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_黄土高原 课件
合集下载
6.3 黄土高原 (18张PPT)

2、黄土高原的区域包括__陕__西__省、_山__西____省的大部
分,甘肃、宁夏、内蒙古、河南的一部来自。 3、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分布区,分布着_黄__土__塬、 黄__土__墚__、黄__土___峁__、黄__土___川___等黄土地貌景观。
4、黄土高原地处_湿__润_半__湿_润_区向_干__旱_半__干_旱_区、_农_耕__区__ 区向 牧区 过度的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4、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 并在下游形成“_地_上_悬_河___”,严重威胁两岸地区人民的 生命财产安全。
植被越密,降水强度越小,坡度 越小,水土流失强度越小;反之, 水土流失强度越大。
1、黄土高原煤炭资源丰富,约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_三_分__之_二_ 被称为“_乌_金__高_原__”。 2、黄土高原的煤炭资源具有 煤__种_齐__全_ 、品__质_优__良_、埋__藏_浅____ 多露天煤矿,开采成本低的特点。 3、主要矿产地有山西的_大_同__、_阳_泉__、_平_朔__、陕西的_神_府__ 内蒙古的_东__胜___等地。 4、黄土高原近年来采用_火_气_发_电_、煤液_化_气__技_术等,将煤转化为电力、 煤气供应全国。
③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基本成本一样。
阅读P20 自主探究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_土_质__疏_松、_降_水_集_中 、植_被_覆_盖_率_低_等。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有_乱_垦_滥_伐_、过_度__放_牧_、 _陡_坡__耕_种_等。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带来的问题有?
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 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黄土的世界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 覆盖厚度一般在100-200米,黄土分布的面 积和厚度,都居世界之冠。
分,甘肃、宁夏、内蒙古、河南的一部来自。 3、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分布区,分布着_黄__土__塬、 黄__土__墚__、黄__土___峁__、黄__土___川___等黄土地貌景观。
4、黄土高原地处_湿__润_半__湿_润_区向_干__旱_半__干_旱_区、_农_耕__区__ 区向 牧区 过度的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4、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 并在下游形成“_地_上_悬_河___”,严重威胁两岸地区人民的 生命财产安全。
植被越密,降水强度越小,坡度 越小,水土流失强度越小;反之, 水土流失强度越大。
1、黄土高原煤炭资源丰富,约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_三_分__之_二_ 被称为“_乌_金__高_原__”。 2、黄土高原的煤炭资源具有 煤__种_齐__全_ 、品__质_优__良_、埋__藏_浅____ 多露天煤矿,开采成本低的特点。 3、主要矿产地有山西的_大_同__、_阳_泉__、_平_朔__、陕西的_神_府__ 内蒙古的_东__胜___等地。 4、黄土高原近年来采用_火_气_发_电_、煤液_化_气__技_术等,将煤转化为电力、 煤气供应全国。
③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基本成本一样。
阅读P20 自主探究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_土_质__疏_松、_降_水_集_中 、植_被_覆_盖_率_低_等。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有_乱_垦_滥_伐_、过_度__放_牧_、 _陡_坡__耕_种_等。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带来的问题有?
