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年表ppt
合集下载
六国年表ppt

六国年表
课件制作者: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8.03.2019
1
研习课文
18.03.2019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2
研习第1段
18.03.2019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3
对照注释、译文 落实重点文言字词句
18.03.2019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4
1、周东徙洛邑
周东徙(于)洛邑
18.03.2019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23
研习第4段
18.03.2019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24
对照注释、译文 落实重点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25
1、余于是因秦记 2、踵《春秋》之后 3、表六国时事 4、讫二世
因:根据,凭借 踵:跟随 表:表列。名词作动词
讫(于)二世。讫:截止。
5、著诸所闻兴坏之端 兴坏:兴亡衰败 端:原因
18.03.2019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26
翻译第4段
18.03.2019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27
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 ①表六国时事,讫二世,凡二百七十年, 著诸所闻兴坏之端。后有君子,以览观 焉。
18.03.2019
所以:……的原因
10、多藏人家 人家:私人家里 11、以故灭 以故:因为这个缘故
复:再
多藏(于)人家
被动句
18.03.2019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8
12、其文略不具
13:何必上古
具:详细
何必(取法)上古
14、秦取天下多暴
暴 :采取暴力。形容词作动词。 15、传曰“法后王” 法:取法。名词作动词用 16、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 以:因为
课件制作者: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8.03.2019
1
研习课文
18.03.2019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2
研习第1段
18.03.2019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3
对照注释、译文 落实重点文言字词句
18.03.2019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4
1、周东徙洛邑
周东徙(于)洛邑
18.03.2019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23
研习第4段
18.03.2019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24
对照注释、译文 落实重点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25
1、余于是因秦记 2、踵《春秋》之后 3、表六国时事 4、讫二世
因:根据,凭借 踵:跟随 表:表列。名词作动词
讫(于)二世。讫:截止。
5、著诸所闻兴坏之端 兴坏:兴亡衰败 端:原因
18.03.2019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26
翻译第4段
18.03.2019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27
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 ①表六国时事,讫二世,凡二百七十年, 著诸所闻兴坏之端。后有君子,以览观 焉。
18.03.2019
所以:……的原因
10、多藏人家 人家:私人家里 11、以故灭 以故:因为这个缘故
复:再
多藏(于)人家
被动句
18.03.2019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8
12、其文略不具
13:何必上古
具:详细
何必(取法)上古
14、秦取天下多暴
暴 :采取暴力。形容词作动词。 15、传曰“法后王” 法:取法。名词作动词用 16、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 以:因为
【赢在课堂】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课件:2.4 六国年表 (16张ppt)

六国年表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本文的中心意旨是什么? 提示:本文以秦史为纲,勾连六国史实,将六国日渐衰微、秦国日益强大 的过程对比排列,一目了然地告诉人们国家兴衰存亡的根由,让后人从 历史中寻找强国之路。作者在文中对秦朝作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指出 了其暴政的残酷,但也肯定了其顺应潮流统一天下的历史功绩,对当时 目光短浅、片面的学者进行了反击。
六国年表
问题导学 自主探究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技法导析
文本图解
襄公封诸侯,作西畤,僭端见 文公逾陇,攘夷狄,尊陈宝,营 1 (第 段) 岐雍之间 太史公读 穆公修政,与齐桓、晋文侔 《秦记》 六国之盛 六国年表 (第2段) 历史兴亡论 秦并天下 禹兴于西羌 汤起于亳 周王丰镐伐殷 秦之帝雍州兴 汉之兴自蜀汉 夫作事者 必于东南 收功实者 常于西北
六国年表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4.分古今 (1)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 也( 约束:古义:信约,管束;今义:限制使不越 .. 出范围 ) (2)秦既得意 ,烧天下《诗》 《书》( 得意:古义:实现意愿;今义:称心如意; .. 感到非常满意 ) (3)而史记 独藏周室( 史记:古义:记载历史的书;今义:司马迁写的史学著 .. 作 ) (4)学者 牵于所闻( 学者: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 .. 定成就的人 )
高中语文选修系列《六国年表》(共52张PPT)

用耳朵 (8)此与以耳 食无异(名词作状语)______________ . 地处偏远 (9)秦始小国僻远 (形容词作动词)_________________ ..
