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合集下载

肾脏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肾脏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肾脏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概述:肾脏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及早发现和准确诊断对于合理治疗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影像学诊断方法是肾脏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提供肾脏内部结构和功能的详细信息。

本文将介绍目前常用的肾脏病变影像学诊断方法,包括超声、CT、MRI等。

影像学诊断方法一、超声检查超声是一种无创、无放射性的检查手段,具有安全可靠、价格便宜等优点。

在肾脏疾病的初步筛查和定性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1. 肾大小与形态:超声可以测量肾脏大小并评估其形态是否正常。

通过检查输尿管周围是否存在积水,可以帮助判断是否有阻塞性梗阻。

2. 因素回声:超声还可以观察因子回声(echogenicity),即肾实质某些区域异常增亮或增暗。

例如,在急性感染时,受侵袭区域的回声会增亮;而在肾实质疤痕形成时,回声则会增暗。

3. 血流变化:超声检查还可以通过多普勒血流成像评估肾脏的血管供应情况、肾脏动、静脉是否畸形等。

二、CT扫描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通过大量X线图像组成三维图像的检查方法。

相比于超声,CT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对许多疾病的诊断有更准确和全面的了解。

1. 皮质与髓质鉴别:CT可以清楚地区分肾脏皮质和髓质,在某些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急性胰腺炎引起的肾周围积液中,CT能够帮助确定该液体是来自肾盂或者胰周导管。

2. 病灶定位与表征:CT扫描能在不同平面下以不同方式显示出肿块、钙化等异常变化。

同时结合静脉造影,还可以帮助确诊是否存在恶性肿瘤或者其他血管相关性问题。

3. 对比剂的使用:CT扫描需要注射对比剂,由于某些病人肾功能受损,存在少数不良反应。

因此,在行CT前,需要了解患者的肾功能和对比剂过敏史。

三、MRI检查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制成影像的无辐射检查技术。

MRI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并且对软组织和血流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

1. 肿块性质与范围:MRI可以帮助区分肿块是实性、囊性还是混合型,并评估其具体位置和范围,在肾脏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肾脏超声诊断

肾脏超声诊断
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荆门二医超声科
概述
• 超声检查是肾脏病较为常用的检查手 段,能迅速的判断肾脏位置、形态和 大小。在肾脏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预后判断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具有无创伤、无痛苦、经济、便捷、 不影响肾功能的优点,临床应用广泛。
超声检查内容
• 肾脏的位置、形态、大小,如一侧找不到肾脏,则应该了 解有无手术史,注意有无异位肾、萎缩肾或先天发育不全, 肾缺如。
肾脏先天性异常肾脏先天性异常肾脏囊性病变肾脏囊性病变肾脏实质肿瘤肾脏实质肿瘤肾脏感染性疾病肾脏感染性疾病肾创伤肾创伤肾结石肾结石尿路梗阻尿路梗阻肾血管疾病肾血管疾病肾实质弥漫性疾病肾实质弥漫性疾病无功能肾或不显影肾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无功能肾或不显影肾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移植肾与并发症移植肾与并发症肾脏疾病的介入性超声诊断和治疗肾脏疾病的介入性超声诊断和治疗无忧ppt整理发布肾脏是人体主要器官之一是一对很象蚕豆形的内脏肾脏是人体主要器官之一是一对很象蚕豆形的内脏
肾母细胞瘤
肾脏常见疾病的超声表现
肾盂癌
【临床概述】肾盂癌源于肾盂上皮细胞,其发病率占肾肿瘤 的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0%。多数为乳头状移行上皮细胞癌、鳞癌和腺癌, 少数是良性乳头状瘤,但亦应作恶性对待。
【超声表现】 肿瘤较大(>2-3cm)时可见中央回声近乎环 形分离,呈轮廓不齐的低回声肿块,边缘不规则,约半数 伴肾积水。或见肾窦部紊乱和强回声。彩超示星点样血流 束,时隐时现,流速低约为20-70 cm/s。转移途径以膀胱 内种植为主,亦可累及输尿管和肾门淋巴结。
3、多囊肾 成人型多囊肾声像图:双侧肾体积明显增大,肾内无数个大 小不等的无回声区互相挤压重叠和囊与囊间肾实质回声增强是多囊肾 回声图的三个主要表现。多囊肾的囊肿累及整个肾脏,声像图找不到 正常的肾实质回声。

