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草甘膦水剂

62%草甘膦水剂

产品说明

中文通用名称:62%草甘膦水剂

英文通用名称:GLYPHOSATE 62%IPA SALT

分子式:C3H8NO5P·C3H9N

结构式:

作用特点:草甘膦为高效、低毒、广谱灭生性芽后除草剂。能有效地防除一、二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对多年生的恶习性杂草如茅草、香附子、狗牙根有很好的防除效果。

用途:广泛应用于果园、桑园、茶园、橡胶园、草原更新、森林防火道、铁路、高速公路荒地以及免耕地等化学除草。

包装:250升/桶

用液质法检测水和土中的草甘膦及草铵膦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1081(2005) 145–155 Residue determination of glyphosate,glufosinate and aminomethylphosphonic acid in water and soil sample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to electrospra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ar′?a Ib′a?n ez,′Oscar J.Pozo,Juan V.Sancho,Francisco J.L′o pez,F′e lix Hern′a ndez? Research Institute for Pesticides and Water,University Jaume I,E-12071Castell′o n,Spain Received11February2005;received in revised form3May2005;accepted17May2005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a method for the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determination of glyphosate,glufosinate and aminomethylphosphonic acid (AMPA)residues in water and soil samples.The method involves a derivatization step with9-?uorenylmethylchloroformate(FMOC)in borate buffer and detection based on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to electrospra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ESI-MS/MS).In the case of water samples a volume of10mL was derivatized and then4.3mL of the derivatized mixture was directly injected in an on-line 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LC–MS/MS system using an OASIS HLB cartridge column and a Discovery chromatographic column.Soil samples were ?rstly extracted with potassium hydroxide.After that,the aqueous extract was10-fold diluted with water and2mL were derivatized.Then, 50?L of the derivatized10-fold diluted extract were injected into the LC–MS/MS system without pre-concentration into the SPE cartridge. The method has been validated in both ground and surface water by recovery studies with samples spiked at50and500ng/L,and also in soil samples,spiked at0.05and0.5mg/kg.In water samples,the mean recovery values ranged from89to106%for glyphosate(RSD<9%),from 97to116%for AMPA(RSD<10%),and from72to88%in the case of glufosinate(RSD<12%).Regarding soil samples,the mean recovery values ranged from90to92%for glyphosate(RSD<7%),from88to89%for AMPA(RSD<5%)and from83to86%for glufosinate (RSD<6%).Limits of quanti?cation for all the three compounds were50ng/L and0.05mg/kg in water and soil,respectively,with limits of detection as low as5ng/L,in water,and5?g/kg,in soil.The use of labelled glyphosate as internal standard allowed improving the recovery and precision for glyphosate and AMPA,while it was not ef?cient for glufosinate,that was quanti?ed by external standards calibration.The method developed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se compounds in real water and soil samples from different areas.All the detections were con?rmed by acquiring two transitions for each compound. ?2005Elsevier B.V.All rights reserved. Keywords:Glyphosate;Glufosinate;AMPA;Water;Soil;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nterface;Tandem mass spectrometry;Derivatization 1.Introduction Glyphosate[N-(phosphonomethyl)glycine]and glufos-inate[ammonium dl-homoalanin-4-(methyl)phosphinate] are broad spectrum,nonselective,post-emergence herbicides extensively used in various applications for weed control in aquatic systems and vegetation control in non-crop areas. Aminomethylphosphonic acid(AMPA)is the major degra-dation product of glyphosate found in plants,water and soil ?Corresponding author.Tel.:+34964728100;fax:+34964728066. E-mail address:hernandf@exp.uji.es(F.Hern′a ndez).[1].Chemical structures of these phosphorus-containing her-bicides are given in Fig.1. Due to the extensive worldwide use of these compounds and the restrictive regulations for water in the European Union,very sensitive method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are required.However,the determination of these two herbicides at the sub?g/L level is dif?cult due to their ionic character,low volatility,low mass and lack of chemical groups that could facilitate their detection.Even more dif?cult can result the residue determination in soil at low concentration levels(e.g.below0.1mg/kg),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this matrix sample.Most methods developed 0021-9673/$–see front matter?2005Elsevier B.V.All rights reserved. doi:10.1016/j.chroma.2005.05.041

草甘膦除草剂使用方法

喷洒时间:为防除一年生杂草,可在4-6片杂草叶片上施药,对于多年生杂草,可在萌芽和开花期施药。剂量:取决于杂草的种类和生长。喷涂技术:喷涂后12小时内不会下雨。添加剂:按水总量添加0.1%洗衣粉。用于分配的水:当药剂接触土壤时,会降低其活性,因此应使用水。 草甘膦的应用 1,草甘膦的使用方法 1.喷涂时间 (1)由于草甘膦是一种用于茎和叶的杀菌导电剂,因此它对尚未出土的杂草没有控制作用。只有杂草的叶子长得更多并且可以附着足够量的药物,草甘膦才能获得良好的除草效果。 (2)一般小区,一年生杂草防治,当杂草完整并有4-6片叶子时,为多年生杂草防治,可在萌芽和开花期进行。在特定时间内,雨后杂草的叶子上没有灰尘时,喷雾效果会更好。 2.用量

