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渠县

合集下载

渠县家乡的风俗作文

渠县家乡的风俗作文

渠县家乡的风俗作文
渠县,我的家乡,有着许多有趣的风俗。

我最中意的是端午节的赛龙舟。

每到端午节,河边就热闹非凡。

岸上围满了人,个个都兴奋地欢呼雀跃。

河面上,一条条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快地你追我赶,奋力前行。

划桨的叔叔阿姨们,脸上隐约可见汗水,却依然笑容满面,用尽全力地划着。

鼓声震天动地,仿佛要将天空都震塌。

我站在岸边,激动地跳着,为家乡的龙舟队伍大声呐喊。

我还很爱吃家乡的米粉。

米粉是用大米做的,洁白柔嫩,香气扑鼻。

妈妈偶尔会给我煮一碗香喷喷的米粉,里面有我最喜欢的肉末和香菇。

我一边吃,一边忍不住感叹:“真好吃!”
家乡的冬天,总是冷风刺骨。

但是我喜欢躲在暖烘烘的被窝里,听奶奶讲童话故事。

奶奶讲的故事,总是那样生动有趣,让我听得津津有味。

我还会和小朋友们一起玩雪、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

家乡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温暖和快乐。

我的家乡,我最喜欢的地方!。

写渠县文峰山的作文

写渠县文峰山的作文

写渠县文峰山的作文在四川渠县,有一座让我心心念念的文峰山。

这座山啊,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

文峰山不高不矮,刚刚好能让人在攀登的过程中感受到挑战与乐趣并存。

我第一次去的时候,就被它那独特的魅力给吸引住了。

记得那天,阳光洒在身上,暖暖的。

我沿着蜿蜒的小路开始登山,路边的小草嫩绿嫩绿的,随着微风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打招呼。

脚下的石板路有些凹凸不平,像是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一路上,各种各样的树木郁郁葱葱。

有的树干粗壮,得几个人才能合抱过来;有的树枝纤细,却挂满了翠绿的叶子。

那些叶子形状各异,有的像手掌,有的像扇子,还有的像针尖。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就像一幅幅天然的水墨画。

走着走着,我听到了一阵清脆的鸟鸣声。

抬头一看,几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跳跃着,它们的羽毛五彩斑斓,漂亮极了。

其中一只小鸟嘴里还叼着一根小树枝,看样子是在为自己的家添砖加瓦呢。

再往上走,就看到了一座古老的亭子。

亭子的柱子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有的地方油漆已经脱落,露出了里面木头的本色。

我走进亭子,坐在石凳上,微风拂过,带来了一阵花香。

我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花香沁人心脾,让人顿时感到心旷神怡。

继续攀登,山势渐渐陡峭起来。

我喘着粗气,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汗水顺着脸颊不停地往下流,我用手抹了一把,继续前进。

就在我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终于登上了山顶。

站在山顶上,整个渠县的美景尽收眼底。

远处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街道上车水马龙,一派繁华的景象。

而山脚下的农田则像一块块绿色的地毯,整齐地铺在大地上。

往山的另一边望去,一条河流蜿蜒而过,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就像一条银色的丝带。

