 】 M A 新一代 的理想 弓[ l 口腔医学杂志 , 0 ,9 )1 4 J实用 】 2 3 1( :8 . 0 2
[ 徐宝华, 6 ] 主编. 临床 口腔正畸学[ . : 民卫生 出版社 ,9 6 9 - 0 . 现代 M】 北京 人 19 :9 14
【1 民魁. 2 傅 多曲方丝 弓矫治技术【. J口腔正畸学杂志 ,0182:9 】 20 ,( 8 )
( 高晓辉 , 晶 , 3 】 吴 江久汇多 曲方丝 弓技术矫治骨性安 氏Ⅲ类错合 的 X线研究
编辑, 贺丽
妊 娠期 糖尿 病孕 妇 分娩 时机 对 围产 儿 结 局 的临 床分析
昔 字 萍 ( 西壮 族 自治 区崇 左 市扶 绥 县 人 民 医 院 , 西 崇左 广 广 52O) 3 10
医学信息 2 1 0 0年 1 O月第 2 3卷第 1 期 Meia Ifr t n Oc. 0 0 V 12 . o1 O dcl nomao . t2 1 . o. 3 N .0 i
疗效好 、 疗程短 、 适应症广泛 的优点 , 值得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 Km Y .n r r p nbt a di r t e t i ut o d e i rh 1 i HA t i e i n st a n w t m l o pe gws a — ] eoo e t em h i l e c
糖控制标准 : 孕妇无 明显饥饿感 , 空腹血糖在 33 56 o/ 餐后 2 . . ~ mm l L, h 血糖在 44 67 mo L , 中一项未达标者 为血糖控制不满意。 . .m l I 其 ~ /” 13 _统计学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及分娩时机选择的探讨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及分娩时机的选择。

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4—2015年82例住院分娩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血糖控制满意组新生儿发病率28.3%,血糖控制不满意组为6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胎龄40周与胎龄在37~40周比较,新生儿发病率明显长高,有显著性差异。

胎龄37~40周与38~40周新生儿发病率近似相同。

孕39周羊水泡沫试验仍有阴性者,25例促胎肺成熟后仍有4例肺不成熟。

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严格的血糖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分娩时间以孕37~40周为宜。

促胎肺成熟有一定效果,未经血糖控制者难以估计胎肺成熟情况,为了解胎肺成熟情况应在终止妊娠前须行羊水泡沫试验。

标签:妊娠期糖尿病;促胎肺成熟;分娩时机;血糖控制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糖尿病患者妊娠(即糖尿病合并妊娠)以及妊娠期糖尿病两种情况,以后者最为多见。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期间的一种严重疾病,是在此期间才出现或确诊的糖尿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早诊治,可影响母婴双方健康。

曾在宫内暴露于高血糖的新生儿,不仅出生体重过大的风险增加,还可继续发展为儿童期、成年后肥胖,同时也面临更高的糖尿病风险。

在胰岛素问世以前,具有较高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比例和围生儿死亡率水平。

随着不断深入了解妊娠期糖尿病和胰岛素广泛应用于妊娠合并糖尿病者,降低了孕妇的心理压力,情绪稳定,加之多数孕妇积极配合治疗,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由于妊娠合并糖尿病者具有较为复杂的临床过程,虽然加强产前监测,妊娠期血糖控制较为理想,围生儿死亡率得到控制,但具有较高的的与此有关的围生儿患病率,所以应重视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并正确选择分娩时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该院2014—2015年82例住院分娩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在产科门诊于妊娠24~28周行糖筛查,异常者行75 g糖耐量试验,其中2项值或2项以上值达到或超过正常值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1.2 诊断标准妊娠期糖尿病诊断选用2010年国际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组织推荐的标准。

即:妊娠期做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得到的空腹、1 h和2 h 血糖值的一项达到或超过5.1、10.0和8.5 mmol/L时,即可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前已经存在但在妊娠期确诊和因为妊娠而出现的糖尿病是妊娠期糖尿病的2种基本类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是指妊娠前即确诊为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妊娠后持续存在或进行性加重。

1.3 对母儿影响①母儿死亡率:糖尿病孕妇死亡率和围生儿死亡率在应用胰岛素前的水平分别在30%左右和50%以上。

应用胰岛素治疗后,孕妇死亡率和围生儿死亡率均得到大幅度降低,其中后者下降到下降到5%左右。

②妊高征发生率:糖尿病孕妇出现代谢紊乱等变化,可显著提高孕妇妊高征的发生率水平,约为正常孕妇的4倍左右,纠正代谢紊乱状态可使其发生率得到降低。

③羊水过多。

糖尿病妊娠者同时伴有胎儿和胎盘过大,可增加羊水量,发生率较高,但羊水质量与正常孕妇差异不明显。

④合并感染。

糖尿病孕妇易合并泌尿系感染和霉菌性阴道炎,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做好二级预防工作。

⑤巨大儿和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较高。

糖尿病妊娠者的发生率比正常孕妇高2~3倍左右,畸形以心血管畸形多见。

要降低巨大儿和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应控制血糖在5.6 mmol/L以下。

⑥新生儿窘迫综合征、低血钙、低血糖发生率较高,糖尿病妊娠者分娩新生儿早期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为新生儿窘迫综合征。

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红细胞增多症。

约有20%糖尿病孕妇所生婴儿可出现高胆红素血症,通常需要交换输血。

为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程度和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应提倡早期喂养。

1.4 治疗方法不管孕妇是孕前还是孕后罹患糖尿病,均可严重危害母胎健康。

饮水、饮食量和尿量多为糖尿病孕妇的最主要症状,孕妇一旦确诊,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