(1)在此期间,可以根据杂草的种类和生长情况来确定。通常,使用10%的草甘膦来防治以下三种杂草,即洋地黄,狗尾草(Setaria Setaria),草地早熟禾和牛膝。合适的剂量是约50倍。对于艾蒿,车前草,日本莎草等,合适的剂量是液体的约40倍,而用于控制Festuca,Scirpus scissori等的合适的剂量是液体的约30倍。 (2)用10%草甘膦水剂防治一年生杂草,适宜剂量为药液的50倍,并防治多年生杂草。适宜剂量为药液的40倍,喷施30倍液即可控制小灌木丛,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草甘膦的应用 3.喷涂技术 (1)喷雾应均匀,周到。 (2)喷涂前检查天气预报,喷涂后12小时内不要下雨,否则需要重新喷涂。 (3)在大风天不宜喷洒,以免药液随风飘落到周围农作物,造成农药破坏。 (4)进行定向喷雾时,有必要降低喷头或在喷嘴处安装一个小塑料碗,以利于定向喷雾。

全球草甘膦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草甘膦是由美国孟山都1971年开发的除草剂。作为有机农药,它具有非选择性、无残留和低毒的特点,是全球第一大除草剂品种,占据全球除草剂30%的市场份额。 一、环保政策频出对草甘膦行业的影响显现 2012年我国草甘膦产量39万吨,全球第一。而生产1吨草甘膦要排放5吨高浓度和大毒性废水,国家近年陆续出台了相关环保政策。过去3年不符合环保产业政策或者技术不强的企业纷纷退出市场,行业经历了一轮去产能化过程后,逐步提升的开工率显示供需得到改善。2013年5月27日,环保部发布《关于开展草甘膦(双甘膦)生产企业环保核查工作的通知》,企业自查阶段是在7月30日前,而省级环保部门初审阶段在9月30日前,环保部复合并发布公告的时间段则会在年底前。到2015年年底基本完成全面核查,并公告3批符合环保要求的草甘膦生产企业名单。核查重点在于“三废”排放及母液回收及过程控制等。 表1 近年来国内草甘膦的相关政策 环保核查以浙江为中心并已向全国蔓延,查处力度相当严格,缺乏三证的企业勒令关停,个别农药登记证是借的或者建设不合理的厂家,目前正被调查当中,极有可能面临关停。面对严格的环保核查,中小企业进入两难之境。按照排放标准,1吨草甘膦用在处理废水上的投入达到2000~4000元,缺乏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的中小企业难以承担如此高的处污成本。在2月份的时候,草甘膦稳定开工企业尚有25~26家,而受环保压力被迫停产和设备检修等因素影响,目前稳

定开工企业降至19家左右。环保风波下,2013年6月份以来我国草甘膦产量呈现出较大幅度的下滑趋势,其中6月产量为4.48万吨,环比下滑5%,7月产量为3.34万吨,同比下滑13%,环比下滑25%。而数据显示8月份产量基本与7月份持平。与2012年的截然不同,可见环保影响之大。 图1 2012年以来我国草甘膦的月度产量走势情况 二、草甘膦供给短期内不会宽松 不符合政策或技术不过关的小企业将会面临退出市场的风险,具备规模优势以及掌握环境友好工艺的公司有望充分受益。草甘膦的生产工艺有甘氨酸法和IDA法两种,两种工艺的生产成本基本一样,但是甘氨酸法处污成本高,国际巨头孟山都以及国内的主要龙头企业(江山、扬农化工、沙隆达)采用环境友好的IDA法。甘氨酸工艺法除了处污技术难和成本高之外,副产物氯甲烷市场需求不振,也使得采用这类工艺的企业产量受限。 表2 草甘膦生产工艺对比

草甘膦母液处理技术

草甘膦母液本质上属于高浓有机废水,可以通过传统的焚烧、催化氧化、催化氧化+生化的方法进行减量化、无害化的处理。然而由于草甘膦母液复杂的水质特征,如可生化性差、盐分高和水质波动大等,在处理的同时往往会付出高昂的处置成本。 利用焚烧、催化氧化、生化处理等处理工艺虽然可以有效地处理草甘膦母液废水,但却很大程度地浪费草甘膦母液废水所含的大量可回收利用资源(废水中含无机盐15 %—20 %、草甘膦0.5 %—1.5 %),而且还会不可避免的生成一些二次污染物,更增加了草甘膦母液废水处理负担。为了实现草甘膦母液废水中无机盐、草甘膦等有效成分的回收,不少研究学者及草甘膦生产企业开发了很多新型处理方法:压力驱动膜分离法、沉淀法、吸附法等方法,其中吸附和膜分离法以其高效的分离效果而成为目前草甘膦母液废水应用较广的处理方法: 1.膜浓缩法 膜浓缩分离利用渗透性将不同分子大小的物质进行分离,可以有效起到浓缩和提纯的目的。其中对于甘氨酸法草甘膦母液,通过膜法可将无机氯化钠和大部分水从母液中分离出来,浓液中氯化钠含量降低至1 %,并有效提高浓缩倍率。分离出的淡液需经过蒸发浓缩和除盐等处理;对于IDA法草甘膦母液,因原水副产物较少,可将淡液循环用于合成工艺,且膜处理后浓液盐含量较低,可增大用于配置30 %水剂的母液利用率。

