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抗干扰技术研究与实现

合集下载

《北斗导航系统干扰信号识别技术研究》

《北斗导航系统干扰信号识别技术研究》

《北斗导航系统干扰信号识别技术研究》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交通运输、地质勘探、农业科技等。

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导航系统已经成为了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然而,随着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如何有效识别和抵御外界对北斗导航系统的干扰信号,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北斗导航系统干扰信号识别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北斗导航系统概述北斗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和实时性等特点。

该系统包括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通过卫星发射信号,地面接收并处理数据,最终为用户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等服务。

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到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三、干扰信号对北斗导航系统的影响干扰信号是影响北斗导航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些干扰信号可能来自于恶意攻击、电磁环境干扰等多种因素。

当干扰信号强度超过一定阈值时,可能会导致卫星信号失真、丢失,甚至使得整个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如何有效识别和抵御干扰信号,对于保障北斗导航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四、干扰信号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干扰信号识别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干扰信号的分类、特征提取、识别算法等方面。

在分类方面,根据干扰信号的来源和特性,可以将其分为人为干扰和自然干扰两大类。

在特征提取方面,通过分析干扰信号的时域、频域和空域特征,可以提取出有效的识别信息。

在识别算法方面,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算法,如基于机器学习的识别算法、基于深度学习的识别算法等。

然而,由于干扰信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现有的识别技术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五、北斗导航系统干扰信号识别技术的研究方法针对北斗导航系统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干扰信号识别技术。

该技术首先通过收集北斗导航系统的原始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

北斗卫星导航抗干扰接收系统技术的分析

北斗卫星导航抗干扰接收系统技术的分析

北斗卫星导航抗干扰接收系统技术的分析摘要: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它能够实现精确定位,因而在军事及其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卫星导航系统所处的工作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化,卫星信号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抗干扰接收技术,是我国卫星导航的最为关键的抗干扰接收系统技术之一。

开展关于卫星导航抗干扰接收系统技术的分析,实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抗干扰接收技术科学性和全面性的有效提升,可以为卫星导航抗干扰接收工作在新时期的改革和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和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关键词:卫星导航;抗干扰接收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分析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期间,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得到应用与发展,是一种崭新的无线导航方式之一。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着很大优势,例如实时连续性、精准定位等。

在科技不断更新换代、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北斗卫星导航所处的工作环境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问题。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工作时可能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如何去克服这些干扰,提高卫星导航抗干扰能力是当前的任务之一。

1 常用卫星导航抗干扰技术分析所谓抗干扰技术就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对卫星信息接收和传递方式及功率进行处理,使卫星接收自己所需的信号。

常见的卫星导航抗干扰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利用虚拟卫星法。

虚拟卫星法就是在地面上设定一个发射装置或小卫星来模拟卫星发射信号,或者通过无人驾驶飞行器,阻止干扰方分清真正的导航卫星,增加干扰的难度及成本。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军事领域,特别是在战争的时候。

2. 利用天线抗干扰法。

天线抗干扰法是卫星通信中最常用的方法,具体分为智能天线技术、自适应调零天线以及多波速天线等。

智能天线是一种新型天线,他安装在卫星信号接收处。

能够产生很多波速,依照制定的工作区,使系统达到完美的工作状态。

自适应调零天线是对天线的阵元进行加权处理,使干扰源方向调零,从而减少或者降低干扰的程度。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抗干扰算法研究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抗干扰算法研究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抗干扰算法研究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GNSS)组成、特点及应用,概述了北斗导航信号抗干扰算法,提出了改进后的抗干扰算法-空时频联合自适应抗干扰算法,推导出了具体算法及流程,对空时频联合自适应抗干扰算法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该抗干扰算法已在实际项目中验证其可靠性,具有很强的工程意义。

0 引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我国自主研制开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实现全方位定位、导航、授时等功能,在国家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安全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北斗导航接收机通常工作在复杂环境中,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这会影响导航定位的正常运行。

为此,针对提高接收机抵抗电磁干扰,研究人员研制了卫星抗干扰设备为北斗导航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因此,对于北斗抗干扰技术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目前,常见的抗干扰算法有空域抗干扰算法、时域抗干扰算法、频域抗干扰算法、空时抗干扰算法、空频抗干扰算法、LMS自适应窄带陷波抗干扰算法等。

