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小学美术 《城市雕塑》教案

合集下载

11、城市雕塑(说课稿)2022-2023学年美术三年级上册

11、城市雕塑(说课稿)2022-2023学年美术三年级上册

城市雕塑(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本课时所涉及的教材为2022-2023学年美术三年级上册。

本次课程内容为城市雕塑。

1.2 教学目标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道什么是城市雕塑;2.了解城市雕塑的历史和现状;3.能够分析不同城市雕塑的设计特点;4.能够运用不同材料进行城市雕塑的创作。

1.3 教学重点本次课程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1.了解城市雕塑的历史和现状;2.能够分析不同城市雕塑的设计特点;3.能够运用不同材料进行城市雕塑的创作。

1.4 教学难点本次课程的教学难点主要包括:1.能够分析不同城市雕塑的设计特点;2.能够运用不同材料进行城市雕塑的创作。

二、教学内容和过程2.1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什么是城市雕塑;2.城市雕塑的历史和现状;3.不同城市雕塑的设计特点;4.运用不同材料进行城市雕塑的创作。

2.2 教学过程2.2.1 什么是城市雕塑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城市雕塑。

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入课程,让学生了解城市雕塑的多样性,并引出本课程的主题。

2.2.2 城市雕塑的历史和现状接下来,我们会向学生介绍城市雕塑的历史和现状,通过图片和视频来展示不同年代的城市雕塑和现今的城市雕塑。

并引导学生思考城市雕塑在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意义。

2.2.3 不同城市雕塑的设计特点在这一环节,我们会详细介绍不同城市雕塑的设计特点。

从城市雕塑的形态、材质、颜色、位置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发现不同城市雕塑的设计风格和特点。

同时,我们可以引入一些国内外知名的城市雕塑作品,如上海的“东方明珠”、纽约的自由女神像等,让学生了解不同城市雕塑作品的设计特点和创作背景。

2.2.4 运用不同材料进行城市雕塑的创作在这一环节,我们将引导学生进行城市雕塑的创作。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课堂展示和讨论来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创造力。

然后,我们通过教学示范,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不同材料进行城市雕塑的制作,并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尝试表现不同的城市特点和设计风格。

浙美版美术九上第1课《城市雕塑》教案2

浙美版美术九上第1课《城市雕塑》教案2

1.初步了解城市雕塑的类型和风格,提高对城市雕塑的审美兴趣,加深其对现代城市雕塑发展意义的认识。

2.通过对城市雕塑作品欣赏与评述,开阔学生知识层面。

3.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同时也对城市环境艺术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2学情分析城市雕塑对学生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生活在城市当中,经常在街头和广场上看到雕塑,陌生是因为他们往往视而不见,还因为一些著名的城市雕塑是分布世界各地,很少有机会看到,所以美术课堂的多看多引导尤为重要。

3重点:欣赏教材所提供的作品,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并引发学生对城市环境艺术发展的思考。

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在城市雕塑艺术欣赏方面的基本素养。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新设计课前准备(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城市雕塑作品或现实生活中的雕塑作品资料。

(教师)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创建情景,出示图片。

美国纽约《自由女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美人鱼》中国青岛《五月风》2、提出问题激发兴趣猜一猜:图片中的雕塑是来自什么国家和城市?出示课题城市的眼睛——城市雕塑概念理解*城市雕塑:是指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三维艺术品。

*雕塑家应用形体和材料来表达设计意图和思想设置在公共环境中赋予人们感受和联想的室外雕塑。

三、深入1、出示乌鲁木齐《飞天雕塑》组图学生思考并回答你觉得这个雕塑美吗?放在这里是否协调欣赏各国城市优秀公共雕塑作品法国巴黎《大拇指》荷兰阿姆斯特丹《锯木者》澳大利亚墨尔本《倒立的人》美国洛杉矶《偷窥》城市雕塑的审美特点城市雕塑的形体美形体美是雕塑形式美的灵魂。