使……强大 (10)务在强 兵并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_____ . 以……为先 (11)先 暴戾,后仁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_____________ .
六国年表
学习目标
1、积累基本的文言知识,能通过看注释疏通 文言文,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现象。
2、能从年表中看出六国的发展轨迹,了解司 马迁的历史观。
1.字音辨识 (xǐ) 迁徙 . ) 于郊祀(lú 胪 . (qiānɡ) 西羌 . u) (mó 相侔 . o) (hà 丰镐 . ) (zhì 西畤 . ) (lì 暴戾 . ) (dí 夷狄 . (zhǒnɡ) 踵 . 称蜂出(jiǎo) 矫 . n) 端(jià 僭 . 臣(fān) 藩 . ) 雍(qí 岐 . ) 州(bó 亳 . n) 然(yà 晏 .
3.一词多义 并天下最终 . 然卒 群臣皆愕,卒 起不意通“猝” . (1)卒 者,其惟圣人乎终 有始有卒 . 死 公子季友卒 .
而从衡短长之说起采用 谋诈用 . 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任用 . ,和为贵用处 (2)用礼之用 . 善骑射,杀首虏多因为 . 广用 不尽资财 资用 .
(2)非必险固便形势利也。(判断句)
这并不一定是凭借地势险要的有利条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者牵于所闻。(被动句)
有学问的人拘泥于自己的见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誓盟不信。(被动句)
使……强大 (10)务在强 兵并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______ . 以……为先 (11)先 暴戾,后仁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_____________ .
六国年表
学习目标
1、积累基本的文言知识,能通过看注释疏通 文言文,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现象。
2、能从年表中看出六国的发展轨迹,了解司 马迁的历史观。
1.字音辨识 (xǐ) 迁徙 . ) 于郊祀(lú 胪 . (qiānɡ) 西羌 . u) (mó 相侔 . o) (hà 丰镐 . ) (zhì 西畤 . ) (lì 暴戾 . ) (dí 夷狄 . (zhǒnɡ) 踵 . 称蜂出(jiǎo) 矫 . n) 端(jià 僭 . 臣(fān) 藩 . ) 雍(qí 岐 . ) 州(bó 亳 . n) 然(yà 晏 .
3.一词多义 并天下最终 . 然卒 群臣皆愕,卒 起不意通“猝” . (1)卒 者,其惟圣人乎终 有始有卒 . 死 公子季友卒 .
而从衡短长之说起采用 谋诈用 . 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任用 . ,和为贵用处 (2)用礼之用 . 善骑射,杀首虏多因为 . 广用 不尽资财 资用 .