河岸边,有几个小孩在嬉戏玩耍,他们的笑声在山谷中回荡。

在山顶上待了一会儿,我开始下山。

下山的路可比上山难走多了,我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一不小心就摔个跟头。

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棵特别的树。

它的树干弯曲着,就像一个驼背的老人。

树枝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子,我走近一看,原来是山楂。

渠县家乡美食作文

渠县家乡美食作文

渠县家乡美食作文
我的家乡是在四川渠县,这里有许多美食,例如:毛血旺、燃面、三鲜火锅……其中最让我回味无穷的就是渠县的小吃——毛血旺了。

毛血旺是四川渠县著名的小吃。

它的名字来源于里面的一种配菜——血旺。

它里面有鸭血、猪血、豆腐、宽粉……其中,我最喜欢吃的就是鸭血了。

它看起来就像一块小小的豆腐,颜色呈现出红色,如果你咬上一口,就会发现,它的口感非常滑嫩,而且嚼起来非常有嚼劲。

吃毛血旺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它是一种套餐。

如果你想吃毛血旺的话,就需要点一份毛血旺和一份猪杂汤。

猪杂汤里面有一些猪肉、猪肚、大肠等食物,这些食物混合在一起非常有嚼劲。

吃了毛血旺,再喝上一碗猪杂汤,那味道简直是妙不可言。

如果你来到了渠县,一定要尝一尝毛血旺这个小吃,让你回味无穷!
三鲜火锅
三鲜火锅是四川渠县的特色小吃之一。

— 1 —
三鲜火锅不仅味道好,而且非常有营养。

它里面有鸡肉、鱼肉、豆腐等一些食物,吃起来肉质鲜嫩,味道鲜美。

— 2 —。

美丽的渠县作文

美丽的渠县作文

美丽的渠县作文篇1我的家乡在四川省渠县,古时是賨人之都,现在是远近闻名的黄花之乡。

这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百花盛开,这也是家乡最美的季节。

田野里,一大片一大片的油菜花竞相开放,让人仿佛置身花的海洋。

花香一阵阵袭来,让人感到深深的陶醉。

站在山坡上向远处望去,满眼一片金黄,再加上点缀其中的粉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李子花,翠绿的麦苗,那景色就是一幅优美的画卷。

农民伯伯开始忙碌起来,播种着春天的希望。

夏天,漫山遍野一片碧绿,树木长出了浓密的叶子,遮住了炙热的阳光,让人感到丝丝凉爽。

田野里,农民伯伯刚刚收完小麦、油菜,又插上了稻子。

秧苗喝足了水,正飞快地生长。

一阵风吹来,稻田泛起绿色的波浪,农民伯伯看在眼里,心里美滋滋的。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

七月收玉米,到了八月,田野就变成了一片金黄,水稻成熟了。

农民伯伯找来收割机,不一会儿,就把一大块的田地收割完毕。

手捧一大把稻谷,看到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心里真是乐开了花。

九月之后,柑橘慢慢地就成熟了,挂在枝头就像一个个橙色的小灯笼,让人垂涎欲滴。

大的是柚子,小的是红橘、脐橙、血橙、广柑。

如果这时候你到我的家乡来,热情好客的老乡们一定让你吃个够。

冬天,我们这里不是太冷,一般都不下雪。

松柏好像是一个个卫士,长得更加挺拔。

田野里,萝卜、白菜长得正旺,给萧瑟的冬季增添了许多生机。

在农历十二月,家家户户都宰猪宰羊,忙着灌香肠,熏腊肉,迎接新春的到来。

家乡的美,不是我的只言片语就能够描写出来的。

欢迎到我的家乡来,我愿当个小导游,带你一起去品一品,看一看。

篇2美丽的渠县在广袤的四川盆地东北部,隐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渠县。

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地方,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美丽县城。

今天,我要用笔墨描绘出渠县的美丽画卷。

渠县,是一个被大自然宠爱的地方。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

渠江如一条巨龙蜿蜒而过,两岸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春天,满山遍野的鲜花竞相绽放,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色彩;夏天,江水清澈,波光粼粼,成为游泳和垂钓的好去处;秋天,金黄的稻谷摇曳生姿,丰收的喜悦溢满田野;冬天,雪花纷飞,银装素裹,宛如人间仙境。

建设美丽中国以我之见

建设美丽中国以我之见

建设美丽中国以我之见以四川渠县为例在党的十八大的号召之下,建设美丽中国成了我们普通老百姓最关注也是最身体力行的一部分。

在中国经济日益繁荣,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环境,解决污染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也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

