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卡复习资料
智能卡基础知识

ATM将磁条上(对磁卡)的数据,诸如发行人和客户帐号识别码(用来获取自动授权信息的基础)通过通信线路与发卡单位的计算机及其帐户数据库相连,用以检查金融卡的编号(查对黑名单),以防止他人使用已挂失的或偷窃来的金融卡,同时核对客户的帐面记录,以查明可供支用的金额,并根据交易的金额随即更新帐面记录滁金融卡下次使用。此外,为了避免某些可能发生的弊端(如已挂失但尚未列入黑名单),还要限制金融卡在一天内允许使用的次数和一天内允许提取现金的总金额。
按卡与外界数据传送的形式来分,有接触型IC卡和非接触型IC卡两种。当前使用广泛的是接触型IC卡,在这种卡片上,IC芯片有8个触点可与外界接触。非接触型IC卡的集成电路不向外引出触点,因此它除了包含前述三种IC卡的电路外,还带有射频收发电路及其相关电路。
在IC卡推出之前,从世界范围来看,磁卡已得到广泛应用,为了从磁卡平稳过泼到IC卡,也是为了兼容,在IC卡上仍保留磁卡原有的功能,也就是说在IC卡上仍贴有磁条,因此IC卡也可同时作为磁卡使用,IC卡的外观:正面中左侧的小方块中有8个触点,其下面为凸型字符,背面有磁条。正面还可印刷各种图案,甚至人像。卡的尺寸、触点的位置与用途、磁条的位置及数据格式等均有相应的国际标准予以明确规定。
1.2.7智能卡的种类
1.信用卡 卡中预先建立允许透支的限额,即预先设置好可借用的资金额度,承谱到期归还并支讨利息的责仟。根据持卡人信用程度的不同,有两种信用卡:金卡和普j园长。前者的透支限额高。
2.现金卡(付款卡)供储蓄帐户使用,持卡使用的资金是窖户已经存放在银行中的存款。
3.ATM卡 只能在ATM中使用的现金卡或信用卡。
3.保密存储区 内含帐面余额、允许卡使用的服务类型及限额等。当持卡人输入正确的PIN值后,允许读取本存储区数据,并根据应用情况写入正确数据(如修改余额)。
RFID复习题1(参考)

RFID复习题1(参考)一、填空题1、自动识别技术是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通过被识别物品和识别装置之间的接近活动,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常见的自动识别技术有语音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条码识别技术(至少列出四种)。
2、RFID的英文缩写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3、RFID系统通常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和计算机通信网络三部分组成。
4、在RFID系统工作的信道中存在有三种事件模型:①以能量提供为基础的事件模型②以时序方式提供数据交换的事件模型③以数据交换为目的的事件模型5、时序指的是读写器和电子标签的工作次序。
通常,电子标签有两种时序:TTF(Target Talk First),RTF(Reader Talk First)。
6、读写器和电子标签通过各自的天线构建了二者之间的非接触信息传输通道。
根据观测点与天线之间的距离由近及远可以将天线周围的场划分为三个区域:非辐射场区、辐射近场区、辐射远场区。
7、上一题中第二个场区与第三个场区的分界距离R为R=2D2/λ。
(已知天线直径为D,天线波长为?。
) 8、在RFID系统中,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能量与数据的传递都是利用耦合元件实现的,RFID系统中的耦合方式有两种:电感耦合式、电磁反向散射耦合式。
9、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数据交换方式也可以划分为两种,分别是负载调制、反向散射调制。
10、按照射频识别系统的基本工作方式来划分,可以将射频识别系统分为全双工、半双工、时序系统。
11、读写器天线发射的电磁波是以球面波的形式向外空间传播,所以距离读写器R处的电子标签的功率密度S为(读写器的发射功率为PTx,读写器发射天线的增益为GTx,电子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距离为R):S= (PTx・GTx)/(4πR2)。