(2)非必险固便形势利也。(判断句)
这并不一定是凭借地势险要的有利条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者牵于所闻。(被动句)
有学问的人拘泥于自己的见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誓盟不信。(被动句)
六国年表ppt

2020/4/6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5
6、及文公逾陇 7、攘夷狄 8、营岐雍之间 9、东竟至河
逾:越过 攘:排斥 营(于)岐雍之间 河:黄河
10、与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 中国:中原
2020/4/6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6
11、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 相:做了丞相。名词作动词用
12、海内争于战功矣 海内:天下 于战功:介宾短语后置。
2020/4/6
1
2020/4/6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2
2020/4/6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3
2020/4/6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4
1、周东徙洛邑
周东徙(于)洛邑
东:向东。名词作状语
2、秦襄公始封为诸侯
被动句
3、作西畤用事上帝 事:侍奉
4、僭端见矣
见:出现
5、君子惧焉 焉:兼词,于此,译为“对于这种情况”
2020/4/6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3
2020/4/6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4
2020/4/6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5
1、东方物所始生
所始生:开始产生的地方
2、西方物之成孰
孰:同“熟”
3、收功实者常于西北 收功实者:获得实效的人。
4、汤起于亳 (bó) 于亳 (bó):介宾短语后置。
2020/4/6
24、盖若天所助焉。 焉:它(秦)
2020/4/6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0
2020/4/6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1
太史公读秦记,①至犬戎败幽王,周 东徙洛邑,秦襄公始封为诸侯,作西畤用事 上帝,僭端见矣。礼曰:“天子祭天地,诸 侯祭其域内名山大川。”今秦杂戎翟之俗, 先暴戾,后仁义,位在藩臣而胪于郊祀,② 君子惧焉。及文公逾陇,攘夷狄,尊陈宝, 营岐雍之间,而穆公修政,东竟至河,则与 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是后陪臣执政, 大夫世禄,六卿擅晋权,征伐会盟,威重于 诸侯。
苏教版语文高二语文2.6《六国年表》课件 苏教版《史记选读》

2.《六国年表》在编著上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诸著 投诸 诸. .所 渤闻 海兴 之坏 尾之兼端词,众相,当各于 “之于” 不识有诸.兼词,相当于“之乎”
表表..六里国如时一事外列表表 (5)表聊 荆人表.欲 寸心 袭宋表,达使 人表.雍水测量,标记
亮 行为自万 表.后 世之主表.上表 表率
4.词类活用
(1)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名词作一般动词)_做__国__相_____ (2)传曰“法.后王”,何也(名词作一般动词)__取__法______ (3)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名词作一般动词)___称__雄______ (4)大夫世禄.(名词作一般动词)___享__受__禄__位________ (5)踵.《春秋》之后(名词作一般动词)__跟__随__,__接__续_____ (6)周东.徙洛邑(名词作状语)___向___东_______ (7)矫称蜂.出(名词作状语)__像__蜂__群__一__样_______ (8)此与以耳.食无异(名词作状语)___用__耳__朵_______ (9)秦始小国僻.远.(形容词作动词)____地__处__偏__远_______
六国年表
卖花声·怀古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内容赏析】 《卖花声·怀古》是元代散曲家张可久创作的两首咏史之 曲。作者在曲中抒发了统治者穷奢极欲,连年战争造成“生 民涂炭”的悲剧情感。曲子对于项羽、周瑜和曹操,以及立
【高中语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史记·六国年表(并序)研讨ppt

年表· 史评
问题2—— 回忆《廉颇蔺相如列传》,分析《年表》前 284—前278年部分,研究: (1)、秦在优势情况下主动与赵谈和的原因 是什么?
避免多线作战,“连衡”策略的灵活运用
(2)、怎样评价蔺相如的历史作用?
①个人才智;②团队合作;③大势所趋
“史记一书,功在一表”
☆《年表》不仅见出每个国家各自的变迁, 更能清晰展现同一时间发生在不同国家间的 重大事件,以“编年”补“纪传”之缺,从 而读一“表”即能高屋建瓴把握全局,作出 宏观而全面的历史判断。
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
(尊重历史事实——关注现实生机) “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
李泽厚: 历史在悲剧中前行,一方面历 史在进步,另一方面伦理在败坏、 倒退,人类将永远在历史主义与 伦理主义的二律背反中悲苦前行 而无可逃避,即所谓的历史与伦 理的“二律背反” 。
司马迁与贾谊史识比较
问题5——
清· 章学诚《文史通义》:“纪传之书,类 例易求而大势难贯。”
清· 赵翼《廿二史劄记》:“ (年表)与纪 传相为出入。……作史体裁,莫大于是。”
统 归 二 体
史 有 六 家
太史公史识探究
问题3——
带着《秦本纪》的阅读印象,搜检出《年表》中出现 频率最高的几个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展现出了怎样的 历史进程?请用《序》中句子加以概括。
“通变”史 识
史记.天官书
夫天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 中变,五百载大变;三大变为一纪, 三纪而大备,此其大数也。为国者 必贵三五。上下各千岁,然后天人 之际续备。
(顺应天道——人君与权力的也, 为其不可得而法。…… 凡先王之法,
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
苏教版《史记选读》目录
