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测试方法

合集下载

乳酸菌活菌数

乳酸菌活菌数

乳酸菌活菌数乳酸菌活菌数是指在某一产品中存活的乳酸菌的数量。

乳酸菌是一种益生菌,具有很多益处。

乳酸菌活菌数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功效。

本文将探讨乳酸菌活菌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证其活菌数在产品中的稳定性。

乳酸菌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菌群,它可以促进肠道健康。

乳酸菌能够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此外,乳酸菌还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抵抗力。

因此,乳酸菌活菌数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功效和效果。

乳酸菌活菌数的稳定性是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乳酸菌是一种活性菌种,其活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保证产品中乳酸菌的活菌数尽可能稳定。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生产商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乳酸菌的活性,例如控制产品的存储温度、使用合适的包装材料等。

乳酸菌活菌数的高低还与产品的储存时间有关。

乳酸菌在产品中的存活时间一般较短,因此产品的储存时间越长,乳酸菌活菌数就越低。

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需要留意产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同时,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时也要注意适当的保存方式,避免产品在储存过程中乳酸菌活菌数的下降。

乳酸菌活菌数的测试方法有很多种。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培养基培养菌落来计数。

这种方法可以直观地反映乳酸菌的活菌数。

另外,还可以使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来检测乳酸菌的活菌数。

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到乳酸菌的DNA,从而精确计算活菌数。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乳酸菌活菌数的标准因国家和地区而异。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乳酸菌活菌数都有相关的标准规定。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可以根据这些标准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同时,生产商也需要参考这些标准来确保产品的质量。

乳酸菌活菌数是乳酸菌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乳酸菌能够促进肠道健康,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生产商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乳酸菌的活性。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也要注意产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乳酸菌活菌数的测试方法有多种,但都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乳酸菌-糖萜素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养殖环境的影响____

乳酸菌-糖萜素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养殖环境的影响____

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是一类能发酵碳水化合物(主要指葡萄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统称[1],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营养和保健等功效。

糖萜素是从山茶属植物种子饼粕中提取的三萜皂苷类与糖类的混合物[2],是一种棕黄色、无灰微细状结晶,具有增强动物免疫功能、提高畜禽生产性能的作用。

近年来,乳酸菌和糖萜素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在蛋鸡日粮中添加乳酸菌发酵饲料可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及蛋白哈氏单位,降低料蛋比,提高经济效益[3];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制剂和止痢草提取物可显著提高蛋鸡的产蛋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鸡的免疫性能[4];通过在日粮中添加100g/t乳酸菌类微生态制剂,可提高肠道乳酸菌的数量,改善蛋壳和蛋黄颜色,提高哈氏单位,降低蛋鸡腹泻率和病死率,并降低养殖环境中有害气体的排放,改善养殖环境[5]。

蛋种鸡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糖萜素可抑制高峰后期产蛋率的下降,提高主要的蛋品质量[6];糖萜素具有显著提高广西麻鸡产蛋性能的作用[7];在绿壳蛋鸡日粮中添加600mg/kg糖萜素,可明显提高鸡群的生产性能、健康状态和经济效益[8]。

然而二者组合在一起使用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养殖环境的影响目前鲜有报道,为此,本研究以乳酸菌-糖萜素复合剂在140日龄罗曼褐商品蛋鸡基础日粮上分别按照质量比添加0.05%、0.10%和0.20%,进行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及养殖环境分析,探讨不同添加比例乳酸菌-糖萜素复合剂对蛋鸡生产效果的影响,为乳酸菌-糖萜素复合剂在蛋鸡生产上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试验制剂。

乳酸菌-糖萜素复合剂由广西南宁强微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1.2试验动物。

140日龄罗曼褐商品蛋鸡,由南宁市文章编号:1004-2342(2016)06-0009-03中图分类号:S816.79文献标识码:B黄凤梅1,姜源明2,莫少春3,赵武2,刘伟2,俸祥仁3,4*(1.钦州市钦南区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广西钦州535000;2.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3.广西壮族自治区百朋种畜场;4.广西南宁强微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摘要:为了明确乳酸菌-糖萜素复合剂对蛋鸡生产性能、鸡蛋品质和养殖环境的影响,试验选取体况相似的140日龄罗曼褐商品蛋鸡1600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0羽,依次为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2、试验组3;各试验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按照质量比添加0、0.05%、0.10%和0.20%比例的乳酸菌-糖萜素复合剂。

