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燃气的长距离输送系统资料

合集下载

燃气的长距离输送系统

燃气的长距离输送系统
防腐措施
采用内外防腐涂层、阴极保护等措施 ,延长管道使用寿命,确保燃气输送 安全。
管道施工与验收
施工方法与技术要求
根据管道材料、地形、施工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确 保施工质量。
质量检测与验收
对管道进行严密性试验、压力试验等质量检测,确保管道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 标准,对不合格部分进行整改和修复。
应急处置与安全管理
应急处置
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处理管道泄漏、设备故障等突发情况。
安全管理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确保操作规程的严格执行,降低安全风 险。
04 燃气长距离输送系统的优 化与发展
技术创新与设备升级
01
02
03
研发新型管道材料
采用高强度、耐腐蚀的复 合材料,提高管道的耐用 性和安全性。
优化管道设计
压力等级与管径选择
根据燃气性质、流量、输气距离等因素,确定合适的压力等级和管 径,以满足安全、经济和技术的要求。
管道附属设施
设计必要的管道附属设施,如阀门、补偿器、排水器等,以确保管 道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管道材料与防腐
管道材料选择
根据输送气体的性质、压力等级、施 工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 ,如钢管、玻璃钢管等。
应用领域与实例
城市燃气供应
01
燃气长距离输送系统为城市居民提供稳定、可靠的天然气供应,
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需求。
天然气管道运输
02
通过长距离管道输送天然气,将天然气从产气区输送到消费区,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天然气液化与储运
03
将天然气液化后通过长距离管道或液化天然气船进行运输,用
于能源贸易和调峰。
储存与调压设施用于调节燃气 流量和压力,保障燃气稳定供 应。

长距离输气管道及城市输配气工程

长距离输气管道及城市输配气工程

应急处理:对管道出现的问 题进行及时处理,防止事故
发生
监控系统:建立管道监控系 统,实时监测管道运行状况
城市输配气工程的建设和 管理
章节副标题城市燃气管道的施方法施工前准备:包括现场勘查、 设计图纸审核、施工组织设计 等
管沟开挖:根据管道埋深、土 质等因素确定开挖方式
管道安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管道连接、固定等作业
绿色低碳理念将贯 穿于长距离输气管 道及城市输配气工 程的设计、施工和 运营全过程
未来将加强与其他 能源输送方式的协 同发展,提高能源 利用效率和安全性
THEME TEMPLATE
感谢观看
回填与夯实:管沟回填时需分 层夯实,确保管道安全
城市燃气的储存和调峰
储存方式:高压球罐、液化天然 气储存等
调峰手段:采用储气设施、调度 调节等手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调峰作用:平衡用气量波动,保 障供气稳定
建设和管理:确保安全、可靠和 经济
城市燃气管道的安全管理
燃气管道的定期检测与维 护
管道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 与执行
燃气管道安全宣传与教育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
长距离输气管道及城市输 配气工程的环境影响及评 价
章节副标题
环境影响的因素和特点
管道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管道输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管道输气对水环境的影响 管道输气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评价方法:对比分析法、类比分 析法、模型预测法等
维护管理:定期 检查、维修保养
管道的防腐和保护
管道防腐的重要性:防止管道腐蚀,保证输气安全 防腐措施:内涂层、外涂层、阴极保护等 管道保护:定期检测、维修保养、应急抢修等 防腐和保护的未来发展方向: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油气储运概论 第三章 长距离输油管道

