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栽培生理》第六章 果菜类的果实发育生理
蔬菜栽培生理学考试大纲(园艺本科)

园艺课程考试大纲《蔬菜栽培生理学》课程考试大纲课程编号:0432626课程性质:专业课适用专业:园艺本科考试对象:园艺本科生课程考试一、课程考核目的:本课程的考核目的是:学生系统掌握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分化、种子萌发、育苗生理、根菜、茎菜、花菜产品器官形成、瓜菜花芽分化、性别分化调控等,为从事相关研究及其产业应用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蔬菜栽培生理相关基本原理和技术,为从事相关研究及其产业应用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培养学生从事相关研究的能力。
二、课程考试方式及时间:本课程的考试均以闭卷的形式进行,总评考核成绩以期末成绩为主(60%),实验成绩(20%),平时和作业情况也作为总评成绩的一部分(20%),考核成绩为百分制。
本课程不仅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基础,而且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以及进一步学习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考试时间一般规定为120分钟。
三、教学时数:本课程总学时为32(16周,每周2学时,理论20学时,实验12学时)。
四、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选用教材:蒋先明,蔬菜栽培生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参考书目[1]张振贤,《高级蔬菜生理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2]李合生,《现代植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五、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本考试大纲根据《蔬菜栽培生理学》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按照学科的理论知识体系,提出考核的内容和考核要求。
考核要求分为二个层次:了解和掌握。
第一章绪论(2学时)考核内容:1、蔬菜栽培生理学的范围及任务2、蔬菜栽培学的简史和发展3、蔬菜栽培生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考核要求:要求学生对《蔬菜栽培生理学》有初步了解和认识,为今后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章蔬菜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化(2学时)考核内容:1、生长的模式、周期性及生长相关。
2、发育的特征及阶段性。
3、分化的本质考核要求:了解蔬菜生长发育和分化规律,以及对这一过程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子(特别是温度和光照)的作用。
蔬菜栽培的生态生理基础

蔬菜栽培的生态生理基础第一节蔬菜作物的生长与发育一,蔬菜作物的生长发育特性(略)二,蔬菜作物生长发育时期与类型(一)生长发育时期1.种子期——胚胎发育期--种子休眠期--发芽期2.营养生长期(1)幼苗期种子发芽后,就进入营养生长期的幼苗期。
此期间幼苗生长迅速,代谢旺盛,但光合成的营养物质较少,应增强光合,减少呼吸消耗。
(2)营养生长旺盛期幼苗结束后进入。
蔬菜生长的营养基础。
3.生殖生长期(1)花芽分化期花芽分化是营养生长过渡到生殖生长的形态标志。
(2)开花期从现蕾开花到授粉、受精,是生殖生长的一个重要时期。
(3)结果期形成产量的主要时期(二)生长发育类型1.一年生蔬菜当年播种当年开花结果2.二年生蔬菜在播种的当年为营养生长,经过一个冬季,到第二年才抽薹、开花与结实。
3.多年生蔬菜再一次播种后可多年采收,不需每年繁殖。
4.无性繁殖蔬菜生产上用营养器官进行繁殖。
三、蔬菜作物生长相关性与产品器官的形成(略)第二节蔬菜作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一,蔬菜作物生长发育与温度(一)蔬菜作物对温度的要求与反应各种蔬菜生长与发育,对温度都有一定要求,而且各自都具有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找到最适温度,生产时创造最适温度。