12、按照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作用距离可以将射频识别系统划分为三类:密耦合系统、远耦合系统、远距离系统。
(完整版)RFID复习的题目

(完整版)RFID复习的题⽬⼀、名词解释1.物联⽹:通过射频识别、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连接起来,进⾏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种⽹络。
2.⾃动识别技术:⽤机器识别对象的众多技术的总称。
具体来讲,就是应⽤识别装置,通过被识别物品与识别装置之间的接近活动,⾃动地获取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
3.RFID:是⼀种⾃动识别技术,它利⽤⽆线射频信号实现⽆接触信息传递,达到⾃动识别⽬标对象的⽬的。
它是⼀种⾮接触式的⾃动识别技术,他通过⽆线射频⽅式⾃动识别⽬标对象,识别⼯作⽆需⼈⼯⼲预。
4.ISM频段:ISM频段属于⽆许可频段,使⽤者⽆需许可证,没有所谓使⽤授权的限制。
ISM频段允许任何⼈随意地传输数据,但是对所有的功率进⾏限制,使得发射与接收之间只能是很短的距离,因⽽不同使⽤者之间不会互相⼲扰。
5.微带天线:微带天线由⼀个⾦属贴⽚和⼀个⾦属接地板构成。
微带天线适⽤于平⾯结构,并且可以⽤印刷电路技术来制造。
6.串联谐振电路:串联谐振电路由电阻R、电感L和电容C串联⽽成。
电路中的电感L储存磁能并提供感抗,电容C存储电能并提供容抗。
当电感L储存的平均磁能与电容C储存的平均电能相等时,电路产⽣谐振,此时,电感L的感抗和电容C的容抗相互抵消,输⼊阻抗为纯电阻R。
串联谐振电路的特性可以⽤谐振频率、品质因数、输⼊阻抗、带宽等描述。
7.滤波器:滤波器是⼀个双端⼝⽹络,它允许所需要频率的信号以最⼩可能的衰减通过,同时⼤幅度衰减不需要频率的信号。
8.振荡器:振荡器是射频系统中最基本的部件之⼀,它可以将直流功率转换成射频功率,在特定的频率点建⽴起稳定的正弦振荡,成为所需要的射频信号源。
9.混频器:混频器是射频系统中⽤于频率变换的部件,可以将输⼊信号的频率升⾼或降低⽽不改变原信号的特性。
10.调制:调制的⽬的是把传输的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变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把信源的基带信号转变为⼀个相对基带频率⽽⾔⾮常⾼的频带信号。
RFID复习材料

复习大纲题型:1、选择题:2*10=20分2、填空题:1*15=15分3、判断题:1*10=10分4、简答题:5小题,27分5、综合分析题:3小题,28分第一章:1、掌握自动识别技术概念,常见的自动识别技术。
答:(1)概念:自动识别技术是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通过被识别物品和识别装置之间的接近活动,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而不使用键盘即可将数据实时输入计算机、程序逻辑控制器或其他微处理控制器的技术。
(2)常见的自动识别技术:条形码识别、生物识别、射频识别(RFID)、智能卡识别(IC)、光学符号识别(OCR)、指纹识别、语音识别2、掌握RFID的概念,应用。
答:(1)概念:RFID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
(2)应用:门禁卡、身份证、食堂卡等3、掌握RFID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功能,及其工作流程。
