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专题全球化进程与全球化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专题全球化进程与全球化理论

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活生生的现实,已经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全球化的浪潮正涤荡着人类赖以生存的世界,无论什么思想的观念都无法回避这股强大浪潮所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人们只有面对这一实现,用科学的态度、冷静的头脑正确认识与研究全球化问题,寻求良策,才能走向更好的发展。

一、全球化的实质及基历史演变

(一)全球化的涵义

“全球化”一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出现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在法国人和美国人的作品中,全球化概念已经有了模糊有轮廓。①明确提出了这一要领的是经济学家T•莱维,他在1985年用这个概念来说明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张。因此,当人们讲全球化时,其原意是指经济全球化。全球化概念提出后,很快就被权威的国际组织、知名学者、世界各国官方文件和报纸杂志所广泛使用,成为一个风靡全球的词汇。正如美国学者丹尼尔•耶金在《新闻周刊》发表文章所指出:“大约不到10年前创造的全球化这个词,成为国际经济中难以回避和被公认有用的格言。”①但是,从实际情况看,人们从不同视角出发谈论、解释、研究全球化,形成了诸多流派,产生了各种观点。“全球化”这一概念是当今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名词。一般说来,从字面上看,全球化应该是世界化,应当是指表达时空距离的基本样态;从内涵上看,全球化则是一个多维度、多学科的概念,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乃至国际关系、军事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中,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引用。

对于全球化的理解,从总体上看主要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全球化主要是指经济全球化;二是认为全球化应当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全球化,应当从多维角度理解全球化。从哲学角度来看,全球化虽然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全球化,但是全球化的实质或基础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市场经济的世界化或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涵义应当是:在生产力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体现,是生产要素、商品和服务交易加速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扩张,从而使各国的经济交往不断扩大、相互领带关系日益增强,全球经济形成一个不可侵害的有机整体的过程和趋势。

马克思虽然没有使用“全球化”一词,但是人的世界历史思想实际上是最早的全球化理论,因此,有人也提出全球化理论的真正源头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这一思想首次出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此后在《共产党宣言》等一系列著作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带有历史必然性的、不可逆转的时代主流。“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②在《共产党宣言》中,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扩张的趋势时就已经对此做出了准确的分析和脍炙人口的理论描述:“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是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选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执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①如今,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越来越在广度上和深度上冲破了民族国家的界限,成为世界经济的运行机制,这个运行机制不断强化资本的扩张本生,并随着跨国经济和世界贸易的声速发展,使各种生产要素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由于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在全球范围内动作,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通过广泛的合作与竞争构成了资本的国际化、资源配置的全球化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世界化。因此,可以说全球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民族主权国家有经济被纳入到市场经济动作转产的过程,它客观上要求各个民族国家的经济活动遵守共同的游戏规则,从而使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呈现出某种整体化、一体化的趋势。

①[英]戴维•赫尔德等著,杨雪冬等译《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译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1页。

关于全球化的定义已经太多,也许从词义上做一次还原式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全球化”(Glbalization)一词是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的,它的词根global,即全球的,而global的词根又是globe,即地球、全球。可见,“全球的”(global)首先是一种空间上的称谓,“是地球在空间的位置的产物,是对生存的具体完事性和完善性的召唤,它不是把人类分开来而是使人类抱成一团。”1,其实,这里也蕴涵了一个全球化的前提,那就是全球化是对应于也是开始于“非全球”的。这种非全球就是以空间地域割裂方式存在的民族、国家和地区。从“非全球”到“全球”显然意味着某种历史时代的“断裂”。全球化(Glbalization)的“化”(-zation)则表明从非全球到全球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它是一种趋势和过程。所以,“化”包含着一种时间和历史性的规定。这不仅表明全球化始终是变动的,我们只能历史地把握全球化,而且表明,全球化也是一个时间上的称谓。综上分析,全球化首先是关于时间、空间变化的描述。

全球化是关于什么的时间、空间变化莫测的描述呢?,对此,人们进行过经济、文化、政治、交通、通讯等多方面的回答,但那都是一种表象,最为根本的实质是,全球化是描述人类活动的时间、空间上的变化。那么接头的问题是,人类活动的时间、空间究竟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才称之为全球化?,一言以蔽之,就是人类活动从“非全球”的局限走向“全球”的广度,而且这个过程即使对每一个具体的行动来说,所需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少,速度越来越快,甚至是即时的。哈维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时空压缩(time-space compression)。这样的结果是,“使在场与缺场纠缠在一起,让远距离的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与地方性场景交织在一起以往不同地方的人们交往急剧增加并相互制约和影响,也正因为此,人们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具有相同性:如果有丧钏;如果有福音传布,也不要问是谁的福祉,它越来越将布之于四海。在时空越来越压缩的全球化过程中,没有旁观者。一个部的结果,就是世界愈来愈变成了一个整体——全方位的一体化。马克思,这位现代西方公认的最早对全球化作出权威性研究的伟大学者,认为全球要是一个人类活动逐渐摆脱民族和地域的局限,形成全球范围内的全面储存关系的趋势和过程,即民族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描述性的全球性经定义。全球化是描述和指称这样一种人们经验到的事实和趋势:随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其核心)和与此相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人类活动日益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内们的活动之间越来越具有了极强的相关性,世界因之联为一体。

(二)全球化进程的阶段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往往以为全球化上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的事情,其实,学界一般公认全球化是起于15、16世纪的,我们所理解的全球化不过是全球化的当代阶段。也就是说,全球化本身上变动的,我们只能按照理想类型的方式去分阶段地把握,而事实上它们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我们只能在逻辑上把它们区分为不同阶段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特色。对全球化甚有研究的美国学者罗兰·罗伯森将到目前为止的全球化分为:萌芽、开始、起飞、争霸、不确定性等阶段,而戴维。赫尔德等人从八种维度近乎定量地分析了全球化的历史形态他将全球化分为前现代的全球化、现代早期的全球化(大约1500-1850年)、现代的全球化(大约1850-1945)年和当代的全球化(1945- )。

有一种观点认为,自从有了人类就开始了全球化的进程,这种对于“全球化”的认识没有任何特质可言,无异于取消了“全球化”的观点,因此,这种观点是不中取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古代社会中,一些帝国(如古罗马帝国、蒙古帝国)的对外扩张和宗教(如基督教、佛教、儒教)教义的跨区域传播就意味着全球化的启动。这种说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那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全球化,有些学者将此称为“原始全球化”(protoglbalization)阶段。我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迄今为止,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工业时代的全球化。萌发于15、16世纪的西欧国家,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由于农业文明的积累,孕育了西欧早期的城市化、商业化、工业化和世俗化。“地理大发现”和随之而来的殖民化过程在欧洲诱发了商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的母体中孕育成熟,并在17、18世纪导致了欧洲工业革命的爆发和世界贸易的发展。进而在18、19世纪欧洲国家相继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最终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并推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这一时期背信弃义的自由贸易和殖民地掠夺已经充分显示出资本的扩张本性和能力。马克思曾精辟地指出:资本一方面要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