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遗传学第十二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自出试题及答案详解第一套资料
遗传学各章试题及答案

遗传学各章试题及答案一、绪论(二)选择题:1.1900年(2))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1)达尔文(2)孟德尔(3)拉马克(4)克里克2.建立在细胞染色体的基因理论之上的遗传学, 称之 ( 4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4)经典遗传学3.遗传学中研究基因化学本质及性状表达的内容称( 1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4)细胞遗传学4.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3)年。
(1) 1859 (2) 1865 (3)1900 (4) 19105.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3):(1)J·Lamarck (2)T·H·Morgan (3)G·J·Mendel (4)C·R·Darwin 6.公认细胞遗传学的奠基人是(2):(1)J·Lamarck (2)T·H·Morgan (3)G·J·Mendel (4)C·R·Darwin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二) 是非题:1.高等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恢复作用发生于减数分裂,染色体减半作用发生于受精过程。
(-)2.在减数分裂后期Ⅰ,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细胞的两极,实现染色体数目减半。
(-)3.高等植物的大孢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所产生的4个大孢子都可发育为胚囊。
(-)4.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后期Ⅰ都发生染色体的两极移动,所以分裂结果相同。
(-)5.在一个成熟的单倍体卵中有36条染色体,其中18条一定来自父方。
(-)6.同质结合的个体在减数分裂中,也存在着同对基因的分离和不同对基因间的自由组合。
(+)7.控制相对性状的相对基因是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对位置上。
(+)8.外表相同的个体,有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后代,这主要是由于外界条件影响的结果。
(-)9.染色质和染色体都是由同样的物质构成的。
(完整版)遗传学试题库及答案_(12套_)(1)

遗传学试题库及答案 (12套 )遗传学试题库(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1、外显子2、复等位基因3、F因子4、母性影响5、伴性遗传6、杂种优势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假设这两个位点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若把真实遗传的高茎黄子叶个体与矮茎绿子叶个体进行杂交,F2中矮茎黄子叶的概率为。
2、人类中,苯丙酮尿症的常染色体隐性纯合体是一种严重的代谢缺馅。
如果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一个正常表型的儿子。
问:儿子是此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3、大麦中,密穗对稀穗为显性,抗条诱对不抗条诱为显性。
一个育种工作者现有一个能真实遗传的密穗染病材料和一个能真实遗传的稀穗抗病材料,他想用这两个材料杂交,以选出稳定的密穗抗病品种,所需要类型有第______代就会出现,所占比例为_______,到第________代才能肯定获得,如果在F3代想得到100个能稳定遗传的目标株系,F2代至少需种植_________株。
4、某一植物二倍体细胞有10条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前期Ⅰ可观察到个双价体,此时共有条染色单体,到中期Ⅱ每一细胞可观察到条染色单体。
5、人类的性别决定属于型,鸡的性别决定属于型,蝗虫的性别决定属于型6、有一杂交:CCDD × ccdd,假设两位点是连锁的,而且相距20个图距单位。
F2中基因型(ccdd)所占比率为。
7、遗传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义遗传力是_________方差占________方差的比值。
遗传力越_____,说明性状传递给子代的能力就越_____,选择效果越________。
