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三条底线 用“造血”代替“输血”——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守三条底线用“造血”代替“输血”——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者的一些思考

发表时间:2019-03-12T10:44:35.1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作者:吴豪俊[导读]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 210024

家精准扶贫工作关乎我国贫困地区的民生大计,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大业,从长远来看,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自安徽调查结束以来,我寝食难安:一是看到部分地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精神上的贫瘠与残障人士物质上的贫穷,从小衣食无忧的我深感震惊;二是大部分受访群众对现状满意、对未来有信心,他们对政策交口称赞,坚信在党的领导下日子会越来越好,这让我欣慰更让我激动。

我组此行历时10天,考察地点位于皖北、皖西南地区,共涉及4个地级市7个县区,实地调研案例选取包含不同类型的扶贫对象,访谈对象涵盖县、乡、村主管扶贫工作的领导和帮扶主体,入户访谈对象的随机选取也力求真实地了解情况,最终实现点面结合、多视角、全方位客观公正地反映安徽省精准扶贫工作的成效。

围绕三农问题,在坚守“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这三条底线的情况下,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农业:强化技术指导是关键

1、解决废耕问题需要技术指导

因需统计农户家庭经营性收入,而种植业又是经营性收入的主要部分,所以我一直在留心观察土地的利用情况。有这么一个现象:皖北地区几乎不存在废耕,一方面是机械化耕种节省了大量人力,另一方面种植业是多数受访者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而皖南地区出现了许多废耕现象:一是种植业纯收入低,二是皖西南多山地、丘陵,无法进行大规模机械化耕种。需指出的是,适合皖西南种植的如茶叶等经济作物的收益并不低,如果充分利用耕地,农户的收入仍存在上升空间。问题的关键在于缺少劳动力与技术指导,这一点有待政府结合地方优势,寻找属于自己的出路。

(1)多媒体技术指导效果更佳

既然提到技术指导,不妨展开来谈谈。伴随着全球化进入中国,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越来越深入地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固有的精英文化观;而图像的崛起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随着全球化时代精英文学市场的日益萎缩和大众文化的崛起,人们的视觉审美标准也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专注于阅读文字文本逐渐转向越来越专注于视觉文本的阅读和欣赏。基于这个前提,我认为贫困地区应适当增加影像设备以方便农民通过图像、影音的方式学习生产技术。顺带一提,各村的图书室实际使用率并不乐观,许多书橱书架只是摆设,一方面是农户文化水平偏低,另一方面,即便认字也鲜有人通过阅读书籍获取知识。所以,如果能图文结合、影音结合,以广播、幻灯片、录像等多媒体设备传播专业知识,配合专业人员讲解,效果更佳。

2、主攻方向是提高农业供给质量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头便提到:“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办主任、中央财办副主任唐仁健指出:“这些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存在,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突出的是结构性、体制性矛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结构性矛盾问题。”

既然问题出在品种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与竞争力不够,强化技术指导更是尤为关键。这里的技术指导,不仅是“量”上的,还要突出“优”(调优产品结构)、“绿”(调好生产方式)、“新”(调顺产业体系)。

二、农村:发展应以规划为引领

1、产业应做好时空规划

以旅游产业为例,在推进旅游脱贫的同时,我们必须看清该产业未来的变化趋势。经济景气时,农家乐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又在产业转型的阵痛期排山倒海的关门停业,这是笔者家乡农村旅游产业的真实写照。因此,虽然贫困地区尚未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但地方政府应以规划为引领,在时间、空间两轴上做足准备。时间上,计划安排必须长远且具体,分阶段实现目标,深度挖掘旅游资源,不断加强宣传力度;空间上,因地制宜,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开发各具特色的旅游产业。微观上,为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粗放型农家乐与中高端民宿需提前做好区域规划;宏观上,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及住宿业的地理布局亦需科学合理。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三区”“三园”加“一体”,贫困地区可以通过“三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区聚集,切实将区域资源优势变成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2、财政:量入为出方能临危受命

在确保三农支出不减的情况下,地方财政必须开源节流,量入为出,留有余地方能临危受命。美国政府两次陷入大危机的前车之鉴,让我始终对财政保持谨慎态度——大萧条前美国政府财政基本持平且略有盈余,因此罗斯福上台后“新政”得以顺利实施;而次贷危机前联邦财政连年赤字,债台高筑,危机爆发后出手救市更是雪上加霜,金融危机遂演变成债务危机。由此可见出财政平衡的重要性,只有这样,在危急时刻政府才有可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政府开支,增加公共需求。反之,危机降临时不但无法有效应对,反而越陷泥潭。

(1)保障体系必须广泛覆盖,保障线不能水平过高众所周知美国等西方国家实行高福利社会保障制度,这似乎有利民众,然而财政一旦吃紧,保障体系面临着崩溃的危险。美国的财政政策与社会保障体系对我们颇具启发意义,因此,贫困地区应尽快构筑一个与发展水平、财政能力相适应的、覆盖广泛的社会保障体系。

3、资源分配需谨慎合理

(1)分级诊疗制度需尽快落实到位

凡是在国外就诊过的人都知道,中国是世界上看病最容易的国家之一,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高效的医疗系统,然而如此高效的系统一定程度上透支着医护人员。在了解到新农合、大病救助等高比例报销政策后,我有些忧虑。看病简单、报销过高也带来不少问题:常见的如临终过度治疗,隐性的如占用急救资源,爆发的如医患矛盾尖锐,长久的如财政预算紧张。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的同时,必须谨防被滥用。医疗不存在上限,明确分级诊疗制度势在必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