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博物馆及首义南轴线城市设计.ppt
辛亥革命纪念馆建筑调研分析PPT课件

• 北广场的主入口两边的墙面
如同自由的旗帜引领觉醒的
民众冲破封建专制的桎梏。
中间的折面造型象征着历史
的峡谷,地面的折行天窗则
象征则划破黑夜的革命闪电。
6
区位分析
• 博物馆位于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阅马场,西邻黄鹤楼,北倚蛇山, 南面首义广场,武汉中心地带,周围景区,商业,公园,游乐,文化 一应俱全,地处长江脚下,濒临江畔,用地优良。
利,流线清晰,功能合理,是一座品质优良的历史博物馆。
20
总结分析
博物馆的大门做了下沉式入口,在大门形成半围合的空间,暗示快进到
博物馆里面了,同时又给人变化的空间,显得很有趣。
21
总结分析
在博物馆设计的时候,虽 然这里是入口,但观众是 不能进去的,是属于博物 馆工作人员进去的入口, 很好的做到人员分流。
25
总结分析
博物馆最大的特点是多用折线型来 塑造空间,基本上都是尺度较大的 空间构成,这样不仅显得空间有趣 还比较大气,很有艺术感。
26
Thanks For Watching !
27
辛亥革命纪念馆调研
1
目录
• 基本介绍 • 造型特点 • 区位分析 • 交通分析 • 功能分析 • 参观流线 • 采光分析 • 总结分析
2
基本介绍
• 辛亥革命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2142㎡,分为地下一层和地上三层,设有1个序 厅、5个基本陈列展厅和1个多功能展厅。
• 基址: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首义广场南
色为基调,以浮雕、石
刻为细节表达,增强建
筑的表现层次,创造出Biblioteka 步移景异的观感效果。4
造型特点——建筑造型
• 外观设计采用了雕塑感很强的三角形造型,平面和立面上都有三角形
辛亥革命博物馆-Revolution-Museum--Wuhan---China

弘扬首义精神
运用建筑 语言体现 首义精神
建筑从整体造型上抽象地概括了辛亥革命的贡献,表达 出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意味。以“破土而出”的气势, 体现了求新求变、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
规划结构
按照资源整合、空间渗透的空间处理 手法,以“一心、一轴、三区”的规 划结构,来整合首义南轴线空间序列,
03 构建“座拥山水、背山面水”的景观
格局,凸现首义文化的重要地位。
一心——以博物馆、纪念碑为核心,突 显首义主题。
北区(纪念广场区) 中区(博物馆新馆区)
一轴——直线形态的时间轴 三区——北区(仪式空间)
祠 工程
能。
营
起义 门
楚望 台军 械库
空间布局 ——突出首义轴线的生态性
首义南轴线中轴对称布局,空间序列自 北向南依次为蛇山、红楼、首义文化 园、景观水池、纪念广场及纪念碑、 博物馆(新馆)、纪念公园、紫阳湖。 充分利用蛇山、紫阳湖良好的自然山
03 水条件,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进一
步恢复山水景观的自然生态特征。同 时,打开视线通廊,实现绿化景观向 城区渗透,形成了 “轴线——黄鹤 楼”、“轴线——蛇山炮台”两条景 观视廊,使整条首义南轴线更为突出。
按照《首义文化区规划设计方案》, 辛亥革命博物馆与首义南轴线规划用
01 地位于文化区首义板块内,为区域城
市轴线“首义人文主轴线”的中心。
空间布局
红楼
——突出首义轴线的纪念性
十八 星广 场
充分依托首义文化区周边相对集中的
首义历史遗迹和纪念物,深入挖掘首
《辛亥革命》ppt课件(20张PPT)

辛 亥 革
义、黄花岗起义 主力:湖北新军 武昌起义: 胜利:湖北军政府成立
命
发展: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影响: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学史明志
刘道一
黄兴
林觉民
徐锡麟
秋瑾
这些革命党人有什么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爱国主义
无私奉献
百折不挠
前赴后继
•
出示明北京城的图片。
•
三、小说和戏剧
•
学生概括古典小说的成就,并通过这些古典小说概括明清文化的时代特征。
•
年代 著作 作者 题材 价值
•
元末明初 《三国演义》 罗贯中 三国时期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
元末明初 《水浒传》 施耐庵 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 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1911年是农历辛亥 年,历史上称这次 革命为“辛亥革命”
汉口 汉阳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辛亥革命是一场无与伦比的政治大变革… 以极小牺牲换来了一个帝制时代的终结,这是 辛亥革命最大的成功。
——马勇《辛亥革命对社会的影响》
思考:这场革命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 灭;……
坚持从利国利民出发并一再敦促,终于使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答应先译《几何原本》一书(利玛窦口述,徐光启笔译)。
•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北京城 学生概括明北京城的特点。(指导学生归纳紫禁城内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的基础上,认识到其中包含着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思想。)
首义文化区博物馆及首义南轴线城市景观投稿