《夏本纪》 《鲁周公世家》 《李将军列传》 《河渠书》 《六国年表》 十二本纪 三十世家 七十列传 八书 十表
六国年表ppt2

积累运用一
通假字
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骄:向……炫耀。形转动)
卜居焉,曰吉,遂国之(国:建都。名转动) 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臣:以……为臣。名转意动) 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北面:面向北。名转动)
积累运用二
实词
作西畤用事上帝,僭端见矣:(超越本分,过分)
及文公逾陇,攘夷狄:(排除) 诸侯晏然弗讨:(安然) 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假托,诈称) 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拿(它);称道)
间,缄而不视,语其无用,可胜道哉!”(《史通》卷三);
还有一种看法则可以郑樵为代表,认为“表”是史体当中非 常重要的一种——“《史记》一书,功在十表”。
学习目标 1、积累基本的文言知识,能通过看注释疏通文言文,掌握一些
重要的文言现象。
2、能从年表中看出六国的发展轨迹,了解司马迁的历史观。
字音辨识
矫称蜂出:(跟随)
积累运用三
虚词
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虽:即使)
盖若天所助焉(盖若:表示推测,好像……似的) 秦之帝用雍州兴(用,由于) 余于是因《秦记》(因:根据,凭借)
积累运用四
文言句式
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
(状语后置,应理解为:于毫起)征伐会盟,威重于诸侯(状语后置,比诸侯重)
积累运用五
A.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后:然后)
B.及文公逾陇,攘夷狄,尊陈宝(尊:尊崇) C.传曰“法后王”(传:传世的典籍) D.凡二百七十年,著诸所闻兴坏之端(端:头绪) 答案 A
解析
后:意动用法,把……放在后。
2.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学者牵于所闻 B.秦襄公始封为诸侯 C.而史记独藏周室 D.威重于诸侯 答案 D
六国年表ppt 苏教版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0
翻译第1段
08.04.2019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1
太史公读秦记,①至犬戎败幽王,周 东徙洛邑,秦襄公始封为诸侯,作西畤用事 上帝,僭端见矣。礼曰:“天子祭天地,诸 侯祭其域内名山大川。”今秦杂戎翟之俗, 先暴戾,后仁义,位在藩臣而胪于郊祀,② 君子惧焉。及文公逾陇,攘夷狄,尊陈宝, 营岐雍之间,而穆公修政,东竟至河,则与 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是后陪臣执政, 大夫世禄,六卿擅晋权,征伐会盟,威重于 诸侯。
10、与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
中国:中原08.04.Fra bibliotek019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6
11、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 相:做了丞相。名词作动词用 12、海内争于战功矣 海内:天下 于战功:介宾短语后置。
13、三国终之卒分晋 终:最后。 卒:终于 之:齐国
14、田和亦灭齐而有之
08.04.2019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08.04.2019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3
研习第2-3段
08.04.2019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4
对照注释、译文 落实重点文言字词句
08.04.2019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5
1、东方物所始生 所始生:开始产生的地方 2、西方物之成孰 3、收功实者常于西北 收功实者:获得实效的人。 4、汤起于亳 (bó) 于亳 (bó):介宾短语后置。 孰:同“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海内争于战功矣 海内:天下 于战功:介宾短语后置。
13、三国终之卒分晋 终:最后。 卒:终于
14、田和亦灭齐而有之 之:齐国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7
15、务在强兵并敌 务:要务 强:使……强
16、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
谋诈用:被动句
而:连词,表并列。
17、矫称蜂出
蜂:名词作状语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26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27
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 ①表六国时事,讫二世,凡二百七十年, 著诸所闻兴坏之端。后有君子,以览观 焉。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28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9
17、学者牵于所闻
被动句。牵:拘泥
18、不敢道
道 :称道
19、此与以耳食无异 异:不同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20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21
或曰“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 孰”。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 北。故禹兴于西羌,①汤起于亳,②周之王 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 蜀汉。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23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24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25
1、余于是因秦记
