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计算题专题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计算题学霸总结(含答案)

高中化学计算题学霸总结(含答案)

高中化学计算题学霸总结(含答案)高中化学计算题学霸总结(含答案)阳光老师:祝你学业有成一、计算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240.0分)1.把铁、铝混合物溶于盐酸中,反应后盐酸的浓度变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求反应中消耗HCl的物质的量和该混合物中铝、铁的物质的量。

答案】消耗HCl的物质的量:设Al、Fe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

2Al + 6HCl → 2AlCl3 + 3H2↑Fe + 2HCl → FeCl2 + H2↑根据反应方程式,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为2x + y。

该混合物中铝、铁的物质的量:根据题意,铝、铁混合物中铝、铁的质量比为2:3,设铝、铁的质量分别为m1、m2,则有:m1/m2 = 2/3m1 + m2 = 100g解得m1 = 40g,m2 = 60g铝、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7和56,所以它们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 1.48mol,y = 1.07mol。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对物质的量公式的熟练应用。

2.在由Na2CO3和NaHCO3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收集CO2的质量分数。

不考虑溶解,试计算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答案】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设Na2CO3的物质的量为x,NaHCO3的物质的量为y。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NaHCO3 + HCl → NaCl + CO2↑ + H2O根据反应方程式,CO2的物质的量为x + y。

CO2的质量分数为:答: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解析】本题考查质量分数的计算,掌握物质的性质和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该题的关键,试题较容易。

3.计算质量比为51:32:34的C6H5OH、CH3OH、C2H5OH,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它们所含氢原子数之比为______,所含质子数之比为______。

有含为,则C6H5OH 的摩尔质量为______,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高三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

高三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

高三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矿泉水B. 蒸馏水C. 空气D. 粗盐答案:B2.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2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是()。

A. 18gB. 16gC. 36gD. 12g答案:B3.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的元素是()。

A. 钠B. 铝C. 硅D. 磷答案:B4. 根据化学反应式CaCO3 → CaO + 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C.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 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答案:B5.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 → 2H2↑ + 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C. 该反应是中和反应D. 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6.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气是氧化剂B. 氧气是还原剂C. 氢气是还原剂D. 氧气是氧化剂答案:D7.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S + 3O2 → 2SO2 +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B. 该反应中硫元素被还原C. 该反应中氧元素被氧化D. 该反应中氧元素被还原答案:A8. 根据化学方程式4P + 5O2 → 2P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磷元素被氧化B. 该反应中磷元素被还原C. 该反应中氧元素被氧化D. 该反应中氧元素被还原答案:A9. 根据化学方程式2Mg + O2 → 2Mg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镁是还原剂B. 氧气是氧化剂C. 镁是氧化剂D. 氧气是还原剂答案:B10. 根据化学方程式2Al + 6HCl → 2AlCl3 + 3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铝是还原剂B. 盐酸是氧化剂C. 铝是氧化剂D. 盐酸是还原剂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根据化学方程式C6H12O6 + 6O2 → 6CO2 + 6H2O,葡萄糖完全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每消耗1mol葡萄糖,需要消耗______ mol氧气。

化学计算题专题训练

化学计算题专题训练

题型一:化学式的计算一、春天是流感的多发季节,民间有很多治疗流感的土方法,其中多吃大蒜能预防感冒.大蒜中的大蒜素硫化丙烯是杀菌的有效成分,1千克大蒜中含大蒜素125克,已知大蒜素由C、H、S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74,其中碳元素质量分数48.6%,氢元素质量分数8。

1%,求:(1)大蒜素硫化丙烯属于______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1千克大蒜中含硫元素质量为多少克?(3)硫化丙烯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二、我国民间有端午节挂艾草的习俗.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请回答:(1)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2)黄酮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填最简比).(3)11.1g黄酮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g.三.某火力发电厂常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防止空气污染。

(1)补全其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2CaCO3+O2+2SO2=2CaSO4+2X .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2)若该发电厂每天要处理含有3.2吨二氧化硫的废气,计算每天至少需含碳酸钙90%的石灰石多少吨才能满足处理废气所需?(写出计算过程,保留1位小数)四。