8、萝卜甘蓝是萝卜和甘蓝的杂种,若杂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36,甘蓝亲本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为9条,萝卜单倍体数应为______条,可育的杂种是________倍体。
9、在臂间倒位情况下,如果倒位环内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一次交换,则后期将形成四种形式的染色体即染色体,染色体,染色体,染色体。
普通遗传学第十二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自出试题及答案详解第一套

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一、名词解释:1.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2.数量性状的多基因假说3.方差4.标准差5.遗传率6.近亲繁殖7.杂种优势8.轮回亲本9.主基因(major gene):10.微效多基因(minorgene):11.修饰基因(modifying gene):12.超亲遗传(transgressive inheritance):13.近亲系数(F):14.轮回亲本15.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16.QTL定位(QTL mapping)17.广义遗传率:通常定义为总的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率。
18.狭义遗传率:通常定义为加性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率。
19.共祖系数:个体的近交系数等于双亲的共祖系数。
20.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即QTL,指控制数量性状表现的数量基因在连锁群中的位置21.表现型值:是指基因型值与非遗传随机误差的总和即性状测定值。
22.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数量基因对环境比较敏感,其表达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因此,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是基因型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表现出的不同反应和对遗传主效应的离差。
二、填空题:1.根据生物性状表现的性质和特点,我们把生物的性状分成两大类。
一类叫( ),它是由( )所控制的;另一类称( ),它是由( )所决定。
2.遗传方差占总方差的比重愈大,求得的遗传率数值愈(),说明这个性状受环境的影响()。
3.数量性状一向被认为是由()控制的,由于基因数量(),每个基因对表现型影响(),所以不能把它们个别的作用区别开来。
4.遗传方差的组成可分为( )和( )两个主要成分,而狭义遗传力是指 ( )占( )的百分数。
5.二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以累加效应的方式决定植株的高度,纯合子AABB高10. 一个有3对杂合基因的个体,自交5代,其后代群体中基因的纯合率为()。
6. 杂合体通过自交可以导致后代群体中遗传组成迅速趋于纯合化,纯合体增加的速度,则与⑴()⑵()有关。
普通遗传学连锁遗传自出试题及答案详解第一套

普通遗传学连锁遗传自出试题及答案详解第一套连锁遗传一、名词解释1、完全连锁与不完全连锁2、相引性与相斥性3、交换4、连锁群5、基因定位6、干涉7、并发系数8、遗传学图9、四分子分析10、原养型或野生型11、缺陷型或营养依赖型12、连锁遗传13、伴性遗传14、限性遗传15、从性遗传16、交换17、交换值18、基因定位19、单交换20、双交换二、填空题1、有一杂交:CCDD ×ccdd,假设两位点是连锁的,而且相距20个图距单位。
F2中基因型(ccdd)所占比率为。
2、在三点测验中,已知AbC和aBc为两种亲本型配子,在ABc和abC为两种双交换型配子,这三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
3、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1)三对基因皆独立遗传_________种,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中两对基因连锁,交换值为0,一对独立遗传_________种,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3)三对基因都连锁_______________种,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和B两基因座距离为8个遗传单位,基因型AB/ab个体产生AB和Ab配子分别占%和%。
