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

合集下载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作者:来源:《视野》2009年第05期溯源具有94年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河海大学,前身可追溯到1915年由著名实业家张謇在南京创办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这是我国教育与科研事业的先驱。

1924年改名为河海工程大学。

近代著名教育家、科学家李仪祉、茅以升等曾在校执教、任职。

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和沈泽民等青年时代曾在河海求学,投身革命运动,在河海校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大学之魂张謇江苏南通有一座栽种着近万株名贵树木的植物园——啬园。

这里树冠蔽荫,竹叶摇风,绿草如茵,令人心旷神怡。

园内有一座石坊,石额正面刻有“南通张先生墓阙”七字。

在坐北朝南的方形陵台前,矗立着一尊铜像:身着大衣,手持书卷,目光深邃,遥望距此三公里的狼山支云塔。

他就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社会改革家张謇。

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1905年,张謇与马相伯在吴淞创办了复旦公学,这就是复旦大学的前身。

1907年创办了农业学校和女子师范学校,1909年倡建通海五属公立中学(即今南通中学)。

1912年创办了医学专门学校和纺织专门学校、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河海大学前身),并陆续兴办一批小学和中学。

毛泽东赞扬他为中国轻工业的奠基做出了重大贡献,胡适赞扬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而又怀着许多未完志愿而死去,是“很伟大的失败英雄”。

茅以升提起钱塘江大桥,人们都会想到茅以升。

茅以升自己也曾在多年后回忆:“自1919年12月,我归国为社会服务,在几十年的征程中,我所做的工作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主持建造钱塘江大桥工程。

”钱塘江大桥建成于抗日烽火之中,它不仅在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斗争中书写了可歌可泣的一页,也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同时它也是我国桥梁工程师的摇篮。

而这座大桥经历的一段传奇,却是最令人难忘的。

1934年,时任钱塘江大桥桥工处处长的茅以升,受命开始主持这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修建的钢铁大桥工程。

河海大学专业排名_河海大学专业有哪些.doc

河海大学专业排名_河海大学专业有哪些.doc

2017河海大学专业排名_河海大学专业有哪

河海大学优势专业排名
1、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推荐指数: 4.8(448人推荐)
2、水利水电工程推荐指数: 4.8(443人推荐)
3、水利类推荐指数: 4.9(402人推荐)
4、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推荐指数: 4.8(367人推荐)
5、土木工程推荐指数: 4.8(271人推荐)
6、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推荐指数: 4.6(204人推荐)
7、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推荐指数: 4.8(113人推荐)
8、给水排水工程推荐指数: 4.9(91人推荐)
9、自动化推荐指数: 4.6(87人推荐)
10、热能与动力工程推荐指数: 4.8(85人推荐)
11、土木工程推荐指数: 4.9(82人推荐)
12、农业水利工程推荐指数: 4.9(78人推荐)
13、通信工程推荐指数: 4.6(72人推荐)
14、水务工程推荐指数: 4.9(67人推荐)
15、经济学类推荐指数: 4.4(67人推荐)
16、会计学推荐指数: 4.6(61人推荐)
1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推荐指数: 4.5(56人推荐)
18、国际经济与贸易推荐指数: 4.5(54人推荐)
19、地质工程推荐指数: 4.7(52人推荐)
20、工程力学推荐指数: 5.0(49人推荐)
河海大学专业介绍。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超群出品,必属精品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学校根据国家需求和学科自身发展规律,于2009年10月,由原土木工程学院的地球科学与工程系、测绘工程系、水文水资源学院的地理信息科学系,以及河海大学科学研究院的同位素水文研究所组建而成。

现有教职工109名,研究生400余名,本科生700余名,下设地质科学与工程、测量科学与工程、地理信息科学等3个系,工程地质与灾害、水文地质与环境、同位素水文、测绘工程、遥感与空间信息、地理信息科学与工程等6个研究所和地质工程、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等3个实验室。

