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动平衡 原理 方法和标准》

合集下载

转子动平衡国家标准

转子动平衡国家标准

转子动平衡国家标准转子动平衡是指在旋转机械中,为了减少振动和噪音,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对转子进行动平衡处理。

转子动平衡国家标准是对转子动平衡技术和方法进行规范,以确保转子动平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对转子动平衡国家标准进行介绍和解析,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

首先,转子动平衡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了转子动平衡的基本原理、技术要求、平衡方法和平衡设备等内容。

其中,转子动平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转子上添加试重块,使得转子在旋转时振动达到最小值,从而实现动平衡。

技术要求包括了对转子质量、转子几何形状、转子支撑刚度和转子支撑阻尼等方面的要求。

平衡方法则是指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根据转子的振动特性和试重块的位置来进行动平衡处理。

平衡设备则是指用于进行转子动平衡处理的设备和工具,包括平衡机、试重块和测量仪器等。

其次,转子动平衡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转子动平衡的技术水平和标准化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遵循国家标准,可以确保转子动平衡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和噪音问题,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国家标准的实施也有利于促进转子动平衡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提高行业内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最后,作为转子动平衡的从业人员,我们应当深入学习和理解转子动平衡国家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转子动平衡处理,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我们也应当积极参与国家标准的修订和完善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转子动平衡国家标准的不断提高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转子动平衡国家标准是对转子动平衡技术和方法进行规范的重要文件,对于提高转子动平衡的技术水平和标准化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当深入学习和理解该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转子动平衡处理,为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贡献自己的力量。

转子动平衡技术的原理及常用方法

转子动平衡技术的原理及常用方法

转子动平衡技术的原理及常用方法宝子,今天咱们来唠唠转子动平衡技术这个超有趣的东西哦。

一、原理。

你想啊,转子在转动的时候,如果它不平衡,那就像一个人走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似的,肯定会晃悠。

转子动平衡的原理呢,简单说就是要让转子在转动的时候,各个方向上的力都能相互抵消,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从科学角度讲,转子不平衡会产生离心力,这个离心力会让整个系统振动、噪声增大,还可能让设备磨损得特别快呢。