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 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黄土的世界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 覆盖厚度一般在100-200米,黄土分布的面 积和厚度,都居世界之冠。
初中地理 人教版八下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 》ppt

人为原因
毁林开荒 过度放牧 土流失的危害
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
破坏农田和村庄
生态环境恶化
河流含沙量增大,淤塞下游河 床、水库,给防洪和河道整治 造成了巨大困难
四、水土保持
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 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
8.人生道路总是迂回曲折,难免会遇 到坎坷 和困难 ,我们 在厄运 面前决 不能低 头,一 定要坦 然面对 ,迎难 而上, 做一个 奋发有 为,昂 扬向上 的人。
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变化
拍摄于1989年2月
拍摄于2020年2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一、文明的摇篮
黄土高原位置
大部分地 区海拔在
1000~ 3000米
黄土 高原
黄土高原范围
乌鞘岭
长城 太 行 山
秦岭
二、风吹来的黄土
中亚、蒙古高原、我国西北内陆
水土流失的治理 林草护坡示意
水土流失的治理
打坝淤地
沟谷中修筑拦土坝
拦截坡地流失的表土 堆积形成肥沃的田地
材料来源:中国河流泥沙公报
潼关
黄河多年平均输 沙量9.78亿吨,近 十年平均年输沙
量1.66亿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1.太守周围的人情事物无一不让他愉 悦动情 。他所 治理的 滁州这 一方水 土,可 谓政通 人和, 百姓安 居乐业 ,快乐 无比, 太守自 然也就 乐得其 醉了, 他沉醉 于这方 山水之 乐,也 更沉醉 与民同 乐之中 。
自然原因
坡度
降水强度 不同
地表土质 不同
人教八下、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共优秀课件

人教八下第 、六 第章 三、 节《第世三界节《最世大界的最黄大土 的堆黄积土区 堆—积黄区土 高—原黄土 》 高共原优》 秀p共pt36课张件P PT
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下列地理现象
活动 … … … … … … … … … … … … … … … … … … … … … …
1.下列现象被认为支持“风成说”的证据,说说它们分 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人教八下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 的黄土 堆积区 —黄土 高原》 共36张P PT
人教八下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 的黄土 堆积区 —黄土 高原》 共36张P PT
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黄河下游形 成地上河,容易造成洪灾。
人教八下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 的黄土 堆积区 —黄土 高原》 共36张P PT
黄 土
风吹来的黄土 风成说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及成因
高
原 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的因素
水土流失的后果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的方法 黄土高原治理的成效
不同坡度的水土流失程度
第一组试验:同样的一场大雨落在下列三 种不同坡度的区域,三个区域都没有植被 的保护,水土流失哪个最严重,哪个最小? 规律是什么?
最严重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 型舞蹈艺术形式, 具有2000年 以上的历史。
人教八下第 、六 第章 三、 节《第世三界节《最世大界的最黄大土 的堆黄积土区 堆—积黄区土 高—原黄土 》 高共原优》 秀p共pt36课张件P PT
人教八下第 、六 第章 三、 节《第世三界节《最世大界的最黄大土 的堆黄积土区 堆—积黄区土 高—原黄土 》 高共原优》 秀p共pt36课张件P PT 人教八下第 、六 第章 三、 节《第世三界节《最世大界的最黄大土 的堆黄积土区 堆—积黄区土 高—原黄土 》 高共原优》 秀p共pt36课张件P PT
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下列地理现象
活动 … … … … … … … … … … … … … … … … … … … … … …
1.下列现象被认为支持“风成说”的证据,说说它们分 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人教八下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 的黄土 堆积区 —黄土 高原》 共36张P PT
人教八下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 的黄土 堆积区 —黄土 高原》 共36张P PT
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黄河下游形 成地上河,容易造成洪灾。
人教八下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 的黄土 堆积区 —黄土 高原》 共36张P PT
黄 土
风吹来的黄土 风成说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及成因
高
原 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的因素
水土流失的后果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的方法 黄土高原治理的成效
不同坡度的水土流失程度
第一组试验:同样的一场大雨落在下列三 种不同坡度的区域,三个区域都没有植被 的保护,水土流失哪个最严重,哪个最小? 规律是什么?