产酸活力及发酵酸度检验方法活菌总数检验方法

产酸活力及发酵酸度检验方法活菌总数检验方法

产酸活力及发酵酸度检验方法活菌总数检验方法1.实验材料和仪器-pH计-电热水浴器-试管、培养皿和培养基-乳酸菌培养物2.培养基配制-将适量的培养基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混合均匀。

-蒸煮20分钟,冷却到适宜的温度。

-转移到试管或培养皿中。

3.显微观察-取一个培养基试管,将待检测菌株接种到培养基中。

-用无菌技术操作,将试管放入电热水浴中,保持在适宜的温度下。

-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取出试管,用显微镜观察菌株的酸化能力和酸度水平。

4.酸度测定-取一定量的培养基,用pH计测定其初始酸度。

-将菌株接种到培养基中,培养一定的时间。

-每隔一段时间,取一定量的培养基,用pH计测定培养基的酸度变化。

5.数据分析-根据测定的酸度变化数据,计算并比较不同菌株的酸化能力。

-评估菌株的产酸活力和发酵酸度水平。

活菌总数检验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用于确定菌群的数量和活性水平。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食品和医药行业,以评估产品的卫生质量和稳定性。

1.实验材料和仪器-培养基-试管和培养皿-灭菌的吸铬棒或其他工具-电热灭菌器-pH计或比色计2.培养基配制-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培养基,如平板培养基、液体培养基或加入一些选择性物质的培养基。

-按照制定的方案和菌株需求配制培养基。

3.样品处理-将待测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如加热、稀释等。

-可以根据需要,将样品分成不同部分,进行不同的处理。

4.培养和计数-将准备好的培养基加入试管或培养皿中。

-将样品分配到培养基中,用吸铬棒均匀涂布。

-将培养皿密封好,预培养一段时间。

-在一定的时间后,观察并计数菌落的数量。

-根据计数的结果,计算样品中活菌的总数。

5.数据分析-根据计数结果,计算并比较不同样品中的活菌总数。

-评估样品的卫生质量和稳定性。

总结产酸活力及发酵酸度检验方法和活菌总数检验方法是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用于评估菌株酸化能力和样品中活菌的数量。

这些方法对于食品和饮料工业以及医药行业中产品质量的评估非常重要。

乳酸菌饮料包装氧气阻隔性能的测试

乳酸菌饮料包装氧气阻隔性能的测试

兰光包装安全检测中心 4006088368 lab@乳酸菌饮料包装氧气阻隔性能的测试依据标准GB/T 21732-2008《含乳饮料》,乳酸菌饮料根据是否经过杀菌处理可以分为杀菌(非活菌)型和未杀菌(活菌)型。

其中,活菌型乳酸菌在灌装前对原辅料进行灭菌处理,并在无菌环境中灌装,保证了乳酸菌饮料中菌类的活性。

而正因此,其对包装材料的阻隔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乳酸菌饮料常用塑料瓶包装,材质一般采用PS 或者HDPE ,并配以相应的封口膜。

对于包装整体性能的检测可依据GB/T 31354-2014《包装件和容器氧气透过性测试方法库仑计检测法》进行,该标准自2015年3月2日起发布实施,采用等压法测试原理。

由于瓶口密封性对包装整体阻隔性能有较大影响,测试时应尽量保留瓶口封膜。

因此,制样时要从底部开口,将容器封口装置的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从容器底部深入包装内部,并用胶水将容器底部与封口装置密封。

然后将样品装到设备上试验即可。

依此思路,济南兰光从市场上抽取了八个品牌的乳酸菌饮料进行检测。

抽取样品包括了活菌型和杀菌型两种,包装材料为PS 或HDPE 。

经统计发现乳酸菌饮料包装材质市场使用情况为:活菌型乳酸菌饮料多采用PS 材料(如养乐多),而灭菌型乳酸菌饮料多采用HDPE 材料(如娃哈哈乳酸菌饮料)。

我们使用济南兰光 i-Oxtra 7700 氧气透过率测试系统对所采样乳酸菌饮料包装整体氧气透过量进行测试。

检测结果为:PS 材质的容器氧气透过量在3.0~4.0 cm 3/pkg.24h 之间,HDPE 材质的容器氧气透过量小于2.0cm 3/pkg.24h 。

包装阻隔性能对食品货架期的影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对于活菌型乳酸菌而言,包装材料氧气阻隔性能的测试不仅影响保质期,也对货架期间乳酸菌饮料中所含活菌数量有较大的影响。