1.4.1 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是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基础治疗措施。

通过饮食治疗,既要营养供给能满足孕妇和胎儿的需要,又要可控制孕妇血糖在理想范围,保证无饥饿感。

①要控制饮食量。

与非糖尿病孕妇比较,糖尿病孕妇食欲好进食量多,所以要合理控制饮食量。

要控制热量摄入水平,供给量应在30~35 kCal/(kg·d)。

每日摄取米、面、薯类等主食应限制在250 g左右。

含糖量高的食物可提高血糖水平,加重糖尿病症状,提高巨大儿发生率,不要摄入此类食物。

②有充足的蛋白供给。

糖尿病孕妇蛋白质的摄入量应等同于或略高于妊娠期相同的正常孕妇,要增加植物蛋白尤其是大豆类及其制品的摄入水平。

③要适量供给脂肪。

由于降低了糖尿病孕妇糖类摄入量,为保证热能摄入量,应适量增加脂肪的摄入量。

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摄入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干果食物。

④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多食用绿叶蔬菜和水果以补充机体所需维生素,常食用牛奶、鱼类、虾皮、动物肝脏等矿物质丰富的食物。

⑤适当限制摄入钠盐,饮食应做到清淡营养丰富。

⑥多吃一点小米,因为小米含糖少,尽量不要吃大米饭。

1.4.2 胰岛素治疗经过1周饮食治疗后,如果GDM孕妇空腹血糖在5.8 mmol/L以上或餐后2 h血糖在6.66mmol/L以上者,应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

在治疗期间应严密监测血糖的变化规律,并根据血糖值的不同合理调整应用剂量,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必要时睡前应食用小吃,预防夜间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1.4.3 分娩时机和方式GDM孕妇具有较大的母儿并发症发生机会,分娩滞后或提前均可影响母儿健康。

所以,应提前入院待产,通过母儿监测以改善母体状况和胎儿宫内生长环境,选择适当的时机分娩。

以往认为应采取剖宫产的方式终止孕35~36周的GDM孕妇妊娠,目前认为分娩时机应选在孕38~40周,这可达到降低母儿病率的目的。

1.4.4 产后处理血糖监测应持续至产后,继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饮食治疗,应用胰岛素者用量应根据血糖监测值的不同降低至产前的1/2~1/3甚或完全不用。

应提倡母乳喂养,适当增加糖类的摄入量。

2 结果血糖控制满意组新生儿发病率28.3%,血糖控制不满意组为6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胎龄40周与胎龄在37~40周比较,新生儿发病率明显长高。

有显著性差异。

胎龄37~40周与38~40周新生儿发病率近似相同。

孕39周羊水泡沫试验仍有阴性者,25例促胎肺成熟后仍有4例肺不成熟。

3 讨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糖尿病合并妊娠,或妊娠后发现并确诊糖尿病两种情形。

不管是糖尿病合并妊娠还是妊娠期糖尿病,均属高危妊娠,可严重危害母儿健康。

所以应重视GDM对母儿的影响和分娩时机的选择问题。

3.1 GDM对母儿的影响流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合并酮症酸中毒等以及胎儿发育异常、畸形、窘迫、巨大儿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围生儿死亡等为GDM母婴并发症。

有研究表明:羊水过少时,镜下可见羊膜上皮层变薄,上皮细胞萎缩,微绒毛尖端肿胀,数目少,短粗,粗面内质网及高尔基复合体也减少,而GDM患者胎盘的超微结构也有与之基本一致的病理改变。

GDM患者胎盘的这一病理改变可能是造成羊水过少的原因,GDM患者可能发生羊水过少,需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当前胎膜早破的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多数认为主要由于感染造成,GDM患者因更易发生生殖道和泌尿道感染,导致胎膜早破机率增加。

3.2 分娩时机的选择国内医学界对于GDM孕妇何时分娩最佳尚未达成共识,目前的观点是如果满意控制GDM孕妇的血糖水平且未出现母儿合并症者,应至临近预产期方可终止妊娠,不必过早。

但是,由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儿并发症的发生机会较大,应提前入院待产,通过母儿监测以改善母体状况和胎儿宫内生长环境,选择适当的时机分娩。

最好在孕38~40周分娩,以降低母儿病率。

应尽量推迟终止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的妊娠时间。

如果较好地控制血糖且孕晚期未见合并症出现,胎儿宫内状况良好,终止妊娠时机可延长至妊娠38~40周;如果没有很好地控制血糖,出现相应妊娠并发症,应及早抽取羊水,了解胎肺成熟情况,胎肺成熟后应立即终止妊娠。

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严格的血糖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分娩时间以孕38~40周为宜。

促胎肺成熟有一定效果,未经血糖控制者难以估计胎肺成熟情况,为了解胎肺成熟情况应在终止妊娠前须行羊水泡沫试验。

[参考文献][1] 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9-162.[2]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08-522.[3] 郎景和主译.威廉姆斯产科学[M].20版.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1:1274-1275.[4] 章小维,周世梅,陈新,等.妊娠期糖尿病不同诊断标准与妊娠结局[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5,8(1):1-3.[5] 杨一燕.羊水过少研究进展[J].大理学院学报,2006,5(6):66-68.[6] 闫洪超,薛加强,董红燕,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胎盘超微结构的研究[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6,26(3):248-250.[7] 胡晓婷,王晓梅,杨惠芬,等.胎膜早破对母儿结局的分析[J].海南医学,2006,17(6):49-50.[8] 杨慧霞,董悦.加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3):129-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