最严重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 型舞蹈艺术形式, 具有2000年 以上的历史。
人教八下第 、六 第章 三、 节《第世三界节《最世大界的最黄大土 的堆黄积土区 堆—积黄区土 高—原黄土 》 高共原优》 秀p共pt36课张件P PT
人教八下第 、六 第章 三、 节《第世三界节《最世大界的最黄大土 的堆黄积土区 堆—积黄区土 高—原黄土 》 高共原优》 秀p共pt36课张件P PT 人教八下第 、六 第章 三、 节《第世三界节《最世大界的最黄大土 的堆黄积土区 堆—积黄区土 高—原黄土 》 高共原优》 秀p共pt36课张件P PT
黄土高原》课件

产业升级: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包括种植结构调整、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 等
政策支持:政府对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升级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升级
农业政策和农民生活
农业政策:政府对黄土高原农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农民生活:黄土高原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改善措施 农业技术:黄土高原农业发展的技术进步和推广 农业产业:黄土高原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添加文档副标题
黄土高原课件 大纲
汇报人:
目 录
壹贰叁肆伍陆
黄土高原 的地理环 境
黄土高原 的历史文 化
黄土高原 的农业发 展
黄土高原 的环境保 护
黄土高原 的旅游资 源
黄土高原 的未来展 望
第一章
黄土高原的地理 环境
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
位于中国北方,横跨陕西、山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 地形以高原为主,海拔在1000米至3000米之间 地貌特征:沟壑纵横,黄土堆积,地表破碎 气候特征:干旱少雨,温差大,风力强
旅游业:开发旅游 资源,吸引游客, 带动经济发展
生态保护:加强 生态保护,实现 可持续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完 善交通、通信等基 础设施,提高区域 竞争力
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科技创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卫星遥感等,对黄土高原进行监测和研究 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育普及:加强教育投入,提高人民素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推动黄土高原的发展
第五章
黄土高原的旅游 资源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黄土高原的自然景 观包括:黄土地貌、 黄河、黄土高原的 植被等。
政策支持:政府对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升级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升级
农业政策和农民生活
农业政策:政府对黄土高原农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农民生活:黄土高原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改善措施 农业技术:黄土高原农业发展的技术进步和推广 农业产业:黄土高原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添加文档副标题
黄土高原课件 大纲
汇报人:
目 录
壹贰叁肆伍陆
黄土高原 的地理环 境
黄土高原 的历史文 化
黄土高原 的农业发 展
黄土高原 的环境保 护
黄土高原 的旅游资 源
黄土高原 的未来展 望
第一章
黄土高原的地理 环境
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
位于中国北方,横跨陕西、山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 地形以高原为主,海拔在1000米至3000米之间 地貌特征:沟壑纵横,黄土堆积,地表破碎 气候特征:干旱少雨,温差大,风力强
旅游业:开发旅游 资源,吸引游客, 带动经济发展
生态保护:加强 生态保护,实现 可持续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完 善交通、通信等基 础设施,提高区域 竞争力
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科技创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卫星遥感等,对黄土高原进行监测和研究 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育普及:加强教育投入,提高人民素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推动黄土高原的发展
第五章
黄土高原的旅游 资源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黄土高原的自然景 观包括:黄土地貌、 黄河、黄土高原的 植被等。
初中地理 人教版八下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 》 (共23张PPT)