(二)温度对蔬菜作物的生理作用1温度对蔬菜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大白菜温度在15~22℃范围内,为光合作用适温范围。
越是要求温度较高的蔬菜,其光合作用的温度也越高。
2.温度对蔬菜作物呼吸的影响蔬菜作物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一样,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强。
3.温度对蔬菜作物养分吸收的影响温度,特别是地温对蔬菜作物养分吸收影响显著。
(三)温周期的作用大部分蔬菜作物的正常生育都要求昼夜有温度变化的环境。
(四)春化作用低温对蔬菜发育所引起的诱导作用。
1.种子春化的条件对于耐旱及半耐寒的二年生植物的低温诱导,可以在0~10摄氏度的范围,但品中间有一定差异。
2.绿体春化的条件蔬菜要在植株长到一定大小后,才能对低温起反应五)低温及高温障碍生态生理(略)二,蔬菜作物生长发育与光(一)光照强度对蔬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1.要求强光照的作物如西瓜、甜瓜、南瓜、黄瓜、番茄以及薯芋类中的芋、豆薯等。
《蔬菜种植技术》PPT课件

(一)植物学特征
1.根 2.茎 3.叶 4.花 5.果实
茎直立,分枝习性属无限生长。 在植株分杈处生长第1朵花,之后再不断发生两杈分
枝,不断着花。 茎长可达2m以上。
(一)植物学特征
1.根 2.茎 3.叶 4.花 5.果实
真叶为单叶互生。 叶面光滑,无缺刻,外端渐尖。 叶片绿色,但不同品种叶色的深浅不同,紫色的品
(一)培育壮苗
1.壮苗标准 2.种子消毒与浸种催芽 3.苗期管理要点
用穴盘育苗,以草炭为基质。 播种后白天适温28-30 ℃ ,夜间18-20℃,地温20
℃左右,出齐苗后降低3℃左右。 冬春季节做好保温和人工加温;夏秋季采取措施
降温,上午10:00至下午3:00棚顶要加盖遮阳网。 风口安装防虫网。喷施1—2次植病灵Ⅱ号预防病
(三) 定植后管理
1.温光管理 2.水管理 3.肥管理 4.植株调整 5.采收
定植后浇1水促进缓苗。 结果后根据季节和天气情况及长势浇水,常保持土
壤湿润,一般5-7天浇1水,每次水量不要过大,滴 灌-设施可以每天每亩滴3-5米3水。
(三) 定植后管理
1.温光管理 2.水管理 3.肥管理 4.植株调整 5.采收
第三节 彩椒及其它茄果类
一、彩椒类型与品种 二、彩椒生物学特性
三、彩椒栽培季节与茬口
四、彩椒栽培技术
五、其它茄果类简介
三、彩椒栽培季节与茬口
栽培方式
日光温室 秋冬茬 日光温室 冬春茬 塑料大棚 秋延后 塑料大棚 春提前
播种期 6上
11中下 5上 1上
定植期 采收期 8上~9上 12~7
2上中 5~11 6中 9~11上 3下 6~10
壮苗标准:株高18-20厘米,10片叶左右,叶色深 绿,叶片肥厚,叶柄粗壮,根系发育好,无徒长、 老化、病弱苗。
蔬菜栽培生理学5果菜类的果实发育生理(共41张PPT)

第三节 瓜类蔬菜的瓠果形成生理
一、瓠果的形态建成
(一)花芽分化与花器形成
花芽分化
花性别分化 田间表现:雌雄花的着生节位
(二)瓠果的形成
瓠果的形成依靠细胞分裂和细胞膨大两个过程。
二、环境条件与茄果的形成
(一)温度
1. 温度对花形态建成的影响 2. 温度对果实发育的影响
(二)光照对果实发育的影响 (三)水分
(四)矿质营养
三、茄果形成生理
1. 授粉、受精与果实形成
2. 茄果化学成分的变化
温度对果实发育的影响
•(一原)产长于豇热豆带的,荚要果求发温(育暖1的)气候碳条水件,化不耐合霜物冻
第二节 豆类蔬菜的荚果形成生理
1
茄果的形态建成
2
环境条件与茄果的形成
3
茄果形成生理
4
茄果形成的生理障碍
一、荚果的形态建成
(一)长豇豆的荚果发育
闭花受粉期 开花现荚期 生长盛期(食用荚采收期)
生长停止期(黄熟期)
(二)菜豆的荚果发育
(三)豌豆的荚果发育
二、环境条件与荚果的形成
(一)温度对荚果形成的影响
(三)水分 (四)矿质营养
三、瓠果形成生理
(一)授粉、受精与果实形成 (二)单性结实 (三)养分竞争与瓠果形成
四、瓠果化学成分的变化生理
1. 碳水化合物 2. 有机酸
3. 抗坏血酸 4. 蛋白质 5. 香味与色素 6. 瓠果成熟生理
茄田果间类 表蔬现菜:的雌经雄济花意的义着(及生4作节)用位蛋白质及氨基酸
现代果蔬采后生理

现代果蔬采后生理名词解释:1.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在体内一系列复杂的酶系统的参与下,将复杂的物质分解为简单的产物。
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呼吸强度:呼吸强度是衡量呼吸作用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
定义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一定质量的果蔬组织释放CO2或吸收O2的量。
