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公文格式规范标准
行政公文排版

行政公文排版一、文件标题文件标题应位于页面中央,使用加粗或较大的字体以突出显示,字号一般不超过18号。
二、文号文号位于文件标题下方,包括发文单位代字、发文年号和序号。
文号应右对齐,与标题保持适当间距。
三、发文单位和日期发文单位名称和发文日期并排位于文件标题下方,文号的左侧。
单位名称使用全称,日期格式为“年/月/日”。
四、正文格式1. 正文字体:使用标准宋体或仿宋字体,字号一般为小四号(12号)。
2. 段落格式:首行缩进2个字符,行距为1.5倍行距。
3. 标题层级:使用不同大小的字号和加粗来区分正文的不同层级,如一级标题使用16号字体加粗,二级标题使用14号字体加粗。
五、页眉和页脚1. 页眉:可包含文件标题的简称和文号,位于页面上方,居中或左对齐。
2. 页脚:页码位于页面下方,居中或右对齐。
首页不显示页码。
六、附件如有附件,应在正文结束后注明附件名称和顺序号,使用“附件”二字加粗,并在下方列出附件清单。
七、签发人签发人姓名和签名位于文件最后,一般包括主要负责人和审核人,使用适当的格式和字体突出显示。
八、印刷和装订要求1. 纸张:使用A4标准纸张,质量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
2. 装订:左侧装订,保证文件平整,不易脱落。
九、其他注意事项1. 公文应保持整洁、规范,避免涂改。
2. 公文中的数据和事实应准确无误。
3. 公文中的专业术语和法律法规引用应符合相关规定。
以上为行政公文排版的基本要求,具体实施时应参照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规定。
2024行政公文格式国家标准

2024行政公文格式国家标准一、标题部分1.1公文名称公文名称应简明扼要地表达公文的主题,字数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15个字。
1.2发文机关发文机关一般位于公文标题的第一行,应准确反映行文机关的级别和名称。
1.3文号文号是公文的唯一标识符,用于标识和检索公文,具有时间顺序和分类属性。
文号由机关代字(一般用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发文机关代字(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年份(四位阿拉伯数字表示)+顺序码(阿拉伯数字表示,从001开始)组成,用半角圆括号括起来。
1.4发文日期发文日期是公文发出的日期,采用“年份月份日”的顺序,如2024年10月15日,可以用中文或阿拉伯数字表示。
1.5编制单位编制单位位于公文标题的最后一行,用于标明公文的具体编制单位。
二、正文部分2.1称谓公文的称谓根据收文对象的身份,可以分为“尊敬的+职务+姓名”、“先生/女士”等多种形式。
如果收文对象为领导或权威人物,一般使用“尊敬的”称谓。
2.2正文内容正文一般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
2.2.1开头部分开头部分写明公文的发出日期、文号和发文机关,以及收文机关的名称和地址。
同时要在开头部分表明公文的主题,向收文对象简要介绍公文的目的和内容。
2.2.2中间部分中间部分是公文的主体内容,一般包括几个要点或段落来叙述公文的主题、内容和要求。
在写作中,要简练明了,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繁琐的文字表达。
2.2.3结尾部分2.3公文附件当公文需要附带资料、文件、图表等辅助材料时,应在正文的最后注明“附件”二字,并罗列附件的名称和数量。
附件应有齐全的顺序号和附件标题。
三、落款部分3.1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公文一般需要明确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
主送机关是公文的主要接收对象,抄送机关是公文的附带接收对象。
3.2落款人和签名3.3印发机关印发机关是公文的具体印制单位。
印发单位应准确反映公文的印制机关的级别和名称。
3.4印发日期印发日期是公文发出的日期,一般与发文日期一致。
行政公文的格式规范和标准

行政公文的格式规范和标准行政公文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各级机构发布的与行政事务相关的文件,是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信息沟通的重要渠道。
为了实现行政公文的统一、规范化,提高文件的可读性和专业性,有必要对行政公文的格式进行规范和标准化。
本文将介绍行政公文的格式规范和标准,以提高行政公文的质量和效果。
一、标题行政公文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文件主题,使用宋体加粗加大字号,置于文件正文的上方居中位置。
标题的格式应符合行文的要求,遵循标题语序主题+说法,如“关于XXX的通知”、“XXX事项的通告”。
二、发文机关发文机关应置于标题下方,居中书写。
从中央到地方的发文机关应分别标明机关名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XXX部”、“XXX省XXX局”。
三、发文日期发文日期是指文件签发的日期,日期应标注在发文机关下方,居行文纵线右侧,使用宋体或仿宋体字体。
日期格式为年、月、日,以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21年6月30日”。