DMP法:由于合成工艺过程加入的液碱导致DMP法草甘膦母液废水呈现强碱性,这是不利于膜及膜组件的长期稳定运行的,因此需要在母液废水进入膜组件之前加入一定量的浓HCl将其pH调节至中性。在经纳滤膜组件分离后,母液废水中的无机盐和醇类等小分子物质与草甘膦、增甘膦、双甘膦等大分子物质分离,前者进入淡液1,后者进入浓液1。母液废水中的所有无机盐几乎全部存在于淡液中,其浓度高达15 %-20 %,且主要为NaCI,因此在经蒸发结晶之后可以获得工业盐。由于增甘膦、双甘膦等杂质的存在会严重影响30%草甘膦水剂的配置过程,因此需要利用纳滤膜组件分离增甘膦、双甘膦与草甘膦(双甘膦分子量:227.00,增甘膦分子量:263.09,草甘膦分子量:169.00),使前者进入浓液2,后者进入淡液2后再经纳滤膜组件3浓缩得到浓液3,并用于配制有效成分30 %的草甘膦水剂或用于草甘膦原粉的提取,所得淡液III主要为水及部分小分子有机物,经常规生化处理后可达到排放标准。 IDA法:IDA法母液废水在经预处理膜组件处理后进入纳滤膜组件,分离母液中的甲醛等小分子物质,使其进入淡液1,而草甘膦、双甘膦等较大分子则进入浓液l进行下一道浓缩工艺。经纳滤膜组件处理后,得到浓液2通过冷却结晶的方法提取部分草甘膦原粉,滤液则用以配置30 %草甘膦水剂或部分回流至纳滤膜组件进口继续浓缩,淡液2则回流至纳滤膜组件进口处继续回流处理10-20次,以充分回收其中可利用资源。淡液1在经氨气反应后进入纳滤膜组件分离出含乌洛品托的浓液用以甘氨酸合成的催化剂,而氨水溶液则经H2SO4溶液反应后得到(NH4)2SO4溶液,(NH4)2SO4溶液经浓缩后就可作为助剂配制有效成分30 %的草甘膦水剂。 2.树脂吸附法 对于甘氨酸法草甘膦母液,草甘膦与增甘膦含量相对较高,且性质相近,可采用树脂吸附方法同时回收。吸附法是指利用吸附材料的特种吸附功能,对废水中的特定污染物进行吸

草铵膦的基本知识

农药中含量(纯度)很高的为原药:其中除少量杂质外几乎都是有效成分,一般含量至少在80%以上。母药则是指:含量较高有效成分溶解在一定的溶剂中得到的混合物,含量较原药低(主要是一些高纯度原药难以制备的农药品种,在制备过程中只能得到母药)。 原药及母药均用于农药制剂(农民直接使用的产品)的配制,故是农药制剂生产中的原料。 草铵膦 1.基本定义 中文通用名:草铵膦 别名:草胺磷铵盐;2-氨基-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酸铵 英文通用名:glufosinate-ammonium 化学名称:4-[羟基(甲基)膦酰基]-DL-高丙氨酸 分子式:C5H15N2O4P 分子量:198.16 2.历史 草铵膦---于上个世纪80年代由德国赫斯特公司开发生产,(几经合并后现归属拜耳公司),拜耳公司是草铵膦专利持有者。除了具有除草活性外,还具有杀虫杀菌活性,可以与杀虫剂等混配,达到同时防治的效果。该除草剂具有高效、低毒、易降解等特点,水为基剂,使用安全方便。 3.理化性质 白色结晶,有轻微气味,在水中溶解度为1370g/L (22℃),在一般有机溶剂中溶解度低,对光稳定。 4.毒性 低毒,雄大鼠急性经口LD 50为2000mg/kg,雌大鼠为1620mg/kg;雄小鼠急性经口LD 50431mg/kg,雌小鼠为 416mg/kg;狗急性经口LD 50200~400mg/kg。雄大鼠急性经皮LD 50>2000mg/kg,雌大鼠为4000mg/kg。 5.作用原理 属于膦酸类除草剂,部分内吸,非传导性触杀型除草剂 与草甘膦杀根不同,草铵膦先杀叶,通过植物蒸腾作用可以在植物木质部进行传导(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木质部是维管植物的运输组织,负责将根吸收的水分及溶解于水里面的离子往上运输,以供其他器官组织使用,另外还具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组织细胞以及木射线组成。 抑制植物体内的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导致谷氨酰胺合成受阻、氮代谢紊乱、铵离子累积,从而破坏植物细胞膜,阻止植物光合作用而枯死。 6.防治对象: 用于果园、葡萄园、非耕地、马铃薯田等防治一年生和多年生双子叶及禾本科杂草。 双子叶植物是指植物种子体内有两片子叶。 合成路线: 国内的普通的合成路线也就是所谓的斯特累克尔反应(strecker 法) 1.草铵膦合成的关键是中间体甲基亚磷酸二乙酯的合成 2.以廉价易得的三氯化磷和亚磷酸三乙酯为原料制备氯代亚膦酸二乙酯,经格氏反应得到甲基亚膦酸二乙酯; 甲基亚膦酸二乙酯与二溴乙烷在自制催化剂催化下反应得到甲基(2-溴乙基)膦酸乙酯;然后与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负离子在甲苯中反应,经盐酸酸化,氨水铵化得到草铵膦铵盐 此外,草铵膦合成还有高压催化合成法、低温定向合成法、采用斯特累克尔反应和密切尔加成法等。