5、当并发系数C=1时,表示。
当C=0时,表示,即;当1>C >0时,表示。
即第一次见换后引起邻近第二次交换机会的。
C>1时,表示,即第一次见换后引起邻近第二次交换机会的。
常在中出现这种现象。
6、存在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一个。
一种生物连锁群的数目应该等于,由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生物,其连锁群数目应于。
7、如果100个性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有60个发生了交换,那麽形成的重组合配子将有个,其交换率为。
8、在脉孢菌中,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分离产生的子囊属型的,第二次分裂分离产生的子囊属型的。
三、选择题1、番茄基因O、P、S位于第二染色体上,当F1 OoPpSs与隐性纯合体测交,结果如下:+++ 73,++S 348,+P+ 2,+PS 96,O++ 110,O+S 2,OP+ 306,OPS 63 ,这三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顺序是()A、o p sB、p o sC、o s pD、难以确定2、如果干涉为%,观察到的双交换值与预期的双交换值的比例应为()A、%B、%C、5/6D、%3、已知a和b的图距为20单位,从杂交后代测得的重组值仅为18%,说明其间的双交换值为()。
普通遗传学期末试卷(A)

普通遗传学期末试卷(A)一、填空题。
本题共有10个小题,30空,每空0.5分,共有15分。
1、某一植物二倍体细胞有10条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前期I可观察到(20)条染色单体,到中期II每一细胞可观察到(10)条染色单体。
2、在顺反子中,把两个突变点分别位于两条染色体上称为(反)式,若有互补,表明两个突变点位于(不同)顺反子中,若没有互补,表明它们位于(同一)顺反子中。
3、在三点测验中,已知AbC和aBc为两种亲本型配子,在ABc和abC为两种双交换型配子这三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是(bac)4、数量性状的变异呈(连续变异)状态,界限(不明显),不能简单地加以区分,要用(数字)描述。
质量性状的变异呈(非连续变异)状态,界限(明显),能简单地加以区分,可用(文字)描述。
5、遗传病通常具有(垂直传递)和(终生性)的特点,目前已知的遗传病大体可归纳为三大类:即(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遗传病)。
6、影响性别分化的因素有(营养条件)、(温度)、(光照)、(激素)。
7、在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镶嵌显性等情况下,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在F2代表现型分离比例分别是(3:1),(1:2:1),(1:2:1),(1:2:1)。
8、白化病属于(常染色体)遗传。
9、假显性是由于(缺失)引起的,假遗传是由于(易位)引起的。
10、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一对一的关系,既有(一因多效)的关系,又有(多因一效)的关系。
二、选择题。
本题共有15个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两个基因型不同的圆球形南瓜品种杂交,F1全为扁盘形瓜,F2出现9扁盘形:6圆球形:1长圆形。
这个遗传比例属于(C )A、互补作用;B、重叠作用;C、积加作用;D、抑制作用2、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AaBbCc杂合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有(D )种。
A、8种;B、9种;C、18种;D、273、在遗传和变异这对生命运动的矛盾中(B )A、遗传是绝对的,保守的;B、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C、变异是相对的,发展的;D、遗传和变异均是保守的4、遗传信息流动中,DNA指导RNA合成的一步称为(C )A、反转录;B、翻译;C、转录;D、复制5、某DNA分子中腺嘌呤的含量为15%,则胞嘧啶的含量应为(D )A、15%;B、30%;C、40%;D、35%;E、7%6、独立分配遗传规律是( A )提出的A、孟德尔;B、摩尔根;C、达尔文;D、魏斯曼7、遗传信息流动中,mRNA指导蛋白质合成的一步称为(B )A、反转录;B、翻译;C、转录;D、复制8、某DNA分子中腺嘌呤的含量为10%,则胞嘧啶的含量应(C )A、15%;B、30%;C、40%;D、35%;9、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C )年。
