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车辆常用标准

合集下载

铁路机车车辆

铁路机车车辆

h模板下载模板下载
25
车辆的基本构造
h模板下载模板下载
26
车体 2.1.2.1
车体是旅客乘坐或装载货物的部分,装在车底架上。车体一般和车底架构成一个整体,支 承在转向架上,其结构与车辆的用途有关。
货车按用途可分为通用货车、专用货车、特种货车等。 1) 通用货车包括平车(N)、敞车(C)、棚车(P)、保温车(B)、罐车(G)等。
敞车约占货车总数的60%,棚车约占货车总数的20%,平车约占货车总数的5.4%。
2) 专用车有家畜车、水泥车、漏斗车、煤车、自翻车和集装箱专用平车等。 3) 特种货车有长大平车、落下孔车、凹型车、钳夹车等。
h模板下载模板下载
27
(6)特 种 车 辆 车 体
用于装运各种长大、重型货物,如大型机床、发电机、化工合成塔等。由于特种车辆的载重 和自重较大,因此其轴数较多。
左侧
h模板下载模板下载
16
本节习题
1) B6型四轴保温车,标记载重45t,车辆自重34t,车辆全 长17.938m,计算其自重系数、轴重与每延米轨道载荷。
2) B6型四轴保温车的换长? 3)车辆的一位端和二位端如何确定?
h模板下载模板下载
17
第二章 铁路机车车辆
2.1 铁 路 车 辆
铁路车辆是铁路运输的重要设备,是用来运送旅客、装运货物或作其他特殊用途的运载工 具。它一般没有动力装置,必须把车辆连挂成车列,由机车牵引才能沿线路运行。
车轮内侧缘凸起的部分叫轮缘。它的作用是引导车辆在钢轨上行驶,防止轮对脱轨,保证车辆在线路 上安全运行。
h模板下载模板下载
38
(2)轴箱油润装置
轴箱油润装置的作用是1)将轮对和侧架联结在一起,保持轴颈与轴承的正常位置;2)将车 辆的重量传给轮对;3)保护轴颈,使轴承与轴颈间得到润滑,减少摩擦,防止在高速运行条件 下发生热轴;4)防止尘砂、雨水等异物进入轴承及轴颈等部分,保证车辆安全运行。

EN50155-2001中对环境(EN50125-1)及振动冲击(EN61373)的满足

EN50155-2001中对环境(EN50125-1)及振动冲击(EN61373)的满足

国际铁路电源标准铁路上应用的电器和电子设备,在国际上都有非常严格的规管。

在欧洲,最常用的是IEC571 "铁路车辆上电子设备" 标准。

现时称为EN50155 – "机车车辆用的电子设备" 标准;而在英国,则需用RIA12。

这两个标准在很多方面很相似的,而RIA12 标准要求有专门对抗浪涌的能力。

它们规范的范围包括:输入电压范围标称输入电压输入范围瞬变(V N)0.7(V N)– 1.25(V N)下限(0.1s)0.6(V N)24V17 – 30V14V36V25 – 45V22V48V34 – 60V29V72V50 – 90V43V96V67 – 120V58V电源中断及更替过程–输入电压中断在10ms 内不应造成设备故障(级别S2)–设备应要在电源更替过程中断30ms 内满意地运作(级别S4)操作温度范围操作温度级别车厢室内温度车厢室内过温(10 分钟)电路板环境温度T1-25 / +55°C+15°C-25 / +70°CT2-40 / +55°C+15°C-40 / +70°CT3-25 / +70°C+15°C-25 / +85°CTX-40 / +70°C+15°C-40 / +85°C冲击及震动– EN 50155,IEC 571频率范围: 5 至150Hz交岔频率:8.2Hz位移幅度:7.5mm(小于交岔频率)加速度:20m/s2冲击:50m/s2半正弦波,50ms打印这页瞬变及浪涌RIA 12 规定设备必须能承受大于正常电压3.5 倍的过压浪涌,浪涌持续时间标明是20ms,源阻抗是0.2 。

标出过压浪涌是正常输入电压之 3.5 倍,每个输入电压的最大输入浪涌是:V N 3.5(V N)——————————24V 84V36V 126V48V 168V72V 252V96V 336V110V 385V铁标与欧盟标准的比较表(1):主要的电气标准欧盟标准EN 或IEC对应的中国铁标TB/TEN50155 / IEC60571:1998 TB/T3021-2001 铁道机车车辆电子装置EN50155:2001 / IEC61373:1999 TB/T3058-2002 铁路应用- 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験(与IEC61373:1999 相同)EN50121-3-2:2000 TB/T3034-2002 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性、试験及其限值注:TB/T 通常依据EN/IEC 标准或把部份标准与TB/T 整合。

DIN_EN61373-1999铁路设备_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德标).