雕塑的形体,不仅要比例匀称,结构严谨,更要过形体展示形象的动势、情绪与生命力。

出示《珠海渔女》等(2)环境的特定美这是城市雕塑的首要特点。

作品是为特定的位置创作的一般不能轻易移动变位。

它只追求布置在特定环境中的艺术效果,不必要求去适应各种不同的位置。

它必须结合于相应的特定场所的空间结构、性质功能、情调氛围以及尺度比例,从而以环境紧密地构成有机的整体A、出示图片青岛海上公园雕塑《帆》丹麦哥本哈根《美人鱼》B、跃跃欲试(课堂实践——2位学生上台设计制作)目标:请你利用磁力棒设计一座适合住宅小区背景的雕塑和适合游乐场的雕塑时间:5分钟C、课堂提问(请坐位上的学生回答)城市雕塑美在哪里?为什么一个城市需要雕塑(3)、材质美和永久性由于城市雕塑作品要在室外长期存放,决定了其使用的材质必须是能经风耐寒的硬质材料。

美术欣赏教案《城市雕像》

美术欣赏教案《城市雕像》

美术欣赏教案《城市雕像》美术欣赏教案城市雕像【活动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尝试表现人物的简单动态。

2、体验大胆创作的愉悦。

【活动准备】1、在日常生活中借助录像、图片或到公园实地观察等形式,丰富有关雕像的知识。

2、画纸,油画棒,四肢、头部能活动的小纸人,录音机及相关音带。

3、画有各种雕像的范画一张。

【活动过程】一、张出活动。

1、引出游戏情景:美丽的城市里有一群雕像,一到晚上,它们就快乐地在一起跳舞。

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它们立即变成雕像,向城里的人们展示自己的美丽。

2、引导幼儿把自己想像成“城市雕像”,随音乐跳舞。

当听到音乐中太阳升起的信号时,幼儿马上做出一个造型动作;当音乐再次响起时,幼儿继续跳舞。

二、观察造型动作。

1、音乐停止时,教师分别模仿几个有代表性的造型动作,请幼儿猜猜这个雕像在干什么。

2、出示范画,请幼儿用小纸人摆出范画上雕像的动作,并说说这些雕像放在城市的什么地方比较合适。

3、请幼儿观察自己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活动,哪些部位不能活动,初步了解关节的活动与动态表现之间的关系。

三、设计城市雕像。

1、启发孩子当设计大师,为美丽的城市设计更多、更美的雕像。

2、在轻音乐背景下,幼儿边画雕像,边做相应造型或摆小纸人。

四、展示作品。

1、把幼儿设计的雕像布置在活动室中,供幼儿欣赏、模仿。

这是一幅十分典型的多视点构图的作品:各种朝向的房子、行道树、红绿灯、汽车,体现了小作者在平面上表现十字路口时矛盾的方位感。

2、让幼儿互相介绍各自设计的雕像,并商量放在什么地方比较合适。

活动评析:这个美术活动设计非常重视孩子生活经验的积累,而且考虑到中班孩子的认知特点,教师让孩子借助“活动人”摆放雕像的造型,降低了表现的难度,同时利用音乐游戏诱发孩子的表现兴趣,强化每位孩子对雕像的选择、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摆脱了图式化作图的方式。

城市雕塑教案

城市雕塑教案

城市雕塑教案
教案
主题:城市雕塑
目标:通过学习城市雕塑,让学生了解雕塑艺术对城市形象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
1. 雕塑艺术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和作用;
2. 城市雕塑的种类和形式;
3. 国内外著名的城市雕塑作品。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著名的城市雕塑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呈现(10分钟)
介绍雕塑艺术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和作用,让学生了解雕塑艺术可以为城市增添艺术气息和文化魅力。

三、学习(20分钟)
1. 介绍城市雕塑的种类和形式,如人物雕塑、动物雕塑、抽象雕塑等;
2. 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城市雕塑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形式的雕塑艺术。