普通遗传学试题库及答案

遗传学试题一试卷一、简答题(共20分)1、同一物种不同基因型﹝如AA、Aa、aa﹞差异的本质是什么?试从分子水平上解释什么是纯合基因型、杂合基因型、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2、牛和羊吃同样的草,但牛产牛奶而羊产羊奶,这是为什么?试从分子水平上加以说明。
3、已知Aa与Bb的重组率为25%,Cc的位置不明。
AaCc的测交子代表型呈1:1:1:1的分离。
试问怎样做才能判断Aa和Cc这两对基因是独立基因,还是具有最大重组率的连锁基因?4、在细菌接合过程中,供体染色体DNA进入受体的长度不及全长的1/2,那么怎样才能用中断接合法定位染色体DNA上的全部基因?二、判断题。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个5分,共10分)1、关于斑竹的起源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舜帝南巡不归,死后葬于苍梧之野,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千里寻夫,伤心不已,挥泪于竹,竟不能褪去,于是有斑竹。
2、一血型为A的妇女控告一血型为B的男人,说他是她孩子的父亲,她孩子的血型为O,法院驳回了其起诉。
三、填空题(共10分)1、三价体存在于、等非整倍体的减数分裂中。
2、三联体密码中,属于终止密码的是、及。
3、把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记为2n,核DNA 含量记为2c,那么玉米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后产生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染色体DNA分子数目为,核DNA含量为。
4、根据质核雄性不育的花粉败育的发生过程,可把它分成不育和不育两种类型。
四、论述题(10分)试说明遗传学三大定律的内容、其细胞学基础和各自的适用范围。
五、推理与计算题(共40分)1、(8分)香豌豆花的紫颜色受两个显性基因C和P的控制,两个基因中的任何一个呈隐性状态时花的颜色是白色的。
下列杂交组合后代花的颜色和分离比例将是怎样的?A、CcPp×CCPpB、CcPP×CCPpC、CcPp×ccppD、ccPp×CCPp2、(6分)基因a、b、c、d位于果蝇的同一染色体上,经过一系列杂交后得到以下交换值:基因a、c a、d b、d b、c交换值40% 25% 5% 10%试描绘出这四个基因的连锁遗传图。
《普通遗传学》大题

P401.果蝇中一常染色体的隐性基因(tra)纯合时,雌蝇(XX)转化为不育的雄蝇。
基因(tra)在雄性(XY)中没有效应。
对tra 位点来说是杂型合子的雌蝇(+/tra)与纯合隐性(tra/tra)雄蝇杂交,F1、F2的期望雌雄比?解析:此题考查对从性遗传的理解。
分析过程:P XX,+/tra(正常雌性)×XY,tra/tra(正常雄性)F1的期望性比为♂3/4:♀1/4,即F1雌雄比为1♀:3♂。
F2:由于F1中的“转化”雄蝇没有生育能力,所以共有两种交配类型,每一种交配频率为1/2。
第一种:XX,+/tra(♀)×XY,+/tra(♂)这一交配类型中F2的性比为3/8♀:5/8♂。
由于这种类型的交配频率仅为所有可能交配类型的1/2,所以它们分别占整个F2后代中的比例为:♀(1/2)×(3/8)=3/16;♂(1/2)×(5/8)=5/16第二种:X/X,+/tra(♀)×X/Y,tra/tra(♂)这个交配类型与亲本的交配类型一样,后代为3/4♂:1/4♀,同样由于这种交配类型的频率为1/2,所以它们分别占整个F2后代中的比例为:♀(1/2)×(1/4)=1/8;♂(1/2)×(3/4)=3/8将两种交配类型所产生的雌雄后代分别相加得:♀=3/16+1/8=5/16;♂=5/16+3/8=11/16。
故F2雌雄比为5♀:11♂。
P4412.一个正常雌性与一雄性突变体交配,产生2个雄性突变体和10个正常雌性个体。
其中一雄性突变体再与其同胞的正常雌性个体交配,产生6个雄性突变体和6个正常雌性个体。
问:(1)这是X连锁,Y连锁,还是常染色体遗传?(2)所有这些个体的基因型?解析:此题考查对Y连锁遗传的理解。
分析过程:(1)依题意,在这样一个有较大子代群体的杂交实验中,经过两代交配,突变型只表现在雄性,而且,雄性个体全部都是突变型。
《遗传学》1-20套试卷问答题(大题及计算)答案汇总

1-20套 问答题【P107】4.某个体的某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区段顺序有所不同,一个是12·34567,另一个是12·36547("· "代表着丝粒)。
试解释以下三个问题:⑴.这一对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是怎样联会的?⑵.倘若在减数分裂时,5与6之间发生一次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图解说明二分体和四分体的染色体结构,并指出产生的孢子的育性。