•
4.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 谈起。 一个人 唯有关 注心灵 ,才会 因为心 灵被扰 乱而不 安,才 会有寻 求心灵 宁静的 需要。 所以, 具有过 内心生 活的禀 赋,或 者养成 这样的 习惯, 这是最 重要的 。
•
5.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 把外部 生活的 收获变 成心灵 的财富 ,缺乏 此种禀 赋或习 惯的人 则往往 会迷失 在外部 生活中 ,人整 个儿是 散的。 外面的 世界布 满了纵 横交错 的路, 每一条 都通往 不同的 地点
人为原因
毁林开荒 过度放牧 修路、采矿、城镇建设
陡坡开荒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
破坏农田和村庄
生态环境恶化
河流含沙量增大,淤塞下游河 床、水库,给防洪和河道整治 造成了巨大困难
四、水土保持
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 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
2.为了寻求地球水的渊源,人们还把 目光投 向了宇 宙。科 学家托 维利提 出假说 :地球 上的水 是太阳 风的杰 作。太 阳风即 太阳刮 起的风 ,但它 不是流 动的空 气,而 是一种 微粒流 或带电 质子流 。
•
3.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 一个心 灵。在 理论上 ,人人 都有一 个心灵 ,但事 实上却 不尽然 。有一 些人, 他们永 远被外 界的力 量左右 着,永 远生活 在喧闹 的外部 世界里 ,未尝 有真正 的内心 生活。
自然原因
坡度
降水强度 不同
地表土质 不同
地表植被状况
降水强度大时,也就是发生暴雨时,水分和土壤流失多 土质疏松的地区比土质粘重的地区,水分和土壤流失多
初中地理星球地图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 《黄土高原》PPT

流
坡 面 水
流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A、生物措施——
(退耕还林、植树种草)
B、工程措施——
(缓坡-修建梯田、沟谷-修堤坝)
生机焕发
主要能源:煤 1、找出主要煤矿:大同、
阳泉、平朔、准格尔、东胜 、神府
2、找出经过黄 土高原的主要铁 路干线
乌金高原
(省级行政区)。 ⑷本区的耕地类型以_旱__地____为主,
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冬是小__麦______和
__谷__子____。 ⑸该区是世界上最大的_黄__土_____堆积
区,其成因是在_风__力_____作用下,将
位于中亚、蒙__古____高原和我国西北内
陆地区的黄土吹到这里堆积而成。
⑹黄土高原上最富集的能源矿产是
黄土高原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如何判断的?
温带季 风气候
3、黄土高原地貌景观
不同的地貌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蚀的不同程度
黄土塬:顶面平 坦,周边被沟谷 环绕。
黄土墚:是条状 延伸的岭冈。
黄土峁:呈 馒头状的黄 土丘陵,顶 面浑圆,由 塬或梁经侵 蚀。
黄土林
黄土的世界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 厚度一般在100米左 右,最厚可在300米 以上。黄土分布的面 积和厚度,都居世界 之冠。
自然原因 植被--- 极度缺乏
土质 ---土质疏松 气候--- 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还有哪些 人为原因?
2000年,甘肃、陕西和山西三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1%,7.6%,
10.1%,居全国前列。人多,地少,生产方式落后。
陡 坡 耕 种
采 矿
B
A C
坡 面 水
流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A、生物措施——
(退耕还林、植树种草)
B、工程措施——
(缓坡-修建梯田、沟谷-修堤坝)
生机焕发
主要能源:煤 1、找出主要煤矿:大同、
阳泉、平朔、准格尔、东胜 、神府
2、找出经过黄 土高原的主要铁 路干线
乌金高原
(省级行政区)。 ⑷本区的耕地类型以_旱__地____为主,
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冬是小__麦______和
__谷__子____。 ⑸该区是世界上最大的_黄__土_____堆积
区,其成因是在_风__力_____作用下,将
位于中亚、蒙__古____高原和我国西北内
陆地区的黄土吹到这里堆积而成。
⑹黄土高原上最富集的能源矿产是
黄土高原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如何判断的?
温带季 风气候
3、黄土高原地貌景观
不同的地貌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蚀的不同程度
黄土塬:顶面平 坦,周边被沟谷 环绕。
黄土墚:是条状 延伸的岭冈。
黄土峁:呈 馒头状的黄 土丘陵,顶 面浑圆,由 塬或梁经侵 蚀。
黄土林
黄土的世界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 厚度一般在100米左 右,最厚可在300米 以上。黄土分布的面 积和厚度,都居世界 之冠。
自然原因 植被--- 极度缺乏
土质 ---土质疏松 气候--- 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还有哪些 人为原因?