四、探究(20分钟)
1. 学生们分小组,选择一个城市雕塑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小组展示的方式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2. 引导学生思考城市雕塑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意义。

五、拓展(10分钟)
1. 学生们自由发言,讨论他们对城市雕塑的看法和感受;
2. 分享一些国内外著名的城市雕塑作品,如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等。

六、总结(5分钟)
总结城市雕塑艺术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和作用,以及学生们对城市雕塑的理解和感受。

七、作业(5分钟)
要求学生选择一座城市雕塑作品,写一篇文章进行介绍,并附上自己的感想。

教学评估方式:
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的小组展示成果;
3.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城市雕塑教案

城市雕塑教案

城市雕塑教案城市雕塑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和理解城市雕塑的概念和作用。

2.了解并分析不同类型的城市雕塑。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类型的城市雕塑。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介绍和讲解,使学生了解城市雕塑的概念和作用。

2.观摩法:观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雕塑,使学生体验城市雕塑的美感。

3.讨论法: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城市雕塑的作用和意义,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城市雕塑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了解学生对城市雕塑的认识。

2.学习新知识:教师介绍和讲解城市雕塑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3.观摩实例:带领学生观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雕塑,如雷峰塔、千佛山大佛等,让学生体验城市雕塑的美感。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城市雕塑的作用和意义,并做好记录。

5.学习设计技巧:教师讲解设计城市雕塑的一些技巧和要素,如雕塑造型、材料选择、位置布置等。

6.创作实践: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设计一座城市雕塑,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制作。

7.展示作品:学生展示自己设计和制作的城市雕塑,并进行评选和点评。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判断其是否理解了城市雕塑的概念和作用。

2.评价学生的设计和制作作品,看他们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进行创作。

3.听取学生的讨论和表达,评价其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拓展:1.带领学生到周边的城市或有名的景区观摩更多的城市雕塑。

2.组织学生在校内或校外开展城市雕塑巡展活动,增强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3.扩展学生的艺术创作,可以让学生设计并制作其他种类的雕塑作品,如动物雕塑、人物雕塑等。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城市雕塑的概念和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创作实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城市雕塑教学设计(通用5篇)

城市雕塑教学设计(通用5篇)

城市雕塑教学设计(通用5篇)城市雕塑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城市雕塑教学设计(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城市雕塑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一、结合生活经验尝试用肢体语言表现人物的简单动态,感受城市雕塑的美。

二、培养同伴之间的相互合作精神及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三、体验大胆创作的愉悦,培养幼儿坚持不懈的精神。

活动准备1、多媒体教具,课件一组。

2、活动前家长带幼儿参观公园、医院、商场等地方的雕塑。

3、搜集幼儿在雕塑前的留影。

活动过程一、欣赏照片,引出课题。

1、师:邵老师在奥运期间去北京玩的时候,拍了很多有意义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都是什么照片,照片上我后面是什么?(幼儿观看大屏幕上的一组照片)2、教师讲解什么叫雕塑?你都见过什么地方有雕塑?(幼儿自由讨论)3、幼儿拿照片来讲述自己见过的或拍照的地方的雕塑。

二、欣赏秦皇岛城市的雕塑,幼儿模仿城市雕塑的造型动作。

1、(请幼儿看大屏幕)你们看看这些雕塑你在哪里见过?,他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摆放在那里?2、提供公园、医院、商场和居住的小区以及广场的雕塑让幼儿观察后回答问题。

3、幼儿模仿城市雕塑的造型(多媒体看走路的雕塑)那我们来看一下这座雕塑上的人在干什么?我们学学看。

(教师个别指导———随机)(多媒体看情侣雕塑)那这一组雕塑上的人又在干什么?请你找个好朋友也来学一学。

(教师个别指导———随机)(多媒体看金都商场门前的雕塑)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的雕塑?上面的人在做什么?你们也来分组学一学,看谁学的最像。