采用本文所述方法测试,可同时对封口膜密封性进行间接验证,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出乳酸菌饮料包装整体的阻隔性能,为包装质量评定、包材选择、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乳酸菌包埋技术原理

乳酸菌包埋技术原理

乳酸菌包埋技术原理
乳酸菌包埋技术是指将乳酸菌埋入载体或保护剂中,以增强其存活能力和稳定性的一种技术。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载体选择:乳酸菌常用的载体有淀粉、辣根、果胶、海藻酸钠等,这些载体可以提供适宜的环境和营养物质供给乳酸菌生长和繁殖。

2. 保护剂选择:包埋过程中添加的保护剂可以保护乳酸菌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酸碱、温度、氧气等。

常用的保护剂有蔗糖、蛋白质、多糖等。

3. 包埋操作:将乳酸菌与适当的载体或保护剂混合,形成包埋物后,采用合适的方法将其固定在合适的容器中。

常见的方法有凝胶包埋、微胶囊包埋等。

4. 存活能力测试:包埋后的乳酸菌需要进行存活能力测试,常用的测试方法有菌落数计数、形态形状观察、活性代谢检测等。

只有通过测试表明乳酸菌在包埋过程中没有受到太多损失,才能确保其在后续应用中的效果。

乳酸菌包埋技术可以增强乳酸菌的存活率和稳定性,延长其保质期,同时还能便于携带和应用,因此在乳酸菌制品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乳 酸 菌 的 测 试 方 法

乳 酸 菌 的 测 试 方 法

产品中乳酸菌的测试方法培养基准备:- 稀释剂:- 用无菌的胰化胨溶液稀释做细菌的菌落计数( 除了双歧杆菌) 。

-双歧杆菌的菌落计数必需用无菌的胰化胨和盐酸半胱氨酸溶液稀释参见文章第三页。

- 培养基:- M17 琼脂:用商品M17 培养基,按说明配制。

-MRS琼脂:用商品MRS培养基,按说明配制。

灭菌前用乙酸调节PH 到5.4 。

-RCM琼脂:用商品RCM培养基,按说明配制。

灭菌后在使用之前,在RCM培养基中加入NNLT 溶液。

胰化胨溶液:组成(g/l) :- 胰蛋白胨 1 g- NaCl (氯化钠) 8,5 g- 蒸馏水1000 ml- 溶液分装,数量小于100 毫升的,用灭菌锅121ºC 灭菌15 分钟,数量大于100 毫升的,121ºC 灭菌20 分钟。

保存:4°C 下保藏一个月。

胰化胨溶液+ 盐酸半胱氨酸:组成(g/l) :- 胰蛋白胨 1 g- NaCl (氯化钠) 8,5 g- 蒸馏水1000 ml+ 盐酸半胱氨酸0,5 g- 溶液分装,数量小于100 毫升的,用灭菌锅121ºC 灭菌15 分钟,数量大于100 毫升的,121ºC 灭菌20 分钟。

保存:4°C 下保藏一个月。

RCM + NNL T1/ RCM Agar琼脂( 强化梭状芽孢杆菌琼脂) (Hirsh & Grinsted, Barnes & Ingram, 1956 ). 灭菌锅121ºC 灭菌15分钟。

2/ NNLT 溶液:I组成:-新霉素硫酸盐(Sigma) 0. 1 g-奈啶酮酸(Sigma) 0.015 g-氯化锂(Sigma) 3.0 g-TTC (Merk) 0.025 g-蒸馏水50 ml 溶液用避光瓶装。