四、文件字号文件字号是指行政公文的编号,用来唯一标识该文件。
字号应置于发文日期下方,居行文纵线左侧,使用宋体或仿宋体字体。
字号的格式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即年份和序号,如“2021年第001号”。
五、正文行政公文的正文是文件的主体内容,按照公文的性质和格式要求来撰写。
正文应分段落、条款来表述,使用宋体或仿宋体字体。
段落之间应空一行,条款之间使用小标题来标注。
正文撰写时应注意语句通顺、层次清晰,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
六、落款落款是指行政公文签发人的姓名以及行文机关的名称。
落款应位于正文之下,使用宋体或仿宋体字体。
落款的格式通常为“签发人姓名 + 行文机关全称”。
姓名应书写在机关全称的下面居中位置。
七、附件如果行政公文需要附带相关的文件或资料,应在落款之下标注“附件”,然后按照附件的数量进行编号,使用宋体或仿宋体字体。
每个附件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描述其内容,附件编号与标题之间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冒号分隔。
八、印章行政公文在落款之后,应加盖相应机关的公章或行政章,并在印章下方签名。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是国家颁布的关于行政机关公文书写格式的规定,旨在规范行政机关公文书写格式,促进公文规范化。
该格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公文标准格式:1.公文头:行政机关对外发出的公文,必须在文件首部置入公文头,并以注明文件类型、文件字号、文件主题、拟稿部门及日期的纵向排列的方式体现,正文开始前必须有落款,每份公文必须署上一个落款人签章。
2.正文格式:行政机关公文,必须采用四级标题、段落、小标题、表格等格式,并以”、”、”;”等符号将文章成段、句间排列,使内容清晰,便于阅读。
3.尾注格式:行政机关公文应当在尾注中注明抄送、抄报、归档等具体要求,如果有必要,还可以注明法律、法规、文件等参考文献,以便进一步核实文件的真实性。
二、公文内容格式:1.请示报告:此类公文必须以事由(要求)、建议(答复)、理由(认可)、效果(推荐)、作出承诺(遵循)为主要框架,具体内容以权力授权、职权认定、方案推行等为主要内容,以明确目的、有效控制等为主要原则。
2.会议纪要:此类公文必须以会议时间、地点、主持人、参会情况、会议议题、议题内容、重要决定及执行情况等内容,具体内容以会议的内容纲要为主,以有效控制会议结果和完成会议任务为主要原则。
3.通知公告:此类公文以具体事件发生或者要求提出等作为初步叙述,以要求调整、施行计划、报告情况、宣布公告、明确职责等为主要内容,以宣传重要信息为主要原则。
三、公文档案格式:公文档案应当以公文字号、文件类型、拟稿部门、正文内容、抄送、抄报情况、存档地点等内容作为档案的主要内容,以便让公文的档案能够得到充分的整理和管理。
以上就是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的大概介绍,希望能帮助你理解该格式的内容,更好的使用此格式书写公文书。
行政公文的格式要求

行政公文的格式要求一、标题行政公文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具有概括性和准确性,能够准确表达文件的主题和内容。
标题一般置于文件的最前面,居中书写,字号较大,使用宋体或黑体字。
二、发文单位行政公文的发文单位应位于标题下方,使用宋体或黑体字,居中书写。
发文单位包括全称或简称,如果是简称则需要标注全称以便于辨识。
三、文号和日期行政公文应在发文单位下方标注文号和日期。
文号一般由发文单位根据一定规则编排,以便于唯一标识和归档。
日期一般为公文签发日期,标注年、月、日。
四、公文格式1. 字体和字号:行政公文常使用宋体、黑体或楷体字体,字号一般为小四号(约12号)。
标题和重要部分可使用稍大的字号以突出重点。
2. 行距:行政公文的行距应适中,不宜过大或过小。
一般使用1.5倍行距或1.25倍行距,以确保文章整洁美观。
3. 段落和缩进:行政公文的段落需分行书写,段落间用空行隔开。
每一段的首行应采用缩进格式,约为2个字符的空格。
4. 对齐方式:行政公文的正文一般采用左对齐方式,使文本整齐对称。
特殊情况下,某些部分可使用居中或右对齐方式,但需统一使用。
5. 页眉和页脚:行政公文的页眉可标注发文单位全称或简称,并设置页码;页脚可标注文件名称或保密级别等信息。
6. 附件:若行政公文有附件,需在正文结束后添加附件部分。
附件应按次序编号,并在正文中标注相关引用,如“详见附件一”。
五、附件格式行政公文的附件格式需遵循以下要求:1. 附件的格式应与正文相一致,使用同样的字体、字号、行距和对齐方式。
2. 附件标题应精确概括附件内容,置于附件正文之前。
3. 附件正文的页眉应标注发文单位全称或简称,页脚应标注文件名称或保密级别等信息。
4. 如有需要,附件可按页进行分页,并在每页的页眉处标注附件名称和页码。
六、签署和注章行政公文的签署和注章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签署的人员应在正文结束后空两行,居中书写签署人姓名、职务和单位。
注章的形式可根据需要使用公章、合章或批注章。
行政公文的格式要求

行政公文的格式要求行政公文的格式要求:行政公文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在行使职权和开展工作过程中使用的正式文件,具有规范性、权威性和约束力。