因:根据,凭借
2、踵《春秋》之后 踵:跟随
3、表六国时事
表:表列。名词作动词
4、讫二世 讫(于)二世。讫:截止。
5、著诸所闻兴坏之端 兴坏:兴亡衰败 端:原因
4、僭端见矣
见:出现
5、君子惧焉 焉:兼词,于此,译为“对于这种情况”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5
6、及文公逾陇 7、攘夷狄 8、营岐雍之间 9、东竟至河
逾:越过 攘:排斥 营(于)岐雍之间 河:黄河
10、与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 中国:中原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6
11、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 相:做了丞相。名词作动词用
18、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 虽:即使
பைடு நூலகம்
质:人质
剖符:封地授官。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8
19、秦始小国僻远 僻远:偏僻遥远之地。形容词作名词用。
20、比于戎翟 (以之)比于戎翟 于:与
21、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
至献公之后常雄(于)诸侯。 雄:称雄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课件制作者: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2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3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4
1、周东徙洛邑
周东徙(于)洛邑
东:向东。名词作状语
2、秦襄公始封为诸侯
被动句
3、作西畤用事上帝 事:侍奉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6
5、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
以:凭借
6、秦既得意
得意:得志
7、诸侯《史记》尤甚 《史记》:记载历史的书的通称
尤甚:特别严重
8、为其有所刺讥也
为:因为
有所刺讥:有嘲讽秦国的内容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7
9、《诗》《书》所以复见者
所以:……的原因
复:再
10、多藏人家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3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4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5
1、东方物所始生
所始生:开始产生的地方
2、西方物之成孰
孰:同“熟”
3、收功实者常于西北 收功实者:获得实效的人。
4、汤起于亳 (bó) 于亳 (bó):介宾短语后置。
2019/7/2
多藏(于)人家
人家:私人家里
11、以故灭
被动句
以故:因为这个缘故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8
12、其文略不具 13:何必上古
具:详细 何必(取法)上古
14、秦取天下多暴 暴 :采取暴力。形容词作动词。
15、传曰“法后王” 法:取法。名词作动词用
16、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
以:因为
近(于)己
9
22、然卒并天下
卒:终于
23、非必险固便形势利也 非必(地理位置)险固便形势利也 便形势利:形势便利
24、盖若天所助焉。 焉:它(秦)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0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1
太史公读秦记,①至犬戎败幽王,周 东徙洛邑,秦襄公始封为诸侯,作西畤用事 上帝,僭端见矣。礼曰:“天子祭天地,诸 侯祭其域内名山大川。”今秦杂戎翟之俗, 先暴戾,后仁义,位在藩臣而胪于郊祀,② 君子惧焉。及文公逾陇,攘夷狄,尊陈宝, 营岐雍之间,而穆公修政,东竟至河,则与 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是后陪臣执政, 大夫世禄,六卿擅晋权,征伐会盟,威重于 诸侯。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2
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诸侯晏然弗讨, 海内争于战功矣。三国终之卒分晋,田和 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务在强 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矫称 蜂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 也。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比于戎翟, 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论秦之德义不如鲁 卫之暴戾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强也, 然卒并天下,非必险固便形埶利也,盖若 天所助焉。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22
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 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诗》 《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 室,以故灭。惜哉,惜哉!独有秦记,又不载 日月,其文略不具。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 者,何必上古。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 功大。①传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 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学者牵于所闻,见 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③ 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④悲夫!
