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兴宁一中高三语文2011年12月30日期末测试试卷

合集下载

广东省兴宁一中2012届高三语文期末测试试卷粤教版【会员独享】

广东省兴宁一中2012届高三语文期末测试试卷粤教版【会员独享】

广东省兴宁一中高三语文2011年12月30日期末测试试卷说明:本试题8页,答卷4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弹.劾/弹.丸之地哽咽./狼吞虎咽.责难./多难.兴邦B.鲜.活/寡廉鲜.耻泊.位/淡泊.明志迸发./间不容发.C.大度./审时度.势长.进/身无长.物解.救/浑身解.数D.参.差/扪参.历井披靡./风靡.一时畜.牧/六畜.兴旺2.下面文字中画线的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齐白石堪称当今收藏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画家。

去年的北京保利秋拍专场,齐白石的《可惜无声》12开花卉册页重出江湖,最终以9520万元的天价为某藏家收藏,创下纪录。

去年底,齐白石的《贝叶草虫》立轴,一鸣惊人,以1680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白石老人单幅作品的最高价。

“一般民众对齐白石既熟悉又陌生,谁都知道齐白石,但很多人并不了解他,不了解他如何从一个只读过半年私塾的木匠成就为艺术大师的过程。

”央视主讲人吕立新说。

“齐白石当年所处的艺术环境与今天不无相似,艺术家们不到北京闯一闯,很难功成名就。

”“从一个木匠到艺术大师,齐白石的奋斗经历告诉我们,一切皆有可能。

”吕立新认为,齐白石将近70岁的时候艺术上才炉火纯青,是非常传奇的人生,具有启示意义。

A.炙手可热B.一鸣惊人C.功成名就D.炉火纯青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顾云深27日晚证实:“蔡伟是我国恢复学位制度后,第一个以高中学历报考复旦大学博士的学生。

”B.昨天下午,一男子冲进东莞市长安医院三楼内科专家门诊,先后持菜刀将内科专家刘某及伊某砍倒在地。

刘某当场死亡,伊某身负重伤,仍在进一步抢救中。

C.如何帮助传统加工型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如何有序、稳妥地转移和淘汰“夕阳企业”退出历史舞台,成为迫在眉睫的历史课题。

D.社会上批评“考研热”是一种不理性的现象,卢晓中辨析说,对此不能一概而论。

2024年广东省兴宁市一中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2024年广东省兴宁市一中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2024年广东省兴宁市一中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贺娄子干,字万寿,本代人也。

周武帝时,释褐..司水上士。

大象初,进爵为伯。

及尉迟迥作乱,子干与宇文司录从韦孝宽讨之。

遇贼围怀州,子干与宇文述筹击破之。

高祖大悦,手书曰:“公受命诛讨,应机荡涤,闻以嗟赞,不易可言。

”其后每战先登,及破邺城,与崔弘度逐迥至楼上。

进位上开府,封武川县公,邑三千户。

开皇元年,进爵巨鹿郡公。

其年:吐谷浑...寇凉州,子干以行军总管从上柱国元谐击之,功最优,诏褒美。

高祖虑边塞未安,即令子干镇凉到。

明年突厥寇兰州子干率众拒之至可洛峐山与贼相遇贼众甚盛子于阻川为营贼军不得水数日人马甚隐敝纵击大破之其年,突厥复犯塞,以行军总管从窦荣定击之。

子干别路破贼,斩首千馀级,高祖嘉之,遣通事舍人曾威赍优诏劳勉之。

子干请入朝,诏令驰驿奉见。

高祖以陇西频被寇掠,甚患之。

彼俗不设村坞,敕子干勒民为堡,营田积谷,以备不虞。

子干上书曰:“陇右之民以畜牧为事,若更屯聚,弥不获安。

只可严谨斥候..,岂容集人聚畜?请要路之所,加其防守。

但使镇戍连接,烽候相望,民虽散居,必谓无虑。

”高祖从之。

俄而虏寇岷、洮二州,子干勒兵赴之,贼闻而遁去。

高祖以子干晓习边事,授榆关总管十镇诸军事。

岁馀,拜云州刺史,甚为虏所惮。

后数年,突厥雍虞闾遣使请降,并献羊马。

诏以子干为行军总管,出西北道应接之。

还拜云州总管,以突厥所献马百匹、羊千口以赐之。

母忧去职。

朝廷以榆关重镇,非子干不可,寻起复..视事。

十四年,以病卒官,时年六十。

高祖伤惜者久之,賻缣千匹,米麦千斛,赠怀、魏等四州刺史,谥曰怀。

兴宁高一联考试卷

兴宁高一联考试卷

兴宁高一联考试卷一、语文(共120分)(一)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5题。

【文章内容】(此处应为一篇现代文阅读材料,包含若干段落,涉及文学、社会、历史等主题。

)1. 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6分)2. 分析文中第X段所表达的情感色彩及其对文章主题的影响。