而动平衡就是要找到转子上不平衡的质量分布点,然后通过在合适的位置添加或者去掉一些质量,让离心力相互平衡,就像给走路不稳的人穿上合适的鞋子或者调整脚步一样。

二、常用方法。

1. 现场平衡法。

这就像是在设备的“老家”给它治病。

在转子正常工作的地方,直接测量振动的情况,然后算出不平衡量和位置。

这种方法特别实用,不用把转子拆下来搬到专门的地方去平衡。

就好比医生到病人家里看病,直接根据病人在家的状态开药一样方便。

不过呢,现场的干扰因素可能比较多,就像家里可能比较杂乱影响医生判断一样。

2. 平衡机平衡法。

这是把转子拆下来,放到专门的平衡机上去检测和调整。

平衡机就像是一个超级精密的体检中心。

它能很准确地测量出转子的不平衡情况。

就像把人带到医院做全面检查一样,能得到很精确的数据。

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在转子上合适的地方加或者减重量。

这种方法精度高,但是需要把转子拆下来,有时候就像给人做手术,有点小麻烦呢。

总之呢,转子动平衡技术对很多设备的正常运行都超级重要哦。

不管是大的发电机转子,还是小的风扇转子,都离不开它。

这就像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得保持身体平衡才能稳稳地走路呀。

转子平衡的原理和方法

转子平衡的原理和方法

影响设备寿命和安全性。因此,需要对汽轮机转子进行平衡校准。
02 03
平衡校准方法
通常采用去重或加重的方法,对转子的质量分布进行调整,以达到平衡 状态。具体操作包括确定不平衡质量的大小和位置,采用铣削或钻孔的 方式去除多余的质量,或者添加配重来平衡质量。
平衡校准的步骤
首先对转子进行动平衡试验,确定不平衡质量的大小和位置;然后根据 试验结果,对转子进行去重或加重处理;最后再次进行动平衡试验,确 认转子达到平衡状态。
平衡校准方法
离心泵转子的平衡校准通常采用去重或加重的方法,对转子的质量分布进行调整。具体操作包括确定不平衡质量的大 小和位置,采用铣削或钻孔的方式去除多余的质量,或者添加配重来平衡质量。
平衡校准的步骤
首先对转子进行动平衡试验,确定不平衡质量的大小和位置;然后根据试验结果,对转子进行去重或加 重处理;最后再次进行动平衡试验,确认转子达到平衡状态。
优化平衡步骤
制定合理的平衡方案
01
根据转子的特性和要求,制定合理的平衡方案,以减少平衡时
间和提高效率。
自动化平衡操作
02
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平衡操作的自动化,可以减少人为误差和
提高平衡效率。
优化平衡顺序
03
根据转子的结构和不平衡量分布情况,优化平衡顺序,以更有
效地实现平衡。
降低平衡成本
合理选用测量仪器
轴承磨损
转子不平衡会导致轴承承 受额外的径向载荷,加速 轴承磨损和损坏。
噪音和振动
转子不平衡还会产生噪音 和振动,影响工作环境和 人员健康。
转子平衡的必要性
提高机器性能
通过转子平衡可以减小机 械振动,提高机器性能和 稳定性。
延长设备寿命

转子动平衡原理

转子动平衡原理

转子动平衡原理转子动平衡是指在运行中的转子进行平衡处理的过程,其目的是消除转子的不平衡,确保机械设备在高速运转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转子动平衡的原理。

转子动平衡的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找平衡”、“找重心”和“找偏心”。

具体来说,转子动平衡需要通过试重和校正的方法,找到重心位置,并将重心与旋转轴线重合,消除转子在高速旋转时产生的振动。

首先,为了找到转子的重心位置,我们可以将转子悬挂在支架上,使其自由悬挂。

然后,利用天平等工具,逐渐将试重块添置在转子上,直到转子的各个位置都达到平衡状态。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找到转子的重心位置。

然后,我们需要将转子的重心与旋转轴线重合。

这需要通过校正的方式来实现。

校正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加重和减重两种。

加重通常是在转子上添加一定重量的校正块,使得重心移动到正确位置。

减重则是通过移除转子上的一部分材料,使得重心移动到正确位置。

这些校正方法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来选择和操作。

最后,我们需要找到转子的偏心。

转子的偏心是指转子所受力矩和转子质量之间的差异,它会导致转子在旋转时产生振动。

为了消除转子的偏心,我们需要根据旋转速度和振动幅度等参数来确定偏心的位置和大小,并进行适当的校正,使得转子在运行中保持平衡状态。

转子动平衡的原理可以概括为三个步骤:找平衡、找重心和找偏心。

通过这些步骤,我们可以确保转子在高速旋转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对于机械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人员来说,掌握转子动平衡的原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设备的维修和调整,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总之,转子动平衡原理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可以用于消除转子的不平衡,确保机械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找平衡、找重心和找偏心这三个步骤,我们可以有效地进行转子动平衡处理,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

对于机械设备操作和维护人员来说,掌握转子动平衡的原理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它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设备维修和调整,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转子动平衡——原理、方法和标准》.pdf

《转子动平衡——原理、方法和标准》.pdf

3. 如果一个转子必须在一个宽广的转速范围内都
能平稳地工作,即该转子在低转速时是刚性的,
在高转速时是挠性的, 这时最好采用多平面动平
衡修正。
临界转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当转子的转速达到自身产生弯曲共振时的转速,
称为临界
转速。
转子经过临界转速时, 转子产生的弯曲振型数, 取决转子 转速与转子自振频率相一致的数量。 一般来说转子的转速
占主导,一般其转频振动成份大于或等于其通频振动的
80%
以上。
不平衡力具有一定的方向性,离心力在径向基本是均匀
的,轴及支承轴承的运动轨迹近似为一个圆,然而,由于轴
承座的垂直支承刚度大于水平方向,所以正常的轴及支承轴
承的运动轨迹为椭圆,即正常情况下水平方向振动要比垂直
方向振动大 1.5 到 2 倍,若超出这个范围,可能存在其它问
挠性转子平衡种类 1. 如果转子只是在一个工作转速下运转, 小量的变
形不会产生过快的磨损或影响产品的质量, 那么
;.
.
可以在任意二个平面内进行平衡, 使轴承的振动
降低到最小即可。
2. 如果一个挠性转子,只是在一个工作转速下工 作,但是将转子的变形量降低到最小是极其重要
的,这时最好采用多平面动平衡修正。
低于它的自振频率的 70%时,认为它是一个刚性转子, 而
高于它的自振频率的 70%时,认为它是一个挠性转子。 由
于转子的转速升高通过它的自振频率而产生弯曲或变形
时,转子的重心就会偏离转子的转子的转动中心线, 产生
新的不平衡状态。
第二章 如何识别动不平衡问题 不平衡问题的主要特征
;.
.
振动频谱典型特征:不平衡问题通常是较高的转频振动