答:(1)基本组成:一套典型的RFID系统由应答器(电子标签)、读写器(Reader)和高层(应用系统)构成(2)各部分功能:○1应答器(电子标签)的功能:具有一定的存储容量,可以存储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在一定工作环境及技术条件下,电子标签存储的数据能够被读出或写入;维持对识别物品的识别及相关信息的完整;数据信息编码后,及时传输给读写器;可编程,并且在编程以后,永久性数据不能再修改;具有确定的使用期限,使用期限内不需要维修;对于有源标签,通过读写器能够显示电池的工作状况○2读写器(阅读器)的功能:以射频方式向应答器传输能量;从应答器中读出数据或向应答器写入数据;完成对读取数据的信息处理并实现应用操作;若有需要,应能和高层处理交互信息。
○3高层的作用:对于独立的应用,阅读器可以完成应用的需求。
对于由多阅读器构成网络架构的信息系统,高层必不可少。
针对射频识别系统的具体应用,需要在高层将多阅读器获取的数据有效地整合起来,提供查询、历史档案等相关管理和服务。
智能卡复习资料

1.在智能卡应用系统中,智能卡用于---记录持卡人的特征代码、文件资料2. 按照国际标准ISO7816的规定,接触式IC卡有8个触点3. 接触式IC卡是通过卡片表面的金属触点与读写设备上的卡座相接触获得工作电压的。
4.接触式IC卡读写设备的硬件组成一般包括:卡座(IC卡适配插座) ;输入接口电路 ;微处理器 ;外围接口和密码运算处理单元5. 根据卡中镶嵌的集成电路的不同可以将IC卡分为存储卡、逻辑加密卡和CPU卡。
6 根据卡与外界数据交换界面的不同,可以将IC卡分为.接触式IC卡与非接触式IC卡7. 存储器卡适用于急救卡的场合。
1. SLE4442卡的主存储器前32个字节为保护数据区2.逻辑加密卡采用软件和硬件加密加密方式3. SLE4442卡的加密存储器的第1、2、3字节为可编程加密代码 4 .SLE4442卡中的密码计数区允许输入错误的密码次数为3次5. SLE4442卡的容量是2K位6. SLE4406/4436卡是按位操作的逻辑加密卡7.SLE4442卡的加密存储器的第0字节为密码输人错误计数器8. SLE4442卡保护存储器每个被写“0”的单元所对应控制的主存储器的字节单元将可以读出,不可更改或擦除9.SLE4442卡在密码错误计数器为零时,芯片的存储单元将全部被锁死10. 对SLE4406卡保密特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发行前卡的访问受传输密码控制11. SLE4406卡是接触式逻辑加密卡12.对SLE4442卡进行密码验证操作须使用的命令是比较校验数据13.SLE4442是何种卡?说明其存储结构的特点,当SLE4442用作网吧卡时,如何保证其消费安全性?SLE4442是由德国西门子(Siemens)公司设计的逻辑加密存储卡。
它具有2 Kb的存储容量和完全独立的可编程加密代码1. MIFARE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对MIFARE 1卡进行防冲突操作后,卡返回的应答为4字节卡序列号2. MIFARE 1卡的整个存储结构划分为16个扇区,每个扇区有4个块3.Mifare1卡从读写器到卡的信号载波频率为13.56M Hz。
智能卡基本知识培训

ICC
卡读写器 持卡人 PC
服务器 访问网关
Merchant(S) Merchant(K)
Acquirer(S) Acquirer(K)
TTYYSSAAFFEE
TYSAFE是基于PKI体系的智能卡网络安全产品。它将数字证书、密钥 或其它信息存储在智能卡上并由PIN码保护,为您建立起一个方便与安全的 网络运行环境。利用了Win2000中的新的安全特性,可与Internet Explorer、 OutLook和Office 2000等其它流行的应用程序相结合。TSAF同时也提供了软 件开发包,用户可以很容易的将TSAFE应用于网络安全应用中。
信息安全
- 访问控制 - 电子识别
通通信信系系统统
休闲类
- 付费电视 - 娱乐
Name Account#
OK
Cancel
网上购物、支付
电子支票
银行业务
零售付费
信用卡 现金卡
电话、传真卡
通通信信系系统统
电子信箱卡
GSM/SIM卡
网络卡
信息安全
- 访问控制 - 电子识别
持卡人的密钥(证书)保存在卡中,信息的签名与认证在卡 中进行,显然增加了一道硬件保护,从而加强了信息的安全性。
流片→刻蚀→晶片(wafer) →划片 →管芯(芯片)
绷架 蓝膜