DIN_EN61373-1999铁路设备_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德标).

德国标准1999年11月非卖的赠阅本即使是内部需要也不得翻印。

ICS 17.160;45.060.01铁路应用-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IEC 61373:1999)德文版EN 61373:1999欧洲标准EN 61373:1999有着等同于德国标准的地位。

开始生效的时间欧洲标准EN 61373已于1999年4月1日通过。

出版的标准内容形成E DIN IEC 9/335/CD(VDE 0115第106部分)。

续第2和第3页,该标准共33页德国标准化研究所DIN和VDE(DKE)中的德国电工委员会© DIN指的是德国标准化研究所协会VDE指的是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协会版权所有,不得翻印。

任何形式的翻印必须征得DIN,柏林,和VDE,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的同意。

DIN EN 61373(VDE 0115第106部分):1999-11前言该标准为欧洲标准EN 61373“铁路应用-机车车辆设备-振动和冲击试验”的德文版,出版日期为1999年4月。

国际标准IEC 61373:1999-01的条款由IEC/TC9“电气铁路设备”起草,CENELEC未作任何修改将其采纳为欧洲标准。

在德国,该标准由DIN(德国标准化研究所)和VDE(DKE)( 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协会)中的德国电工委员会的K351“铁路的电力设备”的AK 351.0.5“绝缘配合和环境条件”归口。

至于标准条款中非详细引用(例如引用的标准没有给出出版日期,没有指出章节号、某张表格、某个图等)的情况,引用标准指的是相关标准的最新版本。

随后再次给出了引用的标准与相关德国标准的关系。

到该标准出版之日为止,给出的这些版本有效。

IEC已于1997年修改了IEC标准的编号。

在至今仍使用的标准号前加上60000。

例如,IEC 68现在就变成了ICE 60068。

附录NA(供参考)文献引用DIN EN 60068-2-27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Ea试验和导则:冲击(IEC 60068-2-27:1987);DIN EN 60068-2-47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元件、设备和其它技术产品在冲击(Ea)、碰撞(Eb)、振动(Fc和Fd)和加速等动态试验中的固定和导则(IEC 60068-2-47:1982);EN 60068-2-47:1993德文版DIN EN 60068-2-64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Fh试验:振动、宽频带随机振动(数字控制的)和导则(IEC 60068-2-64:1993+1993报告);EN 60068-64:1994德文版DIN EN 61373(VDE 0115第106部分):1999-11 附录NB(供参考)英德术语对照欧洲标准EN 61373 CEN1999年4月ICS 45.060德文版铁路应用机车车辆设备振动和冲击试验(IEC 61373:1999)CENELEC(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于1999年4月1日通过该欧洲标准。

国家铁路局关于发布《机车车辆用制动盘》等8项铁道行业技术标准

国家铁路局关于发布《机车车辆用制动盘》等8项铁道行业技术标准
馈 此类 问题 明显减 少 。 参考 文献
[ 1 ]铁 道部第 = i 设计 院.道 岔设计手册 [ M] .北 京 :人 民铁道 出
版 社 ,1 9 7 5 . [ 2 ]T B 厂 r 3 3 0 7 . 1 —2 01 4 高速铁路道岔制造技术条件 [ S] .
为研究 对象共 计 1 4组 进 行 试 验 。试 验 结 果 客 专
以 图号客 专线 ( 0 7) 0 0 4 ( 6 0 — 1 8号 道 岔 )
设 备 和要 点受 限 ) ,通 过 试验 验 证 精细 顶 调是 可 以 减小 或 消除不 足位 移 的 ,并 且 针对 不 同的道 岔基 尖 轨 ,也 总结 了一套 顶调 方 法 。当然 ,每 组道 岔 ,因 原材 、累计零 部 件 误 差 等 因素 ,调整 量 是 不 同 的 , 尚不 能定 量 给 出某 组 道岔 的不 足位 移调 整 量 。在实 际工 作 中 ,增 加 厂 内不 足 位移 顶调 T艺 后 ,线路 反
第4 期
N o. 5
通报 与公 告
Cl R(ULA R BU LLETI N AND PUBLI C NOTl CE
国家铁路局关 于发布 《 机 车车辆用 制动盘 》等 8 项 铁 道 行 业 技 术 标 准 英 文译 本 的公 告
国铁 科法 [ 2 0 1 7 ]2 3 号

