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末模拟试题

高一语文期末模拟试题
高一语文期末模拟试题

高一语文期末模拟试题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心被“浅阅读”过滤掉文化营养

数据显示,电脑游戏、电视和音像制品成为上海未成年人最喜爱的三种媒体,而传统概念上的课外书籍等,已经在未成年人的阅读生活中“失宠”。许多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却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同时也导致文字运用能力的大幅度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心里明明知道该怎么表达,但就是书写不出来。”

笔者认为,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这种让人忧虑的变化,并不是孤立、偶然的现象,而是当前“快餐文化”时代种种世相的必然映射。“快餐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浅阅读”盛行——所谓“浅阅读”,即指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甚至娱乐性为最高追求的阅读形式。在这种前提下,无论阅读内容还是方式都与传统的阅读大不相同:内容上,以“无厘头”式的消解、解构为上,或只以感官的刺激为是,充满了游戏精神及荒诞不经的色彩;方式上则是以动漫、图像等为主,文字为辅。即所谓“碎片式的语言,拼盘式的内容,以‘知道’代替‘知识’”。

往深处看,这种“浅阅读”及其衍生的“读图时代”“动漫时代”,似乎是文化工业化时代的一种必然、一种宿命。近年来,随着经济开放,文化也日益交融,借助电影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以商业利益为唯一目的的文化工业日益兴盛。于是,我们看到了大批的肥皂剧,大批被戏说的名著,大批工业化制作出来的动漫、电子游戏,大量毫无艺术价值却炒出轰动效应的流行音乐和畅销书,,但是,由于文化工业的真实目的只是利润,而并不是想要真正服务于艺术,所以很多内容是刻意炮

制的,与真正的艺术创造相去甚远。

当然,这些工业化生产出来的“文化”也并非一无是处——起码,它适应了当前人们生活节奏紧张情况下的现实需求。但是,如果这种浅阅读过多地发生在青少年身上,多到影响其文字阅读兴趣的程度,无论如何都是需要引起警惕的——我担心这种工业化的“加工”会把真正的文化“滤”走,只剩下一堆看似文化的泡沫。这会不会让我们的下一代在文化方面患上营养不良症?

阅读生活的成功与否,对未成年人精神成长的方向有很大影响。在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必须追求一种有深度的阅读,因为阅读真正有价值的文字,是一种思维训练的过程,是一种美学修养熏陶的过程,是一种人文情怀的养成过程,也是人生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一个人如果不经过一段艰苦的阅读历程,想要达到必要的思维深度将是极其困难的;如果一代人均是如此,文化便无法有效传承。抽空了文化内核的时代,其发展也将失去方向。

所以,虽然很难,虽然不无合理性,但对“读图时代”还是要警惕。

1.下列关于“浅阅读”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浅阅读”是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甚至娱乐性为最高追求的阅读形式,“浅阅读”的盛行是“快餐文化”的最大特点。

B.“浅阅读”作为文化工业化时代的一种必然、一种宿命,是随着经济开放,文化日益交融,文化工业日益兴盛而出现的现象。

C.“浅阅读”追求的是“无厘头”式的消解、解构,有的时候只追求感官的刺激,充满了游戏精神以及荒诞不经的色彩。

D.“浅阅读”的阅读方式以动漫、图像等为主,文字为辅,即所谓“碎片式的语言,拼盘式的内容”,这与传统的阅读方式大不相同。

2.下列不属于“浅阅读”的危害的一项是( )

A.对电脑游戏、电视和音像制品的偏爱,使许多孩子降低乃至失去对文字阅读的兴趣,也导致他们的文字

运用能力大幅度下降。

B.“浅阅读”影响了未成年人对阅读深度、思维深度、审美情趣等方面的追求,对未成年人精神成长的方

向有很大影响。

C.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文化工业,可能会把真正的文化“滤”走,只剩下一堆看似文化的泡沫,使下一代

文化营养缺失。

D.如果一代人均是以“知道”代替“知识”的“浅阅读”方式阅读,我们的优秀文化便无法有效传承和发

展。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阅读取向的变化,并不是孤立、偶然的现象,而是时代种种世相的映射,令人忧虑,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B.随着文化工业的日益兴盛,很多内容是刻意炮制的,毫无艺术价值的文化产品被生产出来,但这与真正

的艺术创造相去甚远。

C.阅读真正有价值的文字,是一种思维训练、美学修养熏陶、人文情怀养成和人生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对

