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感染护理心得
新生儿感染心得体会怎么写

新生儿感染心得体会怎么写作为新生儿感染的患者,我亲身经历了这一痛苦而艰难的过程。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这段经历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意识到生活是如此脆弱。
在经历了新生儿感染后,我明白了生命的宝贵。
小时候,我总是以为自己是不可战胜的。
然而,当病痛降临时,我意识到健康是多么的重要。
疾病不仅仅是折磨我自己,还给我的家人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因此,我对生命的看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开始更加珍惜每一天,对待身体健康更加谨慎,注重饮食和锻炼。
其次,我深深体会到了家人的关爱和支持的重要性。
在我生病期间,我的父母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给予我无尽的爱和鼓励。
他们不仅为我提供了物质上的支持,还给予了我心理上的安慰。
每当我感到疲惫和绝望时,他们总是在我身边,给予我勇气和力量。
正因为有了他们的陪伴,我才能够坚持治疗并最终走出病痛的阴影。
感谢他们的支持,我深深体会到了家人之爱的无尽伟大。
此外,新生儿感染也让我更加懂得珍惜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
在我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始终为我提供了专业和细心的护理。
他们不仅在我身体上照顾周全,还时刻关注我的情绪和心理变化。
他们的关怀和照顾让我感到温暖和安心。
因此,我深深敬佩医护人员的职业精神和无私奉献。
他们是社会的脊梁,他们的工作是如此伟大而值得尊敬。
最后,新生儿感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我明白了自己的身体是如何脆弱和容易受到伤害的,因此我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我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更加注重饮食的健康与均衡,以确保我的身体能够保持健康和强壮。
同时,我也更加重视个人卫生,保持清洁和卫生的生活环境,预防感染的发生。
这些经验教训让我认识到了个人健康的重要性,并且努力将这些经验和智慧分享给身边的人。
总的来说,新生儿感染给我带来了很多的痛苦和困扰,但同时也让我得到了许多宝贵的体会与教训。
我更加珍惜生命的宝贵,感恩家人的关爱和支持,敬佩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以及更加重视个人健康和卫生。
儿科感染科护理实习报告

儿科感染科护理实习报告我于20xx年x月至20xx年x月,在儿科感染科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实习。
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也体会到了护理工作的艰辛和伟大。
儿科感染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这里的患者都是儿童,他们因为感染性疾病而来就诊。
儿童患者的特点是病情变化快,护理难度大,需要我们护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
在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在儿科感染科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各项护理工作,包括观察患者病情、给药、输液、换药、进行卫生处置等。
我还学会了如何与患者和家长进行沟通,如何处理患者的不适和哭泣。
这些经验对我今后的护理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
在实习期间,我也意识到了护理工作的严谨性。
在儿科感染科,药物的使用需要非常精确,因为药物的剂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
我在给患者用药时,总是小心翼翼,确保药物的剂量准确无误。
此外,我還学会了如何处理药物的不良反应,如何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
在儿科感染科实习期间,我还学到了如何进行感染控制。
由于感染性疾病的特点,感染控制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
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佩戴口罩、手套,如何进行手卫生,如何处理患者的分泌物等。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我今后的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在儿科感染科的实习,我深刻认识到了护理工作的艰辛和伟大。
在这里,我看到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关爱和付出,也看到了患者和家长的信任和感激。
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从事护理工作的决心,也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总的来说,儿科感染科的实习经历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锻炼了自己的沟通和应变能力。
我相信,这次实习经历将对我今后的护理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新生儿肺炎患儿住院期间的护理体会

