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世界气候教案

合集下载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世界的气候类型》教学设计3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世界的气候类型》教学设计3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世界的气候类型》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第二节世界的气候类型》是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教材通过介绍这些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和影响,使学生了解世界的气候多样性,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气候的概念和因素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气候类型的认识尚不全面,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进一步深化对气候类型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气候类型的分布和影响因素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图像和实例的辅助,提高学习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掌握各类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和影响因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像和实例,分析气候类型的形成和变化,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分布和影响因素。

2.难点:气候类型的形成和变化,以及气候类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像和实例的展示,创造生动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讲解法:教师对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世界的气候类型》。

2.教具: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地图、图片、实例资料等。

3.课前准备: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熟悉和分析,设计教学活动和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世界各地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中图版地理初二上册《世界的气候类型》教案

中图版地理初二上册《世界的气候类型》教案

中图版地理初二上册《世界的气候类型》教案【教学目标】
1.重点把握世界气候类型的差异及其分布规律。

2.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通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进一步学会正确分析某一气候类型的特点。

培养学生对资料的对比、分析、综合整理等思维从而自主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3.通过对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的分析,使学生明确科学结论的得出要有前提条件、充分的依据,学会多问什么缘故,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4、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分布知识如何指导生活实践。

5、世界13种要紧气候类型进行总结归纳,进一步明确各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教学重点】
依照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判定气候类型
【教学难点】
从纬度和海陆位置两方面分析各气候类型的分布
【课前预备】
1.学生在课前分小组绘制好印度尼西亚、开罗、罗马、伦敦、莫斯科、上海等都市的降水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收集一些这些都市的建筑、服饰、自然风景图片等。

2.教学器材:多媒体电脑、自然风景图片
3.教学课件:展现教学过程的课件
【教学过程】
7C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世界的气候类型》教学设计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世界的气候类型》教学设计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世界的气候类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世界的气候类型》是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区域以及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气候类型的划分依据:气温和降水2.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寒带气候、高山高原气候3.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赤道附近热带气候,两极附近寒带气候,中纬度地区温带气候,高山高原气候4.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球的运动、五带划分等基础知识,对气候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气候类型的划分依据、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的理解和掌握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气候类型的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需要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气候类型的划分依据、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能识别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气候类型的划分依据、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2.难点: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图片、视频、动画等素材的课件;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气候类型图片、视频等素材;3.练习题:准备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练习题,以便进行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世界各地的气候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气候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世界的气候类型》教学设计4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世界的气候类型》教学设计4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世界的气候类型》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世界的气候类型》是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使学生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掌握气候类型的划分和分布规律。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知识点,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环保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气候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气候类型的划分、分布及形成原因方面还需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对气候现象的探究兴趣较高,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掌握气候类型的划分和分布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2.难点:气候类型的划分和形成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气候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气候类型的特点。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地区为例,分析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气候类型的划分和分布规律,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气候类型的图片、图表等。

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气候类型的案例,用于分析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世界各地的气候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气候现象。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景观背后的气候类型吗?”激发学生对气候类型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等。

通过课件展示各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区域和形成原因。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气候类型的划分和分布规律。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世界的气候类型》(第二课时)教案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世界的气候类型》(第二课时)教案

《世界的气候类型》(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记住亚热带、温带、寒带、高原高山气候类型的名称;(2)掌握亚热带、温带、寒带、高原高山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和气候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能准确地判断相应的气候类型,描述气候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逐步养成关心世界气候变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亚热带、温带、寒带、高原高山气候类型的名称、特点及分布。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气候资料图,判断分析气候类型的特征。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归纳、图表、多媒体辅助【课时安排】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复习提问:下面四幅图分别属于哪种气候类型?(学生读图回答)明确:第一幅是热带雨林气候,第二幅是热带草原气候,第三幅是热带季风气候,第四幅是热带沙漠气候。

过渡: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世界的气候类型中的亚热带、温带、寒带、高原高山气候。