转子动平衡原理图解

转子动平衡原理图解

转子动平衡及操作技术一. 转子动平衡..(一).有关基本概念1.转子机器中绕轴线旋转的零部件,称为机器的转子.2.平衡转子旋转与不旋转时对轴承只有静压力的转子.3.不平衡转子如果转子在旋转时对轴承除有静压力外,附加有动压力,则称之为不平衡的转子不平衡是一个旋转体的质量轴线(惯量轴线)与实际的旋转轴线不重合。

其单位为不平衡的质量与该质量中心至实际旋转轴线的距离的乘积,以gmm计量。

不平衡有3种表现形式。

不平衡转子的危害性:转子如果是不平衡的,附加动压力将通过轴承传达到机器上,引起整个机器的振动产生噪音,加速轴承的磨损,降低机器的寿命,甚至使机器控制失灵,发生严重事故.(二)转子不平衡的几种形式1.静不平衡静力不平衡(单平面) 表现在一个旋转体的质量轴线与旋转轴线不重合,但平行于旋转轴线,因此不平衡将发生在单平面上。

不平衡所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于两端支承上是相等的、同向的。

主矢不为零,主矩为零:R0═Mrcω²≠0 rc≠0M0═0JYZ═JZX═0R0通过质心C,转轴Z与中心主惯性轴平行。

(图1)通过加重、去重、调整等方法形成一个平衡合力,使原来不平衡力与附加的平衡力的矢量和趋于零。

主矢和主矩均不为零,但相互垂直R0═Mrcω²≠0M0═0JYZ═JZX═0R0不通过质心C,转轴Z与中心主惯性轴相交于某一点。

(图2)3.偶不平衡偶力不平衡表现在一个旋转体的质量轴线与旋转轴线不重合,但相交于旋转体重心,不平衡所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于两端支承是相等而180°反向的。

主矢为零,主矩不为零R0═0 rc═0M0≠0JXZ≠0 JYZ≠0(图3)通过加重、去重、调整等方法形成一个平衡合力,使原来不平衡力与附加的平衡力的矢量和趋于零。

动力不平衡(双平面) 表现在一个旋转体的质量轴线与旋转轴线不重合,而且既不平行也不相交,因此不平衡将发生在两个平面上,可以认为动力不平衡是静力不平衡和偶力不平衡的组合,不平衡所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于两端支承,既不相等且向量角度也不相同。

转子平衡的原理和方法

转子平衡的原理和方法

转子平衡的原理和方法转子平衡是在旋转机械中重要的工程问题之一,它的目的是使转子在高速运转时减小或消除因不平衡引起的振动和噪声,提高机械的运转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转子平衡的原理和常用的方法。

不平衡是指转子质量分布不均匀,导致转子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的力矩与重力不平衡,使得转子发生振动,甚至损坏机械设备。