下面以我的家乡渠县为例,就如何建设美丽中国提出个人的建议。

渠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位于达州市西南部,与广安,南充,巴中山水相连。

幅员2013平方公里,辖60余个乡(镇),人口148万。

县城区建成面积13.8平方公里(人口30余万常住),正在开发的北城区行政中心10平方公里、东城工业园区25平方公里。

享有中国汉阙之乡、中国竹编艺术之乡、中国黄花之乡、古賨国都--賨都渠县的称誉。

一:美丽渠县之社会体系及经济文化之美过去的渠县是有名的贫困大县,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但在近2011以来,华西水泥,华蓥山电厂,以及四川著名医疗机构华西医院入驻渠县后,人民得到了更多的工作机会以及就业岗位,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

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1543538万元,比2006年增长98.4%,年均增长1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7387万元,比2006年增长253.4%,年均增长28.7%;固定资产投资1175725万元,比2006年增长277.6%,年均增长3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0976万元,比2006年增长135.4%,年均增长18.7%;农民人均纯收入6253元,比2006年增长100.1%,年均增长1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00元,比2006年增长108.9%,年均增长15.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1992万元,比2006年增长260.1%,年均增长52%;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33316万元,比2006年增长267.5%;民营经济增加值799553万元,比2006年增长135%,年均增长18.6%;招商引资556830万元,比2006年增长271%,年均增长38.8%。

渠县的变化 家乡的幸福生活作文600字

渠县的变化 家乡的幸福生活作文600字

渠县的变化家乡的幸福生活作文600字示例文章篇一:《渠县的变化家乡的幸福生活》嘿,朋友!你知道我的家乡渠县吗?这几年呀,它的变化可大啦!以前的渠县,路可没这么好走。

一到下雨天,那泥巴路就变得泥泞不堪,走一步滑三步,鞋子上沾满了泥巴,别提多烦人啦!“这路啥时候能修好哟?”大家都盼着。

再看看现在,宽阔的柏油路四通八达,一辆辆小汽车欢快地跑着。

“这路修得可真棒!”大家都乐开了花。

以前的房子,好多都是破旧的小平房,一到刮风下雨,屋里就滴滴答答地漏雨。

冬天的时候,冷风呼呼地往屋里灌,冷得人直打哆嗦。

“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人们常常叹气。

现在可不一样啦!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小区里绿树成荫,还有健身器材呢!晚上,灯火通明,漂亮极了。

“这日子过得可真舒坦!”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还记得以前的菜市场吗?又脏又乱,到处都是垃圾,气味难闻极了。

“这环境也太差了吧!”大家都忍不住抱怨。

如今的菜市场,干净整洁,摊位摆放得整整齐齐,蔬菜水果新鲜又漂亮。

“哇,买菜都变成一种享受啦!”大家都赞不绝口。

以前,渠县的公园少得可怜,想找个地方放松放松都难。

“唉,要是能有个好玩的地方就好了。

”我们小孩子总是这么想。

现在呢,公园一个接一个地建起来。

有流江河湿地公园,还有文峰山公园。

周末的时候,我们可以去放风筝、骑自行车,尽情地玩耍。

“这可太好啦,我们有好多地方可以玩喽!”我们开心得不得了。

有一次,我和爷爷在公园里散步。

爷爷感慨地说:“孩子啊,咱们渠县的变化可真大啊!爷爷小时候,哪有这么好的条件哟!”我笑着说:“爷爷,以后会变得更好呢!”是啊,渠县在不断地发展,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好了。

这就是我的家乡渠县,一个充满变化和希望的地方。

我相信,未来的渠县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幸福!示例文章篇二:《渠县的变化》嘿!你知道我的家乡渠县吗?以前啊,它可跟现在大不一样!记得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在那坑坑洼洼的小路上玩耍,每次跑起来都得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不小心就摔个大跟头。