拥有南京湖山、广东惠洲、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等多个教学实习基地,并设有江苏省测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利建设“3S”技术应用联合实验室(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

学院现有教授21名,副教授34名。

多年来各专业为我国水利水电、土木、交通等行业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长江学者2名,地质大师2名,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学院立足于解决水利水电、交通、能源、城建等行业中的重大工程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先后参与了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等十多个国家重大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承担了江阴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和三桥、润扬长江大桥、苏通长江大桥、泰州长江大桥、沪宁高速公路、南京地铁等国家重大交通工程的重要项目。

近5年以来承担科研项目120余项,获国家级和部省级科研成果奖50余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核心刊物论文7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30余篇,教材及著作40余部。

测绘专业的历史可追溯到创建于1915年的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全国第一所设测绘专业的高等学校。

测绘学科设有“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博士点,“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三个硕士点,招收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2004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测绘学科综合实力排名中,本校测绘学科名列前茅。

多层次的教学科研领域,逐渐形成了精密工程测量理论及技术、变形监测与安全监控、卫星定位技术及组合导航、现代摄影测量理论与技术、“3S”技术及其应用、地理信息科学与系统工程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特别在精密工程测量、大型建筑物安全监控、近景摄影测量及数字摄影测量、空间定位技术与应用、“3S”集成技术、专题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等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和自己的特色,成为培养高级测绘类人才的基地。

河海大学简介(PPT)

河海大学简介(PPT)

教育界 姓名 郑守仁
张建云 钮新强
简述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
王超
王思敬 卢耀如 梁应辰
汪集旸
陈厚群
李圭白
河海渊源 1958-1963年学生 1982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 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博 大学)本科、1987年河海大学水文水 士生导师, 资源专业研究生毕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现任长江委设计院院长,国家 于1983年毕业于原华东水利学院(今 大坝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河海大学)农田水利工程专业,1989 年7月河海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毕 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河海 先后于1984年,1990年,1995年分获 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河海大学本科,硕士,博士学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 2001年5月正式受聘于河海大学岩土工 部主任,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学会理事长(1999程研究所,任河海大学兼职教授,博 2002),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 士生导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 河海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道与港口工程专家,高级工程师(教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兼职教授, 授级) 博导 2004年11月25日始,担任河海大学教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特聘首席科学家、 广东省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 授,博导,并帮助学校申请到国际原 任。 子能机构的CT项目。 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 2001年开始任河海大学结构工程教授, 工程师、学位委员会副主席、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 博士生导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高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 2006年12月12日开始任河海大学河海 员会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学会副理事长、我国著名水 大学饮用水安全研究所首席科学家。 处理专家。

河海大学毕业生去向

河海大学毕业生去向

河海大学毕业生去向河海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毕业生。

他们在毕业后的去向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首先,部分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

河海大学拥有一流的研究生教育资源,培养了一大批博士、硕士研究生。

这些学子们在攻读研究生期间,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科研活动,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他们有的选择在校深造,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有的则选择出国留学,进一步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和学术领域。

其次,一部分毕业生选择投身于工作岗位。

毕业生在校期间,河海大学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通过实习、考核和校企合作等形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这让他们在毕业之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技能,更容易找到心仪的工作。

河海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他们毕业后,选择从事工程施工、水利设计、水环境治理、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相关领域的工作。

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积极投身于社会建设,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此外,还有一部分毕业生选择了创业之路。

河海大学一直以来鼓励创新创业,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创新创业平台和资源支持。

很多河海大学的毕业生在毕业后选择了创办企业,挖掘自己的创新潜能,并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他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奋斗精神在创业领域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为河海大学校友树立了榜样。

综上所述,河海大学的毕业生去向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他们既有继续深造的学子,也有投身于工作岗位的就业者,还有选择创业的创新者。

无论选择何种去向,毕业生们都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同时也展现了河海大学培养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优势。