EM U
We l d i n g o f R a i l s P a r t 1 :G e n e r a l 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i f c a — T B / T 1 6 3 21 — —201 4

t i o ns
We l d i n g o f R a i l s P a r t 2 :F l a s h B u t t We l d i n g We l d i n g o f R a i l s P a r t 3 :T h e r mi t We l d i n g We l d i n g o f R a i l s P a r t 4 :G a s P r e s s u r e We l d i n g

机车车辆设备振动和冲击试验试验方法及标准

机车车辆设备振动和冲击试验试验方法及标准

机车车辆设备振动和冲击试验试验方法及标准目录目录 (2)一、绪论 (3)二、总则 (3)1、功能性随机振动试验 (3)2、模拟长使用寿命试验 (3)3、冲击试验 (3)三、试验顺序 (3)四、固定方法 (3)五、测试方法及要求 (3)1、功能性随机振动试验 (3)2、模拟长使用寿命试验 (4)3、冲击试验 (5)一、绪论依据:IEC 61373:2010阐述了安装在机车车辆内的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电子设备和结构部件(以下统称为机车车辆设备)的随机振动试验和振动试验要求。

该标准中的各试验都旨在证明,被试设备在铁路机车车辆正常的环境条件下承受振动的能力。

试验之后,只要不出现机械损坏或性能降低,则可以认为符合该标准。

二、总则1、功能性随机振动试验功能性随机振动试验量级是施加的最小的试验量级,是为了证实,机车车辆设备在车上运营中可以出现的条件下,被检测机车车辆设备功能正常。

厂家和最终用户必须就功能正常发挥的程度达成协议。

功能试验不适用于在模拟的使用条件下进行全面的性能评估。

2、模拟长使用寿命试验该试验旨在证明在增强了机车车辆设备的工作条件下它的机械完好性。

不要求提供该种条件下的功能证明。

3、冲击试验冲击试验是用来模拟少数的工作情况。

在试验期间没有必要证实机车车辆设备的功能。

但是必须提供工作状态没有变化、没有机械位移和损坏的证明。

上述这几点在试验报告中必须明确地加以说明。

三、试验顺序1.模拟的寿命试验→→2冲击试验→→3.运输试验和操作试验→→4.功能型随机试验四、固定方法必须将待检测的设备用标准的、含弹性夹持在内的紧固件直接固定或者通过夹具固定在试验机上。

由于紧固方法对获得的结论可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试验报告中必须清楚指出实际选用的紧固方法。

如果没有其它协议,必须尽可能地在其规定的工作位置对机车车辆设备进行试验,不得采取特殊的预防措施,来预防磁干扰、热的影响作用或者其它的影响试件的工作和工作性能的因数。

铁路机车车辆新产品分类原则及运行考核作业考核里程和时间要求

铁路机车车辆新产品分类原则及运行考核作业考核里程和时间要求

关于铁路机车车辆新产品分类原则及运行考核作业考核里程和时间要求的通知(修订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推进铁路机车车辆整车产品(以下简称机车车辆)行政许可、定型鉴定及产品认证等相关工作的开展,现将铁路机车车辆新产品分类原则及运行考核、作业考核里程和时间等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机车车辆新产品分类原则机车、动车组、客车、货车、铁路基础设备设施检修装备新产品分类为全新型新产品、改进型新产品、优化新产品,并按不同新产品分类确定运用考核里程和时间标准。

新型铁路救援起重机不进行分类。

(一)全新型新产品全新型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或新设计构思对整车进行全新设计,或对转向架、车体、牵引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控制系统、作业装置等一个或几个系统进行全新设计,使得整车速度等级、牵引功率等级提升,轴重、轴式、基础设施检修装备作业功能效率等主要性能需要重新定位的产品。

全新型新产品需要进行全面评定。

(二)改进型新产品改进型新产品是指在已定型的机车车辆产品基础上,应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或成熟技术,对转向架、车体、牵引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控制系统、作业装置等一个或几个系统进行重大调整,但速度等级、牵引功率等级没有提升,轴重、轴式、基础设施检修装备作业功能效率等主要性能不需要重新定位,不影响安全性能的产品。