为了确保行政公文的规范和有效性,需要符合一定的格式要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行政公文的格式要求:一、纸张大小和字体要求行政公文一般采用A4大小的纸张进行打印,字体主要使用宋体、仿宋等正式字体,字号一般为小四号或小五号。
标题一般加粗居中,正文尽量采用统一的字体和字号。
二、页眉页脚设置行政公文的页眉一般包括单位名称、文件标题等信息;页脚一般包括页码、密级等信息。
页眉和页脚的格式设置需统一,并且在每页都要有。
三、标题设置行政公文标题要求简明扼要,能够准确反映文件内容。
标题一般应该加粗、居中,与正文留有一定的间距,突出重点。
四、文字段落要求行政公文的正文内容要求分段落书写,每一段的开头应空两个字符。
段落之间要有明显的分隔,行文要有层次,避免过长的段落,便于阅读和理解。
五、标点符号使用在行政公文中,标点符号的使用要准确规范。
句末一般使用句号或者问号、感叹号,逗号的使用不宜过多。
引号、括号等标点的使用要符合语法规范。
六、编号和签发行政公文一般需要进行编号,以便于查阅和管理。
编号应该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不得随意更改。
签发人一般应在文末进行签字,并注明单位和职务,以显示文件的公文性质。
七、附件处理如果行政公文需要附带附件,应在文末注明“附件”两字,并列明附件的名称和数量。
附件与正文之间要有明显的分隔,方便读者查阅。
综上所述,行政公文的格式要求包括纸张大小和字体要求、页眉页脚设置、标题设置、文字段落要求、标点符号使用、编号和签发、附件处理等方面。
只有严格按照这些要求进行规范的书写,才能确保行政公文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提升文件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希望各单位和个人在起草行政公文时,严格遵守这些格式要求,确保文件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一、标题及标识1.1 标题:在公文之前,顶格写明公文标题,居中书写,用三号黑体字。
1.2 标识:公文右上角注明分类标识及编号,一般采用行政机关的名称和文种名称,例如:某某市人民政府文件,编号为:X。
二、页眉2.1 页眉的位置在每页纸的上方,用四号宋体字居中书写。
左侧栏位写有文件标识,右侧栏位写有页码。
2.2 文件标识包括公文类型、行文序号和发文日期。
2.3 页码从第一页开始编排,按照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制。
三、发文机关和日期3.1 发文机关应位于文件标识的下方,采用小三号宋体字居中书写,字体降低两号。
3.2 发文日期应位于发文机关的下方,采用小四号宋体字靠右书写,日期一般以年、月、日顺序。
四、4.1 行文格式:一般采用小四号宋体字,首行缩进2个字符,段间空行1行。
4.2 标题格式:一级标题采用三号黑体字居中书写,二级标题采用小四号黑体字居左书写,三级标题采用小四号宋体字加粗居左书写。
4.3 内容以简洁、明确的语言表述,段落之间要连贯、通顺。
使用条款或者项目时,应按照序号顺序编号。
五、署名5.1 署名一般分为文件起草单位、审核单位和签发单位。
5.2 须署名的公文一般需要签字和注明单位全称。
签字人的姓名一般位于全称之下,采用小四号宋体字。
5.3 署名单位应位于签字人姓名的下方,小五号宋体字居中书写,字间距调整适宜。
六、附件6.1 附件一栏位于公文之后,小四号黑体字居中书写。
6.2 附件可以包括表格、图片、照片等,一般在附件下加注说明。
以上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的基本要求,以上述格式书写公文可以保持清晰、规范和统一。
在实际书写公文时,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公文的性质进行适当调整和灵活运用。
行政公文的格式规范和排版要求

行政公文的格式规范和排版要求行政公文是政府机关、行政机构或其他行政单位用于内外部通讯、沟通和决策的文件。
为确保行政公文的准确性、规范性和权威性,行政公文的格式规范和排版要求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行政公文的格式规范和排版要求,并对其中的一些重要细节进行解读,以便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规则。
一、页边距和用纸规格行政公文的页边距一般为左3.5cm,右2.5cm,上2.5cm,下2.5cm。
用纸规格常用的有A4纸(210mm×297mm)和信纸(17.6cm×27.3cm),按需选择合适的尺寸。
二、标题和标题层次行政公文的标题应居中显示,字体一般为小二号加粗宋体。
公文的标题层次分为主标题、副标题和次要标题,不同的层次使用不同的字体大小和加粗程度,以示层级关系。
三、正文部分1. 字体和字号:正文部分一般使用宋体,字号为小四号(12磅)。
2. 行距和段间距:行距一般为1.5倍,段间距一般为0行,即不空行。
3. 对齐方式:正文部分一般采用两端对齐方式。
4. 缩进和分段:段落首行缩进2个字符的位置,段落之间通过一个空行分段。
四、页眉和页脚页眉一般包含单位名称、标题和页码。
页脚一般不包含内容,只包含页码。
页眉和页脚的字体一般为小五号,居中显示。
五、附件和附注附件和附注是公文中常见的补充信息部分。
附件可以包括表格、图片、图标等,如有多个附件,可以用“附件一:xxxxx”、“附件二:xxxxx”等方式进行标识。