油气储运概论 第三章 长距离输油管道
第三章
第一节 概 述
一、输油管道的分类
企业内部输油管道 长距离输油管道 原油管道 成品油管道 常温输送管道 加热输送管道
二、长距离输油管道的组成
输油站 线路 截断阀室
三、长距离输油管道的特点
与公路、铁路、水路运输相比,管道运输的 优点为: 1、运输量大
管道运输的优点(续)
加热输送的方法:直接加热、间接加热。
二、热油管道的温降
距离加热 站越近, 温差越大, 温降越大。
Tl
T0
(TR
T0 ) exp(
KD l)
Gc
热油管道的温降(续)
温降与管道 的总传热系 数以及管道 输量有关。
输量越大,
温降越平缓。
三、温度参数的确定
原则:输油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保证设备安全; 使输油总能耗降到最低。
4、翻越点
• 与地形起伏 的情况有关;
• 决定于水力 坡降的大小。
• i越小越易 出现翻越点。
5、管路工作情况校核
动水压力校核:油品 在流动过程中管路沿 线各点的压力。
静水压力校核:油品 停止流动后管路各点 由于位差引起的压力。
进出站压力校核
第三节 加热输送工艺
一、加热输送的特点和方法
2、热油管道摩阻计算方法
(1)分段计算法 将加热站间分成若干小段,每小段温降不超过2ºC; 求每小段平均温度; 由平均温度求相应的粘度; 计算各小段的摩阻; 计算整个加热站间摩阻。
(2)站间平均温度法
适用于流态为湍流,进出口粘度相差不到一倍。
计算加热站间油流的平均温度;
确定油品粘度;
五、减少混油的措施
1、影响混油的因素
主要因素是流态的影响, 另外还有: 初始混油的影响 粘度和密度的差异 停输 流速变化 副管

第三章燃气的长距离输送系统

第三章燃气的长距离输送系统

除尘(门站)
3.1.2输气站
输气站是管道输气过程中各类工艺站场的总称:一般包括:输气 首站,输气末站、压气站、气体接收站和气体分输站等站场。
各类输气站的站址选择 输气站的设置:应符合线路走向和输气工艺设计的要求 输气站的平面布置要求:
(1)起点站
作用 除尘(除去固体悬浮物和游离水)、调压、计量。主要任务是保持 输气压力平稳,对燃气压力进行自动调节、计量以及除去燃气中 的液滴和机械杂质。
比(出站和进站压力之比)。压缩机的选择
3.2.1.2工艺设计一般要求
(1)管道输气应合理利用气源压力,当采用增压输送时应合 理选择压气站的站压比和站距离。
(2)压气站特性应和管道特性相协调,在正常输气条件下, 压缩机组应在高效区内工作。
(3)输气管道的强度设计应满足运行工况变化的要求。 (4)输气站均应设置越站旁通,进出站管线须设置截断阀。 (5)具有输气功能的分配站的分配气体管线上,宜设置气体
燃气供应系统示意图
流程:见图3-3 若储气罐站和燃气分配站合并设置,则称燃气储配站。
也可单独设置。
3.1.3燃气加臭
加臭剂
加臭剂和燃气混合在一起后应具有特殊 的臭味,不应对人体、管道或与其接触 的材料有害,其燃烧产物不应对人体呼 吸有害,并不应腐蚀或伤害与此燃烧产 物经常接触的材料。加臭剂溶解于水的 程度不应大于2.5%(质量分数)。加臭 剂应有在空气中能察觉的加臭剂含量指 标。
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及其对投资和运行费 用的影响,并和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燃气储配 站的工艺布置应保证工作可靠、安全生产和便于 运行管理。各建筑物和构筑物之间应满足安全防 火距离的要求,应设环绕全站的消防道路,压送、 调压等生产车间的用电设备应考虑防火防爆要求, 站内燃气管道宜连成环状并设有检修和事故时使 用的越站旁通管道。

第三章 天然气管输系统

第三章  天然气管输系统
输气量Q取决于下列参数:管径、管长、温度、相对密度、起点 和终点压力。 1) 在T、L、G、P1 、P2 不变时,管径d的影响 Q1/Q2=(d1/d2)8/3 即输气量与管径的8/3次方成正比,若管径增加一 倍,即d2=2d1,则Q2为Q1的6.3倍.
2) 在T、d、G、P1 、P2 不变时,管线长度的影响 Q1/Q2=(L2/L1)1/2 即输气量与管长的0.5次方成反比,若管长缩小一半, 即:L2=0.5L1,则Q2=1.41Q1,如在原有两加压站间再增设一个加压站,输
天然气管输系统示意图
矿场 集气 支线 集气 站 加压站 配气 站 输 气 干 线 输配气 站 配气管 线
矿场 集气 集气 干线 净化 站 厂 首站 集气 站 集气 站 加压站
配气 站
1、矿场集气
气田集气从井口开始,经分离、计量、调压、净化和集中等一 系列过程,到向干线输气为止。包括井场、集气管网、集气站、天 然气处理厂、外输总站等。
2、干线输气
输气干线从矿场附近的输气首站开始,到终点配气站为止。长 距离管线管径大,压力高,距离长。