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向百年庆典献巨礼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
届时,一条北起广场南路(彭刘杨路),南至紫阳路,横贯蛇山和紫阳湖之间的首义景观线将展现在世人面前,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将矗立在武昌首义历史文化区。
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及首义南轴线城市景观工程设计方案是经过国际招标选定的。
地上建筑项目由辛亥革命博物馆及首义南轴线城市景观工程两个部分组成,项目总占地面积14.6公顷。
辛亥革命博物馆位于武汉阅马场首义广场南端,呈“V”字形,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遥相呼应,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展厅面积6800平方米,于2009年动工建设。
博物馆将成为武汉市重要的文化地标,新馆将承担辛亥革命文物存储、辛亥革命历史展览、武汉近现代史研究及学术交流、科研办公和综合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成为武昌辛亥首义的世界名片。
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大气磅礴、气势恢弘,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手法,正面看,高台加大屋顶的架构,传承了中国建筑“双坡屋顶”和飞檐翘角的特质;从侧面看,三块几何形拼出“破土而出”的意象,颂扬了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
外墙的颜色沿袭了武昌古城墙的“楚国红”,建筑整体以肃穆凝重的纪念风格,与周边的蛇山、红楼和武昌老城区景观协调共存。
博物馆分南北两个入口,南入口结合水景,设计了叠水和大面积园林。
引导人们从庄严肃穆的历史过渡到阳光春意的自然。
博物馆主要技术指标:规划建筑占地面积7678㎡,总建筑面积22142平方米,共四层,地下1层,地上3层,其中地下车库面积2089㎡。
主要功能:博物馆内设有5个用于辛亥革命专题陈列的基本展厅、1个多功能展厅,另设有用于学术交流的学术报告厅、藏品库房、办公、服务、设备用房和地下车库等。
总体设计以“勇立潮头、敢为人先、求新求变”为核心的首义精神为构思重点。
整个建筑平面轮廓和外形以“正三角形”的母题,含有稳定、进取、向上的意味,既与辛亥革命的精神——“求新求变、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相对应,又令人联想到一系列与辛亥革命相关的历史人物事件和地理文化。
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及首义南轴线

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及首义南轴线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International Design Competition for Xinhai Revolution Museum and South Axis Area of Wuchang Uprising 资格预审申请书Pre-Qualification Application规划设计项目名称:Project Name of Planning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申请机构(盖章):Company or Joint Venture Name of Application (Stamp)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或盖章):Legal Representative or Attorney (Signature or Stam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Addres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Date): ________________ 年___________ 月________________ 日报名表Application FormProject 1简述项目名称和地点/所承担的设计内容Brief Description of Project and Design Assig nment合同完成情况和获奖情况Con tract Performa nee and Awards Received客户/业主情况Clie nt In formation参加人员及其分工Brief Summary of the Taskforce Dedicated to this ProjectProject 2Project 3D拟参与本项目的设计师/辅助人员Proposed Staff / Support Staff Dedicated to this Project。
辛亥革命纪念馆ppt

造型特点——构思立意
• 建筑外观汇聚“旗帜”、自 由”、“飞”“人”、“V” (胜利)、“闪电”、“历 史峡谷”等造型元素交相呼 应,塑造出步移景异的视觉 盛宴。总之,建筑造型体现 了东方神韵,妙在似与不似 之间,追求一种言外之意、 味外之旨。
•
北广场的主入口两边的墙 面如同自由的旗帜引领觉醒 的民众冲破封建专制的桎梏。 中间的折面造型象征着历史 的峡谷,地面的折行天窗则 象征则划破黑夜的革命闪电。
辛亥革命纪念馆调研
周旭:201108239051 吴杰:201107152065
目录
• • • • • • • • 基本介绍 造型特点 区位分析 交通分析 功能分析 参观流线 采光分析 总结分析
基本介绍
• 辛亥革命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2142㎡,分为地下一层和地上三层,设有1个 序厅、5个基本陈列展厅和1个多功能展厅。
功能分析——一层
• 一层平面:多功能展厅、基本展厅。
功能分析——二层
• 二层平面:专题展厅,基本展厅
功能分析——三层
• 三层平面:专题专厅、基本专厅、茶室、缅怀室
参观流线——一层
• 分两个展厅分别进 行观览,展厅之间 由大厅衔接,不能 连续观览。
参观流线——二层
• 两个展厅分别进行 观览,展厅之间不能 连续浏览。
• 近景——建筑缓坡以黑 色为基调,以浮雕、石 刻为细节表达,增强建 筑的表现层次,创造出 步移景异的观感效果。
造型特点——建筑造型
• 外观设计采用了雕塑感很强的三角形造型,平面和立面上都有三角形 体的运用,给人一种凌厉、向上、冲破禁锢、打破藩篱之感,也很符 合首义精神推翻封建思想,建立新民主的特质。
参观流线——三层
• 分左右两 个展厅, 展厅之间 能够连续 浏览
辛亥革命博物馆pdf

