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色彩的调和PPT课件
合集下载
构成设计:色彩的调和教学课件

隔 离 调 和
隔 离 调 和
隔 离 调 和
(三)重复调和
重复是构成形式法则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将两种或多种色彩的搭配作为一个单 元或色形,然后将其反复的排列来增加调和效果。像这样的方法称为重复调和。
当色相各自孤立或感觉单调乏味时,这种重复循环的节奏美可以使它拥有再生般 的统一力量。这种调和方法的本质,是在缺乏统一感的配色上,重复同一个单元或色 形,从而增强调和感。
伊顿根据歌德的色彩面积研究认为,相等面积比例的红色与绿色能够产生中性 灰色,而黄色与紫色、橙色与蓝色不能产生中性灰色,平衡的色量比例应该是:红 : 绿=1/2 : 1/2;黄 : 紫=1/4 : 3/4;橙 : 蓝=1/3 : 2/3。
(六)几何形秩序调和
可以在色环上以三角形、四边 形、五边形、六边形等位置变化来 确定色彩的调和配置.
(四)色调调和
什么是色调?“调子”本为音乐术语,是音乐中起统筹和支配作用 的音调标准。而美术绘画和设计艺术的色调“调子”,是指以一种主色 和其它色的组合搭配形成的画面色彩关系,是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 面积、冷暖等诸多因素构成的复合概念,是画面的总体色彩效果——就 是构成色彩的总倾向,也称色彩基调、色彩的调子等。色调应用最多的 是色彩的明度,其次是色相和纯度。
色彩构成篇
秩 序 调 和
秩 序 调 和
秩 序 调 和
第八节 色彩的调和
• ●人在创造和构建色彩时总是按照自己对色彩的审美趣味来进行。 • ●色彩调和主要探讨颜色之间的关系,较为客观,属技术和视觉层面。 • ●色彩和谐:是使人的视觉和心理感到愉悦的色彩组合的整体效果。
(一)同一调和
对比强烈的两种或以上色彩因差别大而不调和时,增加或改变同一因素,赋予 同质要素,降低色彩对比,这种选择统一性很强的色彩组合,削弱对比取得色彩调 和的方法,即同一调和。增加同一因素越多,调和感越强。
《色彩构成》全套课件-PPT

2)色彩混合后有颤动感、适合表现光 感。
3)变化混合色的比例后,可以达到使 用少量色彩得到多种配色的效果
空间混合
色彩的空间混合规律: 1、凡互为补色关系的色彩,按一定比例进行空间混合,可得到无彩色 系的灰和有彩色系的灰。如不同比例的红/青绿(空间混合)、可分别得 到程度不同的灰红、灰、绿灰。 2、非补色关系的色彩进行空间混合,产生两色的中间色。 如不同比例的红/青(空间混合)、可分别得到程度不同的红紫、紫、青 紫。 3、有彩色系的色与无彩色系的色经过空间混合,也将产生两色的中间 色。 如:红/灰(空间混合),可得到不同程度的红灰; 红/白(空间混合),可得到不同明度的浅红。 4、色彩并置产生空间混合是有条件的。 混合色应该是细点、细线或小面,同时要呈密集状。点子越小,线越细, 混合出的效果越明显。色彩并置产生空闭混合效果与视觉距离有关,必 须在一定的视觉距离之外,才能产生混合。
纯度推移
作业:选一种色相做纯度九调练习。要求画面整洁、平整。 每一副图要求7CM×7CM
四、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主要指由色彩明暗程度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在明度对比中.可以是同一种色相的明暗对比,也可以是 多种色相的明暗对比。人眼对明度的对比最敏感,明度对比对 视觉影响力也最大、最基本。 将不同明度的两个色并置在一起时.便会产生明的更 明.暗的更暗的色彩现象。如黄色与紫色并置.会很明显地感 觉到黄色比原来更亮,而紫色比原来更暗。同一色彩.当其周 围的环境发生改变时,其产生的明暗关系也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如把一个灰色置于白底之上此时灰色看上去比较暗.而移到黑 底之上.灰色似乎又变得亮了起来。
从色彩学研究上讲,我们所能感知的一切色彩都具有色相、明 度、纯度这三种性质。这三种性质是色彩最基本的构成元素。因此, 也叫色彩的三要素。
3)变化混合色的比例后,可以达到使 用少量色彩得到多种配色的效果
空间混合