3、城市配气
城市配气从配气站开始,通过各级配气管网和气 体调压站根据用户的要求供气。 储气库以调节输气和供气之间的不平衡。
第二节 输气干线的工艺计算
一、一般输气管道通过能力公式及分析
1. 通过能力公式(潘汉德公式) 1)一般输气管指管线敷设在平坦地区,管线沿线地形起 伏的高差在200米以内。 Q=11500Ed2.53〔 (P12-P22)/(ZTLG0.961) 〕0.51
2 2
l输气管线运行的几项基本技术指标 运行操作参数
表征输气管线内气流状况的基本指标是压力、流 量、温度等,用以表明严密性、管内有无积液、污物、 水化物的堵塞。

燃气管网供应系统

燃气管网供应系统
管道输送
阀门
控制气流
调整输送量
管道
输送天然气
连接各个环节
管道输气工艺
压缩站
将天然气压缩为高压气体
提高输送效率
管道输气安全是燃气管网供应系统的重要保障,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系统稳定运行。保持管道的稳定性,定期检查和维护管道设备,建立安全意识和培训体系,是确保管道输气安全的关键措施。
管道输气安全
管道输气发展趋势
推动燃气需求
能源需求增长
提升输气效率
技术进步
重点发展方向
安全环保
提高运行效率
智能化管理
总结
城市供应保障
重要性
01
03
发展前景广阔
未来
02
技术不断更新
演进
03
第3章 调峰调压
Chapter
调峰调压是燃气管网供应系统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调节压力和流量来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在燃气管网中,调峰调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并满足用户需求。
燃气管网供应系统
时间:202介
第2章 管道输气
第3章 调峰调压
第4章 计量
第5章 储气
第6章 总结
01
第一章 简介
Chapter
燃气管网供应系统是指将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户终端的系统,包括管道输气、调峰调压、计量、储气等环节。这一系统旨在为城市居民提供清洁、高效的能源来源。
01
03
为商业建筑提供稳定的燃气供应
商业建筑供气
02
满足工业生产的燃气需求
工业用气
总结
调峰调压技术在燃气管网供应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优化设备和算法,实现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供气。合理应用调峰调压技术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满足不同领域的燃气需求。

燃气输配完整版小抄

燃气输配完整版小抄

第一章城镇燃气的分类及其性质1.燃气的分类(按气源):天然气(甲烷),液化石油气(丙烷,C3H8,丙烯C3H6,丁烷C4H10,丁烯C4H8,习惯上称为C3C4,城镇燃气),人工煤气(又名人工煤气,多用于厂区,焦油多),生物气(俗称沼气,用于乡镇,蛋白质,纤维素等)。

2.混合气体相对密度S=标准状态下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与标准状态下空气密度(1.293kg/Nm3)之比3.临界温度:温度超过一定值,对气体进行加压,可以使气体液化,而在临界温度之上,无论加多大压力都不能使气体液化。

临界压力:在临界温度下,使气体液所必须的压力。

4.实际气体状态方程:pv=ZRT Z-压缩因子随温度和压力而变化5.对比温度Tr:工作温度T和临界温度Tc的比值对比压力Pr:工作压力P和临界压力Pc的比值对于混合气体,在确定Z之前,要先确定平均临界压力和平均临界温度再求Z。

6.爆炸极限:可燃气体和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而引起爆炸时可燃气体浓度范围爆炸下限: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物中,当可燃气体的含量减少到不能形成爆炸混合物时的含量爆炸上限: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物中,当可燃气体的含量增加到不能形成爆炸混合物时的含量7.水合物:如果烃类气体中的水分超过一定含量,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水能与液态或气态的C1,C2,C3,C4生成结晶水合物CmHn.xH2O。