改进型新产品需要对改进引起的性能变化进行评定。

(三)优化新产品优化新产品是指在已定型的机车车辆产品基础上,应用成熟系统或部件进行优化调整,或在旅客界面等方面有所改进,但不影响安全性能的产品。

优化新产品需要对优化引起的性能变化进行评定。

二、新型机车车辆产品定型鉴定国家铁路局组织制定新型机车车辆产品定型和鉴定评审办法并实施。

国家铁路机车车辆产品定型和鉴定可由国铁集团依据评审办法开展;其他机车车辆产品定型和鉴定由国家铁路局依据评审办法开展。

新型机车车辆产品设计企业在定型评审、鉴定评审完成5个工作日内,将相关资料书面报国家铁路局备案。

铁路机车车辆型号由国家铁路局统一管理。

TJJW 011-2014 HXD3型电力机车总体技术规范(报批稿)..

TJJW 011-2014 HXD3型电力机车总体技术规范(报批稿)..

TJ/JW011—2014HXD3型电力机车总体技术规范TJ/JW011—2014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用途及应用环境 (3)4 基本技术要求 (4)5 电气部分技术要求 (8)6 机械部分技术要求 (24)7 制动及供风系统技术要求 (33)8 司机室技术要求 (40)9 其他技术要求 (43)10 检验要求 (44)11 RAMS要求 (45)ITJ/JW011—2014II前言本标准性技术文件参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性技术文件由中国铁路总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性技术文件由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立民、黄成荣、杨守君、高洪光、臧玉军、林晖。