色彩的空间混合规律: 1、凡互为补色关系的色彩,按一定比例进行空间混合,可得到无彩色 系的灰和有彩色系的灰。如不同比例的红/青绿(空间混合)、可分别得 到程度不同的灰红、灰、绿灰。 2、非补色关系的色彩进行空间混合,产生两色的中间色。 如不同比例的红/青(空间混合)、可分别得到程度不同的红紫、紫、青 紫。 3、有彩色系的色与无彩色系的色经过空间混合,也将产生两色的中间 色。 如:红/灰(空间混合),可得到不同程度的红灰; 红/白(空间混合),可得到不同明度的浅红。 4、色彩并置产生空间混合是有条件的。 混合色应该是细点、细线或小面,同时要呈密集状。点子越小,线越细, 混合出的效果越明显。色彩并置产生空闭混合效果与视觉距离有关,必 须在一定的视觉距离之外,才能产生混合。
纯度推移
作业:选一种色相做纯度九调练习。要求画面整洁、平整。 每一副图要求7CM×7CM
四、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主要指由色彩明暗程度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在明度对比中.可以是同一种色相的明暗对比,也可以是 多种色相的明暗对比。人眼对明度的对比最敏感,明度对比对 视觉影响力也最大、最基本。 将不同明度的两个色并置在一起时.便会产生明的更 明.暗的更暗的色彩现象。如黄色与紫色并置.会很明显地感 觉到黄色比原来更亮,而紫色比原来更暗。同一色彩.当其周 围的环境发生改变时,其产生的明暗关系也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如把一个灰色置于白底之上此时灰色看上去比较暗.而移到黑 底之上.灰色似乎又变得亮了起来。
从色彩学研究上讲,我们所能感知的一切色彩都具有色相、明 度、纯度这三种性质。这三种性质是色彩最基本的构成元素。因此, 也叫色彩的三要素。
色彩构成之调和构成 ppt课件

又如蓝色是冷色,若是加入一些黑色,在明度降低、 纯度也降低的同时,也会变化为偏暖的深蓝色。
色彩构成之调和构成
第三讲 色彩构成:色彩对比构成
(四)冷暖对比 6.冷暖对比的构成技法: (1)彩色冷暖对比很丰富 彩色之间的冷暖对比并非局限于色相环中的色彩,混
合出的所有彩色都存在冷暖对比关系。
尤其是同为冷色或同为暖色的色彩,是冷暖识别的更 重要的内容,它对于区分两种色彩的细微差别更有意 义。
如朱红和大红同为暖色,两色相比则朱红暖、大红冷 。
色彩构成之调和构成
第三讲 色彩构成:色彩对比构成
(四)冷暖对比 5.冷暖对比的特性: (3)变化的冷暖感觉 由于不同色彩的对比,明度、纯度的差异,物体表面
肌理不同等原因,色彩的冷暖性质就可能发生改变。
如大红为暖色,若是调入一些白色,在明度提高、纯 度降低的同时,也会转化为偏冷的浅红色。
色彩组合的效果要与人的视觉心理反应相适合,不仅 要求色彩在色相、明度、纯度等方面构成和谐稳定的 色调,还要求色彩关系能满足视觉心理平衡的需要。
比。 3.冷暖对比的特征: 一是,彩色系中的色彩冷暖感觉非常突出,易于识别
;
二是,无彩色系中的色彩冷暖感觉在于比较,不易辨 别。
冷暖,原本是人的皮肤对外界温度高低的感觉。
色彩的冷暖感觉是物理、生理、心理及色彩本身等综
色彩构成之调和构成
第三讲 色彩构成:色彩对比构成
(四)冷暖对比 3.冷暖对比的特征: 如看到阳光或火光时会感到温暖,站在雪地上或阴影
色彩构成之调和构成
第三讲 色彩构成:色彩对比构成
(四)冷暖对比 5.冷暖对比的特性: (2)相对的冷暖感觉 哪个颜色偏冷,哪个颜色偏暖,是相对比较而言的。
在色彩冷暖对比中,既有总体冷暖Fra bibliotek别,也有同为冷 色之间或同为暖色之间的相互冷暖差别。
色彩构成之调和构成
第三讲 色彩构成:色彩对比构成
(四)冷暖对比 6.冷暖对比的构成技法: (1)彩色冷暖对比很丰富 彩色之间的冷暖对比并非局限于色相环中的色彩,混
合出的所有彩色都存在冷暖对比关系。
尤其是同为冷色或同为暖色的色彩,是冷暖识别的更 重要的内容,它对于区分两种色彩的细微差别更有意 义。
如朱红和大红同为暖色,两色相比则朱红暖、大红冷 。
色彩构成之调和构成
第三讲 色彩构成:色彩对比构成
(四)冷暖对比 5.冷暖对比的特性: (3)变化的冷暖感觉 由于不同色彩的对比,明度、纯度的差异,物体表面
肌理不同等原因,色彩的冷暖性质就可能发生改变。
如大红为暖色,若是调入一些白色,在明度提高、纯 度降低的同时,也会转化为偏冷的浅红色。
色彩组合的效果要与人的视觉心理反应相适合,不仅 要求色彩在色相、明度、纯度等方面构成和谐稳定的 色调,还要求色彩关系能满足视觉心理平衡的需要。
比。 3.冷暖对比的特征: 一是,彩色系中的色彩冷暖感觉非常突出,易于识别
;
二是,无彩色系中的色彩冷暖感觉在于比较,不易辨 别。
冷暖,原本是人的皮肤对外界温度高低的感觉。
色彩的冷暖感觉是物理、生理、心理及色彩本身等综
色彩构成之调和构成
