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一、非智力因素的定义

韦克斯勒经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从智力和智

慧行为的心理结构方面,对非智力因素的含义做了如下

概括:1、从简单到复杂的各智力水平都反应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2、非智力因素是智慧行为的必要组成部分;3、非智力因素不能代替智力因素的各种基本能力,但对智力起着制约作用。

尽管韦克斯勒对非智力因素的内涵做了如上概括,

但目前学术界对非智力因素的定义还是“仁者见仁,智

者见智”。

国内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1.燕国材教授把非智力因素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

层次为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而言:第二个层次为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它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五种心理因素组成;第三个层次为

具体的非智力因素,它的组成因素主要有12种: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

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

2.林崇德教授认为非智力(或非认知)因素是指除了

与能力以外的又同智力活动效益发生相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

一般认为,广义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则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

智力因素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就是说在认识过程中,非智力因素不直接承担对机体内、外信息的接收、加工、处理等任务。非智力因素对认识过程的直接制约表现在它对认识过程的动力作用和调节作用中。在心理学研究中所涉及的非智力因素概念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故多指狭义的非智力因素

二、非智力因素的结构要素(1)--情感

在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中,一般认为,情感是一种对智力与能力活动有显著影响的非智力因素。所以,在增进智力与能力的同时,必须提高情感的稳定性,抑制冲动性,否则提高智力与能力是有困难的。

1、情感的实质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它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

中,与周围现实发生相互作用,产生多种多样的关系和

联系。主体根据客观事物对人的不同意义而产生对这些

事物的不同态度,在内部产生肯定或否定的体验。情感

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特殊反映。喜、怒、哀、乐、爱、恶、惧,即常言中“七情”,都是人对客观事

物的态度的带有特殊色彩的反映形式。

人的情感由什么决定的呢?它要以某个事物是否满

足人的需要为中介。凡能满足需要的事物,会引起肯定

性质的体验,如快乐、满足,热爱等;凡不能满足人的

需求的事物,或与人的意向相违背的事物,则会引起否

定性质的体验,如愤怒、哀怨、憎恨等。情感的特殊性,正是由这些需要、渴求或意向决定的。当然,事物是复

杂的,需要也是复杂的。情感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

事物的意义与人的需要之间的相互关系。事物与需要之

间的关系表现在:这种事物是和人的哪些需要XXX的,

即需要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情感;这种事物对有关需要的

满足或妨碍的程度而产生不同的情感;这种事物与需要

的关系的现实程度,即这些事物是现实地能够满足人的

需要,或在将来满足人的需要,或只是在想象中满足人

的需要,而产生不同的情感。情感因满足与否而具有肯

定或否定的性质。它成为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指标,也成为一个人在他所处的社会关系中,个人需要与社会

需要这个矛盾与统一的关系的指标。

人的情感是十分复杂的,它具有两极性。情感的两

极性,反映了情感的内容、强度、稳定性、概括性和深

刻性等,反映了情感的发展水平和复杂程度。两极性有

多种表现:

首先,表现为情感的肯定及否定,如满意和不满意,愉快和悲伤、爱和憎等等。

其次,表现为积极的、增加的或消极的、减力的,

如愉快的情感能驱使人积极地行动,悲伤的情感引起的

郁闷会削弱人的活动能力。

第三,表现为紧张和轻松的状态,如考试和比赛前

的紧张情感,和活动过去以后出现的紧张的解除和轻松

的体验。

第四,表现为激动和平静,如激愤、狂喜、绝望或

意志控制情感,处于稳定状态。

第五,表现在程度上,这反映在从弱到强的两极状态,如从愉快到狂喜,从微愠到暴怒,从担心到恐惧等;或反映在深刻程度上,如同样的情感,却有不同的由来,不同的质量和水平。

2、与智力活动有关的情感因素

1)情感强度

情感强度对智力活动或智力与能力操作的影响是明

显的。研究表明,过低或过高的情感唤醒水平,都不如

能够导致较好操作效果的适中的情感唤醒水平。情感强

度与智力活动关系的表现是多面的.情感强度与智力活动关系

第一,极度强度的应激,往往使个体行为紊乱,象

出现不必要的动作、语无伦次、思维混乱、记忆失误等,中等强度的应激,能更好地使人发挥积极性,增进人的

反应能力,思维清晰度,判断明确性。当然,人不能没

有应激,长期没有应激状态,也不能使人获得锻炼。因

为人总是会遇到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的,必然会引起急

速而紧张的情感状态。学生临考时的怯场,往往是缺乏

应激状态锻炼的结果。

第二,焦虑过度往往会引起恐慌的反应,产生抑制

作用,破坏短时记忆,不会随机应变,重新组织思维活动,从而妨碍学习;同样,学习不能没有焦虑,但应当

把焦虑控制在中等的程度,才有利于大多数智力与能力

一般的学生的学习。能够适应高焦虑的高度能力者毕竟

是极少数的。

第三,痛苦情感状态下,情感的强度差异同智力与

能力的操作效果呈直线相关,即痛苦的强度越高,智力

与能力的操作效果越差,智力与能力的操作效果随痛苦

强度的增加而下降。总之,适中的唤醒水平是一种适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