3.呼吸熵:呼吸熵即呼吸系数,就是呼吸作用中释放的CO2与吸进的O2的容量比或物质的量之比。
4.呼吸漂移:呼吸强度总的变化趋势成为呼吸漂移。
5.蒸腾:果蔬采收以后,贮藏环境中水蒸气压力低于果蔬组织表面的水蒸气压力时,果蔬中的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果蔬组织表面向外扩散,这种现象叫水分蒸腾。
6.休眠:休眠是指一些植物整体或某一器官在生活周期的某一阶段,降低新陈代谢,生长进入相对静止状态的现象。
7.成熟:果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从开花受精后,完成了细胞、组织、器官分化发育的最后阶段。
8.衰老:只果实生长已经停止,完熟变化基本结束后进入的时期。
9.冷害:又称寒害,指果蔬组织在其冻结点以上的不适低温所造成的伤害。
10.冻害:果蔬组织在其冻结点以下的冰冻温度时所引起的低温伤害。
11.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发生必须具备的3个基本因素:病原物、易感病的寄主和适宜的环境条件。
这称之为植物病害的三角关系。
第一章果蔬的组织结构和功能1.细胞壁由三部分组成,即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
2.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类、蛋白质、酶类以及脂肪酸等。
次生细胞壁中还有大量木质素。
3.细胞壁中的蛋白质是伸展蛋白(HRGP),富含甘氨酸的蛋白质(GRP);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AGP)。
还有富硫蛋白(thionin)和凝集素(lectin)4.细胞壁中大部分是水解酶类,其余则多属于氧化还原酶类,如:果胶甲酯酶、酸性磷酸酯酶、过氧化物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等。
5.细胞膜的功能1.分室作用:细胞的膜系统不仅把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而且把细胞内的空间分隔,使细胞内部的区域化;2.代谢反应的场所:细胞内的许多生理生化过程在膜上有序进行;3.物质交换:质膜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对物质的透过具有选择性;4.识别功能:质膜上的多糖链分布于其外表面,似“触角”一样能够识别外界物质。
果蔬采后生理PPT教案

(2)CO2:提高环境中 CO2浓度能抑制 ACC向乙烯的转 化和 ACC的合成,CO2还被认为是乙烯作用的竞争性抑制 剂,因此、适宜的高CO2从抑制乙烯合成及乙烯的作用两 方面都可推迟果实后熟。但这种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果实种类和CO2浓度。
第20页/共50页
(3)乙烯:
乙烯对乙烯生物合成的作用具有二重性,既可自身催化 ,也可自我抑制。用少量的乙烯处理成熟的跃变型果实,可 诱发内源乙烯的大量增加,提早呼吸跃变,乙烯的这种作用 称为自身催化。乙烯自身催化作用的机理很复杂,也可能是 间接过程。有人认为呼吸跃变前,果蔬中存在有成熟抑制物 质,乙烯处理破坏了这种抑制物质,由此果实成熟,并导致 了乙烯的大量增加。非跃变型果实施用乙烯后,虽然能促进 呼吸,但不能增加内源乙烯的增加。
第31页/共50页
外源生长素既有促进乙烯生成和后熟的作用,又有调节 组织对乙烯的响应及抑制后熟的效应。它不同的浓度下表现 的作用不同:1--10μmol/L IAA能抑制呼吸上升和乙烯生成 ,延迟成熟;100--1000μmol/L刺激呼吸和乙烯产生,促进 成熟,IAA浓度越高,乙烯诱导就越快。
第21页/共50页
产品一旦产生少量乙烯,会诱导 ACC合成酶活性,造 成乙烯迅速合成,因此,贮藏中要及时排除已经生成的乙烯 。采用高锰酸钾等做乙烯吸收剂,方法简单,价格低廉。适 当通风,特别是贮藏后期要加大通风量,也可减弱乙烯的影 响。使用气调库时,焦碳分子筛气调机进行空气循环可脱除 乙烯,效果更好。
第18页/共50页
4.贮藏气体条件 (1)O2 :乙烯合成的最后一步是需氧的,低O2可抑制乙烯产 生。一般低于8%,果实乙烯的生成和对乙烯的敏感性下降, 一些果蔬在3%O2中,乙烯合成能降到正常空气中的5%左右。 如果O2浓度太低或在低 O2中放置太久,果实就不能合成乙烯 或丧失合成能力。
《蔬菜栽培学》复习题资料

《蔬菜栽培学》复习题资料09园艺《蔬菜栽培学(上)》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简述蔬菜的定义及其作用蔬菜是指一切可供佐餐的植物总称。
包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少数木本植物以及食用菌、藻类、蕨类和某些调味品等。