2000年,甘肃、陕西和山西三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1%,7.6%,
10.1%,居全国前列。人多,地少,生产方式落后。
陡 坡 耕 种
采 矿
B
A C
人教八级地理下册六章三节黄土高原(完整版)PPT共PPT

多浑圆,斜坡较陡。
5、严重的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除了表现为黄土 深厚之外,还更表现为……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1)自然原因:
黄土结构: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 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地形特点:地面破碎,沟谷纵横, 平地少,斜坡多。
气候原因:降水集中在7、8月份, 而且多暴雨。
3、认识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通过 图示与文字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
4、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及处理措施;
1.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
位置: 东至太行山,西至 乌鞘岭 北至长城连接内蒙 古高原,南至秦岭。
跨越的省份:
晋、陕、宁、甘
A
C
乌鞘岭
D 秦岭
人教八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 高原优 秀课件P PT共PP T
人教八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 高原优 秀课件P PT共PP T 人教八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 高原优 秀课件P PT共PP T
人教八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 高原优 秀课件P PT共PP T
能力提高
单项选择
1.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B )
A.淮河 B.秦岭 C.太行山 D.大兴安岭
2.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C )
A.冰川 B.地震 C.风成说 D.火山灰堆积
3.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是:( D )
A.注入的支流众多
B.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C.水流速度快
D.流经黄土高原区
4.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 )
人教八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 高原优 秀课件P PT共PP T
5、严重的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除了表现为黄土 深厚之外,还更表现为……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1)自然原因:
黄土结构: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 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地形特点:地面破碎,沟谷纵横, 平地少,斜坡多。
气候原因:降水集中在7、8月份, 而且多暴雨。
3、认识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通过 图示与文字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
4、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及处理措施;
1.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
位置: 东至太行山,西至 乌鞘岭 北至长城连接内蒙 古高原,南至秦岭。
跨越的省份:
晋、陕、宁、甘
A
C
乌鞘岭
D 秦岭
人教八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 高原优 秀课件P PT共PP T
人教八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 高原优 秀课件P PT共PP T 人教八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 高原优 秀课件P PT共PP T
人教八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 高原优 秀课件P PT共PP T
能力提高
单项选择
1.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B )
A.淮河 B.秦岭 C.太行山 D.大兴安岭
2.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C )
A.冰川 B.地震 C.风成说 D.火山灰堆积
3.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是:( D )
A.注入的支流众多
B.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C.水流速度快
D.流经黄土高原区
4.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 )
人教八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 高原优 秀课件P PT共PP T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PPT

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可能从中亚、 蒙古高原、西北内陆一带而来。
二、风吹来的黄土:②地貌景观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二、风吹来的黄土:②地貌景观
黄
土
塬
墚
黄
黄
土
土
峁
川
二4、、风典吹来型的黄地土貌:②地貌景观
黄土塬
黄土墚
初期 四周陡,顶面平坦的
台地。是良好的耕作区。
中期 长条状延伸的岭冈,
顶面较平缓,两侧多沟壑。
5.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A 水土流失 B 风力强盛 C 土质疏松 D 高原地貌
谢谢大家!
畅谈收获
位置范围 文明的摇篮 对古老文明及民风民俗的影响
黄 土
风成说 风吹来的黄土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及成因
高 原
严重的水土流失
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因素 水土流失的后果
水土保持的方法 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治理的成效
巩固提升
1.下列省区不位于黄土高原分布区域的是
(D)
A.陕 B.晋 C.甘 D.苏
2.下列对黄土高原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黄土峁
成因:黄土土质疏松,水土流 失严重,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
高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 后期 呈穹状或馒头状,
顶面多浑圆,斜坡较陡。
畅谈收获
位置范围
黄 土
文明的摇篮
黄土风情
高
风成说
原 风吹来的黄土
地貌景观及成因
单项选择
1.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B )
A.淮河 B.秦岭 C.太行山 D.大兴安岭
1、黄河流经提供了灌溉 条件,便于发展农业。
2、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便于耕作,这里曾经林 草茂盛,环境宜人,在 四大文明古国之中。
二、风吹来的黄土:②地貌景观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二、风吹来的黄土:②地貌景观
黄
土
塬
墚
黄
黄
土
土
峁
川
二4、、风典吹来型的黄地土貌:②地貌景观
黄土塬
黄土墚
初期 四周陡,顶面平坦的
台地。是良好的耕作区。
中期 长条状延伸的岭冈,
顶面较平缓,两侧多沟壑。
5.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A 水土流失 B 风力强盛 C 土质疏松 D 高原地貌
谢谢大家!