第三讲 色彩构成:色彩对比构成
(四)冷暖对比 3.冷暖对比的特征: 如看到阳光或火光时会感到温暖,站在雪地上或阴影
色彩构成之调和构成
第三讲 色彩构成:色彩对比构成
(四)冷暖对比 5.冷暖对比的特性: (2)相对的冷暖感觉 哪个颜色偏冷,哪个颜色偏暖,是相对比较而言的。
在色彩冷暖对比中,既有总体冷暖Fra bibliotek别,也有同为冷 色之间或同为暖色之间的相互冷暖差别。
色彩构成—第七讲(调和)PPT课件

• 从美学意义上讲,色彩的调和可以说是各种色彩的配 合在统一与变化中表现出来的和谐。
•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是色彩构成的基本的原理,表现色
彩的多样变化主要依靠色彩的对比,使变化和多样的
2021/6色/4 彩达到统一主要依靠色彩的调和。
3
• 一、秩序调和构成 • 客观事物总是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在有序的状态
• 如果画面由邻近色与类似色的色系组成,则画 面平稳温和,色调明确,对比微弱从而达到自 身的调和。
2021/6/4
34
2021/6/4
35
2021/6/4
36
2021/6/4
37
2021/6/4
亚利桑那州俱乐部
38
• 五.隔离调和构成 • 凡对比色相并置在一起,由于色彩的同时对比作用,在相邻的边
。
• (6)将各色混合无彩色中的灰构成含灰色调。 • 由于多色构成中混入了同一种色素,因此相互间都减弱了个性,增
强了共性,各种色彩由此具有内在的联系,配色也就易于调和了。
2021/6/4
19
混合同一种冷色
混合同一种暖色
2021/6/4
20
同时加白
2021/6/4
同时加白
21
同时加灰
2021/6/4
• 色彩构成总是要通过各种色块的组合去完成的,因此 各种色块所占据的面积比例对色彩配合是否和谐关系重 大。
• 如果在色彩构图中,有一组对比色过分注目,则可缩小 其面积达到色彩的调和。如果采用几组对比色构成,则 应以一组为主,通过协调色彩的主从关系达到色彩的调 和。如果配色运用冷暖两种调子,那么应该加强主色调 的倾向性,或多用暖色少用冷色,或多用冷色少用暖色 ,所谓“三色法”构成就是采用二暖一冷或二冷一暖比 例的配色。
《色彩构成》课件

作品二
《星空幻想》
色彩运用
以深蓝和黑色为背景,点缀以白色和紫色的星星,创造出梦幻的星 空效果。
作品分析
构图技巧
采用放射线构图,使画面具有强烈的 动感和张力。
细节处理
通过光影效果表现出星空的层次感和 立体感,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
作品分析
1 2
作品三
《城市夜景》
色彩运用
以暗蓝色和灰色为主,表现出城市夜晚的冷清和 神秘感。
自然。
重点原则
通过强调某一色彩,突 出画面中的重点元素,
引导观众的视线。
情感原则
利用色彩的情感属性, 表达特定的情感和氛围
。
色彩的调和与平衡
近似色调和
利用相近的颜色进行调和,营造柔和 、自然的视觉效果。
对比色调和
通过对比鲜明的颜色进行调和,增强 画面的冲击力和动态感。
均衡分布
合理安排不同颜色在画面中的分布, 保持视觉上的平衡感。
3
构图技巧
采用斜线构图,使画面具有强烈的动感和节奏感 。
作品分析
• 细节处理:通过灯光效果表现出城市的繁华和活力,增强 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作品分析
作品四
《深海奥秘》
色彩运用
以深蓝和紫色为主,表现出深海的神秘和幽 深感。
构图技巧
采用曲线构图,使画面具有柔和和流畅的感 觉。
细节处理
通过光影效果和纹理表现出海底生物的形态 和质感,增强了画面的真实感。
《色彩构成》PPT课件
目录
• 色彩构成概述 • 色彩基础知识 • 色彩心理与感知 • 色彩构成技巧与实践 • 色彩构成作品赏析
01
色彩构成概述
色彩构成的定义
01
色彩构成:通过运用色彩的属性 、对比、调和等手段,创造出具 有美感和表现力的色彩组合的过 程。
《星空幻想》
色彩运用
以深蓝和黑色为背景,点缀以白色和紫色的星星,创造出梦幻的星 空效果。
作品分析
构图技巧
采用放射线构图,使画面具有强烈的 动感和张力。
细节处理
通过光影效果表现出星空的层次感和 立体感,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
作品分析
1 2
作品三
《城市夜景》
色彩运用
以暗蓝色和灰色为主,表现出城市夜晚的冷清和 神秘感。
自然。
重点原则
通过强调某一色彩,突 出画面中的重点元素,
引导观众的视线。
情感原则