未成年人的成长是有益的。

D.为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文化有效传承,对于文化工业化生产出来的“文化”以及盛行的“浅阅读”,

我们应当坚决抵制。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

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

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

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

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

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

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

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

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眛。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

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

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令尹子兰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过之。

(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甚任之任:信任

B.乃令张仪佯去秦去:离开

C.仪与王约六里约:大约

D.欲与怀王会会:会面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B.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C.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D.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为人刚直不阿,却因此招来祸患。

B.秦昭王派张仪前往楚国,目的是破坏齐楚的联盟,为进攻楚国扫清障碍。

C.汉中失守之后,楚怀王调动军队深入秦地作战,魏国趁机偷袭楚国邓地。

D.令尹子兰劝楚王前往秦国,不要拒绝秦王美意,楚王不顾屈原的反对成行。

7.把下面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5分)

⑵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词,完成8~9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唐]贯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溪鸟勅鸟①如家禽。前村后垄桑柘②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①溪鸟勅鸟(xī chì):一种像鸳鸯的水鸟。②柘(zhè):一种树。

8.诗歌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

9.诗歌的颈联和尾联出现的人物形象各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述说自己从早到晚从事家务劳作辛苦的两句话

是:“,。”

(2)“,”两句是曹操在《短歌行》中引用《诗经》中的诗句表达对人

才的渴慕的。

(3)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批判了把生死等同的说法,认为那是无知妄说。

乙选考题(25分)

请在第三、第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选定答题内的小题,不得

选作另一大题内的小题。然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25分)

蒲公英情人

欧?亨利

和舒伦堡家庭餐馆达成的协议,是萨拉单枪匹马闯世界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这家餐馆紧挨着她租住的老式红砖房子。一天晚上,在餐馆用过晚饭以后,她顺手拿走了放在餐桌上