畅谈收获
位置范围 文明的摇篮 对古老文明及民风民俗的影响
黄 土
风成说 风吹来的黄土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及成因
高 原
严重的水土流失
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因素 水土流失的后果
水土保持的方法 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治理的成效
巩固提升
1.下列省区不位于黄土高原分布区域的是
(D)
A.陕 B.晋 C.甘 D.苏
2.下列对黄土高原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黄土峁
成因:黄土土质疏松,水土流 失严重,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
高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 后期 呈穹状或馒头状,
顶面多浑圆,斜坡较陡。
畅谈收获
位置范围
黄 土
文明的摇篮
黄土风情
高
风成说
原 风吹来的黄土
地貌景观及成因
单项选择
1.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B )
A.淮河 B.秦岭 C.太行山 D.大兴安岭
1、黄河流经提供了灌溉 条件,便于发展农业。
2、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便于耕作,这里曾经林 草茂盛,环境宜人,在 四大文明古国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力提高
8.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根本措施是( D ) A.平整土地 B.修筑梯田 C.深耕改土 D.植树种草 9.黄土高原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是( A ) A.小麦和玉米 B.水稻和小米 C.棉花和油菜 D.核桃和棉花 10.位于黄土高原上的煤矿是( A ) A.大同煤矿 B.兖州煤矿 C.淮南煤矿 D.六盘水煤矿
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 居。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 塌,而且以比较干燥,容易开 挖,适宜开凿窑洞,作为居所
信天游是一种富有地方民俗特 色的陕北民歌,其歌腔高亢而 悠长,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和 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深受人们 喜爱。
二、风吹来的黄土
黄土的形成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厚 度一般在100米左右, 六盘山以东到吕梁山西 侧,黄土厚度在100米-200米之间,最厚在兰 州,达300米以上。黄 土分布的面积和厚度, 都居世界之冠。
窑 洞
气候干旱,降水少;黄土的直立性强,不易崩塌
独特的黄土风情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 型舞蹈艺术形 式,具有2000年 以上的历史。
活动 了解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 黄土高原古老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举 例说说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以及这些黄土风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采取任何 措施都要 掌握好 “度”, 对于黄土 高原来说, 既不能过 分强调经 济发展, 也不能只 求水土保 持。
能力提高
单项选择 1.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B ) A.淮河 B.秦岭 C.太行山 D.大兴安岭 2.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C ) A.冰川 B.地震 C.风成说 D.火山灰堆积 3.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是:( D ) A.注入的支流众多 B.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C.水流速度快 D.流经黄土高原区 4.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 ) A.旱涝灾害 B.台风 C.寒潮 D.地震
活动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其危害
1.阅读图6.34,说说 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 的关系。
(1)植被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2)植被破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活动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其危害 2.讨论不同的土质(沙土和黏土)、不同的坡度(陡坡和缓坡)、不同的降 水强度(暴雨和小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千沟万壑
黄土土质疏松,极易遭受流水的侵蚀
黄土高原面积30多万平方千米,水土流失面 积27万平方千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 地区。
黄土高原地貌景观
黄土峁
黄土塬
黄土梁
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蚀的不同程度
黄土地形的分类
塬、梁、峁、川
黄土塬:由厚层黄土组成、面积较大,顶部 平坦,侵蚀作用微弱,是良好的耕作区。
四、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的措施
除图片中的措施外,你还知道哪些生态环 建设的措施?
保护措施:
1、生物措施:植树 种草等。 2、工程措施:建梯 田、 修挡土坝等。 3、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 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数量等.
活动 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沟谷和坡地的水土流失尤为严重。阅读图6.37和图 6.38,说说打坝淤地和林草护坡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活动
第一条证据“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 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第二条证据“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 的流质(风或流水)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第三条证据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 (中亚或蒙古的)
活动 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下列地理现象
1.关于黄土的来历,你还有其他的推测吗?