毕业生的去向不仅体现了个人的价值选择,也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河海大学ppt

河海大学ppt
02 请输入标题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 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
03 请输入标题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 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
理论框架
人物介绍
• 相关内容补充 • 相关内容补充 • 相关内容补充 • 相关内容补充
理论框架
请输入标题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 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 文本请输入文本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
理论框架
请输入标题
Please add the title
请输入标题
Please add the title
请输入标题
Please add the title
01 请输入标题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 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
请输入标题 02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
01
Part 01
02
Part 02
03
Part 03
04
Part 04
03 请输入标题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
04 请输入标题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
PART 04
成果应用
成果应用
请输入标题 01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 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
请输入标题 02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 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
请输入标题 03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 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

河海大学英文介绍

河海大学英文介绍

河海大学英文介绍@ 爱河海的盛开的小小葵整理Hohai University, founded in 1915, wins its worldwide reputation for research and study of water conservancy. Specialized in the research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programs, the University provides disciplines ranging from engineering, science to economics, management, liberal arts, and law. It is a member of the University of Project 211. It is one of the top 50 universities among 2,000 Chinese higher-learning institutes, and it is also among the group of universities to benefit from Project 211The history of Hohai University can be traced back to Hohai Civil Engineering School, which was established by ZhangJian, a famous industrialist and educator in China’s modern history, and it was the first institut ion focusing on research and educa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ationwide re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ies in 1952, East China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was founded on the basis of water related disciplines of Nanjing University,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and Zhejiang University, which made it famous with excellent faculty and notable achievement. It was renamed Hohai University in 1985, and Mr. Deng Xiaoping inscribed the name of the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celebrates its anniversary on Oct 20 of each year. Now the whole school has been prepared the centennial celebration.Located in Nanjing, the ancient capital of six dynasties, Hohai University includes three beautiful campuses, Gulou, Changzhou and Jiangning, taking up an area of about2300 mu (nearly 400 acres). Hohai University is an ideal place to study with its beautiful scenery and tree-lined campus.Currently, there are 3,409 faculty members and 46, 921 students. The University consists of 19 colleges and departments, with 12 post-doctoral programs, 78 Ph.D. programs, 233 master programs, 18 engineering master programs, 11 professional master programs (including MBA, MPA, MSW) and 51 undergraduate programs. Besides, the University houses one key state laboratory and one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Hohai University is a state key university under the direct administrat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It is a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with research and study of water conservancy as its main task,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subjects as its first priority,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many other disciplines covering engineering, science, economics, management, liberal arts, and law.Hohai University’s mission is to m ak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wards a sustainable societ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by conducting groundbreak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concerning water conservancy which is acknowledged as world-class academic achievement, by providing various stages of courses and by helping to convert knowledge into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and activities with both economic and social values.2014年。

2022年河海大学招生章程

2022年河海大学招生章程

2022年河海大学招生章程河海大学是一所拥有百年办学史的公办全日制本科大学,拥有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和常州校区三所校区,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下面就由带大家了解一下“河海大学本科生招生章程(2022年)”此文本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河海大学本科生招生章程(2022年)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学校本科生招生工作顺利进行,切实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教育部有关规定和《河海大学章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校拥有百余年办学历史,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

学校在南京市、常州市设有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和常州校区,学校注册地为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学校网址是。

西康路校区地址为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

江宁校区地址为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8号。

常州校区现地址为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晋陵北路200号,2023年将整体搬迁到位于常州市金坛区长荡湖畔现代化绿色新校园。

第三条本科专业标准学制4年。

学生根据录取专业分年级分别在相应校区就读。

学业合格者颁发河海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授予相应学科学士学位。

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特别优秀者可推荐免试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

第四条本科生招生对象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学生(含艺术类、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新疆协作计划、南疆计划、内地新疆高中班、内地西藏班等),港澳台侨招生及中学保送生。