舟山虾蟹资源丰富,利用虾蟹等甲壳动物的废弃甲壳开发生产的可溶性甲壳素,是研制生物医药、化妆品等新产品的重要原料。

但甲壳素生产过程排放的废液中含有盐酸,对环境会造成严重污染.如图是某工厂所用盐酸容器上标签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后计算:(1)已知甲壳素的化学式为(C8H13NO5)n,它由______种元素组成.(2)甲壳素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3)取上述20%盐酸10ml,加水稀释至100ml,问稀释后的稀盐酸中含溶质多少克?题型二:质量分数的计算五、某同学为了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如图甲所示发生装置的锥形瓶内加入二氧化锰0.5g,在分液漏斗内加入该过氧化氢溶液25g.完全反应后,称得发生装置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24.7g.请回答:(1)若要测量产生的气体体积,则应选_________(选填“乙图”或“丙图”)所示装置收集气体,且要慢慢地上下移动量筒,使量筒内外液面高度相同,读取量筒的气体体积.(2)请列式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六、我校科学兴趣小组考察了钱塘江附近一家企业的污水处理情况,在考察过程中收集到如下数据:①该企业排放的污水主要成分是盐酸,提取未经处理的污水水样,用pH试纸测得pH=3;②处理污水步骤之一是:污水进入中和池进行中和处理,所用的材料是较经济的石灰水;③提取经过处理后可排放的水样,测得pH在7.0左右.根据上述提供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这种考察属于____________调查(填“直接"或“间接”);(2)要测出污水的酸碱度,可选用____________;(3)经计算得知pH=3的污水中,盐酸的质量分数为0.00365%,现假设中和池中有1。

高考化学计算专题试题集(含答案)

高考化学计算专题试题集(含答案)

Ⅰ.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一、选择题1.质量相等的两份气体样品,一份是CO ,另一份是CO 2,这两份气体样品中,CO 与CO 2所含氧原子的原子个数之比是 ( )A .1:2B .1:4C .11:14D .1l :282.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 .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 2和N 2B .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 2和C 2H 4C .体积相同、密度相等的CO 和C 2H 4D .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O 2和H 23.由钾和氧组成的某种离子晶体含钾的质量分数是78/126,其阴离子只有过氧离子(O 22-)和超氧离子(O 2-)两种。

在此晶体中,过氧离子和超氧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2:lB .1:lC .1:2D .1:34.由CO 2、H 2和CO 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

则该混合气体中CO 2、H 2和CO 的体积比为 ( )A .29:8:13B .22:l :14C .13:8:29D .26:16:575.由X 、Y 两元素组成的气态化合物XY 4,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分解为A 、B 两种气体物质,己知标准状况下20mLXY 4分解可产生标准状况下30mL A 气体(化学式为Y 2)和10mL B气体,则B 的化学式为 ( )A .X 2B .Y 2X 2C .XY 2D .X 2Y 46.将N02、NH 3、O 2混合气22.4L 通过稀硫酸后,溶液质量增加了26.7g ,气体体积缩小为4.48L .(气体体积均在标况下测定)剩余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着火,则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 ( )A .28.1B .30.2C .33.1D .34.07.为方便某些化学计算,有人将98%浓硫酸表示成下列形式,其中合理的是 ( )A .H 2SO 4·19B .H 2SO 4 ·H 2OC .H 2SO 4·SO 3D .SO 3· 109H 2O 8.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 ,完全燃烧得O.16molCO 2 T3.6g 水。

高中化学计算题学霸总结(含答案)

高中化学计算题学霸总结(含答案)

高中化学计算题学霸总结(含答案)阳光老师:祝你学业有成2一、计算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240.0分)1.把1.1 "铁、铝混合物溶于200 InL 5 mol•厶T盐酸中,反应后盐酸的浓度变为4.6mo∕∙L-,(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求:(1)反应中消耗HCl的物质的量。