岩石就地风化的产物,或是流水搬来等
三、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 黄土结构:黄土结 构疏松,多孔隙。 地形:地面破碎 ,沟谷斜坡多。 气候原因:降水集中在7、8月 份,多暴雨。 植被:植被覆盖率低。
水土流失的原因
2、人为因素
陡坡毁林开垦 修路 采矿
水土流失的影响
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 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之一。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会 带来哪些影响呢? 带走地表肥沃的土壤, 破坏农田村庄使得自然灾 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 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 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 成巨大困难等。
①土质: 沙土 (沙土或粘土)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②坡度: 陡坡(陡坡或缓坡)更容易水土流失。 ③降水强度越 大 ,水土流失越严重。
活动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其危害 3.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谈谈你的看法
破坏生态环境、 水土流失使养 分流失,土壤 肥力下降;而 冲刷下来的泥 土淤积在下游 河道抬升河道, 使得河流更易 发生决堤和洪 涝灾害,沙尘 暴、气候异常
黄土地形的分类
黄土梁:条状延伸的 黄土地貌类型
黄土地形的分类
黄土峁:呈穹状或 馒头状的黄土丘陵
黄土地形的分类
川地是黄土高原上主
要地形类型之一,它是 指下切在黄土区中的河 谷。如渭河平原(谷 地)、汾河谷地就是黄 土高原上两个最大的川 地。 川地是黄土高原农业中心地方。川地多有长久发展的 历史。例如渭、汾谷地不只以黄土源地形为主,断层 地形和地震活动了很突出,表示川地的形成的构造运 动有关。
2.跨省区 山西、 陕西、 宁夏、 甘肃、 青海、 河北、 河南 内蒙古自治区
宁 夏 回 族 自 治 区
青 海
陕
西
山 西
河南
古代文明
北京中山公园的“社稷坛”是明清帝王祭祀土地、祈 祷丰年的场所,黄土位于坛上“五色土”的中央。
陕西黄帝陵
独特的黄土风情 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 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
1.“打坝淤地”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在沟谷中修筑 拦土坝拦 表土 ,堆积形成肥沃的 田地 。 截坡地流失的________
2.林草护坡的作用:植树种草,建设 护坡林草带 ,能够有 效减缓暴雨和流水对地表的侵蚀,减少表土流失,起 到 涵养水源 、 保持水土 的作用。
活动 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2.退耕还林、还草是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举措。请你参加关于黄土 高原退耕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能力提高
5.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C ) A.下游修筑大堤 B.上游兴修水库 C.中游保持水土 D.下游开挖新河 6.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 A.地面崎岖不平,是个多山的高原 B.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 C.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最厚的地方 D.高原上多沟谷、湖泊 7.下列四组城市中,都位于黄土高原上,又是省级行 政区中心城市的一组是 ( A ) A.兰州、西安、太原 B.太原、西安、包头 C.延安、太原、兰州 D.郑州、西安、兰州
想一想
黄土剖面
海拔 面积
1000--2000米 64万平方千米
黄土厚度 100米以上
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为 什么别的地区没有?
黄土的形成
风成说
科学家的假说
风水相成说 水成说
黄土的形成
黄土形成过程示意
顺着风向,从戈壁—沙漠—黄土,颗粒越来越小。
还有哪方面证据可以支持“风成说”的?
支离破碎
… 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下列地理现象 ……………………………………………………… 1.下列现象被认为支持“风成说”的证据,说说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
黄土就象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厚度覆盖在 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 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 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下面的基岩成分不一样。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地形
一、文明的摇篮
黄土高原因覆盖着深厚的黄土而得名, 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
位置与范围
北 方 地 区 第 二 级 阶 梯
位置与范围
1.位置 东起 太行山 , 西至 乌鞘岭, 南连 秦岭 , 北抵 长城 。
位置与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