⑶.倘若在减数分裂时,着丝粒与3之间和5与6之间各发生一次交换,但两次交换涉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同,试图解说明二分体和四分体的染色体结构,并指出产生的孢子的育性。
答:如下图说示。
*为败育孢子。
【主要是卷20的问答题P141】5. 噬菌体三基因杂交产生以下种类和数目的后代:+++235 pqr 270 pq+ 62 p++7试问:(1)这一杂交中亲本噬菌体的基因型是什么?(2)基因次序如何?(3)基因之间的图距如何?答:(1)这一杂交中亲本基因型是+++和pqr;(2)根据杂交后代中双交换类型和亲本基因型,便可推断出基因次序为:qpr或rpq;(3)基因之间的图距:之间的遗传距离为:28.9+2×1.5=31.9遗传单位。
3. 有一个三式杂合体(AAAa),基因距着丝点较远,由于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基因的分离表现为染色单体随机分离。
试回答:该个体可能产生的配子基因型、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和比例以及表现型种类和比例。
答:AAAa的8个染色单体上有6个载有A基因,另外2个载有a基因,由于每个配子只能得到2个染色单体,则配子中:同时得到2个载有A基因的染色单体的组合数为: 6C2= 6!/ (6-2)!2!= 15(AA配子)得到分别载有A基因和a基因的2个染色单体组合数为: (6C1)(2C1)=(6!/ 5!)(2C1) = 12(Aa配子)同时得到2个载有a 基因染色单体的组合数为: 2C2=1(aa配子)则①配子基因型种类和比例为:AA:Aa:aa=15:12:1,存在1/28 aa ;②. 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和比例:(15AA:12Aa:1aa)2=A4:A3a:A2a2:Aa3:a4=225:360:174:24:1③. 表现型种类和比例:A:a=783:14.理论综合题:在某一种植物中发现一株具有异常性状的个体,请设计一个对该异常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的实验方案(包括方法、过程和可能取得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一、名词解释:1.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2.数量性状的多基因假说3.方差4.标准差5.遗传率6.近亲繁殖7.杂种优势8.轮回亲本9.主基因(major gene):10.微效多基因(minorgene):11.修饰基因(modifying gene):12.超亲遗传(transgressive inheritance):13.近亲系数(F):14.轮回亲本15.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16.QTL定位(QTL mapping)17.广义遗传率:通常定义为总的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率。
18.狭义遗传率:通常定义为加性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率。
19.共祖系数:个体的近交系数等于双亲的共祖系数。
20.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即QTL,指控制数量性状表现的数量基因在连锁群中的位置21.表现型值:是指基因型值与非遗传随机误差的总和即性状测定值。
22.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数量基因对环境比较敏感,其表达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因此,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是基因型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表现出的不同反应和对遗传主效应的离差。
二、填空题:1.根据生物性状表现的性质和特点,我们把生物的性状分成两大类。
一类叫( ),它是由( )所控制的;另一类称( ),它是由( )所决定。
2.遗传方差占总方差的比重愈大,求得的遗传率数值愈(),说明这个性状受环境的影响()。
3.数量性状一向被认为是由()控制的,由于基因数量(),每个基因对表现型影响(),所以不能把它们个别的作用区别开来。
4.遗传方差的组成可分为( )和( )两个主要成分,而狭义遗传力是指 ( )占( )的百分数。
5.二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以累加效应的方式决定植株的高度,纯合子AABB高10. 一个有3对杂合基因的个体,自交5代,其后代群体中基因的纯合率为()。
6. 杂合体通过自交可以导致后代群体中遗传组成迅速趋于纯合化,纯合体增加的速度,则与⑴()⑵()有关。