附注一般用于对公文内容的解释和补充说明,可以在正文中逐条注明,也可以集中放在正文后。
六、格式细节1. 时间格式:时间一般使用“年月日”格式,如2022年10月1日,可以加入具体的时间段和时间。
如“上午9时至11时”。
2. 数字、单位和抬头处:公文中的数字一般采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书写,日期应使用"年月日"拼写,地点按省市县的层级书写。
公文的抬头一般包括发文单位、发文日期、文号等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公文格式规
第一节公文格式的种类根据公文载体的不同,分为文件格式、信函格式、纪要格式等。
第二节公文格式的基本要求
1、公文用纸:一般使用纸定量为60g/m 2~80g/m 2的胶版印刷纸或
复印纸。
纸白度80%~90%,横向耐折度≥15 次,不透明度≥85%,PH值为7.5 ~9.5 。
2、纸大小:A4 型纸:210mm×297mm。
3、版面: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mm,公文用纸订口(左
白边)为28mm,版心尺寸为156×225mm。
4、 字体:如无特殊说明,各要素一般用 3 号仿宋字体。
特定情况 可作
适当调整。
5、 行数和字数:一般每面排 22 行,每行 28 个字,并撑满版心。
特
定情况可作适当调整。
6、
公文应当双面印刷 7、
公文应当左侧装订
第三节公文的通用格式版头:份号、密级和期限、紧急程度、签发人。
主体:标题、正文、附件说明、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
版记:印发单位、日期、页码。
一、版头部分
1、份号:公文的份数序号也就是每份公文的编号,根据印制份数,
编流水号。
公文份数序号是为了掌握公文的发放方向,便于公文的管
理,便于掌握公文的动向。
份号一般用6 位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
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份号用黑色标注。
2、密级和期限:涉及公司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明密级和期限,公司秘
密分为秘密、和三种。
如需标注密级和期限,一般用3 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
份号之下;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
3、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标明“特急” 、
“加急”。
如需标注紧急程度,一般用3 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
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和期限、紧急程度,按照份号、密级和期
限、紧急程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
4、签发人:上报的公文需标识签发人。
签发人平行居右空1 字。
签
发人用3 号仿宋字体,签发人用3 号楷体字标注。
联合行文时有多个签发人,签发人按发文单位的顺序排列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均匀顺排,一般每行排2 个,回行时与上一行第一个签发人对齐。
最后一个签发人下使用红色分隔线,距离为4mm。
公文主体
1、公文标题: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应当准确、
扼要概括公文的主要容。
4 个以上(含4个)机关联合行文时,标
题中发文机关名称可简略。
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公文标题一般用2 号小标宋体,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2 行的位置,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
2、公文正文:是公文的主体和核心所在,用来表述公文的容,公
文首页须显示正文。
一般公文的首个盖章页应当同时显示正文、发文机关署名和印章。
3、附件说明:是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
公文正文中的一些容,
如图表、、规定等,如穿插在公文正文中,往往隔断公
文前后的造成阅读上的不便,需将其从公文正文中抽出来作为公文的附件单独表述,即附件。
公文附件是正文容的组成部分,与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在正文下空1行左空2字位置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
如有顺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
4、发文机关署名:应当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规化简称。
特殊情
况如议案、命令(令)等文种需要由机关负责人署名的,应当
写明职务。
单一机关行文时,发文机关署名在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
联合行文时,应将各发文机关署名