TJ/JW011—2014HXD3型电力机车总体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HXD3型电力机车(以下简称机车)的用途及应用环境、基本技术要求、电气部分技术要求、机械部分技术要求、制动及供风系统技术要求、司机室技术要求、其他技术要求、检验要求、RAMS要求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轨距1435 mm,单相交流25kV/50Hz的新造HXD3型电力机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46.1—1983 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GB/T 700—2006 碳素结构钢GB 755—2008 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GB/T 1348—2009 球墨铸铁件GB/T 1591—2008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3077—1999 合金结构钢GB/T 3317—2006 电力机车通用技术条件GB/T 3323—2005 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T 3920—2008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GB 5068—1999 铁路机车、车辆车轴用钢GB/T 5453—1997 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GB/T 5599—1985 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GB 5914.1—2000 机车司机室了望条件GB 6771—2000 电力机车防火和消防措施的规程(eqv UIC 617-1 OR:1979)GB/T 7777—2003 容积式压缩机机械振动测量与评价GB/T 8110—2008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 11345—1989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T 11352—2009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 15083—2006 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21563—2008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IEC 61373:1999, IDT) GB/T 25333—2010 内燃、电力机车标记JB/T 8952—2005 交流系统用复合外套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JB/T 10112—1999 变压器油泵QC/T 56—1993 汽车座椅衬垫材料性能试验方法QC/T 805—2008 乘用车座椅用滑轨技术条件TB/T 449—2003 机车车辆车轮轮缘踏面外形TB/T 1027—1991 机车车轴技术条件TB/T 1391—2007 机车司机控制器TB/T 1463 机车轮对组装技术条件TB/T 1580—1995 新造机车车辆焊接技术条件TB/T 1595—1996 内燃、电力机车车钩(下作用)TB/T 1979—2003 铁道车辆用耐大气腐蚀钢订货技术条件TB/T 1982—1987 电力机车车体焊接技术条件TB/T 1983—1987 电力机车转向架焊接技术条件TB/T 2325.1—2006 机车、动车组前照灯、辅助照明灯和标志灯技术条件第1部分:前照灯1TJ/JW011—20142 TB/T 2325.2—2006 机车、动车组前照灯、辅助照明灯和标志灯技术条件第2部分:辅助照明灯和标志灯TB/T 2360—1993 铁道机车动力学性能试验鉴定方法及评定标准TB/T 2374—2008 铁道车辆用耐大气腐蚀钢及不锈钢焊接材料TB/T 2446—1993 机车车辆耐候钢焊接技术条件TB/T 2761—1996 机车用电连接器基本技术条件TB/T 2785—1997 机车车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焊接技术条件TB/T 2942—1999 铁路用铸钢件采购与验收技术条件TB/T 2950—2006 机车车辆车钩连接轮廓TB/T 2961—1999 机车司机室座椅TB/T 3044—2002 13号车钩基本尺寸和性能TB/T 3046—2002 15号车钩基本尺寸和性能TB/T 3051.1—2013 机车、动车用电笛、风笛第1部分:电笛TB/T 3051.2—2013 机车、动车用电笛、风笛第2部分:风笛TB/T 3061—2008 铁路机车车辆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TB/T 3138—2006 机车车辆阻燃材料技术条件TB/T 3183—2007 机车、动车用吸附式空气干燥器TB/T 3265—2011 机车用刮雨器TJ/JW 001-2011 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6A系统)总体暂行技术条件TJ/JW 001-A~G-2012 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6A系统)中央处理平台及六个子系统暂行技术条件TJZL-01-04 中国铁路机车用粗制整体辗钢车轮订货技术条件ISO 228-1:2000 非螺纹密封连接的管螺纹G管螺纹(Pipe threads where pressure-tight joints are not made on the threads—Part 1:Dimensions,tolerances and designationg)ISO 3095:2005 铁路设施声学有轨车辆发出的噪音的测量(Railway applications- acoustics-Measurement of noise emitted by railbound vehicles)ISO 8573-1:2010 压缩空气第1部分杂质和质量等级(Compressed air—Part1:contaminants and purity classes)IEC 60044-1:2003 互感器第一部分电流互感器(Instrument transformers—Part 1:Current transformers)IEC 60044-2:2003 互感器第二部分电磁式互感器(Instrument transformers—Part 2:Inductive voltage transformers)IEC 60296:2012 电工用液体变压器和开关设备用的未使用过的矿物绝缘油(Specification for unused mineral insulating oils for transformers and switchgear) IEC 60300-3-3 可靠性管理第3-3部分:应用指南生命周期成本 (Dependability management —Part 3-3: Application guide —Life cycle costing )IEC 60349-2:2002 铁路机车车辆和公路车辆用旋转电机第2部分:电子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Electric traction—Rotating—Part 2:Electronic converter-fed alternating current mortors)IEC 60349-3:2010 铁路和道路用旋转电机第3 部分:用组件损耗总和确定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的总损耗(Electric traction—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s for rail and road vehicles—Part 3:Determination of the total losses of converter-fed alternating current motors by summation of the component losses Traction électrique)IEC 60502-2 额定电压1 kV(=1.2kV)至30kV( =36kV)挤出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2部分:额定电压1kV(=7.2kV)和30kV(=36kV)电缆 (Power cables with extruded insulation and their accessories for rated voltages from 1kv (=1,2 kV) up to 30 kv (= 36 kV) –Part 2: cables for rated voltages from 6 kV (= 7,2 kV) up to 30 kV (= 36 kV) )IEC 60600 坑口品位分析和矿车中放射性矿物分类用设备(Equipment for mineheadTJ/JW011—2014assay and sorting radioactive ores in containers)IEC 61287-1:2005 铁路应用安装在铁路机车上的电力变流器第1部分:特性和试验方法(Railway applications—Power convertors installed on board rolling stock —Part 1:Characteristics and test methods)IEC 61375-1:2007 电气铁道设备列车总线第1部分:列车通信网络(Electric railway equipment-Train bus-Part 1:Train communication network)DIN 5510-2:2003 轨道车辆中的防火措施第2部分:原材料和配件的燃烧特性与燃烧边界效应:分类、要求和检测程序(Preventive fire protection in raiway vehicles—Part 2:Fire behaviour and fire side effects of materials and parts—Classification,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EN 12663:2000 铁路应用铁路车身的结构要求(Railway applications —Structural requirements of railway vehicle bodies)EN 14420-7:2007 带夹头的软管配件第7部分:凸轮锁紧接头(Hose fittings with clamp units—Part 7:Cam locking couplings )EN 50121-1:2008 铁路设施电磁兼容第1部分:总则(Railway applications—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Part 1: General)EN 50121-2:2008 铁路设施电磁兼容第2部分:整个铁路系统对外界的辐射(Railway applications—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 Part 2: Emissions of the whole railway system to the outside world )EN 50121-3-1:2008 铁路设施电磁兼容第3-1部分:车辆-列车和配套车辆(Railway applications—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Part 3-1:Rolling stock —Train and complete vehicle )EN 50121-3-2:2008 铁路设施电磁兼容第3-2部分:机车车辆机车车辆电器设备(Railway applications—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Part 3-2: Rolling stock —Apparatus)EN 50126:1999 铁路应用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RAMS)的规范和示例[Railway applications—The specification and demonstration of 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Maintainability and Safety (RAMS)]EN 50155:2007 铁路设施铁道车辆用电子设备(Railway applications—Electronic equipment used on rolling stock)EN 55015:2006 电子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干扰特性测量方法和限值(Limits and methods of measurement of radio disturbanc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ical lighting and similar equipment)ERRI-B12/RP17 货运列车带有钢制底盘和车厢结构(适用于安装自动拉力-压力耦合器)以及带有钢制转向架框架的转向架的货运列车的试验程序[Versuchsprogramm für Güterwagen mit Unterge-stell und Wagenstrukturen aus Stahl(die für den Einbau der Automatischen Zug-Druck-Kupplung geeignet sind)und deren Drehgestelle mit stählernem Drehgestellrahmen]NF F15-818:1996 铁路车辆正面挡风玻璃(Railway rolling stock Frontal windscreens)UIC 566:1990 客车车体及其构件的载荷(Loadings of coach bodies and their components)UIC 615-1:2003 牵引单元转向架和传动装置零部件适用于一般条件(Tractive units—Bogies and running gear—General conditions applicable to component parts)UIC 615-4:2003 转向架构架结构强度试验规程(Motive power units—Bogies and running gear—Bogie frame structure strength tests )UIC 651:2002 机车、动车、动车组和驾驶拖车的司机室设计(Layout of driver’s cabs in locomotives,railcars,multiple unit trains and driving trailers)3 用途及应用环境3.1 用途3TJ/JW011—20144 铁路干线牵引货运列车。