的菜单。菜单上的字迹潦草的几乎无法辨认。第二天,萨拉给舒伦堡看了一张漂亮的打印菜单。菜名在右

边排列得整整齐齐。老舒伦堡十分高兴。在萨拉离开之前,他欣然与她签订了协议:她负责餐馆里21张餐

桌的菜单打印。早餐、中餐、晚餐各一份,菜单每日更新。作为回报,舒伦堡将把一日三餐送到萨拉的房

间里。这个协议,双方都感到非常满意。现在在舒伦堡家庭餐馆用餐的人可以知道他们吃到嘴里的东西到

底所谓何物了。而在这个阴冷的冬日里萨拉也有了食物得以果腹,对她而言这是眼下最要紧的事了。

尽管春天的月份来到了,那还不是春天。春天总是在该来的时候才来。街上一月份的积雪还冻得硬梆梆

的。

一天下午,萨拉在房间里冻得直打哆嗦。除了打印餐馆的餐单之外,她无事可做。萨拉从摇椅里站起来,看窗外,已经是春天了。

事情还要从去年夏天说起,在萨拉到乡下去的时候,她坠入了爱河。在阳光农场逗留的两个星期里,

她爱上了老富兰克林的儿子沃尔特。他们相偎而坐,他为她编蒲公英花环,他赞美说金黄色的花朵和她深

棕色的头发是多么的相称啊。她害羞的把花环留在地上,跑回屋里,一路上不停地摆弄着手里的草帽。他

们打算在春天结婚——“就在嗅到第一丝春天的气息的时候。”沃尔特是这样说的。然后萨拉回到城里,

继续敲她的键盘。

一阵敲门声把萨拉从过去的幸福时光拉回到了现实里,一名侍者带来了第二天的菜单清单。萨拉在打字

机前坐下。她是一个熟练的打字员,大概只要一个半小时,21张卡片就能准备妥当。萨拉的手指在键盘上

灵巧地弹跳着,就像小虫在夏日的浅溪上翩翩起舞。她依次而下,细致地让不同长短的菜名在卡片上各就

其位。就在她快要打到水果一栏的时候,萨拉突然冲着菜单哭了起来,眼泪从她充满绝望的心底深处涌了

出来,盈满了眼眶。她已经有两个星期没有收到沃尔特的来信了。菜单上的下一道菜是蒲公英,——蒲公

英和什么蛋?去它的什么蛋——蒲公英。沃尔特用金灿灿的蒲公英编织花冠,给他钟爱的女王,他未来的

妻。

过了一会儿,萨拉强忍住了眼泪。卡片必须得打完。恍恍惚惚中她朝键盘伸出手。她的心思完全不在这

上面,她满脑子里想的全是她在乡下的爱人。7点钟的时候,侍者送来了晚饭,顺道取走了菜单。7点半

的时候,就到了萨拉读书的时间。她拿出书,把脚搁在箱子上,读了起来。门上响起了铃声,房东太太去

开门。萨拉把书扔到一旁,竖起耳朵听着。楼下的大厅传来了一阵嘈杂声,萨拉跳了起来,夺门而出,书

落在了地板上。

你一定猜着了吧!当她冲到楼梯口的时候,她爱的小伙子也一步三台阶的冲了上来,一把把她抱在了怀

里。

“你为什么不给我写信?哦,为什么?”萨拉哭喊了起来。

“纽约可是个大城市。”沃尔特回答说,“一周前我一来纽约就去你的旧住址找你,发现你早在某个星

期四就搬走了。我到处找你,还找了警察。”

“我给你写了信的。”萨拉用力地说道。

“没收到!”

“那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沃尔特笑了,笑得就像春天一样灿烂。

“今天晚上我到隔壁的舒伦堡餐馆吃饭,”他说,“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喜欢吃点时令蔬菜。我的眼睛

在打印精美的菜单上找我要的东西,当我看到的时候,我跳了起来,弄翻了椅子,我大声的喊来了店主。

他告诉我你住这里。”

“为什么?”

“走到哪儿我都能一眼认出你打的首行大写字母‘W’,它总是比同行的其他字母稍微偏上一点。”

他从口袋里抽出一张菜单,指着那一行。她认出那正是今天下午她打的第一张菜单,靠右手顶端拐角处

还留有她的一滴泪痕。但在本来应该是植物名称的地方,对金色花朵的回忆让她的手指敲了错误的键,两

个菜名之间有一段注释:“最亲爱的沃尔特加煮鸡蛋。”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萨拉靠给一家餐厅提供菜单维持生计。她的恋人沃尔特远在乡下农场,两人约好春天结婚,却

意外失去联系。萨拉每天忍受着相思之苦,还得坚持工作。

B. 本文用诙谐的语言,轻松的叙述,巧妙的情节,表现一对热恋情人的悲欢离合,作者寄寓他们深深的同情。

C. 本文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匠心独具的结尾,以及让人读后产生“含泪的微笑”的艺术魅力。

D. 本文中两位主人公即使在最艰苦的求生环境中,仍能表现出真诚的爱与关怀,正是这种爱让沃尔特终于

和他的蒲公英姑娘重逢。

E. 欧?亨利小说轻松的文字背后是内心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本文主旨就在于揭示现实的不合理,表现主

人公在残酷的社会中承受的心灵创伤。

(2)小说中的萨拉有着怎样的美好品质?请简要分析。(6分)

(3)文中划线部分关于早春环境的描写有哪些作用?(6分)

(4)这篇小说以“蒲公英情人”为题,有人译为“菜单上的春天”你认为哪个题目好?结合全文,陈述你

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7分)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题。

王安石逸事

林语堂

王安石是个怪人,思想人品都异乎寻常。学生时代很勤勉,除去语言学极糟糕之外,还算得上是个好学者,当然是宋朝一个主要的诗人。不幸的是,徒有基督救世之心,而无圆通机智处人治事之术,除去与他自己本人之外,与天下人无可以相处。毫无疑问,他又是一个不实际的理想主义者。倘若我们说理想主义者是指

的不注意自己的饮食和仪表的人,王安石正好就是这等人。王安石的衣裳肮脏,须发纷乱,仪表邋遢,人是以此等恶习为众所周知的。苏洵在《辨奸论》那篇文章里刻画王安石说:“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又说他“囚首丧面而谈诗书”。王安石是否喜欢以这样特点异乎常人,我们无从知道,但是一个人把精力完全倾

注在内在的思想上,自然会忽略了他的外表,这话倒不难相信。有一个故事流传下来,说他从来不换他的长袍。一天,几个朋友同他到一个寺院里的澡堂会。在他由浴池出来之前,朋友们特意偷偷地在外头留一件干

净的长袍,用以测验他是否知道衣裳已经被换了。王安石洗完出来,把那件新袍子穿上,朋友动了手脚,他完全不知道。不管怎么样,他总是身上穿了件衣裳就行了。

又有一天,朋友们告诉王安石的胖太太,说她丈夫爱吃鹿肉丝。

胖太太大感意外。她说:“我不相信。他向来不注意吃什么。他怎么会突然爱吃鹿肉丝了呢?你们怎么会这样想?”