区
黄燕然 : 女, 本科 , 主管护师
收 稿 日期 : 2 0 1 7 — 0 1 —2 3
\ Biblioteka p p p p
≯
≯ \
p p tp
≯
关系, 提高相关护理满 意度 , 本资料结果可证 实。故 研究组患儿
・
4 4・
T ODA Y N URS E, Au g u s t , 2 01 7, No . 8
新 生J L N 炎 患 儿 住 院 期 间 的 护 理 体 会
黄 燕 然
摘要 总 结 了新 生儿 肺 炎 患 儿 的护 理 体 会 。 具 体 护 理 措 施 包括 基 础 护 理 、 皮肤护理 、 吸痰护理 、 选择合理的喂养方 式、 严 格 控 制 输 液
儿呼吸 、 心率平稳 , 在 正常范 围之 内。余 2 8例在 住 院中 出现 了
呼吸或心率增快 或略快 , 经处理后恢 复正常。痊愈 的 7 0例 患儿
2 . 2 皮肤 护理
尤其是汗多 的患儿要及 时更 换潮湿的衣服 , 并
用热毛 巾把 汗液擦干 , 这对皮 肤散热 及抵抗 病菌 有好 处。每天
1 临床 资 料
母乳喂养 , 若人工喂养可根 据其 消化功 能及病情 决定 奶量 及浓 度, 如有腹泻者 给予 脱脂 奶 。对 幼儿 或 儿童 宜供 应 清淡 、 易消 化、 富有多种 维生素 的饮食 , 恢复期 患儿应 给营养 丰富 , 高热量 食物 。对危重 患儿 不能 进食 者 , 给 静脉 输液 补充 热 量和 水 份。 应及 时清除鼻痂 , 鼻腔分泌 物和呼吸道痰液 。改善通气 功能 , 增 加肺泡通气量 , 纠正缺氧 , 减轻 C O , 潴 留。痰多 稀薄者 , 可 以反
2024年新生儿护理工作心得体会(3篇)

2024年新生儿护理工作心得体会著名文学家冰心曾言:“爱在左,同情在右。
走在生命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
”在五月的鲜花盛开之际,我们缅怀一位伟大的护理先驱,她以对事业的执着和对真理的求索,激励着我们前行,她就是南丁格尔。
她的无私奉献和照亮他人的精神,至今仍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为深化临床护理工作,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我院积极响应国家卫生健康政策,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致力于推进医院改革与发展,凝心聚力,提高服务水平,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医疗环境,努力创建和谐医院。
在此背景下,全院范围内启动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作。
所谓“优质护理服务”,即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全面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我们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深知护理工作时刻处于紧张有序的状态。
在护理岗位上,我们全力以赴提供优质服务,助力患者早日康复。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是人们心中的白衣天使,承担着将光和热传递给患者的使命,驱散病痛,带来健康的福音。
在创优过程中,我们严谨细致,提高护理质量,用爱贯穿每一项操作。
我们实施责任制连续性排班模式,确保患儿有相对固定的管床护士。
管床护士全面负责患儿的喂养、治疗、护理等工作,对低体重早产儿或其他危重患儿进行床边抹身等细致护理。
我们认真沟通,使家属放心将患儿交给我们照顾。
在患儿家属送日常生活用品时,我们的管床护士热情接待,详细解释患儿住院期间的生活及护理情况。
我们还邀请管床医生向家属讲解患儿病情与治疗,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患儿出院时,我们耐心交代家庭护理注意事项,确保家属及时了解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
我们全面改善探视流程,安排高年资护士陪伴家属探视,及时解释,消除疑虑,使家属对我们的信任与日俱增。
院领导和护理部的精心指导是我们创建活动的重要保障。
护理部制定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和措施,增加护士人数,实行责任制护理排班,明确岗位职责,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
护理小儿肺炎的心得体会

护理小儿肺炎的心得体会护理小儿肺炎的心得体会(1000字)作为一名小儿肺炎患者的护理人员,我从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早期的及时护理对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在实际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及时观察病情变化。
肺炎疾病的病情变化往往较快,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保持密切观察。
对于小儿患者,他们很难准确地描述自己的感受,所以我们要依靠观察来获取相关信息。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呼吸频率和深度、咳嗽情况、发热程度以及饮食摄入量等。
对于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其次,合理安排营养饮食。
儿童患者的食欲常常会受到疾病的影响而减退,但营养的摄入对于康复十分重要。
我们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饮食营养。