第五条学校依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22〕1号),全面贯彻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综合衡量,择优选拔。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第六条学校本科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科生招生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集体议事决策的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九甸峡面板堆石坝运行初期安全监控模型和预警指标研究
省部级
甘肃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
马明沈振中杨旭东吕生玺王振强杨捷徐力群张少杰陈剑
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河海大学
12
制式路面地基适应性及结构优化技术研究
省部级
军队科技进步奖
二等
张福海(第九,其它保密)
部队(保密)
13
基于"自然-人工"二元模式的洞庭湖水沙演化与变异研究
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黄河水利委员会防汛办公室、北京金水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北京江河瑞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江西省水文局、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综合技术中心、北京南天软件有限公司、北京慧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湖南省水利信息中心、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河海大学、山东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广西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四川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海委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松辽委水文局、太湖流域管理局水利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恒创新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天津市水务局信息管理中心、西安山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1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
省部级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
特等
张志彤蔡阳张建云胡亚林李坤刚刘汉宇郝春明郭治清刘宝军倪伟新束庆鹏管怀民莫渭浓邓坚吴礼福程益联戚建国黄静董侬生任齐刘九夫孙春鹏常志华周维续詹全忠陈德清陈子丹张英奉亚辉金喜来赵琛张建新马涛吴永祥毛学文王威毕东升邱沛炯马文奎陈伟豪张德福梅青徐宪彪林灿尧刘云付成伟王光生刘志雨谭国良李海源(艾萍)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重庆交通大学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河海大学、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湘江航运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重庆交通大学
6
企业战略创新——管理文化的观点
省部级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奖
三等
张阳周海炜等
河海大学
7
大型水电站进水口分层取水研究
省部级
云南省科技进步奖
一等
张宗亮董绍尧艾永平刘兴宁张社荣高学平张士杰张建华吴敏刘晓青孙怀昆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天津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
高邮市水务局、河海大学
27
沟田协同控制灌排技术节水及环境效应试验研究
省部级
中国农业节水科技奖
二等
张小马蔡勇樊峻江郭相平刘敏昊唐合年胡乐俞双恩郝树荣姚俊琪高见孙浩王为木邵光成王林汤树海严士超杨逸辉夏晶赵明华周纲朱振荣殷国玺
江苏省农村水利科技发展中心、河海大学
28
特高拱坝强度、稳定性与安全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三等
田泽
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水源有限责任公司、河海大学、扬州大学、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大学、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监管中心
24
滨江地区引水工程河网配水研究
省部级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
二等
崔广柏王卫平宋肖锋郑孝宇梁旭何晓洪周琮辉楼道明葛艳波吕林
河海大学、杭州市市区河道监管中心、杭州市水文水资源监测总站、南京国图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5
服役水工钢闸门结构健康诊断及安全度评估方法研究
省部级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
二等
周建方李典庆余岭郑圣义谢智雄郭建斌尹涛杨光明徐鹏吴帅兵
河海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
26
南方灌区生态节水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
省部级
中国农业节水科技奖
一等
顾宏罗玉峰王之义徐俊增李江安王卫光缴锡云卢金贵孙勇王莹韩冰叶明林周克志熊玉江郭思怡刘庆慧
19
水电站气垫式调压室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省部级
国家能源局科技进步奖
三等
郑声安陈五一王柏乐李文纲刘德有余挺杨建宏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河海大学