大家说:“在吃饭时他不吃别的盘子里的菜,只把那盘鹿肉丝吃光了,所以我们才知道。”

太太问:“你们把鹿肉丝摆在了什么地方?”

大家说:“摆在他正前面。”

太太明白了,向众人说:“我告诉你们,明天你们把别的菜摆在他前面,看会怎么样?”

朋友们第二天把菜的位置调换了,把鹿肉丝放得离他最远,大家留意他吃什么。王安石开始吃靠近他的

菜,桌子上照常摆了鹿肉,他竟然完全不知道。

还有一个故事说王安石在扬州太守幕府时,他彻夜读书。那时的太守是韩琦,他后来做了宰相。王安石

总是苦读通宵,天将黎明之时才在椅子中打盹。等睡醒时,已然晚了,来不及洗脸梳头发,便连忙跑到办公室

上班。韩琦一看他那副样子,以为他彻夜纵情声色,就向他劝导几句。

韩琦说:“老弟,我劝你趁着年轻,多用功念点儿书吧。”

王安石立在那儿未做分辩。在去职之时,他告诉朋友说韩琦不赏识他。后来,王安石的学者名气日大,韩琦对他的看法也有了改变,也愿把他看作自己的属下,王安石却很恼怒,事情赶巧的是,王安石在京师接受朝

廷一项高位那一年,正好韩琦罢相。王安石记日记甚勤,竟写了七十册,他曾有这样批评韩琦的话:“韩琦别无长处,惟面目姣好耳。”

但是王安石这个怪人,除去邋遢的外表之外,尚有不止此者。在他得势之前大约20年之中,他之所以使人谈论者,是他屡次谢绝朝廷的提升。这倒很难相信他之如此是纯系沽名钓誉之意,因为从他21岁考中进士,到他46岁得势——那是他壮年最活跃的时期,共25年——他一直谢绝任命,宁愿在一个偏远的省份当一小吏。那是仁宗在位之时,国家太平,才俊之士咸荟萃于京都。王安石越谢绝朝廷授予高位之意,他的声誉越高。最后,朝廷上的官员皆急欲一睹此人的真面目。此时因为他除去以文章出名之外,他位居太守,治绩斐然,行政才干之优,堪称能吏。他建堤筑堰,改革学校,创农民贷款法,把他的新社会思想,实施了数项。政绩确实不错,也深得百姓爱戴。他对入朝为官的引诱一直视若无睹,直到仁宗嘉祐五年(1060),朝廷任命他为三司度支

判官,他才来到京师。

(节选自林语堂《苏东坡传》第七章,题目为编者加)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所谓“逸事”,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关于某人的事迹。文中“有一个故事流传下来”“还有一个故事”

等诸如此类的文字,可以说是作者的一种笔法,既表明所写有一定来历或根据,又能让读者看出有别于正式

的史书记载。

B.“他又是一个不实际的理想主义者”,这句话主要是批评王安石虽有政治抱负,但清高孤傲、不谙世事、

自以为是。

C.文中特别写到王安石评韩琦的话“韩琦别无长处,惟面目姣好耳”,除了表达他对注重外表装扮的人的鄙

视之外,更是意欲借此表达他对韩琦曾经对自己误解的憎恨。

D.文章采用叙议结合的写法,如开头一段有相当多的文字就是作者对王安石的议论,围绕这议论,作者择事

而写,写出了一个以往不为人所熟知的“怪人”王安石。

E.虽然写的是古人古事,但作者却以现代人的口吻叙述,语言活泼易懂,读来有趣,这也是本文的可取之处。

(2).文章开篇即说“王安石是个怪人”,从文中的叙写看,王安石的“怪”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

(3).对王安石屡次拒绝朝廷提升之举,作者说“这倒很难相信他之如此是纯系沽名钓誉之意”。你认为作者

是依据什么而得出这个看法的?(6分)

(4).宋朝朱弁《曲洧旧闻》中有这样的记写:“(王荆公)性简率,不事修饰奉养,衣服垢污,饮食粗恶,一无有择,自少时则然。苏明允着《辨奸》,其言‘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以为‘不近人情’者,盖谓是也。”苏洵(字明允)以“不近人情”言之,你同意这样的评价吗?请结合本文相关内容阐述。(8分)

第II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1)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2)黄山之美绝无仅有,描写黄山的诗文不少。在这些作品中,《黄山记》是一篇的佳作。