利用色彩的情感属性, 表达特定的情感和氛围
。
色彩的调和与平衡
近似色调和
利用相近的颜色进行调和,营造柔和 、自然的视觉效果。
对比色调和
通过对比鲜明的颜色进行调和,增强 画面的冲击力和动态感。
均衡分布
合理安排不同颜色在画面中的分布, 保持视觉上的平衡感。
3
构图技巧
采用斜线构图,使画面具有强烈的动感和节奏感 。
作品分析
• 细节处理:通过灯光效果表现出城市的繁华和活力,增强 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作品分析
作品四
《深海奥秘》
色彩运用
以深蓝和紫色为主,表现出深海的神秘和幽 深感。
构图技巧
采用曲线构图,使画面具有柔和和流畅的感 觉。
细节处理
通过光影效果和纹理表现出海底生物的形态 和质感,增强了画面的真实感。
《色彩构成》PPT课件
目录
• 色彩构成概述 • 色彩基础知识 • 色彩心理与感知 • 色彩构成技巧与实践 • 色彩构成作品赏析
01
色彩构成概述
色彩构成的定义
01
色彩构成:通过运用色彩的属性 、对比、调和等手段,创造出具 有美感和表现力的色彩组合的过 程。
色彩调和PPT教学讲义

作业
5. 隔离法(分割法) 用第三色将两对比强烈的色隔离开,第三色常 用黑、白、灰、绿、紫、金、银等中性色.也 可采用一色勾勒轮廓的方法。
色彩构成
吴卫 肖晟
调和方法 5. 隔离法
统一调和
6.1.1 调和原理
6.1.2 调和方法
6.2.1 同一调和
6.2.2 重复调和
6.2.3 色调调和
6.2.4 色量调和
统一调和
6.1.1 调和原理
6.1.2 调和方法
6.2.1 同一调和
6.2.2 重复调和
6.2.3 色调调和
6.2.4 色量调和
作业
色彩构成
吴卫 肖晟
色彩构成
吴卫 肖晟
色彩构成
吴卫 肖晟
色彩构成
吴卫 肖晟
色彩构成
吴卫 肖晟
色彩构成
吴卫 肖晟
色彩构成
吴卫 肖晟
色彩构成
吴卫 肖晟
6.2.1.2 同一纯度调和
色彩构成
吴卫 肖晟
调和方法
统一调和 6.1.1 调和原理 6.1.2 调和方法 6.2.1 同一调和 6.2.2 重复调和 6.2.3 色调调和 6.2.4 色量调和
作业
3. 反复法 一组色彩彩度较高或互为补色时,将这组色彩 多次重复,画面会有秩序的缓和下来,达到调和 的效果。
色彩构成
吴卫 肖晟
调和方法
6.1.1 调和原理
6.1.2 调和方法 黑色、白色越多,也越容易取得调和。
6.2.1 同一调和
6.2.2 重复调和
6.2.3 色调调和
6.2.4 色量调和
作业
色彩构成
吴卫 肖晟
同一明度调和当然包括了孟塞尔色立体中 同色相、同纯度、不同明度的垂直调和。也就 是已经人为地通过上述方法在同一垂直纵剖面 上的各色只有明度的差别,而纯度和色相不变 的色面 。
5. 隔离法(分割法) 用第三色将两对比强烈的色隔离开,第三色常 用黑、白、灰、绿、紫、金、银等中性色.也 可采用一色勾勒轮廓的方法。
色彩构成
吴卫 肖晟
调和方法 5. 隔离法
统一调和
6.1.1 调和原理
6.1.2 调和方法
6.2.1 同一调和
6.2.2 重复调和
6.2.3 色调调和
6.2.4 色量调和
统一调和
6.1.1 调和原理
6.1.2 调和方法
6.2.1 同一调和
6.2.2 重复调和
6.2.3 色调调和
6.2.4 色量调和
作业
色彩构成
吴卫 肖晟
色彩构成
吴卫 肖晟
色彩构成
吴卫 肖晟
色彩构成
吴卫 肖晟
色彩构成
吴卫 肖晟
色彩构成
吴卫 肖晟
色彩构成
吴卫 肖晟
色彩构成
吴卫 肖晟
6.2.1.2 同一纯度调和
色彩构成
吴卫 肖晟
调和方法
统一调和 6.1.1 调和原理 6.1.2 调和方法 6.2.1 同一调和 6.2.2 重复调和 6.2.3 色调调和 6.2.4 色量调和
作业
3. 反复法 一组色彩彩度较高或互为补色时,将这组色彩 多次重复,画面会有秩序的缓和下来,达到调和 的效果。
色彩构成
吴卫 肖晟
调和方法
6.1.1 调和原理
6.1.2 调和方法 黑色、白色越多,也越容易取得调和。
6.2.1 同一调和
6.2.2 重复调和
6.2.3 色调调和
6.2.4 色量调和
作业
色彩构成
吴卫 肖晟
同一明度调和当然包括了孟塞尔色立体中 同色相、同纯度、不同明度的垂直调和。也就 是已经人为地通过上述方法在同一垂直纵剖面 上的各色只有明度的差别,而纯度和色相不变 的色面 。
色彩的调和构成PPT课件

5-07 孟氏椭圆形系列调和
5-08 奥氏秩序图示
5-09 奥氏单色等白序列
5-10 奥氏单色等黑序列
5-11 奥氏单色明度序列
5-12 奥氏等黑白量的互补色 相调和
5-13 奥氏非等量黑白的补色对调和
5-14 奥氏交叉互补色系列调和.