7. 比较染色体数目不同的生物自交纯合化的速度,以染色体数目()的生物比染色体数目()的生物纯合化速度快。
8.半同胞交配是指()---------------间的交配,全同胞交配是指()间的交配,它们都是近亲繁殖,()是近亲繁殖中最极端的一种方式。
9.杂合体通过自交能够导致等位基因的纯合,自交对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纯合作用是()。
10.F2优势衰退是由于()。
11.由于(),F2表现衰退现象,并且两个亲本的纯合程度愈(),性状差异愈(),F1表现的杂种优势愈(),其F2表现衰退现象也愈明显。
12.关于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主要有()和()两种假说。
13.纯系学说的主要贡献⑴区分了(),⑵指出在自花授粉作物的()群体中,单株选择是有效的,但是在()继续选择是无效的。
14.杂种优势是指杂种( )在生活力、生长势、抗逆性、抗病性等方面明显超过( )表现的遗传现象。
但杂种( )优势就要发生衰退,所以生产上只能利用杂种( )代,因此每年都要( )。
15.由于F2群体中的严重分离,F2表现衰退现象,并且两个亲本的纯合程度愈( ),性状差异愈( ),F1表现的杂种优势愈( ),其F2表现衰退现象也愈明显。
遗传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义遗传力是_________方差占________方差的比值。
遗传力越_____,说明性状传递给子代的能力就越_____,选择效果越________。
16.2、目前解释杂种优势遗传的主要有____________假说和___________假说。
前者认为杂种优势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 ;后者认为杂种优势是由于_____________ __。
17.3、数量性状的遗传在本质上与孟德尔遗传完全一样,它可以用假说来解释。
18.4、数量性状的变异呈状态,界限,不能简单地加以区分,要用描述,质量性状的变异呈状态,界限,可用描述。
三、选择题:1、最深红粒的小麦和白粒小麦杂交,F1为中间类型的红粒,F2中大约有1/64为白粒,其余为由深至浅的红色籽粒。
由此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有()A、4对B、3对C、2对D、1对2、下面是对数量性状特点的几点描述,其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a、界限不分明,不易分类,表现连续变异b、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变异c、受许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每个基因的单独作用较小d、也受遗传的制约,但本质上与孟德尔式遗传完全不同3、一对基因杂合体自交n代,则杂合体在群体中的比例为()。
A: B:1- C:() D:1-()4、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之间杂交产生的杂种F1在()方面比亲本优越的现象。
A、生长势和生活力B、繁殖力和抗逆性C、数量和大小D、产量和品质5、将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做亲本逐代自交三次,F3代纯合体的比例为()A、1/8B、7/8C、15/16D、3/46、估算狭义遗传率时由2VF2-(VB1+VB2)计算所得是()(A)加性方差值;(B)显性方差值;(C)遗传方差值;(D)环境方差值。
7、经测定,某作物株高性状VA=4,VD=2,VI=1,VE=3,则该作物株高的广义遗传率为()(A)0.5 (B)0.6 (C)0.7 (D)0.88、用最深红粒的小麦和白粒小麦杂交,F1为中间类型的红粒,F2中大约有1/64为白粒,其余为由深至浅的红色籽粒。
由此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有()(A)4对(B)3对(C)2对(D)1对9、A品种产量性状较好,但抗病性差,为了增加此品种的抗病性,将A品种与一抗病品种杂交(已知抗病为显性),育种上使用何种方法使获得的新品种既有抗病性又有A品种的丰产性。
()(A)自交(B)回交(C)测交(D)随机交配10、一个有三对杂合基因的个体自交5代,其后代群体中基因的纯合率为()(1)90.91%(B)87.55% (C)93.75%(D)51.3%11、现有一个体基因型是BbDd,如用回交的方法,连续回交3代,其回交后代的纯合率为():(A)76.56%(B)38.23%(C)17.1%(D)23.44%12、杂合体通过自交能够导致等位基因的纯合,杂种群体的纯合速度与()(A)自交代数有关(B)所涉及的异质基因对数有关(C)与自交代数和异质基因对数均有关(D)所涉及的异质基因对数无关13、以AA×aa得到F1,以F1×AA这种方式称为():(A)自交(B)测交(C)回交(D)随机交配14、假设某种二倍体植物A的细胞质在遗传上不同于植物B。