肾脏疾病多普勒超声诊断

肾脏疾病多普勒超声诊断

1 . 2 彩 色多普勒
当 肾主动脉 有狭 窄时可 见狭窄 段 肾动脉血 流束狭 细 ,呈 花 色湍流 色彩 , 内径 一般小 于 0 . 3 c m , 其远端 肾动 脉稍扩 张 。
肾内小动 脉狭 窄则难 以显示 。
1 . 3 脉冲多普勒
1 . 3 . 1 肾 动脉 脉 冲多普 勒 频 谱 为 高 速喷 射 性 湍流 ,频
2 3 2
世界 最新 医学信息文 摘 2 0 1 3 年第 1 3卷第 1 2期

医 学影 像 ・
肾脏 疾病 多普勒超声诊 断
( 河北友爱 医院,河北省 石 家庄市 0 5 0 0 0 0 )
马 海 兰
摘要 :目的 肾脏疾病 多普勒超声诊 断。方法 用彩 色多普勒技术对 肾动脉狭 窄进行诊 断分析 。结论 肾脏疾病在经过 多 普勒超声诊断后 ,可分为 肾动脉狭 窄、肾动脉栓塞 、肾静脉血栓 、肾动脉 瘤。 关键词 :肾脏疾病 ;多普勒超声 ;诊 断方 法
1 - 3 . 3 . 3 频谱 的频 带增 宽 。 1 - 3 . 3 . 4 肾动脉 狭窄段 的 收缩峰 速度 与邻近 腹 主动脉 的 收缩 峰速 度之 比 >3 . 5 。
纺锤 型 动脉瘤 与狭 窄纤维性 肾动 脉疾病 有关 。纤维 性 肾 动 脉 疾病 是 恶 性 高血 压 的病 因。 纺锤 型 动 脉瘤 的形 成 是 因 为 肾动脉 狭窄后 扩张 而致 【 l 】 。
带 明显增 宽 。
1 . 3 . 2 狭 窄段 的远 端 和 近端 ,血 流 速度 降 低 ,频 谱 出
现 异常改 变 。
所致 。动 脉瘤 常伴 有 高血 压 ,其 机 制 可 能是 : ① 动 脉瘤 挤 压 或推 移 肾动 脉分 支 ,引起 局 部 缺血 ; ② 瘤 体 糜烂 穿破 与 肾静 脉相通 ,形成 动静 脉瘘 ; ③瘤 体 内形 成 附壁血栓 。

超声实验报告肾

超声实验报告肾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超声实验,了解肾脏的正常解剖结构、声学特征,以及如何通过超声检查诊断肾脏的常见疾病,如肾囊肿、肾结石等。

二、实验材料1. 超声诊断仪2. 肾脏模型3. 患者肾脏超声图像资料三、实验方法1. 观察肾脏模型,了解肾脏的解剖结构和声学特征。

2. 通过患者肾脏超声图像资料,分析肾脏的形态、大小、皮质、髓质等结构。

3. 学习肾脏常见疾病的超声表现,如肾囊肿、肾结石等。

4. 结合理论知识,对实验图像进行诊断和分析。

四、实验结果1. 肾脏解剖结构和声学特征- 肾脏位于腰部,左右各一,左右两侧肾脏大小略有差异。

- 肾脏的皮质、髓质和肾窦分别呈现不同的声学特征。

- 正常肾脏的皮质回声低而均匀,髓质回声高而密集,肾窦回声复杂。

2. 肾脏疾病超声表现- 肾囊肿:囊肿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内部回声均匀。

- 肾结石:结石表现为高回声,其后方伴有声影,形态多样,如点状、片状、颗粒状等。

- 肾积水:肾积水表现为肾窦、肾盏扩张,集合系统分离,形态不规则。

3. 实验图像诊断与分析- 通过观察实验图像,我们发现患者左肾大小形态正常,实质回声未见明显异常。

但左肾探及一大小约49mm×41mm的无回声,边界清晰,考虑为肾囊肿。

- 右肾形态饱满,实质回声未见明显异常,但集合系统分离,宽约1.9cm,肾盂约1.4cm,右侧输尿管可见扩张,考虑为肾积水。

五、实验讨论1. 肾脏超声检查是诊断肾脏疾病的重要手段,具有无创、便捷、经济等优点。

2.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肾脏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声学特征,以及常见疾病的超声表现。