5-15 奥氏非补色对的调和
5-16 奥氏环星.
5-17 几何形状调和
5-18 奥氏单色
5-19奥氏单色等黑白序列.
5-20 奥氏互补
5-21 孟氏互补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24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Βιβλιοθήκη 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第五章 色彩的调和构成
二、色彩的调和
• 1、秩序调和 • 2、蒙塞尔色彩体系的调和 • 3、奥斯特华德色彩体系的调和
5-01 孟氏单色相等黑白系列调和
5-02 孟氏单色相垂直系列调和
5-03 孟氏圆周色相系列调和
5-04 孟氏斜内面系列调和
5-05 孟氏横斜内面系列调和
5-06 孟氏螺旋形系列调和
色彩构成4色彩调和ppt课件

单元学习目标
学习色调组合及色彩构图的基本原理;了解影响色调
与画面构图的色彩诸因素;探索色彩的视觉和心理特征在
色彩构成与设计应用中的作用及意义。
可编辑课件PPT
13
一,色调/色彩视觉与心理的沟通
一切以色彩作表现手段的创造活动, 其意义都在于通过某种色彩组合的视觉感 受使人产生一种心理的联系与共鸣。而研 究色调对比规律与色彩构图的关系,提高 设计实践中运用色彩的创意能力是色彩构 成学习的终极课题。
可编辑课件PPT
21
二,构图/为色彩表现而设置的结构
色彩构图通常由不同的色域组成,色域的用形和排列同构图的表现力直接相关。
(一)色彩区域与动势
一个色域的形状可能是一个完整 的独立形态,也可能是由一组聚集的 形的组合;一个色域内的色彩可能完 全一致,也可能包含着细微的色彩变 化;而各色域的色彩之间通过构图设 置适当的色彩穿插是形成各色域之间 联系的有效方法。
可编辑课件PPT
5
(二) 面积调和
调整各色彩在画面 中所占面积比例,使其 中一色的面积增大,以 绝对的优势压倒对方, 形成统治与被统治的关 系而取得调和.
可编辑课件PPT
6
(三)隔离调和
隔离调和是以“居间色”调和的方式,使用无彩色的黑、白、灰或其他中性色彩 区分不同色彩区域,以消除各色相之间的排斥感。通常,在色彩的各属性过于接近的 颜色之间插入一种隔离色,会使它们的关系变得清晰明了;而在色彩差别过大的一组 色中使用隔离色可以起到调和关系的作用 。
可编辑课件PPT
7
(四) 在对比各色中混入同色调和
在各纯色之中混入同一色相也可以起到调和的作用,如图红色与蓝色混入黄色便成为橙黄与 绿色的组合色调。
可编辑课件PPT
学习色调组合及色彩构图的基本原理;了解影响色调
与画面构图的色彩诸因素;探索色彩的视觉和心理特征在
色彩构成与设计应用中的作用及意义。
可编辑课件PPT
13
一,色调/色彩视觉与心理的沟通
一切以色彩作表现手段的创造活动, 其意义都在于通过某种色彩组合的视觉感 受使人产生一种心理的联系与共鸣。而研 究色调对比规律与色彩构图的关系,提高 设计实践中运用色彩的创意能力是色彩构 成学习的终极课题。
可编辑课件PPT
21
二,构图/为色彩表现而设置的结构
色彩构图通常由不同的色域组成,色域的用形和排列同构图的表现力直接相关。
(一)色彩区域与动势
一个色域的形状可能是一个完整 的独立形态,也可能是由一组聚集的 形的组合;一个色域内的色彩可能完 全一致,也可能包含着细微的色彩变 化;而各色域的色彩之间通过构图设 置适当的色彩穿插是形成各色域之间 联系的有效方法。
可编辑课件PPT
5
(二) 面积调和
调整各色彩在画面 中所占面积比例,使其 中一色的面积增大,以 绝对的优势压倒对方, 形成统治与被统治的关 系而取得调和.