科莱恩助剂在草甘膦水剂(SL)中的应用

1971年Monsanto公司开发出在世界农业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广谱除草剂草甘膦(Glyphosate).70年代中后期推出草甘膦异丙胺盐、胺盐与钠盐。目前草甘膦已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的农药品种,其年销售额一直居农药之首。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草甘膦作物的发展,草甘膦用量逐年增加。在开发草甘膦剂型方面,草甘膦产品的生产商和增效助剂的供应商为了保持在市场的竞争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水生生物低毒化:非牛脂胺类助剂在草甘膦水剂中的应用 2.产品有效含量趋高化:如450g/l草甘膦水剂及更高含量产品的广泛应用。 3.制剂的混配化:与其他除草剂混配来达到增效和广谱的目的 科莱恩作为全球草甘膦助剂供应商之一,经过长期高度关注地研究与开发,成功的推出了应用于草甘膦液体制剂及固体制剂且适应不同规格要求的多品种系列助剂。在全球范围内,我们的助剂在众多客户的各种草甘膦制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形成了良好的伙伴关系。 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 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相当于360g/l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该产品经过30多年的应用仍然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草甘膦制剂品种。 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专用助剂 Genamin 267 是科莱恩开发的牛脂胺类异丙胺盐水剂专用助剂,已在全球草甘膦水剂市场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该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制剂稳定性优越,田间药效显著,深受客户的喜爱。 Synergen G2D CONC 是科莱恩开发的特殊两性表面活性剂复配物,在配方中有优异的稳定性,增效效果明显,耐雨水冲刷,田间药效稳定可靠。另外还有一个明显的优势,那就是价格比牛脂胺低,对水生生物低毒,环保。所有这些优点使Synergen G2D CONC 在 41%草甘膦异丙胺盐市场上拥有很强的竞争力。

草甘膦与草铵膦对比

草甘膦与草铵膦对比 一、草甘膦市场 (一)基本情况 草甘膦,属芽后内吸非选择性高效广谱灭生性除草剂,通过溶解杂草的叶径表面蜡质层,药效迅速进入植物传导系统产生作用,使杂草枯竭死亡,具有广谱、低毒、无残留、内吸传导和优良的灭生性等特点,对植物无选择性,所有绿色植物,包括是作物。草甘膦是由美国孟山都1971年开发的。是全球第一大除草剂品种,占据全球除草剂30%的市场份额。 市场刚性需求:除草剂使用量占整个农药使用量的50%以上,其中草甘磷在除草剂中所占份额达三分之一。国际市场上销售的草甘膦制剂含量以41%为主,41%水剂在62%枯斯啦产品没有出现之前质量是最好的,销量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以上。草甘膦主要应用于转基因作物,而转基因作物优势突出。其全球种植面积从96年的170万公顷推广至12年的1.7亿公顷,增长近100倍,显示其全球化推广势不可挡。得益于粮食价格上涨和转基因作物的大面积种植推广,草甘膦市场还会保持高速增长,至少10年内草甘膦的行业老大地位还无法取代。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由于10%草甘膦水剂价格便宜农民使用成本较低、对杂草具有一定防效而倍受农民的青睐。10%草甘膦水剂年使用量在25万吨以上,南方多数省份草甘膦是农资零售店必备而且是销售量最大的一种农药。 图一:我国近年来草甘膦产量变化:

图二:2009年草甘膦价格变化: 图三:2012年草甘膦价格变化:

(二)环保政策频出对草甘膦行业的影响显现 2012年我国草甘膦产量39万吨,全球第一。而生产1吨草甘膦要排放5吨高浓度和大毒性废水,国家近年陆续出台了相关环保政策。过去3年不符合环保产业政策或者技术不强的企业纷纷退出市场,行业经历了一轮去产能化过程后,逐步提升的开工率显示供需得到改善。2013年5月27日,环保部发布《关于开展草甘膦(双甘膦)生产企业环保核查工作的通知》,企业自查阶段是在7月30日前,而省级环保部门初审阶段在9月30日前,环保部复合并发布公告的时间段则会在年底前。到2015年年底基本完成全面核查,并公告3批符合环保要求的草甘膦生产企业名单。核查重点在于“三废”排放及母液回收及过程控制等。 环保核查以浙江为中心并已向全国蔓延,查处力度相当严格,缺乏三证的企业勒令关停,个别农药登记证是借的或者建设不合理的厂家,目前正被调查当中,极有可能面临关停。面对严格的环保核查,中小企业进入两难之境。按照排放标准,1吨草甘膦用在处理废水上的投入达到2000~4000元,缺乏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的中小企业难以承担如此高的处污成本。环保风波下,2013年6月份以

草甘膦几种盐的区别

草甘膦常见制剂的区别 1.草甘膦品种 按存在方式分,有:草甘膦异丙胺盐,草甘膦酸铵盐,草甘膦酸钾盐,草甘膦酸钠盐,草甘膦二甲胺盐(新安开发,暂定)等; 2.按草甘膦离子的含量,41%异丙胺盐=30.5%草甘膦=3 3.5%草甘膦铵盐=37.5%草甘膦钾盐=3 4.5%草甘膦钠盐,二甲胺盐不详 3.在除草效果来说,钾盐稍大于异丙胺盐稍大于铵盐、钠盐。 4.草甘膦难溶于水,它的盐易溶于水,盐可以有钾盐、钠盐、铵盐、异丙胺盐等。草甘膦是草甘膦酸,属酸性,水溶性差,需要成盐,增加其水溶性,一般成铵盐和异丙胺盐,钾盐、钠盐等,最常见的是铵盐和异丙胺盐,41%的异丙胺盐,33%的铵盐中草甘膦含量都是30%,41%异丙胺盐需要用原药配置,而现在市面上标30%的草甘膦是不成盐的 企标中计算公式:草甘膦异丙胺盐=1.349*草甘膦含量,这个公式要先确定该盐是草甘膦异丙胺盐,而无其它形式的盐,这计算方法才勉强成立,但企标中没有这一点也就是说30%草甘膦水剂,不管是什么盐,都可以说成是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 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实际上用不着制定企标,就用GB 20684-2006 草甘磷水剂。因为里面写得清清楚楚“本标准适用于由草甘膦原药或草甘膦可溶性盐和水及适宜的助剂组成的草甘膦水剂”。草甘膦的分子量为169.07,草甘膦异丙胺盐的分子量为228.2,

所以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实际上就是30.38%草甘膦水剂(略去小数点后面的数字就是30%草甘膦水剂)。有效成分是草甘膦。 41%的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和30%的草甘膦水剂还是有区别的: 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说明我的产品是异丙胺盐的 30%草甘膦水剂有以下几种可能: 1)30%草甘膦水剂以异丙胺盐的形式存在,类似于 40.5%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略微底一点啊) 2)30%草甘膦水剂以钾盐形式存在,类似于37%的草甘膦钾盐水剂 3)30%草甘膦水剂以铵盐形式存在,类似于33%的草甘膦铵盐水剂 4)钠盐、二甲胺盐都有可能。 上述几个产品效果怎样,还要取决于使用助剂的种类,添加量。

草甘膦原药

草甘膦原药简介 ?草甘膦原药的登记证号:PD20086379 ?草甘膦原药CAS号为:[1071-83-6] ?草甘膦原药分子式为:C3H8NO5P ?草甘膦含量:≥95% ?草甘膦原药外观:白色粉末。 ?规格:25kg纸板桶,微毒 草甘膦原药作用机理 ?草甘膦是1971年由美国D. D. 贝尔德等发现,孟山都公司开发生产。 ?草甘膦原药为有机磷类内吸传导灭生性除草剂,是通过茎叶吸收后传导到植物各部位。入土后很快与铁、铝等 金属离子结合而失去活性,对土壤中潜藏的种子和土壤 微生物无不良影响 草甘膦原药防除对象 ?用于茎叶喷雾防除一年生、多年生杂草。 ?一年生杂草如稗草、狗尾草、看麦娘、牛筋草、马唐、苍耳、藜、猪殃殃等,以及多年生杂草如白茅草、香附 子等。草甘膦原药制成的制剂适合用于的作物为:玉米、油菜、柑橘、苹果、梨、葡萄、甘蔗、茶树等。 草甘膦原药的用途

?草甘膦原药仅用于加工农药制剂,不可直接用于农作物或其他场所。 ?如果使用不慎会带来危险,请使用前仔细阅读并参照产品标签谨慎使用草甘膦原药。 草甘膦原药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1.在生产操作过程中要做好劳动保护,穿戴防护用具,避免与草甘膦原药直接接触。 ? 2.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换洗被污染的衣物,妥善处理废弃包装物。 ? 3.在草甘膦原药仓库及生产厂区应配制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并宣贴防火宣传语。 ? 4.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排放被草甘膦原药污染的水或物,从而避免污染水源。 ? 5.草甘膦原药用过的容器应妥善处理,不可做他用,也不可随意丢弃。 ? 6.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避免接触。 中毒急救 ?如不慎吸入草甘膦原药,应将病人移至空气流通处;如不慎接触皮肤或眼睛,应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本品对 眼、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误服时要催吐,无解毒剂, 送医院治疗。 储存和运输