晶元规格:6寸、8寸、12寸 厚度:0.13um、0.18um、0.35um 电路设计厂家:三星 、港芯、西门子、法国ST 、华大、华虹NEC 流片厂家:三星、西门子、台湾机电、旺宏、中芯国际
模块封装
条带中腔体放入芯片→金丝焊接 →塑封→检验
产品构成 • 硬件
TYCOS/PKI智能卡 符合PC/SC规范的读写器
智能卡与门禁技术复习题

第一单元智能卡概论★相关习题:1.在智能卡应用系统中,智能卡用于( B )A.完成信息汇总、统计、计算、处理、报表生成输出以及卡的发行、挂失、黑名单的建立等B.记录持卡人的特征代码、文件资料C.连接前端PC与上级控制/授权/服务/管理中心即中央电脑(主计算机D.实现卡与PC机间信息的上传下送2. 磁卡中可存储以下用户数据( C )A.帐户金额B.交易记录C.用户的主帐号D.用户密码3. 智能卡作为金融信用卡使用时,其存储区中以下内容不可供外部读取( C )A.交易日志B.持卡人帐号C.PIN值D.账面余额4. IC卡的制造工序包括()等A.贴合B.冲切C.铣槽D.芯片上胶E.芯片封装5.提交企业参观报告,总结①接触式IC卡生产流程②非接触式IC卡生产流程③企业一卡通系统构成④智能卡读写设备硬件构成⑤企业对员工素质与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提交打印文稿。
6.上网查找智能卡应用实例,提交详细的应用方案,提交打印文稿。
7. 智能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答:一个标准智能卡应用系统的基本构件包括智能卡、智能卡接口设备(智能卡读写器)、PC机,较大的系统还包括通信网络和主计算机等。
8、试画出使用智能卡金融卡完成一次购物的过程示意图。
9 磁卡与智能卡的主要差别是什么?答:磁卡自20世纪60年代末问世以来,就因其简单、低廉、使用方便,而在金融、邮电等领域得以运用。
但由于它依靠容量有限的外露磁条存储信息,在保密性、抗损性、可靠性、使用方式及灵活性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
IC卡的特点(1) 存储容量大:可存储文字、图像、声音等各种信息。
(2) 安全性高:物理层、硬件、软件三方面均采取了相应的安全策略。
(3) 对网络要求不高:其安全性决定了可以脱机/非实时联机使用。
IC卡是采用电子芯片做数据记录或交换的。
相对于磁卡,IC卡的信息是储存在芯片内的,这样使它不容易受到干扰和损毁,使用寿命更长;同时芯片的信息容量也大大高于磁卡,在储存个人资料上更有优势。
RFID原理与运用复习大纲

复习大纲题型:1、选择题:2*15=30分2、填空题:1*15=15分3、简答题:7小题,45分4、综合分析题:1小题,10分第一章:1、掌握自动识别技术概念,常见的自动识别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是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通过被识别物品和识别装置之间的接近活动,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
常见的自动识别技术:2、掌握RFID的概念,应用。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
常称为感应式电子晶片或近接卡、感应卡、非接触卡、电子条码等等,俗称电子标签。
3、掌握RFID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功能,及其工作流程。
组成:阅读器、电子标签、RFID中间件和应用系统软件4部分(或应答器(电子标签)、读写器(Reader)和高层(应用系统))。
工作流程5、掌握中间件的作用。
中间件是介于阅读器和后端应用程序之间的独立软件,能够与多个阅读器和多个后端应用程序连接。
应用程序使用中间件所提供的一组通用应用程序接口,就能连接到阅读器,从而读取阅读器的数据,这就减轻了多对多连接的设计与维护的复杂性。
6、掌握RFID的分类(按耦合方式、工作频率、能量供给方式)。
按耦合方式:电感耦合、电池散射耦合工作频率:低频(125kHz)、高频(13.56MHz)、超高频(433MHz、915MHz)、微波(2.4GHz、5.8GHz)能量供给方式:无源、半无源式、有源7、应答器(电子标签)的功能,组成(电子芯片、天线的功能)。