可编辑课件PPT
6
(三)隔离调和
隔离调和是以“居间色”调和的方式,使用无彩色的黑、白、灰或其他中性色彩 区分不同色彩区域,以消除各色相之间的排斥感。通常,在色彩的各属性过于接近的 颜色之间插入一种隔离色,会使它们的关系变得清晰明了;而在色彩差别过大的一组 色中使用隔离色可以起到调和关系的作用 。
可编辑课件PPT
7
(四) 在对比各色中混入同色调和
在各纯色之中混入同一色相也可以起到调和的作用,如图红色与蓝色混入黄色便成为橙黄与 绿色的组合色调。
可编辑课件PP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理(四):变对比为平衡产生和谐。配色的调和与色相、明度、纯 度和面积有关。不同的颜色知觉度也不同,按照歌德的纯色明度比数, 用黄与紫两个纯色来构成图案色彩的话,面积比是1∶3。用红与绿两 纯色来构成图案的话,他们的比是1∶1。但孟塞尔认为,色彩和谐的 面积比同时与纯度有关。如:红(R5/10)与青绿(BG),这 显然是红的纯度高,只有把红色纯度降低或将红的面积减为青绿的一 半,才能取得和谐。
色彩构成色彩的调和
色彩调和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合理搭配,产生统一和谐的 效果,称为色彩调和。
同种色的调和 相同色相,不同明度和纯度的色彩 调和。方法为:使之产生循序的渐进,在明度、纯度的 变化上,形成强弱、高低的对比,以弥补同色调和的单 调感。 类似色的调和 以色相接近的某类色彩,如红与橙、 蓝与紫等的调和,称为类似色的调和。类似色的调和主 要靠类似色之间的共同色来产生作用。 对比色的调和 以 色相相对或色性相对的某类色彩,如红与绿、黄与紫、 蓝与橙的调和。
1.色彩的均衡 我们在观察一幅完整的图案时,各种色块的分量将会在人们视觉中的垂直轴线
两边起作用。如同一色彩以中轴线为准线,左右两侧的色量不能取得平衡时,那么, 在人的视觉中将感到不安定。色彩的平衡,其原理与力学上的杠杆原理颇相似。在 色彩构图时,各种色块的布局应该以画面中心为基准向左右、上下或对角线作力量 相当的配置。如从整个画面来看,大块较暗较重的色块偏于中心一方而显得发闷, 而在较轻较亮的色块偏于另一方显得空虚时,那么较重较暗的色彩应用较轻较亮的 色彩来调剂,而较轻较亮的色彩应用较重较暗的色彩来调剂,从而达到一定的平衡 的关系。一幅黑白二色配合的图案,可以用黑白交替,白中有黑,黑中有白的方法 来取得平衡。但色彩构图的平衡,并不是各种色彩占据均等的量。还包括面积、明 度、纯度、强弱配置的平均的布局(对称纹样除外),并且依据图案的特点,取得 色彩总体感觉上的均衡。但这里面的均衡关系是很复杂的,比如前面讲到的重量。 那是在浅底色上而言,如果在深底色上,亮色就构成了重量。在灰底色上,艳色就 成了重量。在冷底色上,暖色又是重量。比如说:在一片灰绿底色上——一件灰绿 色衬布,右面是一个深绿色大西瓜,左面有一小牙切开的红瓤瓜瓣,这么看来,右 面深绿色西瓜虽大虽重,但它与背景是调和的,即对视神经刺激不强烈,而左面的 一小牙西瓜虽小,虽亮,但它在灰绿色的画面中十分跳跃,醒目,这时它就成了重 量(见图35)。
色彩的设计理论——色彩构图 色彩构图,狭义上讲就是色彩布局。各种色彩在空间位置上的相互关系必须是有机 的组合。它们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有秩序、有节律地彼此相互联结、相互依存、 相互呼应,从而构成和谐的色彩整体,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是色彩构图的必然法则, 表现色彩的多样变化主要靠色彩的对比,使变化和多样的色彩达到统一,要靠色彩 的调和。色彩对比与调和前面已讲了,现将构图的一般法则分析如下:
调和方法有: 选用一种对比色将其纯度提高或降低 另一种对比色的纯度; 在对比色之间插入分割色(金、 银、黑、白、灰等); 采用双方面积大小不同的处理方 法,以达到对比中的和谐; 是对比色之间具有类似色的 关系,也可起到调和的作用。
1.色彩调和的原理
原理(一): 和谐来自对比。从色彩视觉的生理角度上讲,互补色的 配和是调和的,因为人在看某一色时总是欲求与此相对应的补色来取得 生理上的平衡。伊顿说:“眼睛对任何一种特定的色彩同时要求它的相 对补色,如果这种补色还没有出现,那么眼睛会自动地将它产生出来。 正是靠这种事实的力量,色彩和谐的基本原理才包含了补色的规律。”