对于不愿进食的患者,可以采取小而频的进食方式,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并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此外,加强病情宣教和家长沟通。
对于患儿的家长来说,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护理要点非常重要。
我们要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详细解释病情的严重性、治疗方案以及预防措施。
通过宣教,家长可以更好地理解病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另外,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
小儿肺炎的患者往往需要住院治疗,所以治疗环境的舒适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我们要保持病房的清洁,保证空气流通,并且适时调整室温。
对于有特殊需求的患者,比如需要家长陪护的患者,我们应该积极满足他们的要求,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
最后,注重心理护理。
小儿肺炎的患者往往年龄较小,缺乏自我调节能力,而且在住院期间可能感到孤独和害怕。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与患者的交流,给予他们安全感和鼓励。
可以通过开展游戏活动、讲故事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轻他们的痛苦和不适感。
通过这段时间的护理实践,我深深体会到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护理小儿肺炎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更加细致地观察病情、合理安排饮食、加强病情宣教和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
同时,我也意识到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生儿护理心得体会(精选5篇)

新生儿护理心得体会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生儿护理心得体会(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生儿护理心得体会1时间过的真快,我在吉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进修完毕,很感谢医院领导能给我这个难得的机会,在短短的三个月的时间里,在新生儿科护士长及带教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我学到了平时工作没有遇到过得宝贵知识及临床操作。
下面我介绍一下我的学习体会。
第一天上班,最直接的印象是新生儿室非常忙,护理人员穿梭在新生儿暖箱间,没有停脚的时候,在我的观察中,在静脉输液和早产儿喂养这两部分是最忙的。
新生儿每一个屋都有一个护士带一个助理,由两人共同完成本班的工作,每一个班次、每一个人都必须把事情做完,清清爽爽地交完班,轻轻松松的下班。
交接班时,对每一个新生儿逐一进行床头交接班,这绝不是走形式,而是认真地进行。
每一个班次都要检查患儿全身皮肤情况、颜色、皮疹、红斑,有无皮肤破溃,是否需要处理。
每日输液前护士都要检查留置针是否良好有无回血,有无渗漏,局部皮肤有无红肿。
新生儿病室有良好的消毒隔离措施。
进入新生儿病房前,工作人员应更换衣服和鞋。
每天都有专门工作人员对患儿用过的暖箱擦拭消毒一次,患儿出箱后给予终末消毒。
每个病区都有洗手池和洗手液,每个温箱上都配有免洗手的洗手液,每天医生来查房,首先第一件事是洗手,看完一个患儿去接触另一个患儿时,他们一定会先去洗手,洗手完毕都是用专用的抹手纸进行擦拭。
护士就更不用说,做每一项操作前都会洗手,虽然工作很忙碌,他们不会省略洗手这个环节,洗手已经成为每一个人的习惯,因为大家已经深深的体会到,洗手虽然是最廉价的预防院感的措施,但却是最有效的。
在工作中,我陆续学了早产儿的动脉采血、留置新生儿胃管、新生儿洗胃、蓝光治疗、早产儿科学喂养静脉营养的知识等。
例如早产儿动脉采血,首先选血管,新生儿最主要就是桡动脉与肱动脉,很少选用股动脉。
小儿脐部护理实训总结报告

一、实训背景小儿脐部感染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之一,做好脐部护理对于预防感染、促进新生儿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我们对小儿脐部护理的实践操作能力,我们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小儿脐部护理实训。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对小儿脐部护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现将实训总结如下。
二、实训内容1. 小儿脐部感染的原因及临床表现小儿脐部感染的原因主要有细菌感染、异物刺激、皮肤过敏等。
临床表现包括脐部红肿、溢液、异常气味、疼痛等症状。
2. 小儿脐部护理的注意事项(1)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脐部,用无菌棉签轻轻擦拭,避免用力摩擦。
(2)合理选择消毒剂:使用75%酒精或碘伏进行消毒,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消毒剂。
(3)避免潮湿:保持尿布清洁干燥,避免尿布覆盖脐部,防止感染扩散。
(4)观察病情:密切观察脐部状况,如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3. 小儿脐部护理操作技能(1)脐部清洗:用温水浸湿无菌棉签,轻轻擦拭脐部,避免用力摩擦。