二、新课学习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四个大组,第一组:亚热带气候类型;第二组:温带气候类型;第三组:寒带气候类型;第四组:高原高山气候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亚热带、温带、寒带、高原高山气候的分布和气候特征,之后派代表进行展示,各小组之间相互补充。

明确:(一)亚热带气候类型1.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部;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植被景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植被景观: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探究: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与地中海气候的异同点(学生讨论回答)相同点:夏热冬温,最冷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

不同点: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为夏季多雨,且雨热同期;地中海气候为冬季多雨,雨热不同期。

小结:(二)温带气候类型1.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西部;气候特征:全年温和湿润;植被景观:温带海洋落叶阔叶林。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世界气候教案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世界气候教案

世界气候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分布地区。

(2)区别不同气候类型在景观方面的主要差异,认识到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性很大。

(3)了解气候类型的纬度差异和同一纬度的东西(海陆)差异。

(4)了解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2、能力目标(1)类比教材几幅景观图对气候的描述,让学生试着描述当地的气候特点。

(2)初步学会定性区别不同类型的气候在温度、降水方面的不同特点,利用气温和降水图定性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并描述气候特征。

(3)理解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气候这一术语。

(4)尝试利用典型案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具体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案例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导致人类活动的差异,培养地域观念。

(2)通过案例了解同一地区的气候异常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培养灾害意识。

树立正确的人地观,树立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减少气候灾害对环境的危害。

(3)学会与同学合作分享。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记住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分布,学会分析造成世界气候地区差异的基本原因。

(2)学会运用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定性分析、判断气候类型,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

(3)了解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关系。

2、教学难点(1)通过气温和降水量图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学会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点。

(2)分析造成世界气候差异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由问题情境导入。

2、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3、案例教学。

四、教学工具课件、图片。

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过了有关天气的知识以及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的知识,那今天的课是对前几节知识的归纳和总结。

现在看下同学们上节课的课后作业——收听今天的天气状况,完成得怎样。

下面请几位同学说下今天韶关的天气。

学生回答涉及方面: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风力、湿度、云量、空气质量状况等。

2.2世界气候++课件-2024-2025学年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2.2世界气候++课件-2024-2025学年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全年炎热干燥
热带雨林 (板状根)
热带草原 (猴面包树)
热带季雨林
热带沙漠 (骆驼)
世界的气候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世界的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世界的气候
地中海气候的植被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由于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大部分植物 都有了耐旱的特点,植物大多比较低矮,植物 叶子很厚,多水多汁,有的叶子上面还有蜡质 层的保护,这样的植物结构有利于储存水分或 减少蒸发,使植物过度干旱的夏季。
世界的气候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其他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气候(2种) 高原山地气候
根据最冷月气温值确定温度带:
最冷月气温 15℃以上 0℃~15℃ -15℃~0℃ -15℃以下
所属温度带 热带景观-来自带季雨林二、热带气候类型 比较:热带气候类型的异同点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点 自然景观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及附近 亚马孙分布最广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的 南北两侧
全年高温 有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
100N到23.50N附近 亚欧大陆东南部
全年高温 分旱、雨两季
回归线附近的
热带沙漠气候 大陆西部和中部
均匀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以“水”定“型” 夏雨型 季风型和草原型
冬雨型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 热带沙漠和温带大陆性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世规律界主要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世界气候类型》说课教学设计(精品).doc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世界气候类型》说课教学设计(精品).doc

中国地图出版社八年级上册《地理》第2章《多样的世界气候》《世界的气候类型》说课稿教材:中国地图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第30—35页。

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01年7月第一版。

(“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世界的气候类型第一部分:教材分析和教学策略一、教材分析1. 教材地位和作用《世界的气候类型》是中国地图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2章《多样的世界气候》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理论性强,难度较大,但是对生活和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今后学习世界地理的基础,在全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教学内容分析:我在教学中把本节内容分为3课时进行处理,今天仅探讨第一课时的教学。