⑵该混合物中铝、铁的物质的量。

【答案】(1)消耗Hel的物质的量:0.2 厶X 5 TnoI ∙ Lr X— 0.2 L X 4.6 TnOl∙ L-1 = 0.08 Tnol:⑵设Al、F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2AI + GHCl = 2 AlCl i+ 3H2↑2 6X 3xFe + 2 H Cl = FeCl2 + H2 T1 2y 2y27 g ・ InOr l× τ + 56 g ・ mol」× y= 1.1 g{解得:X = 0.02 mol, V = O Ol ^OI O3© + 2y = 0.08 Inol【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讣算,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对物质的量公式的熟练应用。

2.在14.8 0由Na2CO3和NaHCch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收集到CO26.6 g(不考虑溶解),试计算原混合物中NaHc(h的质量分数。

【答案】6.6gC02的物质的量为: 丽話 =()∙15md , 设Na 2CO 3的物质的量为X, NaHCO 3的物质的量为y, 由方程式 N"2CO3 + 2 H Cl = 2NaCl + CO 2 ↑ +H 2O, NaHCO i + HCI = NaCl + C6 ↑ +H 2O 可知,X + y = 0.15, 106 + 8 电/ = 14.8,解得:X = QΛmol > V = 0∙05mo∕»NaHCo3的质量分数为:笛U 4X log% ≈ 28.4%I zLo答:原混合物中NaHCO 3的质量分数为28.4%。

高中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已知某化合物A的摩尔质量为40g/mol,若将1.2g的化合物A溶于水中,形成溶液的体积为100mL,求该溶液的摩尔浓度。

A. 0.3 mol/LB. 0.6 mol/LC. 1.2 mol/LD. 2.4 mol/L2. 某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k=0.05 s^-1,如果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01 mol/L,求10秒后反应物的浓度。

A. 0.005 mol/LB. 0.01 mol/LB. 0.015 mol/LD. 0.025 mol/L二、计算题1. 某化学实验室需要制备0.1 mol/L的硫酸溶液100mL,已知实验室有98%的浓硫酸,其密度为1.84 g/cm³。

求需要多少毫升的浓硫酸。

2. 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0.05 mol/L的硫酸,若要将废水中的硫酸中和至pH值为7,需要加入多少摩尔的氢氧化钠(NaOH),假设废水体积为1000L。

三、解答题1. 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c=10^-4,反应为:N2(g) + 3H2(g) ⇌2NH3(g)。

若初始时N2的浓度为0.1 mol/L,H2的浓度为0.3 mol/L,求平衡时NH3的浓度。

2. 某溶液中含有0.02 mol/L的HCl和0.02 mol/L的NaOH,求混合后溶液的pH值。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解析:首先计算化合物A的摩尔数,n = m/M = 1.2g / 40g/mol = 0.03 mol。

然后计算摩尔浓度,c = n/V = 0.03 mol / 0.1 L = 0.3 mol/L。

2. 答案:A解析:根据一阶反应的浓度公式,c = c0 * e^(-kt),其中c0为初始浓度,c为10秒后的浓度,k为速率常数,t为时间。

代入数值,c = 0.01 * e^(-0.05*10) ≈ 0.005 mol/L。

二、计算题1. 答案:需要8.16 mL的浓硫酸。

【2021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专题练习含答案

【2021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专题练习含答案

2021届高三化学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专题练习一、单选题1.现有CO、CO2、O3三种气体,它们含有的氧原子数目相等,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1∶1∶1B. 1∶2∶3C. 3∶2∶1D. 6∶3∶22.相同物质的量的钠、镁、铝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在标况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A. 1:1:1B. 1:2:3C. 6:3:2D. 23:24:273.用等质量的金属钠进行下列实验,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A. 将钠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B. 将钠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C. 将钠放入足量的硫酸氢钠溶液中D. 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穿一些小孔,放入足量的水中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B. 阿伏加德罗常数等于6.02×1023个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C. 物质的量是能把物质的质量和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的一个物理量D. 若一分子NO、N2O的质量分别为ag、bg,则N原子的摩尔质量是(b-a) g/mol5.下列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A. 6.4g O2B. 8.8g CO2C. 0.1mol N2D. 3.01×1022个H2O6.关于2 mol二氧化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质量为44gB. 摩尔质量为88g/ molC. 分子数为6.02×1023D. 有6mol原子7.标准状况下有①6.72L甲烷②3.01×1023个氯化氢分子③13.6 g硫化氢④0.2 mol NH3。