若在输气管中生成,则会缩小管路的流通截面积,造成堵塞;但是在深海和永久冻土层下存在大量的甲烷水合物(可燃冰),在低压或高温的条件下易分解成烃类气体和水,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含湿烃类气体的温度小于临界分界点才有可能形成水合物8.水合物的防止:(1)降低压力,升高温度或可以使水合物分解的反应剂(防冻剂,甲醇,甘醇);(2)对含烃类气体脱水,使其中水分含量降低到不致形成水合物的程度9.人工煤气与天然气中的主要杂质:(1)焦油与尘(堵塞管道);(2)萘,(结晶堵塞);(3)硫化物(腐蚀,堵塞);(4)氨(腐蚀管道,燃烧产物有害健康、污染环境,但是能中和酸类物质、保护金属);(5)一氧化碳(剧毒);(6)氧化氮(有害人体,NO胶质引起堵塞);(7)水(形成固态水合物,堵塞)第二章城镇燃气需用量及供需平衡1.供气对象:(1)居民用户;(2)商业用户;(3)工业用户;(4)采暖、制冷用户;(5)燃气汽车用户2.居民用气供气原则:(1)应优先满足城镇居民炊事和生活用热水及商业用户的用气;(2)采暖与空调对于改善北方冬季的室内外环境及缓解南方夏季用点高峰有着重要的作用,天然气气量充足的前提下应积极发展3.城镇各类用户用气情况是不均匀的。

燃气输配 燃气输配教案

燃气输配 燃气输配教案
(请打√)
讲授□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次
1
课时
3
教学内容(提纲)
方法及手段
绪论能源与燃气
能源的发展过程、我国燃气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等。
第一章燃气的分类及性质
第一节燃气的分类及用途
一、燃气的分类
1、天然气——气田气、凝析气田气、石油伴生气
2、人工燃气——干馏煤气、气化煤气、油制气
3、液化石油气
⑺ 掌握调压器的工作原理和选型计算,掌握调压站的工艺和设计原则。
⑻ 掌握压缩机的工作原理,了解活塞式和罗茨式等压缩机的特点,了解压缩机室的工艺要求。
⑼ 了解储气罐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了解低温储气方法。
注: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环节、实验课、公共选修课
授课方式
例1—15、16、17、18、19、20
第二章城市燃气需用量及供需平衡
第一节城市燃气的需用量(1)
一、供气对象
二、供气原则
多媒体
参考资料(含文献、网络资源等)
见首页
教学目的、要求(可分熟练掌握、掌握、理解、熟悉、了解等层次):
熟练掌握:例1—15、16、17、18、19、20
熟悉:供气对象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燃气的分类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课后小结: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方法及手段系指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授课方式
(请打√)
讲授□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次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2.1输气量计算
长输管线的输气量受气源供气波动、
用户负荷变化、季节温差及管道维修 等因素影响,其设计输送能力应按年 或日最大输气量计算,并尽量使管线 在设计能力下工作,以提高管线的利 用率。
(1)当输气管道沿线的相对高差h≤200m时,且 不考虑高差影响时,可按式3-1或3-2计算。
其它附属设备如清管球收发装置、阴极保护站以及遥
控中心站等也可与压气站联合设置。
(4)燃气分配站
亦称为城市门站。是长输管线的终点站,
也是城市、工业区分配管网的气源站。 其任务是接收长输管线的燃气,经过除 尘、调压(将燃气压力调至城市高压环网 或用户所需的压力)、计量和加臭后送入 城市和工业区的管网。储气罐站可单独 设置,也可与燃气分配站合并设置。
剂量要求:
一般对气味的敏感程度随温度升高而增
大,因而应按照季节变化改变加臭剂的 用量。 一年中最冷月与最热月加臭剂单位耗量 的比值大约为2:1。 气候炎热地区的加臭剂耗量应少于寒冷 地区加臭剂耗量。 投产初期 短期检漏:
乙硫醇:高毒,对狗,在1%以下能引起血压下降、呼吸
困难。人体大量吸入会引起血压降低、呼吸困难,并有呕 吐、腹泻、血尿等症状。轻者及时离开现场即可逐步痊愈; 重者立即送医院治疗。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0.5ppm。生 产设备应密闭,操作现场要强制通风,操作人员穿戴防护 用具。 四氢噻吩:四氢噻吩主要用作城市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 料的赋臭剂即警告剂。也可用作医药、农药和光化学品生 产的原料。目前,按国际标准要求,城市煤气、天然气等 气体的赋臭剂必须使用四氢噻吩,取缔了原来使用的乙硫 醇等赋臭剂。本品具有麻醉作用。小鼠吸入中毒时,出现 运动性兴奋、共济失调、麻醉,最后死亡。慢性中毒实验 中,小鼠表现为行为异常、体重增长停顿及肝功能改变。 对皮肤有弱刺激性。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丙烯酸酯。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
清管器的通过指示器安装在进出站的管
段上,按清管自动化操作的需要在站外 安装指示器,并将指示信号传至站内。 清管器收发筒上的快开盲板设置: 清管用的旁通管:
(3)压气站(输气干线设施)
是输气干线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输气干线上,
每间隔一定的距离设置一个中间压气站。主要是中间 压气站(为了满足远距离输气,需设加压设施),中间 压气站的数量和出口压力,要经过技术经济计算确定。 通常两个压气站间的距离为100-150km。 压气站工艺流程应满足气体的除尘、分液、增压、冷 却、越站,试运作业和机组的启动、停机、正常操作 及安全保护等要求。 压缩机组及辅助设备布置要求:
燃气供应系统示意图
流程:见图3-3 若储气罐站和燃气分配站合并设置,则称燃气储配站。 也可单独设置。
3.1.3燃气加臭
加臭剂
加臭剂和燃气混合在一起后应具有特殊
的臭味,不应对人体、管道或与其接触 的材料有害,其燃烧产物不应对人体呼 吸有害,并不应腐蚀或伤害与此燃烧产 物经常接触的材料。加臭剂溶解于水的 程度不应大于2.5%(质量分数)。加臭 剂应有在空气中能察觉的加臭剂含量指 标。
3.2.2输气工艺计算
工程设计和计算所需要的主要基础资料和数据,应