蔬菜具有以下作用:2.试说明蔬菜的生产方式和栽培特点。
生产方式:自给性、商品性、专业化、季节性蔬菜生产。
栽培特点:①种类繁多,食用器官多样化。
②对栽培条件要求高,需精耕细作。
③绝大多数需育苗④保护地栽培。
⑤采后处理。
第二章蔬菜生物学基础1.试述蔬菜作物的几种分类方法及其对蔬菜栽培的意义。
分类方法:植物学分类法、食用器官分类法、农业生物学分类法意义:①植物学分类法能了解各种蔬菜的亲缘关系,在杂交育种、培育新品种、及种子繁育方面有重要意义。
②食用器官分类法对掌握栽培关键技术有一定意义。
③农业生物学分类法将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基本相似的蔬菜归为一类,综合了上述两种分类方法的优点,比较适合生产上的要求。
2.农业生物学分类中,哪几类属于喜温性蔬菜?哪几类属于耐寒性蔬菜?喜温性蔬菜:茄果类、瓜类、豆类、薯芋类、水生蔬菜。
耐寒性蔬菜:白菜类、甘蓝类、根菜类。
3.简述蔬菜作物的八大起源中心及其代表作物(最少记2-3种)。
①中国中心:白菜、芥菜、萝卜、丝瓜、竹笋②印度—缅甸起源中心:黄瓜、苦瓜、丝瓜、茄子、苋菜③印度—马来西亚起源中心:冬瓜、山药、生姜、黄秋葵④中亚西亚中心:菠菜、蚕豆、洋葱、大蒜、芫荽⑤近东中心:甜瓜、莴苣、胡萝卜⑥地中海沿岸中心:甘蓝、芜菁、芹菜、石刁柏⑦阿比西亚中心:西瓜、甜瓜、豇豆、扁豆、豌豆⑧中美中心:番茄、辣椒、南瓜、菜豆6.诱导耐寒性蔬菜生殖生长的条件有哪几个?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对商品菜栽培和采种栽培有何指导作用?条件:低温春化、长日照,其中低温尤为重。
商品菜栽培要抑制其生殖生长,栽培期要避开低温,防止通过春化。
采种栽培则要促进其生殖生长,满足低温、长日条件,促进抽臺开第三章蔬菜园艺技术基础第1节蔬菜种子1.简述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纯度、净度、千粒重等概念。
《蔬菜栽培生理学理》绪论

•美国学者F.P. Gardnent, R. L. Mitchell 编写的作物生理学(Physiology of Crop plants)(1985)。
•Hay RKM and Walker AJ编写的《作物产量生理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ysiology of crop yield》(1989)。
(一)、农业发展对蔬菜栽培生理学的推动作用
农业的发展先后经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特别是从20 世纪中叶前后,先后经过三次革命,极大推动了农业基础研究的发展。
1. 绿色革命
20世纪40年代在发达国家,60年代初在发展中国家以大幅度提高产量为 标志。 主要技术模式:良种+化肥+灌溉+农药
经历了第一次绿色革命,1961-1996年,化肥使用量从0.31亿吨增加到1.35亿 吨;1961-1996年,灌溉面积从1.3亿公顷增加到2.63亿公顷;1950-1990年,农 药销售额扩大28倍。“绿色革命”显然使亚洲避免了重大的粮食危机(1996年 世界粮食首脑会议报告),成为中国、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惊人的经济增长的基础。
•1957年, Fujiwara和Syzuki 提出了源-库关系的概念,发现了光合 同化物分配受源、库代谢活性的控制。同时日本学者在20世纪50 年代还研制出CO2分析仪,并开始在大田条件下研究蔬菜个体与群 体的光合作用,有力推动了光合作用的研究。
•1962年, Van Dobben首先发表了生物学产量、经济学产量和收 获指数等观点,并研究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0世纪60年代,日本学者角田提出了株型的概念;1968年, Donald提出了著名的“理想型”概念,并倡议开展理想型的株型 育种,育种学者努力培育紧凑型的植物株型,对提高植物的群体光 合作用起到了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限生长型品种在主茎生长至8-10片叶,有的晚熟 品种长至11-13片叶时出现第一花序,以后每隔2-3片 叶着生一个花序,条件适宜可不断着生花序开花结果。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eterminate" and "indeterminate" tomatoes
Determinate varieties of tomatoes, also called "bush" tomatoes, are varieties that are bred to grow to a compact height (approx. 4 feet).