转子平衡的原理是通过调整转子上的质量分布,使得转子的重力与离心力平衡,达到减小振动的目的。

1.静平衡:静平衡是指只考虑转子在整体上的重心位置,不考虑转子在旋转运动中受到的离心力。

静平衡的方法有:(1)质量平移法:通过向转子上添加或去除质量来调整平衡。

可以通过冲撞法测量不平衡力和相位,然后向相位相反方向添加或去除质量来达到平衡。

(2)角度添加法:在转子上通过关键角度的添加或去除质量来达到平衡。

通常是通过在转子上固定一个调整质量,然后根据试验和计算确定关键角度来进行调整。

2.动平衡:动平衡是指考虑转子在旋转运动中产生的离心力,通过在转子上调整质量分布来达到平衡。

动平衡的方法有:(1)加重方法:在转子的不平衡位置上添加补偿质量,使得转子的重心与轴线重合。

可以通过在试验台上对转子进行试验,根据不平衡力的大小和相位确定补偿质量的位置和大小。

(2)移动方法:通过移动转子上的质量来达到平衡。

可以通过试验台上的试验来测量不平衡力和相位,然后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调整。

动平衡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转子的形状和结构,以及不平衡力和相位的测量精度要求。

总结:转子平衡是保证旋转机械运转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问题。

静平衡和动平衡是常用的转子平衡方法,静平衡主要通过质量平移和角度添加来实现,动平衡主要通过加重和移动来实现。

选择合适的平衡方法需要考虑转子的形状和结构,以及不平衡力和相位的测量精度要求。

通过转子平衡可以减小或消除不平衡引起的振动和噪声,提高机械设备的运转稳定性和可靠性。

《转子动平衡——原理、方法和标准》

《转子动平衡——原理、方法和标准》

技术讲课教案主讲人:罗仁波培训题目:《转子动平衡——原理、方法和标准》培训目的:多种原因会引起转子某种程度的不平衡问题,分布在转子上的所有不平衡矢量的和可以认为是集中在“重点”上的一个矢量,动平衡就是确定不平衡转子重点的位置和大小的一门技术,然后在其相对应的位置处移去或添加一个相同大小的配重。

内容摘要:动平衡前要确认的条件:1.振动必须是因为动不平衡引起。

并且要确认动不平衡力占振动的主导。

2.转子可以启动和停止。

3.在转子上可以添加可去除重量。

培训教案:第一章不平衡问题种类为了以最少的启停次数,获得最佳的平衡效果,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动不平衡问题的类型(静不平衡、力偶不平衡、动不平衡,如下图),而且还要知道转子的宽径比及转速决定了采用单平面、双平面还是多平面进行动平衡操作。

同时也要认识到转子是挠性的还是刚性的。

●●刚性转子与挠性转子✧对于刚性转子,任何类型的不平衡问题都可以通过任选的二个平面得以平衡。

✧对于挠性转子,当在一个转速下平衡好后,在另一个转速下又会出现不平衡问题。

当一个挠性转子首先在低于它的70%第一监界转速下,在它的两端平面内加配重平衡好后,这两个加好的配重将补偿掉分布在整个转子上的不平衡质量,如果把这个转子的转速提高到它的第一临界转速的70%以上,这个转子由于位于转子中心处的不平衡质量所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而产生变形,如图10所示。

由于转子的弯曲或变形,转子的重心会偏离转动中心线,而产生新的不平衡问题,此时在新的转速下又有必要在转子两端的平衡面内重新进行动平衡工作,而以后当转子转速降下来后转子又会进入到不平衡状态。

为了能在一定的转速范围内,确保转子都能处在平衡的工作状态下,唯一的解决办法是采用多平面平衡法。

✧挠性转子平衡种类1.如果转子只是在一个工作转速下运转,小量的变形不会产生过快的磨损或影响产品的质量,那么可以在任意二个平面内进行平衡,使轴承的振动降低到最小即可。

2.如果一个挠性转子,只是在一个工作转速下工作,但是将转子的变形量降低到最小是极其重要的,这时最好采用多平面动平衡修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讲课教案
主讲人:范经伟
技术职称(或技能等级):高级工
所在岗位:锅炉辅机点检员
讲课时间: 2011年 06月24日
培训题目:《转子动平衡——原理、方法和标准》
培训目的:
多种原因会引起转子某种程度的不平衡问题,分布在转子上的所有不平衡矢量的和可以认为是集中在“重点”上的一个矢量,动平衡就是确定不平衡转子重点的位置和大小的一门技术,然后在其相对应的位置处移去或添加一个相同大小的配重。