第一课时: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热带气候的特征和自然景观特点第二课时: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的分布、特征和自然景观特点第三课时:寒带和高原高山气候的分布、特征和自然景观特点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了解热带的气候类型特征及其典型自然景观特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世界气候类型图及景观图,认识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2.通过阅读和分析某一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气候特征,判别气候类型。

3.通过活动、图片等各种方式了解某一气候类型地区的自然景观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气候的科学原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实例分析,体会自己家乡的气候特点,初步培养运用地理知识指导生活与生产的能力。

4.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及典型景观特征。

(世界气候类型的相关知识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也是学习世界地理的重要基础。

)(2)教学难点:依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气候类型的特征,判断其所属的气候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气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分布地区。

(2)区别不同气候类型在景观方面的主要差异,认识到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性很大。

(3)了解气候类型的纬度差异和同一纬度的东西(海陆)差异。

(4)了解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类比教材几幅景观图对气候的描述,让学生试着描述当地的气候特点。

(2)初步学会定性区别不同类型的气候在温度、降水方面的不同特点,利用气温和降水图定性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并描述气候特征。

(3)理解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气候这一术语。

(4)尝试利用典型案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具体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案例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导致人类活动的差异,培养地域观念。

(2)通过案例了解同一地区的气候异常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培养灾害意识。

树立正确的人地观,树立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减少气候灾害对环境的危害。

(3)学会与同学合作分享。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记住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分布,学会分析造成世界气候地区差异的基本原因。

(2)学会运用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定性分析、判断气候类型,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

(3)了解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关系。

2、教学难点
(1)通过气温和降水量图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学会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点。

(2)分析造成世界气候差异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由问题情境导入。

2、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3、案例教学。

四、教学工具
课件、图片。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过了有关天气的知识以及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的知识,那今天的课是对前几节知识的归纳和总结。

现在看下同学们上节课的课后作业——收听今天的天气状况,完成得怎样。

下面请几位同学说下今天韶关的天气。

学生回答涉及方面: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风力、湿度、云量、空气质量状况等。

教师总结:那么有没有同学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2、区别天气与气候。

请同学们观察课本图A、图B、图C的景观图片对气候的描述。

[教师提问]描述中所说的一年是指某一特定年还是一般而言?
[学生]一般而言。

[教师总结]所以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描述气候,关注的时间较长,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只注意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

读图C,引导学生认识: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稳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活动1:区分天气和气候。

(练习题)
活动2:说说韶关的气候特点。

(引导学生归纳)
3、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

活动3:区分不同的气候类型。

(引导学生填表)
(1)按纬度位置
分布地区气候类型
热带
温带
寒带
(2)按海陆位置
分布地区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
大陆内部
大陆西岸
[教师小结]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很大,主要表现在气候的纬度差异和同一纬度带的海陆差异。

展示时节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气候特点,区分不同气候类型。

活动4:给卡片找朋友
(小组合作找出同一种气候的世界分布图,气候特征图,景观图。


[教师小结]要说明一个地方的气候特点一般要抓住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世界气候的纬度差异和东西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以及地形因素。

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

(2)海陆位置。

(3)地形。

活动5:分析气候成因。

学生完成课本第59~60页联系1、2、3、4,归纳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但在分析某一地的气候成因是关键抓住一个主要因素就可以。

5、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1)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A、气候与生活。

(教师展示图片)
思考:为什么我们国家北方人喜欢吃面,南方人喜欢吃大米;阿拉伯人喜欢穿宽大的白袍子;我国江南地区的水乡景色和黄土高原的窑洞很不相同呢?
B、气候与农业生产。

材料分析:水稻种植与气候(说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2)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A、有力影响:人工造林,修建水库。

B、“三废”,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

6、保护大气环境。

近几百年来,大气环境问题已经又局部地区扩展到全球,我们人类已经在积极面对全球性环境问题。

1992年,人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7、课堂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这一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8、作业布置
学生思考这一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