3. 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合适的探头和频率。

- 调整增益和聚焦,使图像清晰。

- 观察肾脏的各个切面,全面了解肾脏的形态和结构。

- 结合临床病史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超声实验,我们掌握了肾脏超声检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了肾脏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声学特征,以及常见疾病的超声表现。

肾功能影像学诊断

肾功能影像学诊断

肾功能影像学诊断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之一,其功能健康与否对整个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肾功能影像学诊断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通过对肾脏进行影像学检查和分析,可以评估肾脏结构、功能和病变情况,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肾功能影像学诊断的常见方法和临床应用,旨在增进对这一领域的了解。

一、肾功能影像学诊断的常见方法1.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肾功能影像学诊断方法之一。

这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式,通过超声波的回波图像来观察肾脏的形态和结构。

超声检查可以有效检测肾脏囊肿、结石、积水、肿瘤等病变,并对肾脏功能进行初步评估。

2. X线摄影X线摄影是一种传统的影像学手段,通过透视肾脏和周围组织结构的X线图像,可以观察肾脏的形态和轮廓。

常用的X线摄影方法包括平片、腹部造影和静脉肾盂造影。

这些方法可以检测肾脏结构异常、肾盂积水、肾结石等病变。

3.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肾功能影像学诊断方法。

它通过多层次的X线片拍摄和计算机重建技术,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肾脏的形态、血管和组织结构。

CT扫描广泛应用于各种肾脏疾病的诊断,如肾囊肿、肾结石、肿瘤等。

4. 核医学检查核医学检查是一种利用放射性示踪剂来评估肾脏功能的方法。

常用的核医学检查有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和放射性核素肾血流显像。

这些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到肾脏的血液供应情况和功能状态,对肾功能不全、肾血供不足等病变进行定量评估。

二、肾功能影像学诊断的临床应用1. 慢性肾脏疾病的监测与评估肾功能影像学诊断在慢性肾脏疾病的监测和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定期进行超声检查、CT扫描等检查,可以观察慢性肾脏疾病的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核医学检查可以定量评估肾脏的功能状态,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2. 肾损伤的鉴别诊断肾功能影像学诊断对于鉴别急性肾损伤的病因和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超声检查和CT扫描可以观察到肾脏结构的异常变化,如包膜下出血、肾实质挫伤等。

肾脏疾病超声诊断

肾脏疾病超声诊断

肾脏疾病超声诊断肾内科中常见的检查手段为超声检查,它可以准确且迅速的判断肾脏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在对肾脏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肾脏的概念和解剖形态肾脏是人体中重要的器官之一,成对存在,形状如同蚕豆。

它属于实质性腹膜后器官,位于脊柱和腰大肌两旁,肾脏在膈肌的下方,其上端相当于第十一胸椎处,下端相当于第二腰椎水平处,并且通常右边的肾要比左边的肾低一点,正常人的肾脏大小为,长约110mm左右,宽约为60mm左右,厚度一般为40mm,而女性的肾脏通常要比男性的肾脏要小一点。

肾脏由肾膜、肾实质、肾盂以及肾血管构成,每个肾脏里面含有的肾实质大约有一百多万个肾单位,而肾单位又是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构成的。