三、幼儿自己设计人体雕塑刚才我们是模仿照片上的雕塑,现在请小朋友们也来做一回雕塑设计师,自己来设计雕塑,我们先来设计一座雕塑,你想设计什么?(教师个别指导)我们刚才看的雕塑有一个人的,也有一组人的,现在邵老师还想请你们这些能干的设计师们设计几组雕塑,你们互相商量一下想设计什么雕塑?(教师参与到其中一组)(用数码相机拍下幼儿的雕塑造型在大屏幕播放)提问:这组雕塑是哪几个小朋友设计的呀?你们来讲讲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组雕塑是哪几个小朋友设计的呀?你们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能不能为自己的雕塑取个名字?这组雕塑是哪几个小朋友设计的呀?你们设计的这组雕塑又有什么意思呢?四、欣赏抽象雕塑还有很多的雕塑是我们人体没法表现和模仿的,它们很抽象有些我们看不懂,但是它们都有一定的意义,那就是抽象雕塑,请看这些雕塑(看多媒体)。

城市雕塑教案

城市雕塑教案

城市雕塑教案教案标题:城市雕塑教学活动指导教学目标:1. 了解城市雕塑的定义、种类及其特点;2. 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3. 培养学生对城市雕塑的兴趣,增加对城市环境的关注。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对城市雕塑的艺术欣赏能力;2. 培养学生对城市环境的关注意识。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从城市雕塑中感受艺术;2. 探索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的关系。

教学准备:1. PPT或投影仪;2. 展示城市雕塑图片或实物模型;3. 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活动:活动一:城市雕塑导入(10分钟)1. 利用PPT展示一些知名的城市雕塑,带领学生了解城市雕塑的概念,并引发学生对城市雕塑的兴趣。

2. 配以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所在的城市是否有雕塑?你们对城市雕塑有何了解?你们喜欢哪种类型的城市雕塑?活动二:城市雕塑欣赏与分析(30分钟)1. 通过投影或展示实物模型,展示不同类型的城市雕塑,如纪念性雕塑、功能性雕塑、装置雕塑等。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描述和比较不同雕塑作品的特点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这些雕塑在城市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给城市带来了哪些效果?它们与城市的文化、历史有何关联?活动三:设计自己的城市雕塑(40分钟)1. 分发绘画工具和材料,要求学生以自己所在的城市为背景,设计一个适合城市环境的雕塑作品。

2. 学生可以选择纸上绘制图案,或使用材料创造出立体雕塑模型。

3.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设计作品的灵感来源、主题与象征意义。

活动四:作品展示与分享(20分钟)1. 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设计的城市雕塑作品,向同学们解释作品的构思和意义。

2. 鼓励同学们就展示的作品进行评论和讨论,提出对其他作品的建议和各自的见解。

3. 教师适时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创意和努力。

活动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成果,并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可以改进之处。

2. 鼓励学生进一步发掘城市雕塑的魅力,并鼓励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多地关注和了解城市雕塑。

11、城市雕塑(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上册

11、城市雕塑(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上册

11、城市雕塑(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介绍城市雕塑的概念、历史、类型以及其在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学生将学习如何欣赏和分析城市雕塑,并尝试创作自己的城市雕塑作品。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城市雕塑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2. 培养学生对城市雕塑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创作自己的城市雕塑作品。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1. 城市雕塑的概念和历史背景的理解。

2. 城市雕塑的欣赏和分析方法的掌握。

3. 学生创作城市雕塑作品的实践操作。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城市雕塑的图片、视频和实物模型。

2. 学生准备绘画材料和雕塑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城市雕塑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城市雕塑的概念、历史背景和类型,以及其在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3. 欣赏与分析: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城市雕塑的特点和美感,教授欣赏和分析的方法。