(6分)3. 指出文章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其效果。

(6分)4.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文中提到的“XX”一词的含义及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6分)5. 结合文章,谈谈你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6分)(二)古诗文阅读(30分)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6-10题。

【古诗文内容】(此处应为一首古诗或一篇古文,如《滕王阁序》、《岳阳楼记》等。

)6.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6分)7.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6分)8. 分析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分)9. 指出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述其作用。

(6分)10.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某一观点的看法。

(6分)(三)作文(60分)根据以下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题目:《我眼中的高中生活》要求:1. 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 语言流畅,结构清晰;3. 不得抄袭。

二、数学(共120分)(一)选择题(40分,每题4分)1-10题,每题提供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二)填空题(20分,每题4分)11-15题,根据题目要求填写答案。

(三)解答题(60分)16-20题,每题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解答。

三、英语(共120分)(一)阅读理解(40分)阅读下列文章,完成21-40题。

【文章内容】(此处应为几篇英语阅读材料,涵盖不同主题和文体。

)(二)完形填空(20分)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三)语法填空(20分)阅读下面材料,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内容(不多于3个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四)书面表达(40分)根据题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120词的短文。

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高三1月期末考试卷语文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1-9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①就中国的文化源头而言,无论是孔、孟,还是佛、老、墨翟、申、韩,孜孜汲汲,惕励忧勤,无不以济世安民为己任,怀抱一种死而后已的念头。

自庄子、列子之后,继之以巢父、许由,乃至西晋的王衍之辈,倡导洁身自好,愿做山林高人、达士,隐士之风骤然而起。

两者之分,其根本在于“人”、“我”之别:孔、孟认为得“人”字真,身心性命只是为了天下国家;而庄、列则认为得“我”字真,视天地万物只是成就自己。

②事实确乎如此。

在儒家学者中,孔、孟到处周游,辙环天下,孔子弟子亦不免事奉季氏。

究其原因,固然因为事势不得不然,舍此无以自活;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因为孔、孟怀抱起死回生之力,而天下又有垂死欲生之民,所以遍行天下,希望借此行道。

③那么,士人为何必须出仕做官?从原始儒家的观点来看,显然是为了达臻兼善天下的公共理想。

担任官职是士人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念的必要媒介。

即使是史书中所广泛记载的隐士、逸民,尽管他们远离官场,然此类隐居行为之所以被不断强调,还是因为他们原本就怀抱一种被君主征召入仕的期待。

④就原始儒家的理想而言,士人积极入仕体现为一种对国家体系的依附。

当然,这种依附性尚不足以证明士人阶级的存在完全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

儒家的忧乐观足以证明士人阶级原本怀抱一种“孔颜之乐”的理想情操。

“孔颜之乐”自宋儒周敦颐提出之后,已经成为宋明理学的核心理念。

所谓孔颜之乐,就是孔子“疏食饮水”,乐在其中;颜子身处陋巷,箪食瓢饮,不改其乐。

究其本义,并非是说孔子以“疏食饮水”为乐,而是孔子将“不义而富贵”,视之轻如浮云。

至于颜子之乐,则是倡导身处陋巷,不失自己的本心,即使身处富贵,仍能坚持自己的节操。

儒家又有“仁者不忧”之说。

所谓“不忧”,就是不忧于未来,是一种不对个人未来祸害加以担心的境界。

至于万民之忧,却被儒家一直系挂心头。

语文---广东省梅州市兴宁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解析版)

语文---广东省梅州市兴宁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解析版)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一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12月月考高一语文试卷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感冒”一词竟源于古代官场“感冒”是常见的流行病,可是任何一部古代中医典籍中都没有“感冒”一词。

原来,“感冒”这个常用语不是医学术语,而是来自官场,是一个官场专用语。

宋代有专门的机构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这些机构是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龙图阁等阁,通称“馆阁”。

按照规定,馆阁中每天晚上要留一位官员值夜班,以防图书被盗,如果因故不能值夜班,就要在请假簿上写上这么一句:“腹肚不安,免宿。

”当然不一定是真的“腹肚不安”而是一种相沿成习的借口。

请假不能连续超过四天。

因此馆阁的官员们俗称这本请假簿为“害肚历”。

这一记载出自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原文是:“馆阁每夜轮校官一人直宿,如有故不宿,则虚其夜,谓之‘豁宿’。