家乡随改革开放的变化

家乡随改革开放的变化

家乡随改革开放的变化家乡,家乡,,,貌似都快在我的记忆里隐退了。

现在借此机会去记忆深处触碰它哈。

我的家乡就是称之为黄花之乡的我的家乡就是称之为黄花之乡的渠县。

渠县位于四川盆地东部,人口140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化中国的特色。

到现在也都有30几年了。

可我也不过是在中途插进来的,切也没怎么参与。

所以说结合改革开放的实质来说,我可能说不出什么来。

所以我就谈谈我对家乡感受到的。

对我们的村子虽然我那时还不不会用言语来表达它给我的感受,但我知道我那时是快乐的。

因为我那黑黑的脸上每天都会流露出那真诚的,甜美的,美丽的笑容。

我记得那时家乡的树不是很高,我站在自家的门前我就能看到远处的高山。

我们住的都是瓦房,我们走路都是走的小路——我记得那时还没大路,因为我们大队也就一条不是很宽的泥土公路,我们吃的都是自己家亲手种的,我们玩耍的都是自己做到——我们用蜘蛛网来网蜻蜓,我们用树杈做弹弓打鸟,用纸折飞机。

家里的农具也都是古老式的,耕田要用牛,砍树要用斧头,收水稻也是用人力的。

上初中到现在。

我在家待的时间就少了,初中我到县上去读书一个月我回一次家。

上高中我去了市里,我一学期回一次家。

到大学了,也许我一年了,也许是几年了。

上次回家待里一个假期,我发现我的村改变了。

家门前的树已经改过了我家的屋顶,树上小时候被我们爬光滑的地方也不复成在了,孩时的伙伴现在也都不在了——都出门到大城市了。

村上的人大多是两个年龄段的,要嘛是我叫叔的,要嘛就是把我叫叔的。

家乡的天地大都没人耕种了,长满了杂草。

小时后我们家是在一个大院子里,现在院子也没有当年的模样了。

不是这被拆了,就是那没人住了。

我们小时都是母亲哺乳的,现在多数是甩给了爷爷奶奶了,喝的都是奶粉,用的不是尿布而是尿布丝了,手上拿的不是树叉做到弹弓而是玩具车了,由于修了乡村路出门都是车了。

家乡在随着改革的变化而城市化。

渠县二桥满分作文3OO字以上

渠县二桥满分作文3OO字以上

渠县二桥满分作文3OO字以上桥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一座伟大建筑,古往今来都少不了它们。

在祖国辽阔美丽的土地上有着许多种各式各样的桥:单孔、三孔、四孔……而我家乡渠县的二桥就是其中之一。

渠县的二桥位于著名景点“灌县古城”和著名的龙凤峡之间,桥长100米,宽8米,高25米。

走近桥边你会看到两旁雕刻着几个精致小巧的石狮子,十分可爱,很像电视剧《西游记》里唐僧师徒骑马时所站立的那匹小白马,又如古代王爷出行时前呼后拥的侍从。

那头上直竖的毛发,一根挨着一根,好似黑亮的绸缎。

眼睛突出,仿佛随时要喷射出火花;鼻子翘起,形状很像猪八戒的模样;嘴巴张开,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好象要跟谁决斗似的。

再加上昂首挺胸的动作更显得生机勃勃。

真可谓栩栩如生啊!在清澈见底的湖面上屹立着一座宏伟壮观的石拱桥,远远望去犹如彩虹般五颜六色,绚丽夺目。

石拱桥旁边绿树成荫,柳枝低垂,微风吹过,送来缕缕花香。

使这座本已秀丽端庄的石拱桥增添了无限情趣。

当春姑娘轻轻迈步而来,她将春雨洒向石拱桥,石拱桥被冲洗得格外干净。

随后太阳公公赶来助阵,石拱桥便被染成金黄色。

夏天,烈日炎炎,骄阳似火,石拱桥也难逃此劫,变得热气腾腾。

秋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来临,她把片片枫叶撒落在石拱桥上,顿时石拱桥就成了红色海洋。