原理(二):秩序产生和谐。由于人生活在自然中,来自自然色调的配 色和连续性,就成为人视觉色彩的习惯和审美经验。自然界景物的明暗、 光影、强弱、冷暖、灰艳、色相等色彩的变化和相互关系都有一定的 “自然秩序”,即自然的规律。如:光线照射着一个物体,必然会产生 高光——亮部——明暗交界线——暗部——反光——投影,其变化是有 秩序、有节奏,非常和谐的。人们都会不知不觉地用自然界的色彩秩序 去判断色彩艺术的优劣。因此,色彩的调和是一种色彩的秩序。色立体 的色相、明度、纯度的系列是按一定秩序排列制作的。在色立体中,任 何直线、圆、椭圆、螺旋形……都是有方向的,选择的配色都是调和的。
(5)色彩与形象的统一 约翰·伊顿教授指出:红暗示正方形,黄暗示三角形,青暗示正圆形,橙是红与 黄的折衷,暗示梯形,绿是黄与青的折衷,暗示圆弧三角形,紫是红与青的折衷, 暗示圆弧方形。色彩学家碧莲(Faber Birrn)与伊顿教授稍有不同,他认为橙暗 示长方形,绿暗示正六边形,紫暗示椭圆形。他们进一步解释说:正方形的内角 都是直角,四边相等,显出稳定感、重量感和确定感(又有力感富于男性——编 者),垂直线与水平线相交又有显著的紧张感,而红色性质紧张、充实、有重量、 确定,二者吻合。正三角形的三条边加三个60°角有着尖锐的、激烈的、醒目的 效果。黄色的性质也是明亮、锐利、活跃、缺少重量感,二者相吻合。正圆形是 不可分离的象征,它轻快、柔和、有浮动性,使人感到充满流动感。而青色也容 易使人联想到天空、空气、水,它透明而轻快,有浮动感,与圆形气质相似。橙、 绿、紫属三间色,分别与相应的折衷吻合。当上述色与相应的形相吻合时,最能 发挥色彩明显的特征。
原理(三):和谐产生节律。在视觉上,既不过分刺激,又不过分的 暧昧的配色才是调和的。配色好像谱曲,没有起伏的节奏,则平板单 调,一味高昂紧张则杂乱、反常。配色的调和取决于是否明快。过分 刺激的配色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精神紧张、烦躁不安,过分暧昧 的配色由于过分接近模糊,以致分不出颜色的差别,同样也容易使人 产生视觉疲劳,不满足、乏味、无兴趣。因此,变化与统一是配色的 基本法则。变化里面求统一,统一里面求变化,各种色彩相辅相成才 能取得配色美。
(6)色彩与内容的统一 色彩的调子中按色相可分为:红调子、绿调子、蓝调子、黄调子……。就色相的 倾向性而言,将一幅画通过旋转盘旋转,它的空间混合倾向于什么色就是什么调 子;在冷暖上分,可谓:冷调子、热调子、暖调子、中性调子等,这与色相也有 关,属哪个区,即哪个区的调子;若在明度上分,可谓:亮调子(其中包括高短 调、高中调、高长调)、暗调子(包括低中调、低长调、低短调)和中间调子 (中中调、中高短调、中短调、中低短调、中长调);若在内容上分,可谓:欢 乐调子、悲哀调子、恐怖调子、庄严调子和富丽堂皇调子等。这些调子都是为了 表现画面内容的,如表现恐怖感,在色相上用蓝、紫调子,在明度上可用低长调, 在冷暖上可用冷调子。下表可作参考:
色彩构成色彩的调和
色彩调和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合理搭配,产生统一和谐的 效果,称为色彩调和。
同种色的调和 相同色相,不同明度和纯度的色彩 调和。方法为:使之产生循序的渐进,在明度、纯度的 变化上,形成强弱、高低的对比,以弥补同色调和的单 调感。 类似色的调和 以色相接近的某类色彩,如红与橙、 蓝与紫等的调和,称为类似色的调和。类似色的调和主 要靠类似色之间的共同色来产生作用。 对比色的调和 以 色相相对或色性相对的某类色彩,如红与绿、黄与紫、 蓝与橙的调和。
1.色彩的均衡 我们在观察一幅完整的图案时,各种色块的分量将会在人们视觉中的垂直轴线
两边起作用。如同一色彩以中轴线为准线,左右两侧的色量不能取得平衡时,那么, 在人的视觉中将感到不安定。色彩的平衡,其原理与力学上的杠杆原理颇相似。在 色彩构图时,各种色块的布局应该以画面中心为基准向左右、上下或对角线作力量 相当的配置。如从整个画面来看,大块较暗较重的色块偏于中心一方而显得发闷, 而在较轻较亮的色块偏于另一方显得空虚时,那么较重较暗的色彩应用较轻较亮的 色彩来调剂,而较轻较亮的色彩应用较重较暗的色彩来调剂,从而达到一定的平衡 的关系。一幅黑白二色配合的图案,可以用黑白交替,白中有黑,黑中有白的方法 来取得平衡。但色彩构图的平衡,并不是各种色彩占据均等的量。还包括面积、明 度、纯度、强弱配置的平均的布局(对称纹样除外),并且依据图案的特点,取得 色彩总体感觉上的均衡。但这里面的均衡关系是很复杂的,比如前面讲到的重量。 那是在浅底色上而言,如果在深底色上,亮色就构成了重量。在灰底色上,艳色就 成了重量。在冷底色上,暖色又是重量。比如说:在一片灰绿底色上——一件灰绿 色衬布,右面是一个深绿色大西瓜,左面有一小牙切开的红瓤瓜瓣,这么看来,右 面深绿色西瓜虽大虽重,但它与背景是调和的,即对视神经刺激不强烈,而左面的 一小牙西瓜虽小,虽亮,但它在灰绿色的画面中十分跳跃,醒目,这时它就成了重 量(见图35)。