(2)脐部消毒: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脐部,从内向外擦拭,确保消毒彻底。
(3)脐部包扎:选用透气、吸湿性好的敷料,轻轻包扎脐部,避免过紧或过松。
三、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我们首先学习了小儿脐部感染的原因、临床表现、护理注意事项等理论知识,为实践操作打下基础。
2. 观摩示范: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观摩了资深护士的操作示范,了解并掌握了小儿脐部护理的正确步骤和技巧。
3. 实践操作: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实际操作,包括脐部清洗、消毒、包扎等。
通过反复练习,我们的操作技能逐渐熟练。
4. 反思总结:在实训过程中,我们认真记录了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心得体会,并及时与带教老师沟通,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四、实训收获1. 提高了理论水平: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对小儿脐部护理的相关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 提升了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我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3. 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带教老师、同学沟通协作,共同完成实训任务。
医院新生儿护理工作总结7篇

医院新生儿护理工作总结7篇篇1一、引言在过去的一年中,医院新生儿护理工作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报告将对过去一段时间内新生儿护理工作的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参考。
1. 护理质量提升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医院新生儿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护理规范操作,确保了新生儿的护理安全。
同时,医院还引进了先进的护理设备和技术,提高了护理效率和质量。
2. 护理团队建设医院注重护理团队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护理人员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3. 护理创新与科研医院新生儿护理团队积极进行护理创新和科研工作,探索新的护理方法和技术。
多项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交流,为新生儿护理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 护理人员配备不足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和患者数量的增加,护理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
部分护理人员需要承担过多的工作负荷,影响了护理质量和效率。
2. 护理记录与信息系统不完善目前医院使用的护理记录和信息系统存在不完善之处,影响了护理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护理信息系统,提高护理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 患者家属沟通与健康教育在患者家属沟通和健康教育方面,医院仍存在一些不足。
部分家属对新生儿的护理知识了解不够,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和沟通工作,提高家属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四、改进措施与建议1. 优化护理人员配备医院应合理配置护理人员,确保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在合理范围内。
同时,医院应加强护理人员的招聘和培养工作,培养更多的优秀护理人员。
2. 完善护理记录与信息系统医院应加大对护理记录和信息系统的投入,完善相关功能,提高护理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同时,医院应加强护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其信息素养。
3. 加强患者家属沟通和健康教育医院应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和健康教育,提高家属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执行隔离措施,约束婴儿双手以免擦揉眼睛。 (3)如只犯单侧可在健侧戴上眼罩,侧睡时宜睡患侧以防健侧被传染。 (4)以生理食盐水冲洗眼睛,或用沾生理食盐水的棉球拭去分泌物。 (5)环境光线柔和或稍暗以减少刺激。 (6)护理人员护理时宜注意避免被感染。 3.新生儿脓疱病 病因及流行率 (1)新生儿脓疱病(impetigo in neonate)致病菌为葡萄球菌或链球菌,由皮肤表层侵入。 (2)大多发生在2岁以下的幼儿,新生儿比婴儿较易发生,年龄小及软弱的小孩也易发生。 ( 3)通常发生在潮湿的季节。 (4)皮肤皱褶处及隐蔽处较易发生。 (5)个人卫生不好时易发生。 (6)任何破损的皮肤,皆可为细菌入口。 (7)极易由一人传至另一人,为皮肤接触传染(如共享毛巾、手帕、玩具,在婴儿室内极易相互传染)。 