故事,豁宿不得过四,至第五日即须入宿。

遇豁宿,例于宿历名位下书:‘腹肚不安,免宿。

’故馆阁宿历,相传谓之‘害肚历’。

”南宋时期,时为太学生的陈鹄也在馆阁中供职。

陈鹄喜欢别出心裁,他在《耆旧续闻》一书中记载了自己的发明创造:“余为太学诸生,请假出宿,前廊置一簿,书云‘感风’,则‘害肚历’可对‘感风簿’。

”陈鹄偏偏不愿意写“腹肚不安,免宿”,而是写上“感风”,还沾沾自喜地声称“感风簿”跟“害肚历”可谓一联绝对。

陈鹄创造的“感风”一词也是有来历的。

与他同时期有个中医学派,史称“永嘉医派”,创始人陈无择写了一部医书《三因方》,将复杂的疾病按照病源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三种。

外因称“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内因称“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不内外因指虎、狼、毒虫等意外疾病。

陈鹄于是创造性地把外因之首的“风”信手拈来,前面冠上一个“感”字,“感”者,受也,故称“感风”。

“感风簿”一词从此开始风靡官场。

广东省兴宁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广东省兴宁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广东省兴宁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妆饰洋皱裙掩面涕泣文彩精华B . 厮认吊梢眉丹唇未起孽根祸胎C . 甬路碧纱厨两靥生愁姣花照水D . 憨顽玫瑰佩甜言蜜语不肖无双2. (2分)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沁园春.长沙》开篇用一个特写镜头,把人物从景中推出,凸显出抒情主人公卓然而立的形象。

B . 浩浩荡荡的长跑队伍里,无论是满头银发的古稀老人,还是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一个个都显得精神饱满,信心十足。

C . 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很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

D . 通过广泛深入的采访,记者耳濡目染了天津在科学发展中取得的新进展、积累的新经验,得到了许多重要启示。

3. (2分) (2017高三下·河北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滋润万物,历经严寒考验的北方大地,告别了千里冰封的季节,焕发出勃勃生机。

B . 今年6月27日,上海闵行“莲花河畔景苑”一幢十三层的在建商品房居然齐根倒下,这令从事建筑设计多年的老专家也叹为观止。

C . 老张夫妻俩下岗不失志,办起了一家快餐店,经过他们的惨淡经营,这家小店的生意十分红火。

D . 10月1日,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果然不孚众望,驾机零误差飞过天安门广场。

这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首次有歼击机女飞行员受阅,因此备受各界关注。

4. (2分) (2017高三上·台州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现代社会,有些人的智商真是不可思议的低,网络诈骗分子仅仅凭借退回税款、建立安全账户为手段,就能轻易骗走原本紧握在手中的钱。

B . 日本社会老龄化日益明显,但老人与子女同住的现象却在逐年下降,65岁以上老人与子女同住的比例从1980年的70﹪左右,逐年递减至2000年的50﹪以下。

广东省兴宁市高三语文11月月考测试试题(2)粤教版

广东省兴宁市高三语文11月月考测试试题(2)粤教版

试卷类型:[A]兴宁一中高三语文2012年11月17日测试说明:本试题8页,答卷4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⒈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思忖.(cǔn )觊.觎(jì)炽.烈(zhì)厉兵秣.马(mò)B.粗犷.(ɡuǎnɡ)整饬.(chì)倾轧.(zhá)浑身解.数(xiè)C.沏.茶(qī)什.锦(shí)浸渍.(zì)穿凿.附会(záo)D.执拗.(ǎo)信笺.(jiān)晦.涩(huì)扪.心自问(mén)2.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中国艺术上这种善于运用舞蹈形式,辩证地结合虚和实的独特的创作手法,也在各种艺术里面。

②北京的圆明园,自康熙四十八年起先后了一百五十多年,荟萃了中外盛景,被誉为“万园之园”。

③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将从2007年起全面改革,加强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加大听力理解部分的题量和比例。

④为官,勤政爱民是评价每一位领导干部德行的重要标准,也是人民群众心中用来衡量领导干部的一把重要标尺。

A.贯串兴建测验廉政B.贯穿营造测试廉正C.贯穿兴建测试廉政D.贯串营造测验廉正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纵观国外幸福之城的概念,包括漫画之都的一些案例,广州与其千人一面.......,不如独辟蹊径.,通过广州根深蒂固....的漫画文化,对文化广州进行重塑,凸显休闲、幽默、热情、奔放的魅力,用虚幻..的文化资源来带动我们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并且带动传统的旅游,以及第三产业的整体发展。