由管道建设单位根据工程建设条件和任务提出。输 气管道工艺设计应具备下列资料。 (1)管输气体组成; (2)气源的数量、位置、供气量及其可调范围; (3)气源的压力及其可调范围,压力递减速度及上 限压力延续时间; (4)沿线用户对供气压力、供气量及其变化要求。 当要求利用管道储气调峰时,应具备用户的用气特 性曲线和数据; (5)沿线自然环境条件(如站场海拔高程、大气压、 环境温度、沿线土壤传热系数等)和管道埋设处地 温。
首站典型工艺流程
发球装置
末站典型工艺流程
(2)清管系统
目的清除管线施工后积存在管内的杂物
和管线运行过程中积存的凝析物、污垢 和灰尘等。除此之外,还可用于查找管 径偏差、测厚、检漏、灌注和输送试压 水、置换管道介质和为管内壁做涂层等。 清管设施主要有清管器、清管器收发筒、 清管器指示器及清管器示踪仪。清管设 施宜设置在输气站内,其间距一般在 100Km左右。
多井集气:将每口井除采气井口装置以外的所
有设备都安装在集气站内,统一对天然气进行 初次净化、计量和调压。
(2)矿场集输系统的形式
直线型矿场输气系统: 对于单井集气、气井不
多时采用。 环型、放射状输气系统:对于单井集气、气井 多或排数多时采用。
(比较环状、放射状系统和直线型系统的优点)
(3) 矿场压气站
某地多功能LNG站基本框图
2、矿场集输系统
指的是从井口开始对天然气的采集和输送。
(1)井场工艺流程: 单井集气:所有用来调节气井工况、分离气体 杂质、测量气体流量的设备都直接安装在距气 井不远的地方,单独对天然气进行初次净化 (在分离器中清除游离水、油和其他机械杂质)、 计量和调压。
(2)当考虑输气管道纵断面的相对高 差影响时,按式3-3或3-4计算。
2 2 5 P )( 1 h )] d [P 0.5 1 2 QV 1051 ] n ZSTL[1 (hi hi 1 ) Li ] 2 L i 1 2 2 [ P P )( 1 h )] 0.51 2.53 1 2 QV 11522 Ed ] n ZTLS 0.961[1 (hi hi 1 ) Li ] 2 L i 1 2 gS S 0.0683 ( ) ZR T ZT
第三章 燃气的长输系统
当气源离城镇和工业区等燃气用户较远 时,需要利用长距离输气管线输送燃气, 送至远离气源的用气区。 本章主要介绍燃气长输系统的构成和主 要功能、工艺设计与计算及输气线路。
学习提示:
(1)理解几个概念 (2)了解燃气长输系统的构成和主要功
能,工艺流程 (3)了解燃气加臭知识 (4)理解长输管线的工艺设计与计算 (5)燃气输气线路
3.2.1.2工艺设计一般要求
(1)管道输气应合理利用气源压力,当采用增压输送时应合
理选择压气站的站压比和站距离。 (2)压气站特性应和管道特性相协调,在正常输气条件下, 压缩机组应在高效区内工作。 (3)输气管道的强度设计应满足运行工况变化的要求。 (4)输气站均应设置越站旁通,进出站管线须设置截断阀。 (5)具有输气功能的分配站的分配气体管线上,宜设置气体 限量、限压设施。 (6)输气首站和接受站的进气管道上应设置气质检测设施。 (7)输气管道应设清管设施,有条件的地方宜采用管道内涂 技术。
2 2 5 (P P ) d 2 QV 1051 [ 1 ]0.5 ZSTL
2 2 P P 2 QV 11522 Ed 2.53 ( 1 0.961 ) 0.51 ZTLS
Qv:气体的流量(p0=0.101325MPa,T0=293K,m3/d) P1:输气管道计算段起点的绝对压力, P2:终点 E:管道的效率系数