(3)为了让人们体验与世界短跑冠军比赛的感受,这家科技馆地设置了与冠军赛跑的模拟互动平台,引起了观众的浓厚兴趣。

A.独出心裁自出机杼独树一帜

B.自出机杼独树一帜独出心裁

C.独树一帜自出机杼独出心裁

D.独树一帜独出心裁自出机杼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走节俭型政府之路就是要采取严厉措施,从政府入手,从公务消费入手,坚决杜绝浪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将省下的钱,用在为民谋利的“刀刃”上。

B.商家尽管在“禁令卡”影响下遭遇销售冷门,但这一禁令多数市民持支持态度,认为公款应该用在正地方,无须浪费,应提倡节约。

C.财政部紧紧围绕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加强监督工作为中心,进一步强化对重大财税政策和保

障改善民生的监督力度,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D.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那么,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

改革之魂。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由于只有一个人生,颓废者因此把它看作零,堕入悲观的深渊。。事实上,在一个热爱人生而又洞察人生真相的人心中,悲观、执着、超脱三种因素始终都存在着,没有一种会完全消失,智慧就存在于它们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之中。

①两者均未得智慧的真髓

②人生既是零,又是全,是零和全的统一

③不过,这只是一种简化的描述

④执迷者又因此把它看作全,激起占有的热望

⑤智慧是在两者之间,确切地说,是包容了两者又超乎两者之上

⑥用全否定零,以反抗虚无,又用零否定全,以约束贪欲,智慧仿佛走着这螺旋形的路

A.④⑤③①②⑥

B.②⑥①④⑤③

C.④①⑤②⑥③

D.②④①③⑥⑤

16..阅读文段,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再写三个恰当的语句(不要求字数完全相同)。(6分)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那些感人的诗篇,是作者生命的倾诉,是作者情感的跃动。这样的倾诉,这样的跃动,王维将之投射于清新静谧的空山森林中,徐志摩将之融化在柔美潋滟的康河水波里,,,

17.下面是语言现象的图示框架,请根据图示概述语言现象的基本特征。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50字。(5分)

高一语文期末模拟试题答案

1.B [解析] B项说得过于绝对,原文用了“似乎”一词。

2.C [解析] C项说的是“文化工业化”的弊端与危害,而不是“浅阅读”的危害。

3.D [解析] “坚决抵制”错,原文是“不无合理性”,所以要“警惕”。

4.C(约:约定)

5.B(原文标点: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6.B(“为进攻楚国扫清障碍”错,应为“为进攻齐国扫清障碍”)

7.⑴他逃跑到赵国,赵国不敢接纳。又回到秦国,最后死在秦国,尸体被运回(楚国)安葬。(“亡”“内”“之”“竟”各1分,句意1分)

⑵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入关中,

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戮力”“河北”“然”“意”“状语后置”各1分)

8. 解析:分析诗歌描绘的画面要结合诗歌中写到的意象,诗人的情感也体现在这些景物中。

参考答案:诗歌的前四句描绘了物产丰盛、生活宁静、村民勤劳的环境,表现了“东邻西舍”自然相安无事,过着“无相侵”的睦邻生活。通过对农家宁静生活的描写,表现了作为僧人的诗人对物阜民丰生活的欣喜之

情。

9. 解析:诗的后四句,写了包括作者在内的四个人物,在同类唐诗中,这还是不多见的。这四句从生活在这一

环境中人物内心的恬静,进一步展示出山家的可爱。

参考答案:蚕娘是一个勤劳的、因喜获丰收而内心喜悦的形象。牧童吹着笛子,声音清脆悠扬,一时兴起,又和衣进入溪水,沐浴在绿水碧波之中,可见其快乐、顽皮。山翁则是一个纯朴善良、殷勤好客的形象。他挽

着作者的手臂,笑容满面,亲切热情地指着西坡那片地对作者说,瓜和豆已经熟了,再住上几日就可尝新了,

表现了其纯朴善良、殷勤好客的特点。

10.(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1)A.3分 C. 2分D.1分。

B. 项本文语言不诙谐,叙述不轻松,说主题是“热恋情人的悲欢离合”也不太确切。

D. 项说到两位主人公都表现出真诚的爱与关怀,其实只写到萨拉,另外,沃尔特的生活环境是否艰苦文中未提到。

E. 项,本文主题是表现萨拉面对艰难生活的坚韧、勇敢,以及对爱情的珍视和执着,并非“揭示现实的不

合理,表现主人公在残酷的社会中承受的心灵创伤。”

(2)萨拉的美好品质:

①聪慧、真诚、有爱心,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还能替人着想,顺手打菜单;

②珍视爱情、执着地追求爱情,对恋人的思念,对爱的渴望,竟然能让她打错了菜名;

③坚韧、勇敢地面对艰苦的生活,在寒冷的冬日里,在食不果腹的情况下,依然努力工作、生活。(每点

2分)

(3)①渲染早春时节春寒料峭,点明萨拉生活处境的艰难。

②引出下文、暗示结尾,为爱人的重逢做铺垫。

③刻画人物、展现主题,艰难的环境更加展现出真诚与爱的可贵,以及萨拉的坚韧。恋人的重逢才显

得那样的热烈。(每点2分,共6分)

(4)示例1:以“蒲公英情人”为题好。(2分)

①蒲公英具有推动情节的作用,“蒲公英”见证了主人公的爱恋,他们又因蒲公英而重逢。(2分)

②刻画人物形象,“蒲公英”,那金灿灿的花朵,能映衬出女主人公的美丽(2分)

③展现主题,“蒲公英”,那金灿灿的花朵不仅是爱情的象征,而且凸显了主题,“蒲公英”有着顽强的

生命力,象征着战胜困难。(2分)

示例2:以“菜单上的春天”为题好。(2分)

①菜单为线索串联情节,文章因打菜单而起,恋人又因菜单而重逢。(2分)

②“菜单上的春天”,能够展现女主人公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坚韧、执着、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精神。

(2分)

③“春天”暗示了主题,春天能给人以美好的憧憬,特别是经受了严冬摧残之后的生灵,能给人以战胜

困难的勇气。(2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答案:BC .解析:B项,文章中这句话并非是批评王安石;C项,王安石的评论并不一定是针对被误解的

事情作出的,也并非为了表达憎恨。

(2).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可以从王安石的为官处世、生活(衣着、饮食)习惯等角度加以

概括。

参考答案:①为人(思想)方面:有基督救世之心,不会圆通机智地为人处世。②外表方面:仪表邋遢,不重衣食,把精力全部倾注在内在思想上。③为政方面:虽政绩斐然,堪称能吏,但屡次拒绝朝廷的提升。

(3).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和对内容要点的筛选整合。这句话是作者对王安石的褒扬,可以从王安石一直拒绝升迁、在地方上很有政绩,以及王安石一向性格率直,“无圆通机智处人治事之术”

等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①王安石在考中进士之后,在长达25年的壮年时期一直拒绝提升。②王安石“有基督救世之心,而无圆通机智处人治事之术”,从他敢于说批评上司韩琦的话中可见他是率性之人。③王安石有行政才干,却在偏远之地任职,治绩斐然;可见王安石也满意这种偏居一方的惬意生活。(①必答,②③任选其一即可) (4).解析:此题允许有不同看法。但应要求学生注意结合文本相关内容,结合自己平时阅读对人物生平事迹

的了解来谈,力求做到有观点,有分析,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参考答案:(同意)这里的“不近人情”并不是“不通人情”的意思,是不谙人情世故,不为日常生活小节牵

制,是一种治学的专注状态。如王安石在洗澡之后,不知道袍子已经被换,吃饭只知道吃自己面前的菜等,都表现了他心无旁骛的特点。(如不同意,能自圆其说亦可)

13.C 解析:“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指自成一家。“自出机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别出

心裁,独创新意。“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来指想出来的办法与众不同。

14.D. 解析:A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搭配不当,应为“提高,,效率”。B项,两个分句是不同的主语,关联词应在前面,应为“尽管商家,,”。C项,句式杂糅,“强化,,力度”搭配不当。

15.C 解析:由前一句“颓废者因此把它看作零,堕入悲观的深渊”,下一句相对称的句子应是④;①句中

的“两者”是指前两句的“颓废者”和“执迷者”;⑤句中的“智慧”承①句中的“智慧”而来;⑥句中的“零”和“全”承②句意思;③句中的“这”指代前两句的内容;②⑥③句或可放在④①⑤句之前,但整个

逻辑顺序被打乱。所以答案应为C项。

16.曹操将之体现在何时可掇的皎洁明月中陶渊明将之寄托在恬静幽美的远村深巷中(杜甫将之体现在

汹涌磅礴的滚滚江水中李清照将之沉浸于凄切冷清的梧桐细雨上)

17.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分组和箭头表示的顺序,然后按照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的顺序说明。

参考答案:听、说是前提,读、写是基础;听和读是接受信息,说和写是发表信息;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