草甘膦工艺简介

一、草甘膦简介 草甘膦是一种性能优良、高效无公害、广谱性的灭生性除草剂,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生产和使用量最大的农药品种。 二、工艺路线 华英公司草甘膦合成技术是采用由亚氨基二乙腈出发,经亚氨基二乙酸制取双甘膦,最后双甘膦经空气氧化后制成草甘膦原药的工艺路线。各步反应式如下: 1、水解反应 亚氨基二乙腈经碱水解制取亚氨基二乙酸二钠盐,二钠盐经盐酸中和制得亚氨基二乙酸: 2、缩合反应 亚氨基二乙酸与甲醛、亚磷酸在无机酸介质中缩合制取双甘膦:

3、氧化反应 双甘膦在催化剂作用下,用空气氧化制取草甘膦: 三、操作流程 1、水解工段 在亚氨基二乙腈水解反应釜中投入片碱和水,片碱溶化后,在设定温度下连续加入亚氨基二乙腈,开夹套冷却水控制反应温度并保持恒定。投料完成后升温将反应中产生的氨气排出,反应及升温排氨过程中产生的氨气去氨回收系统。水解反应液由泵打至中和釜再加入计量的盐酸,冷却、结晶,去水解离心机过滤,用一定量的水洗涤滤饼,得白色晶体亚氨基二乙酸,送缩合工段待用。 2、缩合工段: 将缩合母液定量泵入配料釜,再加入计量的亚氨基二乙酸、亚磷酸。将配料釜升温至一定温度并保持,滴加甲醛同时蒸出水。反应结束后将蒸出水放回缩合釜稀释料浆,将反应液转移至冷却釜降温结晶,离心并用水洗涤滤饼,得到的白色晶体双甘膦和缩合母液。双甘膦滤饼送到氧化工段使用,缩合母液循环使用。 3、氧化工段

将双甘膦、水及催化剂加入氧化釜内,升温并保持恒定,通入压缩空气,并保持一定压力,达到反应终点后,冷却卸压,反应物料离心分离,滤液经中和后进入多效蒸发浓缩,滤饼转移至溶解釜中加入溶媒并升温,趁热过滤,分离催化剂,滤液冷却结晶,离心分离,滤饼经闪蒸干燥得草甘膦产品,滤液作为溶媒循环套用。

正确使用草甘膦的方法和经验

(发布日期:) 浏览人数: 农民提出地有关草甘膦除草剂使用时出现地问题,其中具有代表性地问题集中在:一是反映草甘膦除草剂虽然除草效果好但是有时在使时其药效差异很大;二是如何才能充份发挥草甘膦除草剂效果;三是在使用草甘膦除草剂时对农作物地安全问题.草甘膦作为除草剂目前使用量大、除草效果好,深受农民朋友地欢迎,但它在使用时仍要讲究一定地技术性,稍不留心,容易给生产带来不利地影响,值得引起大家地注意.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一、施用草甘膦除草剂时药效为何有差异. 草甘膦是一种有机膦内吸传导型灭生性除草剂,又名为农达、镇草宁.杀草广谱、灭生性强,在土壤中无残留,广泛应用于免耕田化学除草和林、果园地定向除草,能杀死地面生长地各种杂草,但对地下萌芽未出土地杂草无效.草甘膦除草剂对多科杂草都有防效,包括单子叶、双子叶、一年生和多年生地草本杂草及灌木、藻类、蕨类等.农民朋友反映地草甘膦除草剂除草效果不一致问题经过我们地调查和观察不外乎这几个原因:一是耕作方式不同药效会有差异.使用草甘膦除草剂最好用于免耕播种.于作物播前天喷药,为抢季节播种也可在喷后播种.播前用药因药物不与作物种子直接接触,不会影响作物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因而除草和抑草效果均优于翻耕.免耕没有将土壤里层地杂草种子翻到表土层,因而杂草种子难以发芽,一旦作物成长封行后,杂草种子和幼苗因见不到阳光而不能萌发生长.因此草甘膦除草剂用于免耕地地除草效果就会好于翻耕地.二是杂草不同生育期用药,药效会有差异.草甘膦是内吸传导型除草剂,所以要在杂草生长最旺盛时用药.在时间上一般在月,在植物学特性上,应以开花前用药最佳时期.一般来说一年生杂草有厘米左右高度、多年生杂草有厘米高度、片叶时喷?是最迁宜地.不考虑杂草地生育时期,待杂草老化后再盲目喷药除草,当然就收不到理想地防治效果了.在作物行间除草,当作物植株较高与杂草存在一定地落差时,用药效果较好且安全.此时用草甘膦除草剂时作物因下部叶片已经老化,对药物地敏感度低,传导力差,因而药物对作物地影响很小.如玉米行间地除草,上架后地豆类、瓜类行间除草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三是喷施浓度不同药效会有差异.据调查,农户在用草甘膦时用药浓度不像其它农药一样有较严格地要求,随意性较大,加大用量或减少用量地现象时有发生.在确定用药浓度时一定要考虑杂草地类型.一般禾本科杂草对草甘膦较敏感,能被低剂量地药液杀死,而防除阔叶杂草时则要提高浓度;对一些多年生地根茎繁殖地恶性杂草则需要较高地浓度,杂草叶龄大、耐药力提高,相应地用药量也要提高.如防除果园杂草时,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时可用草甘膦克兑水公斤;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时药液用量应增加到克;防除多年生恶性杂草时,用药量应达到克.但用药过量时会迅速杀死植物地传导组织,反而不利于药液吸收而降低药效,因此为了经济用药,应先用较低浓度把嫩草杀死,然后约天后再用相应地浓度定向喷?恶性杂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二、如何充分发挥草甘膦地除草效果 首先草甘膦药液要大量地传导到杂草地下根茎组织,才能起到除草效果.这需要杂草有较多地叶片,在使用前若杂草面积小、光合作用不强则根部贮存地养分由下向上传导,此时用药则药液向下输入根部地量很少,起不到杀草效果;而杂草生长地中后期,光合作用强,光合产物由上往下传导,此时用药效果最好.因此使用草甘膦最重一条就是选定最佳用药时期.如用草甘膦防除玉米田杂草最好是在玉米苗高米下部有片老残叶,草高已达厘米时施药为最佳.其次是要讲究环境条件.在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地升高杂草对草甘膦地吸收量增加一倍因此大气温度高比气温低时用药效果好;空气相对湿度高可延长药液在植物表面地湿润时间有利于药物地传导;土壤干旱含水量少时不利于植物地新陈代谢,因而不利于药物在杂草中传导所以药效也下降.第三关于草甘膦与其它除草剂混配地问题,有地农户想除多种草,为了节省用工,在使用草甘膦时任意加入其它除草剂,但其结果反而不好,因为有些除草剂是不能与草甘膦混配地,如二甲四氯、克无踪等速效型除草剂是不能与草甘膦混配使用地,