按发文机关顺序排列在相应位置,并使印章加盖其上。
如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使其右空2 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
署名右空字数。
不加盖印章的公文,单一机关行文时,在正文下空1
行右空2 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发文机关署名下1 行编排成文日
期,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2 字;
5、成文日期:是公文的生效时间,是党政机关公文生效的重要标
志。
成文日期确定的原则和标注位置有2 种:一是会议通过的决议、决定等以会议正式通过的日期为准,成文日期编排在公文标题之下,写全年、月、日,用()括起来。
二是经机
关负责人签发的公文,以签发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
的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成文日期在公文正文或附件说明的右下方右空4 字编排,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
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
不加盖印章的公文,在发文
机关署名下1行编排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右移2 字依据之一。
上行文,一定要加盖印章。
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可以不加盖印章。
纪要不加盖印章。
单一机关行文时,印章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日期,使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印章顶端应上距正文一行之。
不得出现空白印章。
联合上行文,发文机关只署名主办机关时,可以只加盖主办机关印章。
联合下行文时,所有联署机关均须加盖印章。
联合行文时,应将各发文机关署名按发文机关顺序整齐排列在相应位置,并使印章加盖其上,最后一个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印章之间排列整齐、互不相交相切,每排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每排最多放三个印章。
6、印章:印章是公文生效的标志,是鉴定公文真伪最重要的
7、附注:一般是对公文的发放围、使用时需注意的事项加以说明请示件应当在
附注的位置上标注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如有附注居左空2 字加圆括号编排在
成文日期下1 行。
三、版记
版记应置于公文最后一面,版记的最后一个要素置于最后一
行。
这样是为了方便阅文和查询。
版记中的分隔线与版心等宽,首条分隔线和末条分隔线用粗线,中间的分隔线用细线。
首条分隔线位于版记中第一个要素之上,末条分隔线与公文最后一面的版心下边缘重合。
1、抄送机关:是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容的其他机
关,可以是上级、平级、下级及不相隶属机关。
公文的抄送围应当严格按照工作需要确定,不能滥抄也不能错抄和漏抄。
在排列顺序上一般按机关性质和隶属关系确定,依照先上级、再平级、后下级的次序。
如有抄送机关,一般用4 号仿宋体字,编排在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之上一行,左右各空一字编排。
“抄送”二字后加全角冒号和抄送机关名称,回行时与冒号后的首字对齐,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名称后标句号。
如需把主送机关移至版记,除将抄送二字改为主送外,编排方法同抄送机关。
既有抄送机关又有主送机关时,应当将主送机关置于抄送机关上一行,之间不加分隔线。
2、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印发机关是指公文的印制主管部门,一
般是各党政机关办公厅(室)或文秘部门。
发文机关没有专门的办公厅(室)的,发文机关就是印发机关。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一般用
4 号仿宋体字,编排在末条分隔线之上,印发机关左空一字,印发日
期右空一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不编01),后加“印发”二字。
版记中如有其他
要素,应当将其与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用一条细分隔线隔开。
3、页码一般用4 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编排在公文版心下边缘
之下,数字左右各放一条一字线;一字线上距版心下边缘7mm。
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居左空一字。
公文的版记页前有空白页的,空白页和版记页均不编排页码。
公文的附件与正文一起装订时,页码应当连续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