内容摘要:
动平衡前要确认的条件:
1.振动必须是因为动不平衡引起。

并且要确认动不平衡力占振动的主导。

2.转子可以启动和停止。

3.在转子上可以添加可去除重量。

培训教案:
第一章不平衡问题种类
为了以最少的启停次数,获得最佳的平衡效果,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动不平衡问题的类型(静不平衡、力偶不平衡、动不平衡),而且还要知道转子的宽径比及转速决定了采用单平面、双平面还是多平面进行动平衡操作。

同时也要认识到转子是挠性的还是刚性的。

刚性转子与挠性转子
对于刚性转子,任何类型的不平衡问题都可以通过任选的二个平面得以
平衡。

对于挠性转子,当在一个转速下平衡好后,在另一个转速下又会出现不
平衡问题。

当一个挠性转子首先在低于它的70%第一监界转速下,在它的
两端平面内加配重平衡好后,这两个加好的配重将补偿掉分布在整个转
子上的不平衡质量,如果把这个转子的转速提高到它的第一临界转速的
70%以上,这个转子由于位于转子中心处的不平衡质量所产生的离心力的
作用,而产生变形,如图10所示。

由于转子的弯曲或变形,转子的重心
会偏离转动中心线,而产生新的不平衡问题,此时在新的转速下又有必
要在转子两端的平衡面内重新进行动平衡工作,而以后当转子转速降下
来后转子又会进入到不平衡状态。

为了能在一定的转速范围内,确保转
子都能处在平衡的工作状态下,唯一的解决办法是采用多平面平衡法。

挠性转子平衡种类
1.如果转子只是在一个工作转速下运转,小量的变形不会产生过快的磨
损或影响产品的质量,那么可以在任意二个平面内进行平衡,使轴承
的振动降低到最小即可。

2.如果一个挠性转子,只是在一个工作转速下工作,但是将转子的变形
量降低到最小是极其重要的,这时最好采用多平面动平衡修正。

3.如果一个转子必须在一个宽广的转速范围内都能平稳地工作,即该转
子在低转速时是刚性的,在高转速时是挠性的,这时最好采用多平面
动平衡修正。

临界转速
当转子的转速达到自身产生弯曲共振时的转速,称为临界转速。

转子经过临界转速时,转子产生的弯曲振型数,取决转子转速与转子自振频率相一致的数量。

一般来说转子的转速低于它的自振频率的70%时,认为它是一个刚性转子,而高于它的自振频率的70%时,认为它是一个挠性转子。

由于转子的转速升高通过它的自振频率而产生弯曲或变形时,转子的重心就会偏离转子的转子的转动中心线,产生新的不平衡状态。

第二章如何识别动不平衡问题
不平衡问题的主要特征
振动频谱典型特征:不平衡问题通常是较高的转频振动占主导,一般其转频振动成份大于或等于其通频振动的80%以上。

不平衡力具有一定的方向性,离心力在径向基本是均匀的,轴及支承轴承的运动轨迹近似为一个圆,然而,由于轴承座的垂直支承刚度大于水平方向,所以正常的轴及支承轴承的运动轨迹为椭圆,即正常情况下水平方向振动要比垂直方向振动大到2倍,若超出这个范围,可能存在其它问题,特别是可能存在共振问题。

径向与轴向振动比较,当是不平衡问题占主导时,径向振动(水平和垂直)要比轴向方向的振动大得多(悬臂转子除外)。

悬臂转子不平衡问题的方向性,通常情况下,径向和轴向振动都比较大,它是静不平衡和力偶不平衡同时存在,所以通常情况下需要二平面进行平衡修正。

有不平衡振动问题转子,其振动相位是稳定和可重复的。

不平衡问题会促使共振幅值增大,如果转子的工作转速比较靠近其系统自振频率处的共振点时,少量的不平衡振动会增大10到50倍。

转子不平衡问题的相位表现,在转子输入、输出端轴承水平方向测量得到的相位差与在转子输入、输出端轴承垂直方向测量得到的相位差基本相等(+/-30°)否则主要问题不是动平衡问题。

例如,如果在一个电机的输入、输出端轴承水平方向测量得到的振动相位差为30°,而在其输入、输出端轴承垂直方向测量得到的振动相位差近似为150°,则工程师企图对这个转子实施动平衡操作,似乎是在浪费时间。