国外已对导航抗干扰算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例如文献给出了LMS变步长算法,文献针对共轭梯度抗干扰算法进行了分析与推导,给出了优化计算过程。

国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王营营改进了扩频技术的GPS抗干扰方法,国防科技大学鲁祖坤开展了天仙阵抗干扰关键技术研究等。

现今对于抗干扰算法的改进优化以及仿真实现仍是行业热点。

本文针对北斗导航接收机设备提出了空时频联合抗干扰算法,给出了具体的推导过程及算法原理,实现了北斗三号卫星导航抗干扰平台系统,并在具体工程上进行了算法的实际验证与应用。

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种: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GALILEO-Galileo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以及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定位系统(Bei 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等。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高品质、高速度、高可靠性的全球定位和导航服务。

在这种背景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运而生,成为了全球定位和导航领域的重要玩家。

本文将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探讨。

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现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由中国独立研发、设计和建造的一套全球定位和导航系统,具备自主知识产权。

其定位精度高、遍布全球、覆盖面广,可广泛应用于陆、海、空、天、军、民等领域,已成为中国自主建设定位与导航体系的标志性产物。

截至2021年3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球组网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总规划数为35颗卫星,已发射了56颗卫星,初步实现了全球覆盖、高稳定性和高服务水平。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至今已发射了4代卫星,升级后的北斗卫星具有更高的导航精度、更广的覆盖范围、更强的可靠性和更高的应用价值。

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设计1. 制定规划:制定规划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设计的首要任务。

制定规划需要明确整个系统的发展方向、规模、技术路线、投资计划等。

2. 卫星设计:卫星设计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的核心内容。

卫星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卫星高度、卫星间距、星基系统、卫星监控系统等。

3. 组网设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地面站的选址、通信网络的搭建、用户接口的设计等。

4. 系统集成:在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集成,把所有设计完成的部分组合在一起,形成整个系统。

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实现1. 卫星发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实现需要倚靠先进的发射技术。

在卫星发射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卫星可以正常运行。

2. 卫星轨道维护:卫星在轨道运行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干扰影响,需要对卫星的轨道进行维护,以确保卫星的正常工作。

3. 组网建设:组网建设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关键环节。

组网建设涉及到卫星接收机、地面测控站、数据处理中心等方面的内容。

卫星导航信号抗干扰技术应用

卫星导航信号抗干扰技术应用

卫星导航信号抗干扰技术应用发布时间:2023-01-16T05:11:05.476Z 来源:《建筑创作》2022年16期作者:范君[导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卫星导航系统已成为各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中之重。

范君身份证号:12010519870204****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卫星导航系统已成为各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中之重。

它不仅与国家军事内容、互联网等技术密切相关,而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卫星导航距离我们数以万计公里,到达卫星接收机时信号非常微弱,这可能导致卫星导航因外界干扰而不稳定。

为了提高卫星导航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各国都在大力推动抗干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提高卫星导航信号抗干扰能力主要有三种途径:(1)提高卫星发射成功率;采用新的卫星导航信号系统和编码方法;提高卫星导航信号终端的抗干扰能力。

在研究和探索卫星导航信号抗干扰技术的基础上,介绍了可能对卫星导航造成干扰的干扰类型和方法。

在卫星导航终端抗干扰能力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对卫星导航工程发展的抗干扰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卫星导航;信号;抗干扰技术;应用1目前我国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状况1.1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卫星通信技术的重点也在不断提高,投入了大量的人员、资金和技术进行卫星通信技术的研发。

这促进了我国卫星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卫星通信技术能够满足我国的战略建设需要。

目前,我国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主要有两种:一是宽带卫星多媒体通信技术;二是同步轨道移动通信系统。

所谓宽带卫星多媒体通信技术就是将卫星广播技术、数字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构建一种传输媒体业务的高速通信模式,即宽带卫星多媒体通信。

宽带卫星多媒体通信技术可以整合图像、视频、声音等多种资源,有效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此外,它还可以为用户提供高吞吐量的分组数据服务,获得了广大用户的满意。

这种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技术在卫星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卫星导航系统抗干扰问题研究