过滤灭菌(0.45μm 过滤器)。

保存: 4ºC下保藏一个月。

3/ 5%盐酸半胱氨酸溶液:组成:- 盐酸半胱氨酸 5 g- 蒸馏水100ml灭菌锅121ºC 灭菌15分钟。

益生菌中乳酸菌概况及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益生菌中乳酸菌概况及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益生菌中乳酸菌概况及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周莉; 平洋; 谭静; 张亚勋; 罗蓓蓓【期刊名称】《《中国调味品》》【年(卷),期】2019(044)010【总页数】5页(P190-194)【关键词】益生菌; 乳酸菌; 检测技术; 研究进展【作者】周莉; 平洋; 谭静; 张亚勋; 罗蓓蓓【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业科学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郑州 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571 益生菌概述益生菌(probiotics)的概念最早源于希腊语,意为“对生命有益”。

200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将益生菌定义为“当活性微生物足量且给予宿主健康益处”。

但是由于“健康益处”这一概念太过于模糊,世界卫生组织将其进一步补充为“对主体的益处必须实现,并且被证明超过安慰补偿剂的范围”[1]。

益生菌是指通过改善人类肠道菌群进而改善人体健康状况的一类活菌,但不是所有的有益菌都称得上是益生菌,要想成为益生菌需符合以下条件:能够耐受胃液、胆汁的腐蚀;在肠内是存活状态且能增殖;能够改善肠内菌群;保证安全性;活菌状态且含一定菌数;经济实惠且容易处理[2]。

益生菌不仅具有改善食品风味,延长食品保质期,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功能,而且其还具有调节胃肠道菌群正常和维持人体肠道卫生平衡的功能[3]。

益生菌在益生菌饮品、益生菌制剂和膳食添加剂中应用广泛,如益生菌饮料乳制品和益生菌胶囊等。

1.1 益生菌中乳酸菌概述对于益生菌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各种食品与益生菌结合起来,将益生菌添加到不同食物中进行研究[4,5]。

在所有益生菌中, 目前研究得最深入、最受重视的一类当属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 乳酸菌是一类能利用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统称。

它是一种有利于机体健康的微生物,革兰氏阳性杆菌或球菌,获得能量的方式是发酵碳水化合物,从而产生乳酸。

它不仅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并产生抑菌代谢产物,抑制腐败菌的生长。

测试片方法快速检测活性乳酸菌饮料中的乳酸菌总数

测试片方法快速检测活性乳酸菌饮料中的乳酸菌总数

测试片方法快速检测活性乳酸菌饮料中的乳酸菌总数作者:霍建伟来源:《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2020年第04期作者简介:霍建伟(1983-),男,工程师,从事食品微生物检测及食品安全质量控制工作。

摘要:国标乳酸菌检测方法中,对于仅含乳杆菌类的检测,需要3天的时间,且需要在厌氧环境中培养,3M乳酸菌测试片方法,测试片自带厌氧环境,可在正常有氧环境下培养,检测时间2天,提高检测效率,本文针对活性乳酸菌饮料(仅含乳杆菌类)在乳酸菌检测时,对2种方法进行了一致性比较,为企业更好的应用该产品提供有效数据。

关键词:测试片方法,乳酸菌检测,提高效率0引言活性乳酸菌饮料(仅包含乳杆菌类)含有大量的乳酸菌,一般出厂时乳酸菌含量大于107 CFU/ml,目前国标的检测方法是GB 4789.35-2016乳酸菌检测,对于乳杆菌类的检测,需要厌氧培养,72小时出具结果,企业多数采用的是厌氧罐加厌氧袋加厌氧指示剂的方式,为厌氧培养提供条件。

3M 乳酸菌测试片是一种即用型培养基系统,测试片含有氧气清除的成分,使其能够自带厌氧环境,可直接在培养箱中培养,无需厌氧罐等辅助设备,且可以在48小时出具结果。

本文对2种方法进行比较,通过大量实验数据表明2种方法的一致性,并且3M 乳酸菌测试片方法能提高效率和快速出具检测结果。

1 实验1.1材料、试剂和仪器活性乳酸菌饮料(仅包含乳杆菌类),市场购买。

恒温培养箱:36 ℃±1 ℃;天平:感量为0.1 g;均质器;无菌吸管:1 mL(具0.01 mL 刻度)、10 mL(具0.1 mL 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无菌锥形瓶:容量250 mL、500 mL;无菌培养皿:直径90 mm; 3MTM PetrifilmTM乳酸菌测试片;厌氧罐;厌氧剂;厌氧指示剂,MRS琼脂培养基。