13、三国终之卒分晋 终:最后。 卒:终于
14、田和亦灭齐而有之 之:齐国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7
15、务在强兵并敌 务:要务 强:使……强
16、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
谋诈用:被动句
而:连词,表并列。
17、矫称蜂出
蜂:名词作状语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26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27
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 ①表六国时事,讫二世,凡二百七十年, 著诸所闻兴坏之端。后有君子,以览观 焉。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28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9
17、学者牵于所闻
被动句。牵:拘泥
18、不敢道
道 :称道
19、此与以耳食无异 异:不同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20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21
或曰“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 孰”。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 北。故禹兴于西羌,①汤起于亳,②周之王 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 蜀汉。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23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24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25
1、余于是因秦记
因:根据,凭借
2、踵《春秋》之后 踵:跟随
3、表六国时事
表:表列。名词作动词
4、讫二世 讫(于)二世。讫:截止。
5、著诸所闻兴坏之端 兴坏:兴亡衰败 端:原因
4、僭端见矣
见:出现
5、君子惧焉 焉:兼词,于此,译为“对于这种情况”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5
6、及文公逾陇 7、攘夷狄 8、营岐雍之间 9、东竟至河
逾:越过 攘:排斥 营(于)岐雍之间 河:黄河
10、与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 中国:中原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6
11、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 相:做了丞相。名词作动词用
18、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 虽:即使
பைடு நூலகம்
质:人质
剖符:封地授官。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8
19、秦始小国僻远 僻远:偏僻遥远之地。形容词作名词用。
20、比于戎翟 (以之)比于戎翟 于:与
21、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
至献公之后常雄(于)诸侯。 雄:称雄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课件制作者: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2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3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4
1、周东徙洛邑
周东徙(于)洛邑
东:向东。名词作状语
2、秦襄公始封为诸侯
被动句
3、作西畤用事上帝 事:侍奉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6
5、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
以:凭借
6、秦既得意
得意:得志
7、诸侯《史记》尤甚 《史记》:记载历史的书的通称
尤甚:特别严重
8、为其有所刺讥也
为:因为
有所刺讥:有嘲讽秦国的内容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7
9、《诗》《书》所以复见者
所以:……的原因
复:再
10、多藏人家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3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4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5
1、东方物所始生
所始生:开始产生的地方
2、西方物之成孰
孰:同“熟”
3、收功实者常于西北 收功实者:获得实效的人。
4、汤起于亳 (bó) 于亳 (bó):介宾短语后置。
2019/7/2
多藏(于)人家
人家:私人家里
11、以故灭
被动句
以故:因为这个缘故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8
12、其文略不具 13:何必上古
具:详细 何必(取法)上古
14、秦取天下多暴 暴 :采取暴力。形容词作动词。
15、传曰“法后王” 法:取法。名词作动词用
16、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
以:因为
近(于)己
9
22、然卒并天下
卒:终于
23、非必险固便形势利也 非必(地理位置)险固便形势利也 便形势利:形势便利
24、盖若天所助焉。 焉:它(秦)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0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1
太史公读秦记,①至犬戎败幽王,周 东徙洛邑,秦襄公始封为诸侯,作西畤用事 上帝,僭端见矣。礼曰:“天子祭天地,诸 侯祭其域内名山大川。”今秦杂戎翟之俗, 先暴戾,后仁义,位在藩臣而胪于郊祀,② 君子惧焉。及文公逾陇,攘夷狄,尊陈宝, 营岐雍之间,而穆公修政,东竟至河,则与 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是后陪臣执政, 大夫世禄,六卿擅晋权,征伐会盟,威重于 诸侯。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12
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诸侯晏然弗讨, 海内争于战功矣。三国终之卒分晋,田和 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务在强 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矫称 蜂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 也。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比于戎翟, 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论秦之德义不如鲁 卫之暴戾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强也, 然卒并天下,非必险固便形埶利也,盖若 天所助焉。
2019/7/2
高邮市第一中学 王兆银
22
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 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诗》 《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 室,以故灭。惜哉,惜哉!独有秦记,又不载 日月,其文略不具。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 者,何必上古。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 功大。①传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 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学者牵于所闻,见 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③ 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④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