①具有一定的存储容量,可以存储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
②在一定工作环境及技术条件下,电子标签存储的数据能够被读出或写入。
③维持对识别物品的识别及相关信息的完整。
④数据信息编码后,及时传输给读写器。
⑤可编程,并且在编程以后,永久性数据不能再修改。
⑥具有确定的使用期限,使用期限内不需要维修。
⑦对于有源标签,通过读写器能够显示电池的工作状况组成:IC芯片和无线通信天线8、阅读器的功能1、以射频方式向应答器传输能量;2、从应答器中读出数据或向应答器写入数据;3、完成对读取数据的信息处理并实现应用操作;4、若有需要,应能和高层处理交互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智能卡应用系统中,智能卡用于---记录持卡人的特征代码、文件资料
2. 按照国际标准ISO7816的规定,接触式IC卡有8个触点
3. 接触式IC卡是通过卡片表面的金属触点与读写设备上的卡座相接触获得工作电压的。
4.接触式IC卡读写设备的硬件组成一般包括:卡座(IC卡适配插座) ;输入接口电路 ;微处理器 ;外围接口和密码运算处理单元
5. 根据卡中镶嵌的集成电路的不同可以将IC卡分为存储卡、逻辑加密卡和CPU卡。
6 根据卡与外界数据交换界面的不同,可以将IC卡分为.接触式IC卡与非接触式IC卡
7. 存储器卡适用于急救卡的场合。
1. SLE4442卡的主存储器前32个字节为保护数据区
2.逻辑加密卡采用软件和硬件加密加密方式
3. SLE4442卡的加密存储器的第1、2、3字节为可编程加密代码 4 .SLE4442卡中的密码计数区允许输入错误的密码次数为3次
5. SLE4442卡的容量是2K位
6. SLE4406/4436卡是按位操作的逻辑加密卡
7.SLE4442卡的加密存储器的第0字节为密码输人错误计数器
8. SLE4442卡保护存储器每个被写“0”的单元所对应控制的主存储器的字节单元将可以读出,不可更改或擦除
9.SLE4442卡在密码错误计数器为零时,芯片的存储单元将全部被锁死
10. 对SLE4406卡保密特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发行前卡的访问受传输密码控制
11. SLE4406卡是接触式逻辑加密卡
12.对SLE4442卡进行密码验证操作须使用的命令是比较校验数据
13.SLE4442是何种卡?说明其存储结构的特点,当SLE4442用作网吧卡时,如何保证其消费安全性?
SLE4442是由德国西门子(Siemens)公司设计的逻辑加密存储卡。
它具有2 Kb的存储容量和完全独立的可编程加密代码
1. MIFARE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对MIFARE 1卡进行防冲突操作后,卡返回的应答为4字节卡序列号
2. MIFARE 1卡的整个存储结构划分为16个扇区,每个扇区有4个块
3.Mifare1卡从读写器到卡的信号载波频率为13.56M Hz。
4.Mifare1卡遵循ISO14443的TYPE A 信号接口协议。
5.若MIFARE 1卡扇区0的块0的内容为32bf826966880400461e8e0333373a30h,则卡的类型号TAGTYPE为 0400h
6.若MIFARE 1卡扇区0的块0的内容为32bf826966880400461e8e0333373a30h,则卡的序列号SN为.32bf8269h
7. MIFARE 1卡用作食堂售饭卡时,食堂售饭机读出饭卡中的余额前必须执行以下指令Answer To Request \AntiCollision \Select
8.MIFARE 1卡的射频接口电路的作用是:接收读写器所发送的13.56MHz的无线电调制信号 ;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整流滤波和电压调节,为卡片上各电路提供工作电压
9.MIFARE 1卡的数字电路的功能包括: 应答来自读写器的请求;存储用户数据;密码认证;防冲突
10.REQUEST ALL与REQUEST STD有何不同?