卫星导航系统抗干扰问题研究

卫星导航系统抗干扰问题研究张浩;靳一恒;吕婷婷【摘要】Aiming to deal with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this article made a comprehensive study about its anti-jamming technology, which focusing on in-troducing and analyzing the anti-jamming technology of receiver antenna, radio frequency (RF) front-end, baseband processing unit and the adaptive filter technology .The types of repressible jamming signals, anti-interference principles,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current anti-jamming techniques were also reviewed .Research hotspots and problems of anti-jam-ming techniques for narrow band interference, broadband interference, and multipath inter-ference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development tends of anti-jamming technology were dis-cussed.%针对卫星导航系统的脆弱性和干扰来源,对卫星导航系统的抗干扰技术进行了研究,重点对接收机天线、射频前端、基带处理三大模块的抗干扰技术以及自适应滤波技术进行介绍和分析,对各类抗干扰技术所能抑制的干扰类型、抗干扰原理、发展状况进行阐述。

北斗四阵元天线自适应抗干扰技术研究

北斗四阵元天线自适应抗干扰技术研究

·3·NO.18 2018( Cumulativety NO.30 )中国高新科技China High-tech 2018年第18期(总第30期)自适应抗干扰技术作为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可靠运行的关键,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取得了大量突破性成就,如在多模抗干扰技术、多域多级联抗干扰等的运用下,在抗干扰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但需注意的是,目前应用抗干扰技术仍面临如何在干扰抑制中发挥自适应天线阵列技术优势的问题。

因此,本文对自适应抗干扰技术应用于北斗四阵元天线中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北斗导航系统基本介绍1.1 北斗导航系统相关概述在最初的发展阶段中,北斗导航系统主要选择两颗地球同步静止卫星模型、数字高程技术实现双星定位导航系统的构建。

在导航卫星建设过程中,经过长期的原理论证、演示验证等,直至21世纪初才进行北斗导航定位试验系统的建设,初次运行时间为2003年12月。

相关研究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太空预定轨道中已被送入23颗北斗卫星。

官方数据资料显示,预计到2020年,将完成所有卫星布星过程。

北斗导航系统包括地面段、用户段与空间段。

在布星上,计划地球轨道卫星27颗、静止轨道卫星5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3颗。

对于系统中的地面段部分,有时间同步基站、监测基站与主监控站等,且用于数据信息互通,能够完成数据信息的收集,在此基础上分析卫星运行状态,调整相关参数。

由于信号传输是从空间段发送至用户段,因此这一过程被干扰的可能性极高,如恶意干扰、噪声干扰等,所以需强化干扰抑制能力。

1.2 北斗导航系统干扰问题分析干扰问题是北斗导航系统运行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具体剖析其中的干扰类型,以相干干扰、非相干干扰两种为主。

在相干干扰方面,又细化为欺骗性、转发式与多径干扰,如虚假GPS信号、无题反射信号等;在非相干干扰方面也有多种类别,如宽带-脉冲、宽带-扩频、窄带-连续波与窄带-扫频等,包括电台或干扰机谐波、扩频干扰机等。

浅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战时保障问题

浅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战时保障问题

浅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战时保障问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重要的军事战略资源之一。

在战争时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保障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战时保障问题进行浅析,包括系统的安全保障、应急处理能力和保障措施等方面,以期从中得到启示。

一、系统的安全保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安全保障是系统在战争时期能够正常运行的基础。

在面临敌对国家的攻击和干扰时,保障系统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1. 抗干扰能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战争状态下需要具备强大的抗干扰能力。

在面对敌对国家的干扰行为时,系统需要能够及时发现干扰信号,并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系统还需要具备对抗GPS干扰的能力,以克服因GPS信号被干扰而导致的定位偏差情况。

2. 数据安全保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数据是信息化战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系统在战争状态下需要具备强大的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系统需要采取多种技术手段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防止敌对国家对系统进行网络攻击,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二、应急处理能力在战争状态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需要具备强大的应急处理能力,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1. 应急故障处理:在面对各种突发故障时,系统需要迅速调配人员和物资,采取相应的故障排查和处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系统故障对定位服务的影响。

系统需要具备快速响应的故障处理机制,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服务的可靠性。

三、保障措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战争状态下的保障措施是保障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和为军事行动提供可靠的定位服务的关键。

1. 备用系统保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战争状态下需要具备完备的备用系统保障措施。

系统需要具备备用卫星和地面控制设备,并能够迅速调配这些备用资源,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系统遭受打击后的影响。

2. 保障资源配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战争状态下需要进行合理的保障资源配置,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和定位服务的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9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抗干扰技术概述1.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概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一项高效的定位、导航技术,目前已被应用于我国的很多城市中。