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小到大表示错误的是()A. 体积:④<①<②<③B. 密度:①<④<③<②C. 质量:④<①<③<②D. 氢原子数:②<④<③<①8.有15 g A物质与10.5 g 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2 g C物质、1.8 g D物质和0.3 mol E物质。

计算题高中化学试卷

计算题高中化学试卷

计算题高中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计算题1.常温下,将20.0g 质量分数为14.0%的3KNO 溶液跟30.0g 质量分数为24.0%的3KNO 溶液混合,得到密度为1.153g cm -⋅的混合溶液。

计算: (1)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3)在1000g 水中需溶解多少摩尔3KNO 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混合后溶液的浓度相等? 2.称取有机物A 6.0g ,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并使产物依次缓慢通过浓硫酸、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7.2g 和13.2g 。

已知有机物A 气态时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30倍。

请计算:(1)有机物A 的分子式 。

(2)另取A 6.0g ,跟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1.12L 氢气(标准状况),A 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

3.把0.4mol X 气体和0.6mol Y 气体混合于2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4X(g)+5Y(g)nZ(g)+6W(g),2min 末生成0.3mol W,若测知以Z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试计算:1.前2min 内用X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2.2min 末时Y 的浓度为__________3.化学反应方程式中n=__________4.2min 末,恢复到反应前温度,体系内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__________倍4.某兴趣小组用盐酸溶解法测定镀锌铁皮锌层厚度,分别取A 、B 、C 三块镀锌铁皮(均截自同一块规则的镀锌铁皮)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镀锌铁皮长度/cm 宽度/cm 反应前固体质量/g 反应后固体质量/g A 5.00 4.00 4.360 4.212 B 5.10 4.00 4.447 4.295 C4.905.104.4384.330写出简要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过量问题思考:先根据已有的经验思考: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需判断何种反应物过量?你是如何判断的?(依据化学方程式中所体现的各反应物质间的定量关系,以及题给物质的实际量等条件予以判断)两种反应物的量均已确定,应先判断哪种反应物过量,再根据没有过量(少量)的反应物的量进行计算,求产物的量,具体步骤如下(1)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2)判断哪一种反应物过量(3)根据不足的求解此类题目中关键是判断哪一种反应物过量。

而判断方法通常有两种。

举例如下:☆例1 8mol H2与6mol O2充分反应,求生成水的质量。

方法一:以任意种反应物为标准,判断过量:(假设其中一种物质完全反应,并以此计算出另一种物质的量,再与题目所给的量进行比较。

)方法二:比例式法:参考《导学教程》P125 ★练习 1 实验室用 6.96 g 二氧化锰和50 mL 10mol/L 的盐酸共热制取氯气。

标准状况下可制得氯气多少升?★下列题是过量问题的讨论题★范围过量及讨论的计算:范围讨论计算往往是过量计算的演化和延伸,因反应物之间相对含量不同而使产物有所不同(如H2S与O2,CO2与NaOH,Cl2与NH3等),因此正确书写恰好反应生成相对单一的产物的化学方程式,以恰好反应的特殊点为基准讨论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练习 2 试计算推理:分别向两份含有 1 mol NaOH 溶液中溶入0.8 mol CO2和1.5 mol HCl 气体,各得什么产物?其物质的量为多少?★练习3 某500 mL 溶液中含有0.1 mol Fe2+、0.2 mol Fe3+,加入0.2mol 铁粉,待Fe3+完全还原后,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A.0.4 mol/L B.0.6 mol/LC.0.8 mol/L D.1.0 mol/L★练习4 在某100 mL 混合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L ,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 ,向其中加入7.56 g 铜粉,微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铜离子的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A.0.15 mol/L B.0.3 mol/LC.0.225 mol/L D.无法计算二、关系式法实际化工生产中以及化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时,往往涉及到多步反应:从原料到产品可能要经过若干步反应;测定某一物质的含量可能要经过若干步中间过程。

对于多步反应体系,依据若干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起始物质与最终物质的量的关系,并据此列比例式进行计算求解方法,称为“关系式”法。