GB146.1-83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

GB146.1-83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

机车车辆限界是一个和线路中心线垂直的极限横断面轮廓。机车车辆无论是空车或重车,无论是
具有最大标准公差的新车,或是具有最大 标准公差和磨耗限度的旧车,停放在水平直线上, 无侧向倾
斜与偏移,除电力机车升起的集电弓外,其他任何部分应容纳在限界轮廓之内,不得超越。
3 使用方法
31 依限界设计机车车辆, 限界中心线为通过平直线路两钢轨中点的垂直线。机车车辆水平尺寸 . 自其中,线算起,并以限界半宽表示。垂直尺寸自轨面算起。 L N
34 新造车( . 生产后未经运用的机车车辆) 上部在空载状态下其垂直面内最大尺寸,可按车限一1 A 的最大尺寸设计制造。 35 新造车下部设计制造垂直尺寸在计入静载下( . 或整备状态下) 的弹簧下沉量以及最大磨耗后, 不 得小于车限一1 B所规定的垂直尺寸。 36 通过自动化、机械化驼峰车辆减速器的货车, . 其下部设计制造垂直尺寸在计入静载下的弹簧下 沉量以及最大磨耗后,不得小于车辆减速器在制动或工作位置时的货车下部限界车限一2所规定的垂
54 通过自 . 动化、机械化驼峰车辆减速器 ( 缓解位置)的调车机车下部限界。
车限 一3
20X x 0 1N 0 5 0x 6 X 7} 5x .J 0 84 15 x+ 5! 9 JO 6L 0N y x N 1 2 6 u 0 5 N v + 1 6 _ 0
1 0 52
6 政二 3 轨 1 一 . 面 5 ’ 1 2 6 0 蕉 _ ,
— 车体的弹费承载部分。 -- 一一 转向架上的弹赞承载部分。 一 - 一非弹簧承载部分。 X X -
“ 1.8 ”413 6-
代 B -9 替G 1 5 4 6
1 适用范围 本限界适用于新造的和改造的13毫米标准轨距铁路蒸汽、电力、内燃机车及各种车辆。 4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铁路联盟标准UIC
欧洲标准EN
国际标准ISO
德国工业标准DIN
日本工业标准JIS
中国国家标准GB
中国铁道标准TB
标准分享网免费下载:
在机车车辆强度计算中,目前主要使用的标准和报告有:
1.TB/T1135—1996《铁道机车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
2.TB/T2368—2005《动车转向架构架强度试验方法》
3.TB/T2395—1993《机车车轴设计与强度计算方法》
4.TB/T2705—1996《车辆车轴设计与强度计算方法》
5.UIC510-3/1989《货车——二轴和三轴货车转向架在试验台上的试验》
6.UIC515-4/1993《客车/转向架—走行部/转向架构架强度试验》
7.UIC615-4/1994《动力车/转向架及走行部/转向架构架强度试验》
8.EN13103/2002《轮对和转向架/非动力车轴—设计方法》
9.EN13104/2002《轮对和转向架/动力轮对—设计方法》
10.UIC510-5/2003《整体车轮技术》
11.EN13979-1/2003《铁路应用轮对和转向架车轮技术验收程序》第一部分:锻制和轧制车轮
12.UIC566/1992《客车车体及其上安装部件的载荷》
13.EN12663—2000《铁路应用—铁道车辆车体结构的强度要求》
14.UIC515-3/1994《铁道机车车辆/转向架—走行部/车轴计算方法》
15.UIC615-1/1994《动力车/转向架—走行部/组成部分的一般规定》
16.ERRI B12/RP17—1997《货车》
17.ORE B136/RP3—1976《车轴计算和结构设计》
18.DIN6700-1/2001《铁道车辆和铁道车辆部件的焊接》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基本准则
19.DIN6700-2/2001《铁道车辆和铁道车辆部件的焊接》第二部分:部件等级、焊接企业认证、缺陷评定
20.DIN6700-3/2003《铁道车辆和铁道车辆部件的焊接》第三部分:设计准则
21.DIN6700-4/2001《铁道车辆和铁道车辆部件的焊接》第四部分:实施准则
22.DIN6700-5/2002《铁道车辆和铁道车辆部件的焊接》第五部分:质量要求
23.DIN6700-6/2002《铁道车辆和铁道车辆部件的焊接》第六部分:材料焊接添加料、焊接方法、焊接技术设计资料
24.JIS E4501—1995《铁道车辆—车轴强度设计方法》
25.JIS E4207—1992《车辆用转向架构架设计通用规则》
26.JIS E4208—1988《铁道车辆用转向架的载荷试验方法》
27.UIC615-0/203《动力车—转向架和走行部—通用规定》
28.UIC515-0/2001《客车—转向架—走行部》
29.UIC515-1/2003《客车—拖车转向架—走行部—抬车转向架结构部件的一般规定》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于2002年中南大学院系调整时,由原长沙铁道学院的铁路运输、机车车辆、轨道工程机械等相关优势学科专业和高速中心组建而成,旨在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层面上创办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学科专业。