第三章引起转子不平衡的原因
装配错误,安装时一个零件的质量中心线与转动中心线不重合。

铸造气孔
装配误差
半键问题
转子变形,由于残余应力、受热不均等引起转子变形。

转子上有沉积物
设计不均称,如电动机转子绕线一侧与另一侧是不均称的。

由以上原因引起转子某种程度的不平衡问题,分布在转子上的所有不平衡矢量的和可以认为是集中在“重点”上的一个矢量,动平衡就是确定不平衡转子重点的位置和大小的一门技术,然后在其相对应的位置处移去或添加一个相同大小的配重。

第四章动平衡操作的重要性
由于动不平衡产生的力,若不予以修正,在转动设备中具有很强的破坏性,不仅对支承轴承产生损坏,也会引起机器基础开裂,焊缝开裂,同时由于不平衡引起的过大的振幅造成产品质量下降。

由于不平衡产生的离心力取决于转子的转速和重点的重量。

第五章现场动平衡技术
一般来说,对大多数转动设备,最好是在现场进行动平衡操作,这是因为现场进行动平衡操作是在实际的操作条下、实际的工作转速下进行,并且转子是在自身支承轴承和基础之上。

三点现场动平衡操作法
1、以工作转速启动转子,测量和记录原始振动幅值为O’。

例如,O’=6 mils(152um)
2、以O’为半径,画圆,如图1所示。

3、停下转子,在转子上取三个点“A”、“B”和“C”,相隔近似120°。

不一定是很准确的120°,然而三点相隔的角度必须是已知的,在我们的例子中如图2所示,“A”点是起点标注为0°。

其它点标注如图2所示。

4、选择一块合适的试重,安装到转子点“A”处,此处可参考计算试加重的公式。

例如,试加重(TW)= 10 ounces (283.5克)
5、启动转子达到正常工作转速,测量并记录此时的振动幅值记为 O’+T1。

在我们的例子中 O’+T1=4 mils(102um)。

6、如图3所示,以A点为圆心,以O’+T1为半径做圆。

在我们的例子中以点“A”为圆心,以O’+T1=4 mils为半径做圆。

7、停下转子,将在A点处所加的试重移到B点处。

8、启动转子达到正常工作转速,测量和记录新的振动幅值记为O’+T2。

在我们的例子中 O’+T2=8 mils(203um)。

9、以B点为圆心,以O’+T2为半径做圆。

在我们的例子中此圆半径为O’+T2=8 mils(203um)如图4所示。

10、停下转子将在B点处的试加重量移到C点处。

11、启动转子达到正常工作转速,测量和记录新的振动幅值记为O’+T3。

在我们的例子中 O’+T3=11 mils(279um)。

12、以C点为圆心,以O’+T3为半径做圆。

在我们的例子中此圆半径为O’+T3=11 mils(279um)如图5所示
注,如图5所示,从A、B、C绘制的三个圆相交于点D。

13、从原始振幅圆的圆心“O”按图6所示方式画直线OD,该直线标记为“T”。

14、使用与画原始振动圆时相同的比例,测量直线段“T”的长度。

在我们的例子中,经过测量后,此“T”直线的长度为5.25in(133mm)。

15、使用下面的公式,计算修正重量:
CW=TW(O’/T)
式中:CW=修正重量
TW=试加重量
O’=原始不平衡振幅读数
T =测量的结果矢量
在我们的例子中,计算结果如下:
CW=TW(O’/T)
CW=10oz×()
CW=11.4oz

CW=TW(O’/T)
CW=283.5克×(152/133)
CW=323克
16、按图7所示,使用量角器,测量直线“T”与直线“OA”之间的角度,此角度即是修正重量相对于转子上的“A”点的安装角度。

在我们的例子中,这个角度经测量得41°。

17、停下转子,从“C”点处拆下试加重。

18、按在第15步中经过计算确定的配重,安装到经过第16步确定的角度处。

在我们的例子中,经计算的配重为11.4oz(323克),将其安装到转子上从“A”点处,顺时针转过41°的位置处,如图8所示。

按照上述说明,将计算的修正重量加到经计算的角度处后,此转子应该到此平衡完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