利用关系式法可以节省不必要的中间运算步骤,避免计算错误,并能迅速准确地获得结果。

此法解题的步骤如下:(1)写出各步反应方程式(也可为离子方程式)(2)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可以作为中介物质,并确定最初反应物,中介物,最终生成物之间的量的关系。

(3)确定最初反应物和最终生成物之间的量的关系。

(4)根据所确定的最初反应和最终生成物之间的量的关系和已知条件进行计算。

一般此类题目有两种,如下:(1)物质制备中的关系式法☆例 2 某化肥厂用氨氧化法制硝酸,并制取硝酸铵。

已知由氨制取NO的转化率为96%,由NO2制取硝酸的转化率为92%,硝酸与氨反应的转化率为100%。

若制得320 t 硝酸铵,共需氨气多少吨?参考《导学教程》P127 典例4 (2)物质分析中的关系式法测定漂白粉中氯元素的含量,测定钢中的含硫量,测定硬水中的硬度或测定某物质组成等物质分析过程,也通常由几步反应来实现,有关计算也需要用关系式法。

☆例3 让足量浓硫酸与一定量的氯化钠固体加强热反应,把生成的氯化氢溶于适量的水中,再加入二氧化锰使盐酸完全反应,将反应生成的氯气通入KI溶液中,得到11.6克碘,试计算反应中NaCl的质量。

★练习5 一定量的铁粉和9克硫粉混合加热,待其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盐酸,将生成的气体完全燃烧,共收集得9克水,求加入的铁粉质量为A.14gB.42gC.56gD.28g三、差量法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方法。

此法将“差量”看作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其他解题步骤与按化学方程式列比例或解题完全一样。

其实质是借助数学中的“等比性质”,把有增减量变化的反应式列成比例式,即:dbcadcba--==(一)质量差法☆例4 把12.2克干燥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到试管中加热,直至没有气体产生为止。

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克。

求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练习6 在1L 2 mol/L 的稀硝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粉,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了13.2克。

,问:(1)加入的铜粉是多少克?(2)理论上可产生NO气体多少升?(标准状况)★练习7 50 g Fe浸在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经洗涤、干燥后,称量得51.2 g 固体,则参加反应得Fe 的质量是多少(二)体积差法☆例5 等物质的量的N2、O2、CO2混合气体通过Na2O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 (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2、O2、CO2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练习8 把盛有48 mL NO、NO2 混合气体的容器,倒置于水中(同温同压),待液面稳定后,容器内气体体积变为24 mL,求原混合气体中NO、NO2的体积分别为多少?四、守恒法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间重新组合,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存在一系列守恒现象。

守恒法是中学化学计算中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和技巧,也是高考试题中应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其特点是抓住有关变化的始态和终态,忽略中间过程,利用其中某种不变(守恒)量建立关系式,从而简化思路,快速解题。

常见的守恒有:质量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等。

(一)质量守恒法质量守恒就是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在配制或稀释溶液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稀释定律C1V1=C2V2)。

☆例6 某固体物质X加热分解:2X == Y +2Z+4W生成物均为气体,现测得生成的混合气体500mL (标况)的质量为0.51 g,则X的摩尔质量约为多少?★练习9 1500C时,碳酸铵完全分解产生气态混合物,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A)96倍(B)48倍(C)12倍(D)32倍(二)元素守恒法元素守恒即反应前后各元素种类不变,各元素原子个数不变,其物质的量、质量也不变。

也可延伸为某些离子、离子团的守恒☆例7 38.4 g铜跟适量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 L (标况),反应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为多少?参考《导学教程》P123 典例2★练习10 有一在空气中放置了一段时间的KOH 固体,经分析测知其含水2.8%、含K2CO3 37.3% 取1克该样品投入25毫升2摩/升的盐酸中后,多余的盐酸用1.0摩/升KOH溶液30.8毫升恰好完全中和,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到固体(A)1克(B)3.725克(C)0.797克(D)2.836克★练习11 用1L 1.0 mol/L NaOH溶液吸收0.8mol CO2,所得溶液中的CO32―和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为A.1 :3 B. 1 :2C.2 :3 D. 3 :2(三)电荷守恒法电荷守恒即对任一电中性的体系,如化合物、混和物、溶液等,电荷的代数和为零,即阴、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和负电荷总数相等。