ATR指令有两条,分别为“Request std”指令与“Request all”指令。
通常读写器在天线范围内寻卡时使用Request all指令,它可以防止MCM选择同一卡片好几次。
当某一张卡在MCM天线的有效工作范围(距离)内,Request all指令在成功地读取这一张卡之后,将一直等待卡的使用者拿走这一张卡,直到有新的卡进入MCM天线的有效工作范围(距离)内。
Request all指令是非连续性的读卡指令,只读一次。
Request std指令-------当使用Request std指令来寻卡时只有那些卡片上没有被设置成“HALT_MODE”(停机模式)的卡片才响应这一指令。
11.MIFARE 1卡与MCM模块通信前,对MCM模块各硬件寄存器应进行怎样的初始化设置?其具体含义是什么?
12.非接触式IC卡是如何获取工作电压的?
读写器发射激励信号(一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数字信号调制在该射频上。
IC卡进入读写器工作区内,被读写器信号激励。
在电磁波的激励下,卡内的LC串联谐振电路产生共振,从而使电容内有了电荷,在这个电容的另一端,接有一个单向导通的电子泵,将电容内的电荷送到另一个电容内储存,当所积累的电荷达到2 V时,此电容可以作为电源为其他电路提供工作电压,供卡内集成电路工作所需。
(谐振、整流、滤波、稳压)
13.一个标准智能卡应用系统的最基本构件为:智能卡 ;通信网络 ;智能卡接口设备(智能卡读写器)
1.什么是COS? COS的文件分为哪几种类型?
❑CPU卡-----卡中嵌入了带有CPU的微芯片的IC卡(智能卡或微处理器卡)
❑片内操作系统(Chip-Operating-System)——智能卡内嵌的操作系统,在智能卡自
身上运行的软件,集中处理特定卡的内容,为访问这些内容的应用提供计算性服务,并保护这些内容,防止错误的访问。
COS是CPU卡的核心
COS控制CPU卡和外界的信息交换、管理CPU卡内的存储器并在卡内部完成各种命令的处理
•智能卡中的文件内存储的也是数据单元或记录
•主文件(MF,相当于DOS文件系统的根目录)、专用文件(DF,相当于DOS文件系统的目录,可以有多层)、基本文件(EF,相当于DOS文件系统的文件)。
MF中含有系统文件控制信息及可分配的存储空间,每张CPU卡都必须有且只能有一个MF 文件,其下可以建立各种文件。
•DF含有文件控制信息及可分配的存储空间,其下可以建立各种文件。
EF含有实际应用数据或文件控制信息,其下不可建立任何文件。
•每个文件都是由文件头标和文件体组成。
•文件头标包含了文件类型、访问权限和注册信息。
10.REQUEST ALL与REQUEST STD有何不同?
ATR指令有两条,分别为“Request std”指令与“Request all”指令。
通常读写器在天线范围内寻卡时使用Request all指令,它可以防止MCM选择同一卡片好几次。
当某一张卡在MCM天线的有效工作范围(距离)内,Request all指令在成功地读取这一张卡之后,将一直等待卡的使用者拿走这一张卡,直到有新的卡进入MCM天线的有效
工作范围(距离)内。
Request all指令是非连续性的读卡指令,只读一次。
Request std指令-------当使用Request std指令来寻卡时只有那些卡片上没有被设置成“HALT_MODE”(停机模式)的卡片才响应这一指令。
11.MIFARE 1卡与MCM模块通信前,对MCM模块各硬件寄存器应进行怎样的初始化设置?其具体含义是什么?
1、STACON:选择射频单元RF0或RF1
2、ENABLE:关闭CRC发生器及效验
3、BAUDRATE:MCM与M1卡的数据通信速率为106kb/s
4、MODE:数据编码模式为M1卡0XC6H,SB201卡为0XD6H
5、RCODE:代码接收(译码器参数)0X0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