冬天寒风刺骨,雪花纷飞,石拱桥披上银装素裹的盛装。

桥下冰封千里,宛若一条巨龙横卧在湖面上,一眼望去,甚为壮观。

如果你登上石拱桥,便能欣赏到云雾缭绕的山峰,耳畔回响着流水潺潺的声音,空气弥漫着泥土的芳香,让你心旷神怡,乐不思蜀。

我最喜欢石拱桥了,因为他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感,还记录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朋友,快来渠县吧!让我带领你参观这迷人的景色——二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花
渠县出名人
• 李流

(248-303) 西晋时流民起义领袖。字玄通,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人。李特之弟。少为东羌督,从兄率流
民徙居巴蜀。永宁元年(301年)李特起义后,他任镇东将军,领义军东营,与益州刺史罗尚相持。次年,攻入成都小
城,向特建议取坞堡主子弟为质,集中兵力严密戒备,未为特接受,致使义军遭到袭击。特死,他继统余众,自称
熙元年(公元238年)改任前护军,管理蒋琬大将军大司马府事物。延熙六年(公元243年),被任命为前监军,镇
賨人传说
賨人 龙的子女。千年前,他们在神灵的指引下走进了川东丘陵。他们集天 地之灵,吸日月之精;耕绿色之希望,创金色之神话。賨人在上天的 佑护下,于川东大地刀耕火种,射虎猎渔,世代的风调雨顺使賨人繁 衍生息成——賨国。在这片属于古賨人的土地上,一段荡气回肠的爱 情故事开始了最美的邂逅
龙王庙 相传天地千年之初,賨人的祖先们在部落首领夕仲的带领下,走进了 川东大地。一次渔猎中,夕仲在江边偶遇了美丽的少女度灵。一见钟 情的浪漫邂逅,让爱情花蕊在二人心中悄悄绽放。夜色美酒中,他们 互传爱意,篝火歌声里,他们盟订终生。当爱情还在升温时,一场旷 日持久的伐纣战役爆发了。年复一年的等待,日复一日的盼望,绝望 的度灵最终倒在了那片山岗上,化成一朵思念的黄花。战争后,身负 重伤的夕仲回到家乡,死在了那朵黄花旁。他的鲜血绽放了一地的黄 花,绽放了无数朵爱情的思念…… 时光飞逝,物换星移。世事变 化中,唯有这段爱情神话还在市井中延唱。彩亭上,好似还能看见夕 仲与度灵的相会;编绿中,爱情传奇还在竹丝上代代流淌……
美景賨人
精彩的溶洞风景
惊险賨人栈道
賨人美景集
賨人美景集
神奇的天洞
文化在渠县
相传始于清代中叶,正河街、后街(今大井 街)、油房街(今劳动街)各界人士组织的三个 亭会,人们自筹钱物穿戴,将流行的川剧剧情扎 于高亭,有竞技比美之势。彩亭将孩童着戏装, 按戏文主要情节造型于平台,四人抬着伴以彩灯、 彩旗、吹打乐游行大街,叫抬亭子。 渠县三 汇彩亭民间艺术,全省独一无二,它融铁工、木 工、刺绣、缝纫、建筑于一体,汇文学、绘画、 雕刻、力学于一炉,结构巧妙,造型奇特,色彩 绚丽,工艺精湛,颇富特色,是川东地区民间艺 术瑰宝。
特色汉碑
• 汉碑(音hàn bēi)即 汉代碑刻。碑文字体 以隶为主,碑额文字 多用篆书。汉碑(包括 拓本)流传甚多﹐著名 的有《麃孝禹碑》﹑ 《华山庙碑》﹑《礼 器碑》﹑《史晨碑》 ﹑《曹全碑》等。
出土的汉碑文物
优美的賨人谷