扬农对草甘膦行业分析

扬农对草甘膦行业分析 2008/10/08 商业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迅速增加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转基因作物在全球的产量逐年稳定的增加,截至2007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的总面积已经达到了1.14亿公顷,比2006年增长了12%,占到了全球15亿公顷农田总面积的8%,创造了超过7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其中,耐除草剂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紫苜蓿的种植面积占到了全球转基因作物面积的63%,达到7220万公顷,比2006年增长3%。 同时,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也达到了23个,其中包括11个发达国家和12个发展中国家。美国以5570万公顷(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50%)位居世界第一,而阿根廷、巴西、加拿大、印度和中国分别排在第二至六位,种植面积均超过了100万公顷。此外,全球目前有52个国家已经批准了相关法规,允许进口转基因作物产品用做食品饮料的加工原料,其中转基因玉米和抗除草剂大豆已经被大多数国家批准,市场前景非常光明。我们预计未来5年-8年全球转基因植物的种植面积将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将达到1.7亿公顷左右。 生物能源发展迅速 2007年在全球1.14亿公顷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里,有大约1120万公顷转基因作物由于生产生物染料,占比约为9%,其中90%以上的种植面积都在美国。根据ISAAA的估计,美国约有700万公顷的转基因玉米用于生产酒精,大约340万公顷的转基因大豆用于生产生物染料,另有1万公顷左右的转基因油菜,美国转基因生物燃料总面积达到了1040万公顷。同年,巴西有75万公顷的抗除草剂大豆用于生物燃料,而加拿大约有4.5万公顷的转基因油菜用于生产生物染料。生物燃料目前

草铵膦除草剂说明书

草铵膦: 草铵膦(Glufosinate ammonium),一种广谱触杀型灭生性除草剂,化学式为C5H15N2O4P,化学式量为198.1574,具有杀草谱广、低毒、活性高和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 研究简史: 草铵膦(glufosinate ammonium,phosphinothricin)是由原德国艾格福公司(后归属拜耳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开发成功的一种广谱触杀型灭生性除草剂。草铵膦属于膦酸类除草剂,能够抑制植物氮代谢途径中的谷氨酰胺合成酶,从而干扰植物的代谢,使植物死亡。 草铵膦具有杀草谱广、低毒、活性高和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其发挥活性作用的速度比百草枯慢而优于草甘膦。成为与草甘膦和百草枯并存的非选择性除草剂,应用前景广阔。许多杂草对草铵膦敏感,在草甘膦产生抗性的地区可以作为草甘膦的替代品使用。 物理性质: 草铵膦又称草丁膦,商品名为保试达(basta)、百速顿,化学名为4-[羟基(甲基)膦酰基]-DL-高丙氨酸或2-氨基-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酸铵(2-amino-4-(hydroxymethylphosphinyl)butyric acid ammonium salt),结构如图。 草铵膦为白色结晶,有轻微气味。熔点为210°C,760 mmHg 下沸点为519.1°C。易溶于水,22℃时在水中溶解度为1370 g/L,在常见的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低。 草铵膦具有手性,通常生产的是L型和D型的外消旋体,后续