为了研究核-质关系,想获得一种植物,这种植株具有A的细胞质,而细胞核主要是B的基因组,应该怎样做?()(A)A×B的后代连续自交;(B)A×B的后代连续与B回交;(C)A×B的后代连续与A回交;(D)B×A的后代连续与B回交;四、判断题:1.1、杂种F1具有较强的优势,在F1上收获的种子继续种植下去,也同样有杂种优势。
()2.2、质量性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3.3、质量性状是由主基因控制的,变异表现呈非连续性,而数量性状则由微效多基因控制,变异呈连续性。
()4.4、数量性状所以呈连续的变异是由多基因作用的结果。
()5.5、连续回交的结果,回交后代的遗传组成几乎全部为轮回亲本的遗传组成所取代。
()6.6、约输逊通过菜豆的研究指出:不论是在遗传基础混杂的群体中还是在纯系内,选择都是有效的。
()7.一个基因型为AaBbCc的杂种个体连续回交5代,其后代的纯合率达到90.91%;倘使是自交5代,其后代的纯合率也应为90.91%。
()8.基因的加性方差是可以固定的遗传而显性和上位性方差是不可以固定的。
()9.多基因假说同样遵循分离规律,并可解释超亲遗传。
()10.近亲繁殖导致了隐性基因纯合表现,而显性基因却一直处于杂合状态。
()11.近亲繁殖能够使纯合基因型的频率迅速增加。
()12.双亲基因的异质结合引起基因间的互作解释了杂种优势中的超小。
()13.许多数量性状具有超亲遗传现象,当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就表现出超亲遗传的现象。
()14.性状的遗传力越大,在后代出现的机会就越大,选择效果也就越好。
()15.遗传力是指一个性状的遗传方差或加性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率。
它是性状传递能力的衡量指标。
()16.杂种后代性状的形成决定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亲本的基因型,二是环境条件的影响。
()五、问答题:1、自交、回交有何遗传效应?2、微效多基因假说要点是什么?3、何谓数量性状?数量性状在遗传上有什么特点?数量性状遗传和质量性状遗传有什么主要区别?4、试述自交与回交的遗传效应有何异同。
5、比较超亲遗传与杂种优势表现的特点,并说明产生各自特点的遗传学原理。
6、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概念?有何区别?数量性状的特点?7、杂种优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关于杂种优势形成的主要学说有哪些?8.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区别在哪里?这两类性状的分析方法有何异同?9.叙述表现型方差、基因型方差、基因型×环境互作方差的关系。
估计遗传协方差及其分量在遗传育种中有何意义?10.基于对数量性状遗传本质的理解,叙述数量性状的多基因假说的主要内容。
11.叙述主效基因、微效基因、修饰基因对数量性状遗传作用的异同。
12.什么是普通遗传率和互作遗传率?他们在育种实践上有何指导意义?13.什么是基因的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及上位性效应?它们对数量性状遗传改良有何作用?14.什么是基因的加性×环境互作效应、显性×环境互作效应及上位性×环境互作效应?它们对数量性状遗传改良作用与基因的遗传主效应有何异同?15.以下是陆地棉4 个亲本及其F1 在8 月9 日和9 月3 日的平均单株成铃数的分析资料(1981,1985)表1 方差和协方差计算结果:方差 8 月9 日 9 月3 日协方差CovVA 2.250* 8.182** CA 4.277*VD 3.809* 2.735* CD 2.373VAE 2.207* 1.086 CAE 1.086VDE 0.605* 1.644* CDE -0.156Ve 3.216* 6.634* Ce 3.853+VP 12.087** 20.280** CP 11.433*表2 基于群体均值的F1 平均优势的预测结果(%)组合8 月9 日 9 月3 日HM HME1 HME2 HM HME1 HME2[1×2] 18.9* -7.6 20.7+ 4.2 2.5 -2.1[1×3] 23.7** 12.1+ 3.1 -0.4 22.6** -26.0**[1×4] 19.5+ 6.2 5.6 0.6 19.0** -21.5**[2×3] 41.4** 8.8 21.3 16.2+ 8.4** 10.5[2×4] 50.1* 1.0 29.7 35.1 10.9 27.2[3×4] 39.3* 14.9 12.1 11.1 30.8** -18.3**(1)估算8 月9 日和9 月3 日的普通广义遗传率、互作广义遗传率、普通狭义遗传率、互作狭义遗传率,说明这两个时期单株成铃数的遗传规律及其对选择育种的指导意义;⑵. 根据F1 普通平均优势和互作平均优势的预测结果,评价不同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利用的潜力。