色彩的设计理论——色彩构图 色彩构图,狭义上讲就是色彩布局。各种色彩在空间位置上的相互关系必须是有机 的组合。它们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有秩序、有节律地彼此相互联结、相互依存、 相互呼应,从而构成和谐的色彩整体,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是色彩构图的必然法则, 表现色彩的多样变化主要靠色彩的对比,使变化和多样的色彩达到统一,要靠色彩 的调和。色彩对比与调和前面已讲了,现将构图的一般法则分析如下:
调和方法有: 选用一种对比色将其纯度提高或降低 另一种对比色的纯度; 在对比色之间插入分割色(金、 银、黑、白、灰等); 采用双方面积大小不同的处理方 法,以达到对比中的和谐; 是对比色之间具有类似色的 关系,也可起到调和的作用。
1.色彩调和的原理
原理(一): 和谐来自对比。从色彩视觉的生理角度上讲,互补色的 配和是调和的,因为人在看某一色时总是欲求与此相对应的补色来取得 生理上的平衡。伊顿说:“眼睛对任何一种特定的色彩同时要求它的相 对补色,如果这种补色还没有出现,那么眼睛会自动地将它产生出来。 正是靠这种事实的力量,色彩和谐的基本原理才包含了补色的规律。”
原理(二):秩序产生和谐。由于人生活在自然中,来自自然色调的配 色和连续性,就成为人视觉色彩的习惯和审美经验。自然界景物的明暗、 光影、强弱、冷暖、灰艳、色相等色彩的变化和相互关系都有一定的 “自然秩序”,即自然的规律。如:光线照射着一个物体,必然会产生 高光——亮部——明暗交界线——暗部——反光——投影,其变化是有 秩序、有节奏,非常和谐的。人们都会不知不觉地用自然界的色彩秩序 去判断色彩艺术的优劣。因此,色彩的调和是一种色彩的秩序。色立体 的色相、明度、纯度的系列是按一定秩序排列制作的。在色立体中,任 何直线、圆、椭圆、螺旋形……都是有方向的,选择的配色都是调和的。
(5)色彩与形象的统一 约翰·伊顿教授指出:红暗示正方形,黄暗示三角形,青暗示正圆形,橙是红与 黄的折衷,暗示梯形,绿是黄与青的折衷,暗示圆弧三角形,紫是红与青的折衷, 暗示圆弧方形。色彩学家碧莲(Faber Birrn)与伊顿教授稍有不同,他认为橙暗 示长方形,绿暗示正六边形,紫暗示椭圆形。他们进一步解释说:正方形的内角 都是直角,四边相等,显出稳定感、重量感和确定感(又有力感富于男性——编 者),垂直线与水平线相交又有显著的紧张感,而红色性质紧张、充实、有重量、 确定,二者吻合。正三角形的三条边加三个60°角有着尖锐的、激烈的、醒目的 效果。黄色的性质也是明亮、锐利、活跃、缺少重量感,二者相吻合。正圆形是 不可分离的象征,它轻快、柔和、有浮动性,使人感到充满流动感。而青色也容 易使人联想到天空、空气、水,它透明而轻快,有浮动感,与圆形气质相似。橙、 绿、紫属三间色,分别与相应的折衷吻合。当上述色与相应的形相吻合时,最能 发挥色彩明显的特征。
原理(三):和谐产生节律。在视觉上,既不过分刺激,又不过分的 暧昧的配色才是调和的。配色好像谱曲,没有起伏的节奏,则平板单 调,一味高昂紧张则杂乱、反常。配色的调和取决于是否明快。过分 刺激的配色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精神紧张、烦躁不安,过分暧昧 的配色由于过分接近模糊,以致分不出颜色的差别,同样也容易使人 产生视觉疲劳,不满足、乏味、无兴趣。因此,变化与统一是配色的 基本法则。变化里面求统一,统一里面求变化,各种色彩相辅相成才 能取得配色美。
(6)色彩与内容的统一 色彩的调子中按色相可分为:红调子、绿调子、蓝调子、黄调子……。就色相的 倾向性而言,将一幅画通过旋转盘旋转,它的空间混合倾向于什么色就是什么调 子;在冷暖上分,可谓:冷调子、热调子、暖调子、中性调子等,这与色相也有 关,属哪个区,即哪个区的调子;若在明度上分,可谓:亮调子(其中包括高短 调、高中调、高长调)、暗调子(包括低中调、低长调、低短调)和中间调子 (中中调、中高短调、中短调、中低短调、中长调);若在内容上分,可谓:欢 乐调子、悲哀调子、恐怖调子、庄严调子和富丽堂皇调子等。这些调子都是为了 表现画面内容的,如表现恐怖感,在色相上用蓝、紫调子,在明度上可用低长调, 在冷暖上可用冷调子。下表可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