二、超声检查的具体内容(一)观察肾周围是否存在积液等异常现象。

(二)肾内有无异常回声,其部位大小和形态有无明显变化,除此之外也要了解患者是否之前有做过手术,或者是否有存在先天性肾脏发育不全的现象。

(三)观察肾脏病变区域旁的血管内血液的流速。

(四)肾窦区的回声结构以及所占比例有没有出现异常现象。

(五)观察肾脏随呼吸产生的变化。

(六)检查肾门处、主动脉处以及下腔静脉处有无淋巴结肿大现象。

三、肾脏疾病在超声检查中的适应症(一)肾血管方面的疾病。

(二)肾结石。

(三)肾实质弥漫性疾病。

(四)移植肾出现的并发症。

(五)肾脏感染疾病,如肾结核、肾脓肿等。

(六)肾脏先天性出现异常。

(七)肾脏受过创伤。

四、正常肾脏形态的超声诊断结果肾脏边缘的轮廓线是由肾周筋膜和脂肪层构成的,并且肾脏外膜光滑、平整且成像清晰。

肾实质位于肾窦与肾轮廓之间,在超声中呈低回声,但主要将肾实质回声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肾髓质回声,它又称为肾椎体回声,在肾窦周围呈现放射状排列,形态为卵圆形或是圆锥形,其回声低于肾皮质回声。

另一个是肾皮质回声,它位于肾髓质的外层,其中有一小部分位于肾椎体的回声之间,而肾皮质的回声高于肾髓质的回声,但是比肝和脾的内部回声要低很多。

肾脏疾病的超声检查

肾脏疾病的超声检查

肾脏疾病的超声检查胎儿分娩后肾脏内部结构仍在继续发育,使结构与功能均逐渐成熟,因此新生儿的肾脏与成人肾有许多不同之处。

由绝对数值看新生儿肾脏甚小,比如其内部结构上,肾单位发育尚不完全,肾小球只有成人1/3大小,但就其在腹腔中的相对值来讲,婴儿与儿童的肾脏又均较成人所占位置为大,加之儿童躯体较小,而且腹壁脂肪亦少,更便于超声检查的应用。

儿童肾脏大小的正常数值,随年龄而改变。

新生儿肾脏表面凹凸不平呈分叶状,随着肾皮质的发育,至1岁(甚至3~4岁)表面开始变平滑,渐成蚕豆状。

婴儿肾脏解剖与成人有许多细节上的不同,如肾盂周围脂肪少于成人,肾脏的髓质锥体大而且明显,这些在声像图上也有相应的反映。

探头的频率婴幼儿用5mHz或7.5mHz,较大儿童用3.5~5 HMz。

正常肾脏的声像图是一个规则的圆形(横切面)或椭圆形(纵切面)的强回声光环所构成的清晰轮廓线,肾周围脂肪囊显示不显著肾轮廓线内围以低回声区是为肾实质。

儿童的肾实质回声较成人低,但其中肾皮质回声的年龄差异很大,婴幼儿肾皮质回声强度多与肝脾相等,髓质锥体大,回声低。

小儿肾窦分离的情况很易看到,常常是正常变异,若非严重分离,不一定是病理情况,有时幼小儿童尿液充盈肾盂与肾盏而构成按原腔隙分布的无回声区,冠状面则呈花朵状。

儿童尤其是幼小儿童肾实质较薄,不能按成人的比例估计有无病变。

2先天性肾脏异常2.1 肾数目的异常双侧肾缺如在生后不久即死去,而单侧肾缺如却并不少见。

在临床工作中,常因静脉肾盂造影时一侧肾未显影而进行超声检查,以明确原因。

超声检查未能发现此侧肾脏时,尚不能排除该侧肾发育不良。

无功能而且极小的肾是难以发现的;数目增多的额外肾是十分少见的。

2.2 肾形态与结构异常由肾脏体积分,异常改变有小肾脏,肾发育不良(有正常结构)及肾多发性囊肿(结构异常),大肾脏有重肾与多囊肾肾柱肥大与分叶肾临床意义不大。

此类病均可由肾脏超声测量与声像图确定。

2.3 形态的异常从肾脏形态的异常上分,如块状肾、S型肾、马蹄肾等亦可用超声诊断检出,后者宜采用左右对比,连续切面以显示出双侧上极或下极连接处,此方法在小儿较方便。