然而,由于我国领土面积广阔,不同省市地区的地形地貌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卫星导航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环境条件、电磁波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干扰影响。

相关技术人员应不断加强对导航系统抗干扰技术的研究,确保该系统能够正常稳定地运行下去,为使用者提供更加安全的定位导航服务。

1.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受到的干扰类型目前来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所受到的干扰类型可以大致分为两种类型:(1)欺骗型的干扰方式,即通过对非正式基站进行操作,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送一系列错误的信号,从而导致导航终端的定位信息发生错误。

(2)压制型的干扰方式,即通过操作干扰能力较强的干扰机,发出具有一定的干扰性信号来对导航终端进行干扰,从而导致卫星导航系统无法对正确信号进行科学的处理,进而对接收设备的功能受到极大的破坏。

1.3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抗干扰技术类型当前国内外已存在的卫星导航抗干扰技术类型主要包括几种[1]:(1)空域滤波抗干扰技术,该技术通过对大量阵元进行排列,从而将正确信号与错误信号有效进行分隔,进而将干扰程度降到最低。

(2)时域滤波抗干扰技术。

该技术通过对数字信号进行科学的处理,从而对分贝较大的干扰信号产生较强的削弱效果,该技术能够对单频、窄带等类型的干扰信号产生很好的抑制效果,但与此同时,该技术也会对原本的信号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对信号的接收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

(3)空时自适应滤波抗干扰技术。

该技术的原理就是在二维空间内对干扰信号进行抑制和处理,很好地弥补了空域滤波抗干扰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

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抗干扰技术当前应用状况2.1 滤波技术的应用情况滤波技术分为以阵列天线为基础的空域滤波抗干扰技术及空时二维滤波抗干扰技术,以及以单天线为基础的频域滤波抗干扰技术和时域滤波抗干扰技术。

在应用过程中,滤波技术当前所存在的优缺点如下:(1)空域滤波技术的应用。

该技术通过处理器与天线阵之间的连接,来实现降低干扰信号的功能,然而该技术存在的缺陷为其自身移项机的精准度有限,因此会对最终所测得的相位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此外,该技术所能处理的干扰信号数量有限,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其自身的性能损耗相对来说比较明显。

(2)空时二维滤波技术的应用。

该技术相对于空域滤波技术来说做出了一定的调整,即在各阵源内加设一定量的延迟抽头。

这样一来,能够使整个天线阵的自由度得到明显的增强,进而有效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3)频域滤波技术的应用。

该技术是利用傅立叶变换来对信号进行处理,相较于其他抗干扰技术来说,此类技术的处理过程更加简便,所能提供的零态深度及处理范围也更加广泛。

然而频域滤波技术对带宽不同的干扰信号来说,其抑制效果往往也不同,对于窄带的抑制能力明显要强于对宽带的抑制。

(4)时域滤波技术的应用。

该技术是通过对数字信号进行接收和处理,从而完成对三十分贝以上窄带干扰信号的抑制。

该技术往往可以同时对大量的窄带信号进行处理,但是在对宽带信号的处理方面明显不具有优势。

2.2 波束形成技术的应用情况波束形成技术是通过对阵列天线进行利用,以提高正确信号在传播过程能够受到增益的效果,进而对其他干扰信号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较于滤波抗干扰技术的应用,波束形成技术具有更强大的性能,能够明显降低滤波技术应用过程中所出现的误差,从而做到更加精准地导航。

除此之外,波束形技术还能减小设备自身的受损程度,确保卫星导航系统能够具有更加强大的抗干扰能力。

3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抗干扰技术的实现3.1 波束形成抗干扰技术的实现干扰信号及卫星信号混合而成的信号在经过微波电路中以后,会共同经过一系列的数字变换,最后通过波束形成技术使得干扰信号被分离出来。

与此同时,系统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能够获取相应的控制权值,进而对多重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组合,确保正确的卫星信号能够得到明显的加强,并同时在干扰信号的方向产生较大的抑制效果。

最后,系统通过对混合信号再次进行变换,从而输出相应的中频信号。

波束形成抗干扰技术能够同时对大量的卫星信号进行控制,在其应用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对相关的动态放大器进行设计,并选择能够对增益进行自动控制的技术,从而确保微波射频通路能够持续呈现饱和的状态,进而能够对信干噪比进行优化[2]。