城市燃气输配系统中储存和分配燃气的设施。其

主要任务是根据燃气调度中心的指令,使燃气输 配管网达到所需压力和保持供气与需气之间的平 衡。 燃气储配站的工艺流程 应根据气源厂的性质、城市规模、负荷分布和管 网压力级制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燃气储配站站址的选择 要考虑工艺、动力、给排水、土建安装、防火防 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及其对投资和运行费 用的影响,并和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燃气储配 站的工艺布置应保证工作可靠、安全生产和便于 运行管理。各建筑物和构筑物之间应满足安全防 火距离的要求,应设环绕全站的消防道路,压送、 调压等生产车间的用电设备应考虑防火防爆要求, 站内燃气管道宜连成环状并设有检修和事故时使 用的越站旁通管道。
鼓泡式:燃气支流以鼓泡的形式通过液体加臭剂层, 同样可以增加燃气与加臭剂的接触面。
加臭(门站)
3.2 长输管线的工艺设计与计算
3.2.1输气工艺设计 3.2.1.1主要内容 工艺设计应根据气源条件、输送距离、输送量及用户

的特点和要求,经综合分析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输气工艺设计应确定下列主要内容: (1)确定总工艺流程; (2)确定输气站的工艺参数和流程; (3)确定输气站的数量和站间距; (4)确定输气管道的直径、设计压力及压气站的站压 比(出站和进站压力之比)。压缩机的选择
3.1 长距离输气系统的构成
长输系统的作用 将气源的燃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或人工燃气)输送到远离产地 的使用地(城镇和工业区)。
3.1.1长输系统的构成源自集输管网的任务是将气田各气井生产的天然气进行杂质分离、 计量,集中起来输送到天然气处理厂或直接进入输气管线。
1、集输管网两种形式
(1)按单井进行处理的集气管网,每口井具
在气田开采后期(或对于低压气田),地层压力
不足以满足输送要求时,用矿场压气站对低压 天然气增压到所需压力,然后输送到天然气处 理厂或输气干线。
2.净化处理厂
当天然气中硫化氢、二氧化碳、凝析油的含量
和含水量超过一定标准时,需设置净化处理厂 进行净化。
除尘(门站)
3.1.2输气站
输气站是管道输气过程中各类工艺站场的总称:一般包括:输气
首站,输气末站、压气站、气体接收站和气体分输站等站场。
各类输气站的站址选择 输气站的设置:应符合线路走向和输气工艺设计的要求 输气站的平面布置要求:
(1)起点站
作用
除尘(除去固体悬浮物和游离水)、调压、计量。主要任务是保持 输气压力平稳,对燃气压力进行自动调节、计量以及除去燃气中 的液滴和机械杂质。 基本流程:见图3-2
清管球接收装置
管道清洁技术示意图
清管器的具体形式:要求具有可靠的通过性能、
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清管效果。 注意事项:确认清管段内的线路截断阀处于全 开状态。 运行速度:4-8km/h 清管合格后测径:采用铝质测径板,直径为试 压段中最大壁厚钢管或者弯头内径的90%。测 径板通过管段后,无变形、褶皱为合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