4. 实践操作: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创作自己的城市雕塑作品。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板书设计1. 城市雕塑2. 副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城市雕塑的概念、历史、类型以及其在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4. 教学目标:了解城市雕塑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培养欣赏和分析能力,创作自己的作品,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5. 教学难点:城市雕塑的概念和历史背景的理解,欣赏和分析方法的掌握,学生创作作品的实践操作。

作业设计1. 让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城市雕塑图片,并进行分析和评价。

2. 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城市雕塑作品,并写一篇创作心得。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城市雕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欣赏和分析城市雕塑的美感,并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但在实践操作中,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和实践练习。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部分,因为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最大挑战,也是教师需要特别关注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雕塑》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城市雕塑的类型和风格,提高对城市雕塑的审美兴趣,加深其对现代城市雕塑发展意义的认识。

2、通过对城市雕塑作品欣赏与评述,开阔学生知识层面。

3、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同时也对城市环境艺术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重难点:
重点:欣赏教材所提供的作品,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并引发学生对城市环境艺术发展的思考。

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在城市雕塑艺术欣赏方面的基本素养。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看过山东卫视的〈阳光快车道〉吗?〈阳光快车道〉里有个小栏目叫做〈阳光苗苗〉,我曾经看过这样一期:男主持人对一个刚满三岁的苗苗说;“宝贝,给大家来一个酷一点的动作!”同学们想一下,在一个刚满三岁的孩子的眼中,什么动作最“酷”?(停顿,引起想象)——只见他弯腰屈膝,右手拖着下颌,嘴咬着自己的小胖手,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请一位男同学上来做老师所描述的语句,教师附加动作,表情丰富,语言有起伏)——非常经典的动作!这时主持人说;“哇,真的好酷,是思想者!”
展示罗丹的作品“思想者”图片
同学们看,这就是“思想者”,果然很“酷”。

这是罗丹的雕塑作品。

教师:请举例说说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哪里存在着雕塑?以及它在环境中所起的作用?
学生;…………
教师;是的。

城市雕塑无论如何都是一门纯观赏性的艺术,往往是先通过形体给人以直观的美的享受。

当从远处看一尊广场或街头雕塑时,首先接触的是它那并不清晰的“影象”,也就是它那外在的形体。

这一“影象”给人的感觉,或是宏伟崇高、或是宁静沉重、或是升腾飞跃,都是非常之美的。

2、新课讲解
(1)欣赏教材第2~3页上的范例,提出问题:你对所提供的城市雕塑图片哪张最感兴趣?为什么?(可从功能、风格造型、色彩、材料及人文内涵上等方面引导学生分析。

)(2)提出问题:怎样才能设计出既富有艺术感染力又和建筑、环境相和谐的城市雕塑作品?现实生活中的城市雕塑作品能满足大家的审美需要吗?作为环境文化的主题,你希望看到怎样的城市雕塑作品?
(3)教师小结。

让学生对城市雕塑设计有一个初步印象。

并对书2--4页图片归纳总结。

《立方体柱》:用不同长短的圆柱体相互连结成一个不规则的立方体,寓意着社会中人与人不可分割的关系。

巧妙的圆形底座衬托出整座雕塑的内在张力,起到了和谐环境的作用。

《火烈鸟》:位于芝加哥联邦政府中心广场上,几块形状不同的大型红色钢板构成一个抽象的火烈鸟意象结构,整个造型具有强烈的建筑效果,强烈的红色与深色背景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

《接力》:有3三个不同的跑步姿态组合而成,从每个角度看都会使人感受到无限的空间感和运动感。

人体经过概括及装饰处理后,更体现出一种流畅与力量的美。

《帆》:这座海上公园的雕塑气势磅礴,造型看上去既像破浪前进的帆船,充分展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4)师生讨论:如果让我们设计一件城市雕塑作品,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选择什么样的材料?什么样的造型?什么样的色彩?达到什么功能?如何才能展现自己的个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