学院拥有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自主设计、全世界规模最大、国内唯一“列车空气动力性能及撞击模拟实验装置”。

设有3个系,1个研究中心,3个实验室,7个研究所。

学院现有教职工100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及相应职称42人,博士生导师17人。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教育部“轨道交通安全关键技术”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湖南省“轨道交通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1个,“全国专业人才先进集体”1个。

一、学科基础
1、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交通运输工程
2、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
3、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安全与环境工程;物流工程;交通设备与信息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二、人才培养
目前本科生每年招收330人,研究生(含博士生)招收每年约120人,现有在校本科生1300余人,研究生360余人。

历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在96%以上,培养的毕业生深受现场欢迎。

三、科学研究
1、主要研究方向:
列车多体耦合撞击安全保护技术
列车空气动力学理论与技术
轨道交通建造及养护技术与装备
交通运输营运管理与信息系统
轨道车辆结构轻量化与CAD集成技术
轨道交通信息控制及城市智能交通系统
2、研究成果
近5年,承担了一系列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5项,科研合同经费9000余万元。

获国家奖4项,省部级奖16项,授权发明专利11项,出版教材及专著24部。

国家奖有如下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青藏铁路工程”;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列车结构塑变吸能技术及装置”;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高速列车气动特性,撞击安全动模型试验系统及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列车空气动力性能研究及外形、结构设计方法”。

四、社会服务
在50多年悠久办学历程中,学院形成了“保持铁路特色和优势,造就现代交通科技创新人才”的办学特色,成为了国家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科技人才和解决铁路现代化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重大问题的重要基地,为国家输送毕业生一万余名。

学院“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不断密切与铁路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加强产学研合作,拓宽服务铁路的领域。

加强铁路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保持80%以上的毕业生到铁路行业就业;通过职业培训、岗位培训、自学考试、工程硕士等形式,为铁路企事业单位培养了大批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