3.2 滤波抗干扰技术的实现滤波抗干扰技术需要通过频域窄带及空时自适应宽带干扰抑制技术的应用来实现,其中频域窄带干扰技术能够对变化较快的干收稿日期:2019-07-06作者简介:张高巍(1978—),男,宁夏隆德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师,研究方向:卫星导航定位和惯性导航定位系统的测量。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抗干扰技术研究与实现张高巍(中国人民解放军92785部队,河北秦皇岛 066000)摘要:本文探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抗干扰技术概述,分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抗干扰技术当前应用状况,研究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抗干扰技术的实现。

关键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抗干扰技术中图分类号:TN96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9)08-0109-02应用研究DOI:10.19695/12-1369.2019.08.59110第 37 卷 数字技术与应用 扰信号及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适用于抑制一些功率大、变化快的窄带干扰信号。

而空时自适应宽带干扰技术则分为两种类型,即无约束空时自适应技术及有约束空时自适应技术。

其中无约束型可以在并未预知卫星方向的情况下对干扰信息进行抑制,而当外部干扰消失后,通过该技术可以创造出相应的增益方向图;而对于约束型技术来说,则可以对卫星进行定位跟踪,并在已知卫星位置及方向的情况下,对外部干扰信息提前做好相应的防御工作[3]。

3.3 卫星导航系统终端抗干扰技术的实现卫星导航系统的终端主要由接收机及抗干扰天线两部分共同组成。

其中抗干扰天线用来对卫星所发出的信号进行接收,然后经过射频部分对信号进行处理并得到相应的中频模拟信号,再经变换后进入自适应处理单元、频域窄带滤波,并对相应的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得到一定的加权值。

在此之后,系统将会对天线方向图按天线各单元的权重值进行控制,从而使卫星信号干燥比得到一定的提高,但由于窄带干扰和有用信号来向相同,在干扰方向上形成零线,该方向的正确信号会被抑制。

总的来说,通过采用频域窄带干扰控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ti-jamming Technology for Beidou SatelliteNavigation SystemZHANG Gao-wei(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92785 Troops,Qinhuangdao Hebei 066000)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verview of anti-jamming technology of Beidou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analyses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status of anti-jamming technology of Beidou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and studies the realization of anti-jamming technology of Beidou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Key words:Beidou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anti-jamming technology制和空时自适应陷波处理能够有效减少卫星导航系统终端干扰的问题。

4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卫星导航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应用,然而在此过程中,我国的导航技术仍存在某些不足之处。

因此,相应的研发技术人员应不断加强对抗干扰技术的创新和研究,确保卫星导航技术水平能够得到质的飞跃,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精准安全的定位导航服务。

参考文献[1] 王晓君,张伟,杜萌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及其抗干扰技术[J].河北工业科技,2014(3):234-238.[2] 何永前,林新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抗干扰技术研究与实现[J].舰船电子工程,2017(1):45-48.[3] 刘小波,练灿明.北斗导航终端抗干扰技术设计与实现[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6):167-168.Socket对象生成并完成请求应答后,在进行后续请求就要断开重连,否则就会对系统服务器造成较大性能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使用无限循环语句while(true)来实现服务器端的反复进行,但由于程序完成一次信息读取后就会进入等待状态,再使用无限循环语句也不会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为了解决无限循环锁死的问题,使用现成技术手段让服务器在循环内读取Socket信息。

具体方法就是在服务器结构中加入内部类ReadMessageThread,实现多客户端访问服务器的安全和同步管控。

服务器程序与客户端自由通信的前提是调用serverSocket.ac-Application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Java MultithreadingTechnologySHENG Lin-yang 1,SHENG Fang-yuan 2(1.Heilongjiang Business College,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25;2.Heilongji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Vocational College,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25)Abstract:Multithreading technology is a solution to concurrent processing problems in Java high-level programming language,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software development with network communication function.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inciple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reads,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of Java multi-threading technology to realize network communication, points out the effective way of Java multi-threading technology to realize thread security and synchronization control, and puts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scheme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Java multi-threading technology.Key words:Java Advanced Programming Language; Multithread Technology; Network Communication Systemcept()方法,但由于该方法在服务器端口只执行了一次,只能与一个客户端进行通信,另外端口被占用也无法进行自有通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