在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带电荷总数相等。

☆例8 某硫酸镁和硫酸铝的混合溶液中,c(Mg2+)=2mol/L,c(SO42—)=6.5mol/L,若将200mL的此混合液中的Mg2+和Al3+分离,至少应加入1.6 mol/L 的苛性钠溶液多少升?★练习12 在Na2SO4和K2SO4的混和溶液中,如果c(Na+)=0.2 mol/L,c(SO42-)=x mol/L,c(K+)=y mol/L,则x和y的关系是A x=0.5yB x=0.1+0.5yC y=2(x-0.1)D y=2x-0.1 (四)电子得失守恒法电子得失守恒是指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无论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还是原电池或电解池中均如此。

氧化剂所得电子总数=还原剂所失电子总数☆例9 将6.4 g金属铜投入到一定量的浓硝酸中,收集所得气体,并将盛有所得气体的集气瓶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同时在集气瓶中通入适量的氧气,最终溶液充满整集气瓶,是判断:通入氧气(标况下)的体积为多少升?★练习13 将纯铁丝5.21克溶于过量稀盐酸中,在加热条件下,用2.53克KNO3去氧化溶液中亚铁离子,待反应后剩余的Fe2+离子尚需12毫升0.3摩/升KMnO4溶液才能完全氧化,写出硝酸钾和氯化亚铁完全反应的方程式。

五、.平均值法这种方法最适合定性地求解混合物的组成,即只求出混合物的可能成分,不用考虑各组分的含量.根据混合物中各个物理量(例如密度,体积,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等)的定义式或结合题目所给条件,可以求出混合物某个物理量的平均值,而这个平均值必须介于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的同一物理量数值之间,换言之,混合物的两个成分中的这个物理量肯定一个比平均值大,一个比平均值小,才能符合要求,从而可判断出混合物的可能组成。

(若右两种以上,如三种混合物,必须有一个大,一个小,另一个就不一定。

)☆例10 将两种金属单质混合物13g,加到足量稀硫酸中,共放出标准状况下气体11.2L,这两种金属可能是A.Zn和Fe B.Al和Zn C.Al和Mg D.Mg和Cu【分析】将混合物当作一种金属来看,因为是足量稀硫酸,13克金属全部反应生成的11.2L(0.5摩尔)气体全部是氢气,也就是说,这种金属每放出1摩尔氢气需26克,如果全部是+2价的金属,其平均原子量为26,则组成混合物的+2价金属,其原子量一个大于26,一个小于26.代入选项,在置换出氢气的反应中,显+2价的有Zn,原子量为65,Fe原子量为56,Mg原子量为24,但对于Al,由于在反应中显+3价,要置换出1mol氢气,只要18克Al便够,可看作+2价时其原子量为27/(3/2)=18,同样假如有+1价的Na参与反应时,将它看作+2价时其原子量为23×2=46,对于Cu,因为它不能置换出H2,所以可看作原子量为无穷大,从而得到A中两种金属原子量均大于26,C中两种金属原子量均小于26,所以A,C 都不符合要求,B中Al的原子量比26小,Zn比26大,D 中Mg原子量比26小,Cu原子量比26大,故B,D为应选答案.★练习14 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和物10克,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升,则混和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A、锌B、铁C、铝D、镁★练习15 由10 g 含杂质的CaCO3和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0.1 mol CO2,推断杂质的组成可能是A.KHCO3和MgCO3B.K2CO3和Na2CO3C.MgCO3 和SiO2D.Na2CO3和KHCO3六、.极限法极限法与平均值法刚好相反,这种方法也适合定性或定量地求解混合物的组成.根据混合物中各个物理量(例如密度,体积,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等)的定义式或结合题目所给条件,将混合物看作是只含其中一种组分A,即其质量分数或气体体积分数为100%(极大)时,另一组分B对应的质量分数或气体体积分数就为0%(极小),可以求出此组分A的某个物理量的值N1,用相同的方法可求出混合物只含B不含A时的同一物理量的值N2,而混合物的这个物理量N平是平均值,必须介于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A,B的同一物理量数值之间,即N1<N平<N2才能符合要求,从而可判断出混合物的可能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