20
江苏省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验证研究
省部级
国家知识产权局优秀软成果奖
三等
杨晨朱宇施学哲于淦群黄永春张扬刘佳吴靖夏钰
河海大学
2011
序号
项人
获奖单位
1
岩土体渗流破坏多场耦合机理与渗控关键技术
省部级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一等
王媛陈建生速宝玉詹美礼盛金昌陈亮董海洲倪小东叶合欣胡云进谢兴华罗玉龙饶文波刘杰秦峰何朝葵梁越
河海大学
2
大型基础降水及其诱发地层沉降控制技术及应用
省部级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
周志芳钟建驰冯兆祥王锦国赵燕容陈策阮静黄勇张维苏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武汉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2
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省部级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
一等
林才奎韩直杨红军王中文付宏渊杨其新方建勤夏才初陈建业张焕新彭向荣徐一鸣曾利文洪宝宁洪伟鹏
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云梧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长沙理工大学、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河海大学、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河海大学、江苏省长江公路大桥建设指挥部
3
村庄公共权利的重构逻辑--苏北窑村经验的历史反思与四县市选择
省部级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奖
二等
曹海林
河海大学
4
城乡和谐就业理论——农民工进城对就业影响研究
省部级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奖
三等
赵永乐等
河海大学等
5
西方政治认知论演变
省部级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奖
三等
金林南
河海大学
15
施工地质快速编录新技术
省部级
湖南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李浩刘新中张友静夏宏良杨彪邹文志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河海大学
16
广东省生态环境需水研究
省部级
广东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贺国庆陆桂华黄红明徐靖刘凌宋兰兰刘伟成
广东省水文局、河海大学
17
岩石高边坡稳定性反馈分析和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省部级
四川省科学技术奖
29
水电工程大型地下洞室群反馈优化及长期稳定性研究与工程应用
省部级
中国水力发电科技奖
三等
徐卫亚赵海斌周家文王如宾刘兴宁周先齐聂卫平冯树荣张宗亮杨云浩张治亮王伟钟辉亚石崇张玉
河海大学、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30
水工隧洞结构限裂设计研究
省部级
中国水力发电科技奖
三等
王普查宿晓邓建高孙婧
河海大学
45
江苏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进入模式及竞争优势培育研究
省部级
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奖
三等
田泽武博陈丽华强培马宗国刘光东
河海大学
46
区域物流系统演化机理及其布局优化
省部级
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奖
三等
王伟封学军黄莉蒋柳鹏张艳
河海大学
47
中国产业内贸易问题及实证研究
省部级
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奖
22
水文循环大气—陆面过程模拟及应用
省部级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
一等
陆桂华吴志勇包为民何 海李 岩章四龙鞠 琴杨 扬胡健伟杨 涛徐时进金君良何 健戚晓明薛仓生
河海大学、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信息中心)
23
大型灯泡贯流泵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省部级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
一等
李同春冯旭松张仁田汤方平邓东升关醒凡仇宝云朱红耕赵兰浩岳修斌王丽慧孙衣春谢伟东张忠义于永海
三等
郑治徐世烺彭成佳沈威任青文肖德序杜小凯刘杰李希龙宋世德殷福新袁达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河海大学
31
龙滩水电站进水口反倾向层状结构岩质高边坡稳定性与治理措施研究
省部级
中国水力发电科技奖
三等
冯树荣赵红敏夏宏良肖峰胡大可赵海斌龙先进李学政傅胜彭土标徐卫亚陈胜宏刘大安戴谦训蒋中明
8
桩承式加筋路堤作用机理与沉降控制方法研究及应用
省部级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一等
郑俊杰张军丁选明孔纲强王景芸马强赵新益章荣军苗雨宫小青陈保国鲁燕儿聂重军徐志军李时亮
华中科技大学、河海大学、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坦萨土工合成材料(中国)有限公司
9
大型渠道设计与施工新技术
省部级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
罗辉李永顺曲卓杰瞿潇李旺林张展羽陆采荣刘霞杜培文
35
航道桥梁整体同步顶升成套关键技术
省部级
中国航海学会科技奖
三等
汤修华章宇强吉伯海周超何仲文
浙江省港航管理局、湖州市港航管理局、河海大学
36
混凝土板桩技术在内河航道及码头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省部级
中国航海学会科技奖
三等
顾国强步海兵徐明华陈志强吕健伟(张福海)
嘉兴市港航管理局、嘉兴市世纪交通设计有限公司、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
37
京杭运河常州市区段改线工程土方综合利用及其效益评价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