They require substantial caging and/or staking for support and pruning and the removal of suckers is practiced by many but is not mandatory. Because of the need for substantial support and the size of the plants, indeterminate varieties are not usually recommended as container plants.
They may require a limited amount of caging and/or staking for support, should NOT be pruned as it severely reduces the crop, and will perform relatively well in a container (minimum size of 5-6 gallon).
(1) 番茄花器特征
番茄花为完全花,总状花序或聚伞花序着生于节间。 花萼绿色,花瓣黄色。每个花花序上着生的花数一般5-10 朵,樱桃番茄一般20-30朵。雄蕊通常有5-9枚,聚合成一 个圆锥体,包围在雌蕊周围,药筒成熟后向内纵裂,散出 花粉,为自花授粉蔬菜。
番茄按花序着生规律可分为有限生长型和无限生长 型:
They stop growing when fruit sets on the terminal or top bud, ripen all their crop at or near the same time (usually over a 2 week period), and then die.
番茄花的小花梗中部有一个离层“断带”,是在花 芽分化过程中若干层离层细胞所构成。在花芽分化期, 距生长点部位的表皮约20层处出现一层二次分生组织, 随着花芽的发育逐渐增多,最后达10-12层。
这时离层细胞不再增加, 但离层的上下部位的细胞还 不断膨大生长,于是在离层 部位形成环状的“断带”。 在环境条件不利于花器官发 育时,“断带”处离层细胞 分离,导致落花。
假二叉分枝 常见于具有对生叶序的植物中,主茎 顶芽活动到一定的时间就停止生长或死亡,由顶芽 下面的一对腋芽同时生长形成两个分枝。每个分枝 的顶芽活动到一定时候又停止生长,再由其下面的 一对腋芽同时生长,如此继续发育,形成许多二叉 状的分枝。因不是由顶端分生组织形成的分枝,故 称为假二叉分枝。
2. 花器特征
1.花芽分化及分枝类型
主茎顶端分化第六至九叶原基时,顶端分生组织开始隆起 形成花芽,这就是第一花穗的第一朵花。继而在第一花的侧 下方依次分化第二、第三、第四朵花芽。茄果类蔬菜均为顶 芽分化花芽类型,且连续分化花序,连续开花结果。顶芽分 化花芽后,从花芽临近的1个或数个副生长点抽生侧枝代替主 茎生长,形成合轴分枝(番茄)和假二杈分枝(茄子、辣椒)。 如此继续,不断的分化花芽和发生侧枝。
合轴分枝 特点是主茎顶芽生长活动形成一段主轴 后即停止生长或形成花芽,由下侧的一个腋芽代替 主芽继续生长,又形成一段主轴,之后又停止生长 或形成花芽,再由其下侧的腋芽接替生长,如此继 续下去,因此,植物的主轴是由主茎和相继接替的 各级侧枝共同组成,因此称为合轴分枝。合轴分枝 可产生较多的分枝和较多的花芽。
Indeterminate varieties of tomatoes are also called "vining" tomatoes. They will grow and produce fruit until killed by frost and can reach heights of up to 10 feet although 6 feet is considered the norm. They will bloom, set new fruit and ripen fruit throughout the growing season.
甜(辣)椒只有子房 壁发育,为食用部分, 胎座组织占很小一部分, 使果实内部形成空腔。
(一) 花芽分化与花器形成
茄果的形成基于花原基的分化与花器官的形成。 茄果类蔬菜的花芽分化较早,一般在2-4片真叶期 进行。如番茄早熟品种在约2片真叶时开始花芽分化, 晚熟品种在大约3片真叶时花芽分化;茄子一般在4片 真叶时分化花芽。
第六章 果菜类的果实发育生理
果菜类主要以收获果实或种子为栽培目的,包括 茄科的茄果类蔬菜,豆科的豆类蔬菜和 葫芦科的瓜 类蔬菜。因此,研究从花芽分化、显蕾开花、受精 直到果实形成的果实发育生理,对于果菜栽培具有 重要一. 茄果的形态建成
茄果类蔬菜包括番茄、茄子和甜(辣)椒,果实为肉质浆 果,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真果。子房壁发育成果壁,由外果皮、 中果皮和内果皮组成。番茄和茄子除果壁外还有发达的胎座组 织,充满果实内部,是主要的食用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