A.千人一面 B.独辟蹊径C.根深蒂固D.虚幻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政府捍卫钓鱼岛主权和本国公民权益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要求日方立即无条件放回包括船长在内的全体中国渔民和渔船。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梅州市兴宁一中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梅州市兴宁一中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梅州市兴宁一中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我国古诗词中,“东风”一词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其他几个方向的风。

这主要是由于东风意指春风,具有美好寓意,也与我国东临大海的地埋位置和季风性气候关系密切。

春回大地之时,我国中原地区一般会吹起东南风,而人们一般都会将其说成东风。

因此,在汉语的文化语境中,东风基本等同于春风。

文学作品中的“东风”是拉开春天序幕的使者。

散文家朱自清在《春》中这样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与春天相伴而生的“东风”,在大多数情况下带来的是生机与希望。

李白“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全诗嗟叹韶华易逝,莫负春光。

朱熹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化万物的春风,蕴含着朴素而又深刻的哲理。

然而,古代诗词中,“东风”所到之处并非一概意味着春和景明,其“破坏力”也不容小觑。

尤其对于爱花之人,眼见一夜东风后的满地落红,感伤与无奈之情油然而生,如“东风歇,香尘满院花如雪”“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等,都表达了作者对“东风”的幽怨之情,同时也有对人生的感慨。

更甚者,“东风”会带来一种饱受摧残的境遇。

陆游对“东风”的嫌恶似乎达到了极致:“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此句抒发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与痴情。

在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中,农时对于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十分重要。

古人通过对包括“东风”在内的自然万物进行细致观察后,逐步总结出有规律的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生活。

《礼记•月令》中就有将立春节气的十五天分为三候的描写:“一侯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这幅图画生动展现了古人浪漫的生活情致与朴素的生活智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本试题8页,答卷4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弹劾/弹丸之地哽咽/狼吞虎咽责难/多难兴邦B.鲜活/寡廉鲜耻泊位/淡泊明志迸发/间不容发C.大度/审时度势长进/身无长物解救/浑身解数D.参差/扪参历井披靡/风靡一时畜牧/六畜兴旺2.下面文字中画线的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齐白石堪称当今收藏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画家。

去年的北京保利秋拍专场,齐白石的《可惜无声》12开花卉册页重出江湖,最终以9520万元的天价为某藏家收藏,创下纪录。

去年底,齐白石的《贝叶草虫》立轴,一鸣惊人,以1680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白石老人单幅作品的最高价。

“一般民众对齐白石既熟悉又陌生,谁都知道齐白石,但很多人并不了解他,不了解他如何从一个只读过半年私塾的木匠成就为艺术大师的过程。

”央视主讲人吕立新说。

“齐白石当年所处的艺术环境与今天不无相似,艺术家们不到北京闯一闯,很难功成名就。

”“从一个木匠到艺术大师,齐白石的奋斗经历告诉我们,一切皆有可能。

”吕立新认为,齐白石将近70岁的时候艺术上才炉火纯青,是非常传奇的人生,具有启示意义。

A.炙手可热B.一鸣惊人C.功成名就D.炉火纯青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顾云深27日晚证实:“蔡伟是我国恢复学位制度后,第一个以高中学历报考复旦大学博士的学生。

”B.昨天下午,一男子冲进东莞市长安医院三楼内科专家门诊,先后持菜刀将内科专家刘某及伊某砍倒在地。

刘某当场死亡,伊某身负重伤,仍在进一步抢救中。

C.如何帮助传统加工型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如何有序、稳妥地转移和淘汰“夕阳企业”退出历史舞台,成为迫在眉睫的历史课题。

D.社会上批评“考研热”是一种不理性的现象,卢晓中辨析说,对此不能一概而论。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_______________ 。

于是,她便用牙齿把自己吐的丝一根根咬断,咬破自己织下的茧。

①她埋怨、气恼,然后就是焦急,甚至折磨自己,同时用死来对突不破的网表示抗议。

②那是用一种细细的、柔韧的、若有若无的丝织成的,是痛苦的丝织成的。

③当她一觉醒来,她突然明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④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织下了一个厚厚的茧。

⑤但是,她终于被疲劳征服了,沉沉地睡过去。

A.④②①⑤③ B.①③⑤④② C.④②③①⑤ D.①③④②⑤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22分)李姬传【清】侯方域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

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尽。

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

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亟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雪苑侯生①,己卯来金陵,与相识。