賨人,又称寅人,虽没有列入当今 的56个少数民族之中,但他们在中 国历史上曾经有过无比的辉煌,早 在春秋战国之前,便建立了自己的 国家.国都就建在今达州市渠县的 土溪城坝.渠县,秦时称宕渠 县.《舆地纪胜》卷162记:“巴 西宕渠,其人勇健好歌舞,邻山重 叠,险比相次,古之賨国都也。” 賨人谷风景区地处华蓥山脉中北段,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城东26公里。范 围约41平方公里,以奇山、秀水、 幽洞、丽峡、飞瀑、湖泊、涌泉、 怪石、古栈、茂林著称,被誉为川 东“小九寨”、国家AAA级旅游区、 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
竹编的渠县
• 渠县刘氏竹编工艺是用慈竹作材料,制作生 产工具,编织生活用具,在此基础上衍生、 创造出来的编织工艺。它是最具特色的中国 民间传统手工技艺之一,渠县刘氏竹编工艺 技术精湛、文化品味浓郁,在四川乃至全国 具有代表性。它产生在以渠江镇为中心地带 的全县范围内,其诞生时间可以追溯至2300 年前。古代賨人用竹材编制劳动工具和生活 用具。到了唐代,渠县竹编业已经很发达了, 人们住竹房、坐竹椅、背竹筐、戴竹笠、持 竹扇等等,生产生活离不开竹。至清代,渠 县竹丝宫扇、细篾凉席等非常有名,成为朝 庭贡品。民间初年,渠县竹丝宫扇,精美绝 论,成为达官贵人的收藏珍品。解放后,渠 县刘氏竹编业更加兴旺,品种丰富多彩,技 术精益求精,至70年代,渠县刘氏竹编工艺 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渠县刘氏竹编工艺主 要传承人刘嘉峰从“龚扇”起家,通过刻苦 钻研,首创了竹编字画,提花编织法,该工 艺是我国竹编工艺的一大创举,推动了我国 竹编技艺的发展。
旅游在渠县
• 境内省级龙潭汉阙风景名胜区,融山、水、 洞、峡、瀑、泉、石、林等丰富多彩的自 然景观为一体,与以“汉阙之乡”著称的 碑阙、山城、古都、寺庙、古战场等悠久 的人文景观交相晖映,构成独特的旅游资 源优势,被誉为“华蓥山中一颗璀璨明 珠”,其中老龙洞洞壁奇石异彩。有“天 下第一水洞”、“地下卢浮宫”之称
我的家乡-渠县
道造09-2班 陈立 20093547
渠县地图
• 渠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 渠县位于达州市西南部, 与广安、南充、巴中山水 相连,幅员2173平方公里, 辖60余个乡(镇),人口 146万。县城老城区建成 面积2.1平方公里,人口 115.7余万(常住),正在 开发的西区3.4平方公里、 东区5平方公里。享有中 国汉阙之乡、中国竹编艺 术之乡、中国黄花之乡的 称誉。
渠县文庙
夜景渠县
黄花之乡-渠县
• 黄花为百合科黄花菜属的多年生草 本宿根植物的花蕾,四川的一种调 味配料蔬菜,又称金针菜、七星菜, 花期8月,采摘期因品种不同而不 同。 黄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胡 萝卜素、核黄素及磷、铁等矿物元 素,自古就是席上珍品,且性甘凉、 无毒, 具有清炎、清热、止血、利 尿、通乳、健胃等辅助疗效。 四川 栽培历史悠久,分布于盆周低山和 丘陵区,其中渠县黄花以色泽鲜亮, 食味别致,香气馥郁、肉头肥厚而 最为闻名。 中国黄花之乡是四川省 渠县,
大将军、大都督、益州牧。义军败而复振,不久病死。
• 王平

字子均,巴蜀宕渠(今四川渠县)人。生年不详,卒年延熙十一年(公元248年)。 王平初随曹操,后降
刘备,任牙门将、裨将封王平为参军、讨寇将军,
封为亭侯。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平定魏延作乱之后,任后典军、安汉将军,兼任汉中太守,封安汉侯。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