1.2方法:1.2.1 样品的处理样品应先将其充分摇匀后,以无菌吸管吸取样品25 mL 放入装有225 mL生理盐水(提前灭菌)的无菌锥形瓶中,充分振摇,制成1:10 的样品匀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微生物学检测乳酸菌检测方法
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1.1恒温培养箱:36℃±1℃
1.2冰箱:2℃~5℃
1.3均质器及无菌均值袋、均质杯或灭菌乳钵
1.4天平:感量0.1g
1.5无菌试管:18mm⨯180mm、15mm⨯100mm
1.6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10mL(具0.01mL刻度)或微量移无
液器及吸头
1.7无菌锥形瓶:500mL、250mL
1.样品制备
2.1样品的全部制备过程均应遵循无菌操作程序。

2.2冷冻样品可先使其在2℃~5℃条件下解冻,时间不超过8h,也可在温
度不超过45℃的条件下解冻,时间不超过15min。

2.3固体和半固体食品:以无菌操作称取25g样品,置于装有225mL生理
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于8000r/min~10000r/min均质1min~2min,制成1:10样品匀液;或置于225mL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min~2min制成1:10样品匀液。

2.4液体样品:液体样品应先将其充分摇匀后以无菌吸管吸取样品25mL放
入装有225mL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振摇,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操作步骤
3.1用1m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样品匀液1mL,沿管壁缓慢注于
装有9mL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振摇试管或换用1支无菌试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样品匀液。

3.2另取1m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头,按上述操作顺序,做10倍递增
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次1mL灭菌吸管或吸头。

2.乳酸菌总数:
根据待检样品活菌总数的估计,选择2个~3个连续的适宜稀释度,每个稀释度吸取0.1mL样品匀液分别置于2个MRS琼脂平板,使用L形棒进行表面涂布。

36℃±1℃,厌氧培养48h±2h后计数平板上所有菌落数。

从样品稀释到平板涂布要求在15min内完成。

3.菌落计数:
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记录稀释倍数和相应的菌落数量。

菌落计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FU)表示。

5.1选取菌落数在30CFU~300CFU之间、无蔓延菌落成长的平板计数菌落
总数。

低于30CFU的平板记录具体菌落数,大于300CFU的可记录为多不可计。

每个稀释度的菌落数应采用两个平板的平板均数。

5.2其中一个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
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总数;若片片状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分布又很均匀,即可计算半个平板后乘以2,代表一个平板菌落数。

5.3当平板上出现菌落间无明显界线的链状生长时,则将每条单链作为一个菌落计数。

4.
结果的表述
6.1若只有一个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在适宜的计数范围内,计算两个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再将平均值乘以相应稀释倍数,作为每g(mL )中菌落总数结果。

6.2若有两个连续稀释度的平板菌落在适宜计数范围内,按公式(1)计算:
())
(+=1..........
d n 1.0n 21∑
C
N
式中:
N----样品中菌落数
∑C ----平板(含适宜范围菌落数的平板)菌落数总和
1n ----第一稀释度(低稀释倍数)平板个数 2n ----第二稀释度(高稀释倍数)平板个数 d----稀释因子(第一稀释度)
6.3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上菌落数大于300CFU ,则对稀释度最高的平板进行计数,其他平板可记录为多不可计,结果按平均菌落数乘以最高稀释倍数计算。

6.4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上菌落数大于30CFU,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
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

6.5若所有稀释度(包括液体样品原液)平均均无菌落生长,则以小于1
乘以最低稀释倍率计算。

6.6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均不在30CFU~300CFU之间,其中一部分小
于30CFU或大于300CFU时,则以最接近30CFU或大于300CFU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

5.结果与报告
7.1菌落数小于100CFU时,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以整数报告。

7.2菌落数大于或等于100CFU时,第3位数字采用“四舍五入”原则修约
后,取前2位数字,后面用0代替位数;也可用10的指数形式来表示,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后,采用两位有效数字。

7.3称重取样以CFU/g未单位报告,体积取样以CFU/mL位单位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