研究发现只用L-草铵膦具有除草作用,而D型则几乎无活性。若制成仅有L-草铵膦纯光学异构体的产品进行使用,可使草铵膦的用量减少一半,提高经济性、降低使用成本减轻环境压力。 制剂: 草铵膦的主要剂型为溶液剂(水剂),国外报道的草铵膦制剂有60、120、150和200g/L四种规格的水剂,商品名为Basta。国内现有的加工制剂中,按草铵膦含量可分为6%、12%、13.5%、15%和20%五种水剂。以13.5%的草铵膦水剂为例,其最佳配方是13.5%草铵膦、5%Silwet618、10%硫酸铵、0.5%聚乙烯醇、0.2%消泡剂SAG622,最后加水至100%。

草甘膦安全技术说明书

草甘膦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号:MSDDS008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草甘膦 化学品俗名N-(膦酸基甲基)甘氨酸 英文名称:N-(phosphonomethyl)glycine 化学品英文名称:glyphos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2123 CAS No.:1071-83-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草甘膦 含量: CAS No. 1071-83-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食入、吸入 健康危害:低毒有机磷除草剂。无人类中毒报道,对皮肤有轻度刺激作用。动物实验对眼有重度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食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吸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氧化磷。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TLVTN: 未制定标准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橡胶防腐工作服。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白色固体。pH:熔点(℃) 230 沸点(℃):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 分子式:C3H8NO5P 分子量:169.09 主要成分: 含量:农达41%水剂,10%草甘磷铵盐水剂。

草甘膦的介绍及其使用

草甘膦的介绍及其使用 其他名称:镇草宁、农达 (Roundup) 学名:N-( 膦酰基甲基) 甘氨酸,是一种有机磷除草剂。 剂型:10% 、20% 水剂。 理化性质:纯品为非挥发性白色固体,比重为0.5 ,大约在230 ℃左右熔化,并伴随分解。 25 ℃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2% ,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其异丙胺盐完全溶解于水。不可燃、不爆炸,常温贮存稳定。对中炭钢、镀锌铁皮( 马口铁) 有腐蚀作用。 包装:( 1 )原药:采用塑料编织袋内衬塑料袋包装,每袋净重25 公斤、600 公斤;( 2 )制剂:200 升塑料桶包装,净重200 公斤;或按照客户要求包装。国内:800g ×15 瓶 致病机理:主要通过抑制植物体内丙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的转化,使蛋白质的合成受到干扰而导致植物死亡。草甘膦入土后很快与铁、铝离子结合而失去活性,对土壤中的种子和微生物无不良影响。对人、畜低毒,对鱼类、鸟类和天敌安全。 毒性:草甘膦属低毒除草剂,原粉大鼠急性经口LD50 为4300 毫克/公斤,兔急性经皮LD50 >5000 毫克/公斤。对兔眼睛和皮肤有轻度刺激作用,对豚鼠皮肤无过敏和刺激作用。草甘膦在动物体内不蓄积,在试验条件下对动物未见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对鱼和水生生物毒性较低,对蜜蜂和鸟类无毒害,对天敌及有益生物较安全。 应用范围:为非选择性的内吸性除草剂,具有高效、低毒、广谱和灭生性。通过杂草茎叶吸收并传导全株,使杂草枯死,在土壤中迅速分解,只能作茎叶处理,对 1 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均有效,如白茅、香附子等。适用于果园、茶园、桑园、林木、农田等作物以用休耕地、田边、道路、铁路等防除 1 年生及多年生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作用特点:草甘膦为内吸传导型慢性广谱灭生性除草剂,主要抑制物体内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酷氨酸及色氨酸的转化,使蛋白质的合成受到干扰导致植物死亡。草甘膦是通过茎叶吸收后传导到植物各部位的,可防除单子叶和双子叶、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等40 多科的植物。草甘膦入土后很快与铁、铝等金属离子结合而失去活性,对土壤中潜藏的种子和土壤微生物无不良影响。 使用技术:防除苹果园、桃园、葡萄园、梨园、茶园、桑园和农田休闲地杂草,对稗、狗尾草、看麦娘、牛筋草、马唐、苍耳、藜、繁缕、猪殃殃等一年生杂草,每亩用10% 草甘膦水剂400 -700 克;对车前草、小飞蓬、鸭跖草、双穗雀稗草,每亩用10% 水剂750 -1000 克;对白茅、芦苇、香附子、水蓼、狗牙根、蛇莓、刺儿菜等,每亩用10% 水剂1200 -2000 克。一般阔叶杂草在萌芽早期或开花期,禾本科在拔节晚期或抽穗早期每亩用药量兑水20 -30 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