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

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②,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

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

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

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

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

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未几,侯生下第。

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③。

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

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侯生去后,而故开府④田仰者,以金三百锾⑤,邀姬一见。

姬固却之。

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

姬叹曰:“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注】①雪苑侯生,侯方域,号雪苑。

②论城旦,被定罪判刑。

一种服苦役的刑罚。

③中郎,指东汉蔡邕,曾官中郎。

④开府,官名,用称督抚。

⑤锾,huán,古代重量单位,亦是货币单位。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己卯来金陵,与相识相识:认识B.公子盍叩之叩:询问C.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昵:亲附D.今乃利其金而赴之利:利用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欲侯生为解之B.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C.乃假所善王将军将军乃屏人述大钺意D.所见岂后于贱妾耶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主要表现李姬“能辨别士大夫贤否”的一项是()A.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B.中郎学不补行。

C.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

姬固却之。

D.田公岂异于阮公乎?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李姬的生母贞丽虽然不善赌博,但生性豪侠,因此所结交的都是当代才华出众的人物。

B.李姬责备侯生虽然读遍万卷诗书,但见识还比不上自己这样的妇道人家。

侯生听后大为不满,便故意借醉酒卧床不愿相见。

C.李姬特别擅长唱《琵琶记》,然而从不轻易唱给别人听,就算是遇见意中人侯生,也只应承唱一遍就再也不唱了。

D.侯生赴考名落孙山,李姬在桃叶渡设宴饯行,临别时规箴侯生不要因秉性豪爽不受约束,再加上科场失意,就不自爱而玷污自己的品行。

9.断句与翻译。

(10分)(1)用斜线“/”给文中划浪线文字断句。

(4分)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亟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①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

(3分)②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3分)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后游杜甫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得何之?【注】杜甫于上元二年(761)春曾一度到新津,写了《游修觉寺》,第二次即写了这首《后游》。

(1)颈联两句,以时间的推移来分叙二景,是哪两景?请简析。

(3分)(2)前四句回应往日之游而写今日之游,下笔处处生情,作者是如何表现人有意、物有情的?(4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

)(6分)①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苏轼《赤壁赋》)②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杜甫《登高》)③,。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④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潜《桃花源记》)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孔孟黄仁宇①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有《论语》,则有《孟子》。

孔子曰“成仁”,孟子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②但是我们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相同的地方。

最明显的是,《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那样凡事紧张。

所以大成至圣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和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

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

孔子还说饭菜做得不好就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式。

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③孔子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但是他又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

他认为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虽系主动的,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

孟子则没有这样的犹疑,他曾斩钉截铁地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

而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看出。

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在的,由自我而产生。

④孔子对“礼”非常尊重。

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家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的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

孔子虽不屑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尚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

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

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

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他也不去见鲁平公。

他对各国国君的赠仪,或受或不受,全出己意。

⑤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两人的个性无关。

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对其也有影响。

但是至圣和亚圣,相去约两百年,中国的局势已起了很大的变化。

孟子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八个字正好可以用来说明他们之间的距离。

⑥春秋时代的战事,显示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但战事本身,却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荡。

孔子对当时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

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暴乱而言,当时社会还相当宁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然认为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以恢复,表现出了一腔复古的热忱。

孟子则被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已经大大超过春秋时期竞技式的战争,这使他明白,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济事的。

⑦宋朝以后,《孟子》既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也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对中国思想史有巨大的影响。

他的性善论必定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因人生性为善,那么强迫人们保持这种天性也不算过分了。

(原文有删改)12.下列选项中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而孟子却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忧国忧民之心。

B.孔子认为要实现“仁”,既要靠学习和自我约束,又要靠由内外观察而产生的纠正错误并促使自己行善的能力;但是孟子却认为道德纯粹是由自我产生的。

C.孔子对“礼”非常尊重,做事讲究礼尚往来,而孟子则根本不尊重“礼”,行事全凭己意。

D.春秋时期的战争是属于竞技性的,虽然也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但这种不稳定是可以平息的;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则是剧烈的,给社会造成了全面性的动荡。

E.自宋朝以后,《孟子》就取代了《论语》,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成了科举取士的标准,从此以后,对中国的思想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孔子思想、言行的一项是()(3分)A.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和态度去保持悠闲。

B.圣贤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

C.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D.认为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以恢复,有一腔复古的热忱。

14.请联系全文,回答造成孔孟思想、言行不同的原因。

(4分)15.孔子和孟子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根据文意分点概括说明。

(4分)四、本大题共3小题,15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

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