病理变化 脓疱系一种表浅性的水疱、脓疱或大疱性病灶,基底发红,水疱及大疱极易剥落,而留下一圆的红色粗糙的潮湿表面形成痂皮。 (1)新生儿及婴儿是为大疱性脓疱病,疱疹较大,具波动性,内含脓及浮起的透明血清,破裂后留下粗糙的边缘。 (2)较大儿童是为传染性脓疱病,损伤处出现厚而黄色的痂皮。 (3)潜伏期1~5d。 症状 (1)初期为粉红色斑点,很快变成水疱,扩大变成脓疱,形成结痂使表皮留下红疹块。 (2)可能会痒。 (3)经常会侵犯到脸、头皮和手。 (4)症状会延续1~2周。 (5)表皮受损部位,痊愈后均无瘢痕,但如果过深或过大时,则会留下瘢痕。 治疗 (1)轻柔的清洗病灶除去脓疱,可使用碘伏或乙醇棉球擦拭,并稍用力除去脓疱。 (2)局部感染部位用Phisohex清洗。 (3)局部湿敷常使用的药物如: 1)1:10000~15000高锰酸钾溶液 (PP,solution,PPS)。 2)二氯化汞湿敷。 3)Mercresin油膏。 4)3%布罗夫溶液(醋酸铝溶液)Burow' Ssolution(aluminumacetatesolution)、硼酸 (boricacid)或硫酸镁溶液(MgSO4 solution)的湿纱布 浸泡结痂,使其变软后较易剥除。 (4)局部涂擦药膏,例如:杆菌肽(bacitracin)、新霉素(neomycin)、neosporin、garamycin等软膏或2%甲紫。 (5)止痒药物。 (6)严重或复发性感染时,使用广谱抗生素。 (7)给予隔离。 护理措施 (1)任何怀疑的病灶出现时应报告。 (2)记录病灶的外观及部位。 (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局部暴露。 (4)使用手套以防抓破水疱。 (5)将小孩的指甲剪短并维持其清洁。 (6)婴儿室要严守隔离技术,以避免相互传染。 4.脐带感染 病因 脐带感染(umbilical infection)大部分由大肠杆菌及葡萄球菌局部感染引起,其他化脓性细菌亦可引起。 症状 局部发红、潮湿及有臭味的分泌物。 预后 可以治愈且无全身性影响,但如致病盲是化脓性细菌,就可能发生败血症。破伤风杆菌的感染较少见,但其死亡 率相当高。 治疗及护理措施 (1)局部或全身性的使用抗生素治疗。 (2)隔离。 (3)注意脐带护理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参考文献 [1]吴修荣,赵正楼,周传銮.新生儿监护病房感染控制流程的建立与循证医学应用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年01期
新生儿感染护理心得
发表时间:2012-07-19T15:36:05.7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0期供稿 作者: 张春凤
[导读] 脐带感染(umbilical infection)大部分由大肠杆菌及葡萄球菌局部感染引起,其他化脓性细菌亦可引起。
张春凤 (密山裴德医院 158300)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0-0389-02 【摘要】目的 讨论新生儿感染护理心得。方法 配合治疗对患儿进行护理。结论 新生儿眼炎执行隔离措施,约束婴儿双手以免擦揉眼睛。 任何怀疑的病灶出现时应报告。记录病灶的外观及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局部暴露。婴儿室要严守隔离技术,以避免相互传染。 【关键词】新生儿感染 护理
1.鹅口疮 病因 (1)鹅口疮(thrush)是一种真菌感染,由白色念珠菌所引起的疾病,这种微生物常存在母亲阴道,在较大的儿童及成年人的口中亦可发 现这类的寄腐植物(saprophyte)。 (2)妇女阴道念珠菌是新生儿鹅口疮的首要病原。 病理生理学 念珠菌的孢子生长在口腔黏膜的柔弱组织上,首先停留于上皮细胞之间,再渐渐分离为层次,而后感染散播到黏膜里面,呈白色斑 块,此白色斑块为高起似凝固之乳汁膜,先为表浅线条状的表面,再扩大为白色珠状,初由局部感染再逐渐到整个黏膜。 临床特征 (1)婴儿口中黏膜如舌背、颊黏膜及硬腭有像乳块状的白色斑块,且不易由黏膜上除去,除去后易出血。 (2)不会引起疼痛或不适。 (3)口腔可能会干燥而影响食欲。 (4)可能稍有吞咽困难而缓慢、没精神地吃奶。 危险因子 (1)婴儿被消毒不当的奶嘴或母亲的不洁的手及乳房不洁所传染。 (2)抗生素的使用影响到口腔内正常细菌的生长,而易有念珠菌的合并感染发生。 (3)营养不良及软弱的婴儿较容易罹患。 (4)糖尿病、赘瘤、甲状腺旁功能亢进时有利于此菌之生长。 (5)此病经常发生在腭裂、兔唇的小孩。 治疗 (1)局部涂擦药膏。 1)制霉菌素(mycostatin、nystatin)软膏,每天4次或每6h涂抹1次。 2)1~2%龙胆紫(gential violet)水溶液,每天涂抹3次。 (2)最佳治疗方法为口服制霉菌素(mycostatin、nystatin)10万单位悬浮液,每天3或4次。 (3)母亲若有感染且有异常的阴道分泌物时宜及早治疗。 (4)如婴儿因营养不良或有慢性疾病而引起此病,则须矫正本因。 预后 (1)一般说来预后颇佳,给予治疗则3~ 4d便可痊愈。 (2)亦可自然痊愈,但为时2个月,此时可能会扩散到喉、气管、肺、肠胃。 (3)后遗症:可能会在阴部、臀部发生继发性感染。 护理措施 (1)放入婴儿口中所有物品应保持绝对清洁,如奶嘴或可放入口中的玩具。 (2)平时口腔要保持清洁。 (3)特别口腔护理,可使用朵贝尔液(dobell’s solution)或2%硼酸溶液(boricacid)。 (4)口腔内之白色斑块不可除去。 (5)应予隔离。 2.新生儿眼炎 病因 新生儿眼炎(ophthalmia neonatorum)是新生儿经过产道时,感染到淋病双球菌而引起的。 病理变化 起初是非特异性的结膜炎,之后变成血清性分泌物,再则为脓性渗出物,最后致使角膜溃疡、虹膜睫状体发炎,而导致失明。 症状 (1)出生后2~5d内,可见到单眼或双眼肿胀发红及脓性分泌物。 (2)严重可导致角膜溃疡穿孔。 (3)部分或完全失明。 (4)分泌物可发现淋病双球菌。 治疗及护理 (1)青霉素(penicillin)眼药膏局部涂擦及青霉素(penicillin)静脉注射5万U/(kg•d),用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