中国,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 CADI建筑师:CADI地点:中国武汉总建筑师:Lu Xiaoming, Ye Wei设计组:Lu Xiaoming, Ye Wei, Guo Lei, Ding Mao, Li Mingyu, Cai Xiaopeng, Wen Siqing, Wang Xin, Shao Guofen, Zhang Hao, Hu Wenjin, Lei Jianping, Sun Yanbo, Liu Bin, Ou Yangjian面积:22138.0 sqm年份:2011摄影师:Zhang Guangyuan文字来自建筑师。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一座主题博物馆,它的建立是为了纪念爆发于武昌的辛亥革命100周年。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位于武昌阅马场、首义南轴线上,它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孙中山先生铜像、黄兴拜将台和武昌首义纪念馆共同组成了首义广场星光熠熠的文化符号。
辛亥革命博物馆由一个大厅、5个展厅和一个多功能展厅组成,集展览、文物收藏、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等众多功能于一身。
它在以辛亥革命为主题的所有博物馆当中,是规模最大、展览技术最佳、再现场景最丰富以及参观指南系统最完整的一家。
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建设始于2009年8月,竣工于2011年9月,自从2011年10月向公众免费开放以来,已累计吸引游客136万人次。
它不仅是首义广场崭新的文化地标,也是国内外游客欣赏武汉文化和感受武汉魅力的一个重要窗口。
博物馆的主要展品——从辛亥革命到共和国成立的历史由五个部分组成:晚清时期的中国、革命的起源、武昌首义、共和国成立,以及自1911年以来中国在这一整个世纪中的变迁。
博物馆共展出了428件/套文物、694张历史照片、27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场景再现、与辛亥革命有关的12件艺术品和20多件媒体展品,从多个角度深刻地揭示了革命的历史变迁,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武汉辛亥革命遗址ppt课件

七、 另外, 辛亥革命 遗址还有 多处烈士 墓和烈士 旧居。
辛亥首义烈士祠
辛亥首义烈士祠现址位于武昌蛇山南 坡。原址位于武昌张之洞路。1911年10月 武昌起义成功后,彭刘杨三烈士尸身曾暂 厝于此,后首义志士在此立烈士祠牌坊, 供奉三烈士牌位。上世纪80年代,该烈士 祠被拆毁。辛亥百年之际,将蛇山表烈祠 (曾是当时国内祭奠抗日英烈规格最高的 祠堂)改建为辛亥首义烈士祠,供后人参 观凭吊。
湖北谘议局界碑
三、楚望台遗址公园内主要有: 起义门 楚望台军械库原址 浮雕 古城墙 风雨长廊 封建亭 首义碑林等
楚望台遗址公园
首义碑林
武昌起义门
武昌起义门它位于武昌区首 义路南端。起义门原为武昌古城 的中和门,首义胜利后,中和门 改为“起义门”。1981年,国家 文物局、湖北省和武汉市人民政 府拨专款修复起义门及城楼。辛 亥百年之际复建了瓮城。起义门 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 是辛亥革命的见证,是武昌古城 九大城门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城门。 城楼高11.3米,城门上方新嵌长 方形石额,刻“起义门”三字, 为叶剑英元帅亲笔手书。登上城 楼,远眺洪山,丛林蓊蔚,禅院 清幽;近览紫阳湖公园,亭台错 落,柳丝飘拂,别有一番韵味。
右图为辛亥革命武昌 起义纪念碑,为纪念辛亥 革命70周 年,省、市人 民政府于1981年修建, 辛亥革命武昌 起义纪念碑 并建立了辛亥革命领袖 及辛亥首义英雄志士 群雕像。
上图为抱冰堂,位于首义公 园内。抱冰堂是纪念清末两湖 总督张之洞的生祠,1909年夏 由张之洞门生集资建成此堂, 后成为辛亥志士活动地点。
目前武汉市唯一的以辛亥革命为主题
的纪念性公园。公园沿山势逐级盘旋 而建,陈列着大量的辛亥革命的纪念 性建筑与物品,有各种树木70种24 732株。花卉以兰花为主,还有多浆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