超声诊断学-09-2肾炎、结石、外伤、肿瘤

超声诊断学-09-2肾炎、结石、外伤、肿瘤
4、病变内部回声呈弥漫性强回声,或强回声区内 多个强回声结节,成团簇集。
5、病变强回声团有明显衰减。
超 声 诊 断
学 1、与弥漫强回声型错构瘤鉴别
肾内脂肪瘤虽然与错构瘤发生部位相近似,
但因与洋葱型错构瘤的声像图表现差异很大,不
会混淆,只是弥漫强回声型的声像图二者很相似,
需要鉴别。瘤体后侧的声衰减与脂肪组织关系很
超 声 诊 断 学
超 声 诊 断 学
超 声 诊 断 学
超 声 诊 断 学
肾结石
肾内小钙化灶
超 声 诊 断 学
第十二章泌尿系统
超 声 诊 断 学
•肾窦内见状强回声
•>0.3cm后方有声影
第十二章泌尿系统
超 声 诊 断 学
•部分可伴发肾积水。
•可发现阴性的结石。
超 声 诊 断 学
1、结石回声图像的发生部位一定位肾窦回声 之中,即结石一定发生在集合系统以内。

声 诊
肾实质性占位疾病


一、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
又称错构瘤,病变常位于肾 实质,多呈圆形,而且多近于边缘。 彩色多谱勒血流显示,肿瘤一般 无血流信号。大的瘤体内可见少 许星点状血流信号,但相对来说, 比肾癌少得多。
超 声 诊 断 学


诊 断 学








断 学







断 学
超 声 诊 断
2、与肾癌比较,肾母细胞瘤较肾癌的形态规 学
则,边缘清晰,轮廓整齐。内部回声肾癌为均
匀或不均匀的弥漫、细小散在回声,肾母细胞
瘤则是粗糙的较强回声。洋葱型错构瘤虽然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2017/8/29
超声引导下PCNL
2017/8/29
23
超声引导下PCNL
2017/8/29
24
超声引导下PCNL
2017/8/29
25
超声引导下PCNL
2017/8/29
26
超声引导下PCNL
2017/8/29
27
谢谢!
2017/8/29 28
肾脏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2017/8/29
1
肾的正常声像图



经过肾门的切面,实质呈“C”形,在肾门 处有缺口 不经过肾门的切面,实质呈“O”形. 肾实质厚度约1.5cm. 男性右肾:102±16cm,左肾:103±16cm 女性右肾: 101±15cm,左肾:101±16cm
2017/8/29
2017/8/29
21
肾动脉狭窄超声诊断



狭窄处杂色血流 狭窄处最大速度≥180cm/s,RI<0.5 狭窄处峰值流速与邻近腹主动脉峰 值流速比值:正常1:1, ≥3.5时提示狭 窄率≥60% 狭窄处峰值流速与下游肾内动脉峰 值流速比值增加 肾内动脉加速度时间延长 严重狭窄时肾内血流信号减少
肾窦回声分离 中度以上积水,肾形增大 肾实质变薄 输尿管积水
2017/8/29
12
肾积水
2017/8/29
13
肾积水
2017/8/29
14
肾积水,肾盂扩张
2017/8/29
15
肾囊肿

圆形,类圆形液性暗区 壁薄光滑齐整 后方回声增强 多发性,单发性,肾盂旁囊肿,肾盂源 性囊肿…..
2017/8/29
16
肾囊肿
2017/8/29
17
肾囊肿
2017/8/29
18
肾结石


肾内强回声光团伴声影 对肾区钙化阴影来源的判定 检出透光结石 检出小结石 确定结石大小,位置,数目 超声术中定位
2017/8/29
19
肾结石
2017/8/29
20
肾动脉狭窄
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 纤维肌肉增生 多发性大动脉炎(女性多见于男性,常 见于肾动脉起始段)
2
正常肾声像图
2017/8/29
3
正常肾声像图
2017/8/29
4
肾周脂肪囊
2017/8/29
5
肾血管树
2017/8/29
6
肾血管
2017/8/29
7
肾血管
2017/8/29
8
肾血管
2017/8/29
9
肾静脉频谱
2017/8/29
10
肾动脉频谱
2017/8/29
11
肾积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